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学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

(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大树: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在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

2.根外施肥:把速效性肥料直接喷施在叶面上以供植物吸收,这种施肥方法称为根外施肥或叶面营养。

3.古树:一般指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

4.适地适树:指树种(或不同类型、品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种植地的立地条件互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较高的生长水平,以发挥树种在该条件下最大的生长潜力、生态效益和观赏功能。

5.培土(壅土、压土):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入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

6.断根缩坨:断根缩坨的时期一般在移植前2~3年的春季或夏季。

以树干的地围或胸径的5倍为半径向外挖圆形的沟,将沟内的根除粗根外全部切断,对粗根进行宽约10mm的环状剥皮,涂抹激素促进生新根,之后覆土,加强管理,必要时搭支架防止树体倾斜或倒伏。

2~3年后,新根大量发生,根系分布范围缩小,可起苗。

7.堆肥:以植物性材料为主添加促进有机物分解的物质经堆腐而成的肥料。

8.追肥:植物生长发育期间为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

9.基肥:在较长时期内供给树木养分的基本肥料。

10.拮抗作用:当一元素增多,另一些元素减少,且这种元素越多,另一些元素越少,这种现象称拮抗作用。

11.相助作用:当一元素增加,而另一些元素随之增加的称相助作用。

12.定点放线:根据图纸上的种植设计,按比例放样于地面,确定各种树木的种植点。

13.客土:在栽植园林树木过程中,当土壤完全不适宜园林树木生长的情况下,对栽植地局部换土。

14.定植:按照设计要求植株栽植后,直至砍伐或死亡,不再移动。

15.移植:苗木栽到某地,成活生长一段时间后还需移动,这次栽植称移植。

16.名木:国内外稀有,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

17.露地囤苗:绿化工程单位遇到种类、形态、质量、规格、价格等均合适的苗木,先购下,运到圃地短时间栽植称为囤苗。

园林植物栽培复习题(本科答案)

园林植物栽培复习题(本科答案)

园林植物种植复习题(本科答案)1.按生物学特征分类;按植物赏析部位分类;按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2.略3.( 1)调理温度,夏天可使温度降低,冬天可增温;(2)调理空气湿度,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向空气中输送水分,使空气变的润湿;(3)净化大气,汲取二氧化碳,开释出氧气,还可减少空气中的烟粒和尘埃。

