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论文

合集下载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的迁徙行为姓名:王小华学号:2010513164班级:动医二班指导老师:赵洁日期:2011年7月5日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的迁徙行为中文摘要动物迁徙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引发的原因和种类也有许多。

动物的大规模迁徙也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和反思,地球资源的枯竭和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都给动物们带来了许多的威胁和危险,所以我们人类一定要敲醒灵魂的警钟,重视研究动物引起迁徙的原因,虽然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但还是值得我们一起去探索自然界神奇的物种迁徙和变化关键词:动物迁徒气候温度迁移繁殖2动物行为学论文目录1.动物迁徙...................................................................... .................................................................. 42.动物迁徙的起源...................................................................... ...................................................... 5 3.动物迁徒的未解之谜...................................................................... .............................................. 6 4.动物迁徙与人类的关系...................................................................... .......................................... 7 5.迁徙动物保护的几点建议...................................................................... ...................................... 8 5.1.栖息地的保护 ..................................................................... ........................................................ 8 5.2.疾病的防治 ..................................................................... ............................................................ 8 5.3.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 ................................................ 9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3动物行为学论文1.动物迁徙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五彩缤纷自然界,生存着数以亿计的生物。

而在动物世界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物行为。

比如:动物的性行为、利他行为、迁徙行为、通讯行为、学习行为、防御进攻行为等等。

在各类动物行为中,动物的领地行为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行为。

1. 动物的领地行为的定义通常,人们把能维持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称为动物的栖息地。

而很多动物要占据一些地盘,并在那生活和繁衍后代,它们不允许其他的动物进入它们的领地。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动物的领地行为。

动物对于自己的领地,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间隔对其进行巡视,并在植物上、土地上留下自己独有的气味、粪便、尿液等进行领地的边缘的区分。

巢域是动物进行正常活动的整个区域,在巢域中往往还含有一个动物集中的活动区,大多数活动都发生在这里,这个集中的活动区叫核域。

在有些情况下,巢域就是营巢地周围的一个区域,或者是食物和水源的所在地。

虽然不同动物的巢域可以重叠,但是核域却很少重叠。

领域是动物竞争资源的方式之一,是动物(个体、家庭或集体)排他性地占有并积极保卫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不允许其他动物侵入,其内则含有占有者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领域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领域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可随时间而有所改变);第二,领域是受到占有者积极保卫的;第三,领域的利用是排他性的,即它是被某一或某些个体所独占的。

不同的领域一般来说是不重叠的,如果重叠也是少量和暂时性的,重叠区是可以被两个领域的占有者利用,但是所利用的时间是不同的。

所谓的“一山容不得二虎”,说明领地是同类或同种动物之间的边界划分,而在不同动物类别和动物物种之间,领地是重叠的,并且由此产生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即弱肉强食。

例如,在同一块土地上,老虎之间的领地是基本清晰的,羚羊之间的领地也是基本清晰的。

但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还生存着食草动物、植物及其他生物。

在领地意识上,对于同一块土地,某只老虎认为是自己的领地,不容许其它老虎进入;某只羚羊同样会认为是自己的领地,不容许其它羚羊染指。

动物行为学论文_1

动物行为学论文_1

动物行为学论文_1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111齐利刚20111320711动物行为学论文通过将近一学期对动物行为学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首先,我更进一步对动物有了了解,其次,动物的行为很神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最后,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保护人类的朋友~一、那什么是动物行为学呢,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又是怎样的呢,20世纪以前是动物行为学的萌芽时期,是动物行为学经历的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

早在旧10500年前),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动物,随着动物家养的开始,人石器时代(34000,类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活周期和行为。

17、18世纪,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开始了比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

如德国人约翰研究了不同鸟的行为差异,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发表,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类的由来》(1871)一书研究比较了人与动物,及本能行为。

19世纪末,人们使用迷宫,研究老鼠的学习行为。

2动物行为学论文1906年,动物学家詹宁斯对原生动物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写出了《原生动物的行为》一书,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动物行为的著作。

柏林的海因罗特在1871年至1945年间,详尽研究了多种鸭、鹅,比较了它们的运动方式、解剖学特征、社会行为、鸣叫及繁殖行为,并且发现了灰雁从孵卵箱中孵出后的印记行为。

