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基础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
在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比例的重要
知识和技能:
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同种类的量之间的关系,在比例中我们将这些
量用分数表示。
2. 比例的性质:比例的两个分数称为一个比例,比例中各个分数的相等关系称为比例
的性质。
例如:如果a:b = c:d,则称a、b、c、d构成一个比例。
3. 比例的基础运算:比例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例如:如果a:b = c:d,则有a+c:b+d = a-b:b-d = a/b:c/d。
4. 比例的化简和维持:在比例中,我们可以约分或扩大分数的值,得到一个全等的比例。
例如:将2:3化简为2/3:1,将2:3扩大为4:6。
5. 比例的图形应用:比例可以用来解决与图形形状和尺寸相关的问题。
例如:通过比
例可以计算矩形的边长、面积等。
6. 比例和百分数的关系: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其中分子是一个非负整数。
例如:25%表示为25/100或1/4。
7. 比例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计算折扣、利率、比赛成绩等。
以上是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关于比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实
际应用问题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课时 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教案

TB 小初高题库
24 (2) :
39
人教小学数学
2.小结: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
比,它的前后项互质的两个整数。当然也可以把比写成分数,但不要写成整数或小数。
三、课堂达标
四、课外拓展 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 20 平方米要 320 块,如果铺 42 平方米,要用多少 块方砖?
人教小学数学
人教小学数学 六年级下册 教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来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吧
TB 小初高题库
第 6 单元 整理和复习
人教小学数学
一、数与代数
第 9 课时 比和比例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
比值,会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2. 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
TB 小初高题库
人教小学数学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TB 小初高题库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自主完成下表:
比
比例
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各部分 名称
基本性质 2.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可用字母表示。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也可用字母表示,便于比较、区别。
正比例:
=k(一定) 反比例:
=k(一定)
二、专项训练
1.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1)96∶24
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

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比和比例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贯穿了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
比和比例不仅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学科的基础。
本文将对比和比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比1、比的定义比是指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冒号或斜线表示。
例如,A与B的比是3:2,或者A/B=3/2。
2、比的性质比的性质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交换律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交换位置,比值不变;结合律是指比的运算可以结合在一起,没有顺序之分;分配律是指比可以分配到其他数学运算中。
3、比的应用比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高度或重量时,都会使用到比的概念。
在化学中,物质的浓度、酸碱度等也使用比来表示。
二、比例1、比例的定义比例是指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等号表示。
例如,A与B的比例是3:2,或者A:B=3:2。
2、比例的性质比例的性质包括交叉乘积相等、交叉加法相等和交叉减法相等。
交叉乘积相等是指交叉相乘的两个数乘积相等;交叉加法相等是指交叉相加的两个数加起来相等;交叉减法相等是指交叉相减的两个数差相等。
3、比例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在计算两个数的比例时,可以使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进行计算。
在工程、设计和科学实验等领域中,比例的概念也经常被使用。
比和比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对于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和按比例分配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和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概念。
无论是在购物、分发物品还是规划生产中,比和按比例分配都是非常实用的工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一、比比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用于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我们可以说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0公里,那么它每分钟行驶的距离就是50/60公里,这里的50和60就是两个比。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1.分数运算:
-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则及其混合运算。
-分数乘法: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乘法法则,理解倒数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方法。
2.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应用。
3.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如折扣、税率、利率等问题的解决。
4.圆:
-圆的基本概念,直径、半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心角、弧、扇形、圆锥和圆柱的相关计算。
-圆周率π的认识和应用。
5.统计与概率: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绘制。
-可能性的大小比较,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计算。
6.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性质和面积计算。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线定义和画法。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
7.代数初步:
-用字母表示数,列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解决问题。
-解简易方程,包括一步方程和两步方程。
