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医“时间医学”

合集下载

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
推广中医时间医学
通过多种途径,如举办学术会议、建立研究机构 等,加强中医时间医学的交流与合作,推广先进 的学术成果和经验,促进中医时间医学的传承与 发展。
06
中医时间医学的未来展望
中医时间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中医时间医学可以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如基因组学、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等,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扩大应用领域
中医时间医学可以扩展到现代医学中的多个领域,如肿瘤科、心 血管科、神经科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诊疗服务。
建立标准化体系
中医时间医学需要建立标准化体系,制定相应的诊疗规范和操作流 程,提高其临床应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前景
完善理论基础
中医时间医学需要进一 步完善理论基础,包括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理论,并探索其在现代 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疗法的机制和原理
中药疗法的机制和原理主要包括扶正祛邪、调理脏腑、调整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等。中药 的成分复杂,其作用机制也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 的作用。
中药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中药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 况下,中药疗法也存在禁忌,如孕妇禁用峻下逐水药、有毒药物慎用等。
疫状态和内分泌功能。
03
推拿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推拿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肌肉疼痛、关节扭伤、头痛、失眠等。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推拿疗法也存在禁忌,如骨折、皮肤破
损等。
中药疗法的时间医学应用
中药疗法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中药疗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药疗法通过使用 天然的药物,经过配伍和加工,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3 中医与现代科学的结合
中医时间医学是传统中医知识与现代医学和时间科学的综合应用。
应用领域
1 慢性疾病管理
2 健康养生
通过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管 理慢性疾病,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时间医学可以指导人们根据时间规律 进行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的合理安排, 保持身体健康。
3 辅助治疗
4 个体化医疗
结合临床实践,验证中 医时间医学的研究成果, 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案例分析
1
慢性病管理
以高血压患者为例,分析不同时间点血压的变化规律,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疼痛管理
通过观察疼痛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提供个性化的镇痛方案。
3
睡眠问题
研究睡眠障碍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睡眠情况,指导改善睡眠质量的措施。
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精确的诊断
中医时间医学可以帮助医生精确判断和诊断 疾病,避免误诊和漏诊。
预防和保健
通过规律的时间护理和调理,预防疾病,保 持身体健康。
个体化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及时间规律,制定针对 性的治疗方,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康复
结合时间规律制定康复计划,促进患者康复 速度和效果。
结论和展望
《中医时间医学》PPT课 件
欢迎观看《中医时间医学》的PPT课件。通过这个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中 医时间医学的概念和原理,并展示它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定义和原理
1 什么是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疾病以及诊疗过程与时间关系的学科。
2 中医时间医学的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疾病变化存在着一定的时间规律性,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提高诊 断和治疗效果。

时辰疗法的名词解释

时辰疗法的名词解释

时辰疗法的名词解释时辰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疗法,起源于中国传统医学。

它基于观察人体的生物节律和时辰变化,利用特定的手法和技巧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时辰疗法的核心理念是认为人体的生命力和能量在不同的时辰会有不同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以被利用来调整身体的功能和养生。

在时辰疗法中,一天被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长约2个小时。

每个时辰都与特定的脏腑器官相关联,并且受到宇宙能量的影响。

根据时辰疗法的理论,不同的时辰和脏腑器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通过调整和治疗特定的时辰,可以促进身体的疗愈和健康。

时辰疗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人体的生物钟和生物节律来进行疗法的选择和实施。

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能量,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器官。

例如,早晨的时辰与肺经相关,下午和晚上则与胆经和肝经相关。

通过在特定的时辰进行相应的疗法,可以调整和强化相应的器官和能量。

时辰疗法的手法和技巧多种多样。

最常见的疗法之一是按摩和推拿。

按摩在特定的时辰和特定的穴位上施行,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活跃和平衡脏腑器官的功能。

推拿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法,通过按压和推拿特定的部位,可以改善器官的功能和状态。

此外,时辰疗法还包括针灸、拔罐、艾灸等多种技术。

针灸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具,可以调整和平衡气血的流动。

拔罐是利用罐子产生负压,将其吸附在特定的穴位上,通过疏通经络,消除湿气和毒素。

艾灸则是使用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理和促进血液循环。

时辰疗法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和症状,还可以作为一种保健方法。

许多人将时辰疗法与其他养生方法相结合,如饮食调理、运动和睡眠调整。

通过学习和应用时辰疗法,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调整生活习惯,提升健康水平。

然而,尽管时辰疗法在古代及现代传统医学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但它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

