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4.2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1 当代文化参与:家乡文化生活

有利于广大学生充分了解戏曲文化,感受戏曲魅力,认 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也有人认为既然旧的事物 已经过时,就没有必要大费精力和钱财予以拯救,优胜 劣汰乃是历史的规律。也有人说,新时代新文化,随着 社会发展,一定会有让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产生, 不必苦守着戏曲不放……
对于戏曲进校园,你有怎样的认识呢?请写一篇文 章,阐述你的看法。
三、访谈准备 1.划分访谈小组(以不超10人为宜)。 2.自制访谈表格或选用老师提供的任务清单。 3.准备必要的用具,如照相机、录音笔、书写笔、 笔记本等。 4.准备好提问提纲。
访谈问题示例:(仅供参考) (1)二十年前的咱们的村庄给您留下的最深刻记忆 的是什么? (2)您觉得咱们的村庄哪些建筑值得保护?哪些人 物事迹值得纪念?哪些事件值得铭记?
多年改革开放,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 ,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远去与消逝。社会的变迁,给你 带来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说一下你的看法。
【参考示例】改革开放40多年已经过去了,在这40 多个岁月轮回里,一些光阴像水一样,静悄悄地流着,流 向远方,而有一些时光还在影响着我们。
我想念那段似水的年华。不过说实话,我从来没经 历过。不过我听过,看过,读过。我听过马三立老先生 的相声《吃饺子》《逗你玩》,我听过刘兰芳的评书, 这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娱乐。我看过贾樟柯的《站 台》,看着那里面人的穿着虽然破破烂烂,却抱着录音 机,为一首《成吉思汗舞曲》摇头晃脑跳上好久。我读 过王小波,在那个时代里,他想变成天空中半明半暗的 云,在那个自由浪漫的时代。
【关键能力】 一、调查报告技法——六要 1.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2.要详细地占有材料 3.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主题 5.要善于运用统计数字来说明主题 6.要了解读者需求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ppt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2.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情况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调查报告、问题调 查报告。 3.文体特征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 主 题 ” + “ 文 种 ” , 基 本 格 式 为 “ ×× 关 于 ××× 的 调 查 报 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 正副标题结合使用三种。
建筑 现状
价值 描述
建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 大规模的修缮,同时整理出大量的文物。1961年国务 院颁布故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宫博物院现 存文物150万件(套)
北京故宫极为复杂,门禁戎卫森严,礼制要求繁缛, 处处表现着风水八卦与阴阳五行,体现着帝王的权力 至高无上,皇帝的江山永固。也是世界上由木构架构 造的规模最大的宫殿。北京故宫风格独特、规模宏 伟、建筑辉煌,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宫殿建筑
(2)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前言:简明扼要,以帮助读者正确、深刻地理解全文。 主体:按事情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写;用对照比较的方法来 写;根据内容的特点,把问题的几个方面列举出来。 结尾:这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即全文的结论。
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 家乡文化生活
单元任务
能力目标
1.关注和参与家乡的文化生活。 1.学会列访谈提纲、做调研表、
2.了解家乡的人、物、文化、习俗 撰写调查报告。
等。
2.掌握访谈的技巧和调查的技
3.学习做访谈、调查,并撰写调查 巧。
报告。
3.对家乡文化的保护、重建提出
4.记录家乡的变化,参与家乡的文 合理的建议。
化建设,学会分析、评价文化现 4.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案(2)部编版必修上册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教材文章的预习PPT、相关视频和文档,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5.研究性学习:请学生针对家乡的某个特色,如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调查和研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研究报告,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通过在线平台和微信群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这有助于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太积极参与,这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或者我对他们的参与方式不够灵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我将继续采用案例研究和讨论的教学方法,同时也会提供更多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节描写和情感描写等概念。此外,我也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并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来鼓励他们的参与。我相信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情感描写:情感描写是通过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情绪来打动读者的心灵。情感描写可以包括人物的喜怒哀乐、思想感情等方面。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物的喜悦时,可以描绘他的笑容、眼神、语调等,以传达人物的喜悦情感。
3.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通过描绘自然和社会环境来营造作品的情境和氛围。环境描写可以包括自然景观、城市建筑、社会氛围等方面。例如,在描述一个场景时,可以描绘山川河流、季节变化、城市街道等,以展现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色。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主题:当代文化参与第一部分:单元教学教材分析课文编排:家乡文化生活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主题指向:我们的家园了解家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增进家乡文化认同;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语文素养:1.学习调查、访谈和实地考证等,搜集整理资料,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2.认识我们生活的家园,见证时代变迁。
3.研读学习资源,深化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的认识和思考。
4.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目标设计1. 思考家乡文化生活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形成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的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2. 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技巧等;提高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3. 阅读有关调查研究、乡土风俗等方面的文章,帮助完成本单元要求的学习活动,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常见工具书和网络,根据一定的目的,查阅所需信息资料,快速定位信息。
4. 学会从现象中提炼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形成专题研究的意识,根据事实说话,学会论证说理;学会分析梳理材料,提炼研究发现,了解调查报告应包括的一般要素并完成调查报告写作;培养自己理性思考、深入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单元活动设计编写意图:本单元属于“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
