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2018)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2018)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2018)

○A农林牧渔业统计

报表制度

(简明版本)

(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

2017年10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4)

四、主要指标解释 (11)

- 2 -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一、总说明

(一)统计目的

为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规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

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范围

农作物种植业、畜牧业。

(三)统计对象

全部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抽中的农业生产经营户和经营单位。

(四)统计内容

农业生产条件、农作物生产、畜牧业生产等情况。

(五)统计方法

农作物生产中的粮食、棉花,畜牧业生产中的猪、牛、羊、家禽实行抽样调查;农业生产条件、其他农作物生产和其他畜牧业生产等实行全面统计。

本制度采用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编码,各级统计机构和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

(六)数据采集

粮食、棉花、猪、牛、羊、家禽由国家统计局各省级调查总队对抽中的调查对象直接调查、直接上报、超级汇总;农业生产条件、其他农作物和其他畜牧业等由各省级统计局组织村级起报,层层汇总,逐级审核上报。

本制度分年度报表和定期报表,指标数据按年(季)度和农作物生产季节统计上报。

(七)数据处理

各级统计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分级、分专业审核、逻辑审核、纵向对比等方式通过专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八)数据发布

根据数据调查频率,按年度、季度和农作物生产季节,通过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外网、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或其它统计资料等形式对公众公布。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3 -

二、报表目录

综合表式

- 4 -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三、调查表式(发布数据综合表式)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5 -

农用化肥、农膜、柴油和农药使用量

2015年为指标单位1990年1995年2000年2014年2015年

2014年百

分比(%)

一、化肥施用量(折纯量) 万吨

氮肥万吨

磷肥万吨

钾肥万吨

复合肥万吨

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万吨

#地膜使用量万吨

地膜覆盖面积千公顷

三、农用柴油使用量万吨

四、农药使用量万吨

- 6 -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7 -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单位:千公顷

- 8 -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茶叶、水果主要品种面积和产量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9 - 牲畜出栏量和畜产品产量

- 10 -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牲畜年末存栏头数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1 -

四、主要指标解释

乡村人口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乡村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16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从业人员年龄为16岁以上。从业人员按从事主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工业从业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交运仓储及邮政从业人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

谷物指禾本科和蓼科作物,具体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其他谷物;其他谷物包括大麦、燕麦、荞麦等,其中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种植的青稞是大麦中的裸麦,按大麦统计。

豆类是以食用种籽及其制成品为主的一类豆科植物,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杂豆等。

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木薯等。芋头作为蔬菜统计,木薯作为其他作物统计。

谷物、豆类、薯类播种面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在日历年度内收获的谷物、豆类、薯类作物在全部土地(耕地或非耕地)上的播种或移植面积。凡是本年内收获的作物,无论是本年还是上年播种,都算为当年播种面积,但不包括本年播种,下年收获的作物面积。移植的作物面积按移植后的面积计算,不计算移植前的秧田面积。如果因灾害等原因,应该收获却未能收获,也要按原播种面积计算,新补或改种,并在本年收获的,也要按复种作物计算面积。间种、混种的作物面积按比例折算各个作物的面积,如果完全混合、同步生长、收获的作物,按混合面积平均分配。复种、套种的作物,按次数计算面积,每种一次计算一次。再生稻、再生高粱等,因其没有经过播种或移植,不计入播种面积。

谷物、豆类、薯类产量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日历年度内生产的全部谷物、豆类、薯类作物数量。谷物产量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按鲜薯重量计算。

经济作物指除粮食作物之外,种植在耕地或非耕地上的农作物。包括油料、棉花、生麻、糖料、烟叶、中草药材、蔬菜、瓜果等。

油菜籽包括冬春两季播种的油菜籽。

花生包括实际种植和套种部分。

棉花包括春播和夏播棉花。

糖料包括甘蔗和甜菜等。

烟叶包括烤烟和晒烟等。

中草药材指人工种植的、以获取药材原料为目的、主要用于中药配伍以及中成药加工的药材作物面积。包括药用真菌的面积。

蔬菜蔬菜包括叶菜类、白菜类、甘蓝类、根茎类、瓜菜类、菜用豆类、茄果类、葱蒜类、水生菜类和其他蔬菜。

瓜果类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日历年度内通过种植或移植而收获的非园林水果,包括西瓜、甜瓜、白兰瓜、哈密瓜、草莓等。无论其种植在露地还是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中,按实收的鲜果计算产量。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在日历年度内收获的经济作物在全部土地(耕地或非耕地)上的播种或移植面积。凡是本年内收获的经济作物,无论是本年还是上年播种,都算为本年播种面积,但不包括本年播种,下年收获的作物面积。移植的作物面积按移植后的面积计算,不计算移植前在育苗田、棚等的面积。多年生作物,即播种后可连续生长多年的缩根性草本植物,如有些麻类、中药等作物的播种面积,按本年新增面积加往年的连续累计面积计算。如果因灾害等原因,应该收获却未能收