(4)分泌杀菌素,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5)汲取有毒气体;( 6)减弱噪音。

4.园林绿化需要大批的园林植物作为基本资料,不单可供人们旅行、赏析、陶冶情味,还先能发挥植物独有的向大气中输送氧气、开释氧气,汲取有毒气体和截滞尘埃的作用。

5.幼年期是园林植物地上地下部分进行旺盛生长的期间,要注意培育树形、干形、冠形、移植或切根,促进侧须根的形成。

6.植株的离心生长仍旧较快,生命力亦很旺盛,快速扩大树冠,增添叶面积,增强树体内营养物质累积,虽已开花结实,但数目较少。

7.达到必定的年纪;营养物质累积达必定的水平;内含激素达必定的浓度。

8.略9.为最大限度地延伸壮年期,应增强浇灌、排水、施肥、松土和整形修剪等举措,使其连续旺盛生长,防止早衰。

10.枝干和根系的生长点渐渐远离根茎向外生长的现象。

11.更新能力越凑近根茎越强。

12.第一是植物体的地上、地下部分开始旺盛的离心生长,植物体高生长很快。

跟着年纪的增添和生理上的变化,高生长渐渐迟缓,转向开花结实。

最后渐渐衰老,潜藏芽大批萌生,开始向心更新。

13.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期。

14.没有胚胎期和幼年期(或幼年期很短)。

15.胚胎期、幼年期、成熟期、衰老期。

16.重点:( 1)根系生长:春天地上枝芽未开始生长时,根系生长很快,形成第一个生长顶峰,但时间较短。

秋天新梢生长迟缓时,根系出现第二个生长顶峰,连续时间长,但长势弱。

( 2)高、径生长:与根系生长顶峰交织出现,为一至二个。

( 3)花芽分化:先花后叶植物,花芽在夏秋天分化;先叶后花植物,花芽分化当年进行。

园林栽培复习题答案

园林栽培复习题答案

园林栽培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园林植物的分类依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生长习性B. 观赏特性C. 经济价值D. 原产地答案:D2. 以下哪种植物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A. 杜鹃B. 松树C. 茶树D. 枫树答案:D3. 园林植物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促进植物生长B. 提高观赏价值C. 防止病虫害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包括哪些?A. 色彩搭配B. 空间层次C. 季相变化D. 植物习性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A. 光照B. 温度C. 土壤D. 空气湿度答案:ABCD三、填空题1. 园林植物的______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从生长、开花到结果的周期性变化。

答案:生命周期2. 园林植物的______是指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的适应。

答案:抗逆性四、简答题1. 简述园林植物配置时应注意哪些因素?答:园林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因素包括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色彩搭配、空间层次、季相变化以及植物的习性等。

2. 阐述园林植物修剪的基本原则。

答:园林植物修剪的基本原则包括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观赏价值、防止病虫害、保持植物形态美观等。

五、论述题1. 论述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答: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是确保园林植物健康生长、提高园林景观效果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施肥、适时浇水、病虫害防治、修剪整形、土壤管理等。

通过有效的养护管理,可以延长植物的寿命,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

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复习问答题加答案[定稿]

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复习问答题加答案[定稿]

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复习问答题加答案[定稿]第一篇: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复习问答题加答案[定稿]一、伪年轮:①伪年轮的宽度比正常年轮小;②伪年轮通常不会形成完整的闭合圈,而且有部分重合;③伪年轮外侧轮廓不太明显;④伪年轮不能贯穿全树干。

二、树木花芽分化期的规律:①都有一个分化临界期:②分化的长期性:③相对集中和相对稳定性:④形成花芽所需时间因树种和品种而不同:⑤分化早晚因条件而异:三、城市土壤的特点(1)土壤结构的变化:(2)土壤理化性质变化(3)土壤表层温度升高(4)土壤的营养循环被切断四、适地适树:是使栽种树种(或品种)的生态学特性与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主要方法:①选树适地或者选地适树。

②改造。

改地适树或者改树适地。

1、选树适地:2、选地适树:龙眼、荔枝。

3、改地适树:4、改树适地:育种改良、引种驯化。

然、半自然的绿化景观。

五、引种驯化的注意点:1、反对盲目引种:好的,优的才引。

2、提倡慎重推广:3、选育要有可比性:4、加强栽培管理:精心养护管理,是引种成功的很重要的关键。

主要栽培措施:①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②适时中耕,合理灌溉,以提高土壤保水和透气性;③因树施肥,协调元素,满足引种树种的营养生理的需求。

④防治病虫,精心管护。

六、改造性引种驯化:指通过人为的干扰,促使树木的生理生态习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增加对某些条件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使之适应新的立地条件的技术措施。

(1)处理种苗:(2)逐渐引种:(3)引种育种:七、树种种间关系的作用方式:(1)生理生态作用方式:(2)生物化学作用方式:(3)机械作用方式:指一树种对另一树种造成的物理性伤害。

(4)生物作用方式:指不同树种通过授粉杂交、根系连生、寄生的发生种质关系。

八、1、干旱地的特点:5、应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是指未经人类作用引进的树种。

适应地方环境条件,显示地方特色,创造自(1)干旱带来高温:高温与高蒸腾使树木死亡。

《园林植物栽培》试卷3与答案

《园林植物栽培》试卷3与答案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0 /20 学年第学期《园林植物栽培》期末考试试卷(试卷三)与标准答案1、观叶7.整地对改良土壤、蓄水保墒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在植树前三个月以上较好,最好经过一个雨季,现整现栽效果不好。

