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动力学大作业

合集下载

《车辆动力学》练习册及答案

《车辆动力学》练习册及答案

车辆运动力学系题解答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常把轨道不平顺分为轨距、(水平)、高低和方向等四种不平顺。

P166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两股钢轨在正线及到发线上在同一处的高差不应超过(4mm ),在其它线上不应超过6mm。

P1673如果减载的车轮上又有很大的横向力使轮缘贴靠钢轨,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可能引起(爬轨)、脱轨事故p1674在直线上名义轨距为(1435mm );在曲线上根据曲线半径值对轨距加宽。

P1675车轮的偏心和不均重,都会引起轮轨之间的动作用,(车辆运行速度越高),则引起的轮轨相互作用力越大。

P1686车轮踏面存在擦伤时,车轮滚过擦伤处,(轮轨间发生冲击),钢轨受到一个向下的冲量,而车轮受到一个向上的冲量。

P1687轮对沿轨道运行时左右两轮的(转速相同),半径大的车轮经历的距离长,半径小的车轮经历的距离短,p1698车轮半径越大、(踏面斜度越小),则轮对蛇行运动波长越长,即蛇行运动越平缓。

P1709簧上质量与轮对之间不同的(弹性悬挂装置)可以代表实际车辆上不同的悬挂装置。

P17010在车辆转向架设计中,往往把车辆悬挂的(静挠度大小)作为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P17311悬挂静挠度越大,(车辆自振频率低),在轮轨冲击力作用下,振动比较缓慢,加速度也小。

P17312车辆转向架上采用的减震器品种很多,(线性减震器)是一种理想的减震器。

P17313线性减震器产生的阻力与减震器活塞位移速度成正比,(阻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P17314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量应当等于作用在系统上所有外力在同一时间范围内所作的功。

P17915车辆受钢轨接头处冲击後的(强迫振动),实质上是有初速度的自由振动,p18216车辆强迫振动的频率、(振幅以及振动的形式)、不仅与车辆本身的结构有关,而且与线路的不平顺特点、轮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车辆的运动速度有关。

P18317车辆各基本部件之间有(弹性约束)或刚性约束,以限制结构中各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柯尼希定理v图示坦克的履带质量为m

柯尼希定理v图示坦克的履带质量为m

vEr
v v v
2vO1vO 2 r cos 2 12 R 2 cos 2 4 R 2 9 R 2
E
计算系统的动能:
1 2 1 1 2 1 2 2 T mvO1 J O1 O1 mvO 2 J O 2 O 2 2 2 2 2
2 2 4mR2 18mR2 (1 cos ) 6mR2
E
平面运动刚体上力系的功
Fi driC

Mi
dri drC dric
W Fi dri
Fi drC Fi driC
d
Fi driC Fi cos CM i d M C ( Fi )d
drC
C
W Wi Fi drC M C ( Fi )d drC M C d FR
动力学普遍定理及达朗伯原理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力学系
巫静波
1 基本物理量的计算
1.1—质点系及刚体动量的计算
p mi vi mvC
质点系质心的位置矢量及坐标
mi ri mi ri rC mi m mi xi xC , m mi yi yC , m mi zi zC m
O1
O2

, O1 vO1 3R

O2
vEr vO 2 r 2 3 R
vO1
O1 O2
vO2r
vEr
2 2 vO 2 v v 2 O1 O 2 r 2vO1vO 2 r cos 2 12 R 2 cos 2 4 R 2 9 R 2
由质心坐标公式,有
z
z′ ri
vi mi r′ i

某型军用车辆整车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某型军用车辆整车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某型军用车辆整车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某型军用车辆整车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作者:北方车辆研究所王军摘要: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履带车辆系统。

充分考虑碰撞、摩擦等复杂因素的存在,建立了履带车辆系统虚拟样机分析的力学模型,生成了路面文件。

对整车进行动态仿真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获得了整车系统构件在运行过程中的性能曲线,从而可以对车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性能、动态响应和动载荷等,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安全分析。

给出了车辆行走姿态的动画演示过程,进行了碰撞检测、故障再现、干涉检查。

关键词:多体动力学仿真军用车辆1 引言履带车辆由于其零部件数量多,机构运动关系复杂,加上有大量极难研究的碰撞、摩擦存在,长期以来很难建立描述车辆整体性能的整车模型。

