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C语言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合集下载

2022--2022浙江省二级C语言考试真题--史杨杨

2022--2022浙江省二级C语言考试真题--史杨杨

2022--2022浙江省二级C语言考试真题--史杨杨计算机等级考试试卷(二级C)试题1(每小题3分,共12分)【程序说明】输入一个整数n(n>=2),输入菲波那契序列的前n项,每行输出6个数,菲波那序列:1,1,2,3,5,8,13,,数列的前两个数都是1,从第三项开始,每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运行示例:Entern:1011235813213455#includemain(){intcount,i,n,某1,某2,某;printf(\canf(\某1=某2=1;printf(\(1);for(i=1;i<=n-2;i++){(2);printf(\count++;if((3))printf(\某1=某2;(4);}}【供选择的答案】(1)A、count=2C、count=1(2)A、某=某1-某2B、count=0D、count=-1B、某=某1+某2D、某=2B、count%6!=0D、count/6!=0B、某2=某1D、某2=某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C、某=某1(3)A、count/6==0C、count%6==0(4)A、某=某1+某2C、某=某2试题2(每小题3分,共12分)【程序说明】输入2个正数m和n(1<=mcount=4,um=17【程序】#include#includeintprime(intm){inti,n;if(m==1)return(5);n=qrt(m);for(i=2;i<=n;i++)if(m%i==0)return(6);return(7);}main(){intcount=0,i,m,n,um=0;printf(\canf(\for(i=m;i<=n;i++)if((8)){um+=i;count++;}printf(\}【供选择的答案】(5)A、1B、mC、m==1(6)A、mC、0(7)A、mC、0 D、0B、1答案:D答案:C答案:B答案:AD、nB、1D、i==n(8)A、prime(i)!=0C、1=prime(i)B、prime(i)==0D、!prime(i)试题3(每小题3分,共12分)【程序说明】输入一个2某3的二维数组,找出最大值以及它的行下标和列下标,并输出该结果。

C语言必背的典型程序设计题目 - 数组、函数-------参考答案

C语言必背的典型程序设计题目 - 数组、函数-------参考答案

1、使用选择法、冒泡法对10个数进行排序,并输出排序前后的数列。

nk=0; mt=0; //用于记录出列顺序while(t<n){if(num[i]==0) k++;if(k==m){t++;num[i]=t;k=0;}i++;if(i==n)i=0; //或者 i=i%n,构成循环}for(i=0;i<n;i++)printf("%4d",i+1);printf("\n");for(i=0;i<n;i++)printf("%4d",num[i]);printf("\n");}4、编程打印直角杨辉三角形前六行。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int i,j,a[6][6];for(i=0;i<=5;i++){a[i][i]=1;a[i][0]=1;}for(i=2;i<=5;i++){for(j=1;j<=i-1;j++){a[i][j]=a[i-1][j]+a[i-1][j-1];}}for(i=0;i<=5;i++){for(j=0;j<=i;j++){printf("%4d",a[i][j]);}printf("\n");}}5、编写程序,把下面的数据输入一个二维数组中。

25 36 78 1312 26 88 9375 18 22 3256 44 36 58然后执行以下操作:①输出矩阵两个对角线上的数;②分别输出各行和各列的和;③交换第一行和第三行的位置;④交换第二列和第四列的位置;⑤输出处理后的数组。

#include<>#define SIZE 4void main(){inta[SIZE][SIZE]={{25,36,78,13},{12,26,88,93},{75,18,22,32},{56,44,36,58}};int i,j,t,sum;//输出二维数组printf("二维数组:\n");for(i=0;i<SIZE;i++){for(j=0;j<SIZE;j++){printf("%5d",a[i][j]);}printf("\n");}printf("\n");printf("主对角线上的数:");for(i=0;i<SIZE;i++){printf("%4d",a[i][i]);}printf("\n");printf("副对角线上的数:");for(i=0;i<SIZE;i++){printf("%4d",a[i][SIZE-1-i]);}printf("\n\n");//各列的和for(i=0;i<SIZE;i++){sum=0;for(j=0;j<SIZE;j++){sum+=a[i][j];}printf("第%d行的和=%d\n",i+1,sum);}printf("\n");//各列的和for(j=0;j<SIZE;j++){sum=0;for(i=0;i<SIZE;i++){sum+=a[i][j];}printf("第%d列的和=%d\n",j+1,sum);}printf("\n");//交换第一行和第三行的位置for(j=0;j<SIZE;j++){t=a[0][j];a[0][j]=a[2][j];a[2][j]=t;}//输出二维数组printf("交换第一行和第三行后的二维数组:\n"); for(i=0;i<SIZE;i++){for(j=0;j<SIZE;j++){printf("%5d",a[i][j]);}printf("\n");}printf("\n");//交换第二列和第四列的位置for(i=0;i<SIZE;i++){t=a[i][1];a[i][1]=a[i][3];a[i][3]=t;}//输出二维数组printf("交换第2列和第4列后的二维数组:\n"); for(i=0;i<SIZE;i++){for(j=0;j<SIZE;j++){printf("%5d",a[i][j]);}printf("\n");}} 6、求一个5×5矩阵中的马鞍数,输出它的位置,所谓马鞍数是指在行上最小而在列上最大的数。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例7-3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著名难题,200多年来无数数学家为其呕心沥血,却始终无人能够证明或伪证这个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表述为:任何一个大于等于4的偶数均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

