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峰问题解答
色谱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色谱分析复习题及答案色谱分析复习题及答案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它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将样品中的各组分分离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色谱分析复习题及答案,帮助大家巩固和加深对色谱分析的理解。
问题一:什么是色谱分析?答案: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它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将样品中的各组分分离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问题二: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实现对样品的分离和分析。
当样品进入色谱柱时,各组分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进行吸附和解吸,由于分配平衡的不同,各组分会在色谱柱中形成不同的色带。
通过检测器的检测,可以得到各组分的峰形和峰高,进而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问题三:什么是色谱图的峰高和峰面积?答案:色谱图的峰高是指色谱峰的最高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而峰面积则是指色谱峰与基线之间的面积。
峰高和峰面积是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指标。
问题四:什么是保留时间和相对保留时间?答案:保留时间是指色谱峰的起点到峰顶的时间,而相对保留时间则是指同一组分在不同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之比。
它们都是用于表征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的重要参数。
问题五:什么是色谱分离的最佳条件?答案:色谱分离的最佳条件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实现最佳分离效果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移动相、确定最佳的进样量和柱温、调节移动相的流速和组成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样品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条件。
问题六:如何进行色谱分析的数据处理?答案:色谱分析的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峰识别、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峰识别是指根据峰形和峰高识别出各个组分;定量分析是指根据峰高或峰面积计算出各个组分的含量;定性分析则是指根据保留时间和光谱等信息,确定各个组分的具体性质。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中各组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液相色谱峰双峰问题解答

HPLC分析中,在色谱柱正常,样品灵敏度足够,分析方法合适,色谱峰在出峰时间较短的条件下(不包括梯度),峰型应对称而尖锐。
但是,在对样品了解程度不够,方法不妥,样品处理方法及进样方式不合理下,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对色谱峰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尤其对于新手更是如此。
