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试卷

合集下载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2+2016年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2+2016年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2 2016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一)单项选择题(1~50题,在下列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里。

)(总题数:50,分数:50.00)1.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是()中提出的。

(分数:1.00)A.《学记》√B.《论演说家的教育》C.《雄辩术原理》D.《大教学论》解析:《学记》是战国后期出现的,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有积极意义。

2.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分数:1.00)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解析: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3.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分数:1.00)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关系转换说解析:贾德认为,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这种理论称为概括化理论。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贾德进行过一个很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

4.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分数:1.00)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D.教育专项资金解析: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5.社区教育起源于()。

(分数:1.00)A.丹麦√B.英国C.美国D.德国解析:社区教育起源于19世纪的丹麦,最初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

6.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分数:1.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六三三学制D.《奏定学堂章程》解析: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2016年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6年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选择题下列哪位思想家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乐事?A. 老子B. 孔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强调的是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主观能动性答案:A教育的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的?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皮亚杰答案:C一般来说,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组织方式采取哪种方式较为妥当?A. 直线式B. 螺旋式C. 分科式D. 综合式答案:B教师在和幼儿交流时,通常会蹲下来看着孩子的脸和颜悦色地说话,这体现了师生交往中的哪种原则?A. 尊重原则B. 公平原则C. 关爱原则D. 民主原则答案:A微课教学通常具有哪些特点?(多选)A. 教学时间短B. 教学内容少C. 知识点集中D. 系统性强答案:A, B, C简答题简述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

答案:实用主义教育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认为教育应该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需求进行,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教育实践中,这一观点推动了课程内容的改革,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谈谈你对“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的理解。

答案:“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潜力。

这一原则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潜能,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答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探究性学习。

四川省2016年12月教师公招考试真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四川省2016年12月教师公招考试真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四川省2014年12月教师公招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共27分。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是背道而驰的,强调教育的个体功能会削弱教育的社会功能。

2.教育既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力。

3.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

4.教师专业化既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自己地位的途径。

5.道家的教育思想主张“道法自然”,这与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6.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7.教育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要成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

8.我国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比古罗马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得多。

9.程序教学是以学生个别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

10.我国古代的“六艺”可以说是最早的活动课程。

11.孩子每次按时上课均予以表扬的效果优于偶尔对孩子进行表扬的效果。

12.打乱的魔方重新“还原”,属于启发式问题。

13.课堂上学生看课外书不好好听课,教师没收课外书,这种行为属于负强化。

14.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

15.道德推理的发展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前提。

16.技能的掌握与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无关。

17.越是困难的问题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8.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1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学习策略。

20.《中小学幼儿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小学、幼儿园应该建立中低年级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不得将晚离学校的中低年级的学生、幼儿学生交与无关人员。

21.中小学有权将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开除。

22.教师的教育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23.根据我国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如果没有过错则不承担法律责任。

2016年12月3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6年12月3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

2016年12月3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般来说,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组织方式采取螺旋式比较妥当。

()2、直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3、教育方针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4、实用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5、教师在和幼儿交流的时候都会蹲下来,看着他的脸和颜悦色的说话,这是师生交往中公平原则的体现。

()6、教师仪表是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流露,一般不直接传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

但也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的一个因素。

()7、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因此微课不需要全面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8、依照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本,因学教论。

()9、组织教学是在课前进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准备。

()10、教师是一种课程资源。

()11、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提高幼儿游戏的游戏质量。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行为前的强化。

()13、划线是最常用的学习策略之一,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划线这一学习策略效率的提升效果是一样的。

()14、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方式比求同思维方式更好。

()15、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初中生的心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勤奋,避免自卑。

()16、对于中学生来说回答“3+2=5”和证明几何题都属于问题解决。

()17、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决定新的学习速度的快慢。

()18、因为动作技能的形成与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密切相关。

所以练习前在头脑中把动作要领默想一遍。

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并没有实际效果。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律 D.基本身心规律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A.130 B.140 C.150 D.160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C.自我行动 D.自我控制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A.一般化B.具体化 C.分化D.泛化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注意 B.需要 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苛勒 B.斯金纳C.桑代克D.布鲁纳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2016年下半年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2016年下半年

