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五种综合评价方法

五种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是指对一些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并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
1.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问题分解、层级化和比较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可以将一个问题拆分成多个层次,并在每个层次上进行判断和比较。
通过建立判断矩阵和计算权重系数,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从而进行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通过线性变换将高维数据降维到低维空间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它可以从多个指标中提取出少数几个最能代表数据集特征的主成分,并对这些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的结构和变化。
3. 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通过计算每个评价指标的信息熵值以及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来进行综合评价。
熵权法可以有效地处理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并对指标进行合理的权重分配,确保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4.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通过计算样本序列与参照序列之间的关联度,来描述两个序列之间的接近程度和相似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以用于对复杂的多指标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找出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指标。
5.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一种基于实证数据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使用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来评估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效果。
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并帮助我们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
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范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为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比较

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比较前言在现代社会中,综合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事物,并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它们进行实证比较,旨在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为读者提供参考。
总体描述在实践中,许多综合评价方法都是基于指标体系的。
这些指标可以量化衡量对象的各种特征,例如性能、成果、效益等等。
而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则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进行建立,从而导致它们之间的差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其主要是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根据专家判断或者统计数据,计算出各种指标的权重,并综合加权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到一个名为一致性指标的值,用来判断分析结构模型的矛盾程度。
AHP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考虑多种因素对于整体的重要性,并将结果量化。
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相对较为简单的分析方法,以及一种系统的分析模型。
但是,AHP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它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在实践中往往难以保证一致性指标达到合理的水平。
灰色关联分析灰色关联分析(GRA)是一种建立于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得出各个指标对于整体变化的重要性程度,从而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
相对于AHP,GRA可能更适用于数据量较小,而同类指标之间的相关程度较强的情形下,可以有效地解决指标权重计算的问题。
GRA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较好的普适性,适用于不同类型、规模的指标集合,并且可以有效地处理数据质量不高的情况。
GRA的不足在于,它无法很好地处理数据的非线性特征,而且计算过程较为繁琐。
熵权法熵权法(Entropy)是一种基于熵值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
它通过计算各个指标对于目标的贡献度,从而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并综合加权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
与AHP不同的是,熵权法不需要专家的主观判断,而是基于数据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各个指标的熵值和权重共同决定综合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方法范文

综合评价方法范文综合评价方法是根据一项事物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的一种方法。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对事物的全貌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更加准确地对其进行判断和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如教育评价、企业评价、产品评价等。
1.等级评价法:将事物的各个方面划分成若干等级,根据事物在各个方面上所处的等级来评价。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便于理解和比较。
例如,在产品评价中,可以将产品的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划分成几个等级,然后根据产品在各个方面上的等级来评价。
2.加权平均法:将事物的各个方面评价的权重进行设定,然后对各个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能够考虑到各个方面对事物的重要程度,更加客观地评价事物的综合表现。
例如,在企业评价中,可以对企业的利润、市场占有率、员工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对各个方面所占的权重进行设定,然后对各个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出企业的综合评价结果。
3.层次分析法:将事物的各个方面分解成若干层次,然后通过对各个层次的比较和判断来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方法能够将事物的复杂性进行分解和处理,更加精确地评价事物的各个方面。
例如,在教育评价中,可以将教学质量分解成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然后通过对各个方面的比较和判断来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事物,对于决策、选择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综合评价结果会受到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设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综合评价方法时需要注意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权重的合理设定。
通过不断改进评价方法和提高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可以使综合评价方法更加准确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中。
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

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是指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判。
在教学中,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观察评价法观察评价法是指教师通过长期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通过观察评价法,教师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但是观察评价法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教师的观察准确度与专业素养息息相关。
二、测验评价法测验评价法是指通过进行测试或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教师可以设计各类测验,如笔试、口试、实验等,来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测验评价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方面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但是也应该注意避免权重过分倾斜于笔试,要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项目评价法项目评价法是指通过设计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活动,评估学生在项目驱动下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在项目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项目评价法,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项目评价法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四、自评互评法自评互评法是指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来促进自我认知和发展。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自评互评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差异,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有效。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有:
1. 综合评价指数法:将多个评价指标加权平均得到综合评价指数。
2. 层次分析法:将评价指标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3. 熵权法:利用信息熵原理,根据指标的信息量来确定权重,适用于指标之间存在信息互补和相互制约的情况。
4. 灰色关联度法:通过计算各个评价指标变化序列的关联度,得到综合关联度,用于综合评价。
5. 数量化综合评价法:通过将评价对象进行模糊量化,然后进行加权求和,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6. 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主成分,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的特点来选择和使用。
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为了对事物进行评价,人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和途径。
在综合评价中,我们可以使用综合评价方法,以获得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将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因素考虑在内的方法。
通常,每个指标都被赋予一个权重,然后将各个指标的分数与其对应的权重相乘并求和,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的分数。
例如,对于一家公司的综合评价,可能有销售额、利润、员工满意度等指标,每个指标的权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2.熵权法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该方法将指标的不确定性或信息含量作为权重,从而实现对指标的综合评价。
该方法可以解决权重设置主观性较大的问题,并且在应对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处理。
3.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处理复杂决策问题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综合评价。
该方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和设置判断矩阵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将评价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层次,然后通过对比各个层次的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建立判断矩阵,最终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到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通过专家意见和经验来确定权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在企业管理中,可以使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
通过设定相关指标和权重,可以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团队合作能力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表现。
在学校教育中,综合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考试成绩外,可以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团队精神等指标,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项目评估中,综合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估项目的成果和绩效。
通过设定相关的项目指标和权重,可以综合考虑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因素,以便评估项目的整体绩效。
总之,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和维度评估事物的综合表现。
学科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