⏹⏹1742年法国数学爱好者哥德巴赫在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问题的分解求解第一步提出问题: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第二步设一上限数M,验证从4到M的所有偶数是否能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

1. 定义一个变量X,初值为4。

2. 每次令其加2,并验证X能否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直到 X不小于M为止。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续一)第三步如何验证X是否能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

1.从P=2开始;2.判别X—P是否仍为素数:3.若是,打印该偶数的分解式。

4.否则,换更大的素数,再继续执行2.。

如此循环,直到用于检测的素数大X/2且X 与其之差仍不是素数,则打印“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续二)第四步生成下一个素数。

(1)当前素数P加1(2)判别P是否是素数;(3)若是素数,返回P;(4)否则,P加1,继续执行( 2)。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续三)⏹经过四步分解精化,将“验证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命题已经分解为计算机可以求解的数学模型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编程求解了。

如何编程是程序设计课程要解决的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算法分析1) 用“筛选”法生成素数表PrimeList[M]。

先在素数表中产生0到M-1的所有自然数,然后将已确定的所有素数的倍数置0(求模取余为0)。

2,3,5,7,11,13,17,19,21,23,29,31...2) 这样一来,素数表中有许多0,为找下一个素数,要跳过这些0。

3) 分解0到M-1之间的所有偶数;①循环(x <M) [x初值取4]②先取素数P=2,判别若PrimeList[x-p]等于0,说明分解不成功,p取素数表中下一个素数;再执行②③若PrimeList[x-p]不等于0,分解成功,打印分解式④x = x + 2,继续执行①,检查下一个偶数。

用C语言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用C语言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用C语言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第一篇:用C语言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用C语言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

#include#includeint main(void){int number,a,b;char c;int i,j,k,l;int sum,m;system(“cls”);printf(“enter your number:”);scanf(“%d”,&number);for(i=2;i<=number;i++){sum=1;for(j=2;j{if(i%j!=0){sum=sum+1;}}if(sum==(i-1)){if((i+1)==number){a=i;b=1;printf(“%d=%d+%dn”,number,a,b);}else{for(k=2;k<=i;k++){m=1;for(l=2;l{if(k%l!=0){m=m+1;} } if(m==(k-1)){if((i+k)==number&&i!=k){a=i;b=k;printf(“%d=%d+%dn”,n umber,a,b);}}}}system(“pause”);}} }第二篇:C语言验证哥德巴赫猜想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include int isprime(int n)/*判断n是否为素数的函数*/ { int j,x;for(j=2;j#include int f(int n){ int i;for(i=2;i第三篇:c语言哥德巴赫猜想2#include#includeint is_prime(int);main(){}//验证[a,b]区间内的整数是否符合猜想int yanzhengGDBH(int a,int b){}int gdbh(int n){//验证偶数n能否分解成两个素数int a;a=3;while(a0){} else{} printf(“gdbh,dui liao!n”);printf(“gdbh,cuoliao %d ci!n”,sum);}} if(is_prime(a)){// 判断a是否是素数} a++;if(is_prime(n-a)){// 判断n-a是否是素数} printf(“OK!%d=%d+%dn”,n,a,n-a);return 1;printf(“gedebahe ,ni cuo le!n”);return 0;int is_prime(int n){//判断n是否是素数} int i=2;if(n<2)return 0;while(i<=sqrt(n)){//2-根号n,找n的因子} return 1;//i是n的因子,不是素数if(n%i==0){} i++;return 0;//i是n的因子,不是素数第四篇:C语言验证哥德巴赫猜想C语言验证哥德巴赫猜想(100以内)#include “stdafx.h”#include “stdio.h”int ss(int i){int j;if(i <= 1)return 0;if(i == 2)return 1;for(j = 2;j < i;j++){if(i % j == 0)return 0;else if(i!= j + 1)continue;elsereturn 1;}}int main(){int i, j, k, flag1, flag2, n = 0;for(i = 6;i < 100;i += 2)} {} return 0;for(k = 2;k <= i / 2;k++){} j = i-k;flag1 = ss(k);if(flag1){} flag2 = ss(j);if(flag2){} printf(“%3d=%3d+%3d,”, i, k, j);//输出结果n++;if(n % 5 == 0)//每个数自动换一行printf(“n”);//调用ss函数判断另一个数是否为素数//如果都是素数//调用ss函数判断当前数是否为素数//循环判断是否为素数//如果等于返回//如果小于等于返回第五篇:浅谈“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方法浅谈“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方法务川自治县实验学校王若仲贵州564300摘要:对于“哥德巴赫猜想”,我们来探讨一种证明方法,要证明任一不小于6的偶数均存在有“奇素数+奇素数”的情形,如果我们把“奇素数+奇素数”这样的情形若能转换到利用奇合数的情形来加以分析,也就是任意给定一个比较大的偶数2m,通过顺筛和逆筛的办法,顺筛就是筛除掉集合{1,3,5,7,9,…,(2m-1)}中的全体奇合数;逆筛就是在集合{1,3,5,7,9,…,(2m-1)}中再筛除掉偶数2m 分别减去集合{1,3,5,7,9,…,(2m-1)}中的每一个奇合数而得到的全体奇数;以及筛除掉1和(2m-1)。

