秋词·其一 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2023年秋词其一阅读题及答案 秋词其一阅读理解(九篇)

秋词其一阅读题及答案秋词其一阅读理解篇一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9.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试分析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分)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0.(2分)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1分)。
理由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1分)。
秋词其一阅读题及答案秋词其一阅读理解篇二秋词二首刘禹锡(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领诗情到碧霄。
(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①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从思想内容上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4分)参考答案13.(1)前诗侧重描写了秋天的天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2分);后诗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2分)。
(2)不一致。
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气和活力,并且用来正衬秋的生气和活力(2分);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浮若狂的春色,诗中用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2分)。
月练习二:14.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分)a.都是七言绝句b.首句都不入韵c.都是仄起平落d. 都很讲究对仗1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
16.古人云:气以励志,色以冶情。
请结合《秋词二首》对此加以赏析。
(4分)参考答案14.(1分)(a)15.(3分)(a)16.(4分)赞秋气以美志向远大,咏秋色以颂情操高洁。
(1分)振翅高举的白鹤,排云直上秋日晴空,矫健凌厉,奋发有为,一展鸿图大志;(1分)山明水净的秋景,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泠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
刘禹锡《秋词》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刘禹锡《秋词》中考阅读题
13.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5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3分)
答案:
13.(5分)(1)“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3分)。
秋词 阅读答案附赏析

秋词阅读答案附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2.可写的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
参考答案1.表露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
(2分)是用对比的手法表现的。
(1分)2.作者写冲天一鹤是且来表明心志,在困难中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3分)【解析】1.试题分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甸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刘禹锡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丁这种不幸。
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
刘禹锡抓住秋天一鹩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鹅,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邀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试题及答案(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3、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秋词中考试题及答案

秋词中考试题及答案答案如下:秋词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词与“秋意”意思最接近?A. 秋天B. 秋风C. 秋天的意味D. 秋意答案:D2. 下列哪句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A. 秋水共长天一色B.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C. 秋天的落叶飘落D. 秋天的风吹过答案:C3. “秋高气爽”是形容秋天的意思,其中的“高”和“爽”表示的是什么?A. 温度B. 空气质量C. 气候D. 身体状态答案:B4. 秋天常见的水果是什么?A. 西瓜B. 草莓C. 苹果D. 橙子答案:C5. 下面是一首古诗,请根据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此时无声胜有声,谁能论岁序之无穷?该古诗主要描写了什么?A. 秋风和白云B. 草木的变化C. 雁的迁徙D. 秋天的静谧答案:D二、填空题1. 秋天的特点是________,晚上的温度骤然下降。
答案:凉爽2. 秋天的树叶会逐渐变成________色。
答案:黄色3. 秋天是个________的季节,人们可以享受户外活动。
答案:适合4. 秋天的果园里有很多________,人们可以去采摘。
答案:水果5. 秋天是一个________季节,人们可以穿上漂亮的外套。
答案:时尚三、简答题1. 请简述你对秋天的印象和喜欢的原因。
答案:秋天是一个令人心情愉悦的季节,我喜欢秋天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秋天的天空特别蓝,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其次,秋天的气温适中,不冷不热,适合户外活动,比如野餐、散步等。
此外,秋天的风景也很美丽,树叶逐渐变黄,落叶飘落,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总之,我喜欢秋天的原因是它让我感到快乐和放松。
2. 秋天有哪些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答案:秋天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
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是中秋节,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吃月饼、赏月、祭拜月亮等。
另外,秋季也是一年一度的丰收季节,农民们会举行丰收感恩祭祀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秋词二首其一》试题及答案