8.碧桃、海棠、迎春、连翘、玉兰等观花植物应施花前和花后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对调节侧枝的长势的修剪原则是“强侧枝弱剪,弱侧枝强剪”,10.落叶树种从落叶开始至春季萌芽前修剪。

三、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1.初花期是指树体上大约( C )以上的花蕾开放成花。

A 60%B 50%C 30%D 10%2.一年中树木生理活性弱(抗性最强)的时期是( B )。

A生长末期 B休眠期 C生长初期 D 生长盛期3.园林树木在通常情况下要求土壤通气孔隙度在( A )以上。

A 7%B 10%C 30 %D 1 %4.植于路旁起美化、遮荫和防护作用的树木为( C )。

A风景树 B庭荫树 C行道树 D孤赏树5.园林定植的绿篱树木的要求是株高( C ),个体一致,下部不秃裸;A 1-2 mB 3-4mC 0.5-2.0mD 2.5m6.行道树在城市内交叉路口各边( B )内不栽树。

A 8mB 30mC 50mD 15 m7.中心主干低矮,分枝较低,干上有3-4主枝,其夹角90-120度,分别向外延伸,使中心开展,每主枝上配2-3骨干枝,骨干枝上配三级枝组的整形方式是( B )。

A 杯状形 B开心形 C中央领导干形 D多领导干形8.对于1年生枝条短截2/3-3/4部分称为( A )。

A轻短截 B重短截 C极重短截 D重疏9.中疏是指疏枝量占全树的( B )。

A 10﹪以下B 10-20﹪C 20﹪以上D 50﹪10.地温能影响生根的速度,大多数树种的最适生根地温是( D )。

A 5~10℃B 10~15℃C 15~20℃D 15~25℃四、多选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1.幼年干性较强,但进入青壮年后干性和层性逐年衰退树木是( ABC D )。

园林植物栽培复习题答案

园林植物栽培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绝对湿度指在一定温度时,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份量。

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实际水蒸气含量与饱和值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长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时间在12 h以上(黑夜短于12 h)才能开花的植物。

短日照植物需要一定的短日照(通常每天12 h以上黑夜)才能开花的植物。

生长期积温:植物生长季中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日平均温度总和。

古树:一般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

名木:指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价值意义的树木。

培土是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壤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的措施。

客土是在土壤完全不适应园林树木生长的情况下,需对栽植地实行局部换土的措施。

疏剪,指从分生处剪去枝条。

回缩,指对二年生或二年以上的纸条进行剪截。

短截,指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

转盆,是为了防止植物偏向一方生长,破坏匀称圆整的株形,每隔一定时间后,转换花盆方向的方法。

倒盆,是为使盆栽植物生长均匀一致,经常调动花盆的位置,将生长旺盛的植株移到条件差的部位,较差的盆栽植物反之,调整其生长。

换盆,把植株从较小的容器中倒出,转入较大的容器中栽植的方法。

松盆,相当于露地栽培中的松土除草。

平行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枝条在同一水平面上向同一方向伸展。

下垂枝:枝梢向下生长的枝条。

内向枝:枝梢向树冠中心生长的枝条。

二、简答、问答题:1.如何进行花卉水培答:①配置消毒液,1/4的消毒液加5斤清水。

②处理植物,用水把根冲干净后,将烂根、病根、多余的根剪掉。

③消毒15分钟。

④固定在塑料瓶中。

⑤每两天换上静置两天的自来水。

⑥生根后,开始放营养液(两公升水加一瓶盖营养液)。

⑦装到漂亮的玻璃杯,之后一周换一次水。

2.简述彩叶草的扦插育苗过程答:①剪彩叶草,放入水中。

②配土:谷壳灰:普通土:有机肥为1:2:1。

③上土,将土装入盆中。

④浇透水,扦插上盆。

3.行道树的常见修剪方法有哪些?答:短截、疏剪、回缩、长放、伤枝等。

园林栽培试卷A答案(共5篇)

