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同步练习题

地图同步练习题
地图同步练习题

第三节地图

教材内容详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尺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大小。记住地图上常用图例,会在地图上辩方向。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地形类型,和坡度陡缓。

2.过程与方法:利用当地地图学习比例尺三要素,利用地形模型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快乐点击

1.地形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①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

(2)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如图

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东南走向,BC的走向是东西走向。

②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如图1.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

③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3)图例

①概念: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②常用图例:

注意区别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镇、洲界、国界和未定国界,铁路和公路,天然河流和运河,湖泊和水库的符号。

2.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如图1.3-5甲的海拔高度为1500米,乙的海拔高度为500米。

相对高度: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如图1.3-5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

(2)等高线与等深线:

①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一般都标出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

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②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如图1.3-7)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相等。因此,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反之,坡度缓。

③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不同部位:

a.顶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b.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c.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d.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e.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常用

“ ”符号表示。

在区别山脊和山谷时,可利用水的流向来判断。水总是由海拔高的地方流到海拔低的地方,但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画。向两侧流的是山脊(如图1.3-13A),向中部汇集的是山谷(如图1.3-13B)。

(3)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4)地形剖面图

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得用到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如图1.3-14所示)。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地面高底起伏状况。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地图有多种多样,要学会根据需要准确地选择不同类别的地图。如:去公园游览,应选择导游图;了解国际时事,应选择世界政治地图等。

(2)相同类别的地图的比例尺大小若不同,表示的内容愈详略程度则不一样。这也影响到地图的选择,影响到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那么,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有什么关系?

选用的比例愈大则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愈小则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

如:

比例尺大的北京市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却详细,画出了铁路线、河流和市区轮廓;比例尺小的中国地图,内容则简单,北京市只画成方为块,市区画成小圆点。

热点考点聚焦

命题方向

联系实际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关系,在地图上辨方向。从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上提取所需信息,判断地势特征、坡度陡缓、地形类型,量距离辩方向。

【例1】(2003?淄博)读图1.3-16分析,上下两图中对应各位置正

确的一组是

A、1、2、3

B、4、5、6

C、1、5、6

D、2、3、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绘制,稀疏与坡度关系。

从实物图可看出2、3点海拔相同,应在同一条高线上,可排除A、D 选项。1点位置、方向有明显错误,可排除C项。本题通过实际联系考查教材知识点,是今后命题的方向。

答案:B

【例2】在一张长为62厘米,宽为56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2厘米。已知我国领土南北长约5500千米,东西宽约5000千米,则该图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 B:1:5000000

剖析:此题要求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再选择与计算结果接近的比例尺。要表示的实地距离为5500千米和5000千米,图上要表示的距离长=62-2×2=58(厘米),宽=56-2×2=52(厘米),则长和宽的比例尺为:长,58厘米/5500千米=58厘米/550000000=1/9480000,宽:52厘米/5000千米=52/500000000=1/9620000。在选定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应以小比例尺为准,故应以1/9620000为参照标准。

答案:D

典型例题剖析

【例1】读图1.3-17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

A B C

D E F

剖析:此题考查内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由等高线数值变化可推断A为山顶,B为鞍部。C处等高线向山顶弯曲,故为山谷;而D 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C相反,故为山脊。E处等高线稀疏,为缓坡;F处等高线密集,故为陡坡。

答案:山顶鞍部山谷山脊缓坡陡坡

金钥匙:①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②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凸出,为山脊;两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最高处为山顶。

【例2】在比例尺为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间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多少?

