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区游记

合集下载

初二叙事作文:798艺术感

初二叙事作文:798艺术感

798艺术感今天的天气真好,没有下雪或者刮大风,虽然有些冷,但因为衣服穿得合适,感觉不到。

天空很蓝很蓝,却惟独没有云彩,一眼望去那发白发灰的蓝色尽收眼底,这倒少了几分平时有的生机,多了几分令人心神澎湃的惆怅。

我是头一次来到798广场,不知是来参观,还是来学习,学习也可以说成是一种体验,体验摄影师的在平日里去抓拍艺术的感觉,或者是体验一件艺术品,以及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所散发出的艺术气息。

我是兴奋,兴奋到心里总是无法集中精神,眼睛迷茫而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件东西,仿佛对那东西很感兴趣,其实是在想今天应该照些什么,或者是找出来的东西和效果是怎么怎么样的。

798广场甚是大了些,何止是798,更还有751,796等等。

751是个火车站,咋看那样式都像是阶级战争时期,中国物资贫乏,导致材料缺陷而造成这个模样的的——红轮子被生锈的横梁连接起来,黑色的车厢下隐约可以看见那种近代时期特有的发动机,车厢上面标出的车厢号“上海——”早已模糊不清。

真不知这个如此笨重而普通的大家伙,可真能像那个名流绿野的摄影师爷爷所说的,拍出那种所谓的带着艺术视觉效果的感觉么?我只是拿着相机摆了一个样子之后便按下快门,经过不同的角度或者说不同的位置以及我这个摄影师本人的姿态转换,便拍出了许多照片。

无论拍得好与差,我也只是摆好了位置便拍,一个也没有删除,艺术,也许总会是在无意间就产生的吧,我拍了这么多,或许总会有一张在茫茫如海的“同伴”之中脱颖而出罢。

也许是和我的想法一样,或者是仔细观察思考之后得出的结果而导致的,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阿姨拍出的一张照片引得老师注意,老师端详了几眼,便把其他的人都叫了过来,说这张照片怎么怎么有视觉效果,突出了什么地方。

这仿佛是一个课堂,所有的学生都在屏息凝视的听着老师对例图的讲解,本以为这都是小孩子该干的事情,竟也在这群70后以及80后的人群中有所出现,看来,活到老学到老。

我想着,也看着,也听着,心眼口三用才是学习。

游798艺术区作文

游798艺术区作文

游798艺术区作文
《游 798 艺术区》
早就听说 798 艺术区特别有意思,一直想去瞧瞧,终于在前两天有机
会去好好逛一逛啦。

一进去,哇,那种氛围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我。

到处都是充满创意的涂鸦、奇特的雕塑和形形色色的画廊、工作室。

我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超级大的艺术宝藏之地。

我慢悠悠地走着,看到一家画廊外面摆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只超级大的猫咪,眼睛瞪得圆圆的,特别可爱。

我就凑近去看,看了一会儿发现这只猫咪的眼睛好像会跟着我转似的。

我就有点纳闷啦,围着这幅画转了好几圈,一直在研究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结果旁边一个大哥看着我哈哈大笑,说:“妹子,这就是个视觉效果啦,你别这么搞笑好不好。

”哎呀,把我闹了个大红脸,真是糗大了。

不过这也让我笑得不行,感觉在这里总是能遇到各种有趣的事儿和有趣的人。

我继续逛啊逛,还看到有个小店在卖一些超级有创意的小玩意儿,什么奇怪造型的杯子啦,会发光的钥匙扣啦,我在那挑挑拣拣,玩得不亦乐乎。

接着我又走进了一个满是雕塑的院子,那些雕塑形态各异,有抽象的,有具象的,我还跟其中一个长得像外星人的雕塑合了个影,感觉自己仿佛也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 798 艺术区里,时间过得特别快,感觉还没逛够呢,天就慢慢黑下来了。

