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公共关系基础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公共关系学的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的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作为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结果的要素是( C )P10A.公共关系语言B.公共关系观念C.公共关系状态D.公共关系舆论2.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 B )A.人际关系B.公众关系C.团体关系D.人群关系3.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 D )A.沟通B.交流C.单向交流D.双向交流4.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是( A )P25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B.儒略·凯撒的《高卢战记》C.爱德华·伯尼斯的《公共舆论的构成》D.孔子的《春秋》5.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人是( D )P29A.爱德华·伯尼斯B.森特C.巴纳姆D.艾维·李6.影响组织形象的关键因素是( C )P46A.产品性能B.产品包装C.产品质量D.产品价格7.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职责首先在于( D )P48A.扩大影响B.引导舆论C.控制公众D.告知公众8.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公共关系专著是(C )P31A.《舆论》B.《公众舆论的构成》C.《有效的公共关系》D.《公共关系学》9.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光是( A )P33A.1955年B.1956年C.1986年D.1987年10.从管理作用看,公关职能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的是( B )P70A.“中心”主角B.“中介”主角C.“决策”主角D.“计划”主角11.在公关人员心理素质中,其最基本的要求是( B )P84 A.热情心理B.自信心理C.开放心理D.创新心理12.假日出现的旅客高峰、招生考试时出现的考生及家长等属于( C )P112A.目标公众B.临时公众C.周期公众D.稳定公众13.竞选中的各种助选团体、工商业中的集团消费者、订购者属于( B )P112A.个体公众B.组织公众C.内部公众D.外部公众14.在与公众相关的概念中,属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中通用的是(D )A.人民B.群众C.人群D.受众15.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C )A.安全的需要B.社交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6.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是指人的( B )A.需要B.态度C.知觉D.心理17.从“喇叭裤”到“健美裤”证明流行的特点具有( A )P145 A.两极性B.新奇性C.时效性D.周期性18.组织公关管理中的传播技术因素实际上就是指( A )A.媒介技术B.媒介体制C.经济技术D.工作条件技术19.组织公共关系属于较稳定和安全的状态,则其应处的形象地位是(C )P173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20.某体育运动产品生产企业,以著名球星为其新产品的广告代言人。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3)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3)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9题,每题1分,共69分)1.“增加销售量”是企业员工、股东、政府、顾客等公认权益要求中的一个共同点,它成为一般企业公共关系工作的()。

A、一般目标B、特殊目标C、长期目标D、近期目标正确答案:A2.()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在公共关系策划活动中应用很多。

A、形象思维B、理论思维C、联想思维D、直觉思维正确答案:B3.对公共关系下定义时,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的是()。

A、管理论B、咨询论C、传播管理论D、社会关系论正确答案:B4.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

A、传播沟通媒介B、组织机构C、个人正确答案:B5.下列关于个人判断策划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专家的微观智能结构效应,充分利用个人的创造能力B、能够使被征求意见者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不致产生心理压力C、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可喜的创造性成果D、常常囿于专家个人智能结构的限制正确答案:C6.下列()不属于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

A、传播B、社会组织C、公众D、政策正确答案:D7.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

A、公关能力教育B、思想及意识教育C、公关知识普及教育D、政治思想教育正确答案:B8.传播与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

A、主体B、对象C、过程和方式D、目的正确答案:C9.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中美史克)在11月因PPA事件使康泰克和康得两种产品受到巨大影响,国内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公司正常的公共关系状态受到了损害,这表明其出现了()。

A、危机公共关系B、危机管理事件C、危机传播D、公共关系危机正确答案:D10.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A、决策阶层B、组织C、公众阶层D、员工正确答案:A11.在组织公关部中主要是按照既定的公共关系目标、计划和方案去开展、管理公共传播活动的人员是()。

A、文秘人员B、计划分析人员C、传播人员D、调查分析人员正确答案:C12.广告是一种“()”,即广告主付费购买传播媒介的使用权来推销其产品、服务或观念。

《公共关系基础》会考模拟试卷1答案

《公共关系基础》会考模拟试卷1答案

(公共关系基础)会考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填空题:1、公众关系 PR 公关2、公众传播3、员工关系股东关系4、引导舆论5、调查分析实施传播效果评估6、为他人介绍7、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 8、准确有重点9、系统条理清楚准确的要求 10、《舆论》二、选择题1—— 5 BDABD 6——10 ABABA 11——15 BADCA三、判断题1、√2、×3、×4、×5、√6、√7、×8、√ 9 、√ 10、√四、简答题1、答:(1)组织的形象调查(2)组织的公众舆论调查(3)公共关系活动的环境调查2、答:(1)强烈的公关意识(2)高尚的职业道德(3)合理的知识结构4)良好的心理素质3、答:(1)功能表现不同。