剖析:本题考查内容为比例尺公式的换算。此类计算题应注意两点:首先公式变换要正确;其次单位换算要细心。

比例尺= 实地距离=

实地距离=4cm×10000000=40000000cm=400千米

答案:400千米

金钥匙:实际距离单位是千米,由厘米换成千米,小数点前移5位;图上距离单位是厘米,由千米换成厘米,小数点后移5位。

创新例题点拨

【例1】在图1.3-18经纬网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D点在A点方向。

点拨:这是一道有关地球某点地理位置和判断方向的题。解题关键是首先要确定经纬度。可以先在图中画出赤道和180°经线,依此确定东西经度。然后补画出160°E经线,此线以东即为西半球。

答案:A、B,东南

【例2】根据图1.3-19判断:

(1)A的经纬度。

(2)B在A 方向

(3)C在B 方向

(4)D在B 方向

(5)D在A 方向

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经纬度确定和在经纬网图上判方向。A位于0°经线以西为西径、0°纬线以北为北纬。B与A在同一纬线上,只是东西向关系,B在A的正东方向。C与B在同一条经线上,不存在东西关系,C在B正南。B与D经度差为100°,小于180°,所以D 在B的东南方向。A、D相差200°,大于180°,所以A向西看D较近,所以方向为西南。

答案:(1)l00°W,30°N (2)正东(3)正南(4)东南(5)西南

金钥匙:根据纬度判南北,根据经度判东西,若两点间经度相差小于180°,则接一般规律与所计算度数方向一改,若两点间经度和大于180°,说明计算经度的方向不是最近方向,应改为相反的方向去判方向,例第(5)小题容易错答为东南方向。

【例3】某考察队由A出发,向南行进200千米,再向东行进400千米,再向北行进200千米,发现又回到A地。请判断A地的位置。

剖析:本题考察内容是地图上的方向确定和经线的特点。

题目中明确“向南”、“向北”行进即沿经线行进,“向东”、“向西”行进即沿纬线行进。A南行200千米地的北点,又是“再东行400千米”的北点,处于两条经线的交汇点。只有极点,才有经线交汇的现象。若为南极点,则不可能出现最开始的“南行200千米”,因为南极点的前后

左右均为北,所以此点在北极点(90°N),试画图验证。

答案:A点为北极点

金钥匙: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极点的任何方向均为北,北极点的任何方向均为南。

学习方法指导

1.比例尺:

(1)比例尺的换算:

①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②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③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记准比例尺公式灵活运用即可,比例尺=

(2)比例尺的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①比例尺只表示两地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阅读比例尺时,应读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②图上距离以厘米为单位,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把厘米数的小数点前移五位。

③比例尺是个比值,无单位。

(3)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大小的比例,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把所要比较的各比例尺转换成同一形式,就能方便地判断大小。如A.1:1000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这三种比例尺,都可转换成线段式:

,由此可知B比例尺最大,C比例尺最小。

2.归纳地图上方向辨别的有关知识,便于理解记忆。如下表:

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一般指北方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

适用于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适用于有指向标的地图适于有经纬网的地图

3.如何在经纬网图上判定方向:

(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如:上面左图中,B位于A的正东面,D位于C的正北面。

(2)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①从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如:上面右图中,A、B、C、D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北。②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在极区判定方向,一般分两步:根据极点,判断南北向;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向。地球自转方向无论从北极上空看还是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

(3)只告诉经纬度的两个点判断方向,也是分两步:根据纬度判南北,根据经度判东西。例,甲地(30°S,60°W)在乙地(45°S,30°W)的什么方向。根据纬度30°S、45°S判断出甲应在乙北面,根据60°W、30°W判断出甲应在乙的西面。合起来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可以借助流水方向辨别地势起伏,水总是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注意画流水线时要垂直于等高线来画。

5.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一角都附有高度与颜色对照表,根据此表判断图中某地的海拔高低。

学习效果评估

一、选择题

1.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大的是()。

2.甲地(40°N,20°E)位于乙地(20°N,40°E)的()方向。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3.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A.东

B.南

C.西

D.北

4.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最适用的是()。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

5.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则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C.山东地图D.济南地图

6.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A.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C.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之分

D.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

7.下列各类型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上地势起伏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8.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9.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A.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山地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10.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A.绘图纸张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D.地势高低起低和坡高陡缓

11.泰山玉皇顶(1524米)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的相对高度是()。

A.10380米

B.1532米

C.7324

D.8380米

1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的相对高处可能为()。

A.180米

B.200米

C.220米

D.240米

13.1m2的墙壁上,绘制某中学规划图,采用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A.1:500

