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的杂质检查

AsH3+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
青 衣
有机碱
6Ag +3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特殊杂质检测
• 化学法 酸碱反应、呈色反应、沉淀反应、产生气体 • 光学分析法 旋光法、荧光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象色谱法
青 衣
一般的杂质检查
• 一、氯化物检查法 原理:药物中存在的微量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可与硝酸银 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 在相同条件下生成的浑浊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Cl青 衣
+
Ag+
AgCl
二、硫酸盐检查法
原理:药物中存在的微量硫酸盐在酸性溶液中与氯化钡作用, 生成硫酸钡白色浑浊,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在相同条 件下生成的浑浊比较,浊度不得更大。
衣
杂质的分类
一般杂质
根据杂质的来源
特殊杂质
有机杂质
根据杂质的化学结构
无极杂质 普通杂质
青 根据杂质的性质 衣
有毒杂质
杂质的限量检查
• 一、杂质限量 即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 百万分之几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杂质限量(L)=
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供试品质量
×100%
青 衣
标准溶液浓度( c)X标准溶液体积( V) = ×100% 供试品质量( m)
青 衣
来源二:
• 储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是由于储藏条件不当或储藏时间过长,在外界条件如 温度、湿度、日光、酸碱、空气的影响或微生物的作用下, 药品可能发生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型转变、聚 合、潮解或霉变等变化,从而产生有关杂质。 例如:酯类、酰胺类及苷类在酸性、水分存在或者高温下容 易水解。 具有酚羟基、琉基、亚硝基、醛基及长链共轭双键等结构的 药物在空气中易氧化而降解。 青
药物分析第三章杂质检查

例4.磷酸可待因中吗啡的检查: 已知:V = 5.0ml;C = 0.02 mg/ml;S = 0.1g 求: L = ? 解: L = C×V / S = 5.0×0.02/0.1×1000 ×100%
= 0.1%
注意点 ①单位一致 ②稀释倍数 ③表示方法(%,PPM)
第二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检查药物中存在的微量杂质,首要的问题就 是选择一个专属性强的方法,使药物对其所含 微量杂质的检测不产生干扰
在新药的研发中,应该对新药中的杂质进行化学和安 全性研究。
杂质控制要合理地确定杂质检查项目与限度, 合理地选择杂质检查方法。
(一)有机杂质在药品质量标准中的项目名称 1、以杂质的化学名称作为项目名称
当被检查的杂质是已知化合物时(特定杂质),就以 该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作为质量标准的项目名称;
2、以某类杂质的总称作为项目名称
例:乙酰水杨酸引入水杨酸 甲硝唑引入2-甲基-5-硝基咪唑
按照来源的不同还可将杂质分为: 1、工艺杂质:合成未反应完全的反应物
试剂 中间体 副产物等 2、降解产物:从反应物及试剂中混入的其 他外来杂质等。
按照其毒性分类: 杂质分为毒性杂质(重金属、砷盐)
信号杂质一般无毒,但其含量的多少可反
映出药物的纯度情况。如果药 物中信号杂质含量过多,提示 该药的生产工艺或生产控制有 问题。如氯化物、硫酸盐等)
(三)杂质限度的确定P103
杂质限量的确定要合理,在确保用药 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应考虑到:
①生产的可行性及比与比之间的正常波动; ②药品本身的稳定性 ③可根据原料每日剂量来制订质控限度
杂质限度制定时考虑的因素: ①杂质及含一定量杂质的药品的毒理学研究结果 ②给药途径 ③每日剂量 ④治疗周期 ⑤给药人群 ⑥杂质药理学可能的研究结果 ⑦原料药的来源 ⑧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药品生产企业对生
第3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一、氯化物检查法(掌握) (一)原理 对照法
药物:Cl AgNO3 AgCl白色浑浊
HNO3
对照:NaCl(c, V) AgNO3 HNO3 AgCl白色浑浊
(二)检查方法
问题:如何进行比浊观察? 同置于黑色背景上,自上向下观察。
肼中的游离肼。(特殊杂质检查方法收
载在中国药典 正文各药品的质量标准 中)
第二节
一、杂质限量
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杂质量 ≤ 杂质限量 < 杂质量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百分之几(%) 百万分之几 10-6
药品合格
药品不合格
二、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1. 对照法 (重点) 供试品与一定量待测杂质的对照品经
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
2. 测定条件
(1)硝酸铅配制标准铅贮备液(加 硝酸防止Pb2+水解) (2)本法用2ml pH3.5的醋酸盐缓 冲液控制溶液pH值为3~3.5。 (3)显色剂:硫代乙酰胺做显色剂
(4)供试品如有色,需经处理后方可
检查。