- 12 -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获,也要按原播种面积计算,新补或改种,并在本年收获的,要按复种作物计算面积。间种、混种的作物面积按比例折算各个作物的面积,如果完全混合、同步生长、收获的作物,按混合面积平均分配。复种、套种的作物,按次数计算面积,每种一次计算一次。再生烟等,因其没有经过播种或移植,不计入播种面积。莲藕等水生蔬菜类生长在湖泊、水塘等水域的面积占比重较大,不仅难以统计,而且因非耕地面积过大对统计口径产生影响,因此在湖泊、水塘等水域的莲藕等水生蔬菜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种植均不计算面积,只计算其在耕地上种植的面积。

经济作物产量指除粮食外,各经济作物在日历年度内生产的数量。经济作物产量按作物计算,不计算总产量。各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计算方法如下:

(1)棉花按去籽后的皮棉计算。

(2)麻类除亚麻以麻杆计算,苎麻以刮皮后的干麻计算,苘麻和线麻以熟麻皮计算外,其余一律以生麻皮计算。一般情况是一公斤熟麻皮可折为二公斤生麻皮,如果原来就习惯按熟麻皮计算的,亦要按比例折成生麻皮后上报。为了准确地统计黄红麻产量,由基层填报的报表,可分别统计生麻皮产量和熟麻皮产量,再由综合部门统一折成生麻皮产量。

(3)烤烟与晒烟均以干烟叶计算。

(4)花生以带壳的干花生计算。

(5)甘蔗以蔗茎计算。

(6)甜菜以块根计算。

(7)瓜果按鲜果计算。

茶叶产量指本年度内生产的全部茶叶产量。包括从成片茶园和零星种植的茶树以及荒芜未垦复的茶树上所采摘的全部产量。不论自食的或出售的,都应统计在内。茶叶的产量按经过初步加工的干毛茶的重量计算。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青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其他茶等。

(1)绿茶属不发酵茶类,品质特征为清汤绿叶,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等种类。

(2)青茶也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品质特征为花香明显、汤色金黄、绿叶红边,包括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种类。

(3)红茶属全发酵茶类,品质特征为红汤红叶,包括红条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等种类。

(4)黑茶属后发酵茶类,品质特征为干茶色泽油黑或暗褐、汤色橙黄或褐红、滋味醇和,包括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四川边茶等种类。

(5)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品质特征为黄汤黄叶,包括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等种类。

(6)白茶属轻微发酵茶类,品质特征为干茶外表披白毫、色白隐绿、汤色浅黄、毫香毫味显,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种类。

(7)其他茶是上述六类茶之外的茶制品。

园林水果产量指农业生产经营者日历年度内在专业性果园、林地及零星种植果树(藤)上生产的水果产量。包括苹果、梨、柑橘类、热带及亚热带水果和其它园林水果如桃、葡萄、红枣等,不包括采集的野生水果。按实收的鲜果计算产量。经脱水、晾干等处理的干果,如干枣、葡萄干、柿饼、桔饼等一律折合成鲜果计算。

茶园、果园面积指成片种植的茶园、果园面积,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本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以及调查时虽已荒芜,但只要稍加开垦、修整和培育后就能恢复生产的面积,不论树龄大小,也不论当年有无得到收益,都要包括在内。茶园、果园面积中,不包括培育幼苗的苗圃面积。零星种植的桑树、果树株数和茶树的丛数,不必折算面积。

生猪期末存栏指本调查期末饲养生猪的总量,包括15公斤以下仔猪、待育肥猪(架子猪)和种猪等数量之和。

自宰肥猪头数指本调查期内自行宰杀的肥猪数量。本指标不包括因疾病等原因而被迫宰杀的生猪

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3 -

数量。

出售肥猪头数指本调查期内以各种形式出售给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已育肥肥猪的数量。但不包括出售仔猪、待育肥猪(架子猪)、种猪的数量。

生猪出栏头数=自宰肥猪头数+出售肥猪头数

猪肉产量指本调查期内出栏肥猪头数折算出的鲜、冷鲜、冷冻猪肉总量,按胴体重计算。

猪肉产量=出栏肥猪头数╳平均每头肥猪出售重量╳肥猪产肉率(%)

肉牛指饲养目的是生产肉的牛。

奶牛指饲养目的是生产奶的牛。

役用牛指饲养目的是为生产、生活提供劳务的牛。

牛期末存栏指本调查期末饲养各类型的牛总量,包括牛犊、待育肥牛(架子牛)、奶牛和种牛等数量之和。

自宰肉牛头数指本调查期内由调查户(单位)自行宰杀已育肥肉牛的总量,自宰的淘汰后出栏的奶牛和役用牛数量也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因疫病等原因而捕杀的各类牛的数量。

出售肉牛头数指本调查期内由调查户(单位)以各种形式出售给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已育肥肉牛的总量,出售的淘汰后出栏的奶牛和役用牛数量也包括在内。但不包括出售牛犊、架子牛、奶牛等头数。