B.1:50000

C.1:10000

D.1:150000

14.修建水库计算土方工程量的依据是()。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等高线图

C.土地类型图

D.地形剖面图

15.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

16.下列比例尺,最大的一个是()。

A.1:25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

C. D.1:2500000

17.在一幅比例尺为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某河流的长度为50厘米,则这条河的长度是()。

A.1250

B.1250千米

C.250千米

D.750千米

二、填空题

1.地图上的比例尺= ,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即、、。

2.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80千米,将其表示在地图上的距离为5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3.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定方向;在既无指向标;也有经纬网的地图上,一般是用“ 、”来确定。

4.地图的语言,包括多种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6.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包容地区的范围愈小则选用比例尺应愈;在所画地区范围相等的情况下,图幅愈小,则比例尺愈。

7.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即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标的高度为。

三、读图题

1.读经纬网图(如图1.3-26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点的经纬度A是,D是。

(2)B点属于东、西半球的半球,位于A点的方向。

(3)D点位于B点的方向,A、B、C、D位于S的方向。

(4)A、B、C、D四个点中,太阳光终年能够斜射的有,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5)A、B、C、D四个点中,春分日最先见到太阳的是,日落时间最晚是。

2.读“等高线地形图”(如图1.3-17所示)回答:

(1)若仅从地形方面考虑,请比较从B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还是从C 点爬到山顶A点容易。简述理由。

(2)若自A点沿直线向B点行进,那么行进方向是,自A点到C点行进,则行进方向是。

(3)若A点海拔265米,则该点高出B点米。D点的地形类型是。

(4)据测量,A点到C点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A点到B点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那么A点到B点的实地距离比A点到C点的实地距离近多少?

3.读图1.3-28,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路线.请判断:

(1)沿线修建公路省力,原因是。

(2)A、B两座山顶之间有高山电览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B山到A山大约分钟。(已知比例尺为1:100000)

4.读图1.3-29,回答问题:

(1)汽车的行驶方向由向出村后再折向。

(2)河流大致流向方。

(3)村庄在小河的面,林地在村庄的面,耕地在林地的面。

5.读图1.3-30,完成下列问题:

(1)某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幢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图中的点。

(2)E在A的方向,F在B的方向。

(3)E在F的方向,F在G的的方向。

(4)A在B的方向。

(5)CE的经度为,DF的经度为。

参考答案

一、1.A 2.A 3.B 4.A 5.B 6.C 7.B 8.B 9.D 10.B 11.C 12.B 13.A 14.D 15.B 16.A 17.B

二、1.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文字式数学式直线式

2.1:1600000 3.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符号

5.密集稀疏6.大小7.海拔相对高度海拔

三、1.(1)60°S,40°W 70°S,80°E (2)东东南(3)正东正北

(4)A BCD (5)D A

2.(1)C到A容易,因为C到A高线比较稀疏表示坡度和缓。(2)东北东南(3)45 山脊(4)75米

3.(1)DB,DB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和缓(2)15 4.(1)西南东北上东(2)北(3)西东南西5.(1)D (2)东南西北(3)正东正东(4)西北(5)东经45°西经45°

上地球和地图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 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我们常说的“人类的家园”是指 A.我们的家庭 B.我们的家乡 C.我们的祖国 D.整个地球 2.2.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纬线都是半圆状 B. 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所有的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3.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0°经线和180°经线的经线圈 B. 西经10°和东经170°的经线圈 C.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D. 西经90°和东经90°的经线圈 4. 4.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5. 5.本初子午线是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6.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A.西经30度,北纬30度 B.西经10度,北纬10度 C.东经170度,南纬30度 D.东经175度,北纬10度 7.7.关于图1-1中P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P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南半球.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准确说法是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 10.下列各点中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东经30度,南纬50度 B.东经50度,南纬30度 C.西经80度,北纬20度 D.西经20度,北纬80度 1 11.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 12.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1 13.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 14.有地图指向标的地图,其指向标的箭头指示的方向一般为 A.东向 B.南向 C. 西向 D. 北向 1 15.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通常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1 1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褐色 17.绘制某所中学的平面地图,其图幅大小与所选用的比例尺是相对应的,规律是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B.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 C.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 D。图幅大小与比例尺无关 18. 图1-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1 19.图1-3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