在过去对整车系统模型研究过程中,往往将零部件不规则曲面间碰撞后的作用视为连续接触,这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

由于车辆中存在诸多通过接触传递力和运动的零部件,碰撞作用较多,对碰撞过程连续接触的假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计算精度。

随着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使得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整车系统进行仿真研究成为可能。

约束反力是很难计算的一类力,部件(如平衡肘轴、负重轮、减振器等)的作用在不同时刻将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约束反力将反映许多作用的综合结果,以前用传统理论和手段很难较精确地对约束反力加以计算,虚拟样机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通过计算获得了重点零部件受力大小的时间历程,可以看到冲击引起的尖峰载荷。

此外对运动范围进行了干涉检查、碰撞检测、故障再现。

在方案设计阶段用履带车辆的工具箱——ATV(Adams Tracked Vehicle)对整车进行动力学仿真,对于某型步兵战车来说,意义非常重要。

对于行动部分的薄弱环节是否满足刚强度要求,需要利用仿真软件提前获得行动部分薄弱环节的受力情况、冲击响应特性。

再利用相关分析软件与工具进行校核,加强或改进薄弱环节的设计,能够提高整车性能与可靠性,节约经费与时间,对于及时保证研制任务的按计划完成、少走弯路具有重要意义。

坦克物理移动2作弊传答案

坦克物理移动2作弊传答案

坦克物理移动2作弊传答案1、29.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选择材料时会考虑材料的物理性质,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料的是()[单选题] *A.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B.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正确答案)C.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D.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2、58.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单选题] *A.牛顿(正确答案)B.赫兹C.焦耳D.欧姆3、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单选题]A.搓搓手,手的温度升高(正确答案)B.烧水时水温升高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D.放入冰块后的饮料变凉4、若跳高运动员竖直向下蹬地的力大于他的重力,运动员就能从地上跳起来[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运动员竖直向下蹬地的力与地面给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若地面给他的支持力大于重力,运动员所受合力大于零,方向向上,运动员就能从地上跳起来5、【判断题】1N=1Kg.m/s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的运动,下面的哪些说法与观察到的结果相符()* A.制成的悬浮液体静置的时间越长,花粉微粒的运动械匙微弱6、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或者凝华7、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的关系时,物体密度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需要控制质量相同8、6.物块静止放在桌面上,物块所受重力和物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8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铜的密度是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9×103kg(正确答案)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10、13.双层真空门窗玻璃,不影响采光,但却能隔音降噪,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了([单选题] *A.空气能传声B.玻璃能传声C.声波能被反射D.真空不能传声(正确答案)11、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机械省力时会费距离,省距离时会费力。

坦克坦克的动力装置

坦克坦克的动力装置

坦克坦克的动力装置1.坦克动力装置的作用坦克的动力是由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组成的。

发动机的辅助系统包括燃油供给系、空气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加温系和起动系等。

坦克的动力装置是坦克的动力源。

它主要用来产生推动坦克运动的牵引力并使坦克达到所要求的速度。

该动力装置还要带动发电机发电,向车上的用电装置供电并给蓄电池充电,带动液压和气压装置运转。

人们常把动力装置比作坦克的"心脏",足见它在坦克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2.现代坦克发动机的种类坦克柴油机:自1954年5月苏T-34中型坦克上首先采用大功率柴油机至今,现代坦克绝大多数都采用高速柴油机,已很少采用汽油机。

这是用为柴油机的经济性好,即携带相同容量燃油的情况下,相同功率的柴油机的最大行程是汽油机的1.3~1.6倍。

而且在战场上,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不易起火,比较安全。

据统计,现代坦克柴油机,大多是多缸(6、8、10、12)、V形(两排汽缸夹角为60°、90°、120°)、上冲程柴油机(也有对置二冲程的)。

按其冷却方式,坦克柴油机又有水冷和风冷两种。

燃气轮机:尽管燃气轮机在坦克上应用的研究进行了几十年,但目前正式采用它作为主战坦克动力装置的只有美国的M-1主战坦克。

双动力装置:在瑞典的S坦克上,采用了对置活塞二冲程水冷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并联的双动力装置。