我带着满满的新奇体验和不舍离开,但我知道,我一定会再来的,再来这个充满艺术魅力和奇趣的地方好好探索一番。

这一次的 798 之旅,真的让我特别难忘啊!。

北京“798”游记

北京“798”游记

初冬的北京有些干冷,这是今年入冬以来第一次幅度较大的降温。

我们从温暖的旅游大巴上下来,脸上的皮肤立即被迎面而来的寒风吹得紧巴起来,但大家依然对即将参观的798艺术区兴味盎然。

798,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片废墟上造就的神话,神秘,也让人冲动。

在主办方安排的文化采风活动中,参观798工厂,只有一个半小时,我们不能不快步前行,都想利用这很短的时间,对这充满神秘感的文化区域一探究竟。

斑驳的红砖墙、空旷的厂房、废弃的烟囱、粗大的铸铁管道,废旧工厂的痕迹清晰可见。

只不过如今那些斑驳的红砖墙上,多了一些不均匀的光怪陆离的涂鸦;空旷的厂房仅仅被抹了一层薄薄的白石灰水,就成了表现当代艺术的展厅,画廊,或是某种艺术门类的书店;而那些废弃的烟囱和铸铁管道则被巧妙地当作了某种装置艺术品的一个部分。

这里没有多余的东西,旧的存在被包装成时尚,新的表现也恰到好处的和固有的设置对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协调,浓郁的现代文化气息无处不在。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里还是一片工业区的闲置厂房,因为租金廉价,最早在1995年被中央美院一个雕塑教授租用了一块厂房作雕塑车间,这就成了如今798艺术区的伊始。

到2002年,中外艺术家的进驻达到高峰阶段。

2003年艺术区举办首届以再造798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展,从此798艺术区声名鹊起。

如今方圆60多万平方米的艺术区,已有数百家中外文化机构进驻。

有300多位包括美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中外艺术家,以及我国著名的文化人刘索位、洪晃、李宗盛、李永存等就直接居住在798艺术区。

这些艺术家所涉的门类包括创作展示和交流、设计两大类,这成了如今798艺术区的主体存在,同时也带动了传播发行、书店业、工艺品销售及餐饮酒吧等边缘文化产业的兴起。

时间短,项目多。

我们对798艺术节区的欣赏只能是浮光掠影式的。

穿过一个原来工厂的车间通道,然后走过一条街道的一段路,我只看了偌大的艺术区的一个皮毛,匆匆随意选择了几个艺术选项。

参观798艺术区有感_心得体会

参观798艺术区有感_心得体会

参观798艺术区有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参观798艺术区有感,感谢您的阅读!灵感·时尚与艺术的耳语————参观798艺术区有感北京朝阳区大山子的798艺术区,一座蕴含着连绵不绝艺术韵味的殿堂,她既是艺术的天堂,更是艺术家的天堂,是灵感、时尚与艺术之间的完美结合,是人与艺术的耳语。

灵感、时尚与艺术结合的是思想与艺术,耳语中传递的是理念与情感。

走近“798”,心怡悦色中,感受到了她那对眼神和心灵的强烈冲击力扑面而至,让人目思遐尔,应接不暇、神情失态、脑目失聪,感触良多。

本色就是特色。

来798艺术区参观前,以为她应该像通州区宋庄的画家村、怀柔的艺术园,结果走近一看,完全有别,原来798艺术区像一个大工厂呀!很是惊讶。

她的格调布局大出我的意外。

边走边看中,越来越被她独特的艺术风情、独特的艺术韵味和独特艺术魅力所折服和吸引。

798艺术区是在不破坏原有厂房整体布局,保留厂房原貌的基础上,打造成的一个进行艺术创作的好地方和展示艺术作品的独特场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保留下来的原有厂房的特色,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建筑。

如,原来工厂的管道、仪表以及历史时期的标语等,这些东西既透视着古朴、原始的艺术美,也体现了现代艺术的思想,使之与艺术相得益彰、互为映衬。

可以说,这种改造厂房并保留其本色总体不变的地方为艺术创作基地,这本身就是特色,就是保留者独具匠心的大手笔和独特创意。

结合生活,我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特色?我想,对于特色,直观、通俗地理解应当是别人没有的或与众不同的,是自己独有的专利。

“798”给人的感悟是特色寓于本色之中,是超越本色的特色。

本色充分体现了特色。

这种特色是在继承基础上的独到创意。

当然,继承不是一成不变,创新不是否定以往,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创新是最好的继承,要在不断地创新中体现继承的本质,展现继承的本色。

艺术就是想象。

798艺术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或者感到比较有特质的,要数竖立在路边的各种艺术雕刻。