育肥肉牛出栏头数=自宰育肥肉牛头数+出售育肥肉牛头数

牛肉产量指本调查期内出栏肉牛头数折算出的鲜、冷鲜、冷冻牛肉产量,按胴体重计算。

牛肉产量=出栏肉牛头数╳平均每头肉牛出售重量╳肉牛产肉率(%)

生牛奶产量指本调查期内奶牛所生产的牛奶总产量。

羊期末存栏指本调查期末饲养各种羊只总量。包括羊羔、待育肥羊(架子羊)、奶羊和种羊等数量之和。

自宰肥羊头数指本调查期内自行宰杀的肥羊数量。本指标不包括因疫病等原因而捕杀的羊数量。

出售肥羊头数指本调查期内出售已育肥的羊只数量。但不包括出售羊羔、待育肥羊、种羊、奶羊等数量。

肥羊出栏头数=自宰肥羊头数+出售肥羊头数

羊肉产量指本调查期内出栏肥羊头数折算出的鲜、冷鲜、冷冻羊肉产量,按胴体重计算。

羊肉产量=出栏肥羊头数╳平均每只羊出售重量╳肥羊产肉率(%)

绵羊毛产量指本调查期内绵羊所生产的羊毛总量。

山羊绒产量指本调查期内山羊所生产的羊绒总量。

家禽种类主要包括鸡、鸭、鹅三个种类。

家禽期末存栏指本调查期末饲养家禽的总量,包括幼禽、肉用家禽、蛋用家禽和种家禽等。

自宰家禽只数指本调查期内自行宰杀的家禽数量。本指标不包括因疾病等原因而被迫捕杀的家禽数量。

出售家禽只数指本调查期内以各种形式出售给任何单位或个人的肉用家禽总数。但不包括出售幼禽、蛋禽、种禽的数量。

家禽出栏只数=自宰家禽只数+出售家禽只数

禽肉产量指本调查期内出栏肉用家禽产出的禽肉总量。

禽蛋产量指本调查期内饲养的蛋用家禽生产的禽蛋总重量。包括出售的和农民自产自用的部分。品种主要为鸡鸭鹅。

肉类总产量指调查期内各种牲畜及家禽、兔等动物肉产量总计。猪、牛、羊、马、驴、骡、骆驼肉产量按去掉头蹄下水后带骨肉的胴体重量计算,兔禽肉产量按屠宰后去毛和内脏后的重量计算。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20)

○G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简明版本) (2019年统计年报) 国家统计局制定

2019年11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1 -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4) 四、主要指标解释 (6)

- 2 - 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简明版本) 一、总说明 (一)统计目的 为及时准确反映全国县域和农村社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规律,为各级政府制定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参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县域和农村社区社会经济信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统计内容 本制度包括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和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主要收集县(市)社会经济的年度基本统计资料;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主要收集乡(镇)社会经济的年度基本统计资料。 (三)统计对象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统计对象,为辖区范围内除城区以外的全部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县级市、旗和辖区范围内有一个及以上乡(镇)的区)。 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的统计对象,为全国所有的乡、镇涉农街道办事处。 (四)统计方法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由各县级统计局按照所在地原则,根据本县(市)有关部门及其它专业统计资料整理填报本行政区的资料,有关部门或专业没有的指标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取得。 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由各乡(镇)按照所在地原则,通过台账和乡(镇)有关部门及其它专业统计资料填报本行政区的资料,有关部门或专业没有的指标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取得。 本制度采用统一的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编码,各级统计机构必须严格执行。 (五)数据采集 各县(市)、乡(镇)通过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的调查内容、上报时间报送数据。 (六)数据发布 按年度通过《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发布部分统计数据。

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报表制度

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报表制度 修订说明 216年1月 随着“智能制造”、“互联网+”深入推进,迫切需要加强对相关智能硬件产品和融合性产品的统计工作。本次“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制度”的修订工作,经过召开专家座谈会、征求专业司局和地方主管部门的意见,采纳了部分急需调整及较为成熟的指标。 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统计范围 提高纳入统计的规模标准。将统计范围“在我国境内 注册(港、澳、台地区除外),年主营业务收入 5万元及以上的,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加工及研发的企、事独立法人单位”中规定的企业规模,修改为“年主营业务收入 1万元及以上”。 2、统计方法 增加关于“加工企业和委托加工企业的填报方法”。根 据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区分来料加工与自备原材料生产”的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等生产数据时,凡自备原材料生产的,由生产企业填报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数据;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的,加工企业只以加工费计入工业总产值,委托加工企业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一般由委托企业统计,委托企业为非工业企业或境外企业的,仍由加工企业统计产品产量。 3、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分类目录 增加“智能硬件设备工业”行业分类。这一行业下设 四个子行业“智慧家庭终端设备制造、个人可穿戴智能设备 制造、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其他智能硬件设备制造”。 4、电子信息产品分类目录 (1)删除“ D56六、智能穿戴设备”。 (2)删除“ D556 (六)车载导航终端”、