3.坦克动力装置的特点坦克是十分复杂的战斗车辆。

由于坦克要南征北战,要爬山涉水,在各种地形上驰骋,条件十分艰苦,所以坦克的动力装置与汽车或其他工程动力装置相比,有如下特点:单位体积功率大:指动力装置的最大功率与其所占体积的比,用马力/3米来表示。

单位体积功率越大,意味着坦克发动机在一定功率下所占坦克的体积越小,坦克具有的外形尺寸就可能小,因而,单位体积功率越大的动力装置越好。

由于现代主战坦克火力和防护性的增强,重量有所增加,所以对机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有较高的行驶速度,而且特别强调加速性,这就要求坦克有很高的吨功率,要求发动机有更大的功率。

坦克学2-坦克效率损失计算

坦克学2-坦克效率损失计算

车辆的功率损失及其效率汇报论文03121202班第二组 组长:秦超恒 组员:覃子俊 田曾铭王一清 王叙麟 王烁 王旭冉 宋昱 吴曦车辆的功率损失及其效率坦克学大作业汇报论文组长:秦超恒 组员:覃子俊 田曾铭 王一清 王叙麟 王烁 王旭冉 宋昱 吴曦2015-4-23目录第一部分动力装置功率损失及其效率(4)一、冷却风扇(4)二、空气滤清器(5)三、排气系统功率损失(8)第二部分传动装置功率损失及其效率(10)一、齿轮啮合摩擦损失(10)二、轴承的摩擦损失(12)三、润滑损失(12)四、离合器带排损失(13)五、同步器的摩擦损失(14)六、密封件的摩擦损失(15)第三部分行动装置功率损失及其效率(16)一、履带销和履带孔之间的摩擦功率损失(16)二、负重轮滚动损失(17)三、主动轮和履带的啮合功率损失(21)四、负重轮、诱导轮轴承的摩擦损失(21)附页组内人员及其分工(22)第一部分动力装置功率损失及其效率一、冷却风扇1.冷却风扇的型式选用冷却风扇是运载车辆冷却系统的主要部件。

发动机和传动装置所散发的热量,除极少量通过传导、辐射方式传播外,绝大部分热量依靠冷却风扇产生的强制对流来散发。

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能否正常运转,因此改进风扇设计是提高发动机动力部分装置的有效途径。

装甲车辆用冷却风扇结构形式可分为:轴流式、离心式和混流式三种,在各种不同类型的车辆上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我国主战坦克采用的是离心式风扇结构。

2.离心式风扇空气运动分析离心式风扇由一个带叶片的转子和蜗形壳体组成。

当空气从轴向进入叶轮后,沿叶片的气流通道径向的离开叶轮,蜗壳的蜗形排风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流的静压力升高,且在蜗形的排风道内,气流的动能进一步转化为静压力。