A. 外消色法:在对照管中加稀焦糖
溶液或其他无干扰的有色溶液。 B. 内消色法
宜的条件是
(C)
A. 用硫代乙酰胺为标准对照液
B. 用10ml稀硝酸/50ml酸化 C. 在pH3.5醋酸盐缓冲溶液中
D. 用硫化钠为试液 E. 结果需在黑色背景下观察
例3. 现有一药物为苯巴比妥,欲进行 重金属检查,应采用哪种方法 (C) A. 一法 B. 二法 C. 三法
D. 四法
E. 以上都不对
过相同处理后,比较反应结果(比色
或比浊) 特点: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
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

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
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可用于检测药物中的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和杂质含量。
2. 气相色谱法(GC):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检测药物中的挥发性有机杂质和有机溶剂残留。
3. 红外光谱法(IR):IR可以用来检测药物中的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通过物质吸收特定的红外辐射来确定杂质的种类和含量。
4. 质谱法(MS):质谱法可以用来鉴定和定量分析药物中的有机杂质,通过对样品的质谱图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杂质的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量。
5. 元素分析法:元素分析法主要用于检测药物中的无机杂质,通过测定药物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可以判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检测方法如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等,根据具体的药物和杂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
药物分析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药物分析教研室
1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第二节 杂质的检查方法 第三节 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第四节 特殊杂质的检查与鉴定方法
2
第一节 药物的杂质与限量
▪ 药物的杂质与纯度 ▪ 药物杂质的来源 ▪ 药物杂质的分类 ▪ 杂质的限量
3
一、药物的杂质与纯度
▪ 药物的纯度 指药物纯净程度,反映了药物质 量的优劣。
16
特殊杂质 指在某一个或某一类药物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 根据药物的性质、生产方法和工艺条件,有可能引 入的杂质
如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异烟肼中的游离肼、 甾体激素中的其他甾体。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收载在中国药典正文各药品的质量标准中。
17
2.按结构可分为: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无机杂质 ——Cl-、S2-、SO42- 、CN-、As、重金属 有机杂质 ——如有机药物中引入的原料,中间体、副产物、 分解物、异构体、残留溶剂。 有机杂质可分为特定杂质和非特定杂质。
差异 药物纯度又称为药用规 是从杂质可能引起的化学变
格,主要从用药安全、 化对使用的影响以及试剂的
有效和对药物稳定性等 方面考虑杂质的生理作 用及毒副作用。
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加以规 定,它不考虑杂质对生物体 的生理作用及毒副作用。
分类 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基准试剂、优级纯、分析纯、 化学纯、色谱纯、光谱纯
46
(4) 对照药物法:无合适的杂质对照品,或杂质 斑点颜色与主药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可用所 含待检杂质符合限量要求的该药品作为对照品 进行比较。
▪ 供试品与其相同药物对照品 分别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显色, 供试品杂质斑点≯对照药物中杂质斑点数,颜色不得 更深。
▪ 对照品与供试品相同,克服 2 法中对照品与杂质斑点 有时的不可比性。
药物的杂质检查

谢谢观看
CE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低检测限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通过改 进进样技术、优化分离条件等手段,CE在药物杂质检查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核磁共振技术(NMR)
NMR具有无损、无污染、无辐射等优点,可以提供分子结构和化学环境的信息。通过与 计算机辅助技术相结合,NMR在药物杂质检查中可以更快速、准确地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和杂质成分。
测,以确保药物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
06