8.解决问题策略: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等。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数与代数:比和比例(1)(知识点总结+同步测试)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数与代数比和比例(1)知识点复习一.比的意义【知识点归纳】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命题方向】=5:4;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求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进而根据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意义,关键是根据甲乙丙的关系,分别用含有x 的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再利用比的性质化简比.二.比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知识点归纳】1.读法:几比几,如15:10读作15比10.2.写法:把“比”字用比号代替.如15比10 记作15:10或1015. 3.各部分名称:比的前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分析: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据此解答. 解: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故答案为:前项,后项.点评:明确比各部分的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知识点归纳】1.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除法中的商.2.区别:比是一种关系,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命题方向】分析:根据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即可得答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商不变的规律、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四.比的性质【知识点归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一个比的前项扩大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缩小4倍B、扩大4倍C、不变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由此做出选择.解:一个比的前项扩大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扩大4倍.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熟记性质,灵活运用.例2:甲:乙=3:4,乙:丙=3:2 甲、乙、丙三数的关系是()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甲=乙=丙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写出甲乙丙连比,即可知答案.解:甲:乙=3:4=9:12乙:丙=3:2=12:8甲:乙:丙=9:12:8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基本性质.五.求比值和化简比【知识点归纳】1.求两个数的比值,就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这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2.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整数比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2)分数比化简方法: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利用求比值的方法也可化简分数比,但结果必须写成比的形式.(3)小数比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位数,完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3.2,乙数与甲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16:5B、5:16C、3:2D、2:3分析:根据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3.2,可以认为乙数是1份的数,甲数是3.2份的数,进一步写出比并化简比.解:乙数:甲数=1:3.2=10:32=5:16.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先写出比,再进一步化简比.六.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识点归纳】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组成比例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比例的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4:5=16:20⇔4×20=5×16【命题方向】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同步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为防止雾霾,在一个活动场所的50人中有一部分人带了口罩,下面各比中,戴口罩和没戴口罩的人数比不可能是()A.1:1 B.1:4 C.12:13 D.9:112.(2分)把4克酒精溶于40克水中,酒精和酒精溶液的比是()A.1:10 B.1:11 C.5:113.(2分)一个比的比值是1,后项是2.5,前项是()A.2.5 B.1.5 C.24.(2分)(A、B都不为0),那么A()B.A.>B.<C.=5.(2分)9:6=()A.3:2 B.18:15 C.2:36.(2分)一个比的前项是30,如果前项增加6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增加60 B.减少60 C.乘3 D.除以37.(2分)下列与6:9比值相等的是()A.16:19 B.3:2 C.2:38.(2分)化简比:=()A.8:6 B.C.6:7 D.5:29.(2分)把改写成一个比例,可以是()A.35::21 B.35:21=C.35::21 D.21::10.(2分)2x=3y,所以()A.x:y=2:3 B.x:y=3:2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3分)11.(4分)一条路,已修了,还剩,已修的和还剩的比是:.12.(2分)A的的与B的的相等(A、B都不为0),则A与B的比为,B比A多%.13.(3分)5:8的前项是,后项是,比值是.14.(4分)=÷45=3:=%=[填成数]15.(4分)36÷=4:5==%=折16.(1分)把的分母扩大4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扩大倍.17.(1分)甲、乙两数的比为13:8,甲数扩大为原来的3倍,乙数要加上,比值才能不变.18.(2分)把0.3: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19.(1分)把350千克:二吨化成最简整数比是.20.(1分)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其中一个外项是1.25,另一个外项是.三.判断题(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21.(2分)学校到图书馆,甲用了10分钟,乙用了12分钟,甲和乙速度之比是5:6..(判断对错)22.(2分)比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做比的项.(判断对错)23.(2分)如果n表示被除数,m表示除数,m≠0,那么n÷m=.(判断对错)24.(2分)3:7的前项加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加3.(判断对错)25.(2分)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一样的.(判断对错)26.(2分)3:2和6:12能够组成比例.(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27.(6分)化简比.(1)0.3:0.5=(2):=(3)0.25:1=28.(6分)解比例.8.1:x=1.8:36:x=:=五.应用题(共3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5分)29.(5分)甲、乙两数的和是21,它们的比是3:4,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30.(5分)王亮6分钟走了300米,李明用的时间是王亮的1.5倍,王亮与李明的速度比是多少?31.(5分)按照这种截取的方法,笫四天截取的长度与原来木棍总长度的最简单整数比是多少?请你用喜欢的方式展示你的思考过程.六.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6分)32.(6分)小明和小红去商店买球,小红买了5个乒乓球,花了25元,小明买了7个羽毛球,花了14元,根据以上信息,写一些比,并求出比值.33.(6分)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比最简整数比比值125:1000:4.5:634.