798艺术展览区游览

798艺术展览区游览

798艺术展览区游览作为一个爱旅游的人,798艺术展览区是应该去的;而作为一名工业设计的学生,798是我必须去的,总而言之,我是不得不去吧。

“798”,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片废墟上造就的神话,神秘,也让人冲动。

对于它的初印象应该来自这里。

斑驳的红砖墙、空旷的厂房、废弃的烟囱、粗大的铸铁管道,废旧工厂的痕迹清晰可见。

只不过如今那些斑驳的红砖墙上,多了一些不均匀的光怪陆离的涂鸦;空旷的厂房仅仅被抹了一层薄薄的白石灰水,就成了表现当代艺术的展厅,画廊,或是某种艺术门类的书店;而那些废弃的烟囱和铸铁管道则被巧妙地当作了某种装置艺术品的一个部分。

这里没有多余的东西,旧的存在被包装成时尚,新的表现也恰到好处的和固有的设置对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协调,浓郁的现代文化气息无处不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里不是指人们对外貌的追求,而是指对一切事物的追求,其实在去798之前我们也有参观过许多的艺术展览,但相对于798艺术展览区,我觉得其他地方艺术都太过于单调。

我刚到门口,就顿时感觉自己身在一个艺术氛围这么浓烈的地方,确实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沿着街道行走,置身于这个艺术的海洋中,从地下的一砖一石,到墙上的各种卡通形象,到房屋的布局都充满了艺术气息,说实话,当时我和同学都有些激动,迅速的掏出手机及开拍,不容错过啊!主要是这儿各种画面拍出来的效果都非常的好,要追求美,当然从此刻开始。

最开始的时候进入的是朱炳文的艺术展,里面的作品全是由铜溶制而成,大部分都是植物之类的,有一个记忆比较清楚,因为它很大,铺满了整片墙壁,还有就是它的价格也挺令人难忘的。

“798”艺术区内几乎每一个街铺门脸都有独特的设计,当代艺术也许追求的就是与众不同。

遍布艺术区道路两旁的各种雕塑造型更是融汇了艺术家的智慧和独到的创意。

创作者有时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艺术表达的材料,用以表达生命或时空的某种命题;有时将各种非艺术材料(比如建筑材料、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品等)巧妙的装配起来用以表达作家的某种概念;有时通过连续的物体堆积,作为一种过程艺术,用以表达某种瞬间即逝的存在。

798游记

798游记

798游记11月2日,结束了一周疲惫的学习生活,班里组织我们大家去798参观。

“798”——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片废墟上造就的神话!这里充满了神秘,也让人充满了冲动。

据了解,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

718联合厂于1952年开始筹建。

718联合厂是由德国德绍一家建筑机构负责设计。

这家建筑机构和当年的包豪斯学校在同一个城市,两者在建筑精神层面上有共同点。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的技术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

由于我是自己前往,所以和大家走岔了门……我步行从西门走到了和大家汇合的地方南门,快步没走十几分钟就到了,798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占地面积不大,据了解60多万平方米,因当代艺术和798生活方式闻名于世,但是内容丰富,沿途的风景很附有吸引力。

其实,798走一圈下来可以花30分钟,然而想来与艺术亲密接触的人们,在798逛一天都不嫌多。

本次参观时间不长,下午2点就要集合,我们只有3个多小时的参观时间,时间短,项目多。

我们对“798”艺术节区的欣赏只能是浮光掠影式的。

游览开始,毫无目标的我们自动分为了好几个小队,随后大家自己分头行动了。

斑驳的红砖墙、空旷的厂房、废弃的烟囱、粗大的铸铁管道,废旧工厂的痕迹清晰可见。

只不过如今那些斑驳的红砖墙上,多了一些不均匀的光怪陆离的涂鸦;空旷的厂房仅仅被抹了一层薄薄的白石灰水,就成了表现当代艺术的展厅,画廊,或是某种艺术门类的书店;而那些废弃的烟囱和铸铁管道则被巧妙地当作了某种装置艺术品的一个部分。

这里没有多余的东西,旧的存在被包装成时尚,新的表现也恰到好处的和固有的设置对接。

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这就是北京798艺术区。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协调,浓郁的现代文化气息无处不在。

