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命名规则复习过程
有机化学复习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有机化学复习课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基本概念与化学性质比较3.完成反应式。
4.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别。
5.有机化合物的合成6.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导。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习惯命名法:掌握“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字头的含义及用法,掌握常见烃基的结构,如:烯丙基、丙烯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苄基等。
系统命名法:基本方法是:选择主要官能团→确定主链位次→排列取代基列出顺序→写出化合物全称。
次序规则:次序规则是各种取代基按照优先顺序排列的规则(1)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质量数大的优先。
几种常见原子的优先次序为:I>Br>Cl>S>P>O>N>C>H(2)饱和基团:如果第一个原子序数相同,则比较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类推。
常见的烃基优先次序为:(CH3)3C->(CH3)2CH->CH3CH2->CH3-(3)不饱和基团:可看作是与两个或三个相同的原子相连。
不饱和烃基的优先次序为: -C≡CH>-CH=CH2>(CH3)2CH-★次序规则主要应用于烷烃的系统命名和烯烃中几何异构体的命名★烷烃的系统命名:如果在主链上连有几个不同的取代基,则取代基按照“次序规则”一次列出,优先基团后列出。
★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异丁基>异丙基>丁基>丙基>乙基>甲基。
★要点:1. 最低系列——当碳链以不同方向编号,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编号序列时,则顺次逐项比较各序列的不同位次,首先遇到位次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2. 优先基团后列出——当主碳链上有多个取代基,在命名时这些基团的列出顺序遵循“较优基团后列出”的原则,较优基团的确定依据是“次序规则”。
3. 分子中同时含双、叁键化合物(1) 双、叁键处于不同位次——取双、叁键具有最小位次的编号。
有机化学复习提纲

第三讲有机化合物的命名Outline1、普通命名法2、系统命名法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烃的命名(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环烷烃)(2)卤代烃的命名(3)含氧化合物的命名(醇,酚、醚、醛、酮、醌、羧酸)(4)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酯、酰胺)和取代羧酸(卤代酸、羟基酸、酮酸、氨基酸)的命名优先次序原则:1、将直接连在双键碳原子上连个院子按原子序数大小为序排列。
大的优先,小的在后。
同位素原子以质量大的优先2、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两个原子相同时,比较连在这两个原子上的其他原子,若第二个也相同则比较第三个,原子序数较大者优先。
3、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基团有双键或三键是,可见其看作连接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院子ZE命名:两个碳上的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Z型,异测E型单螺环烷烃的系统命名:双环桥环烷烃的系统命名:对映异构体构型的命名D、L命名:RS命名:1、将连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个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优先的在前;2、将次序最低的集团远离观察者,其他三个基团沿顺时针具有R构型,逆时针为s构型。
采用费歇尔投影式时,若次序最低的院子或基团处于垂直方向上,顺时针为r构型:若处于水平方向上,顺时针为s构型Objective requirements:1、掌握普通命名法2、掌握系统命名法3、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4、掌握优先次序原则5、熟悉常见基团的命名6、学会比较各类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异同点7、了解碳原子的类型与命名之间的关系8、了解某些有机化合物的俗名第四讲立体化学基础第二章构象异构(第四节)第三章顺反异构(第一节)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第一、二节)-------对映异构现象Outline第一节构象异构一、构象异构现象二、链烃的构象异构1、乙烷的构象异构2、丁烷的构象异构三、脂环烃的构象异构1、环己烷分子的构象异构2、一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异构3、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异构第二节顺反异构一、顺反异构现象二、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三、顺反异构的命名1、顺/反命名法2、Z/E命名法四、脂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五、顺反异构体的性质1、理化性质2、生物学性质第三节对映异构一、对映异构体的旋光性1、平面偏振光和物质的旋光性2、旋光仪和比旋光度二、对映异构现象1、化合物的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1)手性和手性分子(2)对映异构体(3)分子的对称性2、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基本规则:1、手性碳原子上任意两个基团的位置经偶数次互换,构型保持不变;奇数次互换内发生了改变2.投影式不离开纸平面旋转180或其整数倍,构型不变,若旋转90或其整数倍,转变为其对映异构体3、若固定投影式的一个基团不动,其余三个基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构型保持不变3、对映体的表示方法对映体的标记(1)相对构型命名法-----D/L标记法(2)绝对构型命名法-----R/S标记法三、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1、含两个不同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含有不同手性碳原子分子具有旋光异构体数目为2的n次方个(n为手性碳原子数目),对映体为2的n-1次方对2、含两个相同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只有3个旋光异构体四、对映异构体的性质Obejective requirements:1、构象异构现象(1)掌握同分异构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环己烷的构象异构及稳定性的排列(3)熟悉链状化合物的构象异构(4)了解含两个以上取代基环己烷的构象异构2、顺反异构现象(1)掌握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学会判断分子是否具有顺反异构、(2)掌握顺反异构体的表达方式(3)掌握顺反异构体的命名,顺反命名法和Z/E命名法。
有机化学A 复习

