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距仪测距

合集下载

光电测距基本原理

光电测距基本原理

光电测距仪根据测定时间t的方式,分为直接测定时间的脉冲测距法和间接测定时间的相位测距法。

高精度的测距仪,一般采用相位式。

相位式光电测距仪的测距原理是:由光源发出的光通过调制器后,成为光强随高频信号变化的调制光。

通过测量调制光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相位差φ来解算距离。

相位法测距相当于用“光尺”代替钢尺量距,而λ/2为光尺长度。

相位式测距仪中,相位计只能测出相位差的尾数ΔN,测不出整周期数N,因此对大于光尺的距离无法测定。

为了扩大测程,应选择较长的光尺。

为了解决扩大测程与保证精度的矛盾,短程测距仪上一般采用两个调制频率,即两种光尺。

例如:长光尺(称为粗尺)f1=150kHz,λ1/2=1 000m,用于扩大测程,测定百米、十米和米;短光尺(称为精尺)f2=15MHz,λ2/2=10m,用于保证精度,测定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光电测距仪结构1.仪器结构主机通过连接器安置在经纬仪上部,经纬仪可以是普通光学经纬仪,也可以是电子经纬仪。

利用光轴调节螺旋,可使主机的发射——接受器光轴与经纬仪视准轴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另外,测距仪横轴到经纬仪横轴的高度与觇牌中心到反射棱镜高度一致,从而使经纬仪瞄准觇牌中心的视线与测距仪瞄准反射棱镜中心的视线保持平行,配合主机测距的反射棱镜,根据距离远近,可选用单棱镜(1500m内)或三棱镜(2 500m内),棱镜安置在三脚架上,根据光学对中器和长水准管进行对中整平。

2.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短程红外光电测距仪的最大测程为2 500m,测距精度可达±(3mm+2×10-6×D)(其中D为所测距离);最小读数为1 mm;仪器设有自动光强调节装置,在复杂环境下测量时也可人工调节光强;可输入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自动对结果进行改正;可输入垂直角自动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差;可通过距离预置进行定线放样;若输入测站坐标和高程,可自动计算观测点的坐标和高程。

测距方式有正常测量和跟踪测量,其中正常测量所需时间为3s,还能显示数次测量的平均值;跟踪测量所需时间为0.8s,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自动重复测距。

(整理)光电测距仪知识介绍.

(整理)光电测距仪知识介绍.

光电测距仪知识介绍一、光电测距仪精度1、测距仪精度表达式:M D=±(A+B·D)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系数mm/km,D—被测距离km;每公里的比例误差为U mm,则M0=±(A mm+U mm·D)2、测距仪的测距误差分为两部分:固定误差:与距离无关的误差,有测相误差、加常树误差、对中误差。

比例误差:与距离成比例的误差,有光速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频率误差。

周期误差有特殊性,与距离有关当不成比例。

3、测距仪的三轴有:仪器的发射光轴、仪器的接收光轴(二者统称测距光轴)和望远镜视准轴。

有的仪器三轴平行,有的三轴同轴。

4、测距的精度评定:测距仪有标称精度和测距精度之区别。

标称精度:指一批仪器出厂时的合格精度,仪器的标称精度比较宽。

M D=±(A+B·D)测距精度:指一台仪器经过检测之后而得到的实际精度,可表明每台仪器在测距中的精度潜力大小。

M D=±√(M2d+M2a+M2b)M d–观测中误差,M a–加常数的检测中误差,M b—乘常数的检测中误差,二、光电测距仪测量方法1、斜距测量:置仪于BM1点上,瞄准BM2点,观测一个往测回(照准一次读数若干次为一个测回,每一个测回中的若干次读数互差≯6mm时,取平均值作为此往测的平均斜距),然后置仪于BM2点上,瞄准BM1点,观测一个返测回。

每测站观测前必须精确量出仪高i和棱镜高v。

2、竖直角(天顶距)测量:BM1和BM2两点往返分别测竖直角两个测回,要求半测回间较差≯12″。

测回间较差≯8″时,取两测回的平均值作为往返测的竖直角。

往测高差:∆H往=L往平均值·sinα往平均值+i往-v往返测高差:∆H返=L返平均值·sinα返平均值+i返-v返精度计算:f h= ∆H往-∆H返<F h=±30√L精度合格后取往返二者的平均值,正负号取往测的符号。