798里到处都是涂鸦,墙上画满了涂鸦者们的随笔,目前中国的涂鸦有很浓厚的美式风格,形式多为一些变化字体的英文和美式的卡通。

北京之行――艺术区作文【小学六年级600字】

北京之行――艺术区作文【小学六年级600字】

北京之行――艺术区
这次我们北京之行中,令我惊叹不已的还是798艺术区。

初闻一词,我还以为是一个酒吧,没什么看头,你可能也会这么想,可其实这个艺术区来头不小呢!它的前身是电子工厂,专门生产半导体之类的电子器材,是作为军工设备生产的。

后来因为经营不好只要将房子出租给了一些艺术家,便成为了现在的798艺术区。

初入798艺术区,便看见墙上富有思想的涂鸦,上面虽然是一大口中我不认识的英文,但是我从字上似乎也读懂了它的意思,颜色在变化,上面深下面浅,形状也在变化,上面小下面大,再加上蓝色的背景,就觉得异常美丽,字母与字母之间只留一点儿空隙,就像两位大师在打太极,你来我往,不显得拥挤,我读懂了他们那种热情奔放的思想,那种对生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我们再向里走,走进了A区,门口几个雕塑的壮汉,有的举着长矛,有的举着叉子,还有的举着铲子,像一支农民起义军守着大门,虽然它们手上的东西不一样,但摆的POSS都是一样的――都张着嘴巴,头向上仰,两手呈10点10分状。

走出了A区,我们在外面欣赏艺术家们的成果,突然我看见一大堆“梅花桩”井然有序地放在那里,我仔细一瞧,它的外形,“咦,咋这么像个字呢?”我心想,后来我站在一个桩上向下看,发现原来是两句名言啊!它只雕刻出字的外形,中间没有镂空,所以很难分辨,但当人们从上面看下去时它们又都非常清楚了。

在一大堆“梅花桩”旁,有一个用积木搭起来的维纳斯,她足足有两层楼高。

从798艺术区回来后,我不禁为艺术家的成果惊叹,更为艺术家的想像折服。

北京798艺术街

北京798艺术街

北京798艺术街今天,我来到了北京798艺术街。

走在蜿蜒的小巷上,好奇地朝人影。

在此之前,我还从未见过,甚至听说过这条街,也许是北京太多名胜古迹埋没了舍弃它。

这是条惬意的小巷,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经过。

这与我前几天见过的天安门、万里长城,以及各个博物馆展览馆形成极大的反差。

一路上,我好奇地触摸着街道两旁木棉好奇的壁画,大小“店铺”一家接一家,让我想起了陪妈妈逛逛服装店的情景。

我走进的第一家“店铺”像是开画展的,里面所有的画都是高仿的复制品,原作都出自雕刻家——曹勇之手。

其中一幅名叫《梦幻威尼斯》的画造就了我的眼球,湛蓝的河水激光粼粼,散发着温柔的亮光,河和两边房屋的窗台上种着花草,一丛丛花草从二楼垂到一楼的窗前,深深浅浅的绿倾泻下来,其间点缀着红色的花朵。

房子上所的砖头颜色不一,红色的,黑色的,褐色的,给人一种随意的美。

远处,白色的桥头上站着一对男女,男人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歌跳舞唱歌,也许是在吸引身旁哪位美丽的女郎。

我推开下一家“店铺”的门,一个新一代的世界展现此刻在我眼前,这间屋子十分宽敞,灯光很有特色,那些灯是我不曾有过的:五彩的旋转的……屋子里依然摆放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怪诞机器,其中有一台长长的白色机器,一圈圈绕着,像一大堆削下来的苹果皮,我走过去疑惑地看着这台神秘的机器,但他却又不敢随意触摸。

经过工作人员介绍后,我对此机器有所了解,只要在这一串圈圈的顶端吹气,气体中的水气会把它点亮。

我深吸一口气后,鼓起腮帮子,猛地向这台机器牙刷,光亮像一条小蛇,绕着机器一圈圈地迅速游走,直到我吹得面红耳赤,再也呼不出一丝气后,那条小蛇不动了。

大约十几秒内,光亮渐渐缩消退了,机器又变回了原碑。

798艺术街使我大开眼界,艺术家著迷们的创意和才华令我折服,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9艺术区游记
姓名:胡元敬
班级:13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学号:131101141009
初识798,源自于同学QQ空间,看着好友用美图秀秀拍出来的在798的照片,唯美、复古、文艺或别有风格。

