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人法与中世纪商人法之比较研究

现代商人法与中世纪商人法之比较研究
现代商人法与中世纪商人法之比较研究

184

E nterprise E conomy

2013年第1期(总第389期)

现代商人法与中世纪商人法之比较研究

□吴庭刚

[摘

要]商人法是中世纪商人法和现代商人法的上位概念,三者共同构成了商人法理论的初步体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商

人法实现了由国际法到国内法再到国际法的转变,这一转变既是商人法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型,也揭示了古今商人法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商人法和中世纪商人法在产生原因、

商人自治性、基本原则等方面均具有相似性。现代商人法在实现社会实质正义的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和中世纪商人法具有不同性。对现代商人法和中世纪商人法的相似性和不同性的比较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商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商人法;中世纪商人法;现代商人法[中图分类号]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1-0184-05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

“民事权利保护与和谐山东构建研究”(批准号:2008cfxz08);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战略研究”(批准号:2009RKX1086);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商事法学实证理论研究”

(批准号:2009)[作者简介]吴庭刚,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山东淄博255049)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Law Merchant is an upper concept of Lex Mercatoria and Modern Lex Mercatoria,and the three concepts

constitute the conceptual system of Law Merchant.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ety,Lex Mercatoria has transformed from an international law to a domestic then back to an international one.The transformation illustrated Lex Mercatoria s transformation from ancient times to nowadays and the 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s well.Modern Lex Mercatoria assembles Lex Mercatoria in causes of emergence,autonomies of merchants and general principles,while Modern Lex Mer-catoria differs from Lex Mercatoria in degrees of substantive justic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By th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two,we may gain some positive ideas of the commercial legislations and legal practices.

Key words:Law Merchant;Lex Mercatoria;Modern Lex Mercatoria

商人法经历了中世纪商人法和现代商人法两个发展阶段。中世纪商法实际上就是以商人行会规约、商事惯例、商事裁判等为主要内容的商人法。近代以后,商人法虽然多为新兴民族国家的国内法律体系所吸收,但是并没有因之而烟消云散,仍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主权国家的法律及其他社会规范之中。到了现代,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商事交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国外学者又提出了现代商人法(Modern Lex Mercatoria )的概念,也有的学者将之称为中世纪商人法的复兴(revival of Lex Mercatoria )。本文将从多个视角对现代商人法和中世纪商人法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商人法的发展规

律,以期满足我国商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

一、现代商人法与中世纪商人法相似点之比较分析从商法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它经历了古代商事习惯法-中世纪商人法-近现代以国内法为主的法典法或

判例法-方兴未艾的新商人习惯法或跨国法(即现代商人法)四个阶段。虽然现代商人法与中世纪商人法处于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但我们仍可以说这两者在总体上是一脉相承的。当代法学家将现在正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兴起的商人习惯法称为

与中世纪商人法相对应的现代商人法,也有其合理之

经济与法|Economy and Law

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

中世纪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关系 刘亚-制造学院-0843021095 中世纪就是指从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到大约145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为止,前后大约一千年的时间。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因此,也有人将中世纪美术称为基督教美术。但是,中世纪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和文艺复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却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且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根本特点:艺术的主题是神。在中世纪的人们看来,神与人是对立的:神是永恒的,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人是有罪的。所以,艺术应当表现神,歌颂神。 基督教中的上帝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存在,人们愿把最好的献给上帝。于是,作为神灵的居所——教堂,人们不遗余力的将其修缮为当时最完美、最神圣的建筑。中世纪建造的许多大教堂就堪称是建筑艺术史上的奇葩。中世纪哥特式艺术的特点是:高高的尖顶直指蓝天直指苍穹,它把你的视线一直向上引导,那上面是神居住的地方!哥特式教堂把你带入了人间的天堂,它的内部是富丽堂皇的玻璃镶嵌幕墙,是金碧辉煌的圣殿,你仿佛步入了天堂,它表现了浓浓的宗教情感。 与哥特建筑一起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由于它是玻璃画能依据光线的穿透而生艳,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胜。哥特式雕塑是教堂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它的人物形象开始保持独立的空间地位,追求立体造型,力求符合真实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动的塑造,使人体逐渐丰满起来,衣褶也随之有了结构的变化,使人感到衣服里面是实在的人体。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模似,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哥特式建筑上多采用圆雕和接近圆雕的高浮雕。 哥特式艺术接近生活和写实,遍布欧洲,因此也称国际哥特式。晚期的哥特式艺术已明显孕育着文艺复兴的到来。由于文艺复兴写实艺术观的影响,中世纪美术曾在很长时期内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甚至被称为“黑暗时期”而加以否定。中世纪的艺术是黑暗的吗?不,不是这样的。艺术的发展,很像自然界花朵的开放。春天,迎春开放;夏天,荷花开放;秋天,菊花开放;冬天,梅花开放。各个时期都有它自己在艺术发展史上灿烂夺目的一面。史前艺术有神秘精美的岩画;古希腊有名垂千古的雕塑;而中世纪有辉煌无比的教堂。中世纪的教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朽的、辉煌的艺术作品。让我们重温法国文豪雨果对巴黎圣母院的赞扬。他说:“毫无疑问,巴黎圣母院至今仍然是雄伟壮丽的建筑”,“每块石头上都可以看到在天才艺术家熏陶下,那些训练有素的工匠迸发出来的百般奇思妙想”。中世纪的教堂就像希腊艺术一样,它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是后人无法企及的。不要认为,某种艺术作品是光明的,它应当存在;另一些艺术作品是黑暗的,它不应当存在。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何况,伟大的文艺复兴艺术恰恰孕育在这中世纪的母腹中。