课程标准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设计:第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梳理值得记下的“人和物”素材,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凝练认识,感受家乡的底蕴。
第二个学习活动“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从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任选一个主题,在某一个专题方向深入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新教材新设计】桑园话浅深——必修(上)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一、活动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刘伯温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精神人格。
2.掌握访谈法、文献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运用。
3.学会撰写人物志,深刻的认识刘伯温对家乡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一)制定文献研究方案包含四个方面内容:要找什么资料,去哪里找资料,如何去找,找到后如何处理资料。
(二)确定研究小组和研究方向1. 以6人为一组,给自己小组取个组名;2. 小组成员讨论并确定研究方向。
(可参考老师的表格内容,从刘伯温的身份入手,确定一个组员们感兴趣的话题。
)三、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我是小小访谈家■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访谈法;2.使学生初步掌握访谈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3.知道访谈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4.能够运用访谈法进行简单的访谈,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 教学重点1.知道访谈法的具体实施步骤;2.知道访谈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访谈法进行简单的访谈,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文献法搜集了大量有关刘伯温的资料,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访谈法,并且学会访谈,通过访谈法再搜集整理一些刘伯温的资料。
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做一名小记者的乐趣吧。
(二)访谈技巧大传授1.先看一段“鲁豫有约”的一期节目《浦玮:铿锵玫瑰是一种力量》的视频。
同学们带着疑问看视频,他们在干什么,你所理解的访谈是什么?2.教师“传授”访谈的相关知识。
访谈概念:访谈法是指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适用范围: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査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访谈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査,也有意见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
■访谈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根据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交流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家乡文化生活 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单元备课(视频+课件+教案)

家乡文化生活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单元备课(视频+课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增进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加深学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家乡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学习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加深学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
2.图片和视频观摩。
3.朗读和解读文学作品。
教学步骤:一.导入1.教师放映一张家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讨论。
2.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各个地方的文化差异,激发学生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兴趣。
二.讲解1.教师向学生介绍家乡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并强调家乡文化的重要性。
2.通过视频观摩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于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文学作品解读1.教师向学生介绍家乡文学作品,如《范进中举》等,讲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故事。
2.让学生朗读和解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四.小结1.总结家乡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让学生掌握了解决文化差异的能力;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到文化是多样性的。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课堂详情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更加清楚掌握知识,掌握相关技能。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研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研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学习主题与目标《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之三。
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
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学生情况之前已经完成了本单元的前两个活动,即“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这样,在此基础上,以建议书的方式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探究任务一、探究目标1.学习建议、考察并撰写报告。
2.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建议、考察并撰写报告。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提高思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探究重难点收集家乡文化生活的资料和实地采访考查。
活动过程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一、导入语同学们,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向课外的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
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请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
二、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一)写建议书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
1.标题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
有的建议书还写上所建议的内容,如“关于暑期中小学补课的建议书”。
2.称呼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3.正文建议书正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
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础。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4单元家乡文化生活4

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基础积累练一、某小区被确定为“将来智能社区”建设试点,小区居委会为此进行了“小区住宅现状调查”和“小区新型商业需求调查”两个活动,下面是有关调查结果的图表分析呈现。
依据要求,完成题目。