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2016年下半年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总题数:27,分数:27.00)1.一般来说,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组织方式采取螺旋式比较妥当。

A.正确√B.错误解析:2.直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A.正确B.错误√解析:3.教育方针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正确B.错误√解析:4.实用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A.正确√B.错误解析:5.教师在和幼儿交流的时候都会蹲下来,看着他的脸和颜悦色的说话,这是师生交往中公平原则的体现。

A.正确B.错误√解析:6.教师仪表是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流露,一般不直接传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

但也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的一个因素。

A.正确√B.错误解析:7.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因此微课不需要全面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A.正确B.错误√解析:8.依照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本,因学教论。

A.正确√B.错误解析:9.组织教学是在课前进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准备。

A.正确B.错误√解析:10.教师是一种课程资源。

A.正确√B.错误解析:11.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提高幼儿游戏的游戏质量。

A.正确√B.错误解析:1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行为前的强化。

A.正确B.错误√解析:13.划线是最常用的学习策略之一,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划线这一学习策略效率的提升效果是一样的。

A.正确B.错误√解析:14.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方式比求同思维方式更好。

A.正确B.错误√解析:15.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初中生的心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勤奋,避免自卑。

【必备】 四川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必备】 四川省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必备】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良好班集体一旦形成,他就会成为教育影响班内某个学生的巨大力量,同时良好的班集体队班主任工作也有反作用。

()2.平行管理理论是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3.形成和培养班集体对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意义不大。

()4.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与测验的难度无关。

()5.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6.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

()7.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8.应试教育的核心点是教学生“学会学习”。

()9.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内容和学科的设置。

()10.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二、单项选择题11.下面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A、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B、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C、教育始终要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D、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12.在问题解决的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环节是(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13.低年级学生擅自离开座位时,王教师忽略了他们,转而表扬那些保持不动的学生,这样离座率越来越低。这是因为离座的学生受到了(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性强化D.间隔强化14.在教学中,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A.备课技能B.课堂教学技能C.学法指导技能D.教学反思技能15.要学生关注历史与地理、化学与生物、数学与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学习迁移中的( )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16.提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的是古希腊学者()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维多利亚17.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A、教育的领导权B、受教育的权利C、教育目的的性质D、教育结构的变化18.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A、科技B、经济C、综合国力D、教育19.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考试用书2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2.“人是唯一需要受教育的动物”,这是()的言论。

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含答案可编辑WORD文档,欢迎下载四川省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最新版本)一、单项选择题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B)。

A.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C.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C)主张“道法自然”。

A.孟子B.苟子C.老子D.韩非子3.利用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电影电视等手段进行教学的直观类型是(B)。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抽象直观4.根据研究的定义,下列属于研究现象的是(D)。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5.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思想冢的是(B)。

A.中国的陶行知B.美国的杜C.英国的培根D.俄国的加里宁(B)。

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6.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7.(B)的出版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B.《大教学论》育》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8.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9.教育的“生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B.模仿C.言语D.动物本能10.“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这句话说明教育具有(B)。

A.历史性B.永恒性C.普遍性D.相对独立性11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B)。

A.赫尔巴特B.杜C.凯洛夫D.洛克12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史上,最能体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是(C)。

A.杜和《普通教育学》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c.杜和《民主主义与教育》D.赫尔巴特和《民主主义与教育》“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3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14心理学上称为(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2月3日四川省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真题一、判断题(共27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

)1、一般来说,对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组织方式采取螺旋式比较妥当。

2、直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

3、教育方针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4、实用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5、教师在和幼儿交流的时候都会蹲下来,看着他的脸和颜悦色的说话,这是师生交往中公平原则的体现。

6、教师仪表是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流露,一般不直接传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

但也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的一个因素。

7、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因此微课不需要全面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8 依照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本,因学教论9、组织教学是在课前进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作好上课前的准备。