“ D5561 其中北斗导航终端”“ D571 (一) 汽车电脑报站器”等产品。 (3)增加“智能硬件设备”类19种产品,包括 “智慧家庭终端设备”项下智能家居产品、家用智能 服务机器人、智能健康管理终端、智能养老看护终端。 “个人可穿戴智能设备”项下智能手表、智能眼镜、 智能手环、智能首饰、智能服装。 “虚拟现实设备”项下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虚拟现 实外围设备、虚拟现实相关应用电子设备。 “其他智能硬件设备”项下智能车载设备(含车载导 航终端等5小类)、智能无人机、其他智能化硬件产品。 5、企业基本情况表 (1)基本格式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的企业基本情况11 表式调整。 (2)删除省市、单列市、地市、产业基地、产业园、 单列集团等代码,删除上级主管部门、IS91质量认证号 指标。 新增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区划代码、城乡代码、单位注册地址、企业集团情况、是否为高新技术企业、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情况、主要产品网上交易情况指标。 6、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表 删除彩色电视显像管、彩色显像管玻壳。 增加液晶面板。 7、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销、存月报表

P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P (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 中华人民国国家统计局制定 省统计局制订 2009年11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 本制度由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 一、总说明 (1) 二、报表目录 (2) 三、调查表式 (5) (一)综合年报表式 1.能源平衡表(实物量)(P303—1表) (5) 2.分行业能源消费量(实物量)(P303—2表) (6) 3.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实物量)(P303—3表) (7) 4.能源平衡表(标准量)(P303—4表) (8) 5.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标准量)(P303—5表) (9) 6.折标煤系数(P303附1表) (10) 7.火力发电投入产出表(P303附2表) (11) 8.供热投入产出表(P303附3表) (12) 9.洗煤投入产出表(P303附4表) (13) 10.炼焦投入产出表(P303附5表) (14) 11.炼油投入产出表(P303附6表) (15) 12.制气投入产出表(P303附7表) (16) 13.煤制品加工投入产出表(P303附8表) (17) 14.损失量行业分摊表(P303附9表) (18) 15.综合能源平衡表(P303附10表) (19) 16.煤炭平衡表(P303附11表) (19) 17.焦炭平衡表(P303附12表) (19) 18.石油平衡表(P303附13表) (20) 19.原油平衡表(P303附14表) (20) 20.汽油平衡表(P303附15表) (20) 21煤油平衡表(P303 附16表) (20) 22.柴油平衡表(P303附17表) (21) 23.燃料油平衡表(P303附18表) (21) 24.液化石油气平衡表(P303附19表) (21) 25.天然气平衡表(P303附20表) (21) 26.其它煤气平衡表(P303附21表) (22) 27.焦炉煤气平衡表(P303附22表) (22) 28.电力平衡表(P303附23表) (22) 29.一次能源生产量和构成(P303附24表) (23) 30.能源消费量和构成(P303附25表) (23) 31.能源加工转换情况(P303附26表) (23) 32.主要能源库存量和周转天数(P303附27表) (23)

住建部最新版建筑资质标准

住建部最新版建筑资质标准 近日住建部官网公布新资质标准调整框架表(征求意见稿),在新资质标准发布之前,仍在执行的还是2014版《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和2007版特级资质标准。 本文根据住建部最新相关文件,整理出调整后的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内容仅供参考。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特级资质标准 申请特级资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资信能力 (1)企业注册资本金3亿元以上。 (2)企业净资产3.6亿元以上。 (3)企业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均在5000万元以上。 (4)企业银行授信额度近三年均在5亿元以上。 2.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1)企业经理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 (2)技术负责人具有15年以上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称及一级注册建造师或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主持完成过两项及以上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要求的代表工程的技术工作或甲级设计资质要求的代表工程或合同额2亿元以上的工程总承包项目。 (3)财务负责人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资格。 (4)企业具有注册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理)50人以上。 (5)企业具有本类别相关的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标准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 3.科技进步水平 (1)企业具有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水平)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 (2)企业近三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平均达到营业额的0.5%以上。 (3)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

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安定区石峡湾乡卫生院

石峡湾卫生院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目录 一、疾病控制工作制度 二、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三、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四、卫生监督工作制度 五、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六、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七、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 八、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九、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职责与任务 十、公共卫生工作人员责任区域制度

1、在区疾控预防保健科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传染病疫情报告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免疫规划、艾滋病防治、地方病、爱国卫生、结核病防治等工作。 2、按照对口业务部门的指导,制定当地各种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性精神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以爱国卫生工作为载体,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落实改水、改厕任务。 4、每季度开展一次对村级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每季度对村级公共卫生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指导,半年和年终分别进行一次全面工作考核。 5、坚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6、定期利用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7、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疾控工作资料,年终归档成册妥善保管。

