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流域生态健康评估体系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价研究

2020年6月Jun.2020江 苏 水 利JIANGSUWATERRESOURCES水生态与环境15 收稿日期:20200220作者简介:张天琪(1995—),女,本科,研究方向为微机继电保护及河道治理评价。
Email:tianqi_zhang1995@163.com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价研究张天琪(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江苏泰州 225300)摘要:研究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对河湖生态健康进行评价,通过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湖生态健康评价系统模型,根据评价指标的数量设定BP神经网络输入层节点个数为18,同时依据河湖生态健康指数的种类个数设定输出层节点为5个。
通过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在第573次迭代的时候,训练模型满足所设定的误差要求,所得到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根据相关评价指标准确评价河湖生态健康指数。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河湖生态;健康指数;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839(2020)06001505StudyontheecologicalhealthevaluationofriversandlakesbasedonBPneuralnetworkalgorithmZHANGTianqi(JiangsuTaizhouLeadingRiverAdministrativeOffice,Taizhou225300,China)Abstract:BPneuralnetworkintelligentalgorithmwasproposedtoevaluatetheecologicalhealthofriversandlakes.ByconstructingamodelofriverandlakeecologicalhealthevaluationsystembasedonBPneuralnetwork,thenum berofBPneuralnetworkinputlayernodesweresetto18accordingtothenumberofevaluationindicators,whiletheoutputlayernodesweresetto5accordingtothespeciesnumberoftheecologicalhealthindexofriversandlakes.BytrainingtheBPneuralnetworkmodel,thetrainingmodelmettheseterrorrequirementsatthe573thiter ation.TheobtainedBPneuralnetworkmodelcouldaccuratelyevaluatetheecologicalhealthindexofriversandlakesaccordingtorelevantevaluationindicators.Keywords:BPneuralnetwork;riverandlakeecology;healthindex;evaluationindicator1 概 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来河、湖等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
栖息地质量指数方法在辽河水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指标
第一主成分
第二主成分
PH
0 181
0 293
0 188
0 098
COD mn
0 246
0 351
0 443
0 535
COD cr
BOD5
NH3 - N
电导率
TP
TN
NO3 - N
NO2 - N
K+
Ca2 +
Na
+
Mg2 +
Cl -
SO24 -
0 370
0 438
价ꎮ 评价结果表明: 辽河综合污染指数在 0 12 ~ 0 35 之间ꎬ 水生态健康总体属于亚健康状态ꎮ
关键词: 栖息地质量指数ꎻ 水生态评价指标体系ꎻ 综合污染指数ꎻ 辽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X820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 ̄1305(2021)04 ̄0059 ̄03
0 531
- 0 301
贡献率 / %
0 29
0 25
0 398
HQI
率/ %
累积方差贡献率 / %
1
5
水生态健康指标分析结果
方差贡献率 / %
全部特征指标
4
表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辽河流域
DO
初始特征指标
主成分
DO
健康
亚健康
< 6 0 {6 0ꎬ 6 5}
一般
较差
极差
{6 5ꎬ 7 0}
省的工业城市ꎬ 工业、 城市生活对河流污染影响程
度较高 [3] ꎮ 多个研究结果表明 [4 ̄9] ꎬ 辽河流域水生
准体系作为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指标体
态环境状况受到城市以及工业化发展影响较大ꎮ 近
黄河内蒙古段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2 Inr n oi Istt o el i l uvy H ho,Inr noi 00 2 ,C ia .ne gl ntu Go gc r , oh t n e Mog l Mo a i ef o aS e a 10 0 hn ;
3 Jnn ueuo u lyadTcn a ue io . ii B r Q ai n eh i l prs n,Jnn ,Sa d n 2 2 0 C ia g a f t c S vi iig h nog 70 0, hn )
态系统建康状况进行 了评价 。结果表明 :黄河内蒙古段 2 0 06年生态 系统建康 评价最终 得分为 0 5 8 .5 ,处于 中等 健康状 态 。提出 了改善黄河内蒙古段健 康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评价成 果为黄河 内蒙古 段 的生 态环境 的改善 与管理提供 重要 的
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黄河 内蒙古段 ;生态系统健康 ;评价指标 体系
中 图分 类 号 :X 0 ;P 9 53 5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00—82 ( 0 8 0 5 7 2 0 ) 6—12 0 0 2— 6
E au t n o o y tm at t t s o n e o g l n S cin o l w v r v l ai fEc s se He h S a u fI n r M n oi e t fYel Rie o l a o o
Z HAO u .h S o z i’ ,WANG id n 。 Pe. o g
,
K N a- WA G X.u n’ Z A n , Si a Z A G Qn O G F nj , N i a , H 0 J H h. o , H N ig i k u b
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

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一、引言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污染。
为了保护水生态环境,建立科学的监测与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二、目前状况在我国,水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价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流域水生态监测主要集中在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系统的要素指标上,如COD、氨氮、叶绿素a、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出水的污染状况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它们的监测范围比较有限,往往只是局限于水体表面和污染源的周围。
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整体的状况,我们还需要建立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另外,目前一些地方在水生态监测方面的技术力量和设备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导致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未来展望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未来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需要进行全面升级和完善。
我们应该加大对监测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提高水生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我们需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探索更加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监测数据能够更好地指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决策。
