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及中国化肥行业市场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化肥销售行业市场分析

化肥销售行业市场分析

化肥销售行业市场分析第一部分行业发展历史与趋势 (2)第二部分主要化肥产品及特点 (4)第三部分化肥生产与供应链 (6)第四部分市场规模与增长率 (8)第五部分化肥市场地区分布 (10)第六部分竞争格局与主要厂商 (13)第七部分影响销售的因素分析 (15)第八部分销售渠道与模式演变 (17)第九部分消费者需求与偏好变化 (19)第十部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趋势 (21)第一部分行业发展历史与趋势化肥销售行业市场分析一、行业发展历史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扮演着推动农产品丰产的关键角色。

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传统有机肥料,限制了产量的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合成肥料的研发与应用逐渐兴起,为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20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化肥大规模生产与销售,使得农业产量显著提升,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的目标。

二、行业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化肥行业也在朝着减少环境影响和资源浪费的方向发展。

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多,以降低对土壤和水源的负面影响。

同时,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利用效率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减轻氮磷等营养元素过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2. 智能农业技术: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促使化肥行业与智能农业技术相结合。

精准施肥技术、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农民能够更精准地判断作物的营养需求,减少浪费和环境负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 市场多元化:化肥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除了传统的氮、磷、钾化肥,钙、镁、硫等微量元素的肥料需求也在增加,以满足作物对多元营养的需求。

此外,有机肥料、功能性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新产品也逐渐受到市场关注。

4.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种类差异巨大,导致了化肥销售市场在地区上的差异化。

有些地区依然依赖传统的氮磷钾化肥,而在一些发达地区,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市场份额在增加。

国内外化肥行业状况及产业链分析

国内外化肥行业状况及产业链分析

国内外化肥行业状况及产业链分析中化化肥有限公司2013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对公司所处的化肥行业进行了分析。

1、全球化肥产业情况(1)全球化肥产业发展概况化肥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其使用范围广、用量大,素有“粮食的粮食”之称。

全球化肥消费量每年保持增长,由2001年的不足1.4亿吨涨至2010年的1.85亿吨。

化肥支出在粮食生产成本中占23%,仅低于人工成本与土地费用,调整化肥施用量也是粮食单产增加的主要手段。

由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化肥安全也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化肥的主要品种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从全球化肥市场来看,氮磷钾肥总体供需呈平衡状态,目前消费量分别为1.31亿吨、3,803万吨、3,330万吨,占总化肥的65%、19%、16%,因为资源的极不均衡性,各肥种的贸易量差别很大,氮磷钾肥分别占其生产量的24%、60%、82%。

在产能、产量与消费量上看,氮肥>磷肥>钾肥,但基于三种化肥的价格分别可能受到的影响,长期来看,价格的波动范围变化趋势将是钾肥价格最为稳定,其次是磷肥,尿素价格波动可能最大,值得关注。

据IFA预测,以后五年化肥消费量将持续上升,增长幅度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是2%、4.5%、8.2%。

世界化肥消费量增长趋势单位:百万吨资料来源:IFA(2)全球化肥产业格局氮肥可用天然气、煤和石油作为原材料。

目前世界氮肥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俄罗斯、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近年来逐步向具有资源优势的中东、东亚、东欧及中亚等地转移;目前全球主要的氮肥消费地区是亚洲。

磷肥以磷矿、硫为主要原材料。

目前全球磷肥生产主要集中在北非的摩洛哥和突尼斯、美国、俄罗斯及中国等磷矿资源所在地,其中中国磷肥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全球最主要的磷肥消费地区为东亚和北美。

钾肥以钾盐为主要原材料。

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德国等钾矿资源主要分布地也是全球主要的钾肥生产国和出口国,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为全球主要的钾肥消费和进口地区。

2022年全球及中国化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2年全球及中国化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2年全球及中国化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2021年,全球养分需求继续回升。