3.77
CH3
C
OH
2. 酚的酸性
酚的酸性比醇强,但比羧酸弱。
CH3COOH OH CH3CH2OH
pKa
4.76
9.98
17
取代酚的酸性取决于取代基的性质和取代基在苯环上所处 的位置。苯环上连有-I、-C基团使酚的酸性增强;连有 +I、+C基团使酸性减弱。
OH OH OH OH NO2 CH3 NO2 NO2 O2N NO2 OH NO2
1)开链化合物的命名 ) 要点: 要点: (1)选择主链 选择最长、含支链最多的链为主 链,根据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烷。将主链 以外的其它烷基看作是主链上的取代基(或叫 支链)。 (2) “最低系列”——当碳链以不同方向编号,得 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编号序列时,则顺次 逐项比较各序列的不同位次,首先遇到位次最 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官能团次序: 官能团次序: —NO、- 、-NO2、- 、—R、- 、-X、 、-OR、- 、-NH2、 、- 、- 、- 、-COR、- 、-CHO、- 、-CN、- 、-CONH2、 -OH、- 、- 、- 、- 、- 、-COOR、- 、-SO3H、- 、-COOH -COX、- 、- 、- 、-
8、酚 、
1)酸性:与氢氧化钠作用生成酚钠。 2)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用于鉴别 3)成醚、成酯:成醚用酚钠和RX,成酯用酸酐 或酰氯。 4)芳环上的反应:卤化反应(与Br2,可用于鉴 别)
9、醚 、
(1)醚的弱碱性:溶于强酸(HCl,H2SO4),用于 鉴别、分离提纯醚 (2)醚键的断裂 与浓氢卤酸(一般用氢碘酸)作用,醚键断裂生成卤 代烷和醇。氢卤酸过量,生成的醇进一步反应生成卤 代烷。
3、 二烯烃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复习

Br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CH3 甲基环戊烷 CH3 CH3 3,4-二甲基 环己烯 4-甲基环己烯
CH(CH3)2 异丙基环己烷 CH3 CH3 1,5-二甲基 -1,3-环己二烯 3-甲基环戊烯
Br
8-甲基-2-萘酚 C2H5 3-乙基菲
2-溴萘 CH2CH3 9-乙基蒽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练习:
CH3CH2CH2CH2CH2CH3 ( 正)己烷 己烷 CH3 H3C C CH2CH3 CH3 新己烷 2,2-二甲基丁烷
化合物 类别
官 能 团
名称
结 构
名称
结 构
烯烃
碳-碳 双键
C C
醛和 酮
羰基
C O
炔烃
碳-碳 三键
C C
羧酸
羧基
O C OH
卤代物
卤素
-X
硫醇
巯基
-SH
醇和酚
羟基
-OH
胺
氨基
-NH2
醚
醚键
-C-O-C-
酯
酯基
-COOR
羧酸衍生物
酰基
RCO-
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和名称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3-甲基-4-溴-1-丁烯
2-甲基-3-丁烯-1-醇
Cl
CH3CHCH2CH2CH3
CH3 CH CH CH CH3 Cl
2-氯戊烷
0
CH2=CHCHCH2Br CH3
4-氯-2-戊烯
0
OH
CH3CHCH2CH2CH3
0
CH3 CH CH CH CH3 OH
2-戊醇
0
CH2=CHCHCH2OH CH3
3-氯-4-溴己烷√ 3-溴-4-氯己烷
化学考试《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答题技巧

化学考试《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答题技
巧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是化学考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正确的命名是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考试中获
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答题技巧,帮助你在有机化合物命名题
中取得好成绩。
1. 熟悉命名规则
首先,要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碳原子数目的表示、主链的确定、官能团和取代基的命名等。
掌握这些规则是理解有机
化合物命名的基础。
2. 观察化合物结构
在答题过程中,仔细观察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有机化合物
的分子式和结构式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命名规则和确定命
名顺序。
3. 逐步命名
当遇到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时,可以采用逐步命名的方法。
首先
确定主链,然后确定官能团,最后命名取代基。
逐步逐个确定命名
的步骤,可以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4. 多做练题
多做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练题,提高自己的命名能力。
可以选择
一些题集进行练,或者参加化学考试模拟题的答题训练。
通过不断
的练,熟悉命名规则,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和速度。
5. 注意特殊情况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有些情况比较特殊,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立体异构体的命名、环状化合物的命名等。
针对这些特殊情况,要仔细掌握相应的规则,并在练中多加注意。
总之,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并通过练提高自己的命名
能力,是在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希望上述答题技巧对你
有所帮助,祝你考试顺利!。
有机化学知识要点