园林栽培试卷A答案(共5篇)

园林栽培试卷A答案(共5篇)第一篇:园林栽培试卷A答案一.填空题1.花芽分化有(夏秋分化型、冬春分化类型、当年分化型、多次分化类型、不定期分化)五种类型。

2.对许多植物来说,(水分)常是花芽分化迟早和难易的主要环境因3.衡量适地适树的两个标准为(生物学标准和功能标准)4.树木栽植从广义上讲,包括(起苗、搬运、种植和栽后管理)等四个基本环节。

5.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对新栽大树扶正的,落叶树种可在(休眠)期间扶正,常绿树种在(秋末)扶正。

6.根据低温对树木的伤害机理,可分为(冻害、冻旱和霜害)三种基本类型。

7.我国古树通常按树龄分为四级,树龄年以上的古树为一级。

8.穴盘育苗自动播种流水线概括为“三库、二室、一线”,即(穴盘库、基质库、种子库、催芽室、育苗室和播种生产线)。

9.修剪时为了调节侧枝的生长势,应对强侧枝弱剪,对弱侧枝强剪。

10.植物的分枝方式有(单株分枝、总状分枝、合轴分枝)3种。

二.判断题1.新梢旺盛生长期,叶腋内形成的芽比较饱满。

(√)2.高山上生长的植物花色通常比平原的鲜艳。

(√)3.栽植地环境调查时,首先要了解栽植地区的温度和降水情况,因为树种分布主要受热量和水分的影响。

(X)4.秋季带叶栽植的树木要在大量开始落叶时开始移植,不能太早,否则会降低移栽成活率。

(√)5.比较贵重的树木,运输距离较远而土壤的沙性又较强时,则采用井字式或五角式。

(√)6.依据肥料在土壤中的移动性,氮肥应深施,磷钾肥应浅施。

(√)7.抽条实际上是冬季的生理干旱,是冻害的结果。

(√)8.一、二年生草花的露地栽培多用苗床栽培的方式。

(√)9.扦插时基质的温度应稍低于空气温度,才易成活。

(X)10.孤植树,一般采用单独种植的方式,来表现树木的体形美。

(X)三.选择题1.紫藤的花芽分化类型属于(B 多次分化型)2.下列喜酸性土的植物为(A 胡杨)3.多角形配置方式属于(C 混合式配置)4.庭荫树一般要求主干高(C 1.2-1.5)m。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期末考试卷A卷及答案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期末考试卷A卷及答案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期末考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 15分)。

1.深根性树种2.单轴分枝3.有效积温4.修剪5.适地适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营养繁殖起源的树木,没有时期和幼年期或幼年期。

2.树根的寿命应与该树种的寿命长短一致。

一棵树上的根寿命的长短有不同大致顺序是支持根、根、根、吸收根。

3.植物对低温的抗性是期最强、生长期次之,生长期最弱。

4.绿篱根据观赏特点分为花篱、篱、篱、篱、刺篱。

5.施肥法有施肥法,施肥法、施法。

6.苗木或树木掘起或搬运后不能及时种植,为了保护根系维持生命活动而采取的期或临时将根系埋于湿土中的措施称为。

7.重短截是剪去枝长的,剌激作用大,主要用于弱树、老树、老弱枝更新复壮。

8.顶端优势不太强的花灌木,但发枝力强,易形成丛状树冠,如桂花、栀子花、榆叶梅等可修剪成形、形;而一些喜光的梅花、桃、樱花、李等为了促进开花结果,可修成自然形,9.生长期在芽的刻伤,阻止养分向下运输,有利花芽的分化,并使花大、果也大。

