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四讲单被试实验设计
第四讲 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一)

4.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通过问卷、测 量、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 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5.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上,强调 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对研究对象一视同仁, 无区别地对待研究问题。 6.在研究的重点上,确定变量之间的关 系、影响和原因,研究结果的呈现简单明了, 没有质性研究的深度剖析。
4.假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思明确,这 种因果关系对于其他人、背景条件和时间的 普遍意义如何。这是研究的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 遍化到其他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 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应用性。 一般认为,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必要条件 而非充分条件。
(二)研究的效度问题
1.对效度的认识之争 持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者认为,“效度” 概念可以用于质性研究,但不能沿用量化研 究对该概念的定义和分析。 建构主义者大都认为, “效度”概念不 适合质性研究,主张用“真实性”、“可信 性”、“可靠性”等词语来代替效度概念。
而激进建构主义者和批判理论者认为, 不论是“效度”概念还是其他类似概念都不 适合质性研究。因为这类概念以对象的独立、 客观存在为前提,研究者可以识别并验证其 客观真实性。而质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是: “客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它是与主体 相互配合、适应的另一个主体。研究者对事 物的理解不是简单的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而 是主体与客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相 互建构。
一般认为,质性研究是指在自然情境下, 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或非参与观 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对 象进行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考察;其分析方式 以归纳法为主,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 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 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 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 验;研究者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及 其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 可或缺的部分,必须详细加以记载和报告。
心理学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

心理学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舒华第二章 几种基本的实验设计一、 基本特点适用于:研究中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
方法:把被试随机分配给自变量的各个水平,每个水平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处理。
二、 计算与举例(一) 检验的问题与实验设计 (二) 实验数据及其计算()()()()()22i 22j T 2j ij j ss ss X X NX X ss n nNss ss n S X ss ss X X ss X =+=-=-=∙-=-=∙=-∑∑∑∑∑∑∑∑∑∑∑∑总变异组间组内总变异组间组内总变异组间一、 基本特点适用于:研究中有一个变量,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水平(P ≥2),研究中还有一个无关变量,也有两个或多个水平(n ≥2);并且自变量的水平与无关变量的水平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适合检验的假说:(1)处理水平的总体平均数相等或处理效应为零;(2)区组的总体平均数相等或区组效应为零。
二、计算ss ss ss (ss SS ss =+=++总变异组间组内组间区组残差)三、优点:从实验中分离出了一个无关变量的效应,从而减少了实验误差。
一、 基本特点定义:是一个含P 行、P 列、把P 个字母分配给方格的管理方案,其中每个字母在每行中只出现一次。
适用于:(1)研究中自变量与无关变量的水平平均≥2,一个无关变量的水平被分配给P行,另一个则给P列;(2)假定处理水平与无关变量水平之间没有交互作用, (3)随即分配处理水平给2P 个方格单元,每个处理水平仅在每行,每列中出现一次。
1c 2c 3c 4c无关变量C的四个水平 无关变量B的四个水平 1b 自变量A的四个水平 2b3b4bA B C SS SS SS SS SS SS SS SS =+=++++处理间总变异处理内残差单元内()一、 基本特点:(也叫被试内设计) 基本方法:实验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水平目 的:利用被试自己做控制,使被试的各方面特点在所有的处理中保持恒定,以最大限度地控制由被试的个体差异带来的变异。
第四讲 真实验(一) 单因素实验设计

多 较 • 对各处 均数 间 异 ;当 应显 , 处 多 2时 • 个2×3 两 实验,A、B两个 显 ,B 个 间 异 多
个 应都 较
347应用心理硕士全套计划,全部 资料,全套课程,全套真题,QQ: 653762003
在SPSS中的计算
347应用心理硕士全套计划,全部 资料,全套课程,全套真题,QQ: 653762003
347应用心理硕士全套计划,全部 资料,全套课程,全套真题,QQ: 653762003
347应用心理硕士全套计划,全部 资料,全套课程,全套真题,QQ: 653762003
347应用心理硕士全套计划,全部 资料,全套课程,全套真题,QQ: 653762003
简单
347应用心理硕士全套计划,全部 资料,全套课程,全套真题,QQ: 653762003
处 • 处
应 误 变异 应 实验 变 、简单 应都 处
起 变异, 应
应、交
• 误 变异 总变异 能 变 释, 显 关变 释 那 变异。 单 内误 :当 个 试 同样 实验条件时, 们 间 现 异, 随机设计 拉 设计; 当 个 试 种实验处 时, 单 内 误 残 :实验 误 变异 单 内误 误 , 当 个 试 种实验处 时, 残
347应用心理硕士全套计划,全部 资料,全套课程,全套真题,QQ: 653762003
‹Ð• •#: • 总 • 组间 • 组内 :1396 :560 :836
347应用心理硕士全套计划,全部 资料,全套课程,全套真题,QQ: 653762003
均 • • 计
: , 公
个 :
度(degree of freedom,df) 其 度
(心理学研究方法)4真实验设计