1、制定辖区计划免疫工作年度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2、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儿童免疫接种卡)、一证(儿童预防接种证)、两册( 1、2类疫苗接种登记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册)、两簿(生物制品领发登记簿、冷链设备接种器材领发登记簿)、两表(年度生物制品计划报表、0—7岁儿童分村分龄统计表)制度。 3、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低于95%,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数核对。 4、接种人员要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 5、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的有关规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事故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6、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 填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做好接种后各种报表的统计汇总上报工作。 7、做好计免针对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暴发疫情处理和应急接种。

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一、工业总产值的定义 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 (1)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工厂法”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二)、工业总产值的内容 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 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最新住建部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最新住建部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特级资质标准 申请特级资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资信能力 1)企业注册资本金3亿元以上。 2)企业净资产3.6亿元以上。 3)企业近三年上缴建筑业营业税均在5000万元以上。 4)企业银行授信额度近三年均在5亿元以上。 2、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1)企业经理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 2)技术负责人具有15年以上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序列高级职称及一级注册建造师或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主持完成过两项及以上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要求的代表工程的技术工作或甲级设计资质要求的代表工程或合同额2亿元以上的工程总承包项目。 3)财务负责人具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及注册会计师资格。 4)企业具有注册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理)50人以上。 5)企业具有本类别相关的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标准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 3、科技进步水平 1)企业具有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水平)及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 2)企业近三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平均达到营业额的0.5%以上。

3)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 4、企业工程业绩 近5年承担过下列5项工程总承包或施工总承包项目中的3项,工程质量合格。 1)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 2)28层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3)单体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房屋建筑工程; 4)钢筋混凝土结构单跨30米以上的建筑工程或钢结构单跨36米以上房屋建筑工程;5)单项建安合同额2亿元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 说明:以上为当下仍在执行的2007版特级资质标准。2017年6月,住建部印发《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多项内容有较大变动。如要求“企业近三年营业收入均在50亿元以上”、对建筑工程类别的工程业绩增加“工程总承包”、“预制装配式”考核。因仍在征求意见阶段,故暂未列入。 一级资质标准 1、企业资产 净资产1亿元以上。 2、企业主要人员 技术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高级职称。说明:建市[2016]226号文取消了一级资质的“关于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要求 3、企业工程业绩

环境卫生自查报告

篇一:环境卫生自查报告 绥江县和平小学2007年秋季学期治理校园环境卫生自查报告 绥江县教育局、会仪镇中学校: 本期以来,我校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创建“平安校园”的相关要求,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取得了显著的实效,现将治理校园环境卫生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了领导,成立了校园环境卫生专项工作领导组 组长:罗洪 副组长:何术刚 成员:王贵前邓军李勇 三、反复自查,集中整治 本期以来,我校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了三次专项整治,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排查,确保校园卫生无死角,坚决杜绝 校园脏、乱、差等不良现象,此外,由少先队牵头成立了校园卫生学生检查委员会,利用课间对各班卫生情况进行了检查。 四、加强教育,让全校学生树立卫生意识。 绥江县和平小学 2007年12月15日篇二:环境卫生检查情况通报 肃上政字[2012]028号 关于上坝镇2012年2月份环境卫生精细化 管理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村委会: 根据《肃州区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的有

一、主要亮点 各村环境卫生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有了明显改观,在 一是包村部门和包村干部切实履行职责,环境卫生治理 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次检查中,包村部门和包村干部高度重视,积极下村配合村上领导,组织和动员群众对所包村组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使全镇的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上,各村都组织低保户或聘请专人成立了专门的清扫保洁队伍,并通过对公共地段分片包段和确定相关责任人的方式,使道路及两侧卫生明显好转。 二、存在的问题 村均建立了规范化、常态化的评比制度,但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临时突击和应付检查的现象,有的村未及时开展村组卫生检查和评比,如东沟村3组;有的村软件资料的评比结果与 面的认为开展环境卫生检查就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检查,以致于只注重了村委会及其周边以及示范点的环境卫生,而忽略了对其他组的整治。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细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作用,坚持“政府指导,部门支持,村为主体”的工作格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范围、工作重点、时间进度、责任人员和保障措施,并形成工作台帐,严格按照整治标准把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现将《上坝镇2012年二月份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工作

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1—
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2005 年统计年报和 2006 年定期报表)

陕 西 省 统 计 局
2005 年 10 月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2—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 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 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 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陕西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3—


一、 总说明 ………………………………………………………………………………………………………2 二、 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式 (一)年报表式 1、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1 表)…………………………………………………………………4 2、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1-2 表)……………………………………………………………6 3、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B102 表).............................................7 4、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103 表)………………………………………………………………… 8 5、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B104 表)…………………………………………………………… 9 (二)定报表式 1、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1 表).........................................10 2、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2 表))……………………………………………………… 11 3、名牌产品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2-1 表)..................................... .11 4、 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B203 表)………………………………………………… 12 四、附件 (一)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目录………………………………………………………………………… 13 (二)主要工业产品销售与库存目录………………………………………………………………… 23 (三)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目录…………………………………………………………………. 25 (四)主要指标解释.................................................................. 27