他独自阐述的同源性学说,现在还被许多人认为是行为学真正诞生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它的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发育。

动物行为学论文_1

动物行为学论文_1

动物行为学论文_1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111齐利刚20111320711动物行为学论文通过将近一学期对动物行为学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首先,我更进一步对动物有了了解,其次,动物的行为很神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最后,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保护人类的朋友~一、那什么是动物行为学呢,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又是怎样的呢,20世纪以前是动物行为学的萌芽时期,是动物行为学经历的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

早在旧10500年前),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动物,随着动物家养的开始,人石器时代(34000,类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活周期和行为。

17、18世纪,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开始了比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

如德国人约翰研究了不同鸟的行为差异,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发表,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类的由来》(1871)一书研究比较了人与动物,及本能行为。

19世纪末,人们使用迷宫,研究老鼠的学习行为。

2动物行为学论文1906年,动物学家詹宁斯对原生动物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写出了《原生动物的行为》一书,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动物行为的著作。

柏林的海因罗特在1871年至1945年间,详尽研究了多种鸭、鹅,比较了它们的运动方式、解剖学特征、社会行为、鸣叫及繁殖行为,并且发现了灰雁从孵卵箱中孵出后的印记行为。

他独自阐述的同源性学说,现在还被许多人认为是行为学真正诞生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它的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发育。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范文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8000字左右范文

论文题目: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首先介绍了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定义和分类了宠物行为问题,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

然后,阐述了动物行为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行为的遗传与进化、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以及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接下来,详细讨论了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和测试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和结果解释。

针对宠物行为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行为矫正策略,包括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正确的驯养方式、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和环境调整。

通过实证研究,选择了符合标准的案例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并制定了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最后,展望了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科技进步和社会观念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宠物行为问题;诊断方法;处理策略;行为矫正;实证研究;未来展望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 宠物行为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1)1.1.2 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1)第2章宠物行为问题的理论基础 (2)2.1 动物行为学基本理论 (2)2.1.1 行为的遗传与进化 (2)2.1.2 学习理论及其在宠物行为中的应用 (2)2.1.3 心理状态对宠物行为的影响 (2)第3章宠物行为问题的诊断方法 (3)3.1 观察法 (3)3.1.1 主观观察 (3)3.1.2 客观记录与分析 (3)3.2 访谈法 (3)3.2.1 对主人的访谈 (3)3.2.2 对兽医师的访谈 (3)3.3 测试法 (3)3.3.1 行为测试的设计与实施 (3)3.3.2 测试结果的解释 (3)第4章宠物行为问题的处理策略 (4)4.1 预防措施 (4)4.1.1 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4)4.1.2 正确的驯养方式 (4)4.2 行为矫正 (4)4.2.1 行为训练 (4)4.2.2 药物治疗 (4)4.2.3 环境调整 (4)第5章实证研究:案例分析 (5)5.1 案例选择标准 (5)5.2 案例描述与分析 (5)5.3 处理方案及效果评估 (5)第6章宠物行为问题的未来展望 (6)6.1 科技进步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2 社会观念的变化对宠物行为问题的影响 (6)6.3 未来研究方向 (6)致谢 (7)第1章绪论1.1 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宠物行为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饲养宠物,并将宠物视为家庭的一部分。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号:222012314011030姓名: 计爱霞关键字:生态环境蚂蚁搬家保护摘要(1)奇妙的蚂蚁社会蚂蚁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社会性昆虫,小小的蚂蚁早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经居住在地球上了,与恐龙为同一时代。

随著地球环境的变迁,躯体庞大的恐龙早已灭绝,而身躯细小的蚂蚁却仍活跃在地球上。

它们依靠群体的力量取得食物、生长、发育及繁衍后代,它们成功地适应了地球上各种恶劣的环境,造就了繁荣鼎盛的蚂蚁王国,全世界的蚂蚁共有260属、16000种,其数量在一百多万种陆生动物中首屈一指。

(2)蚂蚁搬家1.与其它许多动物一样,蚂蚁也是一种需要抢占并保护自己地盘的动物,当蚂蚁窝附近出现别的蚁群时,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两个蚁群之间就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其结果是失败者失去自己原来的家园,到“远方”避难。

