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重分析仪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作者: ————————————————————————————————日期:ﻩ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材料物理性能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 2013级本科姓名:张学书学号: 3指导老师:谢礼兰老师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实验一: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一、实验目的1、熟悉同步热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2、了解STA449 F3型同步热分析仪的构造原理及性能。
3、学习STA449 F3型同步热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指在加热的过程中,测量被测物质与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技术。
图1-1为功率补偿式DSC仪器示意图:图1-1 功率补偿式D SC 示意图1.温度程序控制器;2.气氛控制;3.差热放大器;4.功率补偿放大器;5.记录仪 当试样发生热效应时,譬如放热,试样温度高于参比物温度,放置在它们下面的一组差示热电偶产生温差电势U ΔT ,经差热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功率补偿放大器,功率补偿放大器自动调节补偿加热丝的电流,使试样下面的电流Is减小,参比物下面的电流IR 增大,而Is +IR 保持恒定。
降低试样的温度,增高参比物的温度,使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差ΔT 趋于零。
上述热量补偿能及时,迅速完成,使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始终维持相同。
设两边的补偿加热丝的电阻值相同,即RS =RR=R,补偿电热丝上的电功率为PS=IR 和P R=IR 。
当样品没有热效应时,PS=P R;当样品存在热效应时,PS 和PR 的差ΔP能反映样品放(吸)热的功率:ΔP= PS-PR= IR -IR=(I S+IR)( I S-IR)R=(IS+IR ) ΔV =I ΔVﻩ (1)由于总电流IS+IR 为恒定,所以样品的放(吸)热的功率ΔP只和ΔV 成正比,312 4 5记录ΔP随温度T或者时间t的变化就是试样放热速度(或者吸热速度)随T(或t)的变化,这就是DSC曲线,在DSC中,峰的面积是维持试样与参比物温度相等所需要输入的电能的真实量度,它与仪器的热学常数或试样热性能的各种变化无关,可进行定量分析。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简称TGA)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在恒定升温速率下的质量变化,可以研究样品的热稳定性、减量过程、物质含量以及化学反应等信息。
本报告将介绍一次使用TGA技术进行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1. 实验目的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聚合物样品在升温过程中的失重情况,从而了解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热稳定性以及降解产品的性质。
通过TGA实验可以为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改进以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实验仪器和试剂本次实验采用的TGA仪器为型号X,试样为聚合物样品A。
试样经过粉碎和筛分,得到粉末状样品。
3. 实验步骤(1) 将粉末状样品A称取约100mg放入TGA样品分析容器中。
(2) 将样品容器放入TGA仪器中,设置升温速率为X℃/min。
(3) 开始实验,记录样品的质量变化情况,并实时监测样品的温度。
(4)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4.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样品A在升温过程中出现了质量减少。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质量-温度曲线图,我们可以发现样品A在温度区间X到Y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失重现象。
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样品A在这一温度区间发生了热分解反应。
5. 结果分析聚合物样品的热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分子间的键断裂、自由基的形成以及产物的生成等反应。
通过TGA实验可以了解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重量变化情况,从而推测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以及产物的性质。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推测样品A在温度区间X到Y之间发生了主要的热分解反应。
随着温度的上升,样品A开始失重,并在温度达到Y时发生质量减少的最大速率。
这表明在这个温度区间内,样品A的热分解反应达到了最大速率。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产物的性质和反应机理。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TGA仪器的联用技术,如TGA-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和TGA-MS (mass spectrometry)等,对产物的组成进行分析。
热重试验报告

热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热分析测试的原理,掌握一些相关的热分析信息。
能看懂热分析的基本信息图,会解一些基本的热分析图。
二、实验原理1、热重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热重分析仪主要由天平、炉子、程序控温系统、记录系统等几个部分构成。
最常用的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即变位法和零位法。
所谓变位法,是根据天平梁倾斜度与质量变化成比例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等检知倾斜度,并自动记录。
零位法是采用差动变压器法、光学法测定天平梁的倾斜度,然后去调整安装在天平系统和磁场中线圈的电流,使线圈转动恢复天平梁的倾斜,即所谓零位法。
由于线圈转动所施加的力与质量变化成比例,这个力又与线圈中的电流成比例,因此只需测量并记录电流的变化,便可得到质量变化的曲线。
2、影响热重分析的因素(1)试样量和试样皿热重法测定,试样量要少,一般2~5mg。
一方面是因为仪器天平灵敏度很高(可达0.1μg),另一方面如果试样量多,传质阻力越大,试样内部温度梯度大,甚至试样产生热效应会使试样温度偏离线性程序升温,使TG曲线发生变化,粒度也是越细越好,尽可能将试样铺平,如粒度大,会使分解反应移向高温。
试样皿的材质,要求耐高温,对试样、中间产物、最终产物和气氛都是惰性的,即不能有反应活性和催化活性。
通常用的试样皿有铂金的、陶瓷、石英、玻璃、铝等。
特别要注意,不同的样品要采用不同材质的试样皿,否则会损坏试样皿,如:碳酸钠会在高温时与石英、陶瓷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所以象碳酸钠一类碱性样品,测试时不要用铝、石英、玻璃、陶瓷试样皿。
铂金试样皿,对有加氢或脱氢的有机物有活性,也不适合作含磷、硫和卤素的聚合物样品,因此要加以选择。
(2)升温速率升温速度越快,温度滞后越严重,如聚苯乙烯在N2中分解,当分解程度都取失重10%时,用1℃/min测定为357℃,用5℃/min测定为394℃相差37℃。
升温速度快,使曲线的分辨力下降,会丢失某些中间产物的信息,如对含水化合物慢升温可以检出分步失水的一些中间物。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姓名:XXX 专业:有机化学学号:312070303004 时间:2012.10.31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重分析实验原理、仪器结构及基本特点;2、了解同步热分析仪的应用;3、选用合适的样品,运用同步热分析仪对样品进行热重和差热分析。