商品广告只能用来介绍产品、服务,进行商品促销,而公共关系广告能在公众中树立起组织的充好形象。

(2)反映内容不同。

商品广告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产品或服务的名称、性能、类型等特征,而公共关系广告所反映的内容丰富而深刻。

(3)广告主体不同。

商品广告的主体基本上是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广告的主体可以是一切社会组织。

4、答:(1)耐心坚持自己的要求(2)重述立场和观点(3)注意严格保密一、案例分析2、(1)①营业员态度不好,服务不周②顾客故意捣乱③账算错了(2)在营业员与顾客发生纠纷时不管谁对谁错,营业员都要以公司的整体形象和长远利益出发,不能跟顾客在公司的某个角落争论,以免损坏公司的形象,营业员必须稳定顾客,缩小影响,把它带到来访接待室,诚意地向顾客赔礼。

道歉,委婉而公正的进行解释和处理,假如是顾客故意捣乱,就让公司的保安人员把其叫出去,要尽可能的消除之间的矛盾。

最新公共关系基础测试题(1-3章)

最新公共关系基础测试题(1-3章)

公共关系基础测试题(1-3章)公共关系基础1-3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人们说“这个组织的公共关系很好时”,实际上说的是公共关系的()A、状态B、活动C、意识D、特征2、当人们称赞某人说“心目中装着公共关系时”,实际上说的是公共关系的()A、状态B、活动C、意识D、特征3、1903年,()创办一家公共关系事务所,成为第一个向客户提供公关服务并收取劳务费的人。

A、爱德华•伯尼斯B、艾维•李C、孔子 D卡尔•博雅4、下列组织属于政治性组织的是()A、中国共产党B、泸州老窖C、树风职高D、佛教协会5、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是指()A、内部公众B、顺意公众C、首要公众D、行动公众6、下列不属于人际传播的特点的是()A、随机性B、灵活性C、针对性 D权威性7、具有便于选择、保存、信息量大、经济实惠的大众传播媒介是()A、报纸B、杂志C、电视D、广播8、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自控媒介的是()A、黑板报 B闭路电视 C展览会 D、网站9.对公众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众是公共关系行为的主体 B.公众是组织和个人的总和C.公众是客观存在的 D.公众是相对于特定的组织而存在的10.把公众划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的根据是()。

A.组织与公众的利益关系 B.组织与公众关系的重要程度C.公众对组织的态度 D.公众受组织影响的不同阶段11.在公众的发展过程中,及早发现()并着手开展活动,是对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要求。

A.非公众 B.潜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12()是指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持不赞成、不支持甚至反对态度的公众。

A.次要公众 B.逆意公众 C.非公众 D.不被追求公众13.不属于公共关系调查任务的一项是()。

A.甄别公众对象 B.了解舆论情况 C.评价组织形象 D.组织视听材料14.对组织外部公众进行的公共关系调查,可以了解()。

A.员工的特点 B.公众的要求和愿望 C.组织的特点 D.组织的要求和愿望15.公众对共同关注的事物所持有的意见或评论是()。

公共关系基础部分试题答案 (该答案是《部分公共关系基础》的答案,)

公共关系基础部分试题答案         (该答案是《部分公共关系基础》的答案,)

《公共关系基础》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填空1、公众关系管理职能2、《舆论之凝结》3、产品和服务形象组织自身形象4、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科学为指导5、价格竞争公共关系竞争6、滞后性隐匿性7、简明扼要8、引导舆论9、传播二、选择题1、B2、D3、A4、D5、B6、C7、B8、B9、B三、判断题1、×2、×3、√4、×5、√6、×7、×8、√9、×四、名词解释公众: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社会群体。

