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题目实验题

学业水平测试题目实验题
学业水平测试题目实验题

1、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探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实验中,选择生长状况相仿的4株

青菜幼苗 ①号

②号 ③号 ④号

环境条件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遮光,适量浇水

光照充足,不浇水

光照充足,大量浇水

请进一步探究,并思考下列问题:

(1)比较①号、②号的幼苗,两者所处环境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它们的生长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号、③号、④号的幼苗所处环境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它们的生长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分析,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2、一组学生测量在不同温度下种子的萌发数。实验组的温度是25℃,而对照组的温度是18℃,他们把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成下图,请据图回答: (1)本实验所要验证的假设是 ( ) A .大豆是容易萌发的种子 B .种子萌发时需要阳光 C .极度寒冷时种子可以萌发 D .在较高的温度下种子更容易萌发 (2)此实验一共进行了____________天。

(3)第5天,对照组18℃下萌发种子数是_______,实验组25℃下萌发种子数是______。 (4)第10天,对照组18℃下萌发种子数是______,实验组25℃下萌发种子数是______。

3、“唧、唧、唧”这是你在一个仲夏夜打开卧室窗户时经常听到的声音。但今晚不同,蟋蟀发出的噪声几乎震耳欲聋,“唧、唧、唧、唧、唧、唧!”令人心烦。是不是今晚太热,导致蟋蟀不停地鸣叫?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气温对蟋蟀的鸣叫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取15只大小一致的蟋蟀,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分别放入A 、B 、C 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

容器中放相同的温度计和树叶。

②A 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15℃,B 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20℃,C 容器内的温度保持在25℃。 每分钟鸣叫次数

蟋蟀 15℃ 20℃ 25℃ 1 91 135 180 2 80 124 169 3 89 130 176 4 78 125 158 5 77 121 157 平均值

根据上述记录表中计算的平均值,完成折线图:

(4)得出结论:蟋蟀的鸣叫次数随着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_____。

4、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分钟鸣叫次数

0 5 10 15 20 25 30

200 150 100 50 0

培养皿编号种子的数量(粒)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A 5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B 50 无水 20℃

C 50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D 50 水淹没种子 20℃(1)如果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需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________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如果严格按照培养皿A的外界条件进行实验,最终结果是所有的种子都没有萌发,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去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

(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____________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___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

5、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步骤A瓶B瓶C瓶D瓶

1 各加入等量清水

2 不加河泥各加入等量河泥

3 不加水藻各加入等量的水藻

4 各加入两条相同状况的小鱼

5 置于相同光照黑暗

小鱼生存时间3天11天25天2天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比较A瓶、B瓶、C瓶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的存活时间与___________等实验条件有关。

(2)比较A瓶与B瓶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瓶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瓶短,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C瓶和D瓶的实验结果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B瓶和C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你提出一个与此相关的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关系探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实验,请根据你的认识和实践经验回答:

(1)将切碎的马铃薯小块,放入清水中冲洗,向洗液中滴碘液,洗液变蓝。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2)将切碎的马铃薯小块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有小水珠。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________。(3)将细长的马铃薯小块放在酒精灯上燃烧,马铃薯先变黑,后变成灰白色的灰。这说明马铃薯小块中含有__________。

7、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文法,具体

如下:1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中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中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但不搅拌,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馒头的颜色变化。请回答:(1)1号试管模拟了口腔中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其他实验是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中,2、3号试管中馒头可能变成______色。

(2)如果1号试管馒头碎屑消失且溶液没有变色,原因是馒头中的__________在酶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2号试管馒头碎屑变蓝色的原因是试管内未加

__________,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遇碘变蓝色。3号试管馒头块变色的原因是馒

头块不能和充分混合,__________没有被全部分解,故遇碘液变成蓝色。

(3)该实验可以说明淀粉在消化道的__________位置开始被消化。

8、小华在验证食物含有的能量时,用易拉罐在锥形瓶外做了一个罩,具体做法如右下图所示。请回答:(1)小华在锥形瓶中装了50ml的水,在这粒花生燃烧后,锥形瓶中水的温度会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花生中__________通过燃烧后被释放了出来。