(6分)把、、0.4和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分析】因为戴口罩的人数与不戴口罩的人数的和是50,所以50应是戴口罩的人数与不戴口罩的人数比率的前项与后项的和的整数倍,据此就可以作出选择.【解答】解:50÷(1+1)=25,50÷(1+4)=10,50÷(13+12)=2,50÷(9+11)=2…10;所以9:11不是戴口罩和没戴口罩人的比率;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每个比率的前项与后项的和是否能整除50.2.【分析】把4克酒精溶于40克水中,酒精溶液为(4+40)克,进而根据题意,求出酒精和酒精溶液的比,然后根据比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解答】解:4:(4+40)=4:44=1:11;答:酒精和酒精溶液的比是1:1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比的性质,注意酒精溶液的克数是酒精加水的克数即可.3.【分析】因为前项÷后项=比值,根据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因为被除数=除数×商,所以前项=后项×比值,据此解答.【解答】解:2.5×1=2.5,答:前项是2.5.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及应用.4.【分析】a÷b=(A、B都不为0),说明b是a的2倍,a是b的,由此得解.【解答】解:a÷b=(A、B都不为0),说明b是a的2倍,a是b的,故a<b.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一,也就是另一个数是一个数的几倍.5.【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由此解答.【解答】解:9:6=(9÷3):(6÷3)=3: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熟记性质,灵活运用.6.【分析】根据一个比的前项是30,若前项增加60,可知比的前项由30变成90,相当于前项乘3,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据此进行选择.【解答】解:一个比的前项是30,若前项增加60,可知比的前项由30变成90,相当于前项乘3,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7.【分析】此题可先算出原式中比的值,再算出A、B、C中比的值,即可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6:9=6÷9=A:16:19=16÷19=B:3:2=3÷2=C:2:3=2÷3=所以A、B都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8.【分析】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成前后项是互质的两个数即可.【解答】解:==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化简比的方法,关键是找出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9.【分析】把各比例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写成两个积相等的式子,看哪个符合题意.【解答】解:因为35::21所以35×21=×因为35:21=:所以×35=21×34因为35:=:21所以35×21=×因为21:=35:所以21×=35×即把改写成一个比例,可以是35:21=:.故选:B.【点评】此题也可根据写了8个比例式,看哪个符合题意.关键是比例性质的熟练应用.10.【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即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比例式.【解答】解:因为2x=3y,所以x:y=3:2.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3分)11.【分析】把一条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7份,已修了5份,所以已修了全程的,还剩下2份,所以还剩下全程的,求已修的和还剩的比是多少就用已修的比上还剩的即可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得,一条路,已修了全程的,还剩下全程的,答:已修的和还剩的比是5:2.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和比的意义的应用.12.【分析】已知A的与B的相等(A、B都不为0),即A×=B×,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得:A:B =:,根据比的化简方法,:=():()=4:5;把B看作单位“1”,先求出A比B多几,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A×=B×,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得:A:B=:,:=():()=4:5;(5﹣4)÷4=1÷4=0.25=25%;答:A与B的比为4:5,B比A多25%.故答案为:4:5;2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基本性质的逆应用,以及百分数意义的应用.13.【分析】“:”叫比号,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据此解答.【解答】解:5:8中,比的前项是5,后项是8,比值是:5:8=5÷8=;故答案为:5,8,.【点评】此题考查比的前、后项的辨识,也考查了求比值的方法.14.【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9÷1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3就是27÷45;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9:1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除以3就是3:5;9÷15=0.6,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根据成数的意义60%就是六成.【解答】解:=27÷45=3:5=60%=六成.故答案为:27,5,60,六成.【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分数、百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5.【分析】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4:5=4÷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9就是36÷45;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4:5=,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7就是;4÷5=0.8,把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80%;根据折扣的意义80%就是八折.【解答】解:36÷45=4:5==80%=八折.故答案为:45,35,80,八.【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法、分数、百分数、比、折扣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16.【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即分母扩大4倍,分子也应扩大4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把的分母扩大4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扩大4倍;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17.【分析】甲数扩大为原来的3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乙数扩大为原来的3倍,变成8×3=24,即加上24﹣8=16,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甲数扩大为原来的3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乙数扩大为原来的3倍,变成:8×3=24,即加上:24﹣8=16;故答案为: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8.【分析】(1)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2)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比值.【解答】解:0.3:=(0.3×10):(×10)=3:20.3:=0.3÷=1.5故答案为:3:2,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19.【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作答,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解答】解:350千克:2吨=350千克:2000千克=(350÷50):(2000÷50)=7:40故答案为:7:4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20.