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当地的水生态环境特点,制定出更为具体和可操作的监测与评价标准。
四、个人观点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应该朝着全面、精细和科学的方向发展。
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当下的水资源环境,更是为了未来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清洁、优质的水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五、结论2023年流域水生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监测技术和方法,建立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

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水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科学家们开展了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
本文将探讨水生态系统的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研究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水生态系统的评估对象和评估指标水生态系统的评估对象通常包括水质、水生物多样性、底栖生态系统以及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
水质评估主要关注水体中的污染源和污染物,通过采集和分析水样来确定水质的状况。
水生物多样性评估则研究水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以了解生物群落结构和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
底栖生态系统评估侧重于研究水体底栖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比如,通过调查和分析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可以评估出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
水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估则关注水体的各种服务功能,如供水、水产养殖、水景观等。
通过评估这些服务功能,可以判断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实际价值和可持续性。
第二部分:水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和技术水生态系统评估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生态模型和遥感技术等。
野外调查是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包括采样、标本收集和现场观察等。
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和样本,科学家们可以获得有关水质、生物多样性和底栖生态系统的信息。
实验室分析则是将采集的水样、土样或生物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物化和生物学性质的分析,从而了解水生态系统的状况和污染程度。
生态模型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水生态系统变化的方法。
通过输入相关参数和数据,模型可以模拟出不同因素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为评估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卫星和航空器获取水生态系统相关信息的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空间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的监测数据,为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第三部分: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的重要性水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评估研究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评估研究可以为水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太子河流域河流健康综合评价

0 引 言
河流系统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使得流域生态功能 不断退化,对 流 域 生 态 健 康 的 评 价 研 究 越 来 越 引 起 水文学者与水管部门的重视。河流健康是一种具有 社会属性的 描 述 人 类 存 在 状 态 的 概 念,在 流 域 管 理 过程中引入 河 流 健 康 指 标,对 于 保 护 流 域 生 态 环 境 和维护河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会发展背景 和 自 然 环 境 生 态 系 统,建 立 了 满 足 流 域 水资源管理 要 求 的 河 流 健 康 评 价 体 系。 然 而,在 流 域健康评价中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1-3]。
太子河流 域 的 生 态 环 境、水 环 境 与 水 文 情 势 等 受水利工程 的 开 发 建 设 影 响 显 著,尤 其 是 当 地 社 会 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受水资源减少的影响更加突出, 进一步加剧了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 盾,生态环境的保护压力持续增大,直接影着经济 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流域生态安全。对于河道生态健 康的分析仍 然 为 目 前 河 道 评 价 的 重 要 内 容,而 影 响 河道健康的 因 素 较 多 且 各 因 素 具 有 密 切 的 联 系,综 合考虑各因 素 指 标 的 系 统 评 价 较 少。 鉴 于 此,文 章 结合太子河流域特点,综合考虑河流水生态、水质与 水量状况构 建 河 流 健 康 评 价 体 系,对 河 流 健 康 运 行 状态从河流社会服务功能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进行 评价,以期为 流 域 水 资 源 合 理 开 发 利 用 与 生 态 环 境 治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4]。
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

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
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是指通过对流域内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风险进行调查和评估,旨在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修复措施,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一项工作。
在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内容的研究和分析:
1. 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水质、水量、土壤质量、植被状况等方面的评估,了解流域内生态环境的现状和趋势。
2. 生态系统功能评估:评估流域内各种生态系统的功能,如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等,以了解流域生态系统对环境的维持和恢复能力。
3. 生态风险评估:评估流域内的生态风险和潜在的生态问题,如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以确定流域内存在的生态风险点和要素。
4. 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提出:在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等措施,以提高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御能力。
在流域生态安全调查评估中,还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水文模型等,以获取流域内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为调查评估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需要
