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呼吸作用

合集下载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5章“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第2节“呼吸作用”的内容是本章的核心知识点。本节主要介绍了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生理过程,本教学案例将采用生活实例、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呼吸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解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如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等。
2.详细讲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结合课本插图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3.运用生物学术语解释呼吸作用的关键概念,如细胞呼吸、线粒体等,并举例说明其在生物体内的具体应用。
2.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参与度
案例中运用了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这些手段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呼吸作用的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问题导向,培养科学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和实验方案。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掌握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学会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呼吸作用的相关概念,如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等。
3.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呼吸作用在生物体内的具体表现,如氧气消耗、二氧化碳产生等。
4.掌握运用实验方法验证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课后练习: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现在理解也有些道理,原因是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共同点()①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②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③都能释放能量④都能产生ATP⑤都能在细胞外进行⑥都必需在细胞内进行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2.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因为()A.呼吸作用必需在细胞内才能完成B.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C.细胞的能量“通货”是ATPD.所有细胞必需通过呼吸作用才能获得ATP3.细胞呼吸方式有所不同,不同细胞呼吸方式也能产生相同的物质和能量是()A.CO2和ATPB.C2H5OH和ATPC.乳酸和ATPD.丙酮酸和热量4.有氧呼吸的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C.叶绿体D.活细胞内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
(2)是什么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气体
(3)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萌发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第七页,共二十九页。
实验(shíyàn)现甲瓶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象: 说明(shuōmíng)甲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 二氧化碳,而乙中无明显现象。
3.意义: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néngli
àng)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植物(zhíwù)的呼吸作用
植物(zhíwù) 的呼
吸现象
种子(zhǒng zi)萌发吸收氧气 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 种子萌发产生热量
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 原理及意义
原理:分解有机物释放 能量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1.探究植物(zhíwù)细胞的呼吸作用
提出问题: 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什么气体?呼出什么气体? 作出假设: 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实验(shíyàn)验 “证实:验(shíyàn)一”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氧气。 :
“实验二”说明: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2.种子萌发(méngfā)时释放二氧化碳 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méngfā)种子和煮熟后
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 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第六页,共二十九页。
(1)说出漏斗加水到瓶中的作用(zuòyòng)?
排出(pái chū)瓶子中的气体
7.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 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 B 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xīshōu)

初一上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将对初一上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分类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参与,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生物体通过将葡萄糖和氧气反应,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有氧呼吸为多细胞生物提供了大部分的能量。

三、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分解葡萄糖或者其他有机物产生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仅供某些微生物等少数生物体使用。

四、呼吸器官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呼吸器官为肺。

肺是通过气管和支气管与外界相连,负责气体交换。

而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则通过气管直接将氧气输送到细胞中。

五、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包括呼吸的启动、呼吸的气流、气体交换和呼吸的控制四个过程。

1. 呼吸的启动:呼吸作用的启动由呼吸中枢控制,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内。

2. 呼吸的气流:气流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经过支气管进入肺。

3.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肺泡中,氧气从肺泡中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排出到肺泡中。

4. 呼吸的控制:呼吸受到呼吸中枢以及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使得呼吸作用能够适应不同的活动和环境。

六、养生与呼吸作用良好的呼吸习惯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

1. 注意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并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2. 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肺部的功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 培养良好的呼吸习惯: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提高肺部的利用率,增加氧气的吸入量,同时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

七、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及防治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哮喘、肺炎等。