三、单选题(每题 1分,共 10分)。

1.初花期是指树体上大约()以上的花蕾开放成花。

A.60%B.50%C.30%D.10%2.一般树木适合施基肥、移植、整形修剪时期是()。

A.生长盛期B.休眠期C.生长初期D.生长末期3.树木自第一次开花至花、果性状逐渐稳定时为止,称为树木的()期。

A.幼年B.青年C.壮年D.衰老4.从树木发新叶结束至枝梢生长量开始下降为止,为树木年周期的()。

A.生长初期B.生长盛期C.生长末期D.休眠期5.园林中多植于路旁、池旁、廊、亭前后等地以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曝晒和装饰用的树木称为()。

A.独赏树B.庭荫树C.行道树D.标本树6.分枝低的常绿树土球直径为苗高的()。

A.1/5B.5-6倍C.4-6D.1/2-1/37.落叶灌木树种裸根苗挖掘的根幅(直径)可按灌木丛的高度的()来确定。

A.1/3B.1/4C.1/5D.1/68.改变枝条生长方向,缓和枝条生长势的方法,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栽培学复习题答案(专科)1.按生物学特性分类;按植物观赏部位分类;按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

2.略3.(1)调节温度,夏季可使温度降低,冬季可增温;(2)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向空气中输送水分,使空气变的湿润;(3)净化大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还可减少空气中的烟粒和灰尘。

(4)分泌杀菌素,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5)吸收有毒气体;(6)减弱噪音。

4.园林绿化需要大量的园林植物作为基本材料,不仅可供人们游览、观赏、陶冶情趣,还先能发挥植物特有的向大气中输送氧气、释放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和截滞尘埃的作用。

5.幼年期是植物地上、地下部分进行旺盛生长的离心生长时期。

植株在高度、冠幅、根系、方面生长很快,体内逐渐积累起大量的营养物质,为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打下基础。

6.幼年期要注意培养树形、干形、冠形、移植或切根,促进侧须根的形成。

7.植株的离心生长仍然较快,生命力亦很旺盛,迅速扩大树冠,增加叶面积,加强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虽已开花结实,但数量较少。

8.给予良好的环境条件,加强肥水管理。

花灌木应采取合理的整形修枝,培养骨干枝和树形。

9.略10.为最大限度地延长壮年期,应加强灌溉、排水、施肥、松土和整形修剪等措施,使其继续旺盛生长,避免早衰。

11.枝干和根系的生长点逐渐远离根茎向外生长的现象。

12.更新能力越接近根茎越强。

13.首先是植物体的地上、地下部分开始旺盛的离心生长,植物体高生长很快。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生理上的变化,高生长逐渐缓慢,转向开花结实。

最后逐渐衰老,潜伏芽大量萌发,开始向心更新。

14.胚胎期、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衰老期。

15.没有胚胎期和幼年期(或幼年期很短)。

16.胚胎期、幼年期、成熟期、衰老期。

17.为延长其观赏盛期,除进行水肥管理外,应对枝条进行摘心或扭梢,使萌发更多的侧枝并开花。

18.落叶植物自落叶开始至翌春发芽为止成为休眠期。

19.低温或高温。

20.略21.休眠是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条件适应能力的表现,也是物种进化的一种体现。

22.植物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随季节变迁而有规律地更迭植物生长活动的现象。

23.植物在一年中各生长发育阶段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期。

24.确定观测地点的环境条件要具有代表性;观测植株要挂牌标记;观测要常年进行;所有观测必须作好现场记录。

25.在观测的同种植株上,有一半以上植株上有一朵或几朵花的花瓣开始完全开放时;在只有一棵单株时,只要有一朵花的花瓣完全开放时。

26.合理配置植物,提高园林风景质量;为有计划安排生产提供依据;为育种原始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27.根系的年生长一般出现春季和秋季两个生长高峰,且与地上部分的生长高峰交错出现。