中世纪2-经济系统详解

中世纪2-经济系统详解 游侠会员:neptunej 中世纪2中的经济系统和罗马是一脉相承的,现根据打罗马时写的攻略,稍加修正。 一、城市收支概述 每个城市的收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税金、农业收入、商业收入和矿业收入。 1、税金 初期最重要的收入之一,税率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四档。 以低税率收税100为例, 低税率:100 中税率:135,安定度下降30%。 高税率:170,安定度下降50%。 极高税率:200,安定度下降70%。 初期人口较少时可以用极高的税率攒钱,后期人口一多就很难适用了。税收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具体算法不目前不太清楚,初始值大约是500。 BI中,人口和税收有着直接的关系,屠城后税收会减少,但是减的不是很厉害。比较奇怪的是,屠城后如果将军在城内,会连续5年都没有一分钱的税收,但是将军出城后,税收收入就有了,真是奇怪。 -中世纪2中城堡只能适用中档的正常税率;城市可以适用四档税率,比较灵活。税收的数值和罗马有所不同,但是规律是一样的。 2、农业收入 比较稳定的收入,不受围城的影响,受瘟疫的影响也很小。城市周围有叛军会降低农业收入,但是不影响商业收入。 农业收入主要是由各个城市的基础农业指数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农田收入。每一点基础农业指数代表了大约130的收入;每提升一级农田也可以增加大约130的收入。比如说,一个基础农业指数是3的城市,初期一级农田的收入就有500左右,即使将农田升级到四级,收入也就提高 到900左右。此外,各个城市的农田的肥沃程度是不一样的,分为贫瘠(绝大多数),中等和优良。等级越高的农田收入相应较高。大约贫瘠130,中等140,优良150。 农业收入的提升遵循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基本上从四级农田开始,投入和产出比就让人比较郁 闷了,需要几十年才能收回投资。 -中2在农业收入方面似乎变化不大,只是数值有所调整。早期种田比较合算,中期以后还是要靠贸易。 3、商业收入 商业收入是游戏中后期主要的财源。围城和瘟疫时,城市的商业收入为0。城市附近的叛军不影响商业收入。 商业收入包括内陆贸易收入和海上贸易收入。沿海有港口的城市才可以发展海上贸易,海上贸易包括进口收入和出口收入两个部分。前者数额较小,出口才是创汇的最重要的途径。

论习惯法作为商法渊源的理论依据及现实需求

论习惯法作为商法渊源的理论依据及现实需求 史佳欣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习惯法在当代我国商事法律中的地位不高,学界对习惯法之作为商法渊源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然而在国际商事贸易日益复杂化的今天,商法的特性及起源要求我们在立法及司法中对习惯法于以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将试图在本文中对习惯法作为商法渊源的理论依据及现实需要作出分析,以期习惯法作为商法渊源的作用能够得到发挥。 关键词:习惯法商法渊源理论依据现实需求 On the customary law of commercial law as a source of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needs Abstract:the status of Customary law in Chinese commercial -law system is not high, the academia to customary law as a source of the problem of commercial law is not enough depth, but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rade of today, commercial law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igin requirements of our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In the customary law in order to attach adequate importance, Therefore, I will try to in this paper on customary law as a source of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mmercial law and an analysis of actual needs, with a view to customary law as a source of the role of commercial law can be played. Key words:Customary law Origin of Commercial Law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actical needs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代,国际商事贸易关系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国际商事法律领域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笔者以为,关于习惯法作为商法渊源的研究应该说是必须的,有商法的起源--中世纪商人习惯法为证。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笔者将在文中对习惯作为商法渊源的理论依据及现实需求略表拙见,以期共鸣及雅正。 一:法律渊源之一:习惯法概述 (一)习惯法的概念及内容 习惯法,指的是“惯性社会生活之规范,依社会之中心力,承认其为法的规范而强行之不成文法。”1法国民法学家雅克盖斯旦等著《法国民法典总论》则更为简洁地界定为:“习惯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法律规则的惯例。2不管是立法还是学理上,各国大多 1史尚宽著:《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2[法]雅克盖斯旦等著:《法国民法总论》,陈鹏,张丽娟,石佳友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页在法律渊源意义上使用“习惯法”概念,习惯法乃是由法律共同体中的长期实践(习惯)发展而来的。3习惯法发展成为法律渊源之前的规则状态,称为习惯。作为习惯法的对称,“习惯”概念既能明确这种演变关系,也不大可能会造成误解。因此,在讨论法律渊源的大前提下,将“习惯”作“习惯法”解释。商法起源于中世纪后期欧洲市场交易规则和习惯,分工产生了交易,交易需要秩序,秩序需要规范调整,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对于何谓商习惯法。沈达明和冯大同教授认为, 从历史上看, 它是中世纪时期逐渐形成的“商业惯例”。与当时封建王朝的地方性法律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超越国界, 普遍适用于各国商人2:它不是由专业法官来掌管而是由商人自己选出的法官来掌管的3:它的程序比较简单, 而且不 3参见[德]伯恩魏德士著:《法理学》,丁小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浅谈中世纪艺术

