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接受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咨询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咨询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心理咨询方法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咨询方法,以帮助他们有效地面对和解决心理困扰。
一、个别心理咨询个别心理咨询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咨询方式,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一对一对话,倾听、理解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个别咨询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信任关系:心理咨询师要与大学生建立起互信关系,让他们感到舒适和放松,才能敞开心扉,主动诉说内心问题。
2. 问题评估:咨询师通过探询和观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 共同制定目标:咨询师与大学生合作制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并确定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便引导学生积极投入。
4. 探索和解决问题:咨询师与大学生一同探索问题的根源,并通过提供合适的心理技巧和策略,教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面对困扰。
5. 结束和总结:咨询通常有一个结束的时机,咨询师和学生一同回顾咨询过程和成果,并让学生感受到咨询对他们的积极影响。
二、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是指多名具有相似问题的大学生通过一个小组共同进行心理咨询的方式。
团体咨询的优势在于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互动,以及在群组互助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下是团体心理咨询的几个关键环节:1. 分组和招募:咨询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特点将其分入适当的团体,确定团体的规模和成员,然后招募适合的大学生加入。
2. 建立安全氛围:咨询师在团体中创造一个安全、亲密的氛围,以鼓励成员敞开心扉,彼此分享心理问题。
3. 问题探索和解决:成员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交流彼此的心理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解决方法,接受集体的支持和安慰。
4. 个人成长和提升:成员通过团体互助,逐渐增强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学会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和挑战。
5. 结束和回顾:团体咨询通常有一个结束的时机,咨询师和成员一同回顾咨询过程和成果,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反思。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大学生群体是其中的一群,他们正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学业压力、未来迷茫、人际关系等等。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呢?一、线下心理咨询从传统的角度看,心理咨询师是其中重要的人群。
大学中心理咨询室通常都配备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学生可以通过约见、快速预约等方式获得咨询。
大学心理咨询室通常为学生提供咨询、心理测评、沙盘治疗等服务。
这些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认知。
二、心理教育课程学校通常会给学生开设一些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其中包括如何面对学业压力、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自我认知等。
这些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健康心态。
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三、个人发展计划个人发展计划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种途径。
在每学期结束时,学校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个人发展计划,这将包括学生的各项成就和挑战以及提供帮助。
学生将获得个人的指导,可确保他们心理健康的标志在发展过程中得到照顾。
四、心理健康宣传周心理宣传周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宣传周通常在学期的某个时候举行,包括展览、讲座、比赛等活动。
这些活动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也将扮演一个推广者的角色,主动为学生宣传心理健康信息。
五、心理学会心理学会是为心理学专业学生提供的一个专业社团。
这个社团将提供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活动资源。
这个社团将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心理健康问题的平台,并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
在心理学会中,学生将从他人的经历中获益,增强他们自己的心理健康。
六、媒体宣传学校可以利用媒体来宣传心理健康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如何正确进行心理咨询

大学生如何正确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扰,他们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正确进行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们积极应对挑战和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正确进行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几种有效的咨询方法。
1. 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大学生时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
他们经历着身份认同的探索、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等多重问题。
适时进行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认知,促进个人成长。
2. 预约心理咨询师大学校园里通常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可以预约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咨询。