1.依据“小区住宅现状调查”结果,你认为下列小区居委会设计的调查问卷中的问题,符合“将来智能社区”建设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A.住宅现有门禁系统、新风系统、内部智能通讯系统是否符合您的预期?B.作为低层建筑,您认为有无必要加装电梯?C.作为老旧小区,您是否满足小区的人际关系?D.您认为目前房间布局、室内采光是否能够满足您的需要?2.依据“小区新型商业需求调查”结果,你认为下列表述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 )A.将来智能社区中新型商业的需求多样,建设设计者应当关注到居民商业需求的简单性。
B.共性化的新型商业需求实际存在,将来智能社区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商业服务的共性配置。
C.将来智能社区中的新型商业不仅布局要合理,还应实现各种新型商业服务间的才智联动。
D.社区金融服务、社区快闪店、社区商业O2O虽小众,但在将来智能社区的商业服务中前景宽敞。
二、阅读下面某校同学的家乡文化调查反思日记片段,完成题目。
我们做了现场问卷调查,但当我们问及第十个问题的时候,有些人不予理睬,也有些人回答不上来,于是我们开头反思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否妥当。
后来经人提点,我们明白这个问题设计得有些突兀,涉及面太广了,挺难回答的。
但是也有些热心的调查对象向我们指出了潮汕文化存在的问题。
这一点很值得探讨:不管是好是坏,跟本地有联系的,是我们的地方特色文化,就应当列入我们地方文化的范畴。
不管大家是否情愿接受这些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存在的。
我们要乐观面对,优秀文化是在不断推陈出新后得以形成的。
3.请依据材料,写出他们这次调查问卷的第十个问题。
答:4.请对这道题调查不抱负的缘由作出你的推断和分析。
答:5.下图是某同学拟定的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活动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2《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教学设计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之二。
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
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
要求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
可以撰写调查报告,也
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
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
2.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认识社会发展家乡产生的巨大变化。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并撰写调查报告。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认识到社会发展对家乡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思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实地采访调查,增进对这些人物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收集家乡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实地采访调查。
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自己设计一分访谈提纲。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一、导入语
同学们,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
你家乡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那里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全?使用情况如何?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阅览室?是否经常开展读书活动?
二、记录家乡的人和事的方式——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逻辑性条理性很强。
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形成了调查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程序:准备工作、了解情况、分析研究和
综合提炼。
1.准备工作和了解情况
首先是调查目的准备。
每次调查研究之前,必须吃透调查研究的目的,搞清下去调查什么、研究什么,当然,目的准备不是让调查者钻领导的框框,目的准备只能是下去调查研究的一个方向,不应成为调查研
究的结论要求。
其次是调查对象的准备。
在确定调查研究的任务之后,就要对调查对象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成果和目标要求。
如萌芽期,就是事物发展初期,调查的目标要求是讲清其性质和发展方向,指出应
肯定还是否定即可,不应确定总结经验的目标。
生长期,就是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已经清楚,应当讲如
何使它进一步发展,即主要讲思路,讲措施,讲完善提高。
只有目标明确具体,才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
劳动。
第三是知识准备。
调查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调查研究者本身对某一问题没有充足的知识,就不可能做好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
知识的准备一般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
的内容有关的上级规定、制度等文件,二是查阅有关研究成果和报刊资料,三是学习和掌握与调查研究有
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第四是组织准备。
调查研究是一种开放型工作,除一些极单纯的问题接触人少以外,一般的调查研究涉及的人员都比较多。
因此,必须做好组织准备工作。
一方面是调查研究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
是调查对象的组织准备工作。
一般的调查研究都是上级对下级的,因此调查者可以提前向被调查单位提出
调查提纲要求,以便调查对象有充分准备。
被调查单位一般应根据调查提纲和要求,对调查对象进行安排
组织,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参加座谈会,什么时间现场参观等。
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可进入调查阶段了。
了解情况是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情况吃得透,问题摸得准,就为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
在这个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接触有关人员,尽可能多地掌
握一些第一手资料。
掌握的情况越多,对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就越有利。
2.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
其实,这在调查了解情况的阶段就开始了,在收集情况时,不应该像录音机一样不过脑子,而应该一
边听情况,一边开始分析研究。
分析研究是了解情况阶段的升华。
了解情况阶段的工作,只有通过分析研
究才能成为成果。
这一阶段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调查报告提纲的准备,二是调查报告的写作。
经过分析研究阶段之后,对问题的认识就更清楚了,但这并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束,还要经过一个综合
提炼阶段,即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这是调查研究的关键,因为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
三、调查活动任务设计
任务一关于传统节日,你了解哪些?请填写下表。
传统习俗或节日时间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熬年守岁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清明节
扫墓、踏青
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穿针乞巧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任务二查阅资料或者询问长辈,针对家乡某个传统民俗或节日活动,撰写一个调查报告。
[示例]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人:×××
调查方式:查资料,询问长辈
调查目的:了解春节习俗
调查背景: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
春节期间我国各地方人民都会举行各
种活动来庆祝,这些活动有很多是从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地方风俗。
调查内容:春节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
春节
的前奏要数小年了。
1.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