一些人认为时辰疗法没有科学依据,只是纯粹的迷信和巫术。

他们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淘汰了这种古老的疗法。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一、子时(23∶00~1∶00)是深睡的时候子时是夜里11~1点。

这个时间是人体的胆经当令,也就是胆经值班。

在中医里讲,子时是一阳初生,这时阳气开始升发,胆气是主决断的。

十二生肖以鼠打头,用鼠来比喻胆经,鼠在这个时间最活跃。

人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升发,有过熬夜经历的人知道,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困,但是过了11点后,反而能感觉到自己变精神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人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睡觉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失眠。

而且,造成失眠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

一是心肾不交。

二是胃不合则卧不安。

所以,晚饭一定要少吃,晚上阴气过盛,进入的食物不容易消化。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气,在脏腑来讲,养的是你的胆气,中医有一句名言叫“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意思就是胆在子时“值班”,胆“值班”情况的好坏,关系到脏腑、全身气机的生发;生发得顺畅,人的胆气就壮,胆量就足。

二、丑时(1∶00~3∶00)适合养肝血子时是养睡眠和养胆的好时机,而丑时正是养肝明目的好时机。

肝对应的时辰是丑时,丑时对应凌晨1~3点。

《黄帝内经》的精髓是顺其自然,如果一个人早上四点钟才睡,而且长此以往,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

丑时是人体的肝经当令,也就是肝经值班。

肝的作用是藏血,主筋。

人体如果弹性出了问题,握力不行的话就是肝出了问题,血出了问题。

因为你的血不能濡润这条筋。

所以,肝病的人晚上一定要有足够的睡眠,否则,夜里不睡觉就会影响到肝藏血的生理功能。

肝是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将军之官,主谋略。

人的聪明才智的最大发挥与否,肝气的足否是起很大作用的。

肝气足,反应敏捷。

丑时虽然属升发,但这时还得有所收敛。

三、寅时(3∶00~5∶00)肺经当令要“肃降”寅时,对应凌晨3~5点。

在《黄帝内经》里的排序是,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

夜里睡觉在寅时醒来是最不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在《黄帝内经》中,它把肺经归为相傅之官,相傅中的相是宰相的意思,傅是师傅、老师、帝王师。

《黄帝内经》中,时间医学的精华是

《黄帝内经》中,时间医学的精华是

《黄帝内经》中,时间医学的精华是《黄帝内经》里的时间医学1、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以地球为参照体的天体运动学,对日地月及五大行星的观测早已很清楚。

地球自转出现昼夜,因为地轴或者说天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形成夹角,故有四季寒温不同。

天体运动有自身的规律,人生天地间,必然受感应,所谓气交。

《黄帝内经》讲求天人合一,是最早研究时间医学的专著,系统提出了中医时间医学基础理论,描述了人体多种节律,如人体阴阳昼夜节律、年节律,营卫之气运行的昼夜节律,五脏病“慧”“静”“甚”昼夜节律,脉象变动节律等;制定了时间治疗学的基本原则,如针刺补泻,因时随迎等。

2、养生上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等。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的有关时间医学的经文。

如“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从阴阳则生,逆阴阳则死,法天则地,随应而动”;“时必顺之”;“热无犯热,寒无犯寒”;“无失天信,无逆气宜。

……是谓至治”。

3、《黄帝内经》根据天地同律的原则,创制了独特的“五运六气”。

它体现了天体运行、气象、物候等对人体的影响,是时空合一的集中表达,从非常广泛的时空角度反应了天地人的统一。

可以说“五运六气”是时间医学的精华。

4、《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人体功能随月盈亏而变动,“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

《黄帝内经•岁露》曾说“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其死暴疾也”。

在那个时代古人就认识到人体与日月的转移、潮汐涨落有相关性,对人体的防御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现今已证明,许多生物中发现太阴节律。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不仅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而且证明对人体的代谢确有影响。

老祖宗的十二时辰养生比现代医学强多了!