下面根据本人几年工作的体会,提出一些看法,向同仁指教。
色谱双峰指的是明是一种物质,但在色谱图中出现双峰,而表明含二种物质。
我将这种情况分为四种原因。
1 色谱柱如果你分析样品时发现每个色谱峰都双峰出现(出峰越快,双峰的可能性会减少),尤其采用单一纯物质时,可以肯定色谱柱出问题-柱头受损或柱头固定相变脏或流失。
如果进样量少,原来色谱柱正常,色谱峰的形状多为一大峰带一小峰,不一定拖尾,这一般应是柱头受堵,将色谱柱反过来接,用流动相冲洗或酸洗或其它溶剂,将堵在柱头的残留物冲掉,再反过来,一般情况下就行了。
当然不反冲,正冲有时也会正常的。
如果峰拖尾,双峰强弱相差不大,柱头固定相变脏或流失可能性更大,这是可以将进样那头拧开,将微孔滤片超声,柱头刮去一部分填料,重新填上新填料拧紧,不过这种活,需要一定技术,同时不能老干那种事,否则用不了几次,色谱柱就会应柱效很低而报废。
2 溶剂极性及进样量许多HPLC分析者对此可能不以为然,一般的HPLC的书籍和文献都不会提到这方面的内容,而这确是双峰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目前HPLC分析多为反相色谱,流动相多为甲醇、乙腈、水,加各种添加剂以改善分离性能。
样品一般用与流动相相溶的溶剂溶解。
最佳的溶解方法是用流动相溶解,但是很多情况是不一致的。
当用溶剂极性强度大的试剂,如纯甲醇、纯乙腈,纯乙醇,而分析体系中以水为主,样品进样量大,如定量管为20ul,此条件下完全可以肯定,单一的纯物质出双峰,第二峰比第一峰小(每次都不太一样),且拖尾,保留时间会提前(相对进样量少而言),将进样量减少一半以上,峰型将变为正常。
这是样品的溶剂与流动相极性相差太大,而流动相来不及将其稀释达到平衡造成的。
色谱常见问题解答

色谱常见问题解答问题1:为什么有些峰出现拖尾答:①这可能是由于进样口或色谱柱不干净,或色谱柱切割不正确.冷却进样口,关闭气流并更换或清洁进样口部件,包括进样口衬管和金密封垫.取出色谱柱.切掉一段色谱柱以清除不挥发性残留物,隔垫碎屑和密封圈碎片.这段色谱柱的长度可以是 1 英寸到 1 米,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更长.使用正确的切割工具来切割色谱柱.如果切割不好,则可能导致样品吸收.使用黄铜刷子或氧化铝粉末等软质研磨剂擦洗进样口钢质内壁.在重新安装其他部件前,要确保已将进样口清洗干净.对于5890,卸下分流出口管路并用溶剂清洗是比较好的方式.②在不分流方式下进行分析时,不分流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拖尾.通常时间应在0.5 至 1 分钟范围内.③未吹扫(死)体积也可能导致拖尾.确保在进样器和检测器中色谱柱安装正确.④如果考虑色谱柱部分流失,则可以使用色谱柱前的保留间隙(制备色谱柱).如果没有降低色谱柱效率,则可以将其切割掉或更换掉,并可延长色谱柱的寿命.但要注意保留间隙和分析色谱柱的连接可能引起泄漏和样品吸收.问题2:如何改善峰形(前伸峰,拖尾峰)答:前伸峰是由于色谱柱过载.当一种或多种化合物的进样量超过色谱柱固定相容量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液相膜越薄,色谱柱中保留的每种化合物就越少. 这涉及到进样体积和进样中每个峰的化合物浓度.通过减少进样量,分流样品或进样浓度较低的样品,可减小进样体积.问题3:什么原因导致峰比原来大,而且出现的早答:过快,过大的峰通常是由于从分流口和隔垫吹扫口排出的载气减少,而更多的进入色谱柱;因此增加柱头压力,可降低分流比.检查分流出品的气体流量,如需调整分流比则对调整此流量.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卸下并清洁分流口.这个问题也可能由于柱头压调节阀有问题而引起.问题4:何时需更换隔垫或衬管答:通常比较好的隔垫至少能保证100 次进样不发生问题. 当色谱特征说明衬管有问题时,需要更换衬管.影响隔垫寿命的因素有注射器尺寸,进样口温度和压力,当然受压力影响的程度比较小.影响衬管寿命的因素通常是样品的清洁度.应该根据仪器维护历史记录来选择色谱需要的特定程序.