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宁夏大学考研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得理论来源就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A )A、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B、经济与政治得关系问题C、物质与运动得关系问题D、自然与社会得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得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辩得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得根本方法就是(C )A、掌握基本理论B、亲自参加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得惟一特性就是(D )A、实际存在B、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与运动得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得错误就是( D)A、夸大运动得绝对性B、设想没有物质得运动C、否认相对静止得存在D、设想没有运动得物质7、时间与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B、就是一种先验得形式C、就是运动着得物质得存在方式D、就是运动着得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得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 B)A、人脑就是意识得源泉B、人脑就是意识得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得意识D、意识就是对外界事物得正确反映9、唯物辩证法得总特征就是(C )A、物质决定意识得观点B、实践第一得观点C、联系与发展得观点D、对立统一得观点10、在生活与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与外因关系得原理B、量变与质变关系得原理C、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得原理D、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得原理11、我国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与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得成就与胜利。

这说明( D)A、事物得发展就是量变与质变得统一B、事物得发展就是运动与静止得统一C、事物得发展就是间断性与连续性得统一D、事物得发展就是前进性与曲折性得统一12、真相与假象得区别在于(D )A、真相就是客观存在得,假象就是主观想像得B、真相就是表现本质得,假象就是不表现本质得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3、两条根本对立得认识路线就是(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得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得对立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得对立D、能动得革命得反映论与直观得被动得反映论得对立14、宋代陆游得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库(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库(有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A一、单项选择题1.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主张()A.没有运动的物质B.没有物质的运动C.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2.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B.世界是不可知的C.物是感觉的复合D.物是绝对精神的外化3.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A.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5.凡是真理都是具体的,因为()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C.真理都是具体的人发现的,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6.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A.具体劳动而增值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C.抽象劳动而增值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7.马克思说,我们不能从小麦的滋味尝出种小麦的人是俄国的农奴,是法国的小农,还是英国的资本家。

这句话表明使用价值()A.是商品和一般劳动产品共有的本质属性B.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C.不是商品的内在属性D.不是物成为商品必须具有的因素8.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A.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B.资本运动的连续性C.资本循环经历的阶段和资本形式的变化D.资本运动的间断性9.生产家具的资本家购买的木材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资本()A.流动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剩余资本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这表明了()A.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来进行的D.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关系1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经济基础12.马克思主义创立于()A.19世纪中叶B.18世纪初C.17世纪中叶D.19世纪末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A.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C.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14.货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B.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特殊等价物D.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1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结果C.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16.“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论断是由()提出来的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7.无产阶级在()的解放,是人类解放的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A.经济上B.政治上C.文化上D.思想上1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A.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C.劳动人民选择的结果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的结果19.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经济关系的全球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科学技术的非国界化D.商品交流的非民族化2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无产阶级专政B.工人阶级领导C.生产资料公有制D.按劳分配的原则21.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是()A.唯物主义B.辩证法C.与时俱进D.理论联系实践2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A.科学的实践观B.道德观C.辩证法D.唯物主义2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A.它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B.它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C.它否认了物质的可知性D.它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24.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物质决定意识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实践决定理论D.本质决定现象2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宁夏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科目