C语言机考习题

C语言机考习题

C语⾔机考习题2010-2011学年第⼀学期程序设计基础机试题库⼀、选择结构程序设计部分1.从键盘接收两个整数,屏幕输出其中较⼤的⼀个。

2.从键盘接收三个整数,屏幕输出最⼤的⼀个。

3.从键盘接收⼀个字母,如果接收的是‘y’或者‘Y’,则输出“正确”。

否则输出“错误”4.从键盘上接收⼀个⼗进制整数,转换成⼆进制输出。

5.从键盘上接收⼀个⼗进制整数,转换成⼋进制输出。

6.从键盘上接收⼀个⼗进制整数,转换成⼗六进制输出。

7.从键盘接收⼀个字符,如果是字母,输出其对应的ASCII码,否则给出提⽰信息“输⼊的不是字母”。

8.从键盘接收⼀个三位数的整数,求出每⼀位数字并按逆序输出,如输⼊的数位123,输出的⼀个数位321。

9.要将“china”译成密码。

密码规律是:⽤原来的字母后⾯第4个字母代替原来的字母。

例如,字母“A”后⾯第4个字母中“E”,⽤“E”代替“A”。

因此,“china”应译为“glmre”。

请编⼀程序,⽤赋初值的⽅法使c1. c2.c3.c4.c5 5个变量的值分别为’c’. ‘h’. ‘i’. ‘n’.‘a’,经过运算,使c1. c2 c3 c4 c5 的值分别变为’G’. ‘I’ . ‘m’‘r’‘e’, 并输出。

10.从键盘接收⼀个⾃然数,判断它是奇数还是偶数。

11.设圆的半径R=1.5,圆柱⾼H=3,求圆周长.⾯积.球表⾯积.球体积.圆柱体积.⽤scanf输⼊数据,输⼊数据,输出计算结果,输出时要求⽂字说明,取⼩数点后2位数字.请编程序。

12.输⼊⼀个华⽒温度,要求输出摄⽒温度,公式为C=5/9(F-32)输出要有⽂字说明,取两位⼩数。

13.编写⼀个程序,求a+|b|,其中a,b为两个整数。

14.编写程序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15.从键盘上接收⼀个整数n,判断该数能否同时被3和5整除。

16.从键盘上输⼊⼀个年份,判断是否为闰年。

17.从键盘上输⼊三个数,判断是否可以由他们组成三⾓形,如果能,计算三⾓形的⾯积,否则给出提⽰信息“不能构成三⾓形”。

C语言机考习题(参考答案)

C语言机考习题(参考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程序设计基础机试题库一、选择结构程序设计部分1.从键盘接收两个整数,屏幕输出其中较大的一个。

#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a,b;scanf("%d%d",&a,&b);if(a>b) printf("大数是:%d\n",a);else printf("大数是:%d\n",a);}2.从键盘接收三个整数,屏幕输出最大的一个。