问题5:随着进样室温度升高,对分析物分解有影响吗答:如果化合物热稳定性差,分析物分解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这在制药工业中比较常见.如果药物或中间体热分解温度低于进样口温度,则分析结果中将出现特殊的峰或与目标分析物发生反应.问题6:排除色谱柱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什么答:诊断色谱柱是否存在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第一次在方法条件下安装色谱柱时,做一次空白色谱图,然后将最近的运行和空白运行色谱图对比.如果在空白运行中产生了很多峰,则色谱柱性能改变,这可能是由于载气中含有氧气,也可能是由于样品残留.如果有GC-MS,则低极性色谱柱的典型流失离子(例如DB/HP-1 或5)质/荷比m/z 将为207,73,281,355 等,大多数为环硅氧烷.问题7:如何得知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进样体积不超过进样口衬管反应室的容积答:如果不是多次重复进样引起精度问题,则不会经常发生这个问题.精度问题经常是由于不合适的进样体积引起.因为分流进样的进样口流速比较高,样品进出进样口比不分流快得多.同样地,由于溶剂没有时间扩散到衬管外,因此分流模式进样体积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实际上,1 微升是比较合适的,由于降低分流比对增大峰面积比增加进样量更有效.然而,不分流进样要求要严格的多,建议使用蒸汽体积计算器估算最终的扩散体积.问题8:排除色谱柱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什么答:诊断色谱柱是否存在流失问题的最佳方法是第一次在方法条件下安装色谱柱时,做一次空白色谱图,然后将最近的运行和空白运行色谱图对比.如果在空白运行中产生了很多峰,则色谱柱性能改变,这可能是由于载气中含有氧气,也可能是由于样品残留.如果有GC-MS,则低极性色谱柱的典型流失离子(例如DB/HP-1 或5)质/荷比m/z 将为207,73,281,355 等,大多数为环硅氧烷.问题9:色谱分析运行时,标样和样品的峰均随时间加宽,这正常吗答:如果保留时间没有很大区别,只是加宽的峰拖尾,可能表明有活化点.如果加宽的峰是对称的,可能是由于正常的色谱柱"损耗和流失".如果峰前伸,说明色谱柱过载.问题10:为什么在空白运行中出现了我的样品组分峰答:有可能是由于样品制备或系统清洁问题.尝试在样品和空白样品制备中使用新溶剂,并在样品清洗瓶中装上新溶剂.尝试使用新的注射器和隔垫.取出并清洗分流出口管路.在未进样情况下运行以观察仅加热色谱柱有无峰出现.问题11:什么原因导致基线不稳和干扰答:1. 进样针受污染.清洗进样针;做一浓缩试验,载气线路可能也要清洗.2. 色谱柱受污染.烘焙色谱柱,限定时间1-2h.3. 检测器不平衡.检测器一般需要24h才能得到平衡.4. 在程序升温的时候改变载气流速(在很多情况下为正常现象).问题12:什么原因导致过多的基线噪音答:1. 进样针受污染.清洗进样针;做一浓缩试验,载气线路可能也要清洗.2. 色谱柱受污染.烘焙色谱柱,限定时间1-2h.3. 检测器不平衡.清洗检测器,通常噪音不是突然增大而是逐渐产生.4. 污染或载气质量降低.使用高质量的载气或检查气体是否泄露.一般在换载气钢瓶的时候会突然发生.5. 柱子安装太过.可重新安装.6. 载气流速不合适.重新设定流速.7. 与MS,ECD,TCD联用时发生漏洞,查找并消除漏洞即可.8. 检测器的灯或电子倍增管老化.问题13:什么原因导致峰形改变答:1.检测器响应改变.检查气体流速,温度和设置.2.样品的浓度改变.检查并检验样品的浓度,样品的蒸发或成分的改变都可能引起.3. 色谱柱受污染.问题14:如果分离度下降,如何处理1.柱温不同.检查柱温.2.不同的色谱柱的维数和相位.核实色谱柱的特性.3.改变载气流速.4.色谱柱受污染,应用溶媒清洗柱子.5.进样器的改变.检查进样器的设置.6.样品的浓度或溶解能力的改变.试用一个不同的浓度.问题15:如果出现分裂峰,如何处理1.试着改变一下进样方法.2.改变溶媒,使其成为单一的溶媒.3.重新安装色谱柱.4.减小进样温度.问题16:如果怀疑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了,应采用何种检测1. GC在40-50℃保持8小时或8小时以上.2. 