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环境,以促进流域生态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5)1.4 报告结构安排 (6)二、河流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7)2.1 河流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8)2.2 河流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9)2.3 河流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11)2.4 河流流域水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12)三、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14)3.1 工程目标与任务 (15)3.2 治理思路与原则 (16)3.3 治理措施体系 (17)3.4 工程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8)四、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路线 (19)4.1 水污染源控制技术路线 (20)4.2 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 (22)4.3 水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23)4.4 工程效益评估方法 (24)五、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经济评价 (25)5.1 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5.2 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分析 (28)5.3 工程经济效益预测与评估 (29)5.4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30)六、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社会影响评价 (32)6.1 工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 (34)6.2 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5)6.3 工程对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37)6.4 社会风险与调适措施 (38)七、结论与建议 (39)7.1 结论总结 (40)7.2 建议与展望 (41)一、前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流域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开展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河流域水环境的全面分析,探讨实施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指标及分级标准
3.1 评估指标构建的思路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广义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针对评估对象主要功能与诊断 因素的区别,本研究以陆域污染源--岸带传输--河流(水域)为污染物受体的水环境污染机理的逻 辑过程,拟定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参数通过实地调查、试验获取、遥感信息提取与反演、各流域统计年鉴、环境质量相关 报告等途径来获取。
目前,我国有关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或不规范。 在流域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生物评价与生物栖息地评价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深入系统地进行 研究。
1.3 存在问题 从国内外河流及流域健康研究的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今的研究依然存 在以下几个问题,有待于以后加强研究:(1)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不确定性;(2)流域生态健康状态 难以确定;(3)流域生态健康标准难以衡量;(4)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选择、指标的阈值以及指 标的权重赋值方面存在不确定性;(5)缺乏一套可以在较大区域尺度通用和共享的流域健康评估方 法,对国家层面的统一管理和环境标准制定等方面都造成很大困难。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1-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体系研究
屈兴胜 (辽阳市环境监测站,辽宁 辽阳 111000)
摘 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流域生态健康的涵义,分析了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 对象及内容,探讨了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并指出了目前流域生态健康评估存在 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流域生态健康,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3-
图 1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对象 土地利用/覆盖状况是陆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表象。人为建筑用地面积的扩张,尤其是城市 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扩张,自然生态系统面积萎缩,从而导致陆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人为化显著, 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变弱。相反,流域的 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大,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则强,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程度则高。 2) 社会经济指标与污染胁迫分析 流域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生态系统复合体。因此,陆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应包 括社会经济指标。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及生活污染物质对陆域生态系统造成 污染,陆域自然生态系统及人类自身健康正面临以及遭受着多种污染的胁迫,成为影响陆域健康 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生物多样性状况也反映了陆域系统的健康程度。 因此,陆域生态系统健康不仅要满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还要满足流域内社会经 济系统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胁迫。
1.2 国内研究进展
-2-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20 世纪 90 年代,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引入中国,流域健康评估研究已越来越备受国内生态 学者的关注。1999 年,刘国彬完成了《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指南》专著,并结合我国黄土高原综合 治理实践和具体实际,提出了“流域生态健康诊断”研究课题。2000 年之后,先后有罗跃初、段 树国、龙笛、吴炳方等开展了流域生态健康相关研究。
2.3.3 河流健康诊断 1) 水质状况评价 水质监测可以提供第一手的河流环境信息,是评判河流健康的重要依据。由于水质理化参数 可以反映河流水流和水质变化、河势变化,并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各种理化参数
-4-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逐渐被用于表征水质状况,成为评判河流健康的重要依据。尽管水质评价并不能全面揭示损害河 流健康的多方面因素,但水质评价仍是流域健康评估的重要望
4.1 存在问题 关于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国内外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现有的评价理论与方法中仍然存 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加强研究。主要问题表现在: 1) 研究范围的不匹配。完整的流域边界往往不是行政边界,而现有统计资料、统计年鉴大多
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
-5-
陆域生态健康指标A1 (0.35)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HI)
岸边带生态健康指标A2 (0.15)