抽样调查:从调查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并把这部分样本的情况推广到原来总体的一种方法。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五、简答1、⑴有利于我国社会的安定和进步促进改革开放;优化社会环境⑵有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活力塑造美好形象;协调内外关系;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2、⑴实施双向的信息交流⑵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⑶为决策层提供决策咨询⑷协调沟通组织的内外关系⑸进行教育引导3、⑴提供优良服务和优质产品⑵从商品形象发展到组织形象⑶真实传播,扩大组织的知名度⑷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组织的美誉度4、⑴握手的顺序领导、长者、女士有优先权和主动权,上级、女士、长辈伸手后,下级、男士、晚辈方能伸手相握。

⑵握手的力度握手时用力应适中。

⑶握手的时间握手的时间一般不宜太长,有3~5秒钟即可。

⑷握手的视线握手时双目注视着对方⑸握手时应摘去手套,用右手相握等。

六、根据同学答题的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一、填空1、知名度美誉度公众舆论2、顺意公众逆意公众3、随机性灵活性4、整体性原则形象性原则长期性原则5、调查分析实施传播评估效果6、员工关系股东关系团体关系7、右左8、针对性鼓动性二、判断题1、√2、√3、r4、√5、r6、√7、√8、r9、√ 10、√11、√ 12、r 13、√ 14、r 15、√16、√ 17、√ 18、r 19、√ 20、r三、选择题1、D2、A3、A4、C5、A6、A7、D8、A9、B 10、A四、名词解释1、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在其内部和外部形成双向的信息流通网络,从而不断地改善组织管理和经营,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取得自身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完美统一的政策和行为。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市场营销学将公共关系看作是维持组织与环境之间___ 与___ 的一种经营策略和方法。

2.公共关系学是研究___ 和___ 之间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公众关系是由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___ 、___ 、___ 所共同构成的。

4.公共关系在本世纪__年代才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它最早产生于__ 国。

5.1947年,美国的____ 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1952年,美国的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出版了他们的权威性的公共关系专著,论述了"____ "的公共关系模式.6.公共关系人员的性格应该是开朗、___ 、__、随和.7.按公众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可将公众区分为非公众、___ 公众、___ 公众和行动公众。

S.公众这一概念特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___ 、___或___ 的总和。

9.形象广告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___ 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10.使组织面临公共关系危机的情况主要有三种,即__ 、__、__ 。

11.在政府公共关系中,所谓办事公开包括__ 公开、___ 公开、___ 公开和公开办事人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公关组织、公关人员和受众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_ )2.一旦脱离了社会组织的目标和需要,公共关系便毫无用处。

(_ )3.舆论是无形的关系.(_)4.”双向传播与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和理论的精髓。

(_ )5.”清垃圾运动”的直接结果是导致公共关系的学科化。

(_ )6.潜在公众是对组织持中间态度或意向不明朗的公众群体。

(_ )7.形象设计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有固定的模式.(_ )8.口号、厂歌、厂旗等是标识形象的外显。

(_ )9.印刷媒介是最具渗透力和扩散力的传播工具之一。

(_ )10.问卷设计采用在每一问题下列出可供选择的备造答案,请调查对象选择的称为开放式。

公共关系考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考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公共关系的核心概念是()。

A. 广告宣传B. 媒体关系C. 组织形象D. 信息传播答案:C2. 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

A. 销售产品B. 提升知名度C. 建立良好的公众关系D. 减少负面报道答案:C3. 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是()。

A. 组织利益B. 公众利益C. 组织与公众的共同利益D. 组织领导的个人意愿答案:C4. 公共关系策划的首要步骤是()。

A. 设定目标B. 确定预算C. 进行市场调研D. 制定策略答案:C5.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 避免危机B. 快速反应C. 保持沉默D. 转移公众注意力答案:B6. 在公共关系活动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沟通方式?()A. 新闻发布会B. 社交媒体互动C. 内部通讯D. 单向广播答案:D7. 公共关系评估的目的是()。

A. 证明公共关系的价值B. 提供改进的依据C. 增加预算D. 满足领导的要求答案:B8. 公共关系中的“双向对称”模式强调的是()。

A. 单向传播B. 双向沟通C. 信息控制D. 媒体主导答案:B9. 公共关系中的“议题管理”是指()。

A. 管理公共关系部门的议题B. 管理组织的议题C. 管理公众关注的议题D. 管理媒体关注的议题答案:C10. 公共关系中的“品牌建设”主要涉及()。

A. 产品包装设计B. 产品价格策略C. 组织形象塑造D. 产品销售渠道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 公共关系的功能包括()。

A. 形象塑造B. 信息传播C. 舆论引导D. 产品销售答案:A、B、C2. 公共关系活动中常用的媒介包括()。

A. 报纸B. 电视C. 互联网D. 广播答案:A、B、C、D3. 公共关系策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A. 目标公众B. 预算限制C. 时间安排D. 竞争对手答案:A、B、C、D4.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步骤通常包括()。