运行一个空白分析(开启GC,但不进样).3. 收集空白分析的色谱图.4. 第一个空白分析完成以后立即开始第二次,二者间隔时间不要超过5min.5. 收集第二次空白分析的色谱图,并与第一次的图谱进行比较.6. 假如在第一次时,峰图包含了大量的色谱峰,而且基线不稳定,那就暗示了毛细管柱被污染了(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7. 假如两次色谱峰图都包含少数的峰或基线的微小漂移,那就可以假定进样器或载气是比较干净的.假如8. 假如两次色谱峰图都包含重大数量的噪音和(或)基线漂移,那通常也就表明了进样器或载气被污染了.问题17:保护柱应为多长比较有代表性的保护柱柱长为0.5-10m.虽然没有确定的长度适合所有的样品,但是以下一些建议也可以参考.假如样品相对来说比较纯净,溶质为极性,保护柱应该在0.5-1.0m之间;若样品相对来说不纯净,保护柱应该适当长些.5-10m长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单一系统.长保护柱允许使用者减去大约1m而代替整个保护柱安装.问题18.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关于漂移问题:①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②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③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关于快速变化问题①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②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
色谱双峰产生的可能及判断和处理

色谱双峰产生的可能及判断和处理HPLC分析中,在色谱柱正常,样品灵敏度足够,分析方法合适,色谱峰在出峰时间较短的条件下(不包括梯度),峰型应对称而尖锐。
但是,在对样品了解程度不够,方法不妥,样品处理方法及进样方式不合理下,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对色谱峰难以作出合理的解释,尤其对于新手更是如此。
下面根据本人几年工作的体会,提出一些看法,向同仁指教。
色谱双峰指的是明是一种物质,但在色谱图中出现双峰,而表明含二种物质。
我将这种情况分为四种原因。
1 色谱柱如果你分析样品时发现每个色谱峰都双峰出现(出峰越快,双峰的可能性会减少),尤其采用单一纯物质时,可以肯定色谱柱出问题-柱头受损或柱头固定相变脏或流失。
如果进样量少,原来色谱柱正常,色谱峰的形状多为一大峰带一小峰,不一定拖尾,这一般应是柱头受堵,将色谱柱反过来接,用流动相冲洗或酸洗或其它溶剂,将堵在柱头的残留物冲掉,再反过来,一般情况下就行了。
当然不反冲,正冲有时也会正常的。
如果峰拖尾,双峰强弱相差不大,柱头固定相变脏或流失可能性更大,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这是可以将进样那头拧开,将微孔滤片超声,柱头刮去一部分填料,重新填上新填料拧紧,不过这种活,需要一定技术,同时不能老干那种事,否则用不了几次,色谱柱就会应柱效很低而报废。
2 溶剂极性及进样量许多HPLC分析者对此可能不以为然,一般的HPLC的书籍和文献都不会提到这方面的内容,而这确是双峰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目前HPLC分析多为反相色谱,流动相多为甲醇、乙腈、水,加各种添加剂以改善分离性能。
样品一般用与流动相相溶的溶剂溶解。
最佳的溶解方法是用流动相溶解,但是很多情况是不一致的。
当用溶剂极性强度大的试剂,如纯甲醇、纯乙腈,纯乙醇,而分析体系中以水为主,样品进样量大,如定量管为20ul,此条件下完全可以肯定,单一的纯物质出双峰,第二峰比第一峰小(每次都不太一样),且拖尾,保留时间会提前(相对进样量少而言),将进样量减少一半以上,峰型将变为正常。
35个HPLC色谱常见问题解答