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计算办法

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计算办法(试行) 1 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简便地计算防洪减灾经济效益,统一、规范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工作,为防洪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本办法。 1.0.2本办法依据《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 206—98)、《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及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国汛[1999]7号)规定的原则、方法,结合防洪减灾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制。 1.0.3本办法所指防洪减灾经济效益是防洪体系所减免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2 适用范围 2.0.1本办法用于计算及评价某一流域或某一区域,在一次致灾洪水过程或产生致灾洪水的一段时期内防洪体系所减免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 2.0.2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负效益等不在本办法计算范围之内。 3 计算 3.0.1防洪减灾经济效益计算采用对比法,按计算基准年的还原洪灾损失与计算年实际洪灾损失的差值计算。 3.0.2计算基准年可根据计算和评价的要求,按照典型性、对比性原则选取。 3.1计算方法及公式 3.1.1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地理条件等的不同将受灾区域划为若干计算单元,总的防洪减灾经济效益为各计算单元之和。 B=∑bi(3.1.1) 式中:B——防洪减灾经济效益; bi——第i单元防洪减灾经济效益。 3.1.2计算公式 b=(A0—A1)×V×η(3.1.2) 式中:b——单元防洪减灾经济效益; A0——洪水还原至计算基准年的淹没面积(详见节3.2.1); A1——计算年实际淹没面积(详见节3.2.2); V——单位面积财产价值(详见节3.3); η——洪涝灾害综合财产损失率(详见节3.4)。 3.2淹没面积的计算 3.2.1计算基准年淹没面积 1 调查分析计算区域在计算基准年的防洪能力,包括自然状况、防洪工程情况、蓄洪能力、非工程措施等。 2 分析不同年份不同频率的典型洪水,建立计算基准年防洪体系下水文要素~淹没面积的关系曲线。 3 将计算年的洪水还原至计算基准年。根据计算基准年水文要素~淹没面积的关系曲线,推求计算年所发生的洪水在计算基准年可能的淹没面积。 4 洪水还原计算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等。 3.2.2计算淹没面积 计算年的淹没面积指在防洪体系保护范围内遭受洪涝灾害的面积。 3.3单位面积财产价值的计算 3.3.1单位面积财产价值通过洪涝灾害典型财产调查分析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已有的参照年的单位面积财产价值推求得出。 3.3.2单位面积财产价值若采用参照年数值,应根据年修正系数来修正。

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新老资质区别)

2014年11月6日,住建部在官网发出《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通知》,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与《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建[2001]82号)对比,本次新法在专业承包以及人员要求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初步统计最新资质标准的变化: 一、建筑施工工程总承包资质数量未变,仍为12个。 二、专业承包资质有原来的60个变为36个。 三、劳务分包资质不再分类别和等级。 四、工程业绩定义发生变化:申请资质企业依法承揽并独立完成的工程业绩。 五、“企业主要人员”年龄限60周岁以下,且企业主要人员包含了“建造师、技术负责人、职称人员、岗位证书人员、中级工及技术工”。 六、所有的资质名称中去掉“企业”两个字。 七、资质标准对企业资产考核的要求不在包含“注册资本”,只对“净资产”提出要求,且要求都比以前标准有所提高。 八、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不包含在本标准中。 九、资质标准不再对企业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进行要求,只对技术负责人提出要求。 十、企业对人员的要求中增加“岗位证书人员”、“中级工技术工”等的数量要求。 十一、工程业绩中施工类型减少(将部分类型合并),同时对类型数量要求减少。 十二、建筑施工工程总承包资质名称变化统计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变为“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2、“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变为“冶金工程总承包资质” 3、“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变为“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4、“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变为“机电工程总承包资质” 十三、专业承包资质名称变动及合并情况(12项名称变化,其中有三项为合并后改名称) 1、“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变为“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2、“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变为“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 3、“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电信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电子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合并为“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4、“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合并为“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 5、“附着升降脚手架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变为“模板脚手架专业承包资质” 6、“机电设备安装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变为“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7、“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变为“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8、“机场空管工程及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变为“民航空管工程及机场弱电系统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9、“通航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变为“通航建筑物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10、“港口装卸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通航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水上交通管制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合并为“港航设备安装及水上交管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11、“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变为“输变电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12、“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变为“特种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十四、专业承包资质已经取消项目19项(基本确定不包含目前新资质中,序号为原资质中序号) (二)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六)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企业资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管理制度及流程图

小廊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图

目录 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制度 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制度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监督管理制度 四、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五、信息统计管理制度 六、资金管理制度 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八、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机构内部运行管理制度 九、信息收集、报告、管理制度 十、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十一、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制度 十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十三、传染病管理制度 十四、疫情报告制度 十五、免疫规划管理制度 十六、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十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十八、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十九、孕产妇保健工作制度 二十、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二十一、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二十二、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团队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流程