(3)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易拉罐能够起到__________作用。

(4)如果我们食用花生,我们将从中获得__________和__________。

9、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用图中编号及箭头表示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表示把盆栽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③表示酒精脱色,能使叶片中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4)图⑤表示向叶片滴加碘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滴加碘液后,叶片未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______;

叶片遮光的部分_____________,由此可推断出____________。

(6)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只有在________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7)下列关系实验中对照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对照组

B、叶片未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C、不需要对照组

D、叶片遮光的部分是对照组

10、把等量的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放在封闭的容量中,并把它们暴露在不同颜色的光照下。8h后,对容器

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容器植物部位光的颜色温度/℃氧气增加量/ml

1 天竺葵叶红2

2 120

2 天竺葵叶绿22 15

3 天竺葵根红22 0

4 紫罗兰叶红22 80

5 紫罗兰叶绿22 10

(1)若需探究光的颜色对天竺葵氧气增加量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组容器做对照;

若需探究植物部位对天竺葵氧气增加量的影响,应选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组容器做对照。(2)5个容器中,光合作用反应速率最快的是容器____________。

(3)5个容器中,没有发生光合作用的是容器____________。

(4)从表格的数据分析,决定是否发生光合作用的因素是()

A、植物

B、光的颜色

C、容器内的温度

D、植物的部位

11、某校生物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他们选择了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

材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提示:装置中透明塑料袋内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并除去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将实验装置放在____________处一尽夜。你的实验方案是利

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____________。

(2)经上述处理后,将该实验装置移到阳光下照射3-4h,同时摘下叶片A、

B,利用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____________,观

察实验结果。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叶片A

绿色部分和叶片B 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作为原料。若将实验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将叶片A 、B 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

12、小华为了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他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3株大小相似的植株,分别放入蒸

馏水、土壤浸出液和配制的植物生长培养液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给予光照。1周后得到的数据如右下表所示。请根据数据分析回答:

(1)植物在蒸馏水几乎没有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2

)小华为了验证他的推测,做了以下实验: 分别取瓶

内液体少许,滴在3片洁净的载玻片上,烘干。发现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载玻片上留下结晶物质,而滴____________的载玻片上无结晶物质。 13、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

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h 后,打开阀门,轻轻挤压塑料

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原因是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填气体名称)。 (2)为使实验获得较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料袋颜色最好是______。 14、右下图是检验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含量实验装置,吸气时,打

开a 阀门,关闭b 阀门;呼气时,打开b 阀门,关闭a 阀门。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设置A 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后,A 烧杯内的石灰水情况是___________,B 烧杯内的石灰

水情况是_____________。

(3)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发生的变化是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的含量减少了,而________的含量增加了。 (4)产生以上变化的原因是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______;而毛细血管内的二氧

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和肺泡壁进入了______________,然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15、请回答下列与显微镜使用有关的问题:

(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中的( )

(2)下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3)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物像,但不够清晰。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下列哪种细胞中观察不到叶绿体( )

A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 .黄瓜表层细胞

C .黑藻叶片细胞

D .菠菜叶肉细胞 (5)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如右图①所示的物像。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 (如图②),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

A .转动转换器

B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转动粗准焦螺旋

D .调节反光镜

培养液

植物质量/g 第1天 1星期后 蒸馏水 10 10.5 土壤浸出液 10 20.5 植物生长培养液

9

20

16、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_____的方案。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____、背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认为,几个鳍同时摆动,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实验要遵循_____________的原则。甲提出的直观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________提供依据。

17、当动物和它所发现的食物之间设有障碍物时,它可能会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某

学习小组以下表中的动物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动物和食物之间设置相同障碍物,实验前让动物饥饿12h,

组别动物名称“尝试与错误”的平均次数

A组小鸡24次

B组小鸭26次

C组乌龟65次

D组小狗5次

(1)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这种直接取食的行为是____________行为,绕道取食是____________行为。

(2)本实验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项探究活动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蒸腾作用。取3支相同的试管,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再

分别插入大小相似的同种枝条。甲、乙装置中的枝条保留全部的叶,丙装置中的枝条去掉所有的叶。

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等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的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0℃的环境中,3h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回答:

(1)该实验可以分为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_____和

______,其变量是_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_装置液

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组是______和_________,其变量时________,实验

结果是______装置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在试管里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取3只相同的光口瓶,在甲、乙瓶

内各放入一盆枝叶茂盛的相同植株,丙瓶内不放。用吸管分别向各瓶内深吹气十余次,用橡皮塞塞紧

瓶口,并用凡士林封口。将甲瓶放到黑暗处,乙、丙瓶放在阳光下。2h后,打开瓶塞,向3只瓶内各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中,用吸管向各瓶内吹气,吹进瓶内的气体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有两组对照组,一组是____和_______,其变量时_________,实验结果是___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瓶内的不变,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组是____和____,其变量时_______,实验结果是_______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瓶内的不变,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右下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

下。请回答:

⑴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壁上会出现__________,这是植物________作用的结果。

⑵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袋内,若能看到火柴棒复燃,说明袋内的________非常丰富,这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作用产生的。

⑶傍晚换一只黑色不见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者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熄灭了,说明此时袋内的_______含量减少,这是因为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消耗了。

21、左下图是探究不同的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对照实验。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本实验共有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2)实验中能萌发的种子是__________(填标号),因为它具备了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其中的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

(4)要想让④号种子萌发,必须给它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了探究。现将他们的

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中。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学生名称装置标号温度(℃)湿度光照种子数发芽率(%)

甲A 25 潮湿有光100 96

B 8 潮湿有光100 0

乙C 25 干燥无光100 0

D 25 潮湿无光100 98

丙E 25 潮湿有光 5 100

F 25 潮湿无光 5 100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乙同学实验设计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适宜的条件下,A、D两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3

子代性状表现

黑毛白毛

亲代组合

①白毛╳白毛0 26

②黑毛╳白毛18 16

③黑毛╳黑毛24 9

(1)由表中第________组可以判断出黑毛是显性性状。

(2)若控制黑毛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白毛的基因用b表示,则第②组亲代的基因组成是()A.BB╳bb B.Bb╳bb C.Bb╳Bb D.Bb╳BB

(3)从理论上推算第③组亲代组合,每窝生出的豚鼠中,白色豚鼠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

(4)如果豚鼠遭到辐射,体内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体型变得硕大,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变异。

24、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此鸡几周后,此鸡的体内产生了抗体。然后,再去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此鸡活了下来。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⑴B实验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免疫。

⑵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能正常生活?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

⑷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⑸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_,健康人科称为_______________,将病鸡焚烧或深埋

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

25、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的行动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明爸爸,

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所示,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分析回答:

⑴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柱形图。

⑵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

越_____,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____。

⑶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_________来改进实

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2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金鱼为实验对象,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请你也参与进来,

共同完成探究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计划与材料:实验计划(略去);实验材料:清水,烟草浸出液,500ml烧杯5只,3cm左右小金鱼15条,秒表1只等有关用品。

(4)实验步骤:

①取容积为500ml的烧杯5只,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向B、C、D、E四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烟草浸出液100ml、200ml、300ml、400ml。

③向A烧杯中加清水400ml,这时还应向B、C、D、E各加清水____ml、____ml、____ml、____ml。

④在A、B、C、D、E5只烧杯中,同时分别放进一条小金鱼;稍作停顿,待金鱼的游动稳定后,一个

同学计时,其余5为同学分别计数每条金鱼在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

(5)结果分析:

①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组。

②将上述实验重复做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烟草浸出液确实能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其具体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27、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逐年增多。

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可在局部地区富集并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这就是“酸雨”(P H﹤5.6)。酸雨的酸性程度可用PH来表示,一般来说,PH越小,其酸度就越大。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以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请你参与进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

(1)提出问题: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略

(3)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5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配制的P H=5、P H=4、P H=3、P H=2的“酸雨”各20ml等。

(4)方法步骤:

①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各均匀撒20粒小麦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③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 H=7)5ml,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④向B、C、D、E4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 H=5、P H=4、P H=3、P H=2的“酸雨”各_____ml。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都放在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5)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得出实验结果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省2020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云南省2020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卓.越(zhuó)迸.溅(bèng)倦.怠(juàn)无精.打采(jīng) B. 拾.级(shè)炽.热(zhì)沙砾.(shuò)酣.然入梦(hān) C. 莅.临(lì)蓦.然(mò)恪.守(kè)间不容发.(fà) D. 伫.立(zhù)坍.塌(tān)悲怆.(chuàng)气冲斗.牛(dǒ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簇拥斑斓摩肩接踵入目三分 B. 广袤寒噤穿流不息殚精竭虑 C. 遨游眺望轻歌漫舞雕梁画栋 D. 浮躁凋零彬彬有礼戛然而止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这一个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障中尊荣。 A.严寒明媚风云变幻一现 B.寒冷妩媚风云变幻一睹 C.严寒妩媚风起云涌一现 D.寒冷明媚风起云涌一睹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场采样是一个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不应放在“环境监测”的前面,语序不当) 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 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他”指代不明) 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提高”和“途径”搭配不当)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新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数学模拟试卷

精品文档 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集合{|14},{|28},A x x B x x =≤≤=≤≤,则A B 等于( ) A . {|18}x x ≤≤ B .{|24}x x ≤≤ C .{|24}x x x ≤≥或 D. {|18}x x x ≤≥或 2. 2cos 3π 的值为( ) A .12- B .1 2 C D . 3. 函数()lg(2)f x x =+的定义域是( ) A .),2[+∞ B .),2(+∞ C .(2,)-+∞ D .[2,)-+∞ 4. 函数f (x )=-x 3-3x +5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2,0) B.(0,1) C.(1,2) D.(2,3) 5.设函数f (x )=??? 1+log 2(2-x ),x <1, 2x -1 ,x ≥1, 则f (-2)+f (log 212)=( ) A .12 B .9 C .6 D .3 6.要得到函数y =sin ? ? ???4x -π3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sin 4x 的图象( )

精品文档 A .向左平移π 12个单位 B .向右平移 π 12 个单位 C .向左平移π 3 个单位 D .向右平移 π 3 个单位 7.已知f (x )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则f (-0.5),f (-1), f (0)的大小关系是( ) A. f (-0.5)<f (0)<f (1) B. f (-1)<f (-0.5)<f (0) C. f (0)<f (-0.5)<f (-1) D. f (-1)<f (0)<f (-0.5) 8.在面积为S 的△ABC 的边AB 上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大于 S 4 的概率是( ) A.14 B. 34 C. 1 2 D.2 3 9.图中的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 ) A .k 1

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陕西省2015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实验操 作试题分析 2015年3月18至20日我校进行了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考试过程中区、校领导组织严密、监考教师认真负责,监考过程井然有序。考生也能认真对待,考试流程平稳顺利。本次考试中由于实验内容较简单,容易操作,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实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各实验分析如下: 实验一:《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该实验难度等级较低,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显微镜的使用,要求实验中取镜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操作规范,并绘制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示意简图。显微镜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较为重要,但在监考中,发现部分学生操作习惯较差,对操作原理不理解。在今后应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与实验一相似,但难度要求更高。除了正确使用显微镜外,还要求学生能制作临时装片。实验难度在于如何用镊子撕取菠菜叶下表皮。部分学生将叶片误以为表皮进行观察,装片制作不规范是本实验的主要扣分点。 实验三:《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本实验要求学生用彩色纸板模拟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过程,经全区备课组长探讨得出使用橡皮泥时间更短效果更佳。试验中要求学生模拟减数分裂的特殊三个时期染色体模型。在监考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减数分裂理解不清,不能将同源染色体用两种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橡皮泥区分开,不知道几个阶段的关联。故而失分较多。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中的重难点,所以要求学生在今后一定能识别掌握。 实验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本实验考察还原糖的鉴定。要求学生了解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实验难度较低,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配置菲林试剂和水浴加热过程。考试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结果不理想甚至将试剂瓶污染,严重影响实验最终得分。 实验五:《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考查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理解,知道酶活性的影响因素。要求操作规范、步骤清晰合理。实验得分的衡量依据是实验结果气泡多少和快慢准确无误。但同样,部分考生胶头滴管使用不规范,致使结果误差较大,扣分严重。 实验六:《性状分离比的模型》 本实验要求考生用乒乓球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理解操作流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16年6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对生命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B、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 C、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2.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如图1所示,不能表 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位置是______ A、a B、b C、c D、d 3.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分裂期的______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肽。下列关于二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含两个肽键的化合物 B、有两个氨基酸脱水后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C、含两个肽链的化合物 D、有两种氨基酸脱水后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分子结构简式为A―P~P~P(①~③表示化学键)。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化学键①~③断裂后释放的能量相等 B、化学键③最易断裂并释放大量能量 C、ATP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含量多 D、只有化学键③是高能磷酸键 6.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图2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B、②是氧气,在类囊体薄膜上产生