有机化学知识复习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正、异、新的定义2.系统命名法:主链的选择:最长的、取代基最多的连续碳链。
编号:使官能团的位次尽可能小,取代基的位次总和尽可能小。
写名称:取代基按优先顺序从小到大写在前面,取代基的位次有阿拉伯数字标明,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短划分开,相同的取代基用汉字二、三、四标出。
命名优先顺序:SO3H > -COOH > -CHO > C=O > -OH > -NH2>C=C >R,C6H5,Cl,Br,NO2脂环化合物的命名:螺环和桥环化合物的命名。
芳香烃的命名:o- 、m-、p-;α、β、γ杂环化合物的命名:主要母体化合物的音译名称,嘧啶、嘌呤等衍生物的名称。
3.俗名:二.有机化合物的的结构1.有机化合物共价键的形成碳原子的杂化轨道:SP3、SP2、SP杂化。
轨道的成键能力:SP3>SP2>SP>P>S价键法,原子轨道的重叠,σ-键和π-键的形成。
σ-键π-键头碰头重叠肩并肩重叠重叠程度大,稳定重叠程度小,活泼键合原子间可以自由旋转键合原子间不能自由旋转有不同的构象有不同的构型2.有机化合物结构表示法结构式、透视式、费雪尔投影式和纽曼投影式3.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碳架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互变异构构型异构:顺反异构:产生的条件,构型表示法,顺、反,Z、E命名规则。
旋光异构:产生的条件构型表示法,相对构型,D、L表示法,绝对构型和R、S表示法。
构象:交叉式,重叠式,优势构象;环己烷的构象,椅式、船式,a-键、e-键。
4.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5.分子中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产生的原因:分子中有极性键的存在诱导效应的特点:可从下列卤代酸的酸性看出:HCH2COOH ICH2COOH BrCH2COOH ClCH2COOH FCH2COOHpk a 4.75 3.12 2.87 2.86 2.66 HCH2COOH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COOH pk a 4.75 2.86 1.26 0.64CH3CH2CH2COOH CH2CH2CH2COOH CH3CHCH2COOH CH3CH2CHCOOHCl Cl Cl pk a 4.82 4.52 4.06 2.84共轭效应:存在于共轭体系中,有π-π共轭、p-π共轭、和σ-π超共轭。
有机化合物命名专题复习

有机化学专题复习一有机物命名(一)烷烃命名1.普通命名法:(1—10个碳)普通命名法:正、异、新2.系统命名法:(1)选主链:最长原则和最多原则(2)编号:最近、最简、最小原则(3)写名称:(二)烯烃、炔烃的命名1.命名方法(找和烷烃命名的不同点)(1)选主链:最长、最多原则的前提:(2)编号:最近、最简、最小原则的前提:(3)写名称的不同点:2.二烯烃的命名方法:两个碳碳双键表示合并为_____烯,并标明位号。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1.烷基苯,将作为母体,苯环侧链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称“某苯”2.烯基苯或炔基苯,将______作为母体,苯环当作取代基,称“苯某烯或炔”3.两个取代基,用____________来表示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
4.三个取代基,用___________来表示。
5.较复杂的苯衍生物,把_______当作母体,苯环当作取代基。
(四)醇和卤代烃、醛、羧酸的命名(规律为含_____的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1.(1)定主链:(2)编号:2.醇字加在烷基名称的_____,卤代烃的卤字加在烷基名称的______。
3.多元醇命名,选择带羟基____的碳链为主链,______写在醇字前面。
4.不饱和卤代烃通常以不饱和烃作为主链,编号则要使双键的位置最小。
5.醚:先写出与氧相联的两个_____的名称,再加上____字。
(五)酯的命名1.根据相应的____和_____来命名,称“某酸某酯”。
【典型例题】[例1]下列烷烃命名正确的是()A.2—二甲基—3—乙基丁烷B.2,2,3—三甲基戊烷C.2,2—二甲基—3—乙基丁烷D.3,4,4—三甲基戊烷[例2]给下列有机物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3CH(CH3)C(CH3)2CH2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给下列有机物命名:(CH3)2C=C(CH3)CH=CH—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判断下列结构式及命名是否正确,若错误,请改正。
大学化学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知识点归纳总结