35个HPLC色谱常见问题解答1.用HPLC进行分析时保留时间有时发生漂移,有时发生快速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关于漂移问题:①温度控制不好,解决方法是采用恒温装置,保持柱温恒定②流动相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防止流动相发生蒸发、反应等③柱子未平衡好,需对柱子进行更长时间的平衡关于快速变化问题①流速发生变化,解决办法是重新设定流速,使之保持稳定②泵中有气泡,可通过排气等操作将气泡赶出。
③流动相不合适,解决办法为改换流动相或使流动相在控制室内进行适当混合。
2.液相色谱中峰出现拖尾或出现双峰的原因是什么?①筛板堵塞或柱失效,解决办法是反向冲洗柱子,替换筛板或更换柱子。
②存在干扰峰,解决办法为使用较长的柱子,改换流动相或更换选择性好的柱子③可能柱超载,减少进样量。
3.HPLC灵敏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①样品量不足,解决办法为增加样品量②样品未从柱子中流出。
可根据样品的化学性质改变流动相或柱子③样品与检测器不匹配。
根据样品化学性质调整波长或改换检测器④检测器衰减太多。
调整衰减即可。
⑤检测器时间常数太大。
解决办法为降低时间参数⑥检测器池窗污染。
解决办法为清洗池窗。
⑦检测池中有气泡。
解决办法为排气。
⑧记录仪测压范围不当。
调整电压范围即可。
⑨流动相流量不合适。
调整流速即可。
⑩检测器与记录仪超出校正曲线。
解决办法为检查记录仪与检测器,重作校正曲线。
4.做HPLC分析时,柱压不稳定,原因何在?如何解决?①泵内有空气,解决的办法是清除泵内空气,对溶剂进行脱气处理;②比例阀失效,更换比例阀即可;③泵密封垫损坏,更换密封垫即可;④溶剂中的气泡,解决的办法是对溶剂脱气,必要时改变脱气方法;⑤系统检漏,找出漏点,密封即可;⑥梯度洗脱,这时压力波动是正常的。
5.我最近更换了另一种牌号的ODS柱,虽然分离情况仍可以,但保留时间不能重现,为什么?这是因为被分析物可能具有形成氢键的能力。
尽管过去几年来,填料的制造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不同的厂商的ODS填料表面硅醇基的浓度不同。
高效液相色谱(HPLC)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三)峰型异常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HPLC)使用中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三)峰型异常问题峰型问题是液相的主要问题,在做液相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变换不同的条件来改善不好的峰型,对于各种各样的异常峰,要区别对待,从主要问题出发,一个一个加以解决。
1、色谱图中未出峰。
解决方法:系统未进样或样品分解;泵未输液或流动相使用不正确;检测器设置不正确;针对以上情况成因作相应调整即可。
2、一个峰或几个峰是负峰。
解决方法:流动相吸收本底高;进样过程中进入空气;样品组分的吸收低于流动相。
3、所有峰均为负峰。
解决方法:信号电缆接反或检测器输出极性设置颠倒;光学装置尚未达到平衡。
4、所有峰均为宽峰。
解决方法:系统未达到平衡;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比流动相差很多;色谱柱尺寸及类型选择不正确;色谱柱或保护柱被污染或柱效降低;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5、所出峰比预想的小。
解决方法:样品黏度过大;进样品故障或进样体积误差;检测器设置不正确.定量环体积不正确;检测池污染;检测器灯出现问题。
6、出现双峰或肩峰。
解决方法:进样量过大;样品浓度过高;保护柱或色谱柱柱头堵塞;保护拄或色谱柱污染或失效;柱塌陷或形成短通道。
7、前伸峰。
解决方法:进样量或样品浓度高;溶解样品的溶剂较流动相极性强;保护柱或色谱柱污染或失效。
8、拖尾峰。