于是,对于798,我也多了一份向往的情愫。

也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那个充满浓厚艺术气息的产业园区的前身,是以一个极盛而衰的工厂。

那么,斑驳的工厂的墙面,爬满了墙的爬山虎,墙体上挂满的艺术画作,一排排放着艺术品的博古架,随处可见的涂鸦,喷涂。

北京的798艺术区,会是这样子的吗?我想。

近期班里的北京考察之行也在我们的期待中得以实现。

为了这次的旅行,凌晨5点左右,我们一边驱赶着瞌睡虫一边筹备上京。

终于,6点,我们踏上了上京不赶考的旅途,目标之一——798艺术区。

798,这个四海八荒艺术碰撞,你我追寻创意梦想的地方。

终于,在一番全班的大巴车上狂吃猛唠睡狠补眠之后,我们相遇了。

没有高大洋气的单反助阵,也没有拍照神器自拍杆撑场,只是攥着我那仅有800万像素的步步高手机到处游走,我本不是爱拍照的人,而且艺术是用来欣赏的,创意是用来剖析再生产的,我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拍照何用呢?我这样想,也只能这样想。

初进入798艺术区,我就喜欢上了门口那个涂鸦的幕墙,大胆的色彩,斑斓而不显闹腾,大气而不失婉约,这便为人们提供了创意的拍照场所。

在门口这个标志性物体前拍一张照片也算是在对798之行的纪念吧。

我们走进去,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

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参观者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

这就是798,我曾经想象过无数次的地方。

順这笔直的街道前行,街道两旁大都是一些艺术展厅。

几乎在每个展厅们前都稀稀拉拉的树立着几座雕塑,有的是看不出物种的动物,或是一些表情夸张的人物,甚至有的只能算是抽象意义上的一坨。

从看到他们的第一眼开始,我的大脑就已经开始快速运转了,这到底像什么呢?到底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切实际的,不切实际的多个答案在脑中形成,我也相信不同的人看着个事物一定会有其他不同的答案,这也许就是抽象与意象艺术的价值所在吧。

于是我明白,有一些艺术品的价值不是他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元素,而是在于观赏作品的人产生共鸣时人们的思维碰撞的成果吧。

在宽阔的街道上走走停停,整个人都被沐浴在浓厚的文化气息之中,不时地为某一个创意作品所吸引,时而感叹某个事物他原来可以这样,甚至感觉呼吸这这里的空气自己也变成文化人儿了呢!是啊,这的确是一个可以让我们放松的地方,我们可以去天马行空地想象,可以毫无顾忌地评论,没有所谓的好与坏,也没与绝对的美与丑。

只要有人喜欢,他就有了价值。

现实中的798与我想象中的确还是有着不同的。

虽说是文化园区,但是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占的份额而言,后现代的元素所占比例更胜一筹。

北京作为大城市,是一个人才聚集密集的地方,各种文化集聚百花齐放,各种现代文化商品光怪陆离。

但如果多添加一些传统作坊,或者传统工艺标志性展厅是不是更加相得益彰呢。

在去798之前,听到有人这样评价,“虽说798是艺术的殿堂,却毫不掩饰地显露着商机,处处充斥着铜臭味”。

对于这样的评论我竟无言以对。

我也作为穷游一族,对于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作品只能是摸着瘪瘪的钱包望而兴叹。

但是对于买那些艺术家而言,每一件作品·的都蕴含着他们的思想,代表着他们自己的骄傲。

他们最喜爱从艺术层面看身边的一切,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准精神产品,是无价的。

在现实中,这些艺术品不只是艺术家们对自己情怀的一种寄托,也是他们在现实中生存的一种手段。

于是,那高昂的价格也使这些瑰宝成为了一种奢侈品。

所以我们那些没有资本去奢侈的人们只能去欣赏了。

之前也没有想到原来798艺术园区这样大,时间紧迫,有些小小的遗憾。

虽然只是逛过了两条街,但却让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相信几年后的一天,我也会杀进北京城,进驻798,为我自己今后的创意生涯打下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下。

北京,798,等我。

2015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