学科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学科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是指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有效的学科教学中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限制。
一、知识测验知识测验是学科教学中最常见的评价方式之一。
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形式,测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知识测验的优势在于评价结果客观可比性强,容易进行批量评价和分析统计。
但是,知识测验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过于注重记忆性知识的测验可能会削弱学生对于理解和应用的培养。
二、作业评价作业评价是学科教学中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通过布置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后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作业评价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加贴近实际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和创造力。
然而,作业评价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难以进行全面评价,往往只能涉及到作业的某一方面。
三、实验评价对于理科和实验类学科,实验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实验报告撰写等环节,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实验思维和科学态度。
实验评价的优势在于可以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然而,实验评价受到实验条件、操作手法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对于大规模的评价不太适用。
四、课堂表现评价课堂表现评价是一种基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和记录,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问题、提问、小组讨论和展示等行为,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堂表现评价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是,课堂表现评价对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较差,评价标准往往较为主观。
五、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将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结合起来,对学科学习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一、引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知识、能力、品德、兴趣、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在现代教育中,传统的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探索和运用一种科学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了解。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价,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同伴评价同伴评价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的一种方法。
同伴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同伴评价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观察、互相交流,评价对方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对方提高。
四、教师评价教师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批改学生的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但也存在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教师评价中应尽量减少主观偏见,注重客观公正。
五、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力,他们对孩子的评价可以从更全面的角度出发,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背景,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六、学业成绩评价学业成绩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重要一环。
学业成绩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通过对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然而,学业成绩评价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只注重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因此,在学业成绩评价中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仅看重分数。
七、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目 的
2.1例:学生综合测评(综合评分)
评价指标:德育总分、智育总分、体育 总分(加分:CET)
权重: 方案1:德育0.3 智育0.6 体育0.1 方案2:德育0.1 智育0.8 体育0.1 方案3:德育0.3 智育0.6 体育0.1 加分
4.5 求综合评分指数
(5)对评价对象的总评价目标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评分指数GI的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测量值,m为评价指标的个数 。
例4 某市有6所综合医院,试对其医院工作质量进行综合 评价,医院的6项评价指标分别为病床使用率(P1) 95%,治疗 有效率( P2) 88.1%,重症收容率(P3) 15.4%,医疗制度执行优 良率(P4) 74.7%,护理制度执行优良率(P5) 54.7%,膳食供应 优良率(P6) 41.3%,其综合评分指数为:
0.6670
0.3330
•(4)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见图2。 • 膳食供应优良率的组合权重系数 C1=0.1047 • 护理制度优良执行率的组合权重系数C2=0.2583 • ……
• • 治疗有效率的组合权重系数 C6=0.2292
•4.4 计算权重系数(续3)
•图2 乘积法求各层次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
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
,从而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1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 (5)评价者 • 评价者是直接参与评价的人,可以是某一个人 ,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对于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指标 体系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 价者有关。
•返回
2.1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Saaty权重 法
•成对比较 法
•专家评分 法
• 定权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用不同方法确定的权重分配,可能不尽 一致,这将导致权重分配的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确 定性。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不论用哪种方法确定权重分配,都应当依 赖于较为合理的专业解释。
3.6 专家评分法评分方式