老祖宗的十二时辰养生比现代医学强多了!

老祖宗的十二时辰养生比现代医学强多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 大自然春华秋实, 有夏花冬雪,人也一样,也有着自己的生命节律,这就是生物钟, 《黄帝内经》告诉人们,人体是一个最无为、最自足的系统,如果偏离了它无为、自足的本性,必然要生病,因此, 一定要因循身体的本性,这样身体才是和谐健康的。

子时——胆经当令子时就是夜里11点到凌晨1点,我们现在用小时来表示,过去用的是时辰,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

夜里11点到凌晨1点“胆经当令”,即胆经值班。

古代养生非常重视改时刻,因为子时就是一阳初生,从这一刻起,人体阳气开始生发。

我们常常在八九点感到困倦,但是到了11点以后又精神了,也是这个原因。

那么,“胆经当令”时,我们要做些什么呢?很简单,就是睡觉,因为这个时候养的是刚刚生发的阳气,如果你在半夜还不睡觉,第二天就会无精打采。

子时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这段时间是肝经值班,也就是我们的“肝经当令”。

中医讲“肝主藏血”,肝不仅具有造血的功能,还具有藏血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也就是疏泄功能,人体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于肝的疏泄功能。

比如,你总是生气或郁闷,就会抑制肝的疏泄和生发功能,就会产生气郁。

肝的第二个功能是“主筋”,所谓筋,就是连缀人体四肢百骸的有弹性的筋膜。

当人体的弹性出现问题,如阳痿(肝经是绕阴器而行的)、痔疮都是“肝主筋”功能出现问题,“肝经当令”,我们要做的还是睡觉。

《黄帝内经》说肝是将军之官,是主谋略的,只有肝气养足了才能够“谋略出焉”。

丑时寅时一一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段时间为肺经值班,肺经在«黄帝内经»里被称为“相傅之官”, 相就是宰相,傅就是师傅,就是皇帝的宰相或老师, 所以在人体内,只有肺的位置高于心(君主之官) ,人体气机也是从肺经开始的, 它“主一身之气”“主治节”,而在寅时,也就是凌晨3点到5点,人体气血需要重新分配,如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都要由肺经来调配,而这个重新分配的过程,一定要在是深度睡眠当中来完成的,因此,这个时间应该是人睡得最香的时侯,如果这个时侯醒来,说明人体气不足。

漂亮的中医时空钟

漂亮的中医时空钟

漂亮的中医时空钟钟面简述(从内到外):太极图:核心圈为太极图,这个是普及性的常识,不再赘述。

河图:第二圈由黑白点符号组成的是河图。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

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28宿。

)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如下: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所谓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所谓的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所谓的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所谓的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所谓的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洛书:第三圈河图外围以带圈数字代表的一圈是洛书,限于钟面位置所限,此处以数字代替。

洛书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见下左图)。

洛书与中医的象数之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与九宫图(见下右图)也息息相关。

口诀: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为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十二经络与时辰:第四圈是十二经络与相应时辰的旺相关系图,简介如下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2023《中医时间医学课件》contents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中医时间医学的方法•中医时间医学的实证研究•中医时间医学的未来发展目录01中医时间医学概述中医时间医学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时间规律和时间医学分支的学科。

中医时间医学定义中医时间医学具有整体观、系统观、动态观、辩证观等特点,强调以时间因素为重要考量,注重天人合一、因时制宜、因时宜忌等原则。

中医时间医学的特点定义与特点起源和发展中医时间医学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

现代研究和发展现代中医时间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等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时间医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历史经络理论经络是中医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系统在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断、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阴阳五行理论中医时间医学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指导,运用五行养生法,调和阴阳平衡。

脏腑理论中医时间医学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脏腑功能的失调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同时,脏腑理论也是中医时间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基础。

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02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总结词中医时间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是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调节人体作息、饮食、运动等,以达到预防疾病、延长寿命的目的。

饮食调节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人体生物钟节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调节饮食寒热、温凉等,以维护身体健康。