药物杂质检查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PLC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等优点,是药物杂质检查中常用的方法之 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HPLC的检测器、固定相和流动相等方面也在不断改进,提高 了杂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毛细管电泳法(CE)
详细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是药物杂 质检查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可对药物中的微量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 分析,为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气相色谱法
总结词
一种适用于挥发性物质和高温下稳定的物质的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气相色谱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对药物中挥发性杂质的测定。该方法可对药 物中的微量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杂质定量分析
容量分析法
通过滴定或称重的方法,测量杂质的 质量或浓度。
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上的吸附或溶 解性能差异,将杂质与其他成分分离, 并通过检测器测定杂质浓度。
利用杂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通 过测量光强度变化来计算杂质浓度。
03 药物的杂质检查

(二)测定条件
1. 标准K2SO4溶液0.1mg/ml,50ml溶液中含0.1~
0.5mg的SO42-所显浑浊梯度明显,相当于标准
K2SO4溶液1~5ml。 2. 反应需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进行,且以50ml供试 溶液中含稀盐酸2ml为宜。目的是防止碳酸钡
或磷酸钡等沉淀得生成
3. 氯化钡 10%-25% 4. 供试液和对照液稀释后,再加氯化钡溶液, 使生成白色浑浊而不是白色沉淀
记录重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曲线 称为热重曲线(TG曲线)。
热重曲线的纵坐标为质量(m),横坐标 为温度(T)或时间(t)。
特点:准确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及变化速
度、样品用量少、速度快 本法适用于药物结晶水的测定和贵重 药物或在空气中极易氧化药物的干燥失重
分析。(例:硫酸铜脱去结晶水 ,教材
P113~114。)
V c L 100% S V c 6 Lppm 10 S
例 色氨酸;教材P101,例3-1~3-4
供试品溶液体积 50ml 标准NaCl浓度 1ml相当于10mg的氯
计算色氨酸中氯的限量
V c 5 10 5 L 100% 100% 0.02% S 0.25
(一)原理 对照法
药物:Cl AgNO3 AgCl白色浑浊
对照:NaCl(c, V) AgNO3 AgCl白色浑浊
HNO3
HNO3
(二)检查方法 药典附录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
品,加水溶解使成25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
加硝酸使成中性),再加稀硝酸10m1;溶液如
3. 不溶于水的有机药物
(1)加水振摇,过滤,取滤液进行检查。
(2)加热,放冷,过滤,取滤液进行
第四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第四章药物的杂质检查药物的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影响药物的质量,有的还反映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对药物所含杂质进行检查既可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同时也为生产、流通过程的质量保证和企业管理的考核提供依据。
第一节概述一、药物的纯度要求药物的纯度即药物的纯净程度,是反映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药物的来源多种多样,性质也各不相同,在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杂质。
如药物的生产中常常要使用盐酸、硫酸等,若洗涤不够,在成品中就会引入氯化物、硫酸盐等无机杂质。
又如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是由水杨酸乙酰化制得的,当乙酰化不完全或贮藏过程中水解时都会产生杂质水杨酸。
水杨酸不仅对胃有刺激性,而且其分子中的酚羟基在空气中会逐渐被氧化而产生有色的醌型物质,使药品变色。
人类对药物质纯度的认识是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积累起来,并随着分离、检测技术的提高而进一步发现药物中存在的新杂质,从而不断提高对药物纯度的要求。
盐酸哌替啶(度冷丁,I)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早在1948 年,盐酸哌替啶已被收入英国药典并广泛使用,直至1970 年经气相色谱分离鉴定,才发现其中还混有两种无效的异构体(Ⅱ)和(Ⅲ)。
这两种杂质是生产中因工艺条件控制不当而产生的,它们的含量有时甚至高达2030。
目前中国药典、英国药典、美国药典均对这些杂质的量加以控制。
又如对阿司匹林的纯度研究发现:阿司匹林中除含有水杨酸外,还存在着乙酰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酰水杨酸等水杨酸衍生物。
这些杂质具有免疫活性,可导致服用过敏反应。
