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中的景区管理不善问题与改进方案

旅游业中的景区管理不善问题与改进方案景区是旅游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优质的景区资源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投资,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景区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服务质量不佳、环境保护不力、安全隐患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案来提升景区管理水平。
一、景区管理中的问题1. 服务质量不佳在一些景区中,存在服务态度差、管理混乱等问题。
有些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无法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部分员工对游客态度粗暴、不耐烦,甚至欺诈行为屡次出现。
这样低劣的服务品质会损害游客体验,影响他们对该地区旅游业的整体评价。
2. 环境保护不力部分景区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
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例如,在一些山水风光秀丽的景区,由于管理不善,游客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
这种环境问题一方面损害了景区的原始美感,另一方面也会引起公众对景区负面评价。
3. 安全隐患存在在一些景区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例如缺少防护设施、道路狭窄等情况使得游客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同时,部分游客在景区内不遵守规定、行为不文明,增加了安全风险。
这些安全问题对游客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并且也影响着整个旅游业的形象。
二、改进方案1. 提升服务质量为提升景区服务质量,首先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
通过专业化培训课程和实践操作,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招聘过程中注重筛选具备良好服务态度和沟通能力的员工。
此外,建立健全员工奖惩制度,激励优质服务的员工,对服务态度不佳的员工进行相应的纠正。
2. 加强环境保护为了解决景区环境保护问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加大对游客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格监管和管理商家经营行为,提高游客自律意识。
同时,景区管理部门可以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强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环境保护措施的宣传和推广。
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1.景区环境问题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然而,一些景区存在着环境问题,如垃圾满地、污水排放、动植物保护不到位等。
这种情况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美丽与生态平衡,还影响了游客的游览舒适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监管,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
- 增加对环境保护的经费投入,加强景区环境的整治和维护工作。
- 加强对景区环境教育的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引导游客爱护景区环境。
2.服务质量问题旅游景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着游客的满意度。
然而,一些景区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如导游服务不专业、餐饮服务不卫生等。
这些问题会给游客带来不良影响,影响他们的旅游体验。
因此,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提高景区员工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加强对导游和服务员的培训和考核。
- 加大对景区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
- 鼓励景区引入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3.商业化开发问题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一些景区进行了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导致景区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这一问题不仅损害了景区的美丽与生态平衡,还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限制景区商业化开发的幅度和范围,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对景区商业化开发的规范和管理,设立限制和监管的政策和机制。
- 引导景区进行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文化教育、生态保护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4.安全隐患问题旅游景区作为大型的人群聚集地,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给游客带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风险。
为了消除这些安全隐患,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景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游客的安全。
- 增加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事项和防范措施。
- 加强对景区游客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旅游景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旅游景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旅游景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1. 缺乏精细管理许多旅游景区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缺乏精细化管理。
一些景区管理者仅仅追求游客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游客体验的品质。
景区内设施维护不善,卫生状况差,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例如,公共设施老化、缺乏维修和更新,卫生状况脏乱差,给游客带来了不舒适的感觉。
这样的管理不仅会影响游客对景区的印象,也会降低景区的吸引力。
2. 宣传不足许多优秀的旅游景区存在宣传不足的问题,导致游客对景区的了解不深。
一些景区仅仅依靠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旅游手册和广告,无法满足现代人对信息获取的需求。
此外,景区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也缺乏有效的更新和互动,无法及时传递景区信息。
缺乏宣传导致许多优秀的景区被忽视,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3. 商业化程度不够高许多景区在商业化程度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方面,一些景区没有充分挖掘自身的商业价值,缺乏创新的商业模式。
另一方面,一些景区过于商业化,过度依赖商业化开发,忽视了对景区文化和环境的保护。
商业化过度会导致景区环境的破坏,破坏了景区的原有魅力。
4. 观光产品单一化很多旅游景区的观光产品单一,缺乏差异化。
无论是景区内的游乐设施还是文化体验,很多景区的产品都比较相似,缺乏创新。
这样的问题导致游客的重复度较低,很难吸引他们再次光顾景区。
同时,缺乏差异化也限制了景区的市场发展空间。
