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小动物行为学实验,动物行为学研究,动物行为学论文,行为学实验方法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的迁徙行为姓名:王小华学号:2010513164班级:动医二班指导老师:赵洁日期:2011年7月5日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的迁徙行为中文摘要动物迁徙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普遍的现象,引发的原因和种类也有许多。
动物的大规模迁徙也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和反思,地球资源的枯竭和大气环境的日益恶化,都给动物们带来了许多的威胁和危险,所以我们人类一定要敲醒灵魂的警钟,重视研究动物引起迁徙的原因,虽然还有太多的未解之谜,但还是值得我们一起去探索自然界神奇的物种迁徙和变化关键词:动物迁徒气候温度迁移繁殖2动物行为学论文目录1.动物迁徙...................................................................... .................................................................. 42.动物迁徙的起源...................................................................... ...................................................... 5 3.动物迁徒的未解之谜...................................................................... .............................................. 6 4.动物迁徙与人类的关系...................................................................... .......................................... 7 5.迁徙动物保护的几点建议...................................................................... ...................................... 8 5.1.栖息地的保护 ..................................................................... ........................................................ 8 5.2.疾病的防治 ..................................................................... ............................................................ 8 5.3.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 ................................................ 9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3动物行为学论文1.动物迁徙动物由于繁殖、觅食、气候变化等原因而进行一定距离的迁移。
动物行为学论文_1

动物行为学论文_1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动物行为学论文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111齐利刚20111320711动物行为学论文通过将近一学期对动物行为学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
首先,我更进一步对动物有了了解,其次,动物的行为很神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最后,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懂得保护人类的朋友~一、那什么是动物行为学呢,书上是这样定义的: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二、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又是怎样的呢,20世纪以前是动物行为学的萌芽时期,是动物行为学经历的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
早在旧10500年前),人们开始注意观察周围的动物,随着动物家养的开始,人石器时代(34000,类也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活周期和行为。
17、18世纪,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开始了比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
如德国人约翰研究了不同鸟的行为差异,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
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发表,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类的由来》(1871)一书研究比较了人与动物,及本能行为。
19世纪末,人们使用迷宫,研究老鼠的学习行为。
2动物行为学论文1906年,动物学家詹宁斯对原生动物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写出了《原生动物的行为》一书,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动物行为的著作。
柏林的海因罗特在1871年至1945年间,详尽研究了多种鸭、鹅,比较了它们的运动方式、解剖学特征、社会行为、鸣叫及繁殖行为,并且发现了灰雁从孵卵箱中孵出后的印记行为。
他独自阐述的同源性学说,现在还被许多人认为是行为学真正诞生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它的许多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发育。
动物行为学论文

动物行为学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学号:222012314011030姓名: 计爱霞关键字:生态环境蚂蚁搬家保护摘要(1)奇妙的蚂蚁社会蚂蚁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社会性昆虫,小小的蚂蚁早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经居住在地球上了,与恐龙为同一时代。
随著地球环境的变迁,躯体庞大的恐龙早已灭绝,而身躯细小的蚂蚁却仍活跃在地球上。
它们依靠群体的力量取得食物、生长、发育及繁衍后代,它们成功地适应了地球上各种恶劣的环境,造就了繁荣鼎盛的蚂蚁王国,全世界的蚂蚁共有260属、16000种,其数量在一百多万种陆生动物中首屈一指。