10、教师是一种课程资源11、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提高幼儿游戏的游戏质量。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行为前的强化13、划线是最常用的学习策略之一,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划线这一学习策略效率的提升效果是一样的14、就认知风格而言,求异思维方式比求同思维方式更好15、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初中生的心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勤奋,避免自卑16、十六题,对于中学生来说回答三加二等于五和证明几何题都属于问题解决。

17、学习动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决定新的学习速度的快慢。

18、因为动作技能的形成与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密切相关。

所以练习前在头脑中把动作要领默想一遍。

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并没有实际效果。

19、教师在对抑郁质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

应采取含蓄的方式,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或批评他们。

20、教师对学生进行轻微的体罚不会侵犯学生的人身权21、教育法律救济应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为前提。

22、初中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和自主选用教科书的权利。

23、由于未成年。

学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以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上学时,由于自身。

主观过错导致学校财产损失时不用赔偿。

24、教师的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和人身自由权。

25、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书育人,要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26、教师要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这既是教师法的要求也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27、在教育实践中所有与教育有关的行为都应以教育法律规范的约束。

二、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常常带有不同时期的特点,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时代性B.社会性C.继承性D.规定性2、有小学一年级学生把6与9混淆,这说明该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3、刘老师在开学第一周对本班学生进行了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是德育方法中的()A.说服教育法B.陶冶法C.榜样示范法D.实际锻炼法4、杜威认为,教育的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他把课程看作()A.知识的传授B.经验的获得C.文化再生产D.社会改造5、某教师的教案中有“通过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品质”。

该教师确立的课程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与态度D.问题与解决6、小婷学会了朗诵儿歌“布娃娃布娃娃,大眼睛小嘴巴,聪明又可爱,人人都爱他”。

她问老师:“我妈妈说我是小眼睛,我是不是就不可爱了?”老师最好的回答是()A.你妈妈说的对,你就是小眼睛B.你妈妈说小眼睛不可爱吗C.你是小眼睛,老师觉得你还是很可爱D.你妈妈骗你的,你是大眼睛,很可爱7、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A.以分科课程为主B.以综合课程为主C.以活动课程为主D.以实践课程为主8、某著名学者高考数学成绩非常低,但国文、英文成绩非常突出,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是被著名高校破格录取。

如果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个人都可能拥有多种智能B.该学者的“言语-语言”智能水平高C.该学者的“逻辑-数量”智能水平低D.该学者的“言语-逻辑”智能水平高9、一个校长在新学期开始时,倡导每个教师都为自己帮扶的贫困学生购买文具,教师们纷纷响应。

对这件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教师的做法拉近了师生的距离B.体现了师生之间在特定环境下的相互依存关系C.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本身就有教育意义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感情融合是有效教育的前提10、某校组织学生到红军长征中的战斗遗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该活动体现的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实习作业法11、一个教师在课堂分组教学时,每组都有成绩水平分别为优、中、低三类学生,教师要求小组各自独立完成课堂任务。

针对该教师的分组教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B.会造成一部分学生骄傲,另一部分学生自卑C.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D.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发展12、某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帮商家推广一种“心算”教材,但并未强制家长们购买,该班主任的做法()A.凸显了敬业精神B.违背了师德规范C.违反了教学规律D.体现了求真务实13、关于“教学反思”,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师即是反思的主体,也是反思的客体B.反思过程要自觉地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认知加工C.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一种健康的怀疑与自我批判D.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持续的改进,达成定式思维与习惯14、以下对《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学校应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B.班主任要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学习等状况C.班主任不一定产生于任课教师队伍D.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的折算方式15、孟子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这体现是()A.人格感化B.艺术陶冶C.环境熏陶D.语言教育16、上海市教育局先将在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了110米栏金牌的运动员刘翔的事迹收入教科书,又把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作为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之一推荐给上海的中小学生、这里体现了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是()A.社会、儿童B.儿童、知识C.知识、兴趣D.兴趣、社会17、凹凸不平的路面有很多积水,3岁的锐锐踩积水坑,老师怎么制止也不听,于是老师就生气的说:“那你就一直踩个够吧!”锐锐一听,踩得更欢了。