运动健身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选择适当的运动时间和方式,如晨练、傍晚锻炼等,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调节作息根据人体生物钟节律,合理安排睡眠、起床、工作、休息等时间,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养生保健临床治疗中医时间医学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是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奇的中医“时间医学”
~~~~~~~~~~~~~~~~~~~~~~~~~~介绍一些中医时间医学的知识——昼夜侍,不离床
罗大伦
昨天看到沈阳报纸上的一则新闻,说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自己居住,结果这一天,自己去厨房做饭,不小心跌倒在地上,结果跌得很重,自己站不起来了,又没有力气喊出来,于是在地上躺着,不吃不喝,整整三天。

这个时候,邻居有经常接济老人的,发现老人三天没有出门了,于是大家一起商量,从窗户看一下老人,一看不得了,发现老人正躺在地上,这样,大家请锁匠开门,送老人去了医院。

所幸老人没有生命危险。

我看了这个新闻,心中酸楚,这种晚年,真的比较凄凉啊。

在看报纸的时候,我就把新闻念了。

母亲听到,也很感慨,她说我们小区,昨天有位老人和她聊天,这位老人的孩子在国外,她自己一人生活在这里,患糖尿病,每天要扎三次胰岛素,买菜做饭,都是自己张罗,她对母亲说,自己有时候低血糖,这低血糖会很危险的,她感慨,不一定哪一天,自己悄悄的,说走就走了。

我和母亲说,以后我们多多照应她一下吧,也够可怜的。

为何讲这些内容呢?因为我们今天
说的是《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昼夜侍,不离床”。

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就是父母了,《弟子规》里面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当父母身体出了问题,做孩子的,要尽力照顾,最好要做到白天晚上,都关注父母的身体状态,不能松懈。

那么,为何要“昼夜侍”呢?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昼夜侍,可以全方位地观察患者的情况,掌握疾病的规律。

这门学问,叫时间医学。

中医认为,白天和夜晚,是阴阳交叠运行的,人体会随之而调整,白天阳气运行,夜里阳气潜藏,阴气用事。

所以《黄帝内经》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

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意思是说,多是清晨的时候,患者感觉很清爽精神,这是“旦慧”;然后白天比较安稳,这是“昼安”;等到了下午,夕阳西下了,患者往往开始病情加重,这是“夕加”;然后,到了夜里,病情一般会严重,这是“夜甚”。

黄帝问岐伯,为何会如此呢?岐伯回答,因为人是和大自然对应的啊,大自然有这样的规律,则人也会如此变化,人的正气的每天不同时间的变化,决定了邪气发作的强
度,所以会如此变化啊。

这个“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讲的是一般病的规律,但是,人体生病的变化,还不仅仅于此。

中医里面还有另外的理论,比如经络学说中,有子午流注学说(详情请向yiyitongxiu公众号回复“子午流注”查看---无事闲人),这个学说认为,人经络之气的循行,是有规律的,按照十二个时辰,流注不同的经络,流注到哪个经络,这个经络就“当令”,也就是说执行任务,甚至连穴位的开阖,也有此规律。

这个流注的过程是这样的:寅时(3点至5点),肺经;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
辰时(7点至9点),胃经;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如果发现一个症状,总是在同一个时间出现,则可以分析是否该经有问题了。

比如,很多肾病患者,问过我这样的问题,为何
总是在下午五点钟到七点钟左右,腰酸的会严重呢?答案是很清楚的,这个时间段,是肾经当令,肾经出问题的人,在此时会更加难受。

再举个例子,曾经有位凤凰卫视的女士,问我为何她最近突然每天清晨一定会在三点到五点之间醒来?我说:“你最近的压力一定非常大了,是吧?”她回答说:“是的,可是,这与早醒有何关系呢?”因为,中医里面,还有一套时间体系,这个体系里面,早晨对应肝,中午对应心,下午对应肺,晚上对应肾,脾是每个时间都对应的根本。