【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已知两个内项的积是1,则两个外项的积也是1;用1除以1.25,即为另一个外项.【解答】解:因为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所以另一个外项是:1÷1.25=0.8.故答案为:0.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三.判断题(共6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2分)21.【分析】将学校到图书馆的距离看做单位“1”,则甲每分钟走,乙每分钟走,所以甲乙每分钟行的路程比是:,化简比后即可判断.【解答】解:甲每分钟走,乙每分钟走,所以甲乙每分钟行的路程比是::=(×60):(×60)=6:5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抓住总路程为单位“1”,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分析】根据比的含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据此解答.【解答】解:比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做比的项.故答案为:√.【点评】明确比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线,除数相当于分母,商相当于分数值,n表示被除数,m表示除数,m≠0,那么n÷m=.【解答】解: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n表示被除数,m表示除数,m≠0,那么n÷m=.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24.【分析】在3:7中,如果前项加3,即前项增加1倍,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增加1倍,即加上7;据此解答.【解答】解:3:7的前项加3,即前项增加1倍,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增加1倍,即加上7;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25.【分析】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的过程,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所以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据此可知它们的意义不同.【解答】解: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比的过程,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而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所以它们的意义不同.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意义的不同,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仍是一个比;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26.【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分别求出这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够组成比例,否则就不能组成比例;由此解答.【解答】解:3:2=1.56:12=0.5它们的比值不相等,所以3:2和6:12不能够组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意义以及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每小题6分)27.【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解答】解:(1)0.3:0.5=(0.3×10):(0.5×10)=3:5(2):=(×20):(×20)=1:8(3)0.25:1=(0.25×4):(1×4)=1: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28.【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原式化成1.8x=8.1×36,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8求解;(2)根据等式的性质,原式化成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3)根据等式的性质,原式化成1.6x=9.6×1.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8求解.【解答】解:(1)8.1:x=1.8:361.8x=8.1×361.8x÷1.8=291.6÷1.8x=162;(2):x=:x=×x=x=;(3)=1.6x=9.6×1.21.6x÷1.6=11.52÷1.6x=7.2.【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对齐.五.应用题(共3小题,满分15分,每小题5分)29.【分析】甲、乙两数的和是21,它们的比是3:4,甲数占了它们和的,乙数占了它们和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可列式解答.【解答】解:21×=9;21×=12;答:甲两数是9;乙数是12.【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求出甲、乙两数各占了它们和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30.【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300米除以6分钟就是王亮的速度,用300米除以(6分钟×1.5)就是李明的速度.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王亮与李明的速度比.也可根据由于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速度与时间成反比,王亮与李明所用时间的比前、后项交换位置所得到的比就是王亮与李明速度的比.【解答】解:6×1.5=9(分钟)(200÷6):(200÷9)=:=3:2或(6×1.5):6=9:6=3:2答:王亮与李明的速度比是3:2.【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意义及化简.关键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王亮、李明的速度.31.【分析】把木棍的原长设为1,则第一天截取后剩下的长度是它的,第二天截取后剩下的长度是的,即×=,同理第三天截取的长度是的,即×=,第四天截取的长度是的,即×,由此再作比、化简即可.【解答】解:把木棍的原长设为1,则第四天截取的长度是:×××=第四天截取的长度:原来的长度=:1=1:16;答:笫四天截取的长度与原来木棍总长度的最简单整数比是1:16.【点评】解决本题设出原来的长度,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表示出第四天截取的长度,从而解决问题.六.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6分)32.【分析】可以写出小红买的兵兵球个数与小明买的羽毛球个数的比;可以写出小红用钱数与小明用的钱数的比;可以写出小红花的钱数与买的兵兵球个数的比;可以写出小明花的钱数与买的羽毛球个数的比等.把以上写出的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可化成最简整数比;根据比值的意义,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比值,即可求出各比的比值.【解答】解:小红买的兵兵球个数与小明买的羽毛球个数的比是5:7,其比值是5÷7=;小红用钱数与小明用的钱数的比是25:14,其比值是25÷14=;小红花的钱数与买的兵兵球个数的比是25:5=5:1,其比值是5÷1=5;小明花的钱数与买的羽毛球个数的比是14:7=2:1,其比值是2÷1=2.【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意义、化简、求比值.都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33.【分析】(1)首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然后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比值是多少即可.(2)首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变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然后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比值是多少即可.(3)首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一位,化成整数比,然后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最后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比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125:1000=(125÷125):(1000÷125)=1:8=1÷8=(2):=():()=4:3=4÷3=(3)4.5:6=45:60=(45÷15):60÷15)=3:4=3÷4最简整数比比值=比125:1000 1:8:4:34.5:6 3: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要熟练掌握,注意先把每个比化成整数比.34.【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看看给出的这四个数中哪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另两个数相乘的积,进而逆用比例的性质把等式转化成比例即可.【解答】解:因为××,所以:=:0.4.【点评】解决此题也可以根据比的意义,先用四个数写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进而写出比例即可.。