二十三、确定建档对象流程 二十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二十五、健康教育服务流程图 二十六、儿童体检服务流程图 二十七、孕产妇保健服务流程图 二十八、老年人体检服务流程图 二十九、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图 三十、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流程图 三十一、高血压筛查流程图 三十二、高血压随访流程图 三十三、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图三十四、重性精神病患者服务流程图 项目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制度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规划、年度计划及组织实施情况。 2.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完成人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情况,及建立继续教育档案和获得的学分登记情况。 3.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每年度安排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的计划及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情况。 5.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落实情况。 6.监督检查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 7.组织辖区内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培训、考核。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制度 1.每年至少4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 2.每年第一季度审查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3.每年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财务工作进行内审。 4.每年检查会计核算、成本核算、收费、药品和物资核算管理等各项财务工作。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计算办法

一、能源统计及其研究对象 能源统计学是能源经济学与统计学的交*,它同政治经济学、哲学、逻辑学、数学、能源经济学、能源管理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构成了能源统计研究方法论的基础。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能源统计的研究对象是能源统计实践所决定的,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研究经济系统运动的全过程以及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及其关系,揭示能源内部运行规律。 2、研究能源利用状况,挖掘节能潜力,促使合理有效使用能源。 3、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其规律,反映能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向,揭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4、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

二、能源统计的任务 能源统计的总体功能是提供信息咨询和监督,基本任务是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整个能源系统流程的统计资料,如实反映能源经济的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效益、能源综合平衡状况等发展变化情况,为宏观决策和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及依据。具体有以下几项任务: 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方针、政策、编制能源计划提供可靠资料。 对能源经济活动和能源方针、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为加强能源科学管理,挖掘能源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服务。 为企业生产、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服务。 对能源生产及需求进行统计预测。

三、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为完成能源统计任务定期搜集和整理能源基本统计资料的调查组织形式,是各企业、各地方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地向国家和各级领导机关履行的一种报告制度,具体又可分为定期报表制度和年度报表制度。 能源统计专业起步较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在不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目前实施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能源生产、销售和库存统计(目前纳入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是视能源为产品,由能源生产企业执行的报告制度。这里,库存指企业的产品库存,这项统计调查的作用是观察能源生产环节的运行状况。 2、能源消费与库存统计。是视能源为消费资料,将能源作为原料或燃料来消费时,由全部有能源消费行为的单位执行的报告制度。这里,库存不包括能源生产企业的产品库存。这项统计调查的目的是观察能源消费环节的活动和状况。

2012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情况统计表表一

关于做好2012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总结、应急预案、数据统计报表上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教育局、吐哈油田教育分局、地直各学校: 认真做好学校安全年终工作总结、数据统计年报表等工作,对于掌握了解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安全工作现状,指导学校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对各学校安全工作进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了确保2012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总结、数据统计年报表等工作顺利完成,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1、做好2012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总结。各县(市)教育局、吐哈油田教育分局、地直各学校要全面总结一年来的学校安全及周边综治等各项工作成绩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下一年度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设想 2、上报一年来有关工作资料。请各县(市)教育局、吐哈油田教育分局、地直各学校精选2012年度本系统本校学校安全的亮点工作、活动的图片、影像资料,配以简短文字说明以书面形式上报。 3、报送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文本。请各县(市)教育局、吐哈油田教育分局、地直各学校编制并演练修订评估的本系统本校的总体应急预案和各项专项应急预案的文本、电子文本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将对这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 3、认真填报学校安全工作情况等有关统计表。各县(市)教育局、吐哈油田教育分局、地直各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做好《2012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情况统计表》、《2012年度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表》、《2012年度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调查表》、《2012年度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和科普宣教情况调查表》、《2012年度学生、幼儿安全事故情况统计表》等统计表的填报和汇总工作,要指定专人在认真阅读填表说明的基础上做好各项内容的统计填报工作,填报的数字必须真实、准确,并按照时间要求及时上报。 各县(市)教育局、吐哈油田教育分局、地直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年度工作总结、应急预案和统计数据报送工作,及时部署,安排足够的人力、精力,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工作;要增强对此次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切实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审核,确保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以上所有材料和数据统计报表于2012年11月5日前报送。 联系人:吾买尔江 联系电话:2254150 电子邮箱:hmqjb01@https://www.360docs.net/doc/4111352973.html, 二0一二年是九月十五日 附件一:2012年度学校安全工作情况统计表 附件二:2012年度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查表 附件三:2012年度应急预案演练情况调查表 附件四:2012年度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和科普宣教情况调查表 附件五:2012年度学生、幼儿安全事故情况统表