最新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东北向西南 (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水源充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关于下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的地理坐标是(10°W,10°N) B. B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 C. C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D. D点每年有一次阳光直射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关于图中点的叙述,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所以地理坐标是(10°E,10°N));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B点是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点的经度大于160°,赤道以南地区,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点的纬度是60°S,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3.2017 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如你想知道美国、以色列在哪里,应该查找什么地图()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世界人口图 D. 世界气候图 【答案】 A 【解析】【分析】地图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想知道美国、以色列在哪里,应该查找世界政区图,故答案为:A。 【点评】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主题的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也不一样。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4.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结合“历届G2O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判断,历届G20举办城市() A. 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B. 多分布在温带地区 C. 多位于南半球 D. 多位于东经度 【答案】 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历届G20举办城市主要分布在30°N-60°N,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多位于北半球;故答案为:B。 【点评】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经线和180°经线是划分东经度和西经度的界线。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是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读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A. 66.5°S,90°E B. 66.5° N,90°W C. 66.5°N,90°E D. 66.5°S,90°W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B. ②点位于东半球 C. ③点有极夜现象 D. 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③所在的纬线是60°S,①所在的纬线是66.5°S,②所在的纬线是80°S,排除BC两项;根据从0°经线往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读图可知,①是西经,②③是东经。由此确定,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66.5°S,90°W。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顺北逆”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①点66.5°S位于高纬度地区,A 错误;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②点位于135°E,东半球,B正确;③点位于极圈以外,没有极夜现象,C错误;依据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相对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相对东西方向,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南方向,D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关于图示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例2、练习一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了解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根据所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教学难点: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置。 教学用具:方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新学期,我们重新安排了座位,现在请你看一看你座位的前、后、左、右是谁?我们的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的教室,楼下是几

年级的教室? 2.揭示课题: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太阳在哪里,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 (2)晚上太阳落山在什么方向?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3)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你们现在是面对什么方向站的?你们背对的方向是哪里?左手指的方向是哪里?右手指的方向是哪里? (4)请你向旁边的同学说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5)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页例2,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情) (三)自学检测 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1)说一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向什么方向。 (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观察:家所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的?家所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又是如何站的? (3)由此我们发现东与西,南与北是相对的, (4)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5)一幅地图,人们通常是按上()下()、左()右()来绘制的。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观察思路与方法。 3.完成校园示意图。 (1)讲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和地形图

第二单元地图 2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常用图例; 2、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坡、缓坡等地形;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教学重点:地图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指导:读图观察、比较联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1.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能识别常用图例。 (1)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量算距离。 ①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 表示范围大→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表示范围小→ 内容详细 (3)常见图例 2.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等山体不同部位。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4)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 (5)鞍部:相等的闭合等高线之间的空白处(6)山顶:等高线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7)陡崖:等高线重合地方

3.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选择导游图;外出旅行,确定行程,选择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选择世界政治地图。 去一个城市游览,想知道城市的位置,选择小比例尺地图;想了解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要选择大比例尺地图;在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想知道这个景点的布局,还要选择更大比例尺的地图。 课堂小结,随堂练习