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

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好好聊聊比和比例这个超有意思的知识点!
咱先来说说比吧!就像你有 5 个苹果,我有 3 个苹果,那咱俩苹果数量的比就是 5:3 呀。
比就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呢!比如说,足球队里男生有 10 人,女生有 5 人,那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就是 10:5 啦。
再讲讲比例。
假如有个配方,说盐和面粉的比例是 1:4,那就是说每 1 份盐要搭配 4 份面粉哦。
就好像做蛋糕,得按照正确的比例来,不然味道可就不对喽!比如调和油漆的时候,颜色和稀释剂比例要是不对,那颜色可就没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啦!
比和比例可是紧密相关的呢!比例不就是由两个或多个比组成的嘛。
想象一下,比赛跑步,你的速度和我的速度之比,再和别人的速度之比,如果能放在一起看,不就是个比例关系嘛。
那它们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盖房子的时候,工人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比例来施工,不然房子不就盖歪啦?还有做衣服,尺寸比例得拿捏得死死的,不然穿起来多别扭呀!
哎呀,比和比例真的超级重要,别小看它们哦!它们就像生活中的小魔法师,在各种地方发挥着神奇的作用。
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呀,这样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游刃有余呢!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知识点,它们能帮咱们解决好多实际问题呢,不是吗?。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10比和比例 全国通用 有答案

10.比和比例知识要点梳理一、比的意义和性质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写法和读法:表示数a与数b(b不能为零)的比,写作a:b,也可以写作。
“:”是比号,读作“比”,所以a:b读作a比b。
比的前项和后项: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是比的结果,叫做比值。
例如:4 : 5=4÷5=0.8↓↓↓↓前项比号后项比值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比、分数和除法比与分数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比号相当于分数线。
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7:4可读作:七比四。
比与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号相当于除号。
比、分数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下表所示:三、求比值与化简比1.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是比的结果,叫比值。
同类量的比,其比值没有单位名称;不同类量的比,其比值有单位名称。
例如:100千米:5时=20千米/时2.化简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的,称为化简比或比的化简。
四、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便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配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单,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15:60=12:48可得:60×12=15×48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五、比和比例的区别六、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经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比例改写成两个外项乘积与两个内项乘积相等形式的方程,再用已知的两项的乘积除以另一个已知项求出未知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第四单元 比例

4 比 例一、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可以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 ∶b=c ∶d ,那么ad=bc 。
3.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也可以解比例。
三、解比例1.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解比例的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的方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外项之积与内项之积相等的等式...............,.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四、正比例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y 和x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k ..。
3.正比例的图象......:如果把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中相对应的数都看作是一个数对,在方格纸上把写这些数对相对应的点连起来,形成一条射线..;反之,该射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的就是正比例关系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一组具体值。
五、反比例提示: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既可以写成带比号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读法相同。
例如:2.4×40=1.6×60提示:如果4个不同的数能组成比例,那么这4个数一共能组成8个不同的比例。
提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不是解比例唯一的方法,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或其他方法解比例。
总结: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先找变量(两种相关联的量),再看定量(两种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最后作出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內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通过这个性质可进一步得知:1、交换內项或外 项的位置等式仍成立;2、內项变外项、外项变內项等式仍成立 推论 交叉相乘: a : b c : d
三、比例应用题基础—按必分配
【例 7】 某化肥厂甲、乙、丙三个车间共有工人 820 人,如果三个车间人数的比是 8:12:21,问 甲、乙、丙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真题】2008 年· 实外· 小升初考试· 6分 【答案】甲车间 160 人,乙车间 240 人,丙车间 420 人 【解析】甲车间有: 820 8 12 21 8 160 人; 乙车间有: 820 8 12 21 12 240 人; 丙车间有: 820 160 240 420 人.