离心式风扇按叶片出口角的大小,划分为后弯式、径向式和前弯式叶片。

下图为叶型示意图。

当<90°为后弯式叶片,它在理论上所能产生的压头,尽管比径向和前弯式叶片低,但其中大部分为有用的静压头,且出口速度低,因此它特别适用于排风道布局比较困难的部位。

坦克学大作业一动力因数曲线的绘制——毛明哲

坦克学大作业一动力因数曲线的绘制——毛明哲

坦克动力性计算一、 初始数据设定1、 动力装置功率损失风扇损失功率最大功率点 Ps=116kW 空气滤清器功率损失取2% 排气装置取2%2、 传动啮合一共啮合5次圆柱齿轮每次啮合效率为97%传动装置的效率ch η597%85.9%=二、 绘制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外特性曲线绘制程序及绘图结果如下 n=[1000:200:2200]; n=[n,2300];Pr=[474,589,697,792,867,918,935,935];Tr=[4531,4690,4754,4725,4601,4384,4059,3882]; plot(n,Pr,'g',n,Tr,'b');title('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legend('功率','扭矩');xlabel('转速n r/min'),ylabel('功率/kW 扭矩/Nm');三、 动力特性曲线的绘制1、 不同转速下各挡理论车速计算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转速n r/min功率/k W 扭矩/N m由0.377e z n v r i=r 0.318z m=表三-12、计算动力因数程序n=[1000:200:2200];n=[n,2300]; %转速% Pr=[474,589,697,792,867,918,935,935]; %功率%Tr=[4531,4690,4754,4725,4601,4384,4059,3882]; %转矩%i=[26.9,13.9,9.9,7.1,5.1,3.7]; %各挡总传动比(已计算出总的)% for d=1:6 %各挡位循环%for j=1:8 %一共8个转速点% v(j)=0.377*n(j)*0.318/i(d); %计算各转速点下对应车速%nxd(j)=0.95-0.0017*v(j); %行动装置效率%ps(j)=(116+0.04*935)*(n(j)/2300)^3;%不同转速下动力装置功率损失% nf(j)=(Pr(j)-ps(j))/Pr(j); %动力装置效率%nzong(j)=nxd(j)*nf(j)*0.97^5;%总效率(传动部分为5次啮合)% Fk(j)=0.5*2.79*2.19*v(j)^2/21.15;%空气阻力%Fj(j)=Tr(j)*i(d)*nzong(j)/0.318;%不同转速下计算牵引力% D(j)=(Fj(j)-Fk(j))/(50*10^3*9.8);%动力因数求解%endplot(v,D); hold on; end;三、1/a-v 曲线绘制n=[1000:200:2200];n=[n,2300]; %转速% Pr=[474,589,697,792,867,918,935,935]; %功率% Tr=[4531,4690,4754,4725,4601,4384,4059,3882]; %转矩%i=[26.9,13.9,9.9,7.1,5.1,3.7]; %各挡总传动比(已计算出总的)% for d=1:6 %各挡位循环%for j=1:8 %一共8个转速点% v(j)=0.377*n(j)*0.318/i(d); %计算各转速点下对应车速%nxd(j)=0.95-0.0017*v(j); %行动装置效率%01020304050607080速度v/(km/h)动力因数D动力因数曲线0510152025123456速度/(km/h)1/a1/a-v 曲线ps(j)=(116+0.04*935)*(n(j)/2300)^3;%不同转速下动力装置功率损失% nf(j)=(Pr(j)-ps(j))/Pr(j); %动力装置效率%nzong(j)=nxd(j)*nf(j)*0.97^5;%总效率(传动部分为5次啮合)% Fk(j)=0.5*2.79*2.19*v(j)^2/21.15;%空气阻力阻力系数0.5D C =% Fj(j)=Tr(j)*i(d)*nzong(j)/0.318;%不同转速下计算牵引力% D(j)=(Fj(j)-Fk(j))/(50*10^3*9.8);%动力因数求解% a(j)=B(d)/(9.8*(D(j)-0.03));v1(j)=v(j)/3.6; endplot(v1,a); hold on; end;与三-2中程序相比更改的部分已用下划线标出。

车辆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车辆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车辆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车辆动力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轨道车辆通常由()、驱动部、走行部、制动部与连接部等组成。

A.车体B.转向架C.轮对D.电动机2.EDS 型磁悬浮的悬浮高度一般为()mm,因而对轨道精度和维护要求相对不高。

A.10 B.30C.100 D.503.铁道车辆的()是指车辆每一根轮轴能够承受的允许静载。

A.轴重B.额定载重C.轮对重D.车体重4.车轮必须具有(),以引导车轮沿道岔形成的线路方向运行,并产生变道时所需的横向导向力。

A.轮缘B.踏面C.缓冲装置D.车轴5.铁路轨道可以分为()轨道和曲线轨道。

A.缓和曲线B.坡度C.直线D.圆曲线6.人对频率在()Hz 以下的横向振动最敏感。

A.1B.2C.5 D.107.轨道车辆的轮对由左右轮子和车轴固接组成,左右轮对滚动角速度一致,则称为()轮对。

A.弹性B.普通C.刚性D.磁悬浮8.轮轨蠕滑是指具有弹性的钢质车轮在弹性的钢轨上以一定速度滚动时,在车轮与钢轨的()间产生相对微小滑动。

A.上方B.下方C.侧面D.接触面9.稳定性的含义包含静态平衡稳定性和()稳定性两大类。

A.动态B.准静态C.安全D.非平衡10.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三角级数法和白噪声滤波法等。

