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精悍B.谬种C.阔绰D.寒喧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她像坐在一片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一大堆B.一大片C.一大堆D.一大片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1 页(共 8 页)

A.自诩(x“)雾霭(?i)众目睽睽(ku?)

B.咀嚼(ji?o)粗糙(z…o)断壁颓垣(yu?n)

C.笨拙(zhu?)形骸(h?)残羹冷炙(zh?)

D.慰藉(j?)梦魇(y?n)称心如意(ch?ng)

A.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B.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D.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5.下列名句、作品、作家对应错误的是

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清照

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陆游

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王实甫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轼

6.下列对课文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

A.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着力描绘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眷恋,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落寞感。

B.余秋雨在《都江堰》中提出的观点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C.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将山上家居小屋描绘成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的空中楼阁,表现出热爱、向往、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D.鲁迅的《拿来主义》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主汲取精华,剔除糟粕。

7.下列对诗歌容的分析概括,错误的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表面上是一首游仙诗,但主旨是表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蔑视权贵的精神。

B.《琵琶行》的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与琵琶女的“沦落”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C.《雨霖铃》上片写长亭分别时的情景,下片写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D.《孔雀东南飞》通过写兰芝和焦仲卿幸福的婚姻生活,歌颂了忠贞的爱情。

8.下列对小说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甲虫,情节荒诞,属于科幻小说。

B.《项链》以大量篇幅,深刻而细腻地描写了玛蒂尔德在虚荣心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卑俗心理。

C.《宝玉挨打》中“挨打”是情节发展的高潮,从众多人物对挨打事件的不同态度、反应,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三处对风雪的描写,其中一处是“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烘托环境,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2 页(共 8 页)

9.下列对戏剧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茶馆》是老舍的代表作。剧本通过茶馆的变迁及各类人物的遭遇,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社会面貌。

B.《雷雨》是禺的代表作。剧本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威尼斯商人》是雨果著名的悲剧作品,其中高利贷者朗台爱财如命,唯利是图,是世界文库中“吝啬鬼”的代表形象之一。

D.《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莎士比亚。剧本通过主人公的恋爱悲剧,歌颂了青年追求爱情的叛逆行为和奋斗精神,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

10.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本诗的作者是徐志摩。

B.全诗以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C.诗中“轻轻”“悄悄”等叠词的反复运用,是为了体现诗歌铿锵的节奏。

D.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11.对《卫风·氓》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氓》是一首叙事诗,它采用第三人称讲述了一个婚变悲剧。

B.《氓》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与“氓”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全过程,控诉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表现了广大妇女不愿受命运摆布的抗争精神。

C.《氓》中塑造了一个负心郎的形象,他是个小商人,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却无情无义、自私自利。

D.《氓》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所处的卑下地位和普遍遭受的不平等境遇。

12.从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来看,“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属于

A.谜语歌B.字头歌C.绕口令D.游戏歌13.《萝卜回来了》采用的结构是

A.三段式B.层递式C.循环式D.对照式14.下列作品不是安徒生创作的是

A.《丑小鸭》C.《海的女儿》B.《猜猜我有多爱你》D.《卖火柴的小女孩》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3 页(共 8 页)

15.对幼儿文学美学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稚拙美B.纯真美C.质朴美D.意象美16.关于幼儿图画故事,理解错误的是

A.幼儿图画故事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来表现故事容。

B.在图画故事中,图与文是互相补充,互相融汇,互相协调的。

C.图画故事就是用图画来讲述故事,相当于连环画。

D.图画故事中的图画是主体,具有语言叙述的功能。

17.下列作品不属于幼儿散文的是

A.《春雨的色彩》

C.《很大很大的爸爸》18.童话的基本特征是B.《花的沐浴》D.《小熊请客》

A.拟人B.幻想C.夸D.象征19.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

A.听赏B.感受C.图画D.文字20.关于幼儿文学创作,理解不恰当的是

A.幼儿文学的主题要求单纯、浅显、鲜明。

B.幼儿文学的情节要求单纯、完整、生动有趣。

C.幼儿模仿性强,但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塑造形象时不宜过多写反面东西。

D.幼儿文学语言要求浅显,因此,应该多用娃娃腔,语言越直白越好。二、简答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21.简述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22.简述儿歌的特点。