解决方法:柱超载,降低样品量;增加柱直径采用较高容量的固定相;峰干扰,对样品进行清洁过滤;调整流动相;硅羟基作用,加入三乙胺,用碱致钝化柱增加缓冲液或盐的浓度降低流动相pH值;柱内烧结不锈钢失效,更换烧结不锈钢;加在线过滤器,对样品进行过滤;死体积或柱外体积过大,将连接点降至最低;尽可能使用内径较细的连接管;柱效下降,更换柱子;采用保护柱,对柱子进行再生。
9、出现平头峰。
解决方法:检测器设置不正确;进样体积太大或样品浓度太高。
10、出现鬼峰。
解决方法:进样阀残余峰,在每次进完样后用充足的时间来平衡和清洗系统;样品中存在未知物,改进样品的预处理;流动相污染,更换新流动相,尽可能现配现用,隔夜的流动相再次使用时要过滤;尽可能使用HPLC级试剂;流路中有小的气泡,打开Purge阀,加大流速排除。
气相色谱分析中异常峰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气相色谱分析中异常峰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概述基线是气相色谱仪运行中,性能的综合表现,组成仪器的各部分发生故障、操作条件和外界条件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反映到基线上,因此可以根据基线(色谱图)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应当指出,用此方法分析排除故障,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基线状态是否准说明仪器有故障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如基线在高灵敏度时呈现噪声很大,而在低灵敏度时比较好,若分析要求在低灵敏度下可以完成,就可以认为仪器是正常的,反之不正常。
⑵再此讨论的基线(色谱峰)异变,是指按已知色谱分析方法操作时,得到的色谱图与没有问题的已知色谱图比较,出现某些组分峰畸变、“鬼峰”或基线不正常。
或者说,对于一个正在使用的色谱分析方法,由于不要求或出于无奈时,有些峰分不开、拖尾或峰型不对称等并不影响方法的实施,就不属于仪器有故障,否则应重新修改、审定原来的色谱分析方法;⑶由于使用了来路不明的样品、不能确保纯净的气源或没有经过充分老化或评价过的色谱柱等等而造成的仪器被污染、基线不稳、峰分不开和峰拖尾等,纯属误操作,也不适合使用此方法所列实例来分析排除故障。
⑷另外在使用整机基线(色谱图)异常,分析排除故障前最好先做以下三点工作:第一,仔细核查操作条件,是否与分析方法要求一致;第二,怀疑有了故障色谱图和所存的标准色谱图对照,判断是否真出了问题,千万不要盲目检修仪器;第三,逐项仔细观察仪器或设备工作状态,看是否存在误操作。
⑵仪器基线漂移大⑸基线呈波浪状变化⑾圆平顶峰在程序升温时增加终温温度或时间,是减小或消除上述鬼峰的有效方法;也可以每天或定时设置温度程序进行仪器烘烤,可有效地把保留性强的物质赶出进样口和色⒄峰拖尾e. 其他原因⒆前沿峰(舌头峰)虽然气相色谱仪汽化室设计不合理也是一种出现“前沿峰”的主要原因。
但在日常操作中“前沿峰”的主要原因还还可能有以下两种:①进样量太大引起色谱柱过载,通常认为:当样品在固定相浓度增加速率高于它在气相浓度的增加速率,会使吸附等控温线为凹形时,在色谱图上会产生伸舌头峰。
液相常见6种问题色谱峰解决方法(有图),你都见过几个?

液相常见6种问题色谱峰解决方法(有图),你都见过几个?食品实验室服务对于每一个身经百柱的分离纯化研究员来说,液相色谱图是他们打开未知物质世界的大门,科研中的很多问题都能从色谱图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有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得到解决,而有些问题则必须通过修改操作程序来解决,毕竟,正确选择色谱柱和流动相才是得到好的色谱图的关键。
小编在此根据大家实践中可能会经常遇到的一些图谱问题进行了整理汇总,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1.拖尾峰1. 筛板阻塞:柱子两头的过滤筛板如果堵塞,样品就会在筛板部分受阻而形成时间延迟,使得样品在柱后流出时峰型形成拖尾。
需要通过反冲色谱柱,或者更换筛板。
2. 色谱柱塌陷:是指色谱柱由于其它原因引起了柱效率丧失,不能对物质形成保留,使得物质不在固定相上保留而随流动相流出,但是又还有一点柱效,因此形成拖尾。
