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烧伤病人补液量计算题的五大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烧伤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

烧伤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

烧伤小儿补液原则计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烧伤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外伤情况,由于小儿皮肤娇嫩,烧伤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和风险。

对于烧伤小儿的抢救处理,补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烧伤的抢救过程中,补液的原则和计算公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们来看一下烧伤小儿补液的原则。

烧伤小儿因为烧伤面积大、渗出液多、代谢亢进等因素,导致水、电解质和蛋白质丢失过多,特别容易发生脱水和休克,所以及时进行补液对于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根据烧伤小儿的体征和生理状态,补液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快速进行补液:烧伤小儿在短时间内会失去大量的液体,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休克等情况。

因此需要尽快进行补液,以保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2. 补充足够的水分:由于烧伤小儿大量失水,所以在补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补充足够的水分来维持机体的水平衡。

3. 补充适量的电解质:除了水分外,还需要根据烧伤小儿失去的电解质种类和数量,适量补充电解质,以保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4. 调整补液速度:根据烧伤小儿的年龄、体重、烧伤程度等因素不同,补液的速度也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补液速度过快,会加重心脏负担;如果补液速度过慢,会延迟病情的改善。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烧伤小儿补液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抢救过程中,通常根据烧伤小儿的体重、失液量、严重程度等因素来计算补液的量,以确保烧伤小儿能够及时获得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下面就介绍一下烧伤小儿补液的常用计算公式:1. 根据体重的计算公式:烧伤小儿的体重A(kg)与补液的量B(ml)之间的关系为:B=4A,即每1kg体重对应补液4ml。

3. 根据全身烧伤面积的计算公式:全身烧伤面积D(%)与补液的量B(ml)之间的关系为:B=D×300,即全身烧伤面积乘以300即为补液的量。

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烧伤小儿补液的合理量,以帮助烧伤小儿尽快恢复体力和健康。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病情的变化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具体补液方案的制定。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2015年4月烧伤科护士分层培训一、休克期概念:也叫急性体液渗出期。

烧伤后毛细血管(微静脉)通透性增强,大量血浆成份外渗,血细胞的破坏,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细胞急性缺氧。

体液渗出在伤后2-3h 最为急剧。

8h 达高峰,随后逐渐减缓。

上述病理过程一般持续48h ,大面积>48h ,中、小面积<48h 。

Ⅱ、Ⅲ度烧伤面积成人在15%,小儿在5%以上均有发生休克的可能。

烧伤性休克的表现:◇ 尿量减少:成人<30ml/h ,小儿<1ml/(kg.h )◇ 心率>120次/min ,脉搏细速无力◇ 口渴◇ 烦躁不安,神志淡漠◇ 恶心呕吐,应激性溃疡◇ 末梢循环不良,指端发绀◇ 血压和脉压差的变化:血压下降,脉压差<4KPa◇ 血氧饱和度下降二、补液量的计算(1)II 0、III °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 )×烧伤面积×1.5(成人)+基础需水量)每成人儿童第一个中、60-第一个24小时内第二个24小时内1%面积、公斤体重补液量(为额外丢失)1.5ml 1.8ml 婴儿2.0ml 24小时的1/2 晶体液:胶体液重度2:1 2:1 2:1 同左特重1:1 1:11:1同左基础需水量2000ml 80ml/kg 100ml/kg同左(2)有额外水分丧失时,如气管切开患者,应酌情增加补液量。

(3)公示不足时根据补液的速度追加电解质和交体,比例为1:1—2。

水分可不增加,如至伤后24h 的时间较长,可按以下公式增加水。

平均补入2000ml ×(1—伤后时间/24)。

三、补液的种类(1)晶体:首选乳酸钠林格氏液、平衡盐溶液(含碳酸氢钠、醋酸钠、枸橼酸钠),次选等渗盐水等。

(2)胶体:首选血浆,也可用血浆代用品(包括右旋糖酐、706代血浆、聚明胶肽)、白蛋白或全血,Ⅲ°烧伤应输新鲜血。

烧伤补液的计算方法

烧伤补液的计算方法

烧伤补液的计算方法
烧伤补液的计算方法:
1. 首先根据烧伤面积大小确定补液量:每平方厘米对应20-30毫升液体,如果烧伤不大,可以给15-20毫升;
2. 烧伤发生后6小时内第一次补液,补液量1/2处理后烧伤面积对应的补液量,后续每24小时补液1次;
3.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应考虑集中补液,单次补液量4-6 liters(也就是4000-6000毫升),但最多不能超过烧伤面积对应的补液量,一般用于非严重烧伤患者;
4. 重症烧伤患者补液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处理过程中要经常测量心率、血压,对心功能不全及肺水肿者要增加补液量;
5. 补液最好使用生理盐水,准备工具:多腔式渗透器、细胞分离器、瞬时注射器、输液瓶等。