地图的阅读之地图上的方向 教案

地图的阅读之地图上的方向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判读经纬度”这条标准其实在地球和地球仪时已经学习过,所以“判读经纬度”和前面的“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属于相同标准,因此这节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而量算距离需要使用的比例尺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所以会比较简单,综上所述,这节课的课程标准的重点应该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教材分析 从教材安排上看,本节课的内容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知识。在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以及地球的运动之后学习,在知识的承接上很科学,为本节课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提供的知识储备。 从教材内容上看,地图上的方向判读是作为地图阅读中的一个重难点,特别是根据指向标和经纬网辨认方向,所以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中,使用的是学生常见的地图(如山东省经纬网图和加拿大经纬网图),这样就便于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知识性的难度就降低了。 从教材结构上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了前面学习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知识。另外,了解了方向,才知道所走的路线,继而根据路线量算距离,为比例尺的学习提供了前提,也为后面如何运用地图提供了方便。 三、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掌握地图方向与地面方向的关系。 2.通过读图,使学生学会利用指向标和经纬网辨认方向,帮助学生初步建

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3. 学会利用地图上的方向去指导实际生活中方向的辨认。 4.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 1.利用指向标辨认方向 2.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1.利用指向标辨认方向 2.利用经纬网辨认方向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两天小明同学给我发了一条求助微信,是这样说的,他说去了雨花台景区,本来想去看下纪念碑的,但是在一个十字路口,他拿到地图却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这就是小明拿的游览图,红色圈圈就是纪念碑的位置,

地球和地图练习题

1、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数据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下列对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都是半圆 B.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D.所有纬线中,只有赤道指示东西方向 3、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经线就叫本初子午线 B.本初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 C.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4、关于经纬度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纬度的最大是90度 B.经度的最大是180度 C.经度越往西越大的是东经 D.纬度向北增大的写作“N” 5、一架飞机从南京起飞,一直朝正东方向飞行,最终可以( ) A.到达北极点 B.到达南极点 C.回到南京 D.不能回到南京 6、有甲,乙两人分别位于10°S和15°N,两人与赤道的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 B.甲距赤道近 C.乙距赤道近 D.甲距赤道远 7、某同学把某地的地理位置记作:纬度40O,东经116O,按这种记法在地球表面有( ) A.1处 B.2处 C. 3处处 8、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已经移至北纬15度、东经135度……”,此时台风中心在下图中相应的位置是( ) 9、下列纬线圈最短的是( )°N °S °S °N 10、下列地理位置的写法,正确的是( ) °,160° B.北纬20°N,东经160°E °,160°S °S, 40°W 11、与东经12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东经60o B.西经120o C.西经60o D.东经120o 12、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W 60°S °W 26°N °W 30°N °W 5°S 13、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W 60°N ° 26°N °E 37°N °W 15°S 1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200W经线和1600E经线 B.赤道 C.200E经线和1600W经线 D.本初子午线 15、图中阴影部分的判断,不正确 ...的是( ) A.低纬度 B.西半球 C.跨东西半球 D.南半球 16、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夏季日出时间比冬季早 C.江苏的学生通常比新疆的学生上课时间早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17、在正午时间,学校旗杆的影子冬季比夏季长得多,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地壳运动 18、南京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东南西北》《辨认方向》

课题东南西北(2018年3月20日)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观察得真仔细!我们转动身子面向某个方向时,虽然我们的前后左右的位置变了,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始终没有变。 (4)闭眼按顺时针方向指一指东南西北。 (5)现在老师告诉你其中的一个方向你能指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吗(教师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标牌取下)谁愿意来挑战你用的是什么办法 (6)游戏:超级模仿秀。记住教室的东南西北了吗我们来玩个游戏叫做“超级模仿秀”。请听清要求,请你向东学小兔跳一下,请你学小狗向西叫两声,向西学猫叫三声,向北学鸡叫一声。 2、辩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找操场的东南西北。 师:我们已经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了,现在用什么办法找到操场的东面呢请大家面朝东面,东面有什么西面呢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请同学们把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填在这张表里。可以面朝不同的方向填写。 (3)展示:不同的作品,师生共同检验是否画对了。 师:请大家猜猜看这位同学是朝哪个方向填写的记录表这位同学呢都填对了吗既然都对为什么不是一模一样的呢这样方便大家的观察吗怎样让第二和第三张与第一张变得一模一样呢 请学生上来旋转,观在这三幅图上面都是北面,下面都是南面,左面是西面,右面是东面(板书方向标)在数学中这叫方向标,如果只画一个朝上的箭头表示北,你能知道其余的三个方向吗(板书) 也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现在请你也把图转成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请把设计图压在书的下面。 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 1、认识地图。在哪儿也有见过方向标(地图) 指一指地图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指挥交通。算式宝宝们看大家把知识掌握地这么好,想请你们帮个忙,愿 意吗(师贴算式) 算式宝宝在经过十字路口时,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师画方向标)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附答案)100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铁路工程师为修建某高速铁路进行地形测绘时,绘制了该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该路段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 B. 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 C. 铁路桥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 D. 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40千米 【答案】 D 【解析】【分析】由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因为②线坡度更缓;铁路桥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为4千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区域B点与乙村的温差可能为() A. 3.6℃ B. 5.4℃ C. 6℃ D. 7.2℃(2)下列地点位于③处可视范围的是() A.②镇、乙村