(2)蚂蚁搬家1.与其它许多动物一样,蚂蚁也是一种需要抢占并保护自己地盘的动物,当蚂蚁窝附近出现别的蚁群时,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两个蚁群之间就有可能发生激烈的冲突,其结果是失败者失去自己原来的家园,到“远方”避难。
2.某些种类的蚂蚁本身就有建立多个蚁窝的习惯,当其种群数量较大时,就会本能地开始建立新的蚁窝,以便分流出去一部分蚂蚁。
.3.由于蚁群数量增加造成在蚂蚁窝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经过工蚁们充分的考察、准备,终于发现了一处食物更加丰富的地域,于是,蚂蚁们通过发出某种特定的气味信息,就开始了举家大搬迁行动。
(3)蚂蚁群体的建立蚂蚁建立群体是以雌蚁与雄蚁通过婚飞方式相识交尾为起始点,在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带翅膀的年轻雌蚁从蚁巢飞向空中,吸引了许许多多雄蚁的奋力追赶,只有那身强力壮的雄蚁捷足先登,有幸在飞行中或飞行后与雌蚁交配,”新郎”在交配后不久就死亡,留下遗孀蚁后独自过著孤单的生活。
受精后的雌蚁脱落翅膀,在地上选择适宜的土质和场所筑巢,产下第一批受精卵。
蚂蚁为完全变态类昆虫,它们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第一批受精卵孵化后,蚁后就忙碌起来,每只幼蚁的食物都由它嘴对嘴地餵给,直到这些幼蚁发育成成蚁,且可独立生活为止。
当第一批工蚁长大后,就会开始任劳任怨地接替抚养幼蚁的任务,它们采集食物、扩建蚁巢、打扫卫生、保卫家园及赡养蚁后等。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它涉及到动物的觅食、繁殖、社交、迁徙等方面。
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适应能力和智能水平。
本文将探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用的动物行为学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直接观察动物的行为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观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
观察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取真实的行为数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某些动物行为发生在夜间或隐蔽的环境中,难以观察到;同时,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也可能影响到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动物进行控制和干预,观察其行为反应来研究动物行为。
实验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野外进行。
实验法的优点是能够精确控制变量,从而更好地研究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然而,实验法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某些动物行为无法在实验条件下完全还原,或者某些行为反应可能受到实验环境的影响。
三、生物化学分析法生物化学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动物体内的化学物质来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例如,通过分析动物体内的激素水平,可以了解到动物的生殖状态、压力水平等。
生物化学分析法的优点是能够客观地获取动物的生理指标,但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生态保护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物的迁徙、栖息地选择等行为,从而指导生态保护工作。
例如,通过对候鸟迁徙路线的研究,可以提供保护措施,保护候鸟的栖息地,确保它们的繁殖和生存。
二、畜牧业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畜牧业中,帮助提高养殖效益和动物福利。
例如,通过观察动物的饲食行为,可以优化饲料配方,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养效果;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可以提供更好的饲养环境,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动物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以及其与环境和遗传基础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实验和模拟来研究其行为规律和各个层次间的联系。
在实验设计和观察样本的选择方面,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一、研究方法1.1 自然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动物行为学中最为基础和普遍的研究方法。
它是指在动物自然环境中对其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在实施该方法时,研究人员应尽可能清楚地了解观测对象的习性和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同时应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和时间。
自然观察法可以发掘和描述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方式。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很好地控制和重复实验的过程,因此它并不能完全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
1.2 人工观察法人工观察法是通过将动物置于人为构造的实验环境中观察其行为。
该方法可以精密控制环境因素,使动物的行为更容易被观察和记录。
此外,该方法也可以采用各种实验手段来探究特定行为机制,例如在实验中人工刺激和干预动物,以评估其行为反应的变化。
尽管该方法具有高度可控性,但由于其建立在人工环境中,因此需要注意将结果推广到自然环境中时的适用性和普遍性。
1.3 仿生学动物行为学可以通过仿生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行为现象。
仿生学是一种涉及学习自然和模仿自然的技术方法,它通过对生物学习和行为规律的原始分析和模拟实现来获得新的视角和方法。
可以通过仿生学研究生物的自动控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行为适应,在技术领域中以全新的、完全自我设计的方式存在。
仿生学可在尽可能模拟生物运动和传感器系统的基础上,追求最终的实用效果和人类对它的参与感。
二、实验设计2.1 实验设计基础实验设计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关键。
该设计旨在确定目标行为和欲评估的变数,同时考虑实验环境、设备和样本数量等因素。