其中,北美、拉丁美洲、南亚及中欧地区的肥料需求旺盛,同时东欧、中亚呈现回升势头,东亚、西亚和西欧的需求增长速度则有所放缓。

2021年全球养分表观消费总量较2020年增长5%,达到2.27亿吨(纯养分),其中近2/3的增长量来自于肥料产业。

2021年,世界养分供应增长主要体现在各地区国内销售强劲。

全球范围内,各地区仅国内交货量增长了6%,达到1.75亿吨(纯养分),而出口总量较2020年增长不到3%,至5200万吨(纯养分)。

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全球化肥产量能够满足需求,甚至是超过了消费总量。

合成氨、磷矿石和钾盐的产量总计达到2.27亿吨(纯养分)。

2021年,全球养分产能增长速度慢于产量,产能新增近1100万吨(纯养分),较2020年增长4%。

全球范围而言,工业开工率为装机产能的83%,2020年为82%。

2021年国际贸易的主要发展形势表现为,几乎全部产品的进口相当稳定,南亚和拉丁美洲进口需求旺盛,北美和东亚肥料需求和进口量有所回升。

与过去两年一样,中国的出口关税继续对全球尿素和二铵贸易产生影响。

中国出口的减少为其他出口国创造了销售机遇,即使这样,中国也始终占据着印度和东南亚氮肥和磷肥巨大市场份额。

2021年全年氮肥需求旺盛,促使2021年全球合成氨和尿素产量增长了4%。

2020年全球氮肥供应与需求数据调查表明,2020年潜在过剩量不足250万吨(N,折纯)。

2021年全球合成氨贸易缓慢增长2%,达到1770万吨(NH3)。

2020年,海运贸易量约达到1850万吨(NH3)。

总体来看,2020年全球合成氨产能约增长5%,达到2.08亿吨(NH3)。

2021年全球尿素产能接近1.84亿吨,2020年达到1.96亿吨。

全球尿素供应与需求数据表明,2021年潜在过剩量较低,为360万吨产品。

2021年全球磷酸盐需求依然旺盛,巩固了2020年的回暖势头。

中国化肥行业产量、价格走势、化肥企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中国化肥行业产量、价格走势、化肥企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中国化肥行业产量、价格走势、化肥企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一、化肥定义及分类化肥指利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多种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又称无机肥料。

依据所含营养元素的数量不同,常见的化肥可分为单元肥料和复合肥料两类:二、中国化肥产量及生产区域分布《2021-2027年中国化肥行业发展动态分析及市场前景规划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农业部发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简称“零增长政策”),化肥行业发展回归理性,行业经营主体开始升级转型。

由于产能过剩、优惠政策退出、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化肥行业产量下降。

2020年,中国化肥产量5496万吨,下降4.1%。

中国化肥产地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湖北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四川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徽省等省市,2020年上述十省区化肥产量合计全国占比达到72.69%。

从区域分布看,除东北、华南外,其他地区化肥产量较为平均。

2020年,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化肥产量分别为1115.99万、1054.15、1094.74、1140.24、1142.04吨,全国占比依次19.31%、18.25%、18.94%、19.73%、19.76%。

三、中国化肥施用情况长期以来,农民为了追求农业生产高产、增产,不断加大化肥的投入量,我国化肥不合理使用现象仍较为突出亩均化肥使用量仍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化肥、轻有机肥的“三重三轻”问题突出。

农业部于2015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截止2017年,我国化肥已实现使用量负增长,提前三年完成目标。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5403.59万吨。

其中农用氮肥施用折纯量1930.21万吨,占35.7%;农用磷肥施用折纯量681.58万吨,占12.6%;农用钾肥施用折纯量561.13万吨,占10.4%;农用复合肥施用折纯量2230.67万吨,占41.3%。

2024化肥行业分析

2024化肥行业分析

2024化肥行业分析
2023年是中国化肥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
份额争夺越来越激烈。

2023年以来,我国化肥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行业
总体发展良好。

但总体而言,化肥行业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2023年中国化肥行业发展概况
2023年,中国化肥总产量达到了4.44亿吨,比2023年增长了11.4%,超过2023年全球总产量的总和,成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

2023年,
中国普通化肥销售量达到3.98亿吨,比2023年增长5.3%,抵消调剂种
类化肥的减少,形成了3.90亿吨的总销量。

同比而言,普通化肥销量大
幅增长,调剂种类化肥减少了6.6%。

此外,2023年,安全化肥销售量达
到4056万吨,超过了2023年的3785万吨,比2023年增长6.8%。

2023年,中国化肥行业的结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产品结构:2023年,中国单一产品化肥占比下降,普通化肥占比提高;2、行业结构:2023年,中国化肥行业涉及的企业数量下降,大中型企业占比提高;3、
技术进步:2023年,中国化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使用新型生产工艺,
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使行业竞争力得到了提升;4、营销模式:2023年,中国化肥行业实施了新的营销模式,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023年中国化肥产业发展概况