控制顺序效应的办法——拉丁方设计
N!种顺序:当有3个条件的话就有6种可能的顺序, 包括ABC、 ACB、 BAC、 BCA、 CAB、 CBA
当有6种处理水平的话,就有720种可能的顺序。所以至 少要720个被试。
注意:当N为偶数,只 需一个拉丁方。 当有N为奇数个条件的 话,就必须构建2个拉 丁方。另一个是第一个 反方向。如N=5,那么 第一个拉丁方的第一行 是BAECD,那么第二个 拉丁方是DCEAB
问题2:假设对120个被试进行了前测,测量了每个被试的运动持续性程 度。如何用前测分数来确认上一个问题是否已经发生?
问题3:这是被试内、还是被试间设计?对于现在的干扰因素,你有什么 办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干扰?
问题4:使用被试内设计,该如何分配被试?
多因素实验设计
1、同时探讨字频和字号是否会影响读者的阅读速度 2、自变量:字频、字号、字体三个因素 12种处理水平:字频两个水平,字号三个水平,字体两 个水平 表示为:2字频(高频、低频)×3字号(大号、中号、 小号) ×2字体(正体、斜体)
真实验设计
内容
第一节、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的方法
✓ 控制组(对照组)的设置 ✓ 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
随机化 保持恒定或匹配
第二节、被试间设计
基本概念 优缺点
第三节、被试内设计
控制组的设置
实验研究必须包含控制组(对照组)。 概念
实验组:处理情境称为实验组。 控制组:无处理情境称为对照组(或控制组)。
实验组:20位 对照组:20位
考虑抑郁程度的高低是混淆变量,请分别采用 随机化、恒定、匹配法把40位被试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
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心理学

精选2021版课件
28
(五)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
指抵消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的一种设计 前面讲到,有些无关变量在某些实验情
况下既不能被消除,又不能保持恒定。
例如,单组实验往往由于前一处理影响后一 处理的效果,产生顺序误差。为了抵消顺序 误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ABBA的排列顺 序来安排实验顺序
精选2021版课件
4
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Ⅰ
被试内设计 被试间设计 混合设计
精选2021版课件
5
一、被试内设计
也叫单组实验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 况的处理。
基本原理:每个被试参与所有的实验处理,然 后比较系统被试在不同处理下的行为变化。
在实验研究中,如果实验者主要想研究每一个 被试对实验处理所引起的行为上的变化,可考 虑采用被试内设计。
试验设计
心理学教研室 雷玉菊
精选2021版课件
1
实验设计的概念
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 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 验程序的计划。它的目的在于找出实验 条件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 的结论,来检验解决问题的假设。
精选2021版课件
2
实验设计的内容
①刺激变量(或刺激变项)的确定及其呈现的方式; ②反应变量(或反应变项)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③对一切有关变量(或变项)的控制措施; ④确定被试总体及被试样本人数和选择被试的方法; ⑤拟定主试在实验开始前对被试者要说的指示语; ⑥规定实验次数; ⑦安排实验程序; ⑧规定使用仪器的型号; ⑨规定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优点:除具有前后设计的优点,还具有
降低由于一次观测而得到被试不正常行为的几率 提供测量过程中的信息,获得发展趋势
心理学实验设计