重度烧伤病人的补液及尿量观察 - 安妮

重度烧伤病人的补液及尿量观察 - 安妮

四、补液的护理
1、入院后评估 对病人的烧伤面积、深度、烧伤 时间、生命体征、入院前的处理(包括已输入的 液体种类、量)、有无呼吸道烧伤及其他合并伤 等进行评估,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一般采用留置针选 择体表大静脉进行穿刺,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 粗后细。静脉穿刺困难者,可行深静脉插管或静 脉切开。休克期内要保证有2条以上静脉通路, 液体24h维持。
五、尿量
单位时间排尿量可较敏感地反映肾脏的血液 灌流情况,因其简便、无创,一直是观察烧伤休 克期病情和调整复苏补液的重要依据和指标。大 面积烧伤的病人大多数给予插尿管,记每小时尿 量,观察尿液的颜色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成人 补液复苏至少要维持尿量在50ml/h左右,最好达 到80-100ml/h ,婴幼儿10ml/h,儿童15ml/h。 强调病人休克严重或病情不平稳的情况下,要 10 min观察一次,如出现尿少或血尿要加快输液
重度烧伤病人的补液 及尿量观察
一、重度烧伤 二、补液的重要性 三、补液量的计算 四、补液的护理 五、尿量 六、总结
一、重度烧伤
定义
重度烧伤指患者烧伤总面积达体表面积的 31%-50%或Ⅲ°烧伤达体表面积的11%~ 20%,或Ⅱ°Ⅲ°烧伤面积虽达不到前者的百 分比,但是已经发生休克、呼吸道烧伤的并发 症。
三、补液量的计算
第一个24小时内
第二个24小 时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每1%面积、公斤体重 成人1.5ml 儿童1.8ml 婴儿2.0ml 第一个24小时
补液量(为额外丢失)
的1/2
晶体、胶 中、重 2:1
体比例

特重
1:1
基础需水量
2000ml
2:1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治疗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治疗

血气分析
连续动态监测该项指标,此项对了解低血容 量性休克以及呼吸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缺氧具 有双重意义。主要几项观察内容:血乳酸、 动脉血Ph、碳酸氢根、剩余碱、肌酐、尿素 氮等。
其他
连续监测血尿常规、血细胞比容、血生化及 肝肾功能等辅助检查,这些监测指标即可帮 助了解全身状况及因休克期缺氧损害所致的 并发症,又能评估休克复苏的效果。
呕吐
消化道症状
休克早期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如为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 常提示有消化道粘膜严重充血水肿或糜烂; 频繁呕吐多表示休克较为严重。 呕吐量过大应考虑是否并发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
心率
大面积烧伤后机体发生应激活动,交感神经兴奋体 内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脉率加快,如超过 120 —140次/min,提示血容量不足而促使心脏 代谢性加速,心肌缺血,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并告
婴儿2.0ml 第一个24小时 的1/2 2:1 同左
1:1 2000ml
1:1 60— 80ml/kg
1:1 100ml/kg
同左 同左
烧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
成人:烧伤面积(%)χ体重(Kg)X1.5ml(晶体、 胶体)+2000 ml(基础水分) 儿童:烧伤面积(%)χ体重(Kg)X1.8ml(晶体、 胶体)+60-80 ml/ Kg(基础水分) 婴儿:烧伤面积(%)χ体重(Kg)X2ml(晶体、 胶体)+100 ml/ Kg(基础水分)
是防治休克的主要措施,及时、 有效的扩容是防治休克的第一 步,在休克期内配合医生及时、 有效扩容,根据监测指标调整个 体化的补液方案,使病人平稳过 渡休克期。
一、补什么? 二、补多少? 三、怎么补?
一、补什么?

烧伤患者补液原则

烧伤患者补液原则

烧伤患者补液原则
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外伤,会造成大量的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

因此,烧伤患者的补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维持体液平衡,预防休克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烧伤患者补液的原则:
1. 快速补液:烧伤后,由于皮肤破损,会造成大量的体液丢失。

因此,需要迅速补液,以维持体液平衡。

在初期,可以使用晶体液快速补液,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液等。

2. 个体化补液:每个烧伤患者的损伤程度,体重和年龄等因素都不同,因此补液方案也应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量和速度应该适当。

3. 观察尿量:尿量是评估烧伤患者肾功能和体液状态的重要指标,应该密切监测。

如果尿量减少,说明可能存在低血容量状态,需要增加补液速度。

4. 充分补电解质:烧伤过程中,电解质丢失也非常严重。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应该充分补充电解质,如钠,钾,氯等。