水域生态健康指标A3 (0.5)
土地 因子 B1 (0.4)
生物 因子 B2 (0.3)
污染 胁迫 B3 (0.3)
结构 B4 (0.5)
功能 B5
(0.5)
2.2 评估单元和对象 流域生态系统评估单元是以河流为中心、被分水岭所包围的区域,在地域上包括一个水系的 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区域。结合流域空间组分格局,根据水文过程和生态功能空间差异性, 将流域单元划分为水域(河流)、岸边带和陆域三部分,并以此为评价对象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价。
2.3 评估内容
2.3.1 陆域健康诊断 1) 土地利用/覆盖健康状况 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地表景观变化,而且也影响着地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通,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重要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
描述 陆域污染物排放较低、岸带对污染物阻滞能力强、河流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流域整 体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功能完善。 陆域污染物排放适度、岸带对污染物阻滞能力较强、河流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标准, 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功能基本完善。 流域污染物排放与自我消减基本持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未受显著影响。 陆域污染物排放较高、岸带对污染物阻滞能力较低、河流水质不能达到功能区标准, 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结构较不稳定、功能较不完善。 陆域污染物排放极高、岸带对污染物阻滞能力极差、河流水质严重超标,流域整体生 态系统结构极不稳定、功能极不完善。
图 2 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需水的相关性
2) 生态需水量特征评价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筑坝、修水库以及水电站的开发等人类活动会造成河 流的水文特征如流量、流速及洪水频率等的改变,影响河流的形态、岸边带的植被和生物群落组 成等。为更好的了解河流过程,河流水文特征的指标和参数被纳入河流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中。 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对河流健康宏观与微观方面相结合的研究。理论上,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确 定基于微观方面对河流健康机理的研究,并能在宏观上对河流系统的健康进行定量评价。 3) 生物完整性评价
流域是具有独特自然条件和生态特征的一个地理单元,其以丰富的水资源维系着人类的生存、 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作为栖息地为维持物种多样性提供保障,在调解径流、涵养水源、净 化水质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环境、物质过程的主要源和汇。然而,人类 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日趋恶 化,严重威胁着区域或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流域生态健康评估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及 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流域综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对象及内容
2.1 流域生态健康的内涵 流域生态健康是在经历了生态系统健康以及河流健康而产生的,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似,流域 生态健康是以流域作为基本单元对其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结构以及恢复力等特征进行的综合健 康状况分析。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流域是一个由河网水系作为廊道,将陆域、岸边带和 水域相连接而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完整的集水区域,流域生态健康受到陆域、岸带和水域健康状况 的不同程度影响。 流域健康研究尺度已从河流水环境系统延伸至流域层次,河岸植被带及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面源污染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等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董哲仁,2007)。 流域健康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流域各个部分环境质量现状的评估,找到流域生态环境退化 和河流水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为维持和保护流域健康、水环境健康的管理和整治工作提供 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水质 B6 (0.4)
水文 B7 (0.3)
生物 完整 性B8 (0.3)
土 地 利 用 强 度 指 数 C1 0.6
土 壤 侵 蚀 强 度 指 数 C2 0.4
植 被 平 均 覆 盖 度 C3 0.6
湿 地 面 积 比 例 C4 0.4
单 位 面 积 化 肥 施 用 量 C5
生 活 污 水 排 放 处 理 率 C6
1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的研究进展
1.1 国外研究进展 1989 年,在加拿大首次成立了有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学术团体--国际“水生生态系统健康 与管理学会”,其宗旨是促进与发展整体的、系统的和综合的方法保护与管理全球水生资源。1990 年,在美国召开了关于生态系统健康定义专题讨论会。1991 年,在美国召开了“从科学、经济学 和伦理学定义生态系统健康”讨论会。1994 年,31 个国家 900 名科学家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了“国 际生态系统健康与医学研讨会”,集中讲座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人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检验、 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政策 3 个方面,同时宣告“国际生态健康学会(ISEH)”成立。1996 年,ISEH 召开了“第二届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学研讨会”,会议明确了要解决复杂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需 要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1999 年,在美国召开了“国际生态系统健康大学—生态系统健康的 管理”,设立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科学与技术”、“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政治、文化和经济 问题”以及“案例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对策”3 个主题。 在加拿大,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生态系统管理作为一种综合管理模式,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途径,已广泛应用于区域水资源与水生态的恢复与管理中。在美国,已将生态系统管理作 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和重点关注的课题。1993 年,美国启动了 Columbia 河流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计 划,对流域内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监测、评价和管理,与加拿大联合开展了大湖流域生态系统综合 管理相关研究,将生态系统单一要素管理转变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管理。2005 年,美国先后在 Muskoka 流域、Mississippi 流域、新泽西流域、波特兰市流域等开展了生态系统评价工作,提出 了一系列流域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各国对于流域河流健康的评估进程相差不大,都在致力于指标的选取和评估模型的应 用上。但国外更为注重管理和评估的紧密结合,评估方法要求切实可行,评估结果易于操作,便 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