2.某些种类的蚂蚁本身就有建立多个蚁窝的习惯,当其种群数量较大时,就会本能地开始建立新的蚁窝,以便分流出去一部分蚂蚁。

.3.由于蚁群数量增加造成在蚂蚁窝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经过工蚁们充分的考察、准备,终于发现了一处食物更加丰富的地域,于是,蚂蚁们通过发出某种特定的气味信息,就开始了举家大搬迁行动。

(3)蚂蚁群体的建立蚂蚁建立群体是以雌蚁与雄蚁通过婚飞方式相识交尾为起始点,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带翅膀的年轻雌蚁从蚁巢飞向空中,吸引了许许多多雄蚁的奋力追赶,只有那身强力壮的雄蚁捷足先登,有幸在飞行中或飞行后与雌蚁交配,”新郎”在交配后不久就死亡,留下遗孀蚁后独自过著孤单的生活。

受精后的雌蚁脱落翅膀,在地上选择适宜的土质和场所筑巢,产下第一批受精卵。

蚂蚁为完全变态类昆虫,它们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第一批受精卵孵化后,蚁后就忙碌起来,每只幼蚁的食物都由它嘴对嘴地餵给,直到这些幼蚁发育成成蚁,且可独立生活为止。

当第一批工蚁长大后,就会开始任劳任怨地接替抚养幼蚁的任务,它们采集食物、扩建蚁巢、打扫卫生、保卫家园及赡养蚁后等。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篇一:观赏动物学我眼中的动物行为一、动物行为的两面观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步形成的、适应外界环境的活动,总的来说它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作用。

但是,动物的行为和其他事物一样,有一利则有一弊。

不能认为它可以绝对保证动物个体的生存。

大家都知道,老鼠有啃咬硬物的行为。

这是因为老鼠常吃硬食物,它的门牙耗损特别快。

可是,它的门牙能不断生长,弥补了门牙的耗损。

但是,当硬质食物不足的时候,就必须常常啃咬硬物磨短门牙。

这种行为保证了老鼠的门牙不致因长的过长而影响吃食,这对它的生存是有利的适应行为。

然而,往往正是由于啮咬木箱发出的声音会把敌害引来,招致被捕食而丧生。

这样看来,老鼠啮咬硬物的行为,可以保证它们正常进食,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后代,这是主流。

但是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这就是适应具有相对性。

海鸥是经常以集体防御来对付掠食者的。

当乌鸦飞进海鸥孵化区上空时,大批海鸥飞上天空来阻挠、驱逐。

集体防御行为对保护海鸥蛋是有利的,然而海鸥集体驱敌时,进行孵化工作的海鸥就得离开自己的巢,这就使海鸥巢失去了保护,海鸥蛋和幼海鸥可能遭到偷袭,受到一定损失。

总的说,海鸥的集体防御是有效的,这种行为保护了较多的海鸥蛋和幼海鸥,对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有重要作用,而这种保护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利。

再看看海生乌贼是怎样钻了小虾防御行为空子的。

小虾在海底沙床休息时,常常把两根触手伸向两侧,向后扫扒,把一层细沙薄薄地覆盖在背上,以此来逃避许多敌害的发现,此行为对其生存显然有利。

但是,乌贼经常在海底沙床上约几厘米处悠闲游动,每隔一定时间就从喷管中喷出一小股水,水头斜向下方喷扫,使前面的沙砾旋起。

有时正好把掩护小虾的那张沙毯掀开,小虾会立即再扒一层沙来掩护自己。

小虾这一行动,却引起了乌贼的注意,它会立刻用触手端部的吸盘把小虾牢牢吸住,使小虾难以逃脱死亡。

这说明,小虾的防御行为对多数敌害有效果,但对某种敌害则可能无效。

作文《研究动物的行为》

作文《研究动物的行为》

研究动物的行为篇一研究动物的行为要说研究动物行为,我第一反应就是我家那只猫,大名叫做“二哈”,因为它除了毛色是纯黑的,性格跟哈士奇简直一模一样,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而且智商……咳咳,我们还是不讨论智商了。