春季地上枝芽未开始生长时,根系生长很快,形成第一个生长高峰,但时间较短。

秋季新梢生长缓慢时,根系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持续时间长,但长势弱。

28.与植物生长有关的环境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空气、地形地势。

29.不同的植物要求不同的光照强度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即需光量不同,光照强度不适,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

同时,植物对光周期也有一定的要求,光照和黑暗时间的长短影响着开花。

30.阳性植物、中性植物、阴性植物。

31.需光量少,并喜一定的庇荫。

32.木本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随植株的年龄和发育阶段而改变,一般幼年期稍耐阴,成年后和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需较强的光照,花芽分化期光照强度的影响更明显。

33.植物在一定的光照与黑暗交替下才能开花的现象。

34.一般需14小时以上的光照,花芽才能顺利进行分化和发育。

否则不能开花。

35.要求每天的日照时数在8—12小时内,才能通过光照阶段,于秋季日照短时开花。

36.通过人为控制光照和黑暗时间的长短,来达到控制开花的目的。

37.温周期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大多数植物昼夜温差以8℃作哟偶最为合适,如果温差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与生殖有不良影响。

38.一般当气温达35—40℃,花木停止生长,气温超过45℃以上,会造成局部伤害或全株死亡。

39.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

40.土壤含水量过高,由于空气不足,根系呼吸困难,常窒息、腐烂、死亡。

41.水是植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植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水能维持细胞的膨压,使枝条伸直,叶片展开,花朵丰满,发挥其观赏效果和绿化功能;同时水也是平衡植物体温度的不可替代的因子。

42.园林植物生长要求有适宜的土壤条件,即能为植物提供水、肥、气、热条件。

大多数植物要求在土质疏松、深厚肥沃的壤质土壤上生长。

43.土壤通气不良时,植物根系呼吸困难,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44.风有利于植物传粉,促进结实,可以调节植物体温,防止出现高温危害。

45.通过人为配置雌雄植株,使两性比例相协调,促进结实。

46.壮龄期的树木具有发达的地上地下部分,光合作用效率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积累,既可保证花芽分化的数量,又可为种实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因此,可大量结实且种实的质量较好。

47.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子,有了一定的光照,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物质,为花芽分化和种实发育提供营养,促进结实。

48.花芽分化期较高的温度,可提高细胞液的浓度,促进花芽的形成。

但也有一些植物的花芽分化需低温诱导。

49.植物结实量随年份而高低不同,交替出现的现象。

50.相邻两个大年间隔的年份。

51.主要是母树的营养不良。

大量的营养物质被种实发育所消耗,使根系不能有正常的营养供给,其生长和吸收功能受阻,反过来影响地上光合作用,使花芽分化不良,丰年后出现歉年。

52.加强母树管理;疏花疏果。

53.当种子内部应用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时。

54.含水量高;内含物呈易溶状态;种皮不致密;种实不耐贮藏。

55.当种子内部生物化学变化基本结束,营养物质积累已经停止,种实的外部呈现出成熟的特征。

56.含水量低;内含物呈难溶状态;种皮坚硬致密;种实耐贮藏。

57.种子必须达到成熟状态;依据种实的脱落期长短及脱落方式确定。

58.晒干:适宜于安全含水量低及种皮较厚的种子;阴干:适宜于安全含水量高及种皮较薄的种子。

59.风选。

60.适于与种子大小有明显差异的夹杂物。

61.水选后只能阴干,不能晒干;浸泡时间不能太长。

62.经过分级,可分别播种和管理,利于提高苗木整体质量。

63.一般选用筛选的方法。

64.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

65.除受母树的遗传特性影响外,还与母树所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关。

66.同一树种的种子,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立地条件相似,采种时间大致相同,加工、贮藏方法也相同。

67.被检验的某一树种的种子中纯净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总重量的百分比。

68.气干状态下的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

69.种子中的水分重量占供检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70.以烘干法中的105℃恒重法应用较多。