B.甲村、A山山顶 C.⑤镇、B山山顶 D.甲村、④镇 (3)为了将①地的铁矿运到②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M线 B.N线 C.P线 D.Q线 【答案】(1)A (2)B (3)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200米,图示区域B点与乙村的海拔高度分别为800米-1000米,200米-400米;高差大约为600米左右,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图示区域B点与乙村的温差可能为3.6 ℃左右,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③处位于山谷处,甲村也位于山谷处,所以能看到;A山顶海拔高度比③处高,地势高,也能看到;②镇、⑤镇北B山遮挡,看不见;乙村在另一条山谷内,被山脊遮挡,看不见;B山山顶是可以看见的,故答案为:B。(3)读图可知,铁路修建要沿着等高线,所以P、Q向不合理;而M线要比N线距离长,所以M线不合理,故答案为:B。 【点评】(1)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垂直递减,递减率大约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或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依据两地相对高度差和其中某地温度,即可求出另一地区的温度数值。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3)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较少,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则主要是少占耕地,可以以高架路的形式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山地地区对交通线路修建限制较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陡坡上呈之字形修建,可以减小车辆爬坡难度。 3.地球的形状是() A. 正球体 B. 不规则球体 C. 圆形 D. 椭圆形【答案】 B 【解析】【分析】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答案为:B。 【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

地图,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区别

地图 定义:按照一定制图规则,用线条、符号、图形、文字及色彩等在平面上表示地表自然状况、社会政治、经济等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工具书。 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地形图 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貌、地物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一种正射投影图。地形图是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下绘制的、用符号表示地物和地貌(高低起伏等),表示的内容是经过一定的取舍后的地物和地貌。 (1)以大地测量成果作为平面和高程的控制基础,并印有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网,能准确表示地形要素的地理位置,便于目标定位和图上量算;(2)以航空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进行实地测绘或根据实测地图编绘而成,内容详细准确;(3)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能满足图上分析研究地形的需要;(4)有规定的比例尺系列,如我国规定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为: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现已为1:25万) 、1:50万、1:100万,可以基本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作战指挥的不同需要;(5)有统一的图式符号,便于识别使用。 土地利用规划图 指对一个社区或类似范围内日后的发展所做的规划图,其中标明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活动区或其他用途的土地的大小和位置。土地利用规划图常是确定具体区划的基础。 宗地图与地籍图 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称为一宗地。它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宗地图侧重是的权属。 这里又出现一个地籍图的概念。 地籍图是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统称,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地籍图是对在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标识,标识是具有严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通过宗地标识符使地籍图与地籍数据和表册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地籍图是土地管理的专题图,它首先要反映包括行政界线、地籍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地籍号、面积、坐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地籍要素;其次要反映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及文字注记,一般不反映地形要素。地籍图是制作宗地图的基础图件。 土地利用现状图