2023年中国化肥产业发展概况
TEAM
中国化肥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s of China's Fertilizer Industry Development
kitty 2023/9/10
ChatPPT Generation
1. 产能持续提升 2.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3. 绿色环保趋势明显 4. 国际市场拓展势头良好
04
国际市场拓展势头良好
国际市场拓展势头良好,彰显了公司全球化战略的稳健实施。
国际市场需求增加
1.中国化肥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2019年,中国的化肥产量达到了180Mt,占全球总产量的40%以上。随 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中国化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化肥产量将达到220Mt,年 均增长率达到5.5%。
生物化肥替代化学化肥
1. 优势:生物化肥是利用生物资源经过合理加工制造的肥 料,具有环境友好、减少土壤和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系 统的优势。与化学化肥相比,生物化肥含有更丰富的有 机物质和微生物,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 能力,并促进作物健康生长。 2. 生物化肥替代化学化肥的挑战:尽管生物化肥具有许多 优势,但其使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生物化肥的生 产成本通常较高,价格相对较贵,给农民带来一定经济 压力。其次,生物化肥的营养成分相对较低,释放速度 较慢,需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以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 求。此外,生物化肥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存储和运输困 难、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
02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让产品更具竞争力,带来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高端产品提升
1. :中国化肥产业正逐步从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 值、环保型、高效能的高端产品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研 发投入,提高化肥产品的技术含量,满足现代农业对高品 质肥料的需求。 2.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中国化肥产业正 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多绿色环保型化肥产品,如生物有 机肥、微生物菌剂等,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 续发展。

化肥行业分析报告

化肥行业分析报告

化肥行业分析报告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化肥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产业发展、市场状况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就化肥行业的产业发展来看,中国化肥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化肥的使用量也大大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化肥行业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化肥产品生产能力逐渐提高。

同时,化肥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不断推出更加高效、环保的新产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就化肥行业的市场状况来看,总体来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农业需求量大,农民对化肥的需求也相应较高。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化肥市场年消费量超过6000万吨,国内市场规模巨大。

同时,由于化肥涉及到农民刚性需求,因此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供给端较为集中,市场长期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再次,就化肥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看,虽然目前我国化肥行业处于相对饱和状态,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市场需求仍然十分强劲。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肥产品的研发也将迎来更多突破,高效、低成本的新产品有望问世。

此外,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绿色、环保化肥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将为化肥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化肥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小农户的使用习惯难以改变,他们对于化肥的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化肥的生产和使用缺乏科学的指导,这导致了对化肥的滥用和浪费。

其次,化肥的过度使用可能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土壤酸化、养分失衡等问题,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综上所述,化肥行业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支撑产业,在产业发展、市场状况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潜力。

然而,化肥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改变农民使用习惯、提高化肥的生产和使用科学性等。

因此,在化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调研,满足市场需求,加强环保意识,推动化肥行业的绿色发展。

肥料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肥料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10936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报告名称:报告编号:1510936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0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咨询电话:4006-128-668、0、传真:0Email网上阅读: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新型肥料是化肥行业推陈出新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站在传统肥料肩膀上发展而来的,但直至今日这一概念的提出仍存在争议。

农业部的肥料登记管理中认为除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以及已有国家目录和国家标准的复混肥外,其他肥料都是新型肥料。

而行业内普遍将采用新方法、新工艺、选用新材料、具有新功能的肥料都称为新型肥料。

目前我国市面上多数的新型肥料内涵不够新,其发展也仍未能脱离传统肥料的框架。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型肥料是传统肥料的创新,尤其是在提高施肥效率和改善土壤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新型肥料这一概念虽然在化肥行业发展上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2014年12月份国内钾肥总产量万吨,1-12月累积总产量万吨。

2013年同期产量为万吨,同比增加%。

《2015-2020年中国肥料制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对肥料制造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肥料制造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肥料制造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肥料制造技术标准、肥料制造市场规模、肥料制造行业潜在问题与肥料制造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肥料制造行业投资价值、肥料制造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肥料制造行业投资决策者和肥料制造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化肥行业市场发展概况世界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等具有原料优势的国家。

除中国外,世界化肥生产企业主要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由于粮食生产与消费不均、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人口增加以及人为破坏和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需求增长仍将带动化肥消费的增长。