三、阅读和理解(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阅读散文《荷塘月色》片段,完成 23~25 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

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对口升学幼师专业语文二模试题

高三幼师类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皈.依(guī??)解剖.(?pāo??)呱.呱.坠地(guā??) B.咀嚼.(jué)慰藉.(jì)蓊.蓊.郁郁(wēng?) C.木讷.(nà??)强劲.( jìn)言简意赅.(?g ā i??) D.孱.头(?càn??)氛.围(??f ē n?)良莠.不齐(?yǒ 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震聋发聩惴惴不安怨天忧人掉以轻心 B.刚愎自用两全齐美契而不舍差强人意 C.沽名钓誉贪脏枉法大相径庭提心掉胆 D.耳濡目染锐不可当气势汹汹饮鸩止渴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印度政府拟增拨1000 亿粮食补贴引发争议,媒体批其“杯.水.车.薪.”。 B.任何改革都难以单兵突进,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都和其他领域存在 藕.断.丝.连.的联系,都需要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制度支撑和协同配合。 C.近几年,我们家乡“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D.谈起互联网,这个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 (2)水面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4)微风过处,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打破笼起照送B.点破升起照吹 C.点破笼起泻送D.打破升起泻吹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A .自诩(x “) 雾霭(?i ) 众目睽睽(ku ?) B .咀嚼(ji ?o ) 粗糙(z …o ) 断壁颓垣(yu ?n ) C .笨拙(zhu ?) 形骸(h ?) 残羹冷炙(zh ?) D .慰藉(j ?) 梦魇(y ?n ) 称心如意(ch ?ng ) A .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 B .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C .中国茶艺和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D .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测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精悍 B .谬种 C .阔绰 D .寒喧 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 。她像坐在一片 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 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 .一大堆 B .一大片 C .一大堆 D .一大片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

幼师类语文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检测试题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ɡě)慰藉(jì)纸鸢(yuān)缢死(yì) B.勇剽(biāo)暮霭(ǎi)休憩(qì)宁谧(mì) C.眼睑(jiǎn)猜度(duó)沮丧(jǚ)忐忑不安(tǎntè) D.嘬着(zuō)腌臜(āzā)畏葸(sī)纨绔(ku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贪得无厌换得换失背信弃义抱新救火 B.深思慎取声如宏钟泣下沾襟悬牙绝壁 C.化险为宜仓皇逃窜中流砥柱七窍生烟 D.锦囊妙计披荆斩棘身先士卒屈尊下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 ....的变化。 B.这本书描写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环境跟我的情况似乎有点相似,因此 更能让我动之以情 ....。 C.她走起路来故意让皮鞋踩出“卡卡”的响声,一副旁若无人 ....的样子。 D.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 4.下列关于作品、作者、作品中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西厢记》――王实甫――崔莺莺 B.《牡丹亭》――汤显祖――杜丽娘 C.《茶馆》――老舍――王利发 D.《三国演义》――施耐庵――诸葛亮 5.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B.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键入文字]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精彩试题卷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精悍B.谬种C.阔绰D.寒喧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她像坐在一片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一大堆B.一大片C.一大堆D.一大片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1 页(共 8 页) A.自诩(x“)雾霭(?i)众目睽睽(ku?) B.咀嚼(ji?o)粗糙(z…o)断壁颓垣(yu?n) C.笨拙(zhu?)形骸(h?)残羹冷炙(zh?) D.慰藉(j?)梦魇(y?n)称心如意(ch?ng) A.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B.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D.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A .自诩(x “) 雾霭(?i ) 众目睽睽(ku?) B .咀嚼(ji?o ) 粗糙(z?o ) 断壁颓垣(yu?n ) C .笨拙(zhu?) 形骸(h?) 残羹冷炙(zh?) D .慰藉(j?) 梦魇(y?n ) 称心如意(ch?ng ) A .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 B .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D .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精悍 B .谬种 C .阔绰 D .寒喧 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 。她像坐在一片 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 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 .一大堆 B .一大片 C .一大堆 D .一大片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精选文档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精选文 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河南省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幼 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恪.(kè)守炫.(xuán)耀六龙 骖.(cān) 驾 B.隽.(juàn)永猝.(cù)然忐.(t?n) 忑不安 C.蝉蜕.(tuì)玉砌.(qiè)游目骋.(chěng) 怀