C、③是五碳化合物,能被还原为(CH2O) 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 7.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B、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所有生物的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不同步 8.图3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该细胞有2个四分体 B、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 C、该细胞称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可产生一个卵细胞 9.先天性愚型患者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对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发现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这种遗传病的类型是______ A、单基因遗传病 B、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 C、多基因遗传病 D、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 10.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下列化合物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二氧化碳 B、血清白蛋白 C、过氧化氢酶 D、胆固醇 11.下列现象与人类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是______ A、汗流浃背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谈虎色变 12.某人由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后,机体的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促进机体产热量增加的激素主要是______ 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高血糖素 D、甲状腺激素 13.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B、效应T细胞可产生抗体

2018学业水平测试题

学业水平一 1. 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D 【解析】由“要在中央”、“(君主)独制四海之内”可知,韩非子主张的是加强君主专制,A 项禅让制是依据能力和品德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不符合君主专制的要求。B项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C项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2. 假如唐朝政府要在长安城外开挖一条工程浩大的护城河,中央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作机制是。 A. 中书——门下——尚书——工部 B. 尚书——中书——门下——户部 C. 中书——门下——尚书——吏部 D. 门下——尚书——中书——工部 【答案】A 【解析】三省六部制的分工职能与运作机制是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核封驳、尚书省执行、六部具体实施,工程兴修由工部实施,故A正确;尚书省负责执行,不是排在第一位,故B错误;吏部不负责工程兴修,故C错误;中书省应该在门下省、尚书省之前,故D错误。故选A。 3. 下图中的十二块铜牌陈列于罗马广场,详细列出了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此举的历史意义在。

A. 应广大平民要求设立 B. 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C. 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 D. 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答案】C 【解析】材料所示为《十二铜表法》,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产生,成为罗马法发展的里程碑。罗马法的成熟标志是查士丁尼法典。 4. 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是通过。 A. 1688年“光荣革命” B. 1689年《权利法案》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 【答案】C 【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时期英国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没有形成工业资产阶级,故A 错误;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与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无关,故B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1832年议会改革实现这一要求,故C正确;19世纪中期的宪章运动是工人阶级运动,故D错误。故选C。 5. 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 国家领土变化 B. 国家性质变化 C. 思想文化变化 D. 国际地位变化 【答案】B 【解析】材料图片分别反映了清王朝的龙旗、中华民国五色旗、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旗、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这反映了中国由封建王朝转变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了国家性质变化,故B正确;国家领土变化不属于本质变化,

某某年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1)