记得有一次,我正坐在电脑前码字,准备写个关于猫咪行为学的论文(讽刺的是,我当时连猫咪怎么优雅地舔爪子都不知道),二哈不知道从哪窜了出来,直接跳到我的键盘上。

当时我差点没被它吓死,手里的咖啡都洒了,键盘上全是咖啡渍。

我本以为它又想玩耍,结果这货开始一本正经地用爪子在我键盘上“哒哒哒”地敲打,还时不时地用脑袋蹭一下屏幕,一副“本大爷在帮你工作”的傲娇模样。

我仔细观察它的动作,它好像不是随便乱敲,而是有节奏地按着某些键,虽然那些键按下去毫无意义,但是它持续不断,大概持续了五分钟,然后就心满意足地跳下去了,还用尾巴扫了一下我的脸,好像在炫耀它的“伟大成就”。

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这哪是研究动物行为,分明是它在研究人类的键盘啊!它那专注的小眼神,认真地敲打键盘的动作,真让我不得不佩服这家伙的戏精天赋。

这小家伙的行为其实也算是一种“探索性行为”,虽然以我的认知水平这行为不怎么高贵,但是它却让我对动物行为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不再是冷冰冰的学术术语,而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真实场景。

篇二研究动物的行为说起研究动物行为,不得不说我家二哈的“狩猎”行为,那真是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猫戏老鼠”的升级版。

可不是普通的玩耍,这是艺术,是行为艺术!我家阳台种了一棵柠檬树,引来不少虫子。

二哈,这位“狩猎高手”,就盯上了这些无辜的小虫子。

它可不是直接扑上去抓,而是采取了“战略性围剿”战术。

它会先静静地趴在花盆边,像个潜伏已久的杀手,眼睛紧盯着目标昆虫。

那眼神专注得,仿佛全世界只有那只虫子存在。

接下来,就是它“表演”的时刻了:它会慢慢地、慢慢地靠近猎物,动作轻柔得好像生怕惊扰了它,然后突然一跃而起,爪子伸出,精准地抓住那昆虫。

然而,它并不会立即吃掉猎物,而是用爪子玩弄一番,像是在逗弄它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搬家现象的研究
1 引言
经过一个学期对《动物行为学》的学习,学到了许多动物的行为学,比如动物的求偶、交配、繁殖、鸣叫等行为,了解到动物学界许多奇特现象。

从而也增加了我对动物行为的兴趣,研究动物的行为学对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论述一下蚂蚁搬家的行为。

1.1 蚂蚁搬家是否与下雨有关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总结出了大量的与天气变化有关的谚语,如蚂蚁搬家,即被认为是将要下雨的先兆。

至于蚂蚁选择在阴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为了防止太阳的暴晒对蚁卵可能造成的伤害,由于在夜晚人们不注意蚂蚁的行动,但常常能够在阴天看见蚂蚁搬家,于是,就将蚂蚁搬家与下雨联系了起来。

但是蚂蚁搬家究竟与下雨有没有直接的联系呢?
1.1.1 蚂蚁搬家与下雨有关
如果说蚂蚁能够凭借其本能准确地感觉出即将下雨,甚至感觉出下雨量的大小,都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劈头盖脸的雨点打在谁身上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如果在下暴雨前蚂蚁不能及时地回到窝内,就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大雨冲走,以至于回不了家,甚至送命。

虽说蚂蚁的生命在人眼里不值什么,但对蚂蚁自己来讲还是蛮可贵的,干吗要白白丢掉呢?因此,蚂蚁完全有可能感觉出天将下雨,也有可能知道在下雨前要及时回家避雨。

天气变时,空气中水蒸气增加,泥土返潮,蚂蚁巢特别潮湿,蚂蚁难以安居。

动物能预感空气湿度,当它感觉湿度过大时就会知道要下雨了.蚂蚁的窝是通入地下的.所以下雨会把它的窝完全淹没.因此它们要搬到地势更高的地方为什么蚂蚁搬家就会下雨为什么蚂蚁搬家要下雨?因为蚂蚁一般住得比较低,雨水往低处流,它的家就没了无论哪一种生物,都需要有适合自身的生存环境。