D.熨.(yùn)帖剥.(bāo)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咀.(j?)嚼赏鉴 A.峥荣漫溯荡漾妄自菲薄 B.笙箫汹涌粗糙丰华正茂 C.废墟草莓围裙成年累月 D.忧郁蔚篮趋附凝神屏息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小区业主在小区违章盖别墅,六年来持续的施工让楼下的居民不堪其扰,纷纷卖房或搬走,如今这栋楼已十室九空....。 B.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潮。接着出版人、编剧,纷至沓 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C.我们所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还有几位“大师”们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 A.送捧挂B.运揣走 C.运拿挂D.送拿走 5.下列名句、作品和作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河南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鞭笞(tái)隽永(juàn)饿殍遍野(piáo) B.慰藉(jiè)打烊(yàng)果实累累(léi) C.针砭(fá)挑剔(tì)命途多舛(chuǎn) D.狙击(zǔ)鸟窠(cháo)高屋建瓴(l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谥号惴惴不安越组代庖 B.辍学不寒而粟面面相觑 C.汗颜咄咄逼人鳞次栉比 D.寒喧矫揉造做处心积虑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B.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C.无论对什么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阴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的苑囿,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 A.假如那就如果就B.如果那就只要就 C.不仅也假如就D.不仅也只要就5.《长亭送别》中“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借代夸张拟人B.比喻夸张对偶 C.对偶比喻借代D.拟人对偶夸张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1 页(共8 页)

幼师类语文试题B卷

河南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蝼.蚁佝偻.篓.子镂.刻 B.沮.丧规矩.咀.嚼蛆.虫 C.呻.吟绅.士申.述伸.展 D.邯郸.婵.娟掸.子蝉.联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察颜观色针贬时弊家喻户晓 B.容会贯通残羹冷炙义愤填鹰 C.金榜题名六神不安五彩缤纷 D.主观意断人才倍出问心无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 ....的变化。 B.这本书描写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环境跟我的情况似乎有点相似,因此 更能让我动之以情 ....。 C.她走起路来故意让皮鞋踩出“卡卡”的响声,一副旁若无人 ....的样子。 D.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 4.下列关于作品、作者、作品中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西厢记》――王实甫――崔莺莺 B.《牡丹亭》――汤显祖――杜丽娘 C.《茶馆》――老舍――王利发 D.《三国演义》――施耐庵――诸葛亮 5.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B.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1

C.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6.下列名句、作家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清照 7.儿童诗《爸爸的老师》深受儿童的喜爱,结构情节运用的是 A.悬念B.对比C.反复D.回环 8.将下列三个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①祥林嫂脸上,黄中带黑,而且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②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修长的苇眉子。 A.①清痩不堪②消除③光滑 B.①瘦削不堪②消尽③柔软 C.①瘦骨伶仃②散尽③光亮 D.①瘦削不堪②消尽③柔滑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史记·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鸿门宴》是其中极为精彩的一个片段。 B.《楚辞》是《离骚》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C.《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辛弃疾,南宋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10.《宝葫芦的秘密》的作者是 A.叶圣陶B.柯岩C.张天翼D.孙幼军 1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对“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漫”字极写水之多,表现江水溢满之状。 B.“百”字极写船之多,“百舸”用帆之多而代船多。 C.“透”表现了江水的碧绿清澈。 D.“争”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2