宁夏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科目

2018年宁夏大学硕士初试科目表参考书目科目名称科目代码无-无--思想政治理论101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199英语一201英语二204《高级英语》(修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张汉熙主编翻译硕士英语211《新公共法语》(初、中、高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吴贤亮主编法语241《大学德语》(修订版)(1、2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姜爱红主编德语242《新世纪日本语教程》(公外自学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外语系编日语(自)243《速成西班牙语》(1、2)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建、刘元祺等西班牙语244数学一301数学二302数学三30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11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12历史学基础313化学(农)315《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当代教育心理学》北师大出版社,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综合333《土壤学》中国农业出版社,黄昌勇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王忠主编,《植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胡宝忠 胡国宣主编农业知识综合一339《动物繁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张忠诚主编,《家畜育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张沅主编农业知识综合二340《食品卫生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何计国、甄润英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周光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法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王伟农业知识综合三341《英汉互译教程》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周玉忠主编;《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刘宓庆主编英语翻译基础357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08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4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415《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杨月蓉主编;《中国文化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叶郎主编;《自然科学史十二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卢晓江主编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448《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华东师大数学系编数学分析601《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赵家祥、聂锦芳主编哲学综合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701《宪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周叶中主编;《刑法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铭暄、马克昌主编法学综合(宪法、刑法)702《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林耀华主编民族学703《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704《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逢锦聚、吴树青等编政治经济学705《中国文学史》(1-4),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袁行霈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朱栋霖等编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706《系统化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迪克.凯瑞著庞维国等译系统化教学设计707《Advanced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汉熙主编基础英语708《新编阿拉伯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国少华,叶良英《新编阿拉伯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王有勇《阿拉伯语语法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基础阿语709《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主编物理化学710《地理信息系统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汤国安编《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梅安新地理信息系统711《生物化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杨荣武等编生物化学(自)712《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李博等编;《生态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杨持等编生态学713《曲式与作品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吴祖强主编;《和声学教程》(增订重译本)(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伊.杜波夫斯基主编音乐分析基础(曲式、和声)714《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715《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邹跃进,诺迪美术概论716《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社会出版社,罗贤佑著,《民族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陈育宁著中国民族史与民族史学理论717《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漆安慎普通物理(力学、电磁学)719《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隆荫培、徐尔充著舞蹈基础理论与作品分析720《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赵敦华主编西方哲学史801《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魏英敏主编伦理学802《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张文显主编法理学803《民法》(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魏振瀛主编民法学804《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罗贤佑主编中国民族史805《中国民族理论政策概论》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沈桂萍主编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806《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807《管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三多主编管理学808《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徐杰舜主编人类学概论809《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肖前、黄楠森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陈万柏、张耀灿编;《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德育原理、思想政治教810《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黄伯荣、廖序东等编;《古代汉语》(上、中、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郭锡良主编汉语(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811《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何克抗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祝智庭主编教育技术学812《语言学教程》(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胡状麟主编;《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戴炜栋、何兆熊编;《英汉互译教程》宁夏人民出版社,周玉忠等编;《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主编;《美国文学》,东华大学出版社,周玉忠等编专业综合课813《阿拉伯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陆培勇《阿拉伯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周文巨,陈杰《阿拉伯政治外交与中阿关系》北京外语出版社,2002年张宏《阿拉伯文学选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齐敏明、薛庆国;《阿拉伯文献阅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王有勇阿语专业综合课814《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数学系编线性代数815《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主编量子力学816《材料力学》(第五版)(Ⅰ册[第1-10章],Ⅱ册[第13章])高等教育出版社,刘鸿文主编;《理论力学》(第二版)(运动学、动力学、拉格朗日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范钦珊主编力学专业综合817《电路分析基础》(上、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翰逊主编;《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汤全武主编电路、信号与系统818《物理教学论》(第二版)科学出版社李新乡,张军明《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科学出版社封小超,王力帮物理教学论819《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820《化工原理》(上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夏清、贾绍义主编化工原理821《自然地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伍光和主编《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赵荣等著《现代地图学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袁勘省编地理综合822《植物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周云龙主编植物生物学823《动物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许崇任等编动物生物学824《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玢主编生理学825《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826《细胞生物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827《植物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版,上册:陆时万等编,下册:吴国芳等编植物学828《土力学》中国电力出版社,崔自治主编;《基础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赵明华主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829《结构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龙驭球主编结构力学830《水文与水利计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叶守泽主编水文水利计算831《土壤与农作》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张明炷主编土壤与农作832《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贵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孙桓主编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833《食品分析》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王永华主编食品分析834《作物栽培学总论》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董钻、沈秀英主编;《作物栽培学各论》(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于振文主编作物栽培学835《园艺学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程智慧主编园艺学概论836《动物营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周国安,陈代文主编家畜饲养学837《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中国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江明惇主编,民族音乐838《体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卢元镇主编;《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教学训练丛书》宁夏人民出版社,马汉文编;《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田麦久主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基础综合839《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外美术史840《西夏史稿》商务印书馆或广西师大出版社,吴天墀西夏史841《水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吴持恭主编水力学842《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江伟民事诉讼法学843《化学教学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844《C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主编《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吴伟民主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845《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版林耀华民族学概论846《植物营养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陆景陵植物营养学847《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田麦久《学校体育学》《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版潘绍伟体育专业理论基础综合848《艺术学基础知识》(音乐部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音乐)850《艺术学基础知识》(舞蹈部分)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王次炤主编艺术学基础(舞蹈)851《宗教学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吕大吉宗教学852《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石德柯材料科学基础853《植物保护学》,浙江大学出版社,叶恭银植物保护学854《分析化学》(第五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855《有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856。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考试题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 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辩的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A.掌握基本理论B.亲自参加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A.实际存在B. 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7.时间和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这说明( B)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10.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C. 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11.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