预约咨询师的目的是寻求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咨询师在经验和技巧上更有优势。
大学生在预约时应提前了解咨询师的背景和资质,确保咨询服务的可靠性。
3. 参加咨询小组除了面对面咨询,大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咨询小组。
咨询小组是由心理咨询师组织的一种集体咨询形式。
在小组中,大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心理体验,倾听他人的经历,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这种集体参与的方式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支持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解决心理困扰。
4. 在线心理咨询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心理咨询。
这些平台通常提供实时的文字、语音或视频咨询,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提供咨询服务。
大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咨询师,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与之共享自己的困扰。
在线咨询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便捷性,使大学生更容易获取并接受心理帮助。
5. 自助心理咨询资源除了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助心理咨询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书籍、网上文章、应用程序等。
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大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应对技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
虽然自助心理咨询资源不及专业咨询那样具体和个性化,但对于一些轻度的心理困扰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咨询

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心理咨询大学生看待心理咨询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了解心理咨询的定义和目的。
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训练的咨询师个体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认知等。
心理咨询不仅可以帮助个体解决当前的困扰,还可以预防潜在问题的发生。
2.了解咨询师的资质和保密原则。
咨询师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和认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会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的隐私。
这是咨询师的职业道德之一,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存在自杀倾向或伤害他人的风险),咨询师不会向任何人或机构透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3.确定是否需要心理咨询。
如果你感到情绪低落、焦虑、孤独、无助等,这可能是你需要的信号。
此外,如果你在应对压力、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学业等方面感到困难,也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不要认为只有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才需要咨询,任何人在不同阶段都可能遇到困难,而心理咨询正是帮助你克服这些困难的有效途径。
4.准备面对自己的问题和情绪。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如果你感到不适或尴尬,不要轻易放弃。
通过与咨询师的交流和引导,你将逐渐学会表达和应对自己的情感。
5.正确看待心理咨询的效果。
心理咨询并不是简单的“聊天矫正”,而是需要咨询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同时,心理咨询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看到效果。
积极参与咨询过程。
在咨询过程中,你需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咨询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要尊重咨询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咨询师的工作。
6.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遇到心理问题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的帮助方式,可以帮助你解决心理问题,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总之,大学生看待心理咨询需要理性、客观、尊重和专业。
通过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心理咨询,可以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规定

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规定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规定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发展,各高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定来指导和管理这项工作。
一、明确服务目标和范围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目标在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规定应明确规定服务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课业压力、情感困扰、人际关系等方面。
同时,规定还应明确服务的方式,如个别咨询、群体咨询、心理测试等。
二、确立咨询师资格和要求规定应具体明确大学生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和要求。
咨询师应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相关考试或评估获得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
此外,还应规定咨询师在进行咨询服务时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保密原则。