幼师类语文试题

河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A.皈依()解剖()呱呱坠地() .... B.咀嚼()慰藉()蓊蓊郁郁() .... C.木讷()强劲()言简意赅() ... D.孱头()氛围()良莠不齐()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震聋发聩惴惴不安怨天忧人掉以轻心 B.刚愎自用两全齐美契而不舍差强人意 C.沽名钓誉贪脏枉法大相径庭提心掉胆 D.耳濡目染锐不可当气势汹汹饮鸩止渴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印度政府拟增拨 1000 亿粮食补贴引发争议,媒体批其“杯水车薪”。 ....B.任何改革都难以单兵突进,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都和其他领域存在藕断丝连的联系,都需要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制度支撑和协同配合。 .... C.近几年,我们家乡“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 D.谈起互联网,这个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 (2)水面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4)微风过处,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打破笼起照送B.点破升起照吹 C.点破笼起泻送D.打破升起泻吹

幼师类语文第1页(共8页)

5.下列名句与作家对应错误的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李白)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 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C.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D.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B.《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C.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8.下列作品、体裁、作者连线错误的是 A.《荷花淀》——小说——孙犁 B.《故都的秋》——散文——朱自清 C.《雨巷》——诗歌——戴望舒 D.《拿来主义》——杂文——鲁迅 9.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写,历来被视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 B.上片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绘壮景,颂英雄。 C.下片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景仰。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词人在壮志难酬情况下的自慰之词。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精悍B.谬种C.阔绰D.寒喧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她像坐在一片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一大堆B.一大片C.一大堆D.一大片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1 页(共 8 页) A.自诩(x“)雾霭(?i)众目睽睽(ku?) B.咀嚼(ji?o)粗糙(z…o)断壁颓垣(yu?n) C.笨拙(zhu?)形骸(h?)残羹冷炙(zh?) D.慰藉(j?)梦魇(y?n)称心如意(ch?ng) A.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B.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D.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2017年河南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幼师类语文精彩试题

实用文档 河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幼师类语文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402分,共一、选择题(每小题 涂在答题卡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1()(解剖)呱呱坠地A.皈依() ....(蓊蓊郁郁)()慰藉()B.咀嚼 ....()()言简意赅C.木讷()强劲

....孱头()氛围()良莠不齐()D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2掉以轻心惴惴不安怨天忧人A.震聋发聩 契而不舍差强人意B.刚愎自用两全齐美 大相径庭提心掉胆C.沽名钓誉贪脏枉法 饮鸩止渴锐不可当气势汹汹D.耳濡目染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3。.印度政府拟增拨1000亿粮食补贴引发争议,媒体批其“杯水车薪”A.....任何改革都难以单兵突进,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都和其他领域存在B藕断丝连的联系,都需要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制度支撑和协同配合。.....近几年,我们家乡“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C.....谈起互联网,这个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D.....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4了山的寂寞。1)小屋的出现,( )水面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2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3 )微风过处,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4 照吹.点破送笼起照B升起.打破A

吹升起D.打破笼起C.点破泻送泻 页)8 1 第幼师类语文页(共 大全. 实用文档 .下列名句与作家对应错误的是5(柳永)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李白)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D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B C.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D.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7《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A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B把抽象的意识、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和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汉卿的《窦C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8.下列作品、体裁、作者连线错误的是.《荷花淀》——小说——孙犁A.《故都的秋》——散文——朱自清B《雨巷》——诗歌——戴望舒C.《拿来主义》——杂文——鲁迅D..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是9A.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写,历来被视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上片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绘壮景,颂英雄。B C.下片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景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词人在壮志难酬情况下的自慰之词。D. 页)8 2 第幼师类语文页(共 大全. 实用文档