(七年级地理教案)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设计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三节地图第二课时(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设计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 县)侯寨一中徐龙强 [内容简析] 本课时的学习重点是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这也是学习的难点。要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其次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从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当然,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而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学习有关极地内容时,再让学生学习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就比较自然了。特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学会应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 2.学会在地图上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 3.通过运用地图方向的方法以及实践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用具]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当你在听天气预报时,你能根据卫星云图上的气旋分析推测风的走向吗,你能通过地图规划你的出行路线与前进方向吗?你想出外活动不迷路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地图的第三个要素──方向,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通常会见到哪几类地图,分别怎样辨别方向吗,辨别方式一样吗?你能判别出黑板上三副地图中a点在b点的什么位置吗?(并出示三种辨别方式的地图三幅。)

初一地理:《地图上的方向》说课

《地图上的方向》说课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地图上的方向》。 本节主要介绍了在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和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根据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在方格状或弧状(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上,经纬度递变的规律。这一部分教学可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介绍了在室外看地图的方法: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然后又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学会在野外、在北半球确定方向的方法。本节教材既介绍了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又介绍了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使他们懂得学好地理知识将会终身受益。 据此,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为:让学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个基本方向,并且学会在不同类型的地图中判断方向的不同方法。 能力目标为:能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能在野外辨别方向。 情感目标为: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所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接着我再说一下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在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为教学重点。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 由于中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和知识储备不足,故确定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一课时,结合北京的旅游交通图、校园平面图、有经纬网的地图,运用计算机课件使知识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有经纬网的地图”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先用简图的形式用计算机课件复习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然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

初中地理地图与等高线基础知识专题训练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选择填空题(每处每空1分) 1、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1/50000的比例尺比1/500000的比例尺小 2、左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 3、以下哪种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A、城市交通图 B、军用地图 C、工程用图 D、世界地图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处是山谷 B.B处是山地 C.CD处是山脊 D.EF处是山谷 5、如果图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为200米,则两地的温差为【】 A.0℃ B.1.2℃ C.2.4℃ D.4.8℃ 6、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此处为【】 A.EF处 B.DC处 C.A处 D.G处 7、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F′处大 1:100000 D.E′F′处的坡度与EF处相等 8、1999年6月22日,我国北极考察队顺利达到北极,将五星红旗插在北极点上,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是【】 A、正东 B、正北 C、正西 D、正南 9、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A幅 B.B幅 C.C幅 D.D幅 10、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中国传统的风水学,古代称堪舆术,将天文、气候、地形、水文、生态等内容引进选择城址、构建环境的艺术之中。四川阆中古城被称作“风水第一城”,旅游业发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阆中古城所属地形区是() A. 四川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柴达木盆地(2)阆中古城濒临河流所属水系是() A. 长江水系 B. 黄河水系 C. 珠江水系 D. 淮河水系(3)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阆中古城是一个风水宝地。据图分析,阆中古城城址选择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三面环水②北面靠山③矿产丰富④地势平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A (2)A (3)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阆中古城所属地形区是四川盆地。阆中古城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邻仪陇、巴中,南接南部,西连剑阁,北毗苍溪,距省会成都300公里。 (2)读图可知,阆中古城濒临河流为嘉陵江,所属水系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是长江北侧支流,在重庆与长江交汇。 (3)读图可知,阆中古城三面环嘉陵江,北面靠山,地势平缓,是一个风水宝地。 故答案为:(1)A;(2)A;(3)C。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地球自转形成了()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变化 C. 昼夜的更替 D. 地球上的五带 【答案】 C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2019年6月28~29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日本大阪市召开。图1中城市都曾经主办过G20会议。读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1)上图中城市() A.都在北半球 B.都位于中纬度 C.①纬度最低 D.③在西半球 (2)在上图中,距离宜宾(104°E,28°N)最远的地点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1)C