锐锐不理解老师的反话,是因为幼儿的理解具有()A.概括性B.表面性C.形象性18、星星参加全国高考,分数刚刚达到普通本科省控线,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后,他认为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还不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好,于是决定再复习一年,争取明年考上重点大学。

星星的想法可用以下说法来解释()A.成就动机强,外部可控的归因B.成就动机强,内部可控的归因C.成就动机弱,内部不可控的归因D.成就动机弱,内部不可控的归因19、教师认为,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行为的奖赏强化。

这位老师可以从心理学家()的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持。

A.斯金纳B.布鲁纳C.布鲁姆D.马斯洛20、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向于自己组织学习材料,不太喜欢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与这种学习风格相对应的认知风格是()A.整体性B.系列性C.反省型D.冲动型21、某次数学考试,应用题的文字冗长,学生读题时间长,测验最后得分不高。

以()评价此次考试最恰当A.测验效度低B.测验信度高C.题目区分度高D.题目难度大22、母亲对于婴儿的成长漠不关心,很少与其互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与母亲形成的依恋类型更可能是()B.反抗型C.矛盾型D.回避型23、以下关于注意的说法正确的是()A.要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无意注意B.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容易产生疲劳C.有意后注意不应在课堂中出现D.有意注意也可以是没有目的的注意24、一位出租车司机为了及时将一名有生命危险的病人送到医院抢救,闯了红灯,警察依法对出租车司机进行处罚。

学生王明认为,出租车司机违反了交通法则,理应受到处罚。

按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王明的道德发展水平最可能处于()A.前习俗水平B.中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习俗水平25、按皮亚杰的观点,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方式的是()A.适应与同化B.同化与顺应C.顺应与复习D.复习与适应26、王老师认为,备课时必须把握好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在教师的帮助下可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王老师的观点可能受到了()理论的影响。

A.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C.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D.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27、小兰利用寒假自学了几种高效学习方法,这使得她加深了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的理解,从迁移的角度看,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28、临近期末,小飞因为担心期末考试自己考不好,吃不下睡不着,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

小飞的这种情况最可能是产生了()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29、晓川在学习蛙泳时,首先在泳池边观察教练如何游泳,紧接着在教练的指导下分别练习手部的划水和腿部的蹬腿运作。

晓川的学习属于动作技能形成阶段中的()A.认知阶段B.自动化阶段C.运动阶段D.联系形成阶段30、蕾蕾是心理学专业大三的学生,她一直希望毕业后用自己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摆脱精神上的痛苦。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一直很认真的学习。

由此可以判断,蕾蕾的学习动机属于()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直接的远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间接的远景性动机31、小说中的重要人物通常具有鲜明的特点,以至于提到这些特点我们一下就会想到这些人物,从人格特质的角度出发,这些特点属于这些人物的()A.共同特质B.差异特质C.首要特质D.次要特质32、如果学生希望通过违反课堂纪律的方式来引起关注,老师、同学都不予以理睬,他会感到没趣而减少了此类违纪行为。

这种减少违纪行为的方法属于()A、消退B、负强化C、消极强化D、惩罚33、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是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收并完成义务教育。

”其中,“年满六周岁”是本条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的()A、假定B、处理C、制裁D、设置34、我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执行此规定属于教育法规实施方式的()A、法规的适用B、禁令的遵守C、义务的履行D、权利的享用35、下列情况中,违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A、初中教师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喝酒并大声说笑,引起很多学生关注B、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邮件等可由其父母代为开拆、查阅C、教师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D、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经教育不改的,可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36、某校15岁的学生林某放学回家途中,与同学肖某发生争执,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肖某捅成重伤,对此事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林某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林某未满16周岁,不用负刑事责任C、对林某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要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D、林某放学后在校外与他人发生冲突,学校无需承担责任37、下列行为未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是()A、教师上课无故旷工B、学生课堂违纪被赶出教室C、从课堂抽调学生去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D、教师突击检查学生书包38、依据我国《义务教育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校可以聘用因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C、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监护人可自行实施教育D、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收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39、学校三年级男生小强与同班女生小红发生矛盾,打了小红,老师对小强进行批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