1)专家个人判断 即分别征求专家个人意见,在专家各自单独给 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打分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处理,以确定 各指标的权重。 优点:专家打分时不受外界影响,没有心理压力,可以最 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创造能力。 缺点:仅凭个人判断,易受专家知识深度与广度的影响, 难免带有片面性。
•1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 注意到:当各被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值都确定以后
,问题的综合评价结果就完全依赖于权重系数的取值了 ,即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综合评价结 果的可信度,甚至影响到最后决策的正确性。
• (4)综合评价模型 • 对于多指标(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就是
要通过建立合适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综
➢ 组合权重有两种求法: 1) 代数和法 2) 乘积法
组合权重计算表
几种常用综合评价方法
1. 现有的统计方法: 主要为多元统计方法,
如多元回归、逐步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 析、时间序列分析等。
2. 模糊多元分析方法:由模糊数学发展而来,
包括模糊聚类、模糊判别、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 。
3.简易方法:主要包括综合评分法、综合指数法
(3)按公式
计算归一化权重系数 得
用同样方法可获得其他分层中各项目指标的权重系数, 现以医疗工作一项为例说明,见表5。
4.4 计算权重系数(续2)
层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二层
第三层
表5 医疗工作第二层、第三层子目标权重系数
评价目标及权重系数
医疗制度
医疗质量
病床使用
0.1634 疗效
0.5396 重症收容
0.2970
2)专家会议 即召开所有被挑选专家,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 评分,然后再以统计手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优点:可以交换意见,相互启发,弥补个人之不足。 缺点:主要表现在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屈从于权威和 大多数人的意见,受劝说性意见的影响,不愿公开修正已发表 的意见等等。
•6个专家对4个评价指标的 重要性评价结果得分
•5个指标具有相等权
•确定权重
重
•确 定
•研 究
指
目
标
的
评
价
等
级
及
界
限
•以累加法累计总分:8~10分为正常;4~ 7分为轻度缺氧;0~3分为重度缺氧。
•建立模 型
•选择综合评价指 标
•基本要求
3.1 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
•① 代表性:各层次指标能最 好地表达所代表的层次。
•② 确定性:指指标值确定, 其高低在评价中有确切含义。
评价模型:评分法、总分为100,加分不 封顶,累加法。
评价结果: 学生甲:德育90 智育70 体育80 学生乙:德育70 智育80 体育70
2.2 综合评价一般步骤示例
•据专业知识,选择5个指标 •① 心率② 呼吸③肌张力 ④反射 ⑤皮肤颜
色
•选择指标
•研制新生儿缺氧状况的Apgar评分方法
对某事件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科学研究与 决策的过程,原则上应包括设计、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几个基 本阶段,实施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①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evaluation indicator)
•②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
•③合理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evaluation grade)及其界 限 •④建立综合评价模型(synthetical evaluation model)
4.4 计算权重系数
2) 对目标树自上而下分层次一一对比打分,建立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 。各层评分标准见表3,表4为第一层子目标成对比较判断优选矩阵。
表3 目标树图各层次评分标准
对比打分 1 3 5 7 9
相对重要程度 同等重要 略为重要 基本重要 确实重要 绝对重要 两相邻程度的 中间值
说明 两者对目标的贡献相同 根据经验一个比另一个评价稍有利 根据经验一个比另一个评价更为有利 一个比另一个评价更有利,且在实践中证明 重要程度明显
3) 主成分分析中得到的因子载荷和贡献率。
➢ 某些特定的统计方法 例如去某死因后期望寿命 的增量、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都可为各死因的相对重要性提供有关 权重分配的信息献率。
3.8 组合权重及其计算方法
➢ 组合权重(combined weight) 当评价指标可分层时,即某项或某几项评价指标 可再分为次级评价指标时,则次级评价指标的权 重既应考虑其本身在所有次级评价指标中的权重 分配,又要考虑其高层评价指标在所有评价指标 中的权重分配。
•不考虑专家权威程度:权重分别是0.41,0.31,0.18,0.10
3.7 常用的客观定权方法
➢ 某些统计方法分析结果,可提供有关因素权重分 配的客观信息:
1) 多元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中,各自变量的标准 化偏回归系数值以及由此而推算的贡献率;
2) 计数资料判别分析中的指数,计量资料判别分析中 各因子的贡献率;
其他医院综合评分指数GI的计算结果见表6。
4.5 求综合评分指数(续1)
表6 某市6所医院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表
评价指标
组合权重
医院
AB
C
D
EF
病床使用率
0.1892
95.0 92.0 94.8 95.6 89.1 77.4
治疗有效率
0.2292
88.1 91.2 90.0 94.0 93.6 92.2
•③ 区别能力/ 灵敏性:即指 标值有一定的波动范围,而且 其高低在评价中有确切的含义 。 •④ 独立性:即选入的指标各 有所用,相互不能替代。
3.2 系统分析法及文献资料 分析优选法筛选指标
•缺 乏有 关历 史资 料, 或指 标难 以数 量化 时
•系统分析法(systematic analysis method) :是一种常用的凭经验挑选指标的方法 ,首先将所有备选指标按系统(或属性 、类别)划分,再通过座谈或填调查表 的方法获得对各指标的专家评分,确定 主次,再从各系统内挑选主要的指标作 为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Topsis法、秩和比法等。 特点:①简单实用;②适用于各种资料;③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
4.1 层次分析法概念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 AHP):由美国科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 代提出,是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评价对象依 评价目的所确定的总评价目标进行连续性分 解,得到各级(各层)评价目标,并以最下层 指标作为衡量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指标。然 后依据这些指标计算出一综合评分指数对评 价对象的总评价目标进行评价,依其大小来 确定评价对象的优劣等级。
•一、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概念
•1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分别为:被评价对 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者。
•1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的五个要素
• (2)评价指标
• 评价指标是反映被评价对象(或系统)的运行(或发展)状
况的基本要素。通常的问题都是有多项指标构成,每一项指标 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刻画系统所具有某种特征大小的一个度量。 • 一个综合评价问题的评价指标一般可用一个向量表示, 其中每一个分量就是从一个侧面反映系统的状态,即称为综合 评价的指标体系。
➢ 指标聚类法:在存在众多指标的情况下,可将相似指 标聚成类,再从每类中找一个典型指标作为代表,从 而用少量几个典型指标作为评价指标来代表原来众多 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型。
3.5 评价指标的权重估计
•确定指标权重方法
•主观定权法
•客观定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