2008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至55题,第Ⅱ卷为第56至102题)。试卷总分14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说明: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证号、科目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也务必将本人的考试证号、姓名、准考证号、学校填写好,并在答题纸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 2、第Ⅰ卷上选择题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在第Ⅰ卷上答题无效。 3、第II卷上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在第II卷上答题无效。 4、听力分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在第Ⅰ卷上;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在第II卷(第五项)。听力两个部分在听录音时一并完成。 5、考试结束,答题纸、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听力第一部分(计20分) A. 情景应答,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答语(听一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5分) 1. A. I like swimming in sea. B. That’s a good idea! C. It’s sunny. 2. A. Never mind. B. Sorry to hear that. C. Look out! 3. A. Just a little. B. Tea, please. C. That would be fine. 4. A. A. Singing. B. Shopping. C. Basketball. 5. A. I had a tooth pulled out yesterday. B. I have just found my eye-glasses. C. My clothes don't look well, I think.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考试知识点(修订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考试知识点 生物1 分子与细胞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得基础之上【了解】 1、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才能生活,所以病毒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单细胞生物: 依靠单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依靠分化得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理解】 1、动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植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植物没有系统 3、单细胞生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得层次例:植物组织:营养、保护、机械、输导组织;动物组织: 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 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种子; 动物器官: 心、肝、胃、肠、脾、肾 第2节细胞得多样性与统一性 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得区别与联系【了解】 科学家根据细胞有无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四、细胞学说建立得过程【应用】 1、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得内容: (1):细胞就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与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就是一个相对独立得单位,既有它自已得生命,又对其它细胞共同组成得整体得生 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德国得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细胞学说得意义: 揭示了细胞得统一性与生物结构得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得结构基础。 第2章组成细胞得分子 第1节细胞中得元素与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得元素【了解】 1、组成细胞得化学元素包括:C、H、O、N、P、S、Ca、K、Mg、Fe、Mn、B、Zn、Cu、Mo; 其中最基本元素:C ; 主要元素;C、O、H、N、S、P; 大量元素:C、H、O、N、P、S、Ca、K、Mg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 2、组成人体得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得元素就是C, 鲜重中含量最多得元素就是O。

学业水平测试主观题专项训练哲学生活-高中会考政治试卷与试题

学业水平测试主观题专项训练《哲学生活》 试卷总分:330 答题时间:180分钟 参考答案: (10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出现的自我、冷漠、爱国主义观念淡薄等现象,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5分)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开学第一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有利于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爱小家到爱大家,从爱自己到爱他人,进而更深切地爱祖国、爱人民,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意识;有利于克服自我、冷漠的观念,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健康快乐成长。(5分) 参考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党中央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作出相应决定,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6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党中央的这一举措,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充分尊重了客观经济规律,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分) 参考答案: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及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研究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体现了这一点。(2分)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也可以答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在周密的救援计划指导下,发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取得抗灾救灾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体现了这一点。(2分) 参考答案: (12分)①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拒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北京火箭消云减雨作业,四次人工影响天气尊重了大气运动规律。(6分) ②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北京人工减雨作业体现这一点。(6分) 2009年9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牛一堂课”的《开学第一课》在央视二套播出。面对当前中小学生中出现的自 我、冷漠、爱国主义观念淡薄等现象,《开学第一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口号,教育学生爱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爱小家到爱大家,从爱自己到爱他人,进而更深切地爱祖国、爱人民。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友爱互助,健康快乐成长。联系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开学第一课》为什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10分] 1.2008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出口增幅下降,投资增速放缓,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 作用日益凸现。党中央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结合材料分析党中央提出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辩证的唯物论依据。[12分] 2.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 研究制定救援计划,指导开展救援工作。全国各族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使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 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4分] 3.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之时,天安门上空晴空万里,蓝天白云清晰可见。为了这美好天气,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指 挥中心专家确定了火箭消云减雨作业方案,连续实施四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确保了6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顺利进行。 请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12分] 4.材料l: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 5.

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1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题(一)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 .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下列题。 3.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内蒙古民居②陕北民居③云南民居 B .①云南民居②陕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C .①陕北民居②云南民居③内蒙古民居 D .①陕北民居②内蒙古民居③云南民居 4.三地民居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地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 .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③—终年高温多雨 D .②—湿热的气候 读“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下列题。 5.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青藏地区环境承人口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示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 8.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 A .中亚 B .俄罗斯 C .西亚 D .乌克兰 9.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A .缓解能源紧缺 B .改善水体质量 C .促进减排降污 D .保证能源安全 读图,完成1—3题。 10.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1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12.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D .地面沉降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结构: (1)光学部分 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 (2)机械部分 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2、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眼正物)。 3、呈像原理:倒立放大的虚像。(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 4、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5、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装镜头)→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俯首侧视镜筒慢慢下降注意镜头和载物台的距离。调节视野亮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镜)→低倍镜观察找到物像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只准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物像清楚为止) 6: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7.装片的移动:物像在何方,就将载玻片向何处移。(原因:物像移动的方向和实际移动玻片的方向相反)8.污点判断: (1)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 (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于物镜; (3)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镜后也不消失,则位于反光镜上。 9、放大倍数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用细胞数除放大倍数就是放大后看到的细胞数量 (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用细胞数除放大倍数的平方就是放大后看到的细胞数量 实验三: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2.所用试剂及其作用: 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形态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结果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 A. 细胞膜B .核膜C .细胞D .核糖体 3.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 A. 细胞核中 B.细胞质基质中C .线粒体中D .叶绿体中 4. 科学家说:"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兀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C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 .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 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 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下过程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 关系的是 A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 B .水分的运输 C .抗体消灭抗原 D .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7. 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取“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就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 复制,这时的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A. 分裂间期 B .分裂前期C .分裂后期D .分裂末