河南省幼师类语文试卷

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卷(含答案) (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幼儿文学是以 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 。 2.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有 、 和 三方面。 3. 时期是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当时提倡儿童文学最力的人是 ,同时,他也是最早重视收集儿歌并进行研究的人。 4.《诗经》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7世纪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运用 、 、 的艺术手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 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譬.如 媲.美 偏僻. 开天辟.地 B .纶.巾 鳏.寡 羊倌. 绾.起头发 C .田埂. 哽.咽 耿.直 如鲠.在喉 D .花卉. 忌讳. 污秽. 不容置喙.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 .安详 黄梁梦 翻天覆地 一踏糊涂 B .间牒 绿茵场 开源截流 饥肠辘辘 C .倜傥 经纪人 肺腑之言 改弦更张

D.稗益股份制举世震惊通货膨胀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阿谀,奉承)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一边……一边……) C.朝服衣冠,窥镜 ..(偷偷照镜子) D.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竭尽)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要把那些国家法律,敢于顶风作案的领导干部,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而不能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 ②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把重要的古代建筑修缮好,尽可能其原来的。 A.违犯制裁恢复风貌 B.违反制裁复原风貌 C.违反惩罚恢复风格 D.违犯惩罚复原风格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 .. ..汝岂得自由 B.怅然 ..间 ..心中烦便作旦夕 C.昼夜勤作息 .. ..既欲结大义 D.可怜 .. ..体无比时时为安慰 10.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儒家讲“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强调道义重于一切。 B.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的盖茨,毅然决然地退学建立了自己的电脑公司——“微软”。 C.你有了好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D.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陶诗“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古今隐逸之宗也”。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B.《孤独的收割人》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湖畔派”代表诗人华兹华斯写的。 C.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 D.作者总是选取同自己思想情感相一致的景物,来构成一个特定的抒情背景,倾吐他的见闻和感怀。

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A .自诩(x “) 雾霭(?i ) 众目睽睽(ku ?) B .咀嚼(ji ?o ) 粗糙(z …o ) 断壁颓垣(yu ?n ) C .笨拙(zhu ?) 形骸(h ?) 残羹冷炙(zh ?) D .慰藉(j ?) 梦魇(y ?n ) 称心如意(ch ?ng ) A .网络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一些电脑黑客应运而生。 B .他用南阳玉雕刻成的人物花鸟,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真可谓巧夺天工。 C .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 D .这个选手个子虽低,但经验丰富,拿两块金牌如探囊取物。 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精悍 B .谬种 C .阔绰 D .寒喧 伶利 编纂 滑稽 玉箸 面面相觑 不言而谕 按图索骥 瞠目结舌 越组代庖 苍海桑田 沸反盈天 揣揣不安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 。她像坐在一片 的 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 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 水面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A .一大堆 B .一大片 C .一大堆 D .一大片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洁白 银白 洁白 升起 笼起 笼起 升起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

2017年幼师类数学试题.pdf

河南省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数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 1.设集合 A ={1,2},集合 B A,则满足条件的集合 B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2.已知集合 A {0,1,2},集合 B是不等式 x 2的解集, 则 A B A.{0,1,2} B.{1,2} C.{0,1} D.{-1,0,1}

3.函数 y x 10的定义域是 A. x x 1 B. x x 10 C. x x D. x x 4.公比为 2的等比数列 an 的各项都是正数,若 a1a9 16,则 a6 A.2 B.4 C.6 D.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条异面直线没有公共点

B.两条异面直线不在同一平面内 C.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D.两条异面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6.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A. y sin 2x B. y cos x C. y x x 2 D. y 2 2 x x 7.一个棱长为 1的正方体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该球的表面积为 A. B.2 C.3 D.4 8.“”是“ sin 1 ”的 2 6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幼师类数学 第 1页(共 4页) 9.某市汽车牌照由 0~9中五个数字组成,能得到该市牌照的汽车最多有A. A 5 10 辆