浅谈中世纪艺术 ----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以及哥特式艺术 当西方曾一度经历过光辉灿烂而又宏伟壮丽的的河岸进入了被所谓称为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却开出了艳丽的天堂之花。中世纪希腊文化的大统一性开始解体,怀疑主义和神秘主义为传道者打开了通道,唤起他们对心灵的关注,产生了上帝。中世纪的美术是基督教的美术,它是有史以来最谦卑的艺术,在基督教精神的严格控制下,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强烈的象征式语言,通过艺术品里的提示隐语暗示和象征来体验更深的精神的意味。艺术品成了人和上帝之间的一种中介。历史上从来没有这般涌现出这么多的穹顶、钟楼、和宝塔,涨潮般的从地里冒出来的雕塑像植物一样吞食着空间,抢占天宇。建筑学,这一门还没有命名的集体艺术诞生了,在石头里雕琢,累积,建造,于是石头开了花,表达了神的旨意。中世纪的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石头记,中世纪的教堂建筑占线了人类对高空的征服历程,在大工业社会创造摩天大楼之前,教堂最高处的十字架一直是人类挑战建造告诉的极限。欧洲的教堂在内部空间的创造上,达到了古代石头建筑的巅峰。在这个过程中,古典的智慧和后人的创造相互融合,古典的建筑理想同各民族的个性追求相互熏染改造,这使得石头充满了故事和背景,每个教堂都成为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地。在这一千年的历史中,欧洲的教堂先后出现了三种风行样式。拜占庭式、罗马式和哥特式。坚实雄伟的教堂,以及附着上的精美雕刻、瑰丽花窗重新定义了整个欧洲的面貌。 位于东方的拜占庭美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希腊美术的保存者与传播者,并与当地民族美术相融和,而自成体系。西欧其他诸国基督教美术,也都带有本民族原始艺术的明显烙印。拜占庭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拜占廷为中心的拜占廷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构成了闻名遐迩的拜占廷艺术。拜占廷艺术的思想内容主要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思想,它的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并与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因此它的艺术风格便呈现出浓郁的东方艺术色彩。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到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罗马式建筑外观巨大、繁复,但装饰简单大方。最特别的是建筑的屋顶,罗马式风格建筑的设计都是一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罗马艺术表现在建筑方面最为耀眼。其“圆形竞技场”及“万神殿”最富盛名,由此也可看出罗马人在建筑上的天份之足啊。圆形竞技场是一座外圈长径188公尺、短径155公尺、高48公尺的椭圆形巨大建筑。从外观来看,其建筑结构可分为四层,第一、二、三层是由拱所构成

中世纪2有用的将领特性秘籍

Sailor 5 海军名将海战指挥+5 GoodCommander 5 名将提高command技能5 StrategicSkill 3 战略家统帅+3 TacticalSkill 3 战术家伏击统帅+4,+视线+3 Scout 3 斥候视野LineOfSight+3 EasternWarlord 3 可汗雄鹰残暴+3,统帅+6 JaguarWarlord 3 美洲虎将残暴+3,统帅+6 GoodRiskyAttacker 2 豪气干云士气+1进攻统帅+2(3级士气-1指挥+3) GoodRiskyDefender 3 指挥若定士气+1防御统帅+3 NaturalMilitarySkill 4 天生将才统率+4 AcademyTrained 2 军校生统率+2 LogisticalSkill 3 军需大师士气+3移动+20% Disciplinarian 3 训练大师1级+士气23级则减3级加统帅威信法律移动Handsome 3 惊才绝艳威信+1民心+3,4级威信+1民心+4-统帅1 HaleAndHearty 3 壮士生育能力+1,体力+6 Fertile 3 精力旺盛生育能力+3 BattleScarred 4 伤疤威信+2,体力+8 Berserker 3 狂暴残暴体力+4士气攻击+3-防御3 Intelligent 3 天生奇才统帅+3 command, 贸易收入+10%,税收+10% Gregarious 3 高朋满座民心+3,士气TroopMorale +2 WifeIsCharming 3 妻子艳丽民心LocalPopularity+2,生育能力+2 WifeIsFertile 3 妻子多产生育能力+3 FathersLegacy 3 名门之后威信authority+3 FactionKiller 4 纵横天下威信Authority+4 GoodDiplomacy 4 明君威信Authority+4 Cultured 2 精于鉴赏1级+民心popularty,2级再+威信1 Pragmatic 3 务实派威信+3,士气+2 Brave 5 蛮勇者权力+2,士气+2(4级悍勇最佳) Energetic 4 不知疲倦威望Anthority+2, 移动速度+25% VictorVirtue 3 征服者威信+3个人安全-2民心+3 Loyal 4 赤胆忠心骑士精神+3忠诚+4 TourneyKnight 5 马术大师骑士精神+3骑兵统帅+2威信+2 HorseRacer 3 中东骑手移动力+10%骑兵统帅+1威信+1 BattleChivalry 5 神圣骑士骑士精神to chivalry+5威信+2 StrategyChivalry 5 侠义骑士骑士精神+5威信+3 ChivalryLegacy 2 世为骑士骑士精神+2 KindRuler 3 仁慈总督骑士精神+3,肮脏Squalor-3 Just 3 刚正不阿骑士精神Chivalry+3法律Law+3 CaptorChivalry 4 胜无矜色骑士精神+4 RansomChivalry 4 仁慈将领骑士精神+4士气TroopMorale+3 AssassinCatcher 3 机敏骑士精神+2视野+1个人安全+4 CounterSpy 3 反间大师骑士精神+1视线+1公众安全+4 Hatesslave 3 平定叛匪忠诚+1 ContentGeneral 3 舍身报国忠诚+5