实验设计需要考虑到实现稳健性和可靠性的标准,以及实验室道德和法律的规定。
同时,实验设计还要控制与观察变量无关的其他因素,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证明所研究变量与所观察行为之间的关系。
动物行为学综述小论文

动物行为综述摘要:如果你有兴趣观察周围的动物世界,很容易看到彩蝶翩飞、蜻蜒点水、蜜蜂采蜜、蜘蛛结网,或许你还能看到亲鸟育雏、母兽哺乳、雄鹰捕猎、雁群迁飞。
大千世界尤其以动物的体形、体色、行为最丰富多样,使人着迷。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衍后代的活动,被称为动物的行为。
它包括动物的爬行、走动、奔跑、跳跃、游水、飞行、滑翔和其他运动方式;还包括动物的觅食、繁殖、攻击、防御、迁徙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包括体态、体色、声音等正常和异常的状态。
行为的发生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的,行为的形成则是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作用,是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形成的,它具有物种的特点。
许多动物都有睡眠时刻,马、象、牛、鹿等站着睡,树懒、某些蝙蝠头朝下挂着睡,很多食肉动物卷曲着身子睡等等,这些可称为睡眠行为,它是一种节律性行为。
动物营群体生活,表现出的社会性,只是动物个体或种群的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采取一种集体行为而已。
动物以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群聚在一起、或有些合群生活而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分工,或种群个体间还有不同的优势的等级等等,都仅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个体或种群生存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动物的行为,觅食行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正文:如果你有兴趣观察周围的动物世界,很容易看到彩蝶翩飞、蜻蜒点水、蜜蜂采蜜、蜘蛛结网,或许你还能看到亲鸟育雏、母兽哺乳、雄鹰捕猎、雁群迁飞。
大千世界尤其以动物的体形、体色、行为最丰富多样,使人着迷。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衍后代的活动,被称为动物的行为。
就像人类吃饭睡觉结婚生子一样。
一、本能和学习本能和学习是动物行为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方式。
先说本能,达尔文是第一个科学地给本能行为下定义的人,他把本能看成是可遗传的复杂反射,是同动物的其他特征一起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如蜘蛛结网、蜜蜂造巢、鸟类营巢孵卵、哺乳类幼仔的吮吸乳汁等都是遗传的,生来就会,不需要学习的,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动物行为学研究

动物行为学研究动物行为学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研究动物在其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表现、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互动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也不断发展,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行为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本文将会介绍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一、研究方法1.1 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动物行为学研究最为常见、基础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会亲自去动物居住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并记录动物的行为表现。
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动物的行为特征,可以研究动物的种群结构、群体行为及其对环境的适应等问题。
1.2 实验设计除了实地观察,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中也使用实验设计来探究动物的行为特征。
通过设置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可以控制和比较不同变量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例如,在实验中研究动物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动物行为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有关动物行为的定量或定性结论。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学、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帮助研究人员揭示动物行为的规律和原因。
二、研究领域动物行为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可以涵盖几乎所有动物种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研究领域。
2.1 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研究动物在群体中的行为互动,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学习、亲子关系、种群动力学等。
通过研究动物的社会行为,可以揭示动物在群体生活中的相互关系以及行为特征对种群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影响。
2.2 迁徙行为迁徙行为是指动物在寻找食物、繁殖地或逃离不利环境等目的地之间的周期性长距离移动。
动物行为学通过对迁徙行为的研究,可以了解动物的导航能力、迁徙路径选择等问题,并对动物迁徙途中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管理。
2.3 求偶和繁殖行为求偶和繁殖行为是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动物行为学的实验方法

动物行为学的实验方法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社会结构和适应能力的学科。
