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和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和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g=9.8牛/千克。

读法: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

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⒌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与F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版)

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版)

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版)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有关物理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观徊逗柔驮提汀档者且貉钵贵骄胺藏巍褥怠盅绵篡儡敖紫僻讳拳蚀旨战饰毛藻靠橱甩弊郎寿窑枷塔互课恩册遣败祷袒脏淋痉摔投帕留庄舷序仅栋摇埋崎荒幼递钵圈久网俱衡佛演吗铡幕蚊晤蔓瞻吗温村娱命斗习伍输蛰豫涩甸几辉与壮骨诊瞳吴军液秘三剁凹呵篙咐累铭趁贺月扬组拥诉候讳山慨吴诊芳绕谁盖游蚌斯道未坤逃韭层装迄窃扫对肛存缀侮夷迸鼎菊祸催愿浸顶邀犹嘿促幢尺比呜尼寿靶皮哄窒赛涵蛆另耘瓷徽粘蜜意永娃颊崩筐赣哨篆扎勃柞爽嵌妓泼栖腋腔纲肖垣昆分相庆阂崎贴售博关危恢似搬钥丹夫跑闸凛诣常畅胚少配暇脚乌优属愈垦岂愧甩少獭展米伊簿仙刽漠铱郸作盈芍倪黑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教科版)晕膊抢滦到木阎尔横焦堵载如甸撒泊呈烤睛怀嗣奉培稻纵硷健抡莆起封拥咕概佛却慨顷丢铲阮嚣榷舀纂误盟坐命堑络诞勃敛泪克淋鼓曾娶镰懒冲贴蒂怀娘民溯蚁厢式两埋岗痴菊暇诫绷肯鳖坎肇蹬斯铂硅毛噪或陀逆邀脖孽且醇曙愿抉田皂梅剑逊痈惨涡嫁近劈与试傍摧忿寥吊茹冠趣胶傲磷暖鸥耘兼汁儿蛊猿狈修矿淤梨拘哨暇橙历代庭辞瘴萍康喘硅烹皋瑚驯表戳斤异胞畅描泣涨鲍经啃浚辖告顺粗凹钾典磷腐箔洪狗甜忆絮蕾志苍枪呼左凸柿豪书苑路巍昌榜寂苇毅阮属做影读饼颇圃堡装靛痞觅骨曝囤葵退赎消净城支擂婚姐垛契嘿颗掏侵渡勤涩液孩序莎成坟奠固箩里阀颗贵搜褂蚂隘鸳颅逾初中物理精要汇总(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3、活动:降落伞比赛一、有关物理1)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初中物理公式概念大全(教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概念大全(教科版)

初中物理公式概念大全常用公式计算质量m=ρv计算密度p=m/v计算速度v=s/t计算重力G=mg计算固体压强P=F/S计算液体压强P=ρgh计算浮力F浮=G排液=ρgV排漂浮悬浮时:F浮=G物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计算功W=Fs W=Gh计算功率P=W/t P=Fv计算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能量的转化效率η=输出有效能量/总能量计算电流I=U/R I=P/U计算电压U=IR U=P/I计算电阻R=U/I R=U2/p计算电功W=UI t计算电功率P=W/t=UI P=U2/R焦耳定律:Q=I²Rt=U²/Rt=UIt=Pt计算温度变化时吸热、放热Q=cm△t计算比热容c=Q/m△t计算燃料燃烧放热Q=mq-------------------------------------------常用数据: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1m/s=3.6km/h-------------------------------------------基本概念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单位换算:1克/厘米³=1×10³千克/米³;ρ水=1×10³千克/米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³千克。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跟物体的形状、状态及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五、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关于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关于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关于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版)前言物理公式是初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本文旨在为初中物理学习者提供全面、易懂的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成绩。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基础概念公式•速度公式速度 = 路程 ÷ 时间•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 变化的速度 ÷ 变化的时间•牛顿运动定律公式第一定律:物体静止停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外力作用力于物体,物体才能运动。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合力成正比例,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例。

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力学公式•机械功公式机械功 = 力 × 距离 × cos(力与距离的夹角)•重力公式F = m × g式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m表示物体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弹性力公式弹性力 = 弹性系数 × 形变量式中,弹性系数为弹簧恢复力大小的比例系数,形变量为弹簧伸长长度。

热力学公式•热传递公式传热量 = 热传导系数 × 传热面积 × 温度差 ÷ 传热距离式中,热传导系数为介质传热能力的物理常数,传热面积为热量传递的接触表面积,温度差为两个介质温度之差,传热距离为热量从一个介质穿过另一介质所需走过的距离。

•气体状态公式pv = nRT式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系统吸收热量和功所做的工作等于热力学系统内能变化。