论中世纪的商人及商法

论中世纪的商人及商法 ;摘要:主要探讨了欧洲中世纪社会商人、商人法产生发展的经济、宗教、政治、文化整体状况,以及商人法得以发展完善的条件和取得的成就。; 关于商法的起源,多数学者认为欧洲中世纪的商人法是近现代商法的渊源。欧洲中世纪时期,商人法与封建王室法、教会法、采邑法以及作为习惯法残存的古罗马法等共同构成中世纪欧洲一个特定区域的实在法体系。形式意义上商法产生并独立存在,这种现象在中世纪以前的古代法中是没有的,而中世纪后的欧洲各国近代商事法或商法典是对中世纪商人法的继受或沿用。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如下方面:1.商人何以从最卑微的阶层不断提高自己的地位,最终夺取各国权力;2.商人法以罗马法为根基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其所取得的成就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莫大贡献。 ; 一、中世纪初期社会整体状况及商人地位 ; 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已变成了一个空壳,它昔日一度强大的中央集权已烟消云散。导致罗马帝国崩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罗马帝国后期,大地主垄断土地的弊病已遍及整个帝国,有势力的地主贵族阶级已经占有几乎全部帝国的土地,自由农民和自由手艺人差不多已经绝迹,他们已沦为世袭大领主的农奴。大领地的领主拥有不断增加着的财富,也就表现出日益脱离政府的独立性,久而久之,领主的势力滋长到足以对抗政府或控制政府,中央政权的日益衰败,已不得不把许多公共行政管理权委托给大领主,如按狄奥多西法典规定法官不得进入私人土地上开庭审判,如果有犯人应受逮捕,执行逮捕者,不是

国家官吏而是领主的管家。这样乡村和城市的下层阶级,为了避免盗劫,蛮族掠夺,为了逃避苛捐杂税的勒索,越来越多的向大领主那里集中以求庇护,庇护形成了封建依附关系,依附关系的成立一般要举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仪式,这类仪式按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描述为依附者要:“双手并掌,合而置于另一个人两手之间———这是归顺臣服的一种简明表示,其意义有时还需用一种下跪的姿势来加以更进一步的强调。与此同时,奉献出双手的人喃喃而语———即一种非常简短的宣告———承认自己是对面那个人的仆人。于是,主仆二人彼此以唇相接亲吻。以示和睦和友好”。[1]这种封建依附关系开始时仅限于附庸者本人一生,后来遍及于附庸者的男性后嗣。这种大小领主以其附庸者所形成的金字塔似的阶层关系,构筑了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利的制度。它是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些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的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了一空洞的宗主地位,这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利,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个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2]几乎没有人生活在封建制度之外,不臣服效忠于某一封建领主的人极少,只有朝圣者、游僧、行贩以及其他被社会遗弃的人。 ; 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的创立与传播,对于整个社会产生莫大影响,帝国后期社会的混乱和动荡在人的内心深处产生了悲观,基督教是古

中世纪2-网战兵种详解

中世纪2-网战兵种详解 游侠会员:longbowcai 前言: 前些日子写了一个黄龙骑士团中世纪2网战心得,当时因为unit文件还为破解,所以只能从对战的角度从感性上对部分兵种进行了分析,现在unit文件已经发布,我通过对比unit文件里的兵种详细数据和结合自己网战的实战经验将从这次开始分三次贴出这篇中世纪2网战兵种能力详解(骑兵篇、步兵篇、远程篇)的长文。文中将从各个方面结合兵种文件数据对中世纪2里网络对战中出场的所有骑兵、步兵、远程单位进行实力分析,由于本人打网战较多,所以涉及到性价比方面的分析都已网战价格为准(也就是自定义里的价格),本文不包含对战象、大炮、机械、海军和将军卫队等特殊单位的分析(原因是这些单位网战基本不用),也不对只在单机中出现的雇佣兵分析,本文面向喜爱网战的所有中2玩家,单机玩家也可作参考,文中涉及的兵种实力排名是联机实测结合兵种文件数据分析得出的,因该来说是准确的,但难免会有小的误差,请见谅! 第一篇:骑兵篇 引言:决定骑兵冲击力的大小不光是看charge值的大小,还取决于马的种类,因为不同马有不同的冲击动量。由于骑兵的主武器一般是枪,只在冲锋的一瞬间起作用,肉搏时主要还是要靠副武器的攻击力在计算!经过我反复测试,副武器破甲的效果依然明显!中世纪2中盾牌在骑兵肉搏时几乎不起作用,早期没什么太重的骑兵。 骑兵马的冲击动量数值(mass值)对照: camel:3 eastern armoured horse:6 armoured horse:6 barded horse:6 mailed horse:6 heavy horse:4.25 pony:4 fast pony:4 拥有国家中英文对照 england(英格兰) scotland(苏格兰) france(法国) hre(德国) spain(西班牙) portugal(葡萄牙) milan(米兰) venice(威尼斯) papal_states(教皇国) sicily(西西里)