这说明( D)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2. 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D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A.古希腊罗马哲学B. 中世纪唯名论哲学C.德国古典哲学D.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C.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C. 一切唯物主义哲学D.一切思辩的哲学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A.掌握基本理论B.亲自参加实践C.理论联系实际D.虚心向人求教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A.实际存在B. 运动变化C.可感知性D.客观实在性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7.时间和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答案精选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答案精选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班级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P3)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P12)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P25)A、人和自然的关系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5、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C,P25)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P28)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P37)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普遍联系规律8.“沉舟侧半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P41)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P61)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P61)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12.“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P44)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3.实践的主体是(B,P56)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所有的人D、人的意识14 、实践的客体是(D,P56)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15、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是(C,P67)A、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6.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C,P92)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7、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P86)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8、上层建筑是指(D,P93)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19、社会形态是(B,P97)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20、社会革命根源于(D,P106)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1、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P134)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P140)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C、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的价值量不同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P151)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24、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P147)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动资本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P154)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26、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P191)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7、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实质上又是一个(B,P103)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28、“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P228)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29、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D,P235)A、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按劳分配D、实现共产主义3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P207)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进行阶级斗争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包括(ABC,P8)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美国实用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P3)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联系的基本特点有(BCD,P35-36)A、必然性B、客观性C、普遍性D、多样性4、价值的特性包括(ABCD,P71-72)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5、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BCD,P89)A、生产资料所有制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者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ACD,P40-41)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7、感性认识包括的三种基本形式有(ACD,P61)A、感觉B、判断C、知觉D、表象8、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ABC,P86)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人的社会思想9、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CD,P129)A、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B、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10.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P91/92)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答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P49-50)【答案要点】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多样性B. 物质性C. 客观性D. 可知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 纯粹的精神活动C. 单个人的孤立活动D. 社会意识的直接现实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 个人自我实现B.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 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个人的自我实现的统一答案: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A. 反映C. 基础D. 条件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

A.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 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D. 阶级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答案:A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A. 创造者B. 旁观者C. 领导者D. 被领导者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A. 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B.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C. 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D. 改造与适应的关系答案:D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

A. 改造B. 利用C. 适应D. 认识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

A.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B. 客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C. 主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D. 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C.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答案:ABC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
考研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以下是一些历年来的真题,供大家参考。

一、简答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二、论述题。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何
重要意义?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我们认识和改造经济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三、分析题。

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世界的观察和改造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何共通之处?
3.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何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经济社会?
以上是一些历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真题,希望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考试顺利!。

马原考试复习题-(带全答案).docx

马原考试复习题-(带全答案).docx

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复习题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一、单项选择题:1–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详细的证明和运用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应的位置上。

C. 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绪论: A.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一道选择题选 C 可知论 C. 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1.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C10.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A 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C 唯物史观D辩证法理论 C. 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C1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C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C. 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C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 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C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B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A. 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 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AB D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 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第一章:A. 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1.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BC.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 A. 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 C. 是机械唯物主义 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A.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C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D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6. 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BA 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 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D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 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DA. 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 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 世界本质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14. 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B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15. 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7. “我思故我在”是D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 “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DA. 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 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9. 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D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D.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20.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21. 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