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四章习题库

合集下载

毛概第四章习题

毛概第四章习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 )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2、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D )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C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D )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C )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A )A、国家资本主义B、和平赎买C、合作化D、改造企业和改造人相结合8、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A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D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0、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群众基础是( A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1、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属于(A )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1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利润分配仍然实行“四马分肥”,国家向企业派出公方代表,与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毛概习题第四章

毛概习题第四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A独立的社会形态B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C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D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工农阶级与地主资本家的矛盾D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6.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的含义是指〔〕A实现私营企业的国有化B实现农业的集体化C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D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7.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8.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依据是〔〕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9.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因素是〔〕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10.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准备条件是〔〕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1.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群众基础是〔〕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2.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建立〔〕A互助组B初级农业合作社C高级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13.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建立〔〕A互助组B初级农业合作社C高级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14.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建立〔〕A互助组B初级农业合作社C高级农业合作社D人民公社15.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步是〔〕A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B办手工业供销小组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16. 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是〔〕A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B办手工业供销小组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17.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三步是〔〕A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B办手工业供销小组C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18.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属于〔〕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19.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属于〔〕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20. 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属于〔〕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2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请判断以下哪些措施属于第一步采取的措施〔〕A委托加工、计划订购、统购包销B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C国家派干部进入企业,同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D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请判断以下哪些措施属于第二步采取的措施〔〕A在私营企业中委托加工、计划订购、统购包销B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C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23.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购、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使其生产和经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毛概第四章(习题与答案)

毛概第四章(习题与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单选题:1.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6.土地革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7.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总路线9.我国建国初期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0.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实现工业化是主体,两翼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2.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1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1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采取的方式和平赎买1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7.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18.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手工业供销合作社19.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多选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改造3.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4."三大改造指的是 "个体农业的改造个体手工业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的主要阶级力量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7.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8.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将帝国主义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收归国有的主要形式有管制征用代管转让9.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四马分肥”是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主要内容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10.在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了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加工订货委托加工11.1951年底至1952年5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进行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判断题1.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毛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概第四章试题及答案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单项选择题1、⽑泽东第⼀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命题的著作是()A、《〈共产党⼈〉发刊词》B、《论政策》C、《中国⾰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2、新中国建⽴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B、私⼈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改造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个⼗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个落后的农业国的⼯业化问题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D、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A、国民经济的恢复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C、⼯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D、社会主义⼯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盾B、⼯⼈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C、封建主义和⼈民⼤众的⽭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盾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泽东思想的指导B、坚持⽆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坚持⼈民民主专政D、坚持⼈民代表⼤会制度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A、三改两化B、⼀化三改C、三化⼀D、⼀化两改12、我国对资本主义⼯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级形式是()A、统购包销B、委托加⼯,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商业实⾏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A、中华⼈民共和国建⽴B、全国⼤陆的解放与统⼀C、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D、⼟地改⾰的完成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盾是 ( )A、⼯⼈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盾C、⼈民⽇益增长的物质⽂化⽣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由化之间的⽭盾⼆、多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B、个体经济C、私⼈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对农业、个体⼿⼯业进⾏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愿互利B、典型⽰范C、国家帮助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加⼯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E.全⾏业公私合营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场伟⼤的社会变⾰,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些偏差,遗留了⼀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到整个社会经济⽣活C.在⼀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阶级领导的⼈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6、全⾏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C.⼯⼈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E、个体经济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私⼈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产阶级C、合作社经济D、国营经济三、简答题: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什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概习题)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概习题)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开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它属于A.民主主义范畴B.资本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范畴D.共产主义范畴3.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5.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实现工业化B.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井举6.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A.“先合作化,后机械化”B.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同时并举。

D.把消灭剥削制度与改造剥削者相结合7.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的目的是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B.健全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C.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我国对个体农业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A.自愿互利B.积极领导,稳步前进C.典型示范D.国家帮助9.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A.国家资本主义B.团结、利用、改造C,利用、限制、改造D.没收1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是A.互助合作化B.国家资本主义C.和平赎买D.“四马分肥”和定息11.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l12.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3.中共八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4.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5.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对抗性矛盾1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A.对抗性矛盾B.非对抗性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敌我矛盾1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阐述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A.“团结一批评一团结”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8.第一次使用“现代化”来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A.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B.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辉告C.中共八大D.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实际上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系是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20.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是在A.《论人民民主专政》B.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建国前后,我国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从而确立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A.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B.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C.为克服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进而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物质条件D.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E.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有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E.国家资本主义3.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初级社A.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C.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D.以土地集体所有、共同劳动为特点E.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A.严格区别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B.采取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没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C.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D.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A.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5.建国以后,我国之所以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原因是A.国有经济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已经确立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我国经济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需要利用私营工商业以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E.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具有不同程度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实行和平改造,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6.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工商业内部的一种合作)的形式有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B.统购包销C.委托经销代销D.(单个企业)公私合营E.全行业公私合营7.我国对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在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其内容包括A.定息B.国家所得税C.企业公积金D.工人福利费E.资方红利8.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A.没收官僚资本B.实行土地国有化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E.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9.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内容是A.对内改造和对外开放相结合B.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C.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D.和平改造特别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和平赎买E.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10.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宣布了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其内容是A.现代化的工业B.现代化的农业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D.现代化的国防E.现代化的科学文化三、辩析题: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毛概题库第四章

毛概题库第四章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正确答案是】:A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正确答案是】:C3.建国初期(1949~1956)我国的社会性质属于()。

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确答案是】:A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B、民主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正确答案是】:C5.新中国建立初期党的战略策略方针是()。