这是另外一个时间体系,和前面的子午流注可以共同使用,当压力大的时候,肝火旺盛,容易早晨出问题,而且,肝火会融化肺金,这叫木火刑金,意思是情绪系统的郁滞,会导致呼吸系统的病变。

早晨三点到五点肺经当令,所以这个时间容易出问题。

所以,两个时间诊断体系相交叉,可以共同诊断,这样异常早醒的人,往往是压力大,导致肺经出了问题。

所以,我告诉她如何按摩肺经和肝经(查看肺经和肝经的位置,请向yiyitongxiu 公众号回复“经络图”。

---无事闲人),结果,大约一周左右,她说症状就消失,早晨可以睡个好觉了。

在中医里面,这几种时间医学的体系,是共同使用的,有的时候会叠加,有的时候会单独出现信息,每个信息都会有效,我们会把这些信息拿来综合考虑分析的。

在中国古代,很多名家对于时间医学都十分精通,比如,清代著名的医生叶
天士,他在给患者服用泻心火的药物的时候,往往让患者中午服药,因为此时心经用事,心经的经气最旺;而在服用补脾的药物的时候,往往让患者在晚上服用,因为上午的辰时和巳时,是脾胃经气最强的时候,而对应的时间,则是经气最弱的时候,此时服用滋补该经的药物,效果更好。

现在,时间医学在国际上也蓬勃发展,西医也发现,人体的激素等等水平,并非全天分泌均匀的,而是有着时间的节律的,所以很多疾病在一天里面,有着明显的发病规律,比如心脏病患者的死亡时间,往往在夜里,比如治疗哮喘的激素类药物,往往在清晨使用效果更好等等。

目前,时间医学也出现了自己的亚分支,如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护理学等。

所以,如果我们掌握了这样的理论,一旦父母夜里身体出现不适,我们可以做个初步的分析,或者,可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信息,没准就能发现疾病的元凶呢!要知道,根据时间医学的理论,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病情,我每次询问患者的情况,都会努力收集有关发病的时间性的信息,比如,什么时间咳嗽的严重?发烧什么时间严重?比如,瘀血导致的疼痛,就有这样的特点,白天轻,或者白天根本就没事儿,可是,到了晚上却严重。

根据这种特点,可以判断是否有瘀血,比如有很多男士,晚上躺在床上腰痛,白天是好人一个,没有症状。

这是肾虚吗?不是的,绝大
多数是瘀血导致的,活血化瘀,可以迅速见效。

可见,我们不能小瞧这个“昼夜侍,不离床”,如果我们能仔细观察,照顾父母,就可能找出更多的调理身体的信息和依据。

它反应了我们做子女的,爱自己的父母,要为父母解除病痛的一种努力。

同时,在照顾生病的父母时,如果能做到“昼夜侍,不离床”也会减少很多父母的痛苦的。

比如,有的老人,生病后需要插鼻饲管,将食物直接打到胃里面,这样,患者的口中就会非常干燥,此时,需要照顾的人细心观察,常常用棉签蘸淡盐水来擦拭,这就是一个需要细心的工作,如果做了,对老人的身体非常好。

还有老人,因为生病,常年卧床,如果照顾不勤,没有常常为老人翻身,则老人会生褥疮,褥疮一旦出现,会比较难以治疗,而且患者会非常痛苦。

我常常见到,一些老人卧床很多年了,可是因为儿女照顾得及时周到,所以皮肤保持得非常好,这是令人赞叹的啊。

还有些小病,比如感冒,有的时候老人白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可是晚上会发烧,此时,如果心不细,甚至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老人在发烧。

我见过有的子女,我一问老人的体温,他们能给我报出老人晚上22点、24点、2点、4点的不同体温,要知道,这些体温确实是不同的,老人的体温在不同的时间段是确实有起伏的,这就为医家提供了分析的信息,这样的子女,让我钦佩,这是真的孝子啊。

我这里讲的,都是成年人如何照顾老人
的,那么,为什么给孩子讲的,要写这么多大人的内容呢?记得有位名家讲过:在孩子这么小的年龄,任何说教式的理论教育效果都不佳,最佳的教育,只有一条,就是家长去做,孩子看到,这种耳闻目濡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所谓时间医学的内容,都是方法,而支撑这些方法的,是孩子对父母深深的爱。

(本文转载自罗大伦博士的博客
/luodalun)【延伸阅读】中医角度如何从胃口、睡眠、牙龈、甲印、大小便等方面正确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请向yiyitongxiu公众号回复“健康的八大标准”,查看已故著名中医师倪海厦先生的文章《判断自己是否健康的八大标准(强烈推荐!)》(新微友请先加关注,方法见文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