大学化学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而有机化合物作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碳元素为基础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化学中的基础工作,它们的命名规则既能描述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也能提供重要的信息。
本文将对大学化学中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命名原则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以下原则:1. 选择主链:根据碳原子数目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母体链。
主链中的碳原子被称为主链碳。
2. 确定取代基:将主链中的碳原子编号,根据取代基的位置与号码代表的结构部分进行命名。
3. 确定取代基的位置:取代基的位置由主链碳上的编号表示,编号从一侧开始,以使得取代基编号的总和最小。
4. 确定取代基的名称:根据取代基的功能团命名,常用的取代基名称包括甲基、乙基、羟基、氨基等。
二、碳原子数目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目的不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也会有所不同。
1. 一碳原子:以“甲”表示。
2. 二碳原子:以“乙”表示。
3. 三碳原子:以“丙”表示。
4. 四碳原子:以“丁”表示。
以此类推,五碳原子为“戊”、六碳原子为“己”、七碳原子为“庚”、八碳原子为“辛”等。
三、取代基的命名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取代基命名如下:1. 甲基(methyl):以“CH3-”表示。
2. 乙基(ethyl):以“CH2CH3-”表示。
3. 羟基(hydroxy):以“-OH”表示,用于表示醇类化合物。
4. 氨基(amino):以“-NH2”表示,用于表示胺类化合物。
5. 烷基(alkyl):根据烷烃的命名规则,以碳原子数目确定其名称。
四、命名示例下面通过几个示例来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1. 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命名为methane。
2. 乙醇:由两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和六个氢原子组成,命名为ethanol。
3. 乙酸:由两个碳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命名为acetic aci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规则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
一般的规则是:
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
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
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数词
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碳链上碳原子的数目,10以内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
各类化合物的具体规则
烷烃
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
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
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隔开。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
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
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命名。
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
炔烃
命名方式与烯类类似,但以含有叁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叁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叁键的位置。
炔类没有环炔类和顺反异构物。
分子中既有双键又有三键时,名字以烯先炔后,分别标注位置号,碳数写在“烯”前面。
卤代烃·醚
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
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
醚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一端为母体,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来作为取代基,称烃氧基。
醇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
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
醛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其他部分作为取代基;
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
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
酮
以含有酮羰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此链上的碳数(包括该羰基)称为“某酮”;并把羰基的位置号标在前面,尽量使位置号最小。
如果主链上有多个羰基,可称为二酮、三酮等。
羰基作取代基时称“氧代”。
羧酸
以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依照碳数(包括羧基)称为某酸。
主链上有2个羧基时,称为二酸。
羧酸酐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
(如:CH3CO-O-CO-C2H5——乙酸丙酸酐)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
酯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
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
胺类
以与氮原子相连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照该链上的碳原子数称为“某胺”;若是亚胺,氮原子上的较短烃基视作取代基,命名时称“N-某基”(N表示取代基连在氮上)
脂环烃类
单脂环烃
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类似,直接在烷
类前面加“环”字即可。
环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类似,编号由双键先设定为1 , 2 号碳。
桥环烷烃
桥环烷烃中,多个环公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
给碳原子编号,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依照环由大到小顺序编完所有的碳原子;
命名时,先称环的个数,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桥头碳之间的碳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数字的个数总比环数多一个;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如:
称为二环[3.2.0]庚烷。
螺环烷烃
螺环烷烃中,两个环公用的一个四级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编号从小环开始,1号碳是紧挨螺原子的一个碳原子;
命名时,先称“螺”字,然后在中括号里标明各个环上非螺原子的个数,数字之间用点分隔;
最后,按照环系上碳原子的个数,称为“某烷”。
如:
称为螺[3.5]壬烷。
多环烯、炔烃
按照多环烷烃的规则命名,编号时尽量使重键的位置号最小,再把“烷”字换成“烯”或“炔”即可。
芳香族化合物
苯环系
苯的卤代物、烷基代物等,先称呼取代基的位置号和名称,再加“苯”字。
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
(如:1,2-二甲苯)
苯的烯、炔、醇、醛、酮、羧酸、磺酸、胺基代物等,以取代基的原形作为母体,先称“苯”(表示苯基),再称
取代基的原形,编号时以取代基为主链,苯环为支链,与取代基相连的碳为1号碳。
(如:苯乙烯)
芳烃的羟基代物称为酚,对于苯来说是苯酚。
苯环上直接连有两个羟基时叫苯二酚。
其他环系
各种芳环系都有不同的名字,其取代物的命名方法和苯环类似。
但这些环系一般都固定了编号的顺序(而不是像苯环一样只由取代基决定):
萘环系
蒽环系
等等。
杂环化合物
把杂环看作碳环中碳原子被杂原子替换而形成的环,称为“某杂(环的名称)”;(如:氧杂环戊烷)
给杂原子编号,使杂原子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官能团视为取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