【小结】化简最简比的几个技巧: (1) 小数和分数先化成整数. (2) 整数连比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 (3) 只有两项时,可将比看成除法.
3.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比在应用题中的体现了各个量的数量关系,例如 3 : 4 3:4 可表示 3 份和 4 份的倍数比例关 系.体会比在生活中的这种应用,对于今后解决分数、比例、百分数应用题打下基础有着重要的意 义。 【例 2】填空: (1) 小明的僵尸卡有 20 张,太阳卡有 10 张;小红的僵尸卡有 12 张,太阳卡有 30 张。那么小明与 小红僵尸卡之比是_______;太阳卡之比是________;总数量之比是_________。 (2) 从 A 地到 B 地,甲要 12 小时,乙要 18 小时,甲、乙两人时间之比是_________。 (3) 从 A 地到 B 地,甲乙所用时间之比是 3:4,甲用了 6 小时,那么乙用_________小时。 (4) 两个正方形边长之比是 1:2,周长之比是__________。 【答案】 (1) 5 : 3 1: 3 5 : 7;(2) 2 : 3 ;(3) 8;(2) 1: 2 【例 3】 (1)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3,乙数与丙数的比是 4:5,则甲、乙、丙三数的比是______. 1 1 1 1 (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乙数与丙数的比是 : ,则甲、乙、丙三数的比是______. 3 4 2 4 【答案】(1) 8 :12 :15 ; (2) 8 : 6 : 3 【解析】乙是连接甲和丙的桥梁 (1) 甲:乙 2 : 3 8 :12
4:5 x :8 5 x 32 32 x 5
(2) 1 5 1 x 20 8 3 1 x 32 3 32 x 3 3 x 32
三、比和比例的区别
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由两项组成(前项和后项) ;任意两个数都能组成比. 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比例由四项组成,两个內项两个外形项. 【小结】
由分数、比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 a b a : b 【小结】 除法 被除数 除数 商
a b
分数 分子 分母 分数值
比 前项 后项 比值
2.比的性质与最简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 ,比值不变.如, 3 4 6 8 ,即
3: 4 6 : 8 .
【基础练习 1】填空:
3: 2 27 :
9:(
) 15
111 ( )
( 8
)
(
) :14
【答案】 3: 2 27 : 18 9 : (6) 15 10
111 (12) (21) :14 (74) 8
利用比的性质,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化为整数时若前项与后项互质则称为最简整数比,也称最简 比。通常我们在表示具体题目的结果时,若结果为比,均要求化简为最简比。 【基础练习 2】填空: (1) 将 27 : 36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3 (2) 将 : 0.75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 8 1 1 1 (3) 将 : : 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________。 2 3 4 【答案】(1) 3 : 4 ,3 比 4;(2) 1: 2 ,1 比 2;(3) 6 : 4 : 3
S 【解析】 t是相同,是定值, t ,则 S、v 成正比,甲与乙速度 v 之比是 4:5,则甲与乙路程 S 之 v
比是 4:5 【例 6】判断题 (1) 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正比例. 【真题】2010 年· 成外· 小升初考试· 2分 (2) 甲、乙两数的乘积是 7,这两个数一定成反比例. ( 【真题】2013 年· 成外· 小升初考试· 外地生· 1分 【答案】错误;正确 【解析】(1) 设长方形的面积为 s,长为 a,宽为 b 可得, S ab ,其中 S 是定值,即长和宽乘积是定值,长宽成反比,故应为错误。 (2) 甲乙两数乘积是定值,则甲乙成正比,答案为正确。 ) ( )
比和比例基础
牧童教育 4 也可以写作 3 : 4 ,读作 3 比 4.“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3 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后项,比的结果叫比值.例如 3 : 4 的比值是 , 4 或 0.75
注意,比值是一个数值,可以为分数、小数、整数。 【板书】