选择的问题是:计算机键盘与水平面可有三种倾斜度:0度、10度和15度,试设计一项实验来证明,哪一种倾斜度最有利于输入字符。
实验设计一:单因素被试内设计1.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
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的中文文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干扰。
其中选出被试10名,每个被试依次接受三个水平的实验处理(0度,10度和15度)。
单因素被试内被试分配图3.实验材料3台配置一样的电脑,分别是:0度,10度和15度。
分别给被试呈现不熟悉的材料,避免对材料有熟悉度,每段文字500字。
4. 实验程序(1) 把被试统一安排在指定教室进行,事先不需要太多的交流。
(2) 指导语: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文字输入的测试。
在屏幕中央将会出现一篇文字,请您以最快的速度输入文字。
在我说开始后,大家可以开始了。
(3)电脑自动记录被试完成的时间。
(4)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二:单因素被试间设计1.提出假设:在计算机和水平面之间的三种倾斜度中,0度,10度和15度中,打一段相同的材料(使用相同的语言),在完成任务以后,比较一下哪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最少的,假设倾斜10度所需要的时间是最少的。
2.被试筛选被试:筛选被试:在对被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
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之前,要对每个被试进行测试。
让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进行,给他们500字的中文文字,在最后的结果中筛选出在3-4分钟内完成的被试,这样能够排除掉打字技术对成绩的干扰。
其中选出被试45名。
每个被试分别接受三个水平的实验处理(0度,10度和15度)。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实例一:心理学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影响。
被试
选取50名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相似的参 与者。
实验设计
数据分析
将参与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人,分别暴 露在不同颜色的环境中(红、绿、蓝、黄 、紫),记录他们的情绪变化。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 颜色对情绪的影响。
实例二:教育学实验设计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01
3. 在某些情况下,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可以减少实验所需的时间和 资源。
02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缺点
03
1. 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因此可能需要大量的被试才能 获得显著的实验结果。
04
2.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被试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需 要更严格的匹配或随机化技术来平衡被试之间的差异。
03
2. 当实验者需要控制被试之间的交互作用时 。
04
3. 当实验者需要避免被试之间的交互作用对 实验结果的干扰时。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优缺点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优点
1. 由于每个被试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被试之间的交 互作用,避免交互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可以比较不同实验处理的效果,提供较为准确的 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更加可信。
优化资源分配
03
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提高研究效率,使研究
更加经济和高效。
实验设计的分类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指实验中只有一个自变量,每个被试只接受 一种自变量水平的实验设计。
多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指实验中有多个自变量,每个被试接受所有 自变量水平的实验设计。
《实验心理学》部分术语解释