A.二次滤波法B.五次滤波法C.四次滤波法D.三次滤波法11.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轮胎一般是高压充气轮胎,轮胎内压力高达()kPa。

A.200~300 B.400~500C.600~700 D.800~90012.创造了581k m/h的世界轨道交通列车的最高速度记录的是()超导磁浮。

A.中国B.美国C.日本D.德国13.铁路轨道按轨枕使用材料可分为()轨道和混凝土轨枕轨道A.铁枕B.木枕C.铜枕D.不锈钢14.轮胎式轨道车辆在采用轮胎导向时,转向架上的左右导向轮胎()布置。

A.横向B.纵向C.垂向D.斜向15.我国()有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轨道交通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坦克学03120702 20071201 王超坦克动力学作业20071201王超03120702一、已知条件:1.发动机外特性表1 发动机的外特性数据排气装置的功率损失在合理的范围内自己选取。

2.传动简图:齿轮啮合次数4-6次。

(自己选取)。

3.各挡传动比:前传动比:i q=0.68;变速箱传动比:i b1=7.353i b2=3.783 i b3=2.713i b4=1.945i b5=1.395i b6=1;侧传动传动比:i c=5.387。

4.车重:战斗全重时质量M=50吨。

5.履带中心距:B=2.79m 主动轮半径:r z=0.318m。

6.主离合器的储备系数为β=2.0。

7.坦克高(地面至炮塔顶):2.19m 空气阻力系数:C D=0.5。

8.各挡9. 二挡其最大扭矩点的转速,并假设起步挡离合器分离时的质量增加系数为1.2。

不考虑其他挡位的加速第一阶段。

二、作业1、根据已知条件绘制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

2、根据已知条件做出该坦克的动力特性曲线3、利用1/a-v曲线计算该坦克的加速特性曲线,并根据在良好路面上0~32k m的加速时间对其加速性做出评价。

三、要求1.每人独立完成作业;2.作业书写工整,规范,用纸标准;3.使用计算机,交作业时要附程序;4.作业记入平时成绩。

1、根据已知条件绘制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

2、根据已知条件做出该坦克的动力特性曲线。

①选取转速计算点: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300,单位为r/min ;②计算各排挡的车速,利用公式ir n v zf ⋅⋅=377.0,其中i 为总传动比且c b q i i i i ⋅⋅=,n 单位为r/min ,r 单位为m 。

车速单位km/h :③计算各排挡效率η,η=ηd ×ηch ×ηx ,其中冷却风扇的损耗的功率3,⎪⎭⎫⎝⎛⋅=fP f fs fsn n P P,所以各转速排气风扇损失的功率(单位为kW )为:j j f z 为N ,牵引力如下表: ⑤各排挡的空气阻力15.212vA C R D k ⋅⋅=,式中A 单位为m 2,v 单位是km/h 。

计算各排挡的动力因数D ,GR F D kj -=,式中F 、R 、G 的单位均为N 。

所以,得到坦克的动力特性曲线:3、利用1/a-v曲线计算该坦克的加速特性曲线,并根据在良好路面上0~32k m的加速时间对其加速性做出评价。

首先,根据第二阶段的加速度计算公式,a=g(D-f0)/δ得到各排挡的数并且得到各排挡加速第二阶段的方程式:二档:1/a=0.0052v 2-0.1230v+1.4208 三档:1/a=0.0038v 2-0.1255v+1.9088四档:1/a=0.0034v 2-0.1566v+3.0240 五档:1/a=0.0043v 2-0.2726v+6.2333 六档:1/a=0.0181v 2-1.6523v+40.1660 所以对其取不定积分有:二档:t=0.001733v 3-0.0615v 2+1.4208v+C 1,C 1= -3.4295; 三档:t=0.001267v 3-0.0628v 2+1.9088v+C 2,C 2= -4.5659; 四档:t=0.001133v 3-0.0783v 2+3.0240v+C 3,C 3= -10.509;又因为在二档加速第一阶段ff Dg a δβ)(0max -=,此时加速度a=4.682636m/s 2。