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原理

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原理

光电测距仪的基本原理
光电测距仪是一种利用光的传播速度来测量物体距离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发射一束激光或红外线的光束,当光束遇到物体时被反射或散射回来,通过测量光束的时间延迟来计算出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光电测距仪主要包括光源、光电探测器和计时电路三个关键部分。

光源通常使用激光二极管或红外发射管,通过电流的驱动来产生一束相干光束。

光束经过透镜或准直器的调节后被发射出去,形成一条射线。

当光束遇到目标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散射或吸收。

其中,反射是最常见的情况。

被反射的光束会在物体上再次形成一束反射光线。

这束反射光线会被传回光电测距仪的接收器。

光电探测器是测距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

光电探测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等光电传感器件。

当探测器接收到光信号时,会产生一个电信号。

接收到的电信号会被送入计时电路进行处理。

计时电路会测量光信号从发射到接收之间的时间延迟,并根据光的传播速度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计时电路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或计数器芯片来实现,可以精确测量非常短暂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光电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源的发射功率、光束的散射角度、目标物体的反射能力等。

还有一些特殊环境因素,如强光、雾气、湿度等也会对测量结
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试和校准,以保证测距精度的准确性。

光电测距仪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光电测距仪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光电测距仪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电测距仪作为一种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在建筑、工程还是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中,光电测距仪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然而,对于初次使用光电测距仪的人来说,可能存在一些不熟悉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使用光电测距仪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

一、仪器准备在使用光电测距仪之前,首先要确保仪器准备工作完成。

这包括:1. 检查电池电量:光电测距仪通常需要使用电池供电,所以在使用前要确保电池电量充足,以避免在测量过程中电量不足而影响测量结果;2. 清洁测距器镜片:光电测距仪的镜片上容易沾上灰尘或指纹,这会影响光的传输和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清洁镜片,以确保光线的正常传输;3. 校准测距仪:在测量之前,尤其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时,需要对光电测距仪进行校准。

校准的方法通常由用户手册提供,按照说明进行校准操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二、测量方法接下来,将介绍光电测距仪的基本测量方法:1. 准确定位目标:目标物体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准确地被定位。

使用光电测距仪时,应将目标物体放在测距仪的准星内,并确保目标物体与测距仪垂直。

避免在测量时,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出现遮挡物的情况;2. 按下测量按钮:将光电测距仪对准目标物体后,按下测量按钮进行测量。

请注意保持测距仪的稳定,以避免手抖或意外触碰按钮导致不准确的测量结果;3. 读取测量结果:测量完成后,光电测距仪会显示测量结果。

注意读取测量结果时,最好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光电测距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环境光的干扰:光电测距仪使用激光束进行测量,而强烈的环境光可能会干扰测量结果。

因此,在测量时应选择光线较暗的环境,并避免将激光照射到明亮的表面;2. 测量距离的限制:光电测距仪通常有一定的测量距离限制。

在使用前,了解仪器的测量范围,避免测量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距离;3. 安全使用激光:光电测距仪使用激光进行测量,因此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光电测距仪测距误差分析

光电测距仪测距误差分析

光电测距仪测距误差分析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湖北 武汉摘要:本文指出了光电测距仪测距误差的主要来源,对测距误差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精度评定的方法。

关键词:光电测距仪 测距误差 精度评定一、引言光电测距仪自问世以来,以其操作方便、快捷、高效、精密、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地籍与房产测量、施工放样、工业测量及近海定位等领域。

数字地球的建设,也以其为基本的数字采集设备之一。

作为一种被多种领域频繁使用的长度计量仪器,光电测距仪测距误差的分析与测距精度的定期评定始终是用户和承包方关心的问题。

因为仪器能否在要求的精度下可靠地工作,是测量工作能否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条件。

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光电仪器(全站仪、测距仪)测距系统的检定目的、项目和方法作了具的规范要求,本文就光电仪器的测距误差及精度评定进行分析。

测距精度是光电测距仪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其测距精度不但与仪器的性能有关,同时也取决于使用方法和实测时外界因素的影响。

分析测距误差的来源和影响程度,找出消除或减弱误差的措施和方法,对于正确、合理地使用仪器和维护仪器,以便测出精度较好的距离成果和分析测距成果质量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按照规范要求,对仪器进行检定,客观地评定仪器测距的实际综合精度,对了解仪器性能指标,验收新购和修理后的仪器以及合理使用仪器尤为重要。

欲达到系统客观地评定一台光电测距仪的测距精度这一目的,一方面应严格地按照规范要求对仪器进行检定,另一方面还需具备有关测距原理及相关的误差理论知识,以便找出测距误差的主要来源,再进行测距误差分析,作为综合评定仪器精度的依据。