#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a,b,c,max;scanf("%d%d%d",&a,&b,&c);max=a;if(max<b) max=b;if(max<c) max=c;printf("大数是:%d\n",max);}3.从键盘接收一个字母,如果接收的是‘y’或者‘Y’,则输出“正确”。

否则输出“错误”#include<stdio.h>void main(){char a;scanf("%c",&a); /*a=getchar();这句这么写也可以*/if(a=='Y'||a=='y') printf("正确\n");else printf("错误\n");}4.从键盘上接收一个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输出。

#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x,a[32],i=0;printf("请输入一个十进制整数.\n");scanf("%d",&x);while(x!=0){a[i++]=x%2;x=x/2;}for(i--;i>=0;i--)printf("%d",a[i]);printf("\n");}5.从键盘上接收一个十进制整数,转换成八进制输出。

C语言程序简单例子

C语言程序简单例子

实验二参考答案1.输入两个整型数字,输出他们的和。

#include<stdio.h>main(){int a, b, sum;scanf(“%d%d”, &a, &b);sum=a+b;printf(“a+b=%d”, sum);}2.输入两个实型数,输出他们的和与乘积。

#include<stdio.h>main(){float a, b, sum, product;scanf(“%f%f”, &a, &b);sum=a+b;product=a*b;printf(“a+b=%5.2f, a*b =%5.2f”, sum, product);}3.求方程的根(设)(其中a,b,c的值由键盘输入)。

#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main(){float a, b, c, dt, x1, x2;scanf(“%f%f%f”, &a, &b, &c);dt=sqrt(b*b-4*a*c);x1=(-b+dt)/(2*a);x2=(-b-dt)/(2*a);printf(“x1=%5.2f, x2 =%5.2f”, x1, x2);}4.鸡兔同笼,已知鸡兔总头数为h,总脚数为f,求鸡兔各多少只?(h和f的值由键盘输入,输出鸡和兔的头数)#include<stdio.h>main(){int h, f, x,y;scanf(“%d%d”, &h, &f);x=2*h-f/2;y=f/2-h;printf(“x=%d, y =%d”, x, y);}实验三参考答案1.输入三个数a、b、c,要求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include<stdio.h>main(){float a,b,c,t;scanf(“%f,%f,%f”,&a,&b,&c); if(a>b){t=a; a=b; b=t;}if(a>c){t=a; a=c; c=t;}if(b>c){t=b; b=c; c=t;}printf(“%f,%f,%f”,a,b,c);}2.编写程序,输入三角形xx a、b、c,判断a、b、c能否构成三角形,若不能则输出相应的信息,若能则判断组成的是等腰、等边、直角还是一般三角形。

单片机常用的C语言算法

单片机常用的C语言算法

算法的描述:是对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要完成一项任务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的描述,包括需要什么数据(输入什么数据、输出什么结果)、采用什么结构、使用什么语句以及如何安排这些语句等。

通常使用自然语言、结构化流程图、伪代码等来描述算法。

一、计数、求和、求阶乘等简单算法此类问题都要使用循环,要注意根据问题确定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或结束条件,更要注意用来表示计数、和、阶乘的变量的初值。

例:用随机函数产生100个[0,99]范围内的随机整数,统计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1,2,3,4,5,6,7,8,9,0的数的个数并打印出来。

本题使用数组来处理,用数组a[100]存放产生的确100个随机整数,数组x[10]来存放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1,2,3,4,5,6,7,8,9,0的数的个数。

即个位是1的个数存放在x[1]中,个位是2的个数存放在x[2]中,……个位是0的个数存放在数组x[10]。

二、求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分析:求最大公约数的算法思想:(最小公倍数=两个整数之积/最大公约数)(1) 对于已知两数m,n,使得m>n;(2) m除以n得余数r;(3) 若r=0,则n为求得的最大公约数,算法结束;否则执行(4);(4) m←n,n←r,再重复执行(2)。

例如: 求 m="14" ,n=6 的最大公约数.m n r14 6 26 2 0三、判断素数只能被1或本身整除的数称为素数基本思想:把m作为被除数,将2—INT()作为除数,如果都除不尽,m就是素数,否则就不是。

(可用以下程序段实现)四、验证哥德巴赫猜想(任意一个大于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基本思想:n为大于等于6的任一偶数,可分解为n1和n2两个数,分别检查n1和n2是否为素数,如都是,则为一组解。

如n1不是素数,就不必再检查n2是否素数。

先从n1=3开始,检验n1和n2(n2=N-n1)是否素数。

然后使n1+2 再检验n1、n2是否素数,… 直到n1=n/2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