初中地理-七年级地理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最新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设计 第三节 地图第二课时(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设计 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一中 徐龙强 [内容简析] 本课时的学习重点是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这也是学习的难点。要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其次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从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当然,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而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学习有关极地内容时,再让学生学习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就比较自然了。特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学会应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 2.学会在地图上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 3.通过运用地图方向的方法以及实践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用具]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兴趣激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当你在听天气预报时,你能根据卫星云图上的气旋分析推测风的走向吗,你能通过地图规划你的出行路线与前进方向吗?你想出外活动不迷路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地图的第三个要素──方向,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通常会见到哪几类地图,分别怎样辨别方向吗,辨别方式一样吗?你能判别出黑板上三副地图中A 点在B 点的什么位置吗?(并出示三种辨别方式的地图三幅。) [用谈话法开门见山地切入主题,提高教学的导向性,并明确地向学生说明了学习内容。以习题的形式点明学生本节课应达到的学习要求,增强教学目标的直观性,也为学生自主探讨指明方向。 ]

地球与地图经典练习题集锦

地球与地图单元测试 读图1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四幅经纬网图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2.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图中的B点位于丁图中B点的西北方向 B.甲图阴影部分所示范围与乙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范围大小相等 C.站在丁图中的A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 D.丙图中的B点位于乙图中A点正北方 图2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 3.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图3“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4题。 4.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 A.a B.b C.c D.d 图4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4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比B地降水多 B.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400米 C.A在东南坡上,阳光充足 D.CD是山谷,EF是山脊 6.该处山脉走向为()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7.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 崖最高处,最大高差可能有() A.101米 B.599米 C.198米 D.298米 读图5完成第8题。

8.飞机从A城市沿最短航线飞往B城市,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 A.先西北后西南 B.正东 C.先东北后向东南 D.正西 读图6,完成第9题。 9.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 正确的是() A.丙处比例尺最小,甲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乙处比例尺最小 D.丙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甲 读图7“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 线),完成第10题。 10.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 ②线两个方案,①线方案与②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 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读小明在野外实习时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左图,单 位:米)及他沿左图中某线路行走的路程、速度变化 图(右图)。据图回答 11一 12 题。 11.该同学行走的路线及方向分别是 A. A1B1 东北方向 B. A2B2 西北方向 C. A3B3 东南方向 D.A4B4 西南方向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心制作完整版)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 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 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 M D d 1= (2).比例尺种类: 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 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 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 ○ 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例如,欲表示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0.5 m ,则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1:5000。 ○ 2.取舍; ○ 3.根据甲方要求确定比例尺大小和精度要求。比例尺愈大,采集的数据信息愈详细,精度要求就愈高,测图工作量和投资往往成倍增加,因此使用何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地形图要素介绍 1.数学要素:比例尺,方格网(公里网),分幅,编号 a .比例尺 b .方格网(公里网):在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先要建立方格网,以10cm*10cm 绘制,当比例尺为中比例尺或小比例尺时,则绘制2cm*2cm 网格,这时称为公里网

地图上方向

地图上的方向 一.一般式: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无指向标和经纬线时) 练习一、一般地图 二.指向标: N(箭头指向北) 练习一、指向标地图 练习二:下面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 (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由AB 的 走 向,转为BC 的走向。 (2)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 流向 。 (3)村庄b 在村庄a 的 方;村庄c 在村庄a 、b 的 方. 1.北京在拉萨的____方向. 2.拉萨在广州的_____方向. 3乌鲁木齐在武汉____方向. 乌鲁木齐 武汉 1.安平桥在晋江二中的____方向. 2.六胜塔在安平桥的____ 方向.

三.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练习一、经纬网地图 练习二 侧视经纬网 C 在A 的______方向; B 在A 的______方向; 四、极地上空图 A 在 B 的 __方向; A 在 C 的__ 方向;

A B C ①、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逆时针(顺时针)自转为以北极点(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 ②、判断南北方向 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离北极点越近越往北,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点,其他任何地点都在其正南方。如A,B 练习、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正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课后作业 1、在一幅三百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两地图上距离是2cm,实际距离是:A、60千米B、600千米C、300千米D、30千米 3. 下列各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1:10000 B.1:2000000 C.1:15000 D.1:300000 4.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式比例尺表示是: A.1∶10000000 B.1∶100 C.1∶1000000 D.1∶100000 5.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为1:6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