因此,应加以控制。
总之,对于药物纯度的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临床应用的实践和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不断改进,使之更趋完善。
药物的纯度主要由药品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项下的杂质检查来控制,内容包括可能存在的杂质名称、相应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和允许限量。
对药品的检查应完全按照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不得销售、不得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的杂质检查净程度,反映了药物
质量的优劣,含有杂质是影响药物
纯度的主要因素。
1.杂质(forin、impurities)是指: 1.对人体健康有毒副作用的物质 2.本身无毒副作用,但影响药物的稳 定性和疗效的物质 3.本身无毒副作用,也不影响药物的 稳定性和疗效,但影响药物的科学管理无 治疗作用的物质
二、药物中杂质的来源 1.生产过程中引入 A. 原料不纯或部分未反应完全的原 料造成,如阿司匹林以苯酚为原料生产, 产品中可能存在苯酚、水杨酸、醋酸苯 醋、水杨酸苯醋、乙酞水杨酸苯醋等杂 质。 B. 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或副产 物分离不净造成 C. 需加入的各种试剂、溶剂、催化 剂类产生吸附,共沉淀生成混晶等造成
6
B. 所含有效成分的量不同 C. 所含杂质的绝对量不同
D. 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速度不同
E. 所含有效成分的生理效应不同
四、杂质限量检查 指药物中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
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
(ppm)来表示
杂质量 ≤ 杂质限量 < 杂质量
药品合格
药品不合格
(一)药物的杂质检查法 1. 对照法 限量检查法 (Limit Test) 特点:不需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 2. 灵敏度法 系指在供试品溶液中加入试剂,在一 定反应条件下,不得有正反应出现。 特点:不需对照品
D. 所用金属器皿及装置等引入杂质 2. 贮藏过程中产生 温度、湿度、日光、空气或微生物 等影响下,引起:药物水解、分解、异 构化、聚合、氧化还原、潮解、发霉、 晶形转变等等变化,使药物中产生有关 杂质。如麻醉乙醚在日光、空气及湿气 作用下,易氧化分解为醛及有毒的过氧 化物,药典规定起封后应在24小时内使 用。
3. 比较法
含量测定法:测定杂质的绝对含量, 如测定吸收度、pH值等。
特点:准确测定杂质的量,不需对照
品。
(二) 杂质限量的计算
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杂质限量 100 0 0 供试品量
标准溶液体积 标准溶液浓度 杂质限量 供试品量
V C L 100% S
Lppm
V C 6 10 S
收载在中国药典的附录中。
2. 特殊杂质:指某一个或某一类药
物的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如 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异烟肼中的
游离肼、甾体激素中的其他甾体。特殊
杂质检查方法收载在中国药典正文各药 品的质量标准中。
例 . 临床所用药物的纯度与化学品及 试剂纯度的主要区别是 A. 所含杂质的生理效应不同
易发生水解反应的结构:
酯、内酯、酰胺、卤代烃、苷类 等
易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构: 醚、醛、酚羟基、巯基、亚硝基、
双键等
三、杂质的分类 药物中的杂质按来源分为 1. 一般杂质:广泛存在于多种药物的生 产或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如氯化物、 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酸、碱、 水分、易炭化物、炽灼残渣、干燥失重、 有机溶剂残留量等。一般杂质其检查方法
96:79.检查维生素C中的重金属时,
若取样量为 1.0g ,要求含重金属不得 过百万分之十,问应吸取标准铅溶液
(每1ml=0.01mg的Pb)多少ml?
A. 0.2ml D. 1ml B. 0.4ml E. 20ml C.2ml
LS V c 10 10 1.0 6 10 10 1 ml
药物中存在有害的杂质:如砷盐、铅
盐等;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如水分能促进青 霉素钠盐、钾盐水解,降低疗效; 有的对人体无害、对药物的稳定性也 没有影响,如一般杂质检查中的氯化物。 检查药物中杂质不仅是保障用药安全、有 效,而且也可用来考核生产工艺和企业管 理是否正常、借以全面保证和提高药物质 量。
2.药物的纯度与化学试剂的纯度 药物的纯度考虑杂质的生理作用,药 品只有两个等级:合格或不合格。 化学试剂有很多等级,按其纯度可分: 化学纯(CP) 、分析纯(AR) 、优级纯 (GR) 、超纯试剂、超净高纯试剂;按 其用途可分为通用试剂、基准试剂、分析 试剂、仪器分析试剂(色谱纯、光谱纯)、 有机合成试剂、临床诊断试剂和特种试剂 等。
97:71.检查某药物中的砷盐,取标准 砷溶液2ml(每1ml相当于1μg的As)制 备标准砷斑,砷盐限量为0.0001%,应 取供试品的量为
A. 0.20g
D. 1.0g
B. 2.0g
C.0.020g
E. 0.10g
已知:C=1 g/ml=1×106 g/ml
V=2ml
L=0.0001%
V c S 100% L 6 2 1 10 100% 0.0001% 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