需要重新填充色谱柱或者更换色谱柱。
3. 有污染:即样品不在同一起跑线起跑,从后面开始跑得到达终点稍晚,表现出拖尾。
更换色谱柱或者采用有机溶剂梯度洗脱1h以上,以冲洗柱子。
4. 流动相PH值选择错误:如某PH下有的样品存在分子型和离子型的动态平衡,离子型的陆续向分子型转化就会表现出拖尾。
调节pH 值可抑制分子解离,改善拖尾,对于碱性化合物,相对较低的PH值更有利于得到对称峰。
2.前沿峰1. 样品过载:被保留的样品在正常出峰时间前陆续出来,形成前沿峰。
降低样品含量。
2. 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当样品溶剂的洗脱能力大大强于流动相时会出现前沿峰,例如,在反相色谱中用已腈做样品溶剂,而流动相的洗脱力较弱时会出现前沿峰。
选择流动相或者接近流动相的比例作为样品溶剂。
3. 色谱柱损坏:色谱柱柱效损失,不能对物质形成保留。
更换色谱柱。
4. 在大峰前有小峰出现,假象前沿峰,即大峰前包埋了没有分开的小峰。
调整流动相洗脱梯度。
3.基线漂移1. 柱温波动: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报告
改善反相HPLC中的峰拖尾
在反相HPLC中峰拖尾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特别是分离碱性化合物和通过HPLC分析药物成分时是经常产生拖尾缘由。
峰拖尾可以引起分离度降低,灵敏度减弱,精密度和定量变差。
图1表明峰之间的分离度和灵敏度与峰拖尾成负相关。
图2表明准确度和精密度因数据系统无法准确识别峰的起点和终点而受到影响。
图1 拖尾对分离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当峰拖尾(T,拖尾因子)从1.0增加到2.0时,分离度(Rs)从1.5降到1.0。
灵敏度(峰高)由于峰的体积增大和样品的浓度降低而降低。
图2 峰拖尾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不利影响
拖尾峰使数据系统难以准确确定峰的终点,故而影响准确度和精密度。
在这个例子中,在B点测得到峰面积比在A点测得的峰面积少约3%。
峰拖尾的原因,峰拖尾的主要原因有:
1、溶解样品的溶剂比流动像更强,
2、样品量过载,
3、固定相中的硅醇基与胺类物质相结合反应,
4、硅胶吸附酸性化合物,
5、色谱柱柱床中有空隙。
只要确定了拖尾的原因就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拖尾并消除之。
(表1)
表1 峰拖尾:原因及解决方案
一、由于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强于流动相而引起的拖尾
如果溶解样品的溶剂极性强于流动相,就会引起宽的甚至是拖尾的峰。
有几种线索可以帮助确定是由于此种原因引起的拖尾。
第一种就是先流出的峰的拖尾较后流出的峰拖尾严重;另一种迹象就是进样量减少或者是样品经流动相稀释后进样峰拖尾减轻了。
如果怀疑拖尾的原因是流动相的强度引起的,解决很简单。
将样品溶解在流动相中,或者将样品经流动相稀释至进样后峰拖尾符合要求。
二、由样品量过载引起的峰拖尾
当进样量超过柱子的容量,样品峰会呈现一个直角三角形。
当更多的样品量注入时,峰的前端变得很尖而后端就拖尾更严重。
另一个现象就是色谱柱过载后保留时间会随样品量的增加而提前。
(见图3)由样品过载引起的峰拖尾的解决方案就是减少进样量。
表2提供了各色谱柱的直径及参考的最大进样量,表2还提供了进样量的范围,因为实际进样量依赖于柱子的填料(具有高的表面积的填充材料可以具有大的进样量),分析物质(分子量大的进样量要少),和其他的因素比如样品在流动相中的溶解性。
图3 样品量过载引起的拖尾
样品过载,峰的前端会变得尖锐,后端拖尾,保留时间会稍微提前。
如果峰形看上去有点像直角三角形,那么可能就是过载了。
表2 HPLC色谱柱的参考最大进样量
表3 反相HPLC常用缓冲液
三、由固定相中的硅醇基与胺类相互作用引起的拖尾
在反相HPLC中出现拖尾的另一个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带正电荷的溶液(胺类)与固定相颗粒表面上的酸性硅醇发生了离子交换而引起的二次保留(图4),具有显著的硅醇活性的固定相的色谱柱大部分都会发生此现象,而且中性pH (6~8)条件下比在酸性pH(<3)更易发生。