& 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A. A-P?P?P B . A-P-P-P C . A-P-P ?P 9?根据药理分析,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来鉴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A. 碘液B .斐林试剂 C .苏丹III试剂D .双缩脲试剂 10. 能够促使淀粉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 ?蛋白质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11. 下面对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 细胞分化能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C. 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来自一群相似的胚胎细胞 D. —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不可能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有时会有一些变化 12. 下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甲T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T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T乙T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T甲T乙的全过程 .③ C .①②④D.①②③ 13.施莱登和施旺认为: “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对这一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A.新细胞是从老细胞核长出的 B .新细胞是在细胞质中结晶产生的 C.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老细胞通过分化产生新细胞 14. 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 A.细胞呼吸减弱 B .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分解 15.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能进行光反应 C. 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 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16. 右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 并根据其吸收CO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 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D. 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2017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主观题答题模板

2017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主观题答题模板

一、《经济生活》部分 1、涉及企业怎么办(或者给企业或生产者什么启示)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树立科学发展观,遵法守法,承担社会责任 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供给侧结构改革)类 (1)政府如何推进: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②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⑤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 (2)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说明XXX经济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有利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有利于扩大内需,落实科学发展观。 2 / 11

3 / 11

政府鼓励创业方针。完善就业机制。 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2)劳动者:提高个人素质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3)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制定适宜的用人标准。 7、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类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⑤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保障作用。 8、维护市场秩序 (1)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规则,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加快建设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征信体系。 (2)企业:守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道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3)消费者: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二、《政治生活》部分 4 / 11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题(模拟)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小X刚刚大学毕业,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这里体现了信息() A、共享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依附性 2、在WORD中不能处理的对象有() A、视频 B、文字 C、图片 D、图表 3、某电子地址为sd163.,其中sd代表() A、用户名 B、主机名 C、本机域名 D、密码 4、搜索引擎一般分为分类目录索引类和关键词索引类,下列不属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是()。 A、搜狐 B、百度 C、网易 D、新浪 5、下列四种软件是压缩软件的是()。 A、Word B、Flash C、Winzip D、Photoshop 6、两个文件均可以在媒体播放机中播放的是() A、qq.exe,qq.avi B、qq.txt,qq.wav C、qq.doc,qq.aviD.qq.wav,qq.avi 7、要想在万维网上迅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应该学会使用() A、超级 B、搜索引擎 C、下载文件 D、 8、下列各项中表示域名的是() A、<.163./> B、.163.<.163./> C、124.185.56.88 D、wangxi163. 9、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D、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传播,载体所传达的信息与载体种类也存在必然联系。 10、信息技术就是人们获取、()、处理以及开发和利用信息的所有技术。 A、统计、分析 B、输入、加工 C、存储、传递 D、输入、输出 11、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特征。 A、时效性 B、普遍性 C、不完全性 D、依附性 12、HTTP是一种() A、域名 B、网址 C、网络上用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超文本传输协议 13、下面不属于信息技术X畴的是() A、计算机技术 B、网络技术 C、纳米技术 D、通信技术 14、下列软件不能作为网页制作工具的是() A、FrontPage B、Dreamweaver C、OpenOffice D、Access 15、在因特网上搜索信息时,为了缩小搜索X围,下面的那种操作是正确的()。A、减少关键词 B、使用逻辑控制符号AND,使多个条件同时满足要求进行限制。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伊川三高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二生物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7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 A.细胞膜 B.核膜 C.细胞 D.核糖体 3.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 A.细胞核中B.细胞质基质中 C.线粒体中 D.叶绿体中 4.科学家说:“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C.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下过程与蛋白质功能无直 ..接.关系的是 A.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 B.水分的运输 C.抗体消灭抗原 D.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7.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取“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就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 复制,这时的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A.分裂间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后期 D.分裂末期 8.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9.根据药理分析,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 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来鉴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A.碘液 B.斐林试剂 C.苏丹III试剂 D.双缩脲试剂 10.能够促使淀粉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质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主要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含量 3、水在细胞中的作用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生理功能: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4、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 无机盐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无机盐的作用