《公共关系基础》试题及答案

《公共关系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8年最新三校生冲刺“对口高考”强化训练《公共关系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下面不是人际传播特点的是(下面不是人际传播特点的是()。

A.A.随机性随机性B.B.广泛性广泛性C.C.灵活性灵活性D.D.针对性针对性2.2.作家协会是属于(作家协会是属于()。

A. A.经济组织经济组织 B.B.政治组织政治组织 C. C.文化组织文化组织 D. D. 综合性组综合性组织3.3.社会组织广泛宣传信息的最佳方式是(社会组织广泛宣传信息的最佳方式是()。

A.A.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 B. B.展览会展览会 C. C.开工典礼开工典礼D. D.赞助活动赞助活动4.4.内部公共关系的重点是(内部公共关系的重点是()。

A.A.整洁的工作条件整洁的工作条件B. B.必要的劳动保护必要的劳动保护C. C.合理的劳动强度到合理的劳动强度到D. D.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5.5.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

A.A.及时消除危机的负面影响及时消除危机的负面影响B.B.让各方公众称赞危机发生时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让各方公众称赞危机发生时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C .通过制订危机管理计划让危机不发生D .人人熟知危机管理手册的内容6.6.下面关于即兴发言能力的培养,说法错误的是(下面关于即兴发言能力的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A.A.重视知识的积累重视知识的积累B. B.善于联想和想象善于联想和想象C.C.进行实践锻炼进行实践锻炼D. D.反应敏捷,随机应变反应敏捷,随机应变7.7.主持危机管理计划制订的负责人或领导人应选择有组织管理经验。

主持危机管理计划制订的负责人或领导人应选择有组织管理经验。

协调能为和()的人来担任。

A. A.群众基础好群众基础好 B. B.外在形象好外在形象好C.C.语言能力强语言能力强D. D.技术职称高技术职称高8.8.不属于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是(不属于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基础》会考模拟试卷(三)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
1、公共关系
2、传播
3、礼仪
二、填空题(每一格1分共20分)
1、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分为、和边缘公众。

2、人际传播具有、针对性、的特点。

3、公共关系工作通常分为、、、评估效果又称为“四步工作法”。

4、公共关系的三个构成要素是、公众、。

5、商谈的基本原则是、、依法办事原则
6、征询性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主要有两个层面,其一是组织决策层,其二是
7、公共关系广告效益的特点是、、
8、危机可以分为和
9、市场主要由、、购买动机三个要素组成。

10、是处理顾客关系基本的和首要的原则。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福州船舶公司属于()
A、经济组织
B、政治组织
C、文化组织
D、综合组织
2、杂志的主要局限性是()
A、制作成本高
B、真实感强
C、时效性差
D、选择性差
3、不属于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是()
A、顾客关系
B、股东关系
C、社区关系
D、竞争对手关系
4、下面哪个活动属于交际性公共关系活动() A、座谈会 B、展销会 C、开业典礼 D、售后服务
5、自我介绍的过程中首先应该:() A、点头致意 B、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C、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 D、握手致意
6、在商谈中,使用中途退席和最后通牒是()的常见方式。

A、时机策略 B、代理人策略 C、施加压力策略 D、地点策略
7、商谈中“贵方5天之内能否发货?”这种提问属于()
A 开放式提问
B 封闭式提问
C 发现性提问
D 探询性提问
8、公司股市大跌属于重大危机中的哪种类型危机() A、自然灾害 B、环境污染 C、劳资纠纷 D、商业危机
9、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
A 产品形象
B 人员形象
C 整体形象
D 服务形象
10、对未使用过的新产品或服务,消费者首先信赖的是() A、产品质量 B、服务质量 C、推销员 D、组织形象和信誉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28年,艾维·李出版了《舆论》一书,从而使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
2、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它既是私人关系又是群体关系。

()
3、知名度主要侧重于“质”的分析和评价,美誉度是侧重于“量”的分析和评价。

()
4、电视传播的局限性主要是其节目制作成本昂贵。

()
5、宴请席位上的座次高低一般是左高右低。

()
6、在正规社交场合中,男士要着正装,领带夹要别在衬衣的第二、三纽扣之间。

()
7、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演”居于主要的地位,而“讲”则处于辅助、从属的地位。