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规定应指导高校建立统一管理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机构应配备合格的咨询师,并提供咨询场所和设备,保障学生能够舒适地接受咨询服务。
此外,机构还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四、建立健全的咨询预约制度规定应明确咨询预约的流程和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方便地预约到心理咨询服务。
高校可以设置线上预约系统,提高预约效率和学生咨询的便捷度。
同时,规定还应督促咨询师按时提供服务,确保学生的咨询需求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五、加强咨询师的培训和评估规定应规定咨询师的培训和评估制度。
咨询师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咨询水平。
高校还应定期对咨询师进行评估,确保他们的工作质量和专业能力。
六、完善咨询过程的监督机制规定应指导高校建立咨询过程的监督机制。
机构应委派专人对咨询服务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咨询师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果。
同时,还应建立学生对咨询服务的意见反馈机制,听取并采纳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水平。
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应强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简述大学生应该如何接受心理咨询

简述大学生应该如何接受心理咨询
大学生在接受心理咨询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积极主动寻求帮助: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应该积极寻求帮助,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不要让问题一直存在。
2.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方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方式,如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在线咨询等,不同的咨询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3.保持认真和诚实:在咨询的过程中,要保持认真和诚实,把真实的内心感受、疑虑和问题都告诉心理咨询师,与咨询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以便更好解决自己的问题。
4.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在咨询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心理咨询师的建议,虚心接受咨询师的指导,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应用,并进行效果评估。
5.掌握咨询的实际效果:在咨询的过程中,要随时掌握咨询的实际效果,注意观察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时跟进咨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问题解决进程。
6.保持诚信和保密:在咨询的过程中,要保持诚信和保密,尊重咨询师职业操守和个人隐私,不随意泄漏自己和他人的秘密,确保咨询的质量和安全。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看法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看法:当代随着生活学习经历的增长,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动起伏大,进而面对心理问题的解决需求上升,面对这些心理,我们大学生需要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果自己调节不过来,我们就需要及时的求助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不一定要是严重精神疾病才去看;心理咨询能及时把你带出负面情绪;心理咨询能帮助你认识自己。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看法总体是积极的。
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者也可以去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不一定是要严重精神疾病才去看,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些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及时调整过来,但是有些人并不能调整过来,还有加重的趋势,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求助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手段,已经运用在平常的生活当中,不是非要是精神分裂等疾病才可以去看心理医生,你面对未来感到很迷茫,你对成绩很焦虑都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低年级大学生比高年级大学生更愿意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大学生更看重心理咨询的治疗功能,而对心理咨询的发展功能认识不足。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去心理咨询的人为“有心理障碍的人”;“情绪调节困难的人”和“遇到实际困难的人”或“想更好开发潜能的人”,少数学生认为“有精神病的人”才去心理咨询。
大学生寻求心理咨询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知和行、对己和对人的矛盾。
心理咨询能及时把你带出负面情绪不要小看自己的负面情绪,刚开始可能不会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发生,当你焦虑或者抑郁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没有他人及时带你走出负面情绪,你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可能觉得只有从高楼一跃而下才是对你最好的解脱。
当你心理出现问题的事情,心理医生能够及时发现你的负面情绪,运用专业的手段帮助你走出负面情绪。
心理咨询能帮助你认识自己同学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他们不仅能够解决自己目前所遇到的焦虑、迷茫等心理问题,他还能学习到如何调节这类心理问题,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你很难再次受到这类心理问题的困扰。
还有通过心理咨询你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技巧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技巧大学生时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多方面问题。
学会正确的心理辅导技巧,将有助于应对各种挑战,保持心理健康。