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 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b、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血钙 含量低会抽搐。 c、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 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5、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 a、糖类是细胞里的主要的能源物质 b、糖类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c、种类:(分类依据:能否水解和水解后产生的单糖数)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 d、能源物质系列: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 的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生物体内 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P~P~P);生物体内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 阳能。 e、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元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类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6、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附解析)

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附解析)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 ) A .圆锥 B .棱锥 C .圆台 D .棱柱 2.已知向量()2,1a =,()11 b =-,,若(),2a b x +=,则x =( ) A .0 B .1 C .2 D .3 3.圆C : x 2+y 2= 1的面积是( ) A .4π B .2π C .π D .2π 4.盒子里装有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1个白球,从中随机取出1个球,取到白球的概率是( ) A .13 B .12 C .23 D .1 5.要得到函数y =1+sin x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sin x 的图象( ) A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B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6.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则a 4=( ) A .4 B .8 C .16 D .32 7.已知函数2,0(),0x x f x x x +≤??=?>?? ,若f (0)=a ,则f (a )=( ) A .4 B .2 C .2 D .0 8.函数()2sin cos f x x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 2π B .π C .2π D .4π

9.用12cm 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则这个矩形的面积是( ) A .3cm 2 B .6cm 2 C .9cm 2 D .12cm 2 10.已知定义在[3,3]-上的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下述四个结论: ①函数y =f (x )的值域为[2,2]- ②函数y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1]- ③函数y =f (x )仅有两个零点 ④存在实数a 满足()()0f a f a +-=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二、填空题 11.已知集合2{|1},{|}A x x B x x a ====,若A B ?,则a =______________. 12.某班视力近视的学生有15人,视力正常的学生有30人.为了解该班学生近视形成的原因,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生,调查相关信息,则抽取的学生中视力近视与视力正常的人数之比为 _____________ 13.已知直线l 1:y =x ,l 2:y =kx .若l 1⊥l 2,则k =______________. 14.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1=1,a 2=2,则{ a n }的前5项和S 5= __________. 15.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3,4),则cos α=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试题

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模拟 考试试题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 语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本卷共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阅读下文,完成1-3题(每题2分,共6分) 秋天,我们读着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翻开《千家诗》,诗作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神怡;聆听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 ()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感受文学潜移默化的力量,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跻身世界名校哈佛……秋天,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1、文中“()”处标点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冒号 B.破折号 C.逗号 D.顿号 2、文中“□”处用字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矿 B.旷 C.圹 D.扩 3、“谆.谆教.导”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 ..的一项是()(2分)ūn jiào B. zūn jiāo C. zhūn jiāo D. zūn jiào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2分)在河边儿散步,忽然看到眼前有许多小亮点儿,那是萤火虫在,仿佛天空里的星星下凡。天越黑,它们越亮。萤火虫仨一群,俩一伙,忽前忽后,忽上忽下,飞的是那么,那么欢快,那么浪漫。很想用镜头留下它们的倩影,忽然见到有人要给它们拍照,萤火虫们却地隐身了,在镜头里再也看不到它们那娇小可爱的身姿。收起相机,它们马上现身,仍然在人们眼前着。 A.翩翩起舞轻松羞涩蹦跳 B. 翩翩起舞轻盈羞涩跳跃 C.载歌载舞轻盈羞愧跳跃 D. 载歌载舞轻松羞涩蹦跳 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 .. 砥柱 ..。 B、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睿同学首当其冲 ....,率先冲到终点,为我班赢得了荣誉。 C、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 ....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D、你应该与朋友合作搞这个新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 ....,众志成城。 6、下列语句没有 ..病句的一项是() A.通过防治非典的斗争,公众对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提高。 B.“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 C.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