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资质新标准

……………………………………………………………最新资料推荐………………………………………………… 2015 年建筑业 企业资质标准 住房城乡建设部

……………………………………………………………最新资料推荐………………………………………………… 目录 一、总则 (1) 二、标准 (3) (一)施工总承包序列资质标准 (3) 1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3) 1.1 一级资质标准 (3) 1.2 二级资质标准 (4) 1.3 三级资质标准 (5) 1.4 承包工程范围 (5) 2 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6) 2.1 一级资质标准 (6) 2.2 二级资质标准 (7) 2.3 三级资质标准 (8) 2.4 承包工程范围 (9) 3 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9) 3.1 一级资质标准 (9) 3.2 二级资质标准 (10) 3.3 三级资质标准 (11) 3.4 承包工程范围 (11) 4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12) 4.1 一级资质标准 (12) 4.2 二级资质标准 (13) 4.3 三级资质标准 (14) 4.4 承包工程范围 (15) 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16) 5.1 一级资质标准 (16) 5.2 二级资质标准 (16) 5.3 三级资质标准 (17) 5.4 承包工程范围 (18) 6 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19) 6.1 一级资质标准 (19) 6.2 二级资质标准 (19) 6.3 三级资质标准 (20) 6.4 承包工程范围 (20) 7 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标准 (21) 7.1 一级资质标准 (21) 7.2 二级资质标准 (22) 7.3 三级资质标准 (22)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 为了使卫生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自觉遵守法规和规章的良好氛围,我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下为大家提供卫生统计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范文(一) 创建卫生城市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我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丹爱卫办字(20**)6号”文件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召开领导班子会议,专题研究创建办法和措施,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丹江口市统计局卫生单位创建实施方案,坚持卫生创建与统计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两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把卫生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丹爱卫办(20**)6号”文件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局班子会议,专题研究卫生单位创建工作,采取.效措施把卫生单位创建工作抓好抓落实。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经班子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局长罗天彦为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局各科室队站负责人为成员的统计局卫生单位创建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统计局办公室副主任赵明贤负责,具体抓好统计局卫生单位的创建工

作;二是坚持把卫生创建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每月专题研究卫生创建工作一次,同时把卫生创建与统计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三是制定卫生创建实施方案。为切实搞好卫生单位创建工作,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迅速制定了丹江口市统计局卫生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具体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与任务、实施步骤、主要措施四个大的内容;四是制定完善卫生创建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先后制定了《统计局办公室卫生责任制》、《统计局家属楼卫生责任制》、《统计局科室卫生评比办法》和《统计局干部职工参加公益活动考核办法》等10项制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与年度公务员考核挂钩,规定科室连续三次评比落后的科室负责人取消年终评先资格,个人连续两次不参加公益活动和卫生创建工作没达标者,年终取消评先和优秀公务员资格。通过细化任务、量化指标、强化措施、严格奖惩,把卫生创建工作任务都落实到人到岗,确保卫生创建工作都.人抓、.责管、.成效,使全市统计卫生创建工作在新年度.了新发展、新变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卫生创建氛围。为了使卫生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成为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自觉遵守法规和规章的良好氛围,我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成市标准〉及〈国

企业调查统计报表制度

企业调查统计报表制度 为了解全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差不多情形,观看和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趋势,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进行经济治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制定了《企业调查统计报表制度》。包括企业调查总队负责实施的四套制度: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制度,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统计报表制度,企业景气调查制度。 一、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制度 (一) 调查目的: 反映规模以下工业的差不多总量,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 (二) 调查范畴: 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三) 调查内容: 包括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差不多情形,如:企业详细名称、地址、企业法人代码、登记注册类型、人员及生产经营状况等;个体经营工业单位的差不多情形、人员及生产经营状况等。 (四)调查方式: 采纳抽样调查方法。按照国民经济核算要求,将规模以下工业总体划分成两个子总体,即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对调查总体中有企业名录库的部分采纳名目抽样,没有企业名录库的部分采纳整群抽样。 (五)调查频率: 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制度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 二、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 (一)调查目的: 全面反映企业集团进展情形,为国家组织与指导企业集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咨询建议,满足国家宏观治理需要。

1. 由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 2. 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企业集团; 3.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 4. 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治理的企业集团; 5. 年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 团。 企业集团内部统计范畴包括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在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资子公司、绝对控股子公司和相对控股子公司。 (三)调查内容: 包括统计报表和调查咨询卷两部分。统计报表内容分为五类:一是反映企业集团概况和母公司情形的差不多属性指标;二是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的指标;三是反映企业集团劳动工资的指标;四是反映特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业务指标;五是反映企业集团成员企业差不多情形的要紧指标。调查咨询卷的内容要紧是反映企业集团不能用统计指标量化的改革和进展情形与咨询题。 (四)报送渠道与方式: 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试点企业集团,由母公司统一编制报表,直截了当上报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队;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企业集团,中央企工委治理企业集团中的非国家试点企业集团,以及年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均在5亿元以上的其他各类企业集团,统一由母公司编制报表,直截了当上报企业集团所在省(区、市)统计局企业调查队,再由各省(区、市)企业调查队审核、录入后,以电子邮件远程传输方式上报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 (五)调查频率: 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年报和半年报。 三、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统计报表制度 (一) 调查目的: 系统反映和深入研究我国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展情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