以下是几点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建议:1.倾听和沟通当大学生面临心理问题时,首先要做的是倾听他们的心声。
与他们建立互信互谅的关系,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困扰,给予他们宽慰和支持。
通过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大学生敞开心扉,释放内心的压力。
2.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大学校园内通常设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学生可以通过预约或直接前往寻求帮助。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建议,帮助学生缓解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
3.鼓励寻求帮助大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常常因为羞于启齿或自认为能独挡一面而选择隐忍。
作为辅导者,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勇敢面对问题,主动寻求帮助,告诉他们这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4.提供自我调节方法教授大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调节方法如冥想、深呼吸、运动、听音乐等,帮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找到放松的方式。
这些方法有助于平复情绪、提升抗压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调整心态。
5.培养积极心态鼓励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正面思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困难中成长。
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过程中,要注重关怀和耐心,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只有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机制,才能有效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提升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需要我们关注、倾听和引导,只有通过专业的辅导技巧和细心的关怀,才能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希望每位大学生都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应用教程》第十二章: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来访者的密切配合,因此,来访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提高咨询效果十分必要。
(一)咨询前准备1、有主动咨询的愿望良好的心理咨询首先建立在来访者自愿的基础上,如果来访者没有沟通的愿望,仅仅是被老师家长带来,是不会情愿的谈及真实的自我,咨询效果会受到影响。
通常,来访者的求助动机越强,与咨询师的配合越好,咨询的效果也会更快、更明显。
2、减少不必要的担心心理咨询要遵循保密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这是心理咨询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有些来访者担心谈话的内容外露,咨询时往往隐去某些问题,这样不利于咨询师发现问题,做出诊断和提供帮助。
此外,有些来访者清楚自己的行为是“非主流”的,如他同性恋,担心咨询师嘲笑,又想解决自己的痛苦,交流过程中表现出犹犹豫豫。
心理咨询不是思想工作,不是与上级领导谈话,咨询师关注点不在价值判断,而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选择合适的咨询师咨询前,要了解一些关于咨询师的情况,每个咨询师的职业背景、职业经历、咨询擅长领域都有所差异,尽量找受过专业培训、具有从业资格的咨询师。
考虑自己的需求,如咨询婚姻问题,最好找年龄偏大的咨询师;有关性的问题,最好找同性别的咨询师,咨询时会更方便。
如果与咨询师接触后,感觉不适,可以提出终止咨询或请求转介其他咨询师。
4、了解咨询的时间规定咨询是有限的,通常一次咨询的时间约50分钟,根据来访者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程度和咨询师使用的方法不同,咨询次数不固定,有的需要1~2次,就会达到咨询的目的,有的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1、2年。
心理咨询一般需要提前预约,来访者应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去咨询,如遇特殊情况,需提前联系,更改咨询时间。
(二)咨询过程中的准备与配合1、来访者要有自助意识心理咨询不是一般的帮助人的行为,而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咨询师不是救世主,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成长的作用,不能替来访者改变或作决定,心理咨询更需要来访者积极主动配合,参与到咨询方案的制定中来,认真完成咨询作业,勇于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走出心理困境。
2、来访者要有耐心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解决问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心理咨询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要经过了解来访者的问题、诊断、设立咨询目标、选择咨询方法、制定咨询方案、实施和反馈等过程,欲速则不达。
有时在咨询的过程中,心理问题还会出现反复,非常考验耐心和细心。
3、真诚坦率的交流心理咨询主要以语言沟通为基础,面对咨询师,来访者不要过多地考虑说话的方式方法,要如实的、直截了当的讲述心理咨询的内心感受,即使分不清问题所在,也不用担心,咨询师会在倾听过程中捕捉一些信息点去询问,来访者不用辨别有用与无用,只要实事求是回答即可。
4、认真完成咨询作业咨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和计划,来访者要在咨询的不同阶段,认真完成各种实践作业,贯彻咨询计划,做好反馈,这样才会有助于收到理想的咨询效果。
课堂实践环节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该表是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Zung1965年编制的,由20个问题组成。
其最大的特点是简便省时、易于掌握,能迅速反映出被测者个人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
要求: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感觉,选择最适合您的答案。
评定一般可在10分钟之内完成。
A:没有或很少时间有,计1分;B:有时有,计2分;C:大部分时间有,计3分;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计4分。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