第三章 国际贸易法概述

第三章国际贸易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渊源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和渊源 *概念:是调整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国际条约、国际商事惯例以及各国有关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制度、法令和规定。 *调整范围: (1)国际货物买卖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保险与支付方面的法律; (2)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3)国际许可贸易,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版权的跨国转让和国际保护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4)国际商品制度 (5)有关政府管理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法律渊源指:(1)主权国家使用的法律规则;(2)这些规则的来源 国际贸易法的渊源有: 1.国际公约与区域性条约; 2.国际双边协定; 3.国际商业惯例; 4.各国国内有关贸易方面的法律规定; 5.国际组织发表的宣言与决议 6.跨国公司及同业公会指定的标准合同 二.国际贸易法的产生于发展 (1)中世纪的商人法(古老的商业习惯法) 特点:1.国际性 2.行业性 3.由专门的商事法庭审理 (2)国际贸易法的编纂和统一 法国率先于1673年和1681年先后颁布了两部商事法典: 《商事条例》《海事条例》 1804年《拿破仑法典》...........................等等 *这些统一法与中世纪商人法的不同点在于: 中世纪的商人法新的国际贸易统一法 杂乱无章,是从习惯发展到法律一定的机构审慎地编撰制定并以公约 或文件形式加以公布的 国际性是以主权国家的认可与同意为 前提的,因此,不具有超国家的特征 突破了传统的商法的界线,加进了国家 调整和管制贸易的内容 (3)国际贸易法的新发展

中世纪2尼玛火器教程

这是尼玛曾经写了一半的教程,由于制作mod停工了很久。等mod发布完结,才突然想起;不愿浪费,就快马加鞭补写了一下。只当是退役撒花,为中2吧友留下些东西吧。 本文主要讲解了尼玛对于中2弹药和特效这块的理解,而东西本身并不艰深。希望能造福喜欢修改的朋友,有不正确的地方也请指正。 栏目: 1.壹发入魂—弹药文件基础 2.烂牛与圣光—AE类型与初探 3.万弹归综—子母弹的各种应用 4.不灭之火—AE组的应用 5.七窍生烟—视觉效果修改 6.大魔炮—英雄战场技能 7.弹弹乐—更多组合与创意 后文主要用到的文件和尼玛习惯的简称: export_descr_unit.txt—EDU descr_projectile.txt—弹药文件 descr_area_effects.xml—AE descr_effect_impacts.txt—炮击效果 descr_artillery_effects.txt—炮口效果 (由于最后几个还没有写完,尼玛准备慢速更新本帖,一天更一个栏目的感觉,吼不吼啊~) Part1. 一发入魂—弹药文件基础 借一颗子弹大概讲一下弹药文件的基础内容

这是工革2里的“中等命中率子弹” 逐行分解: projectile midbullet 名字是也‘projectile’为固定前缀而这颗子弹叫‘midbullet’ --------------- destroy_after_max_range_percent_and_variation 106 10 超距自毁设定后两个数字可更改:第一个数是子弹飞到极限射程(EDU中的设定)的106%距离时自毁;第二个数是子弹自毁距离百分比的上下浮动百分比 此项有助于限制一些高射速的弹药,并保证EDU射程设定的有效性。 --------------- effect small_arrow_trail_set end_effect bullet_impact_ground_set end_man_effect man_impact_tiny_set end_package_effect b ullet_impact_wall_set end_shatter_effect bullet_impact_ground_set end_shatter_man_effect man_impact_tiny_set end_shatter_package_effect bullet_impact_wall_set 从上至下分别为弹药模型(见于descr_arrow_trail_effects.txt)、触地效果、触人效果、触墙效果、残留触地效果、残留触人效果、残留触墙效果(见于炮击效果文件)。注:残留效果用于额外模拟断箭、破碎后残留的弹片等效果,通常mod都没有特别设置。 ---------------