二、光电测距原理1.光电测距仪按仪器测程分类:短程光电测距仪:测程在3Km 以内,测距精度一般在1cm 左右。

中程光电测距仪:测程在3~15Km 左右,适用于二、三、四等控制网的边长控制,精度一般可达±(10mm+6-10⨯)。

远程激光测距仪:测程在15Km 以上的测距仪,精度一般可达±(5mm+16-10⨯),满足国家一、二等控制网的边长控制。

光电测距原理及其应用

光电测距原理及其应用

光电测距原理及其应用光电测距原理的基础是光的速度恒定不变,一般取299,792,458米每秒作为光速值。

当光信号从发射器发出后,它会以光的速度向目标物体传播,并在目标物体上发生反射。

然后,光信号会再次传播回光电接收器。

通过测量信号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光信号在空气中的往返时间。

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已知,因此可以根据往返时间计算出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1.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使用激光技术进行测距的设备。

它通常使用光电发射器发射激光信号,然后利用光电接收器接收反射光信号。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往返时间,激光测距仪可以非常精确地测量出目标物体的距离。

2.无人驾驶汽车:光电测距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中。

无人驾驶汽车需要准确测量车辆与周围障碍物的距离,以便进行自动驾驶和避障操作。

光电测距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息,帮助无人驾驶汽车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行动。

3.工业自动化:光电测距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中。

例如,在生产线上,可以使用光电测距技术来检测物体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实现自动化操作。

光电测距仪可以被安装在机器人手臂或传送带上,用于定位和测量物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航空航天:光电测距原理可以帮助测量航空航天器与地球或其他天体之间的距离。

在航空航天任务中,精确的测距信息对于导航、轨道控制和飞行安全至关重要。

光电测距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距离测量数据,用于航空航天器的轨道计算和姿态控制。

总而言之,光电测距原理是一种利用光信号的传播速度来测量距离的原理。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激光测距仪、无人驾驶汽车、工业自动化和航空航天。

通过准确测量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光电测距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操作。

光电测距原理

光电测距原理

光电测距原理光电测距原理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进行测距的方法,它基于光的传播速度比较快的特点,通过测量光的传播时间来计算出距离。

光电测距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激光测距仪、雷达测距、无人驾驶等。

光电测距原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传播速度恒定的特性。

在真空中,光的速度约为每秒300,000公里,而在空气中也非常接近这个数值。

当光线从光源发出后,经过一定的距离后,被接收器接收到。

通过测量光线传播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距离。

光电测距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光源、接收器和计时器。

光源可以是激光器、发光二极管等,它们能够发出光线。

接收器可以是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用于接收光线。

计时器用于测量光线传播的时间。

在进行测距时,首先发出一束光线,光线经过一段距离后被接收器接收到。

接收器会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发送给计时器。

计时器开始计时,直到接收到光信号。

通过计时器测量的时间,可以得知光线传播的时间。

根据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线传播的时间,可以利用公式距离=速度×时间计算出距离。

由于光的速度是恒定的,因此只需要测量光线传播的时间,就可以准确计算出距离。

光电测距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激光测距仪中,利用激光器发出一束非常狭窄的激光束,通过测量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激光束所经过的距离。

激光测距仪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建筑测量、地理测量等领域。

在雷达测距中,利用雷达发射出的无线电波,通过测量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无线电波所经过的距离。

雷达测距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

在无人驾驶中,光电测距原理被用于感知周围环境和障碍物的距离。

通过激光雷达等设备,测量车辆与周围物体的距离,以便进行安全驾驶和避免碰撞。

光电测距原理是一种利用光的传播速度进行测距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光线传播的时间来计算出距离,广泛应用于激光测距仪、雷达测距、无人驾驶等领域。

光电测距原理的应用使得测距变得更加精确和便捷,为各种领域的测量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光电测距法在测绘中的应用技巧

光电测距法在测绘中的应用技巧

光电测距法在测绘中的应用技巧光电测距法是一种常用于测绘中的测距技术,通过利用光纤传感器或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实现对目标物体距离的准确测量。

本文将探讨光电测距法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技巧。

一、光电测距法的基本原理光电测距法利用光信号的传播速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光信号的传播时间,从而求得目标物体与测距仪之间的距离。