二、实验原理:1、热重分析法(TG)的基本原理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y Analysis,简称TG或TGA)为使样品处于一定的温度程序(升/降/恒温)控制下,观察样品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过程。
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药品、催化剂、无机材料、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等各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与质量监控。
利用热重分析法,可以测定材料在不同气氛下的热稳定性与氧化稳定性,可对分解、吸附、解吸附、氧化、还原等物化过程进行分析(包括利用TG 测试结果进一步作表观反应动力学研究),可对物质进行成分的定量计算,测定水分、挥发成分及各种添加剂与填充剂的含量。
热重分析仪的基本原理示意如下:炉体(Furnace)为加热体,在由微机控制的一定的温度程序下运作,炉内可通以不同的动态气氛(如N2、Ar、He等保护性气氛,O2、air等氧化性气氛及其他特殊气氛等),或在真空或静态气氛下进行测试。
在测试进程中样品支架下部连接的高精度天平随时感知到样品当前的重量,并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由计算机画出样品重量对温度/时间的曲线(TG 曲线)。
当样品发生重量变化(其原因包括分解、氧化、还原、吸附与解吸附等)时,会在TG曲线上体现为失重(或增重)台阶,由此可以得知该失/增重过程所发生的温度区域,并定量计算失/增重比例。
若对TG曲线进行一次微分计算,得到热重微分曲线(DTG曲线),可以进一步得到重量变化速率等更多信息。
2、热流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实验原理热流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使样品处于一定的温度程序(升/降/恒温)控制下,观察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热流差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过程。
热重分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重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热重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3. 通过实验,研究物质的分解过程,分析其热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热重分析(TGA)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质量变化的实验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样品被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样品发生分解,质量随之减少。
通过测量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可以分析物质的分解过程、热稳定性和热分解动力学。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热重分析仪、电子天平、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加热炉、温度计、药匙等;2. 药品:样品(如苯甲酸、对硝基苯甲酸等)、溶剂(如乙醇、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置于干燥的试管中;2.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与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滤纸过滤,去除杂质;3. 样品干燥:将过滤后的样品置于烘箱中,干燥至恒重;4. 热重分析:将干燥后的样品放入热重分析仪的样品皿中,设置实验参数,进行热重分析;5. 数据处理:记录实验过程中样品的质量变化与温度变化关系,绘制TGA曲线。
五、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出现质量损失,TGA曲线呈现下降趋势。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质量损失速度加快,表明样品发生分解反应。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热稳定性:根据TGA曲线,分析样品的热稳定性。
样品的热稳定性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热分解温度:样品开始分解的温度;(2)热分解速率:样品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的速度;(3)热分解动力学:根据TGA曲线,分析样品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如活化能、反应级数等。
2. 样品分解产物:根据TGA曲线,分析样品分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
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验证:(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分解产物的组成;(2)红外光谱(IR)分析分解产物的结构。
七、实验结论1. 通过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样品的热稳定性和分解过程;2. 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了一定量的分解产物;3.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进一步研究样品的分解动力学和产物性质。
热重实验报告

热重实验报告热重实验报告引言:热重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质和热解过程。
通过在控制条件下对材料进行加热,观察材料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得到材料的热分解特性、热稳定性以及热解动力学参数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热重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原理:热重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称量仪器和加热设备,对样品进行加热并测量其质量的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样品被放置在称量仪器中,并通过加热设备升温。
同时,称量仪器会实时测量样品的质量,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到材料的热性质和热解特性。
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选择待测材料,并按照实验要求制备样品。
样品的形状、尺寸和质量应符合实验要求。
2. 样品称量:使用精确的电子天平称量样品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确保称量的准确性。
3. 样品装载:将称量好的样品放置在热重仪器的样品盘中,并固定好。
4. 实验条件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实验的温度范围和升温速率。
确保实验条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实验开始:启动热重仪器,并开始加热样品。
同时,称量仪器会实时记录样品的质量变化。
6. 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实时记录样品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保存和分析。
7. 实验结束:当样品的质量变化趋于稳定时,实验结束。
关闭热重仪器,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以下分析:1. 质量变化曲线: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观察曲线的形状和趋势,可以初步判断样品的热分解特性。