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

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物 第4章呼吸作用

七年级(初一)生物 生物 第4章呼吸作用
2、氧
过低:(1)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能量不足,有机物过度消耗;(3)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缺乏新物质合成的原料。
3、CO2 是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当外界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时,脱羧反应减慢,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4、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会显著增加呼吸速率, 因此在运输、储藏多汁果实、蔬菜时,尽可能防止机械损伤。
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Significances)
(一)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
(二) 呼吸过程为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三、呼吸速率和呼吸商
1、呼吸速率 植物的呼吸速率可以用植物的单位鲜重、干重或原生质(以含氮量)表示,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所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或所吸收的氧气的体积来表示。
2、呼吸商 呼吸商(RQ)是表示呼吸底物的性质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如1h)内,放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率叫作呼吸商。
当呼吸底物是糖类(如葡萄糖)而又完全氧化时,呼吸商是1。如果呼吸底物是一些富含氢的物质,如脂肪或蛋白质,则呼吸商小于1。如果呼吸底物只是一些比糖类含氧多的物质,如已局部氧化的有机酸,则呼吸商大于1。
区别: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1、以CO2和水为原料
1、以O2和有机物为原料
2、产生有机物和O2
2、产生CO2和水
3、叶绿素捕获光能
3、有机物的化学能暂存于ATP或散热
4、通过光合磷酸化产生ATP
4、通过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磷酸化形成ATP
5、H2O的H转移到NADP(形成NADPH)
5、有机物的H转移到NAD(形成NADH)
最适温度保持稳态的最高呼吸速率的温度,一般植物为25~35℃高于光合最适温度,处于此温度,净光合积累由于呼吸消耗而减少,对生长不利。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说课稿(第2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5章第2节呼吸作用说课稿(第2课时)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简洁性和知识结构的把握。布局上,我会将板书分为几个部分,包括呼吸作用的定义、意义、过程和作用。主要内容将包括呼吸作用的定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能量的释放等。风格上,我会尽量使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示,以及清晰的线条和颜色标注,以突出重点和便于学生理解。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所学知识,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觉辅助工具。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进行调整。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包括学生对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困难、学习动机的维持等。对于这些问题,我将通过使用实验、动画等教学资源和设计互动环节来增强学生对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以及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和实验报告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如改进实验设计,增加学生互动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时,我计划采取以下方式:首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促进生生互动。其次,我将组织课堂提问和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及时回答,以促进师生互动。此外,我还计划设置一些小组竞赛活动,如呼吸作用实验设计大赛,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些互动方式,我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消化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呼吸作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实验,如呼吸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呼吸作用过程的理解。

3-5-2 呼吸作用-七年级生物上册(解析版)

3-5-2 呼吸作用-七年级生物上册(解析版)

3.5.2 呼吸作用一、单选题1.根据光合作用原理,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向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C.冬季大棚内昼夜保持恒温D.冬季大棚内延长光照时间【答案】C【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向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A不符合题意。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合理密植能使植物充分的接受阳光,扩大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B不符合题意。

C.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冬季大棚内昼夜保持恒温,不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符合题意。

D.冬季大棚内延长光照时间,能使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有人在卧室摆放许多绿色植物,请判断此行为是否科学并说出原因()A.科学;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为人类提供氧气B.不科学;植物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与人类争夺氧气C.不科学;植物白天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D.科学;植物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只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两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有光,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有光、无光条件下均可进行。

【详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两种重要的生理活动。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有光,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有光、无光条件下均可进行。

植物在晚上一般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正常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室内氧气,与人争夺氧气,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不适合在卧室中摆放植物,因此ACD 错误,B正确。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2《呼吸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将结合学科和课程主要内容,设计一系列实用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呼吸作用。我会使用人性化的语言,避免机械性的机器语言,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和思考,深入探索呼吸作用的奥秘。
2. 问题导向:本案例通过引导 students 提出问题,激发了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来寻找答案,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合作:本案例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还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共同学习和进步。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测呼吸作用的可能作用。例如,提问“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猜测。
3.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光合作用的知识,让学生找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学习呼吸作用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 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实质。使用清晰的PPT或图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呼吸作用的相关概念。
5. 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策略。这种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和方式下学习和思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同时,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实质,能够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 掌握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初一生物上册呼吸作用
学好生物需要平时的练习。

练习越多,掌握越熟练,编辑了初一生物上册呼吸作用,欢迎参考!
1.有机物的分解是通过(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取甲、乙两个瓶子,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两瓶分别用橡皮塞塞严,放在温暖的地方。

一天后把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两瓶内,观察到( )
A.甲瓶火焰熄灭,乙瓶不熄灭
B.甲、乙两瓶火焰都熄灭
C.甲瓶火焰不熄灭,乙瓶熄灭
D.甲、乙两瓶火焰都不熄灭
3.把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子里,会较快熄灭,这是因为( )
A.光合作用吸收了氧气
B.光合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了氧气
D.呼吸作用放出了二氧化碳
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A.人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一氧化碳
5.取甲、乙两个暖水瓶,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与甲瓶等量的煮熟的种子。

两瓶均用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塞严,置于温暖的地方,几小时后看到的现象是( )
A.甲瓶温度下降,乙瓶温度升高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