酸性和中性的化合物一般不受影响,一些碱性化合物更易受到此效应的影响。
如果是因为硅醇的原因引起的拖尾,可以从下面几部来纠正拖尾的问题。
首先,确认流动相中有合适的缓冲盐,可能的话尽量在pH<3的条件下操作。
使用足够的缓冲液控制pH并减少离子交换效应。
在pH<3的条件下操作,可使硅胶固定相上的硅醇基质子化,减少了溶质与硅醇反应的几率。
图4相互作用引起的峰拖尾
固定相表面的酸性硅醇基可以形成与碱性化合物反应的离子交换位点,经反相HPLC分离胺类化合物时,这种离子交换反应常常引起峰的保留(二次保留)和峰拖尾。
另一种解决拖尾的方法是在流动相中加入竞争性的胺类,加到流动相中的三乙胺(TEA)就是这个目的。
TEA可以与硅醇发生强的反应,并抑制样品中的胺类与硅醇反应。
图5是TEA如何提高峰形的例子,多数情况下,大约10mM 的TEA足够了。
有些色谱分析者反对向流动相中加入竞争性的胺类,因为增加了分析方法的
复杂性并且用一种不易逆转的方法改变了色谱柱的性质。
强度胺类,像三乙胺,不易从色谱柱上洗脱下来。
那意味着用过含有TEA的色谱柱就不再适合应用于流动相中不含TEA的分析。
图5 向流动相中加入TEA用来提高峰形
色谱柱:Eclipse XDB-C8 4.6*150mm
流动相:85%25mMNa2HPO4,pH7.0,15%ACN
流速:1.0ml/min
温度:35℃
样品:苯丙胺类
1.苯丙醇胺
2.麻黄碱
3.苯丙胺
4.甲基苯丙胺
5.苯三胺
向流动相中加入竞争性的胺类,三乙胺等,可以减少峰拖尾。
三乙胺与硅醇强烈作用,减少了样品混合物中胺类与硅醇的作用。
阿米替林常用来检测反相HPLC色谱柱的硅醇活性。
下表根据阿米替林的对称性(峰拖尾)对
色谱柱进行了分类。
其中阿米替林具有较低的对称性的柱子具有较低的硅醇活性,这些色谱柱是常常用来用反相HPLC分离胺类物质的最好选择。
数据来源于国家标准化研究所对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认证870“液相色谱用柱性能测试混合物”
使用三乙胺可以不用选择低硅醇活性的固定相。
图6根据硅醇的活性分列出了常用的C18反相色谱柱,在图6中的分类根据测定阿米替林的对称性,一种胺类常用来测定固定相的硅醇活性。
阿米替林在固定相中具有较低拖尾(低对称值)时,该固定相就显示较低的硅醇活性并且检测碱性化合物时就会有较低的拖尾。
图6 根据硅醇活性排列的常用C18柱
色谱柱:4.6×150mm,5um
流动相:80%甲醇20%0.05M磷酸盐缓冲液pH7
流速:2.0ml/min
温度:24℃
样品:阿米替林
四、酸性化合物在硅胶上吸附引起的拖尾
虽然较胺类引起的拖尾少,酸类物质有时候引起峰的展宽和拖尾主要由于硅胶固定相的吸附。
纠正因为此类原因引起的拖尾就应提高流动相中盐的
浓度来抑制二次反应,降低流动相的pH使硅醇和溶质质子化,必要时可以向流动相中加入竞争性的酸(图7)。
图7 酸性化合物引起的峰拖尾通常可以向流动相中加入酸来改善
色谱柱:4.6×150mm,C18
流动相:40%5mMNaH2PO460ACN
样品:布洛芬
布洛芬,酸性化合物,严重拖尾,向流动相中加入乙酸可以改善。
乙酸优先和硅胶固定相表面的酸性硅醇基反应,抑制了布洛芬和硅醇基的反应,减低了拖尾。
五、由于柱床空隙引起的拖尾
色谱柱床的柱头空隙可引起峰的展宽有时候会拖尾。
虽然几年前柱子有空隙非常普遍,生产商现在完善了填装技术生产更高质量的色谱柱,除非在极高的压力或流速的条件下装柱,很少色谱柱中有空隙,然而,如果通常色谱柱具有良好的柱效,突然发现所有的峰均拖尾时,可能是柱子有空隙。
先洗脱出的峰较后洗脱的峰更易受柱空隙的影响。
虽然许多色谱分析者尝试用相同的固定相材料修补柱子的空隙,就经验来讲,此法很少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柱子空隙引起的拖尾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换掉它,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金钱,减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