商法探源_论中世纪的商人法

商法探源 ———论中世纪的商人法 朱慈蕴 毛健铭Ξ 内容提要:对商法史的考察和分析历来是我国商法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中世纪商人法的产生背景做一些宏观考察,并尝试概括出其几个世纪以来演进的基本特点,希望可以收 到正本清源、以史鉴今之效果。 关键词:中世纪 商人法 历史背景 基本特点 Abstract :The historic review of commercial law has been the weak aspect of commercial law study in our country.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ing of law merchant in the middle age with macro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and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s ome of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K ey w ords :age ,law merchant ,historic backgrou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一、商人法产生的历史背景———11世纪欧洲商业革命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商业的发展曾一度中断,并呈衰落之势。“以货易货”的简单商品交换形式成为长期支配“蛮族国家”内部经济活动和彼此间经济交往的主要手段。经过漫长而又黑暗的中世纪早期(约5世纪—10世纪)后,欧洲商业开始走向复苏并日渐繁荣起来。十字军东征和殖民运动———构成教皇革命对外军事计划和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打通了东西方的商路,大大促进了远距离海上贸易和陆上贸易的发展。在南欧,意大利诸城市领时代之先,被誉为“通往东方的门户”,渐次成为地中海沿岸的交通中转要津和远洋贸易枢纽,执地中海贸易之牛耳近5个世纪之久;①在东欧,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成为原西罗马帝国贸易活动在东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延伸,优越的沿海地位使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当然中心;在西北欧,一系列商贸同盟纷纷粉墨登场,汉萨同盟和条顿骑士团先后成为波罗的海、北海一带海上及陆上贸易的总代言人。11-15世纪的400年间,贸易中心几度迁转(拜占庭-意大利-尼德兰),形成了几大商贸通道。在这些海陆通道上产生了为数众多的“集市”和“市场”,四方商贾麇集于此,从事规模不等的商品交易活动(繁盛于13-15世纪的法国“香槟集市”至今古迹尚存,闻名遐迩)。11世纪的欧洲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商业革命”,可以说,此后几百年间的欧洲经济史就是一部商业发达史。然而,彼时商业的繁荣绝非“无源之水”,历史因素间的作用多是相互的。商业的异军突起、兴旺发达是多重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11世纪以来,在政治上复归平静的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次农耕的高潮。农业生产方式在相对和平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土地的大面积垦殖、“重犁”等农具的发明、“挽马”耕作方式的推广和“三田轮作制”的普及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欧洲首次出现“人口过剩”现象。可以说,农业的复苏和迅猛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和商人法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过剩人口逐渐从生产领域转向交换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交易活动,他们或者辗转各地将农产品或手工业品、奢侈品等转运到各大“市集”同其他商人进行陆上交易,或者参加各种远洋贸易组织(如“康孟达”、“索塞特”等)从事风险性较大的海上贸易活动。而经商所得的收益又远较务农9 21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 2003年第4期(总第52期) Ξ①②据学者考证,11世纪以后农作物品种明显增多,粮食作物产量大大增加,种籽收获率已达4:1,农业生产率增长约达50%。参见 〔英〕汤因比: 《历史研究》(中译本)(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如威尼斯、比萨、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共和国”在地中海贸易活动中的影响直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1453年)和“新航路开 辟” (1492年)以后才渐趋式微。朱慈蕴,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毛健铭,清华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邮编:100084。

中世纪秘籍

中世纪秘籍 在游戏中按(~)键再输入以下指令就可以list_traits 陈列出所有特征 move_character 移动时行动一致 give_trait_points 增加角色特质 force_diplomacy 强迫敌方接受外交协议 invulnerable_general 无敌的将军 date 改变日期 kill_character 毁灭角色 season 改变季节 give_trait 赋予角色不同等级的特色 process_cq 在que中立刻完成所有建筑 toggle_unit 创造单元 add_population <#> 增加人口 jericho 再战斗地图模式中降落在城墙旁边 add_money 20000 得到两万元 oliphaunt 再战役模式中有百分之40的大象 Bestbuy或gamestop 再战役模式中将低百分之十的单位生产费用选中一个城市或者部队,打开控制台,输入以下密码 rogan 得到Elephant Artillery (象炮) vindaloo 得到Elephant Rocketeer (象载火箭炮)