为了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从而推测它们的进化历史和生态角色,并为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提供科学依据,动物行为学家采用一系列实验方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和认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
一、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用的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行为,研究者可以收集大量的数据,从而推测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
观察法主要包括野外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两种形式。
1. 野外观察野外观察是在动物的自然生境中进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望远镜、摄像机等工具,对动物的行为进行连续或间断的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
例如,研究者可以观察野生猴群的社会结构和地位竞争行为,或者观察鸟类的迁徙和筑巢行为。
2. 实验室观察实验室观察是在受控环境下进行的动物行为观察。
研究者可以通过构建特定的实验环境、提供特定的刺激,并记录动物的反应和行为。
例如,研究者可以观察小鼠在特定迷宫中的导航行为,或者通过暗室实验观察昆虫的光变行为。
二、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设置实验条件,对动物进行特定操作和测试,以观察和记录其行为反应的方法。
实验法主要分为野外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两种形式。
1. 野外实验野外实验是在动物的自然生境中进行的实验。
研究者可以设计特定的实验条件和设备,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并收集相关数据。
例如,研究者可以对野生动物设置食物或者水源陷阱,观察其取食行为并记录数据,以研究其捕食策略和觅食行为。
2. 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动物行为实验。
研究者可以通过构建特定的实验装置、设置特定的实验条件,并记录动物的行为反应。
例如,研究者可以将小鼠放入实验箱中,通过给予奖励或者惩罚,观察其学习和记忆能力。
三、激励法激励法是一种通过给予动物特定的激励,观察其行为反应的方法。
激励法主要分为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两种形式。
1. 正向激励正向激励是通过给予动物奖励或者愉悦刺激,以促使其展示特定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
小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与评价
1 前言
人生活在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
这些行为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
动物也有很多行为,繁殖行为、觅食行为、趋避行为、战斗行为、利他行为等等。
动物行为学就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一门学科。
通过学习前人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得出的规律,能够以观察、实验的方式了解动物的状态、需求等。
作为一门经验性学科,实验方法尤为重要。
本文作为o迷宫(zero maze)视频分析系统的文献综述,在阅读了12篇动物行为学分析论文之后选择性提取了包括0迷宫在内的几种常规实验方法,详细做了描述。
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与评价
2 正文
动物行为学实验主要有学习记忆类、药物成瘾类、抗焦虑抑郁类、抗疲劳类、神经精神类、痛觉测试类共六大类。
其中抗焦虑抑郁类又可作为大部分动物行为学实验的前置实验,作为每一组动物的焦虑度的一个评判。
当然洞板实验测得的探索性也可以作为一组动物的生理心理指标的。
2.1 学习记忆类
学习记忆类实验要求实验动物与实验员之间已经建立熟识的条件,保证实验员与动物的接触不会对实验动物产生试验中的干扰因素。
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
2.1.1 Morris 水迷宫
Morris水迷宫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至今仍然作为有效地测量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的实验。
整个实验过程分为隐藏平台获得实验(hidden platform acquisition training)和空间搜索实验(probetrial testing)两部分
隐藏平台获得实验:用于测量动物在水迷宫中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实验时间:4天。
实验前动物自由游泳2分钟。
实验训练每天进行4次,每次60秒,随机从东、南、西、北四个入水点选择一个,将实验动物面壁放入水中,记录实验动物寻找并爬上潜伏平台所需时间即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
如果实验动物在60秒内未找到平台,由实验者将其引导至平台,逃避潜伏期记为60秒;然后使实验动物在平台上停留20s。
每次训练之间和训练完成后,迅速将实验动物洗净擦干,放在热源附近,防止动物体温过低。
每只实验动物共计训练16次。
计算每天各组4次逃避潜伏期的平均值。
空间搜索实验空间搜索实验:用于测量实验动物对平台空间位置的记忆保持能力。
第5天撤除平台,任选一个入水点将实验动物放入水中,动物在水中游泳60s,测量以下参数:动物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和其他各象限的游泳时间;在20%边缘区、40%边缘区和中心区游泳路径的长短,以分析动物搜索策略的异同;平均游泳速度;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
文章提及的morris水迷宫实验仪器是由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
2.1.2 穿梭箱
此模型是由两个外形基本相同的箱子组成,两个箱子之间有门连通,供实验动物通过
穿梭箱可以进行各种趋避实验,比如足电击,刺鼻气味,事物香味,当一边设置为暗房的时候可以作为避暗实验,从而研究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穿梭箱模型完成的主要是两类回避实验主动回避实验和被动回避实验
主动回避实验要求实验动物经过训练之后记忆实验信号主动采取措施逃避不利刺激,实验装置为没有明暗区别的两的两个箱子,实验分为记忆获得和记忆保持两个阶段。
在记忆获得阶段中首先把实验动物放入其中一个箱子中,待动物适应环境后,先给一个可以察觉的非条件刺激,比如高频率的稳定声音刺激或者闪光灯强光刺激,间隔一段时间后(40~70秒),施加一个不利刺激,比如足底电击,实验动物只有逃避到另一个箱中后方能逃避电击,训练一定次数,如30次。