光电测距法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方式。

主动式光电测距法是指通过设备自身发射光信号,然后测量光信号的传播时间来计算距离。

常见的主动式光电测距设备有激光测距仪、光纤传感器等。

这种方式测量的距离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在测绘中对地面点或建筑物进行定位和勘测。

被动式光电测距法则是通过接收外界光信号,再根据光信号的传播时间计算距离。

被动式光电测距法广泛应用于测绘中的遥感和地质勘探等领域,有效地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光电测距法在地图绘制中的应用技巧在地图绘制中,光电测距法作为一种精准的测距方式,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为地图绘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以下将从地形测量、三角剖分、建筑物测绘和地图更新等方面介绍光电测距法的应用技巧。

地形测量是制作地图的基础工作之一,而光电测距法能够准确测量地面点与地面点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用于测量地形的高差和倾斜角度。

在地形测量中,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地面高程和坡度的测量,有效绘制出地形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三角剖分是绘制地图的另一重要环节,通过光电测距法可以获取地面特征点之间的距离信息,从而确定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

在进行三角剖分时,可以使用光纤传感器等设备对地图上的特征点进行测量,然后利用测得的距离数据进行三角形的创建和定位,进而绘制出地图的基本框架。

建筑物测绘则是城市规划和地图绘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光电测距法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宽度和体积等关键参数。

利用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建筑物进行精准测量,可以得到与建筑物相关的空间坐标数据,为城市规划和地图绘制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安置仪器
先在测站上安置好经纬仪,对中、整 平后,将测距仪主机安装在经纬仪支架上, 用连接器固定螺丝锁紧,将电池插入主机 底部、扣紧。
在目标点安置反射棱镜,对中、整平, 并使镜面朝向主机。
2.观测垂直角、气温和气压
用经纬仪十字横丝照准觇板中心,测
出垂直角α。
同时,观测和记录温度和气压计上的 读数。
一、光电测距原理
可在A点安置能发射和接收光波的光电测距仪,在B 点设置反射棱镜。
光电测距仪发出的光束经棱镜反射后,又返回到测距 仪。
通过测定光波在AB之间传播的时间t,根据光波在大 气中的传播速度c,按下式计算距离D:
D 1 ct 2
B A
D
光电测距仪测定时间t的方式一般 采用相位式。
二、光电测距仪操作与使用
光电测距以光波作为载波,通过测定光电波 在测线两端点间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测量距离。
与传统的钢尺量距相比,具有测程远、精度 高、作业速度快和受地形限制少等特点。
光电测距仪按其测程可分为短程光电测距仪 (2km以内)、中程光电测距仪(3~15km)和 远程光电测距仪(大于15km)。
按其采用的光源可分为激光测距仪和红外测 距仪等。
观测垂直角、气温和气压,目的是对 测距仪测量出的斜距进行倾斜改正、温度 改正和气压改正,以得到正确的水平距离。
3.测距准备
按电源开关键“PWR”开机,主机自检 并显示原设定的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值, 自检通过后将显示“good”。
若修正原设定值,可按“TPC”键后输 入温度、气压值或棱镜常数(一般通过 “ENT”键和数字键逐个输入)。
(2)测线应尽量离开地面障碍物1.3m 以上,避免通过发热体和较宽水面的上空。
(3)测线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 例如测线不宜接近变压器、高压线等。
பைடு நூலகம் (4)镜站的后面不应有反光镜和其他 强光源等背景的干扰。
(5)要严防阳光及其他强光直射接收 物镜,避免光线经镜头聚焦进入机内,将 部分元件烧坏,阳光下作业应撑伞保护仪 器。
精确瞄准后,按“MSR”键,主机将 测定并显示经温度、气压和棱镜常数改正 后的斜距。
斜距到平距的改算,一般在现场用测 距仪进行,方法是:按“V/H”键后输入 垂直角值,再按“SHV”键显示水平距离。 连续按“SHV”键可依次显示斜距、平距和 高差。
三、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
(1)气象条件对光电测距影响较大, 微风的阴天是观测的良好时机。
一般情况下,只要使用同一类的反光 镜,棱镜常数不变,而温度、气压每次观 测均可能不同,需要重新设定。
4.距离测量
调节主机照准轴水平调整手轮(或经 纬仪水平微动螺旋)和主机俯仰微动螺旋, 使测距仪望远镜精确瞄准棱镜中心。
在显示“good”状态下,精确瞄准也 可根据蜂鸣器声音来判断,信号越强声音 越大,上下左右微动测距仪,使蜂鸣器的 声音最大,便完成了精确瞄准,出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