此时加速时间t=12.11/a/3.6=0.72s 。

所以v=4.682636t ,0<t<0.72s 。

加速终了速度为3.364m/s 。

在加速第二阶段t=0.001733v 3-0.0615v 2+1.4208v-3.4295,3.364<v<5.53。

在加速第三阶段fgfa δ0-=,换档时间取1s ,a=-0.326666667m/s 2。

所以v=5.53-0.326666667(t-2.8399),2.8399<t<3.8399。

结束时速度为5.20m/s. 三档加速第二阶段t=0.001267v 3-0.0628v 2+1.9088v-4.5659,5.20<v<7.71。

在加速第三阶段fgfa δ0-=,换档时间取1s ,a=-0.326666667m/s 2。

所以v=7.71-0.326666667(t-6.998542), 6.998542<t<7.998542,结束时速度为7.38m/s 。

在四档加速第二阶段,t=0.001133v 3-0.0783v 2+3.0240v-10.509,7.38<v<8.89。

当加速结束时,0~32km/h 加速所用时间为10.98s有上述方程,用MATLAB 可得到0~32km/h 加速特性曲线(程序见附2):通过加速度分析,得出0到32公里加速时间为10.98s ,可以认为该坦克的加速性接近同时代国际的先进水平,基本能够达到规定的技战术指标。

附1x=[8.651198 10.38144 12.11168 13.84192 15.5722 17.3024 19.03264 19.89775]; y=[0.735548 0.703885 0.697511 0.712898 0.75233 0.822453 0.945008 1.02783]; p=polyfit(x,y,2)p =0.0052 -0.1230 1.4208x1=8.651198:0.3: 19.89775;y1=polyval(p,x1);plot(x1,y1)hold ona=[12.06321 14.47585 16.88849 19.30113 21.7138 24.12641 26.53906 27.74538]; b=[0.936429 0.896054 0.890035 0.91378 0.97107 1.07245 1.251911 1.375784];p=polyfit(a,b,2)p =0.0038 -0.1255 1.9088x1=12.06321:0.3:27.74538;y1=polyval(p,x1);plot(x1,y1)hold onc=[16.82647 20.19176 23.55706 26.92235 30.2876 33.65294 37.01823 38.70088]; d=[1.335325 1.277705 1.274391 1.318812 1.41901 1.596582 1.920455 2.153897]; p=polyfit(c,d,2)p =0.0034 -0.1566 3.0240x1=16.82647:0.3:38.70088;y1=polyval(p,x1);plot(x1,y1)hold one=[23.46056 28.15267 32.84478 37.5369 42.229 46.92112 51.61323 53.95929];f=[2.123406 2.03224 2.044018 2.149611 2.37363 2.781627 3.592154 4.246792]; p=polyfit(e,f,2)p =0.0043 -0.2726 6.2333x1=23.46056:0.3:53.95929;y1=polyval(p,x1);plot(x1,y1)hold ong=[ 32.72748 39.27298 45.81847 52.36397 58.9095 65.45496 72.00046 75.27321]; h=[ 4.128365 3.957901 4.071669 4.476865 5.34042 7.195664 12.83805 21.72982]; p=polyfit(g,h,2)p =0.0181 -1.6523 40.1660x1=32.72748:0.3: 75.27321;y1=polyval(p,x1);plot(x1,y1)附2t=0:0.05:0.72;v=4.683*t;plot(t,v)hold ony=3.365:0.05:5.53;x=0.001733*y.^3-0.0615*y.^2+1.4208*y-3.4295; plot(x,y)hold onx1=2.8399:0.05:3.8399;y1=5.53-0.326666667*(x1-2.8399);plot(x1,y1)hold ony=5.20:0.05:7.71;x=0.001267*y.^3-0.0628*y.^2+1.9088*y -4.5659; plot(x,y)hold onx=6.998542:0.05:7.998542;y=7.71-0.326666667*(x-6.998542);plot(x,y)hold ony=7.38:0.05:8.89;x=0.001133*y.^3-0.0783*y.^2+3.0240*y-10.509; plot(x,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