4/6
比和比例基础
牧童教育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 数的比值一定,两种量就叫做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 x,y 表示两 种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式子表示: y x k (k 是定值)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 数的乘积一定,两种量就叫做发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 x,y 表示两 种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式子表示: xy k (k 是定值) 【基础练习 5】例如,在行程问题中我们知道存在 S vt 。 (1) 若甲乙两人速度之比是 4:5,那么两人同时从 A 地出发去 B 地,所用时间之比是? 【答案】5:4 【解析】 S是相同,是定值,vt S ,则 v、t 成反比,如,甲与乙速度 v 之比是 4:5,则甲与乙时间 t 之比是 5:4 (2)若甲乙两人速度之比是 4:5,那么两人同时行驶 5 小时,行驶的路程之比是? 【答案】4:5
2 : 3 4 : 6 4 : 6 2 : 3 2 : 4 3 : 6 3 : 6 2 : 4 由 2 6 3 4 可得 或 6 : 3 4 : 2 4 : 2 6 : 3 6 : 4 2 : 3 2 : 3 6 : 4
3/6
比和比例基础
牧童教育
2 4 2 1 唯一)。即 9 , , 和 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判断正确。 5 35 3 3 28 35 2 35 4 21 6 6 28 35 2 35 4 21 , , , 法二:这四个数通分写成 ,因为 ,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105
乙: 丙 4 : 5 12 :15 甲:乙: 丙 8 :12 :15
2/6
比和比例基础
牧童教育
1 1 2 1 甲:乙 : : 3 4 3 2 2 1 1 甲:乙 : 丙 : : 8 : 6 : 3 3 2 4
(2)
当然,也可以将两个比都化成整数比后再化连比
二、比例的认识
a c ad bc b d
【证明】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a c a c 即, bd bd ad bc b d b d a c 另外, ,a b c d,a : b c : d ad bc b d x 1 5x 120 1 x 24 如上面的练习题可以用下面得解法: 120 5 【基础练习 3】4 个数:2,3,4,6,能写成比例吗?如果能,请写出全部比例。 【答案】能;见解析 【解析】比例的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那么只要能找到两两相乘相等的关系就能找到比例
12 x 15 4 x5 (2) 14 x : 2:3 2x 1 4 3 x 21
【例 5】 解方程.(1) 4 : 5 x :8 ;(2)
1 1 5 : :x 3 20 8
【真题】2013 年·实外西区·小升初考试 【答案】(1) x 【解析】(1)
32 3 (2) x 5 32
1/6
比和比例基础
牧童教育
【解析】(1) 27 : 36 27 9 : 36 9 3: 4 ,最简整数比是 3: 4 ,读作“3 比 4” 3 3 3 (2) : 0.75 : 1: 2 ,最简整数比是 1: 2 ,读作“1 比 2” 8 8 4 1 1 1 1 1 1 (3) : : 12 : 12 : 12 6 : 4 : 3 ,最简整数比是 6 : 4 : 3 2 3 4 2 3 4 注意: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式子,那么多个数的连比是把多个数两两之见“比”的关系表示 在了一起。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连比可以清晰的看出各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多项的连比仍然符合比 的性质,但不具备比值。化简连比,仍然要使得每一项为整数,并且各项互质(即再无公共因 数) 。 【例 1】 把下面比化成最简比: 1 (1) 72 : 45 ________ : 0.3 ________ 10
7.2 4 1 ________ :1 ________ 5 3 7 1 1 1 8 (2) 24 : 26 : 40 ________ 91: 26 : 78 ________ : : ________ 3.2 :1.6 : ________ 3 4 6 3 【答案】 (1) 8 : 5,1: 3,8 : 5,36 : 25;(2) 12 :13: 20,7 : 2 : 6,4 : 3: 2,6 :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