近年来,世界化肥市场总体供需基本平衡,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和世界银行等组织预测,亚洲平均每年缺氮肥约800-900万吨(折纯养分),缺磷肥600 多万吨(折纯养分),缺钾肥450万吨(折纯养分)。

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大部分国家缺钾肥和磷肥。

在世界化肥消费结构中,亚洲占有50%的份额,其中中国和印度化肥消费量的增长最快,而日本的消费量则逐渐减少;欧洲及中亚地区的消费量所占比重也在下降。

据国际化肥工业协会(IFA)预测,世界化肥消费将保持缓慢增长的势头,年增长速度平均约为2.3%。

世界化肥生产主要集中在具有原料优势的国家,其中世界氮肥产量占总化肥产量的比重超过60%,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东、中国和中南美洲;磷肥产量占22%,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中国、非洲和中东;钾肥产量占总产量不到18%,主要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以色列和约旦,其中加拿大和前苏联地区占世界钾肥总产量的60%左右。

(1)氮肥发展状况世界氮肥消费量约占全部化肥消费量的60%左右,预计至2008年-2009年世界氮肥需求量将达到9,460万吨(折纯养分),年均增长率为1.7%,增长部分主要集中在亚洲,占增长总量的76%。

其他地区中,东欧将占12%,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将各占8%。

(资料来源:国际肥料工业协会《世界农业形势和肥料需求,全球肥料供应和贸易(2003/04-2008/09)》、金光农业网2004年11月《世界氮肥供需形势分析及展望》)。

在氮肥中,尿素是主要的化肥品种,约占氮肥产销总量的50%,有俄罗斯、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55个主要生产国。

从世界化肥消费趋势看,中国、南亚、拉美、非洲等国的化肥消费量将持续增长,西欧、日本等国化肥消费量将逐步下降,亚洲地区仍然是世界化肥最活跃的市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生产与消费大国,其中尿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1%,消费量占29.7%。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网,《世界尿素市场2004-2012供需展望》)(2)复合肥发展状况世界复合肥工业发展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达工业国家,1920年,美国氰胺公司用湿法磷酸与氨制粒状复合肥料的技术取得成功,建成世界上第一家年产2.5万吨磷铵工厂,生产磷酸铵和硫磷铵肥料。

1933年初具工业规模的湿法磷酸和磷铵装置首次在加拿大投入生产。

60年代初,美国TVA 和英国SA 分别开始用湿法磷酸生产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

至70年代中叶,世界各地共建磷铵厂近100个,年总生产能力达1,720万吨。

1984-1985 年,世界磷铵产量为1,060万吨,占磷肥总产量的30%。

在欧洲,由于50年代初和60 年代末两次世界性缺硫危机,促进了硝酸磷肥的迅速发展。

到1985年,世界硝酸磷肥的生产能力达到450万吨。

由此奠定了以磷铵和硝酸磷肥两大体系为主的世界现代复合肥工业,复合肥料的生产能力及其在化肥总量中的比例迅速提高。

近几年,发展中国家也在致力于发展复合肥生产,如挪威Hydro公司和约旦磷业公司Tpmc 在亚喀巴(约旦)新建100万吨/年NPK 装置,2001年投产;挪威Hydro公司与越南Yiet.Ha、Thasimes两公司合作在湄公河三角地建20万吨/年NPK 装置,1999年12月投产;日本与越南化肥公司(JVF)35万吨/年NP K装置于1998年12月投产。

世界各国对复合肥生产的重视,也反映了复合肥的发展前景良好。

我国化肥行业市场发展概况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化肥消费国,基础化肥生产企业约1,000 多家,除个别短缺品种靠进口外,整体供求相对平衡。

近年来,我国化肥产量呈平稳增长的态势,化肥产品的价格也基本稳定。

(1)我国氮肥行业发展状况①市场容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农业增产份额中的平均贡献率约为40%左右。

近十几年来,我国在人口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增长更快,人均粮食占有量由319 公斤增加到409 公斤,化肥的增产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的政策和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为了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氮肥产品特别是尿素的使用领域不断扩大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化肥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化肥施用量一直呈上升态势,平均每年增加155 万吨。

近几年,由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我国化肥消费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增的格局。

2006 年全国化肥产量(折纯养分)5,304.8万吨,比2005 年增长13.3%。

根据农业部门的测算,按我国粮食自给率100%和95%两种方法计算,预计与2006 年全国化肥产量相比到2010、2015 和2020 年,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养殖业等行业在内,需新增的化肥总量情况如下:②企业分类从历史习惯及规模上看,我国氮肥企业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年产合成氨30 万吨以上的企业属于大氮肥企业,目前国内有大氮肥企业约27 家,主要生产尿素,有尿素装置30 套。