《秋词二首·其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对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理解错误的是()A. 古人认为秋天是寂寥悲伤的季节B. 诗人认为秋天比春天更令人悲伤C. 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秋天的普遍感受D. 这句话为下文的转折做了铺垫答案:B解析: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表达的是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都会感到寂寥和悲伤,这是对秋天的一般感受,而不是诗人个人的观点。
诗人在下文中转折,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不同看法。
2. 在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意思是()A. 排斥B. 排列C. 排除D. 排斥答案:B解析:“排”在这里的意思是“排列”,形象地描述了鹤在晴空中排列着云层飞翔的景象。
3. 下列对诗句“便引诗情到碧霄”理解正确的是()A. 诗人的情感被鹤引到了碧霄之外B. 诗人通过鹤的飞翔感受到了诗意C.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厌恶D. 诗句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答案:B解析:诗句“便引诗情到碧霄”表达了诗人看到鹤飞翔的景象后,内心产生了诗意,仿佛情感也被带到了高远的碧霄之中。
二、填空题1. 请写出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中的实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古、秋解析:实词是指具有具体意义,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这里“自”、“古”、“秋”都是实词。
2. 请写出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虚词: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便解析:虚词是指没有具体意义,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但在句子中起连接、辅助作用的词,这里“一”、“便”都是虚词。
三、句子翻译1. 请将诗句“我言秋日胜春朝”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我说秋天比春天更美好。
2. 请将诗句“便引诗情到碧霄”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立刻引发了诗情,仿佛带到了蓝天之上。
四、内容理解概括1.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答案: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秋天,诗人通过对比传统的悲秋情绪,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认为秋天比春天更令人心旷神怡。
《秋词(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厦门市质检题)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
秋词(其一)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因支持变法而遭贬谪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B.诗的前两句先弃“ 逢秋悲寂寥”的常情,后立“秋日胜春朝”的新见。
C.“排”是排开、推开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鹤一飞冲天的气势。
D.全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营造了萧瑟空虚、冷落凄凉的感伤氛围。
5. 诗中描绘“秋日胜春朝”景象的句子是什么?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 分)
4. (3分)D
5. (3分)要点与评分:写出“晴空一鹤排云上”或全句均可得1分,写错字不得分:准确写出作者人生态度2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示例: 晴空- -鹤排云上;表达了诗人虽屡遭贬谪却愈挫愈奋的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秋词·其一---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秋词》赏析习题·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赏析诗歌的前两句)答:对比,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答: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自己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3.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
答: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4.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答: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5.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答:“排”,在这里是“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夜雨寄北》赏析习题1.“秋”字在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了季节,同时渲染了一种孤单,悲凉的气氛。
2两个“期“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问一答,一扬一抑,使诗人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无奈跃然纸上。
3赏析“君未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
对比。
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欲归不得的愁苦,无奈。
4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既写出巴山雨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5..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一虚写的妙处。
这是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思念情深。
6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说说他的含义‘表达思念亲人,渴望团聚的感情。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天净沙秋思》《秋词》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天净沙秋思》《秋词》含答案阅读下列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前三句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B.【乙】的开篇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其中,“我言”表现了诗人的高度自信。
C.【甲】在整体上表现出由远及近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渐渐缩小。
D.【乙】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进行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55.【甲】【乙】两首诗词虽都是写秋,表达的情感却并不相同,你还学过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吗?试举一例,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情感。
【答案】54.C 55.示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深秋时节枫林景色的深深喜爱和赞美。
通过对比,“霜叶红于二月花”突显了枫叶在秋霜之后的鲜艳程度,不仅色彩比春花更加绚烂,而且在经历了风霜的考验后,枫叶的红色显得更为珍贵和耐人寻味。
这种红色的比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喻着秋天如同春天一般的生命力和活力。
此外,诗人通过对枫林晚景的热爱,展现了自己的豪爽向上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5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C.应是:甲诗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
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故知“作者的视野渐渐缩小”错误;故选C。
55.本题考查默写及赏析诗句。
示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渺接天。
营造了壮阔的意境,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词·其一》赏析题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主题: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
1.文学常识填空: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2.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1)这首通过对秋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豪放、热情的思想感情。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是议论兼抒情。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对比写法,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诗人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
(3)这首诗是他在被贬时写下的,诗中写下了他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情怀和笑对逆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用了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
4.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
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5.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答: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6.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答: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7.试分析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两个突出特点。
答:①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显现作者的态度。
②虚实结合,由虚入实,“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
8.诗人勾画了一幅什么样的“胜春朝”的秋景图?请具体描写一下。
答:诗人勾画了一幅秋高气爽、一群白鹤在蓝天白云之上翱翔,令人顿生诗情到碧霄的秋景图。
9.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描绘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10.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11.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答:“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答: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13.秋词后两句借景抒情。
这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14.请以第一首诗中“鹤”的意象为例作一简要赏析。
答:在秋日晴空中,这只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
(表层意思)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
“诗言志”,作者以此说明:人只要有志气,就会有奋斗精神,就不会感到寂寥。
(深层意蕴)
15.你认为这首诗最可贵的是什么?
答:这两首诗最可贵的是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16.赏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句。
答: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
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17.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句。
答:诗人抓“鹤飞冲天”的景观加以描绘,展现出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似乎也载着诗人的一缕诗情,直冲霄汉。
在诗人看来“鹤”是不屈的化身,它给于读者的感受,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色彩,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8.诗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请写出一句“逢秋悲寂寥”的古诗词名句。
答: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19.理解性默写。
(1)《秋词》中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秋词》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传统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选择题。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这首诗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