5. 注意高血容量状态:过度补液会导致高血容量状态,使心脏负荷过重。

因此,在补液过程中,应该避免过度补液,特别是在烧伤后24小时内。

6. 补液和营养并重:烧伤患者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热量来促进愈合和恢复。

因此,在补液的同时,应该适当地给予营养支持,包括蛋白质和能量等。

总之,烧伤患者的补液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
定补液方案,充分补液和电解质,同时避免高血容量状态的发生,营养和补液并重。

考研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考研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考研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考研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患者所需的补液量。

该公式由多个参数组成,包括患者的体重、烧伤面积、心率等。

在使用考研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体重的准确性:患者的体重是计算补液量的基础参数,因此必须准确测量。

可以使用电子秤或磅秤来测量患者的体重。

2. 烧伤面积的准确测量:烧伤面积的测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可以使用烧伤尺或烧伤垫来测量患者的烧伤面积。

3. 心率的监测:心率是反映患者循环血容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监测患者的心率。

可以使用心电图监测仪来监测患者的心率。

考研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计算患者的烧伤面积,可以使用烧伤尺或烧伤垫来测量。

2. 计算患者的体重,可以使用电子秤或磅秤来测量。

3. 监测患者的心率,可以使用心电图监测仪来监测。

4. 根据患者的烧伤面积、体重和心率等参数,使用考研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计算出患者所需的补液量。

5. 根据计算出的补液量,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补液治疗。

总之,考研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患者所需的补液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

补液量

补液量

补液量:1.根据体重调整(2ML/Kg.h)即(48ml/Kg.日)一般为2500-3000ml。

2.根据体温,大于37摄氏度,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3.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补液质:1.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 (5% 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5g,250ml:12.5g,500ml:25g ;10%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10g,250ml:25g,500ml:50g )2.盐:一般指氯化钠,4-5g (0.9%氯化钠注射液:取0.9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毫升。

0.9%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00ml:0.9g,250ml:2.25g,500ml:4.5g )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完全肠外营养时糖盐比例约为5:1 .3.钾:一般指氯化钾,生理量3-4g (10%氯化钾溶液,规格:10ml:1g 。

一般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 加入萄糖注射液500ml)低钾: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补钾公式:(4.5-实测血钾)*体重(kg)*0.4=钾缺失(mmol)注:1g氯化钾=13.6mmolK+ 每日补钾量为:生理量+钾缺失4.一般禁食时间3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大于3天,每天应补蛋白质,脂肪。

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伤病人的护理中,补液护理需要进行计算,对于有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在此小编将会进行举例并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例题】根据下列题干,回答1-3题
患者,男性,30岁,体重60kg。

被开水烫伤,自述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经查体:患者头、面、颈部及双上肢均有大小不等的水泡。

1.此患者烧伤面积为( )。

A.18%
B.27%
C.24%
D.21%
E.26%
2.此患者的烧伤程度为( )。

A.轻度烧伤
B.重度烧伤
C.中度烧伤
D.特重度烧伤
E.极重度烧伤
3.若对患者进行补液治疗,伤后第一个8小时应输入的电解质溶液量为( )。

A.810ml
B.910ml
C.1620ml
D.1215ml
E.8100ml
1.【答案】B。

解析:烧伤面积=9%+18%=27%。

2.【答案】C。

解析:27%为中度烧伤的面积。

3. 【答案】 A。

解析:伤后第一个8小时输入电解质的量=27×60×1.5×1/2×2/3=810ml。

计算题对于很多考生来讲,在考试的时候遇到,肯定会有担心。

尤其是对于烧伤或是对脱水病人进行补液的计算,中间涉及到不同时间段输液的量不同,计算公式也要稍加调整,另外对于液体的种类要求也不同,很多考生可能还没做呢,就已经心生畏惧了,再加上部分小知识点把握不准确,做题的时候就是难上加难了!
在这里,小编提醒您,在考试的时候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1、摆正心态,保持冷静,相信自己。

2、一定要细心。

因为要计算烧伤补液,第一步要计算烧伤面积,如果烧伤面积计算错误,那么补液量肯定也会跟着出错。

3、准确的掌握基本的小知识点。

比如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计算公式=烧伤面积×体重×1.5+生理需要量(2000ml)。

其中胶体和电解质的比例为
0.5:1,严重烧伤或小儿的比例为0.75:0.75,总量的一半在第一个8小时内输入。

只有透彻的理解了这些计算公式中所包含的含义,那你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4、注重烧伤补液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如烧伤面积的计算、补液总量中一定要加入2000ml的生理需要量、胶体和电解质的比例等。

5、注重备考技巧。

考前练习中如果做过了相关的题,做对了,要总结技巧;做错了,一定要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然后对着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再次理解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备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