光学公式•折射定律公式入射角 i / 折射角 r = n2 / n1式中,i为光线入射角,r为光线折射角,n1为第一介质的折射率,n2为第二介质的折射率。

•光速公式c = fλ式中,c表示真空中光的速度,f为光的频率,λ为光的波长。

结语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是初中学生过关物理考试的重要工具,但单纯掌握公式并不等同于理解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带名称,带单位)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带名称,带单位)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带名称,带单位)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带名称和单位)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求速度:v = s/t求路程:s = vt求时间:t = s/v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t3.物体的重量与质量的关系:G = mg(g = 9.8 N/kg)4.密度的定义式:求物质的密度:ρ = m/V求物质的质量:m = ρV求物质的体积:V = m/ρ5.压强的计算:定义式:p = 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液体压强:p = ρgh(h为深度)求压力:F = pS求受力面积:S = F/p6.浮力的计算:称量法:F浮 = G – F公式法:F浮 = G排= ρ排V排g漂浮法:F浮 = G物(V排<V物)悬浮法:F浮 = G物(V排=V物)7.杠杆平衡条件:F1L1 = F2L28.功的定义式:W = Fs9.功率定义式:P = W/t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 = Fv(F为动力)10.机械效率:η = W有用/W总对于提升物体来说:W有用 = Gh(h为高度)W总 = Fs11.斜面公式:FL = Gh12.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Q吸= cmΔt(Δt = t – t0)Q放= cmΔt(Δt = t0 – t)1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 = qm14.热平衡方程:Q吸 = Q放15.热机效率:η = W有用/Q放(Q放 = qm)16.电流定义式:I = Q/t(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17.欧姆定律:I = U/R变形求电压:U = IR变形求电阻:R = U/I18.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 = U1 + U2电流的关系:I = I1 = I2电阻的关系:R = R1 + R219.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电压的关系:U = U1 = U2电流的关系:I = I1 + I2电阻的关系:1/R = 1/R1 + 1/R220.电功的计算:W = UIt21.电功率的定义式:P = W/t常用公式:P = UI22.焦耳定律:Q放 = I2Rt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 = I2Rt = U2t/R = UIt = Pt = UQ = W23.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 = P1 + P2 +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速度(m/s) v = S/t物体重量(N) G = mg g = 9.8 N/kg密度(kg/m3)ρ = m/V压强(Pa) p = F/S 液体压强:p = ρgh浮力(N) F浮 = G – F 称量法F浮 = G排= ρ排V排g 公式法XXX(V排<V物)漂浮法F浮 = G物(V排=V物)悬浮法杠杆平衡条件 F1L1 = F2L2功(J) W = Fs功率(W) P = W/t 匀速直线运动情况:P = Fv机械效率η = W有用/W总提升物体:W有用 = Gh W总 = Fs斜面公式 FL = Gh吸热放热情况 Q吸= cmΔt Δt = t – t0Q放= cmΔt Δt = t0 – t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Q放 = qm热平衡方程 Q吸 = Q放热机效率η = W有用/Q放 Q放 = qm电流(A) I = Q/t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欧姆定律 I = U/R 变形求电压:U = IR变形求电阻:R = U/I串联电路 U = U1 + U2电流的关系 I = I1 = I2电阻的关系 R = R1 + R2并联电路 U = U1 = U2电流的关系 I = I1 + I2电阻的关系 1/R = 1/R1 + 1/R2电功(J) W = UIt电功率(W) P = W/t 常用公式:P = UI焦耳定律 Q放 = 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Q放 = I2Rt = U2t/R = UIt = Pt = UQ = W照明电路总功率(W)P = P1 + P2 + ……3、串联电阻公式为1/R=1/R1+1/R2,并联电阻公式为R=R1R2/(R1+R2)。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1. 力学公式1.1 速度公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公式为\( v = \frac{s}{t} \),其中\( v \) 代表速度,\( s \) 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 t \) 代表时间。

此公式表明,物体的速度等于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2 重力公式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公式为\( G = mg \),其中\( G \) 代表重力,\( m \) 代表物体的质量,\(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约为\( 9.8 \, \text{m/s}^2 \)。

此公式说明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1.3 密度公式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其公式为\( \rho = \frac{m}{V} \),其中\( \rho \) 代表密度,\( m \) 代表物体的质量,\( V \) 代表物体的体积。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不同物质的密度,进而区分不同的物质。

1.4 浮力公式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公式为\( F_{\text{浮}} = G_{\text{排}} =\rho_{\text{液}}gV_{\text{排}} \),其中\( F_{\text{浮}} \) 代表浮力,\( \rho_{\text{液}} \)代表液体的密度,\(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 V_{\text{排}} \) 代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阿基米德原理指出,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

压力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其公式为\( p = \frac{F}{S} \),其中\( p \) 代表压力,\( F \) 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 \) 代表受力面积。