B.10 5 辆 C.50辆 D.510辆 10.过点 A (0,6)且与直线 x 2y 3 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 2x y 6 0 C. x 2y 6 0 B. x 2y 6 0 D. 2x y 6 0 y 11.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右焦点与圆 (x 5) 16的圆心重合,离心率等 2 2 于 5 4 ,则双曲线的方程是

2017年度河南地区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幼师类语文试题

河南省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 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震聋发聩 惴惴不安 怨天忧人 掉以轻心 B .刚愎自用 两全齐美 契而不舍 差强人意 C .沽名钓誉 贪脏枉法 大相径庭 提心掉胆 D .耳濡目染 锐不可当 气势汹汹 饮鸩止渴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B .任何改革都难以单兵突进,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与变化都和其他领域存在 .... ....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2)水面 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4)微风过处, 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 .打破 笼起 照 送 B .点破 升起 照 吹 C .点破 笼起 泻 送 D .打破 升起 泻 吹 幼师类语文 第 1 页(共 8 页) A .皈依() 解剖() 呱呱坠地() B .咀嚼() 慰藉() 蓊蓊郁郁() C .木讷() 强劲() 言简意赅() D .孱头() 氛围() 良莠不齐() A .印度政府拟增拨 1000 亿粮食补贴引发争议,媒体批其“杯水车薪”。 藕断丝连的联系,都需要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制度支撑和协同配合。 C .近几年,我们家乡“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D .谈起互联网,这个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

河南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河南省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 A.恪(k?)守炫(xuán)耀六龙骖(cān)驾B.隽(juàn)永猝(cù)然忐(t? n)忑不安C.蝉蜕(tuì)玉砌(qi?)游骋(chěng)怀D.熨(yùn)帖剥(bāo)蚀咀(j? )嚼赏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峥荣漫溯荡漾妄自菲薄B.笙箫汹涌粗糙丰华正茂C.废墟草莓围裙成年累月D.忧郁蔚篮趋附凝神屏息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 A.一小区业主在小区违章盖别墅,六年来持续的施工让楼下的居民不堪其扰,纷纷卖房或搬走,如今这栋楼已十室九空。 B.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潮。接着出版人、编剧,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C.我们所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还有几位“大师”们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 A.送捧挂B.运揣走C.运拿挂D.送拿走

5.下列名句、作品和作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B )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清照C.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 6.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 ) A.《翠翠》通过对祖孙二人的恬淡生活以及少女翠翠朦胧的感情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湘西地区百姓的苦难生活。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C.《宝玉挨打》一文虽然是节选自长篇小说,但情节相对完整,主次矛盾相互交织,线索分明,层次清晰。D.《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她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的文化和冷漠的社会拒绝。 7.下列对《雷雨》一文中周家与鲁家的矛盾冲突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 A.周朴园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鲁家母子是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B.周朴园和鲁家母子的矛盾是两个家庭之间两代人的刻骨仇恨。C.他们之间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的对立,使他们之间必然产生矛盾冲突。D.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是最本质的冲突。 8.下列对作品的分析概括,错误的一项是(D ) A.《变形记》的主要情节荒诞,细节描写却很真实,如甲虫的习性,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他家人的反应。B.《母亲》成功塑造了一个普通俄罗斯妇女成长为自觉的革命英雄的母亲形象,赞扬了母亲吃苦耐劳的精神。C.《百合花》通过对护送、借被、献身和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个平凡而又感人的人物形象。D.《丧钟为谁而鸣》写罗伯特·乔丹,记述言行真实、自然,描写心理细致灵活。 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D )

幼师语文试题[1]