71.种子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水分含量。

72.适宜的水分、温度、氧气、光照条件。

73.在适宜条件下,正常发芽种子数与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74.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数与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75.发芽势反映了种子的发芽快慢与整齐程度。

76.靛蓝试剂能透过死细胞组织而染上颜色,但不能透过活细胞组织,依种子的着色情况区别种子有无生活力。

77.无色四唑水溶液,在种胚的活组织中可被脱氢酶还原生成稳定的、不溶于水的红色物质,而死种胚无此现象,依种子的着色情况区别种子有无生活力。

78.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也具有一定的主观臆断,与种子的实际不符的缺点。

79.未充分成熟的种子因含水量高,种皮的通透性强,利于加强种子的呼吸强度,不耐贮藏。

充分成熟的种子耐贮藏。

80.含水量高时,种子的呼吸强度大不利于延长种子寿命。

相反,有利于延长种子寿命。

81.温度、空气的相对湿度、通风条件、生物因子。

82.通风可促进室内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可促进种子呼吸所释放出的水汽、热量的扩散,保证贮藏的稳定性。

83.种子具有吸湿性,可从空气中吸收水汽,使自身的含水量提高,不利于延长种子的寿命。

84.要点:第一,作好种子入库前的处理;其次,控制环境的温度、湿度,合理通风;第三,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5.对于干藏的种子,环境的温度控制在0—5℃,空气要干燥,合理进行通风。

86.适于安全含水量低的种子贮藏在干燥的环境中。

87.安全含水量高的种子贮藏在湿润的环境中。

88.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使种子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然现象。

89.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外界条件。

90.给予适于种子发芽的水分、温度、氧气条件。

91.种皮(果皮)的障碍;种子未完成生理后熟;抑制物质的存在;产生二次休眠。

92.软化种皮增加透性;降低抑制物浓度;加快内含物的转化。

93.略94.要点:(1)消毒、浸种;(2)置温暖处催芽;(3)观察检查。

95.疏松土壤,可达到:加强土壤透水性,提高蓄水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土温;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消灭部分病虫害。

96.击碎土块,粗略整平,适度镇压。

97.高床、低床、平床。

98.适于干旱多风地区。

99.优点是排水良好,能提高土温,床面不易板结;缺点是费工,成本高。

100.略101.为了消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防止苗期发生病害。

102.略103.可使苗木获得适宜的营养面积和生存空间,根系舒展,养分充足,苗木生长健壮,地上地下比例适当,还可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土壤肥力得到充分利用,可获得较高的苗木产量和质量。

104.(1)树种:速生树种宜稀,反之宜密;(2)苗圃水肥条件:水肥条件好,密度可大,反之宜小;(3)育苗年龄:育苗年龄短,密度可大,反之宜小;(4)管理水平:精细管理的比粗放管理的密度大一些。

105.一方面,春季具有适宜于种子发芽的水分、温度条件;另一方面,春季播种苗木生长期较长,能够提高苗木的抗性。

106.便于安排劳力,免去种子的冬贮和层积催芽,省工省力。

缺点是种子在土壤中停留的时间较长,易受鸟兽危害,易遭风蚀,也易腐烂。

107.撒播、条播、点播。

108.(1)播种:按一定的行距开沟、下种;(2)覆土:播种后立即覆土,覆土厚度一般是种子粒径的2—3倍,过薄过厚都不利于发芽。

(3)镇压: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充分吸水促进发芽;(4)覆盖:用轻松材料覆盖,可保湿、保温。

109.苗木不具备光合作用的制造营养物质的机能,依靠种子自身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

110.为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11.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都很快,高生长显著加快。

112.加强水肥管理,适时灌溉,适量追肥,及时松土和防治病虫害。

113.间小留大、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全苗等距。

114.截根能促进幼苗多生侧根和须根,控制幼苗高生长,提高幼苗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