()
8、不同的场合,对语言表达有不同的要求。

()
9、接待来访投诉是属于服务性公共关系。

()
10、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必然性,有极强的破坏性。

()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如何保持良好的顾客关系?
2、培养即兴发言能力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3、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六、案例分析 20分
1998年10月底,可口可乐公司出资78万元支持7800名湖北灾区小学生重返学堂。

中国发生洪水后,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多次捐款捐物。

当你听到那些孩子并不熟练地对记者说是解放军叔叔和可口可乐帮助了他们时,当你看到孩子们平生第一次喝可口可乐的那种兴奋劲儿时,当你得知中国内地除新疆、宁夏外都有可口可乐捐建的希望小学,并且可口可乐助教助困行动已经包括了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时。

可口可乐公司新任董事长艾华士在1998年访华时宜布,可口可乐将在已经向希望工程捐款了1000万元之后,再捐款500万元,资助至少3万名洪水灾区孩子和4000名其他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对于中国人来说,可口可乐雪中送炭的形象大概会长久地驻留在他们心中。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的调查结果,可口可乐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程度已经达到81%,如果想长久地占据中国市场,他们恐怕只能从下一代身上打主意。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副总裁卢炳松对记者说,1993年他们开始资助中国的希望工程时,美国总部有很多人不理解,因为,希望工程所资助的那些农村孩子也许五年、十年都未必有机会去喝一罐两三元的可口可乐,但是,可口可乐的人终于明白,今天的中国农村,将是明天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今天得到他们资助得以受到教育的农村孩子,将是明天改变中国农村面貌的主流。

需要一罐一罐被喝掉的可口可乐当然清楚,他们的消费者也是需要一个一个地培养的。

可口可乐的老对手——百事可乐希望以“追星族”为年龄起点的“新一代”选择百事,但这些人未必会真的排斥伴随他们长大的可口可乐。

如今,资助贫困地区、灾区儿童的方式,已经得到可口可乐总部认可,并且推广到非洲等地。

对于可口可乐来说,中国发生的洪水,无疑又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树立其商誉的机会。

美国最新一期(财富)杂志公布了全球最受称赞的25家企业排名,可口可乐公司居通用公司之后,列第二位。

案例思考:可口可乐公司向灾区捐款增资的事件对其组织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模拟试卷(三)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在某内部和外部形成双向的信息流通网络,从而不断地改善管理与经营,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取得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完美统一的政策和行动。

2、传播: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与分享,是人们制作、传递、储存信息的过程。

3、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表示敬意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二、填空题
1、顺意公众、逆意公众
2、随机性、灵活性
3、调查分析、制定计划、实施传播、评估效果
4、组织、传播
5、平等协商原则、互惠互利原则
6、消费者公众
7、滞后性、隐蔽性、稳定性 8、一般危机、重大危机 9、人口、购买力
10、树立顾客第一的观念
三、选择题
1-5:ACBAA 6-10:CBDCD
四、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五、简答题
1、树立顾客第一的观念;提高产品信誉和企业信誉;及时处理投诉和建议;加强与顾客的信息交流
2、重视知识积累;善于联想和想象;反应敏捷,随机应变
3、强烈的公关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六、案例分析
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许多企业往往把赚到的钱用在企业的发展上,而很少回报社会,投入公益性活动。

不少企业认为回报社会企业吃亏。

但市场竞争一个有趣的结论是哪家企业能够在公共关系方面,慷慨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哪家企业就会得到消费者的热情回报。

可口可乐公司深知赞助公益事业的辩证法,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灾后,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多次捐款捐物。

可口可乐还将在已经向希望工程捐款了1000万元之后,再捐款500万元,资助至少3万名洪水灾区孩子和4000名其他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对于中国人来说,可口可乐雪中送炭的形象大概会长久地驻留在他们心中。

对于可口可乐来说,1998年的洪水,无疑又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树立其商誉的大好机会。

可口可乐捐资助学,可谓一举多得,既在消费者中树立了亲切的形象,又培养了潜在的消费者群体,还扩大了知名度;据美国盖洛普公司的调查结果,可口可乐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程度已经达到8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的确需要一点“自我牺牲”精神,但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关心社会,社会就加倍的回报企业,“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