5. 服务质量不高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是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但很多景区在服务方面存在问题。
一些景区的服务人员素质低,服务态度差,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缺乏完善的服务设施,如停车场、餐饮等,也会影响游客体验。
服务质量不高会给游客留下不满意的印象,导致口碑不佳,进而影响景区的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旅游景区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景区内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提升景区的卫生状况,改进管理流程,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2.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提高景区的宣传效果;同时,加强与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的合作,扩大宣传渠道。
景区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景区内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一、景区存在的问题1. 景区管理不规范:有些景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游客过度拥挤、秩序混乱,给游客和工作人员带来困扰。
2. 垃圾处理不当:一些景区对于垃圾处理不够重视,导致垃圾随意丢弃,破坏了环境美观,并可能引发卫生问题。
3. 游客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游客存在文明旅游意识不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影响了其他游客的体验。
4. 文化保护欠缺:一些景区在开发利用中没有足够地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缺少深入挖掘和展示当地历史与风俗特色的项目。
5. 交通拥堵:一些知名景点周边道路网络不畅,导致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存在,给游客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1. 加强景区管理:制定更加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巡视检查工作,保证景区内秩序井然。
2. 完善垃圾处理系统:建立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体系,增加垃圾桶的数量,并设置明显的提示标识,引导游客正确投放垃圾。
3. 加强文明旅游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游客普及文明旅游知识,提高游客素质。
可以借助景区广告牌、央视开展相关宣传活动等方式,培养公众文明旅游习惯。
4. 加大对本土文化保护力度:鼓励景区与当地专业机构合作,在景区内设立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向游客介绍地方文化,并开展相关活动来吸引游客参与。
5. 改善交通状况:加大对景区周边交通道路的改造力度,提高道路容量。
同时鼓励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景区,并在不同时间段推出错峰出行政策来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6. 引入技术手段提升体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智能导览、虚拟现实等,提供更加便捷、互动性强的景区游览方式,从而提升游客体验。
7. 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建立健全的游客投诉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问题,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不断改进景区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解决景区内存在的问题需要多方合力。
当地政府、景区管理部门、游客本身以及社会公众都应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并注重本地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工作,共同营造一个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
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建议

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建议一、景区管理不善1. 缺乏规划和监管。
很多景区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导致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2. 员工素质不高。
部分景区员工对游客服务态度恶劣,缺乏专业知识和礼貌。
3. 安全管理薄弱。
一些景区没有健全的安全措施,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建议:- 制定完整的景区规划,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确保开发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意识。
-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并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应急能力。
二、环境污染严重1. 大量垃圾产生与处理不当。
游客数量增加带来了更多垃圾产生,在缺乏有效处理措施的情况下往往堆积如山甚至被随意丢弃。
2. 自然资源破坏。
为满足游客需求,有些景区过度开采资源或者违法捕捞,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建议:- 宣传垃圾分类与环保意识,加强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
- 强化执法力度,严惩非法资源开采行为。
- 推行可持续旅游理念,建立合理的游客流量控制机制。
三、价格虚高1. 高额门票费用。
有些景区过度收费或设置隐性消费项目,使得普通游客望而却步。
2. 低价值服务与商品。
一些景区提供的服务、商品质量低劣,并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额外利润。
建议:- 合理定价,在考虑保护景区与满足游客需求之间取得平衡。
- 提升服务品质,确保每位游客能够获得物有所值的体验。
- 建立监管机构并加强对景区商业活动的监督。
四、文化淡化或失真1. 过度商业化导致文化元素被淡化甚至泯灭。
一些景区为了吸引更多游客而模糊甚至改变了自身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
2. 景点解说缺乏专业性。
许多景区的解说员或导游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无法准确传达景点背后的历史与文化。
建议:- 加强文化保护意识,不仅要在保护自然景观上下功夫,更要重视对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维护。
- 提高解说员和导游的专业水平,进行相关培训。
- 在商业利益与文化传承之间寻求平衡点。
五、缺乏公共设施1. 厕所设施不足。
大量游客集中在景区时存在举步维艰之感,尤其是缺乏足够数量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厕所设备。
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各地的景区规模不断扩大,游客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然而,在景区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给游客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了其体验效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景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一、停车场不足与交通拥堵景区作为一个集中吸引游客的地方,往往在节假日或者旅游旺季会遭遇到大量车辆涌入,但是对于停车设施却没有进行充分准备。
导致许多游客无法顺利找到停车位,在周围道路上乱停乱放甚至塞满了私家车;同时由于交通管制措施未能及时调整,常常出现交通拥堵情况。