madras 得到Elephants (火枪象) istanbul 得到Mercenary Monster Bombard(超级大炮) george 得到Mercenary Monster Ribault (风琴炮) houston 得到Mercenary Rocket Launcher(火箭炮) 你知道中世纪2的密集吗?我可以告诉你,下面是密集,按~键开起密集。add_money空格40000 加4万元。 toggle_fow 地图全开。 这是将军用的秘籍。 give_trait空格this空格“GoodCommander”空格5 将领统帅加5 give_trait空格this空格“GoodCavalryGenera”空格3 骑兵统帅力+3 give_trait空格this空格“GoodInfantryGeneral”空格3 步兵统帅力+3 give_trait空格this空格“Upright”空格3 将领对你的忠诚+3、法律+6 将军在城市里不可使用这秘籍后,出城后在地图上点中将军,将军静止状态下有绿色圈圈出现[表示选中了这人物,密集中的this意思是选中这人物] 按~键开起密集,~键在键盘的左上角。[密集中的“符号一定要打,“符号按住shift 键一直不放,再按Enter键左边的第一个键即可] 按向上键可重复出现刚打的秘籍,列如打完add_money 40000 加4万元,按向上键可再出现add_money 40000 ,连复制连打可连续加钱,我20秒就加到了500万。又列如有5个将军,对一名将军使用了秘籍后按向上键可重复出现刚打的秘籍,可连续对5人使用同样的秘籍,省却了再打。 你知道中世纪2的密集吗?我可以告诉你,下面是密集,按~键开起密集。 这是公主用的秘籍。注意秘籍中字母的大小写。 give_trait空格this空格“PrettyWoman”空格3 顷国顷城的美貌,魅力+3 生育力+3 give_trait空格this空格“GoodPrincess”空格4 魅力+4 美女就是美女 give_trait空格this空格“NaturalPrincess”空格3 魅力+3 好姑娘真漂亮花儿都为你开放。 公主在城市里不可使用这秘籍后,出城后在地图上点中公主,公主静止状态下有绿色圈圈出现[表示选 中了这人物,密集中的this意思是选中这人物] 按~键开起密集,~键在键盘的左上角。[密集中的“符号一定要打,“符号按住shift 键一直不放,再按Enter键左边的第一个键即可] 按向上键可重复出现刚打的秘籍,列如打完add_money 40000 加4万元,按向上键可再出现add_money 40000 ,连复制连打可连续加钱,我20秒就加到了500万。又列如有5个公主,对一名公主使用了秘籍后按向上键可重复出现刚打的秘籍,可连续对5人使用同样的秘籍,省却了再打。 你知道中世纪2的密集吗?我可以告诉你,下面是密集,按~键开起密集。

中世纪文化的特点

中世纪文化的特点 从公元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史上的“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中世纪的文化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如:神学、文学、哲学和音乐等等。每种文化都具有当时最具特色的风格,因历史时期的转换受到人们不同程度的评价。对于中世纪的文化,我们究竟应该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由于中世纪有落后反动的一面也有进步革命的一面,所以导致人们对中世纪文化的评价存在偏颇的观点。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形成了一种流行的错误观点,即认为中世纪是人类历史的“中断”,中世纪文化是统治阶级的压迫欺诈与老百姓的愚昧无知结合的产物。黑格尔从唯心论辩证法出发,在《历史哲学》中论断:“中世纪的艺术是沉了的夜色,文艺复兴的艺术是新吐的曙光。”而恩格斯则认为:封建制度较之奴隶制,毕竟是更进步的社会结构,我们不能对中世纪文化全盘否定。所以他在严厉批判中世纪的愚昧朦胧的同时,也批判了18世纪唯物主义者的看法,肯定中世纪文化进步,革命的一面。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中世纪文化中的四个方面:神学、哲学与艺术。 西方基督教的兴起,象征着古代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漫长的中世纪是“上帝”统治人类的时代,时间跨度将近一千年。自公元39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西方进入了“政教合一”神权体制的思想黑暗年代。人民遭受着宗教和国家权威的双重奴役。如果说古希腊艺术是以存在为主体、重视视觉直觉的自然化艺术,那么中世纪的艺术则是以宗教为主体,重在表现情感和理念的理念化艺术。中世纪艺术是非个人化和非自然化的。所有的艺术只与上帝和上帝的教义有关,所有类型的艺术品如雕刻、绘画、彩绘玻璃等只能在上帝的世界——教堂里存在。艺术成为宗教的奴仆和宗教意识形态的宣教工具。艺术只用来图解《圣经》,以形象直观生动有力的视觉样式直接作用于教民,尤其是广大的不识字的教民,使他们接受并崇拜宗教所宣扬的道德和精神的意义。基督教中“不要崇拜偶像”的教条使得曾经是古希腊艺术主体的大型人物立体雕像蜕变为依附于教堂建筑上的神像浮雕。立体雕像艺术沦为浮雕是艺术丧失其独立性的象征。古希腊雕刻中所崇尚的人体力与美的风貌在中世纪丧失殆尽。后人至今可以通过欧洲的教堂艺术来想象和认识中世纪的世界。中世纪艺术的风格与希腊艺术迥然相异:远离现实生活,趋于装饰性、象征性和概念化的抽象表现手法。中世纪艺术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两个思想源泉:一是柏拉图的“超验理念”,人们崇拜精神追求,鄙视世俗欲望;二是基督教的教义:只有上帝基督才全知全能,人类对上帝顶礼膜拜而失去自我的独立思考。中世纪的文化结构具有高度的符号学性质:每一事物都有社会价值,一切事物都有相对应的意义,即也就有对应的指号。意义即为存在的指号,并与价值观念相关。中世纪文化的内容与表达之间具有很大的肖似性。很多的概念都有着相对应的记号(如十字架为上帝的象征)。中世纪型艺术的能指(画面)结构清晰,但比喻或象征的倾向很浓,所指意义内涵是较抽象的宗教观念。 中世纪的思想特征是蔑视物质,重视记号所表达的意义。“代表本身的事物(用于实用的目的)在文化代码结构中占据最低层;作为另一类事物(用于观念表达的目的,如权力、神圣、高贵、力量、富有、智慧等)则与前者不同。由于意义问题与价值相联系,就产生了把各种文化记号的表达与内容分等的问题。此外,记号的价值学不仅受事物的价值影响,而且受内容与表达之间关系的某些定量特征的影响。”[4] 如宗教的物品,它的内容相对应的价值就可能达到较高的层面。如十字架原本是罗马帝国执行死刑的刑场标记,由于基督教将其作为圣像装饰物,其内含的价值意义使这个标记成为教民崇拜的对象。这种崇拜行为是符号性的,因为教民崇拜的不是圣像装饰物的物质性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宗教观念与权威。(Fig.x 意义层面等级结构图)在这种意义等级结构中,占据最高位置的是不含有物质性的