而动物为了适应各种环境,有许多特殊的行为。

就拿蚂蚁来说,它对自己窝里的湿度一定的要求。

下雨前,空气中的湿度增大,蚁窝就变湿了。

如果太湿了,蚂蚁就呆不下去了,于是只好往干燥的地方搬家了。

因此,蚂蚁是在大雨来临前搬家的。

1.1.2 蚂蚁搬家与下雨无关
众所周知,蚂蚁是一种低智慧生物,其生物意识和生存知识相对于人类来讲要落
后的多。

蚂蚁视力范围也很小,并且主要依靠嗅觉来进行群体通讯、寻找食物和地盘界定。

测量自己的家与周围较大区域地势的相对高低,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必须依靠较为高级的生物意识和生存知识。

都说鼠目寸光,但蚂蚁的目光比老鼠还短,能看到几米外的物体就已经很不错了。

因此,蚂蚁不大可能具有测量自己的家与周围较大区域地势相对高低的本领。

至于根据预测未来几天的雨量来判断自己的家是否会被雨水淹没,其判断难度则更大,就连人类目前也很难准确做到这点,蚂蚁不大可能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家是否会被雨水淹没,更不大可能判断出是否需要通过搬家回避雨水淹没。

每当连续下大雨的时候,茫茫大地一片汪洋,一连好几天积存着很深(相对于蚂蚁来讲)的雨水,放眼望去,那蚂蚁的家也不乏有被水完全淹没的,那末,在那深深的水下被一连浸泡了好几天的那一窝窝蚂蚁,是否都遭到了灭顶之灾呢?根本没有,只要雨过天晴,积水一退,那些蚂蚁窝的洞口又迅速地出现了一只只繁忙的蚂蚁,只见它们忙里忙外,采食运土,丝毫没有死伤惨重的迹象。

这表明蚂蚁的窝根本不怕雨水短时间的浸泡。

当雨水的浸泡使得蚂蚁窝与大气隔绝时,窝内的蚂蚁可采用运土堵住窝内通道,同时向窝内下面较深处转移的方法避免雨水浸泡的伤害。

此外,土壤的疏水作用也会将雨水引导到地下深处,雨水与蚂蚁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干吗非要停留在蚂蚁窝内与蚂蚁过不去呢?由此可见,蚂蚁窝内部较深处的结构特征,使得蚂蚁根本没有必要一感觉到要下雨就开始考虑是否搬家。

为了验证被水完全淹没的蚂蚁窝内的蚂蚁是否会被水全部淹死,还可以通过水淹实验加以验证,试验表明:受到水淹4个小时,没有看出对窝内蚂蚁的生命产生影响。

既然被水淹的蚂蚁窝内的蚂蚁不会被水淹死,则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蚂蚁就没有必要进化出在即将下雨前选择搬家的本能。

生物进化的选择往往是最科学的选择,为了防止蚂蚁窝被水淹,更科学的选择应该是在开始建蚂蚁窝时就将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而不是一次次地采取“劳民伤财”的搬家行动。

难道蚂蚁在建窝时没有服从生物进化的选择?由此看来,蚂蚁搬家不一定是蚂蚁担心自己的家是否会被水淹没采取的行动,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

2 对蚂蚁搬家的看法及其它原因
2.1 看法
至于说蚂蚁的会不会以及应该不应该决定在下雨前搬家,这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即使是让人类来判断,也决非一般人能够准确地做出。

首先,你至少要测量蚂蚁窝周围几十米范围内地势的高低,再估计即将到来的雨量的大小、降雨的速度、地面渗水的速度以及蚂蚁洞的深浅等参数,如果蚂蚁窝是建在高坡、河流、湖泊附近,则更加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相应的气象、水利专家们的认真考
察测量,一般人还真不好确定某群蚂蚁是否应该搬家。

2.2 其它原因
蚂蚁搬家不一定是蚂蚁担心自己的家是否会被水淹没采取的行动,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

比如,1.可能是蚂蚁搬家是一种逃难行动。

与其它许多动物一样,蚂蚁也是一种需要抢占并保护自己地盘的动物,当蚂蚁窝附近出现别的蚁群时,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两个蚁群之间就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其结果是失败者失去自己原来的家园,到“远方”避难。

2.由于蚁群数量增加造成在蚂蚁窝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源。

3.或者是每群蚂蚁本身就有一种建立多个蚁窝的习惯,当其种群数量较大时,就会本能地开始建立新的蚁窝,以便分流出去一部分蚂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