6.我手脚发抖打颤。
7.我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
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
10.我觉得心跳很快。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
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我常常要小便。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
18.我脸红发热。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
20.我做恶梦。
评分办法:5,9,13,17,19为反向记分。
将20道题项的得分相加算出总分“Z”。
根据Y=1.25Z,取整数和部分的标准分。
分数解释:Y<35,心理健康,无焦虑症状;35<=Y<55,偶有焦虑,症状轻微;55<=Y<65, 经常焦虑,中度症状;65<=Y, 有重度焦虑,必需时请教医生。
心理测验………………抑郁自评量表(SDS)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文字,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一星期的实际情况打分。
A:没有或很少时间,计1分;B:小部分时间,计2分;C:相当多时间,计3分;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计4分。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4、我晚上睡眠不好5、我吃得跟平时一样多6、我与异性亲密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觉愉快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8、我有便秘的苦恼9、我心跳比平时快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16、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17.我感到自已是个有用的,有人需要我18、我的生活过的很有意思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趣。
评分办法:2,5,6,11,14,16,17,18,20反向计分。
将20道题项的得分相加算出总分“Z”。
根据Y=1.25Z,取整数和部分的标准分。
分数解释:Y<35,心理健康,无抑郁症状;35<=Y<55,偶有抑郁,症状轻微;55<=Y<65, 经常抑郁,中度症状;65<=Y, 有重度抑郁,必需时请教医生。
记下消极思想和合理反应可能给人以简单无效的印象,给自己一次尝试的机会,在半个月里坚持每天花10~20分钟记下你的随想和合理反应,然后看看这项练习对你的心情产生的影响。
有可能你会惊奇的发现,你的人格成长已经开始,你的自我印象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变化。
心理训练………………简易放松法目的:缓解焦虑和紧张感。
焦虑和放松感不能共存,当人完全放松时就不会感到焦虑。
放松可以训练,学会放松,焦虑紧张时就可以利用放松来调节。
放松训练的条件:首先树立放松的意愿,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再找一把舒服的椅子,最好是伴卧式沙发,使自己感觉舒适。
要在饭后两小时方可进行,因为消化过程不利于放松;放松期间,严禁吸烟、喝酒、吃零食、说话等;坐在沙发上后要摘下眼镜、脱掉鞋子、松开束身物品,如领带、皮带等。
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放松法操作要领(按次序):①安静,让心安静下来;②用鼻子慢慢地吸气,想象“气从口腔顺着气管进入到腹部”,腹部随着吸入的气的不断增加,慢慢地鼓起来;③吸足气后,稍微屏息一下,想象“吸入的氧气与血管里的浊气进行交换”;④用口和鼻同时将气从腹中慢慢地自然吐出,腹部慢慢地瘪下去;⑤睁眼,恢复原状。
如要连续做,可以保持入静姿态,重复呼吸。
在紧张时,只要进行深呼吸2~3次,就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
方法之二:肌肉放松法(1)头部放松:用力皱紧眉头,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用力闭紧双眼,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皱起鼻子和脸颊部肌肉,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用舌头抵住下颚的门齿,口尽量张开,头向后抬,保持5秒钟后放松。
(2)颈部肌肉放松:将头用力下弯,努力使下巴抵达胸部,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
(3)肩部肌肉放松:将双臂平放体侧,尽量提升双肩向上,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
(4)臂部肌肉放松:将双手掌心向上平放在座椅扶手上,握紧拳头,使双手及前壁肌肉保持紧张5秒钟,然后放松:侧平举张开双臂做扩胸状,体会臂部的紧张感5秒钟,然后放松。
(5)胸部肌肉放松:将双肩向前收,使胸部四周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
(6)背部肌肉放松:将双肩用力往后扩,体会背部肌肉的紧张感5秒钟,然后放松;向后用力弯曲背部,努力使胸部弓起,挤压背部肌肉5秒钟,然后放松。
(7)腹部肌肉放松:尽量收紧腹部,好像别人向你腹部打来一拳,你在收腹躲避,保持收腹5秒钟,然后放松。
(8)臀部肌肉放松:夹紧臀部肌肉,收紧肛门,使之保持紧张5秒钟,然后放松。
(9)腿部肌肉放松:绷紧双腿,伸直上抬,腿离地面20厘米,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
(10)脚趾肌肉放松:将脚趾慢慢向下弯曲,仿佛用力抓地,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将脚趾慢慢向上翘,保持紧张5秒钟,然后放松。
以上从头到脚10部分的肌肉放松,所有动作应熟练掌握到能连续完成,并在各种情境下都能自如运用。
建议在清晨醒来后和夜晚临睡前各做一遍,或者在感到焦虑紧张时做。
方法之三:冥想放松法其原理大体上和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术缘出一辙:闭目守静,集精神于一点,造成大脑里的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以抑制其他部位。
任意找一件真实的物件,比如球、水果或者手电筒等实物,来发挥自我想象和自我暗示,平静大脑。
以橘子为例,具体做法是:(1)凝视手里拿着的橘子,反复仔细地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脉络;然后用手触摸它的表面质地,是光滑还是粗糙,再闻闻它有什么气味。
(2)闭上眼睛,回忆和回味着这个橘子都留给了你哪些印象。
(3)放松肌肉,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地想象自己越变越小,钻进了橘子里。
那么,里面是什么样子?你感觉到了什么?里面的颜色和外面的一样吗?然后再假想你尝了这个橘子,记住它的的滋味。
(4)想象自己从橘子里走出来,恢复原来的样子;记住刚才在橘子里面所看到的、尝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然后做深呼吸五遍,慢慢地数五下。
睁开眼睛,你会感到头脑轻松而又清爽。
用其他物品的想象和暗示可以采用同样的步骤。
每天早起、中午、睡前各做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