这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且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对景区周边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并增加收费点以提高效率。
此外,要加强与当地交警部门沟通,及时调整交通管制方案,避免高峰期出现交通拥堵。
最重要的是,景区管理部门应该提前做好预估工作,根据不同节假日或旅游旺季的游客流量制定相应的交通运输和停车策略。
二、缺乏标准化管理与服务很多景区在初建时可能比较粗糙,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
因此,在景区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混乱、杂乱无章的景观布局问题。
而且不少景区对于环境保护、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规范也存在欠缺。
这样就使得景区内部秩序难以维持,给游客留下了不美好的印象。
为改善这种状况,首先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景区管理体系。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每个景区之中。
同时,在景区发展初期要注重规划和设计工作,统一风格、合理布局;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则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修复破损设施,清理废弃物等。
另外,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
三、缺少信息化技术手段很多景区在管理上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下,对于现代化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使用较为陌生。
这就导致了景区管理的效率较低,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一些不便。
游客可能无法获取到准确的实时信息,如门票价格、开放时间等;而且也无法及时了解到景区内部其他状况,如人流情况、景观推荐等。
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引言旅游业是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旅游景区作为吸引游客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管理不善、环境破坏、服务不规范等方面探讨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法。
二、管理不善1. 缺乏统一规划和专业化管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专业化管理,很多旅游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土地利用混乱、设施建设随意等问题。
例如,有些景区未合理利用开发资源,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2. 人员招聘与培训困难由于岗位薪酬低以及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艰苦,在某些地方,招聘到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十分困难。
同时,在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应用也需要相关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方法:1. 建立统一规范并进行分类管理制度完善景区规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统一规范,并按需分级进行管理。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开发资源,合理安排设施建设,确保景区可持续发展。
2. 加大对人才的培训与激励力度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以及加强培训机制,在吸引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内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晋升途径。
三、环境破坏1. 景区过度开发与过度使用为了迎合游客需求和增加经济效益,一些旅游景区存在过度开发和过渡使用现象。
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自然资源损耗、生态平衡被打破等问题。
2. 缺乏环保意识旅游景区某些地方尚未形成全民参与的环保意识,包括游客对不文明行为缺少自觉性以及管理者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等问题。
解决方法:1. 制定严格的限制措施政府应该根据各个景点特点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并严格执行,例如限制游客数量、开发区域和使用时间。
2. 加强环保教育与执法力度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游客们对于生态环境的意识。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设立举报渠道以便及时查处违规事件。
四、服务不规范1. 景区导引标识不清晰旅游景区中常存在着导引标识不明确或者缺乏的问题,导致游客难以找到线路和需要的信息。
旅游景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旅游景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引言旅游业作为现代社会中一项日益重要的产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旅游景区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景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景区管理混乱1. 规划不合理首先,在旅游景区管理中存在规划不合理的问题。
部分景区在开发初期缺乏科学、全面的规划,导致资源分散、功能重复,从而使得景区形象模糊化,游客体验感降低。
2. 执法力量不足另外,由于执法力量不足,部分旅游景区出现了管理混乱的情况。
例如,私搭乱建、无序开发等问题屡见不鲜,这对环境保护和游客安全构成了威胁。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政府需要加强对旅游景区规划和管理的监督力度。
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和操作流程,并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景区管理者的专业素养。
此外,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并建立举报投诉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管理工作。
三、服务质量不高1. 人员素质欠佳旅游景区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服务质量不高。
部分景区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态度差、沟通能力不足等问题常常发生,导致游客的体验感受下降。
2. 设施设备老化此外,部分旅游景区的设施设备老化也成为了一大隐患。
过时的设施和装备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解决方案: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需要从人员培训和设施改善两方面入手。
政府可通过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的监管来确保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良好服务态度。
同时,引导企业增加投资,在合理规划下对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定期检查维护设施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四、旅游资源开发未充分利用1. 资源无序开发一些旅游景区在资源开发中缺乏整体规划,采取的是各自为政、争相开发的方式。
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
2. 缺乏创新理念同时,旅游景区在资源开发中也存在缺乏创新理念的问题。
部分景区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模式上,没有针对不同游客需求量身定制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18