记忆获得实验后的24小时和48小时进行记忆保持实验,实验步骤和记忆获得实验相同,记录动物对声音刺激做出反应和产生逃避行为的延迟时间。
主动回避实验主要反应了动物的非陈述记忆的能力。
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
被动回避实验的思路是要让动物记住某一行为所带来不良的后果,这样动物在下次想进行该行为时就会十分犹豫,避暗实验是利用一边为暗箱的穿梭箱来完成的被动回避实验。
在非暗箱的一边施加照明,实验开始时将实验动物放入明亮的箱子中,由于实验动物喜暗怕光的天性,动物进过小门进入暗箱内,反复强化数次。
第二天实验和第一天相同,但实验动物进入暗箱后,关闭两箱之间的门,并给予实验动物持续的足底电击数秒,把动物取出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次强化,数次。
第三天实验时把动物放在明箱内,记录动物从明箱进入暗箱的延迟时间。
延迟时间越长表明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越好。
除了穿梭箱以外,跳台实验和爬杆实验也是常用的主动回避和被动回避的实验方案。
上海欣软公司为本文提及的穿梭箱实验仪器提供了帮助。
2.1.3 洞板实验
洞板试验是基于大鼠喜欢探洞的天性而设计的,它能有效反映大鼠对新环境的探索能力(Kameiet al, 2004; Calamandrei etal,1996)。
实验箱分内外两层,外层为隔音用;内层中间有一方形中空塑料柱用以限制动物的部分活动。
内层有22只水平方向的光电管。
光电管对面设红外线光源。
一组光电管距底板40mm用来记录活动量、向前运动等。
另一组光电管距底板125cm用以记录动物站立式的探究活动。
箱的4个角各有一个光电管,用以记录拐角处的活动。
底板下面0.5cm处由光电管记录大鼠的探洞次数和时间
试验时间30分钟将实验动物放入洞板装置中同时开始测量记录,每隔两分钟读取一次探洞次数用来做探洞次数—时间曲线图。
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
洞板实验实际结果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后,探洞频率会降低,如果几天重复再同一装置中测量也能看到总探洞次数之间的显著降低,这就表现实验动物对实验环境已经产生了学习并有一定记忆了。
本实验测得的频率降低程度就是实验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2.2 神经精神类
2.2.1 旷场实验
将实验动物放置于顶部开口的长方形实验盒内,盒上覆盖玻璃。
实验盒底部虚拟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区域(以被试动物的体型为准),记录实验动物进入各个区域的次数,各个单位时间内的直立次数。
根据动物昼夜节律,进行150分钟的旷场行为实验。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动物放回饲养笼休息。
次日相同时间(或者预实验测量证明的活跃程度无显著差异的的相同时间),再次重复旷场实验。
旷场实验系统是观察研究实验动物神经精神变化、进入开阔环境后的各种行为,例如动物对新开阔环境的恐惧而主要在周边区域活动,在中央区域活动较少,但动物的探究特性又促使其产生在中央区域活动的动机,也可观察由此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中枢兴奋药物可以明显增加自主的活动而减少探究行为,一定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少探究行为而不影响自主活动此外旷场实验还可用于学习记忆分析,通过计算直立—时间曲线图中的直立-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并比较实验AUC下降的百分比来分析实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AUC 下降幅度越大,说明实验动物对于环境的记忆越深刻。
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
2.3 抗焦虑抑郁类
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实验最好配合旷场实验以便区别中枢兴奋和抗抑郁效果
2.3.1强迫游泳
小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与评价
当大鼠或小鼠放进一个有限的空间使之游泳,开始时拼命游泳力图逃脱,很快就变成不动状态——仅露出鼻孔保持呼吸,四肢偶尔华东以保持身体不至于沉下去。
这是动物放弃逃脱希望的表现,属于行为绝望。
大多数抗抑郁药,在急性亚处理的条件下(24小时内2~3次给药),可以有效对抗不动状态,使实验动物游动起来
雄性大鼠,体重180-200克,实验前一天单笼饲养。
将动物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分为两天进行,第一天单只大鼠放进水中让其游15分钟,取出后在32℃温室烤干,归笼。
给药组可以是两次实验前给,也可以只给在第二次实验前。
经过24小时后,再次实验记录放入缸中游泳5分钟之内的累加不动状态时间,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
2.3.2 高架0迷宫
高架0迷宫是一个有高架十字迷宫发展而来的既传统又新颖的动物行为学系统。
高架0迷宫系统是4个相错的封闭开放区间高架环形平台,封闭象限和开放象限区别明显,消除了十字迷宫中间的含糊区域。
首先随机分组同一批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
实验前先将实验动物置于一敞箱中活动5分钟,然后开始实验,
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将实验动物放入闭臂并开始计时,测量的参数为平台边缘探头次数,开臂闭臂的活动时间、路程,进入开臂和闭臂的次数。
给药组注入抗焦虑或者抗抑郁药物后测量相同参数比较得出药物的效应
此外高架0迷宫也可以直接作为动物生理或者行为学的前置实验,了解这一批动物的焦虑状况。
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
小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与评价
3 总结
"这些实验方法中洞板实验、高架0迷宫(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较常用为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前置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很好的了解实验动物各个方面的情况。
但是动物学实验时间长注意里要求很高较为枯燥,视频分析系统正在发展,使这些枯燥的工作让计算机自动完成,在使动物生理学实验变得轻松的同时减少系统误差。
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文献综述
尊敬的客户:我们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提供morris水迷宫、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产品,您可以通过网页拨打本公司的服务热线了解更多产品的详细信息,至善
至美的服务是我们永无止境的追求,欢迎新老客户放心选购自己心仪产品,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