A.不要四面出击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地主、富农的财产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正确答案是】:A6.土地改革完成之后到三大改造完成以前,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C.工人和农民、城市和乡村的矛盾D.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7.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完整而准确的表述是在()。

A.1952年9月B.1953年12月C.1953年5月D.1954年9月【正确答案是】:B8.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正确答案是】:D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确答案是】:D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

A.重视工业建设B.强调三大改造C.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D.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正确答案是】:C11.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在国民经济中占最大比重的经济成分是()。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

毛概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2、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A、国家资本主义B、和平赎买C、合作化D、改造企业和改造人相结合8、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0、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群众基础是(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11、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属于( )A、社会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D、非社会主义性质1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利润分配仍然实行“四马分肥”,国家向企业派出公方代表,与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毛概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2.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3.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 中国革命和建设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 世界革命D. 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A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军事思想D. 以上都是答案:D5.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6.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上确立的。

A. 中共一大B. 中共七大C. 中共八大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7.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8.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9.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

A. 中国革命和建设B.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 世界革命D. 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A10.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A. 哲学思想B. 政治思想C. 军事思想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党的建设理论答案:ABCD2.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ABCD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

A.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答案:ABCD4.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上确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6.0)1.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

(对)标准答案:对2. 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对)标准答案:对3. 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剥削阶段制度被消灭的标志。

(对)标准答案:对4.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对)标准答案:错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件巨变。

(对)标准答案:对6. “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

(错)标准答案:错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错)标准答案:错8. 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错)标准答案:对二. 单选题注:每题1分。

(得分:6.0)9.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 )(C)标准答案:BA.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B.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资本主义范畴C.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D.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非独立的社会形态10. 手工业供销小组的性质是(B)标准答案:AA.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 半社会主义性质C.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D.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11.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B)标准答案:BA.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 半社会主义性质C.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D.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12. 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标准答案:D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问的矛盾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13.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D)标准答案:DA. 委托订货B. 统购统销C. 委托经销代销D. 公私合营14. 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所以要优先发展( )(B)标准答案:BA. 农业B. 重工业C. 轻工业D. 国防工业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C)标准答案:CA. 加工定货B. 统购包销C. 和平赎买D. 公私合营16.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 )(C)标准答案:CA. 个体经济B. 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 国营经济D. 合作社经济17.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C)标准答案:B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18.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标准答案:BA. 资本主义体系B. 社会主义体系C. 民主主义体系D. 共产主义体系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

(得分:14.0)1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进行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 )(ABCD)标准答案:ABCDA. 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B. 和平赎买的方式C.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D. 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20. 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 )(BD)标准答案:BCA. 中国人民同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B. 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 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与国民经济急待恢复之间的矛盾21.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ABCD)标准答案:ABCD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C. 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 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CD)标准答案:CDA.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B. 没收民族资本C.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3.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CD)标准答案:ABCDA. 委托加工B. 计划订货C. 统购包销D. 委托经销代销24.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AB)标准答案:ABA. 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B. 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C. 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D.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ACD)标准答案:ACDA. 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B.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进入了过渡时期D.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26.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BCD)标准答案:BCD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7.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四马分肥”是指( )(ABCD)标准答案:ABCDA. 国家所得税B. 企业公积金C. 工人福利基金D. 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一.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7.0)1. “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

(错)标准答案:错2. 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对)标准答案:对3.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错)标准答案:错4. 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对)标准答案:对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件巨变。

(对)标准答案:对6. 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剥削阶段制度被消灭的标志。

(对)标准答案:对7.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

(对)标准答案:对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对)标准答案:错二. 单选题注:每题1分。

(得分:10.0)9. 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标准答案:BA.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B. 官僚资产阶级仍然存在C. 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D. 知识界已经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10. 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是( )(A)标准答案:AA. 计划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11. 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D)标准答案:DA. 发展生产力B. 变革生产关系C.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12.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B)标准答案:BA. 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 半社会主义性质C.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D.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13.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B)标准答案:BA. 资本主义体系B. 社会主义体系C. 民主主义体系D. 共产主义体系14.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D)标准答案:DA. 委托订货B. 统购统销C. 委托经销代销D. 公私合营15. 在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 )(A)标准答案:AA. “四马分肥”B. 定息C. 核价收购D. 无偿没收16.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C)标准答案:CA. 加工定货B. 统购包销C. 和平赎买D. 公私合营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B)标准答案:B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D.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18. 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标准答案:D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 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问的矛盾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

(得分:16.0)19.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进行改造理论的内容包括( )(ABCD)标准答案:ABCDA. 对所有制的改造与对资本家的改造同步的方针B. 和平赎买的方式C. 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D. 由低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主义为过渡形式20.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BCD)标准答案:ABCDA. 委托加工B. 计划订货C. 统购包销D. 委托经销代销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ACD)标准答案:ACDA. 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B.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进入了过渡时期D.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22.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四马分肥”是指( )(ABCD)标准答案:ABCDA. 国家所得税B. 企业公积金C. 工人福利基金D. 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23.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BCD)标准答案:BCD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 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4.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CD)标准答案:CDA.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B. 没收民族资本C.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D. 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5. 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 )(BC)标准答案:BCA. 中国人民同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B. 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 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与国民经济急待恢复之间的矛盾26.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AB)标准答案:ABA. 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B. 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C. 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D.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27.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ABC)标准答案:ABCD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C. 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 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一.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8.0)1. “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

(错)标准答案:错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错)标准答案:错3.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

(对)标准答案:对4.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错)标准答案:错5. 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对)标准答案:对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件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