13
• (一)生态保护区
• 1、可以安置必需的不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 与风景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工具 不得进入此区。 • 2、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空气、水质、土壤和噪 音等的检测 • 3、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配置,防止森林火灾。 • 4、在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水土波爱吃生态保护区内树 种配置应选择抗旱、耐瘠薄的树种,构建乔、灌、草多 层次结构。
2014-2-18 14
• (二)自然景观保护区
1、可以安置必需的不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严禁建设 与自然景观无关的设施,不得安排旅宿床位,机动交通 工具不得进入此区。 2、对现状已建犯人购物、饮食、住宿、娱乐等游览设施, 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造、迁出,对一些必要的入行及 安全防护设施应进行精心设计。 • 另外,白云山景区管理当局在景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方面 加强了相关条例的规定与建设,其工作做得不错,有持 续性、纲领性和游客参与性。
2014-2-18 4
• 4.特定的环境问题 (水源、大气、固体污 染等方面 )
• (1)森林土壤被践踏压实引起的壤中径流路径 改变,从而减少了入湖水量。 • (2)废物排放到水体中,会加速水体的富营养 化,破坏水质。 • (3)面源污染物,即经由坡面降雨径流和由雨、 雪和气溶胶等而来的大气沉降作用携带的营养物 质会成为九寨沟水体生态系统营养物的重要来源。
2014-2-18 3
• 3.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
• (1)人类活动对动物活动通道、迁徙、取食以 及栖息地的影响;为满足旅游服务的需要和增加 旅游收入,增加旅游设施建设,使生物生存空间 减少并使生境条件改变。 • (2)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 (3)稀有或特有物种丧失问题;野生动物遭人 捕猎或捕捉。 • (4)植被破坏问题;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危及植 物生存;旅游路线两侧的林、灌、草植被常遭游 人践踏、折损、采摘、摇曳、刻划损伤,甚至砍 伐。
2014-2-18
8
• (2)缓慢性破坏
• 自然界的风化侵蚀,会慢慢地改变景观的形态, 这是缓慢变化。旅游环境的缓慢性破坏包括自然 状况下的寒暑变化、风吹雨淋及生物作用所导致 的旅游环境形态和性质的改变,任何名胜古迹及 其外围环境都时刻受到自然机械风化的危害。在 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作用的影响下,许多旅 游区的旅游环境已出现衰败的迹象。
2014-2-18 9
成功案例
• 1、九寨沟景区的生态旅游管理 • ①九寨沟开创了居民参与景区保护的管理新方式。 九寨沟管理局通过倡导、引导、疏导、指导的方 法,使沟内居民认识到保护九寨沟的紧迫感、危 机感和责任感呢,增强其主任翁观念和忧患意识, 同时不断强化保护环境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一 个完善的保护机制,遇到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 依,从而大大减少了危害生态环境的问题的产生。
2014-2-18 6
• 7.民族文化丢失与对外开放的矛盾
• 随着对外开发和旅游业发展, 传统民族风情、语 言、服饰、民宅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受到前所未有 的冲击,保护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可持续的关键.
2014-2-18
7
根据大自然发展的影响程度和速度,自然景区保护问题 还可分为突发性破坏和缓慢性破坏两种情况。
2014-2-18 2
• 2.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 景区发展生态旅游, 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修 观光道与观景台, 不可避免会辟山修路、平地造 房、拓宽石板路, 带来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景 观破坏. 大量游客涌入, 还会消耗大量粮食、食 品、能源等资源, 产生大量生活垃圾与废水, 造 成环境污染.
自然景区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小组成员: 侯干娟 翁李胜 22210223 22210224 程玮康 22210228 储建媛 22210229 谢晓迪 22210230
高妞妞
郭石磊 康砾芳
22210225
22210226 22210227
蔡瑜莹 22210231
缪维维 22210232 魏玉峰 22210233
2014-2-18
5
• 5.游客压力 • 6.管理行为不当
• (1) 环境观念淡薄,不重视环境保护,导致开发 建设和管理措施上的失误。 • (2) 有短期行为思想,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 利益;只注重开发利用,不进行保护和培育。 • (3) 认为环境管理不出效益,而且要有较大的投 入,得不偿失,导致环境管理工作无人过问。
2014-2-18
10
• ②九寨沟管理局严格控制沟内餐厅等服务项目的数量, 努力实现服务经营项目向沟外发展的目标,切实地避免 景区的日常污染。杜绝外来人口对沟内餐厅、摊位的承 包、租赁,限制外来人口迁入沟内,从而使环境保护和 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落到了实处。 • 设置专门的保护机制,配备专职人员对景区进行科学化 管理、维护、调查、观测、检测和研究,遇到有损于生 态环境的事情及时处理,并强化保护措施;景区管理局 还依法建立健全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将生态 保护的理念西化到一条条具体的规章制度中。
2014-2-18
15
2014-2-18
16
自然景区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 1.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利益再分配的矛盾
• 景区生态旅游开发是国家专项生态旅游建设项目 , 但同时也是扶贫开发工程. 景区耕地资源紧张、 林业禁伐、传统经济模式已不适应, 优化配置自 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发展生态旅游, 只能安排少 部分村民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工作, 大多数村民需 要转变观念, 并积极参与生态旅游消费相关联的 种植、养殖、绿色食品与土特产加工、传统手工 艺开发等, 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2014-2-18
11
2014-2-18
12
• 2.白云山景区管理
• 核心景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 严格限制建设各类建筑物,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风景 名胜区规划,逐步迁出;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要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报批;手续不全的,不得组织 实施。针对核心景区内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 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 (1)突发性破坏• 突发性破坏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变化,如地震、 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 滑坡等自然灾害。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 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例 如: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因1999 年9 月21 日的 大地震而受到严重破坏,日月潭风景区由于接近 此次强烈地震的震中,而被震得面目全非,湖中 光华岛上的观景台、凉亭倒塌,月老塑像基座腰 折倒在乐砾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