商法探源 ——论中世纪的商人法

内容提要:对商法史的考察和分析历来是我国商法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世纪商人法的产生背景做一些宏观考察,并尝试概括出其几个世纪以来演进的基本特点,希望可以收到正本清源、以史鉴今之效果。关键词:中世纪商人法历史背景基本特点一、商人法产生的历史背景———11世纪欧洲商业革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商业的发展曾一度中断,并呈衰落之势。“以货易货”的简单商品交换形式成为长期支配“蛮族国家”内部经济活动和彼此间经济交往的主要手段。经过漫长而又黑暗的中世纪早期(约5世纪—10世纪)后,欧洲商业开始走向复苏并日渐繁荣起来。十字军东征和殖民运动———构成教皇革命对外军事计划和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打通了东西方的商路,大大促进了远距离海上贸易和陆上贸易的发展。在南欧,意大利诸城市领时代之先,被誉为“通往东方的门户”,渐次成为地中海沿岸的交通中转要津和远洋贸易枢纽,执地中海贸易之牛耳近5个世纪之久; ①在东欧,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成为原西罗马帝国贸易活动在东地中海地区的自然延伸,优越的沿海地位使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西方贸易的当然中心;在西北欧,一系列商贸同盟纷纷粉墨登场,汉萨同盟和条顿骑士团先后成为波罗的海、北海一带海上及陆上贸易的总代言人。11-15世纪的400年间,贸易中心几度迁转(拜占庭-意大利-尼德兰),形成了几大商贸通道。在这些海陆通道上产生了为数众多的“集市”和“市场”,四方商贾麇集于此,从事规模不等的商品交易活动(繁盛于13-15世纪的法国“香槟集市”至今古迹尚存,闻名遐迩)。11世纪的欧洲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商业革命”,可以说,此后几百年间的欧洲经济史就是一部商业发达史。然而,彼时商业的繁荣绝非“无源之水”,历史因素间的作用多是相互的。商业的异军突起、兴旺发达是多重历史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11世纪以来,在政治上复归平静的欧洲大陆上掀起了一次农耕的高潮。农业生产方式在相对和平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土地的大面积垦殖、“重犁”等农具的发明、“挽马”耕作方式的推广和“三田轮作制”的普及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欧洲首次出现“人口过剩”现象。可以说,农业的复苏和迅猛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和商人法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从农村中分离出来的过剩人口逐渐从生产领域转向交换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交易活动,他们或者辗转各地将农产品或手工业品、奢侈品等转运到各大“市集”同其他商人进行陆上交易,或者参加各种远洋贸易组织(如“康孟达”、“索塞特”等)从事风险性较大的海上贸易活动。而经商所得的收益又远较务农来说丰厚,于是更吸引了大批农民甚至上层贵族加入到经商者的行列,社会分工变得日益明朗化,一个新兴的职业商人阶层开始出现。职业商人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商业勃兴和商人法的出现提供了主观条件。第三,日渐兴旺的商业贸易急需较为固定的活动基地作为商人们进一步拓展业务的大本营,1100年左右,基督教世界各地的新“市镇”(多为商人的集散地)在商人阶层的领导下为了摆脱封建主义(采邑制)的包围和将本身建成小自治共和国而斗争。这些市镇一般通过向国王或主教争取到“自由特许状”的方式确保市民(主要是商人)有权拥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自治管理体系,可以自由地从事商品交易活动。当时的许多城市在政治上是相对独立的自治体,在经济上为工商业发达的贸易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多处于海陆交通要道。由于城市一般都远离农村,商人们便将它作为持续发展商贸活动、不断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机缘宝地。自治城市的兴起为商业繁荣和商人法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empirenews.page--]第四,11世纪以来,天主教神学思想尽管在形式上看来与此前相比别无二致,但事实上却背弃了长期占据优势的“禁欲苦行”教条,转而倾向于在事实上承认(大多为默认)商人的经济活动就像其他世俗活动一样,不再被视为必定是“对拯救的一种威胁”。相反,如果从事这些活动是按照教会制定的“原则”(大多模棱两可、暧昧不清)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被认为是通往拯救的一条途径。此时的教会大多放弃了一直坚持的反对交易获利的顽固政策,强调“入世”聚财致富对救赎的意义和作用,并坚信:建立在高尚信念基础上的合法贸易有别于建立在贪婪基础上非法贸易;合法的收益有别于通过高利贷获得的暴利。③不难发现,宗教政策对商人阶层的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