2. 质量损失:通过计算质量变化的百分比,可以得到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质量损失情况。
根据质量损失的程度,可以评估样品的热稳定性。
3. 热解特性:根据质量变化曲线的特点,可以分析样品的热解特性。
例如,观察是否存在质量急剧下降的阶段,可以判断样品是否发生了热解反应。
4. 热解动力学参数:通过对质量变化曲线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如热解速率常数、活化能等。
最新实验报告(实验一)

最新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特定条件下物质的热分解行为,通过定量分析,了解温度、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的影响。
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选取适量的待分解物质样品,记录其初始质量。
2. 设备设置:使用热重分析仪(TGA)进行实验,设定升温程序为从室温升至800℃,升温速率为10℃/分钟。
3. 实验操作:将样品置于坩埚中,开启TGA设备,记录质量变化数据。
4. 数据收集:实验结束后,收集TGA曲线图,记录各个阶段的质量损失和残留物情况。
实验结果:1. TGA曲线显示,在200℃时,样品开始有轻微的质量损失,推测为水分的蒸发。
2. 当温度升至400℃时,样品质量迅速下降,表明发生了明显的热分解反应。
3. 在600℃时,质量损失趋于稳定,此时残留物质量约为初始样品的30%。
4.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添加特定催化剂后,热分解起始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加快。
实验讨论:1. 实验观察到的初步质量损失与预期的水分蒸发相符,进一步证实了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结合水。
2. 热分解阶段的质量快速下降表明样品在高温下不稳定,容易发生分解。
3. 残留物的组成分析表明,分解产物主要包括氧化物和其他无机盐类。
4. 催化剂的加入显著改变了反应动力学,这可能与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有关。
结论:本次实验成功地模拟并分析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分解行为。
通过TGA分析,我们确定了样品的热稳定性和分解产物,同时发现催化剂的使用对提高反应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工作将进一步探索不同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下的分解行为,以优化工业生产过程。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实验报告
热重分析是一种通过对样品在加热过程中质量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热重分析仪器对不同样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探究其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
首先,我们准备了三种不同的样品,分别是聚合物材料、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
这些样品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在热重分析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将这些样品放入热重分析仪器中,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同时监测样品的质量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样品在加热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热分解特性。
聚合物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质量损失,这表明其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发生了热分解反应。
而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在加热过程中表现出了不同的质量变化规律,这提示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与聚合物材料存在差异。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首先,不同类型的样品
在热重分析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热分解特性,这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
其次,热重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样品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等重要信息,这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通过热重分析方法对不同样品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进
行了研究和分析,为我们深入了解样品的性质和特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这些实验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材料的合成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对热重分析方法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热重分析仪(TG)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热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热重分析仪的基本构造;
2.掌握热重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样品在热环境中发生化学变化、分解、成分改变时可能伴随着质量的变化。
热重分析就是在不同的热条件(以恒定速度升温或等温条件下延长时间)下对样品的质量变化加以测量的动态技术。
热重法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或时间的关系的方法,通常是测量试样的质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热重分析的结果用热重曲线或微分热重曲线表示。
TG曲线以质量作纵坐标,从上向下表示质量减少;以温度(或时间)为横坐标,自左至右表示温度(或时间)增加。
热重分析仪主要由天平、炉子、程序控温系统、记录系统等几个部分构成。
最常用的测量的原理有两种,即变位法和零位法。
所谓变位法,是根据天平梁倾斜度与质量变化成比例的关系,用差动变压器等检知倾斜度,并自动记录。
零位法是采用差动变压器法、光学法测定天平梁的倾斜度,然后去调整安装在天平系统和磁场中线圈的电流,使线圈转动恢复天平梁的倾斜,即所谓零位法。
由于线圈转动所施加的力与质量变化成比例,这个力又与线圈中的电流成比例,因此只需测量并记录电流的变化,便可得到质量变化的曲线。
三、实验仪器
热重分析仪(SDT)Q600 能够同时提供DSC和TGA信号。
在加热或冷却的过程中,随着物质的结构、相态和化学性质的变化都会伴有相应的物理性质的变化,SDT是测量物质质量变化的仪器。
这些变化过程有助于研究晶体性质的变化,如熔化、蒸发、升华和吸附等物质的物理现象;也有助于研究物质的脱水、解离、氧化、还原等物质的化学现象。
美国TA仪器公司生产。
技术参数: 温度范围:室温~1500℃;温度准确度:±0.1℃;量热精度:±2%;重量灵敏度:0.1μg;重量漂移:<1μg/h;加热速度:0.1~100℃/min
主要附件:Q系列Advantage操作软件及分析软件
功能应用:无机物、有机物和高分子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无机物、有机物和高分子材料的热重变化及变化速率。
测定热稳定性、抗热氧化性;热分解及失重阶梯失重量;测定化合物的组成;测定吸附水、结晶水、结合水、配位水的含量;吸湿性、脱水速率;干燥工艺条件测定;热分解速率测定;热降解和热氧降解过程测定;热降解及热氧降解动力学参数测定;药物存放期预测等。
四、注意事项
样品要求:固体、液体样品均可做;固体样品要求颗粒均匀,样品粒度尽量磨成小颗粒;样品量:几个毫克到10毫克之间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