河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皈.附(guī)凫.水(fú)众目睽.睽(kuí) B.游说.(shuō)金簪.(zān)冠.冕堂皇(guàn) C.咀嚼.(jiáo)吸吮.(yǔn)买椟.还珠(dú) D.忐忑 ..(tǎn ta)解剖.(pāo)呱.呱坠地(g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燥六艺经传莘莘学子 B.杳然脍炙人口蓊蓊郁郁 C.谦逊鳞次节比姗姗来迟 D.峥嵘病入膏盲蹉跎岁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2)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3)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的。 (4)树的动,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A.玲珑显出朦胧点破 B.朦胧点破玲珑显出 C.朦胧显出玲珑点破 D.玲珑点破朦胧显出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B.“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C.又是萧瑟秋风,又是满地黄叶。这条静悄悄的林阴路,依然使人想起幽谧的梦境…… D.围墙安然无恙,稳度夏秋。小草在墙角下长起来,藤萝又开始爬上墙去。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1 页(共7 页)

5.下列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 6.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下列关于诗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 B.柳永是婉约词派的创新者,代表作有《雨霖铃》、《虞美人》等。 C.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辛弃疾《书愤》中的名句。 8.《拿来主义》的作者是 A.茅盾B.房龙C.鲁迅D.吴晗9.下列作家、作品、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 B.雨果——《罗密欧与朱丽叶》——帕里斯 C.曹禺——《雷雨》——常四爷 D.老舍——《茶馆》——鲁大海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翠翠》节选自铁凝的中篇小说《边城》。 B.《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施耐庵的小说《三国演义》。 D.卡席莫多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 11.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对故都之秋的怀念时,重点描写了作者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A.作者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所以想做一个北平人,深入地体验、品尝。 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之秋的特点,没有秋味。 C.作者没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里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2 页(共7 页)

2015年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2015年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第 2 页(共 25 页) 河南省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恪 . (kè)守 炫 . (xuán )耀 六龙 骖 . (cān ) 驾 B .隽 . (juàn )永 猝 . (cù)然 忐 . (t?n )忑不安 C .蝉蜕 . (tuì) 玉砌 . (qiè) 游目骋 . (chěng )怀 D .熨 . (yùn )帖 剥 . (bāo )蚀 2.下列词语中,没 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咀 . (j?)嚼赏鉴

A.峥荣漫溯荡漾妄自菲薄 B.笙箫汹涌粗糙丰华正茂 C.废墟草莓围裙成年累月 D.忧郁蔚篮趋附凝神屏息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小区业主在小区违章盖别墅,六年 来持续的施工让楼下的居民不堪其扰, 纷纷卖房或搬走,如今这栋楼已十室九 空....。 B.这部小说刚刚在网上连载,就引起了 巨大的轰动。网友赞不绝口,好评如潮。 接着出版人、编剧,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C.我们所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 无新意,这种残羹冷炙....是很难 保证复习质量的。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3 页(共25 页)

D.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 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还有几位“大师”们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 A.送捧挂B.运揣走 C.运拿挂D.送拿走 5.下列名句、作品和作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柳永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清照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4 页(共25 页)

2014年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幼师语文试题

2014年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幼师语文试题

河南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角.(jué)色涅槃.(pán) 一曝.(pù) 十寒 B.累.(léi)赘商贾.(gǔ) 良莠.(xiù)不齐 C.校.对(xiào) 气馁.(měi) 提纲挈.(qiè) 领 D.穴.(xué)位木讷.(nè) 病入膏肓.(m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万籁俱寂斧底抽薪 汗牛充栋 B.风华正茂目不暇接 拭目以待 C.桀骜不训自惭形秽 莞尔一笑 D.因噎废食义愤填鹰 同仇敌忾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2 页(共 13 页)

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 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 本声情并茂 ....,情节曲折。 B.我认为萍水相逢 ....的人总是些泛泛 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 远不会 变成知心朋友。 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 幅巧夺天工 ....的自然图景,瞿塘峡 的雄, 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 就买一幅吧,挂在家里不仅美观 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看见离得最近的一条鲨鱼张开大嘴 进死鱼的银白色的肚皮时,他把 短棍高高地起,使劲下,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去。 A.咬举捶敲B.插抬砸劈 C.咬抬砸敲D.插举捶劈 5.下列名句、作品和作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雪》——毛泽东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第 3 页(共 13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