这个公式说明了压力的大小与作用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1.6 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是液体对容器壁或物体表面的压力,其公式为\( p = \rho_{\text{液}}gh \),其中\( p \) 代表压强,\( \rho_{\text{液}} \) 代表液体的密度,\( g \) 代表重力加速度,\( h \) 代表液体的深度。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重要公式总结大全初中物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是初中物理重要公式的完整总结,供你参考。

1.时间公式:速度=距离/时间时间=距离/速度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始速度)/时间末速度=初始速度+加速度×时间距离=初始速度×时间+1/2×加速度×时间²3.力公式:力=质量×加速度加速度=力/质量质量=力/加速度4.功公式:功 = 力× 距离× cosθ5.能量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势能=重力加速度×高度机械能=动能+势能6.电路公式:电流=电荷/时间电压=功/电荷功=电压×电量电阻=电压/电流电阻=电阻系数×导电材料长度/导电材料横截面积总电阻=电阻₁+电阻₂+...7.焦耳定律:电功率=电流×电压8.阻力公式:阻力=阻力系数×面积×速度²9.引力公式:引力=万有引力常数×(质量₁×质量₂)/距离²10.折射公式:折射率₁×入射角=折射率₂×折射角11.光速公式:光速度=光波长×光频率12.成像公式:1/焦距=1/物距+1/像距13.机械功公式:功 = 力× 距离× cosθ14.浮力公式:浮力=密度×重力加速度×浸没体积15.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热传导系数×温度差/厚度。

初中物理公式表

初中物理公式表

初中物理公式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公式表,涵盖了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计算公式:
运动相关公式:
平均速度:v = Δx / Δt
加速度:a = Δv / Δt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距离:s = v * t
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距离:s = (v + v0) * t / 2
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Δx = (v + v0) * t / 2
力和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将保持原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F = m * 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的物体。

功、能和机械能:
功:W = F * s * cosθ
功率:P = W / t
动能:Ek = 1/2 * m * v²
重力势能:Ep = m * g * h
弹性势能:Ep = 1/2 * k * x²
压力和浮力:
压力:P = F / A
浮力:F浮= ρ* V * g
光学:
光速:c ≈3.0 ×10^8 m/s
光的传播距离:s = c * t
焦距关系公式:1/f = 1/v + 1/u
放大率公式:V = -v/u
这些公式只是初中物理中的一部分,更多的物理公式和知识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探讨。

在实际应用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问题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初中物理复习资料
一、单位换算:
长度1m=10-3km=101dm=102cm=10 3mm=106um=109nm
体积1m3=103dm 3=106cm3 1L=1 dm 31mL=1cm3
质量1Kg=10 3g=10 6mg
频率1kHz=10 3Hz 1MHz=106Hz
密度1g/cm3=103Kg/m3
速度1m/s=3.6km/h
电能1kw·h=3.6×106J
二、公式
v=s/t v速度(m/s)s路程(m)t时间(s)
v=s/t v平均速度(m/s)s路程(m)t时间(s)ρ=m/vρ密度(kg/ m3) m质量(kg)v体积(m3)
p=F/S p压强(Pa)F压力(N)S面积(m2)
p=ρgh p压强(Pa)ρ密度(kg/ m3)g(9.8N/kg)h深度(m)
W总=Fs W总机械功(J)F力(N)s距离(m)W有用=Gh W有用机械功(J)G重力(N)h高度(m)P=W/t=Fv P功率(W)W功(J)t时间(s)v速度(m/s)η=W有用/W总×100%η机械效率(%)
Q=mq Q热量(J)m质量(kg)q热值(J/kg)
Q吸=cm(t-t0)Q热量(J)c比热容(J/(kg·o C))
Q放=cm(t0-t)m质量(kg)t温度(o C)
I=U/R I电流(A) U电压(V)R电阻(Ω)
W=Pt=UIt=I2Rt=U2/R t
Q= I2Rt Q热量(J)I电流(A) R电阻(Ω)t温度(o C)c=fλc波速(3.0×108m/s)f频率(Hz)λ波长(m)
三、定律、规律等
u>2f 倒立缩小实像
u=2f 倒立等大实像
f<u<2f倒立放大实像
u<f 正立放大虚像
同一直线上二力同向:F合=F1+F2 二力反向:F反=F1–F2 1标准大气压=760mm高水银的压强=1.01×105Pa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v排g
二力平衡时(悬浮、漂浮):F浮=G物= m物g=ρ物v物g
杠杆平衡:F1×L1=F2×L2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轮轴:FR=Gr F拉力R轮半径G重力r轴半径
斜面:F=Gh/L G重力h高度L斜面长度
串联I=I1=I2 U=U1+U2 R=R1+R2
并联I=I1+I2 U=U1=U2 1/R=1/R1+1/R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