实验心理学部分术语1.ABAB设计(ABAB design)也称为轮回设计(reversal design),是一种单被试实验设计。
其实验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基线测试、实验处理条件下测试、返回基线测试段、实验处理条件下的再测等阶段。
2.听觉掩蔽(Auditory masking)就是指由于某一声音刺激的存在而使另一声音刺激的强度阈限提高的现象,这是一种常见的听觉现象。
3.被试间实验设计(Between-subjects experimental design)也叫做独立测量设计(independent-measures design)、独立组设计(independent groups design)或组间设计(between-groups design),是将互相独立但又相等的被试组分派在不同实验处理下进行测量,然后对各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的一种实验设计。
4.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分数聚集在测量量表的高分端,使分数提高的可能性很少甚至没有。
这是一种全距效应。
5.混淆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混淆变量(confounding variable),是指那些不拟研究但却与自变量一起发生系统性改变的变量,它使得被试心理或行为变化的原因变得无法确定。
6.知会同意表(Consent form)是研究者提供的书面声明,上面包含所有知会同意的项目和被试签名行。
研究实施之前,要将知会同意表提供给可能被试,以便他们了解在决定是否愿意参加研究之前需要知道的全部信息。
7.控制组(Control group)在一项研究中不接受处理或只接受安慰剂处理的被试组。
8.抵消平衡(Counterbalancing)在被试内设计中,一种为了使顺序效应和与时间有关的影响降到最小而将被试分成若干小组以便各小组以不同的顺序接受一系列实验处理的实验程序,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在每一种可能的处理顺序上都有相等的被试按照各自顺序参加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研究
定义
个案研究的优点
个案研究的缺点
单被试实验设计
单被试实验设计(single-case experimental designs)基本模式
பைடு நூலகம்
ABAB设计(the ABAB design)
ABACA设计
AB1AB2A设计
多基线设计(the multiple-baseline design)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3
简介(3)
在这一讲我们将介绍另外一种方法,单被试实验设计 (single-case research designs),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强调单个被试或少数几个被试,有时又把它称为
“small n research”。单被试实验设计在19世纪科学心
理学诞生之际就受到许多著名心理学家的重视,如 1860年,Gustav Fechner在他的著名的著作
单被试实验设计的应用
单被试设计的优缺点
单被试设计与组设计的比较
组研究策略和个体研究策略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1
简介(1)
如果有人问到Sigmund Freud和B. F. Skinner两人之间 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当然,我们会说Freud和Skinner 都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除此之外,我们又很 难在他们两人之间找到其他的共同之处。Freud建立了 精神分析理论,每当我们提到Freud的名字时,一般都 会想到“无意识动机”、“防御机制”等概念。 Skinner建立了行为的实验分析方法,与Skinner联系在 一起的概念一般为“行为主义”、“强化”和 “Walden Two”。Freud和Skinner在研究方面的共同点 则在于他们的方法学上的一致,即他们的研究都是建 立在对单个被试的研究基础之上的。
“Elementa der Psychophysik”(《心理物理学纲要》)
中,就报告了他使用单个被试进行研究的结果。另外, 众所周知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是通过对他自己 的测量而得到的,在他的实验中,艾宾浩斯既是主试 也是被试。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4
简介(4)
当我们说到实验中只有一名参加者时,可能有 些人就会想到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如单被试 实验是否具有代表性?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9
一、个案研究 (一)定义(2)
单个案设计 多个案设计
单单位分析
第一型
第三型
多单位分析
第二型
第四型
图4.1 个案研究的设计(Yin,1989)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10
一、个案研究 (一)定义(2)
个案的研究类型一般有以下三种:
以个人为单位的个案,可以是正常成人的经 历、成就或关于人生观的自传;儿童或青少 年发展过程的记述;天才人物;适应不良儿 童;罪犯;精神病患者等。
以社会机构为单位的个案,一个家庭;一所 学校;一个机关;一个工厂等。
以社会团体为单位的个案,农村、企业等。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11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7
简介(7)
我们将介绍两种单被试研究方法。
第一,为个案研究(case study),Freud和其他心 理分析家经常使用,主要应用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 其他学派的心理学家也经常使用该研究方法。个案 研究中得到的关于行为的有价值的假设,可以通过 严格控制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展。
Ebbinghaus使用一个范围变化很大的条件和无意义音 节的词表作为材料对自己进行了极大数量的记忆实验。
许多现代记忆的研究在实验系列上只使用一个被试。
也可以对一个或两个患特定的大脑损伤的病人中进行。 Humphreys和Riddock(1993)对两个Balint综合症— —特定大脑区域损坏引起的视觉指导的触摸困难。病 人要说出在一张卡片上的32个圆圈是否都是一样的颜 色。当圆圈在一起靠得很近时,一个病人操作结果比
第二,为单被试研究(single-case research designs),由Skinner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行为 的实验分析中所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学校、 家庭、医院和商业等领域的研究中。有时我们又把
单被试研究称为“N=1 experimental designs”。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然而,设想一个从太空得到一个怪异的月亮石 样品的物理学家。在真空和正常的空气中,测 试岩石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的数量,以便检测 它的重要变化。毫无疑问,这将产生出宝贵的 科学知识。进一步,从我们对岩石世界的一般 性知识,我们可以十分确信的假设类似的岩石 将在月球存在。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5
简介(5)
8
一、个案研究
(一)定义(1)
个案研究(case study)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 组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个案研究的材料来 自于以下几个方面:自然观察(naturalistic observation)、访谈(interviews)、心理测 验(psychological tests)和档案记录 (archival records)等。虽然个案研究经常与 临床心理学联系在一起,但是,发展心理学家、 记忆研究者和动物行为学家也经常使用这种方 法,还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于人类学、犯罪学 和社会学的研究之中。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2
简介(2)
在前面的部分我们着重强调了组研究的方法 (group methodology),比较各组被试的平 均结果,组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科学性质的一种 保障,并且很好地反应了研究者的活动。心理 学研究中的最典型的例子是,选择一些被试, 在一种或几种实验处理下观察这些被试的行为。 如果潜在的自变量得到很好的控制,那我们就 可以得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证明。
较好,这就支持了以下的观点,即该大脑区域的损伤
引起的注意转移的困难,尽管这个结论仅仅对一些病
人是正确的。因此,单被试设计在与特定的医学条件 相关的认知缺陷的研究中是很有用的。
第四讲 单被试实验设计
6
简介(6)
单被试设计在需要长期训练的研究中也 是十分有用的。例如,Spelke,Hirst和 Neisser(1976)的研究中,他们连续几 个星期训练两名学生的阅读,每天进行5 个小时,结果表明,他们最终表现出与 正常儿童相同的阅读速度,及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