年产合成氨8 万吨-30 万吨的企业属于中型氮肥企业,目前国内有中型氮肥企业约50 家,生产的产品除尿素以外,还生产硝铵和氯化铵,有尿素装置约40 套。

年产合成氨8 万吨以下的化肥企业属于小氮肥企业,国内小氮肥企业数量在500 家以上,以生产碳铵和尿素为主。

③技术水平国内化肥行业经过50 年的发展,已进入到品种齐全、配套相对完善、具有相当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阶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氮肥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但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大型企业中有13 套大氮肥装置于20 世纪70 年代引进,先后经过一些节能降耗技改,能耗水平逐步降低,其余装置为80 年代以后陆续引进,装置工艺比较先进,能耗基本可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余中小企业技术装备主要是我国自行设计,装置运行时间长,技术进步缓慢,能耗相对较高,但其中一些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建,产品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从原料供应方面看,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故以煤为原料合成氨技术是我国合成氨(尿素产品的中间体)生产的发展方向。

目前以煤为原料的尿素生产企业主要采用型煤和块煤制气工艺生产合成氨。

④产品品种从产品品种方面看,尿素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碳铵的市场空间逐步缩小。

预计到2010 年,尿素在氮肥中的比例要占到70%以上,碳铵在氮肥中的比例则将下降至10~15%。

(2)复合肥行业发展状况①市场容量我国复合肥工业起步较晚,其发展始于上世纪70 年代末,随着我国化肥工业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复合肥作为一种营养成份比较齐全的肥料,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尤其是随着农村的改革开放,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复合肥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基础肥料的快速发展也为复合肥的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但我国复合肥生产企业规模小,设备老化、技术含量不高,且产品的物理性能、外观、包装、储存等与国外产品存在明显差距,缺乏市场竞争力。

因此,尽管复合肥装置生产能力很大,但装置开工率普遍较低。

目前我国复合肥产业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黄淮和华北地区,这些省同时也是主要的销售区域,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和广西六省、区复合肥用量占据全国总用量的50%左右。

我国化肥的复合化率约25%左右,而世界平均复合肥料产量占化肥总产量已达到30%,发达国家的化肥复合率更是高达70—80%。

由此可见,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近几年我国化肥复合率不断提高,农业部门要求到2010 年化肥复合率将达到50%,这也说明了我国的复合肥料市场有着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涉足复合肥行业,但由于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差别,目前我国复合肥产品大多属于技术含量较低的低端产品,而高效农业所需的速效、高效复合肥目前大多被国外品牌所占据,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速效、高效复合肥成为市场新宠。

②技术水平国内目前符合肥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固体团粒法、料浆法、部分料浆法、融熔法、掺混法和挤压法等几种形式。

我国中小型规模的复合肥企业多采用固体团粒法生产复合肥,我国大规模的复合肥企业多采用料浆法生产复合肥。

化肥行业特征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生产技术装备专业化大型化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和常年生产季节性消费是我国化肥行业的特征,因此,每年春、夏季是化肥销售的旺季,冬季是化肥的销售淡季;此外,农业生产地域性的差别也会引起化肥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市场价格的波动。

一般来讲,南方受季节性影响较小,北方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行业竞争状况目前我国化肥企业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并且普遍规模不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充分。

以氮肥市场分布来看,合成氨生产能力为30 万吨以上的大氮肥设备有28 套,总产量占全部产量的比例约为30%,大氮肥企业由于装置容量大,吨产品原料消耗低,具有成本优势,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化肥销售收入前五名的省份分别是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云南省和湖北等省,化肥行业销售收入前十名的省区占全部销售收入的72.9%。

化肥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和西部原料产区,东、中部有市场销售半径小、化肥运输成本低的优势,西部地区有邻近原料产区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

(资料来源:中国化肥信息网)化肥企业、特别是氮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不是表现在相互之间市场份额的争夺,而是在各自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等方面。

这是因为:化肥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国家为保障农民增产增收,对化肥价格上升幅度会采取一定的控制。

另外,化肥企业产、销半径过大,也存在运输不经济的问题。

这些都决定了氮肥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只能从原料(煤炭)成本、生产工艺和原料、产品的运输成本上挖掘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