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公开课教学教案
新教师公开课《蒙古族舞蹈》教案

新教师公开课《蒙古族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蒙古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3. 通过学习蒙古族舞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姿。
2. 蒙古族舞蹈的音乐特点和节奏。
3. 蒙古族舞蹈的文化背景和历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姿的掌握。
2. 难点:蒙古族舞蹈的音乐节奏感和舞姿的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舞蹈教室。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舞蹈镜、把杆。
3. 教学资料:蒙古族舞蹈视频、音乐、图片。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介绍蒙古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马步、手势、身姿等,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练习。
3. 舞姿组合练习(10分钟)教师教授蒙古族舞蹈的舞姿组合,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加强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4. 音乐节奏感培养(5分钟)教师播放蒙古族舞蹈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姿练习,提高音乐节奏感。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蒙古族舞蹈的特点和要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舞蹈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2. 运用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运用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舞姿组合练习,加强合作与交流。
4. 运用音乐教学法,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节奏,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终结性评价:在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评价其舞姿和节奏感。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蒙古族舞蹈比赛,展示学习成果,提高自信心。
2. 邀请蒙古族舞蹈艺术家进行课堂教学或讲座,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
初中音乐舞蹈公开课教案

初中音乐舞蹈公开课教案1. 了解音乐舞蹈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舞蹈动作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公开课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舞蹈理论知识2. 音乐舞蹈欣赏3. 音乐舞蹈表演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播放一段流行音乐或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舞蹈的魅力。
2. 音乐舞蹈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音乐舞蹈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舞蹈动作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舞蹈的相关知识。
3. 音乐舞蹈欣赏(15分钟)教师播放几段不同风格的舞蹈视频,如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等,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舞蹈的动作、音乐、舞美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音乐舞蹈表演(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一段舞蹈进行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舞蹈动作,并进行表演。
期间,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舞蹈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舞蹈,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舞蹈表演水平3. 学生音乐舞蹈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舞蹈视频素材3. 音响设备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音乐舞蹈素养,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
2. 课堂氛围应轻松愉快,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舞蹈。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幼儿园《多彩的舞蹈世界》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多彩的舞蹈世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不同舞蹈的风格和魅力,激发对舞蹈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节奏感。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舞蹈类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欣赏不同舞蹈,感受其特点,引导幼儿尝试简单模仿。
2.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舞蹈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欣赏法、体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1.收集不同风格舞蹈的视频片段,如民族舞、芭蕾舞、拉丁舞等。
2.准备一些简单的舞蹈道具,如纱巾、扇子等。
3.制作教学课件,展示舞蹈图片和介绍。
五、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播放一段欢快的舞蹈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舞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跳舞开心吗?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不同的舞蹈呢?”2.欣赏不同舞蹈风格(15分钟)播放民族舞视频片段,如傣族舞、蒙古族舞等。
介绍民族舞的特点,如服装特色、动作特点等。
提问:“民族舞的衣服漂亮吗?他们的动作像什么呢?”播放芭蕾舞视频片段。
讲解芭蕾舞的优雅姿态和基本动作要求。
提问:“芭蕾舞演员的姿势好看吗?像什么呢?”播放拉丁舞视频片段。
介绍拉丁舞的热情活力和节奏特点。
提问:“拉丁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呢?”3.了解舞蹈的作用(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展示人们在不同场合跳舞的图片。
引导幼儿讨论舞蹈的作用,如可以表达快乐、锻炼身体、庆祝节日等。
4.幼儿体验舞蹈(15分钟)分发简单的舞蹈道具,如纱巾、扇子等。
教师带领幼儿分别模仿民族舞、芭蕾舞、拉丁舞的一些简单动作,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舞蹈的魅力。
5.展示与分享(5分钟)请幼儿展示自己模仿的舞蹈动作。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不同舞蹈的感受和喜欢的舞蹈类型。
6.总结(2分钟)总结不同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欣赏舞蹈,感受艺术之美。
六、教学延伸1.在班级区角设置舞蹈表演区,投放舞蹈道具,让幼儿自由表演。
2.组织幼儿观看舞蹈演出或参加幼儿园的文艺活动。
高中舞蹈公开课及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高中舞蹈公开课二、授课对象:高中学生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风格和特点,培养对舞蹈的兴趣。
2. 通过舞蹈基本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和运用。
2. 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舞蹈音乐、舞蹈教材、舞蹈服等。
2. 场地:宽敞的舞蹈教室。
七、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风格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欣赏并思考舞蹈的美。
2. 基本功训练(1)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3. 舞蹈组合练习(1)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表演展示(1)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所学成果。
(2)教师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舞蹈的基本功和表现力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风格和特点,培养对舞蹈的兴趣。
2. 通过舞蹈基本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和运用。
2. 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舞蹈音乐、舞蹈教材、舞蹈服等。
2. 场地:宽敞的舞蹈教室。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风格和特点,播放舞蹈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功训练: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动作,学生跟随学习,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舞蹈组合练习: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学习,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舞蹈课公开课跳舞教案

舞蹈课公开课跳舞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舞蹈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提高舞蹈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 教室内放置音响设备。
2. 准备好音乐和舞蹈教学视频。
3. 准备好舞蹈教学用具。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首先,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好身体。
2. 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接着,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舞蹈的基本动作,如转身、跳跃、摆臂等。
并结合音乐,向学生展示这些基本动作的表现形式。
3. 舞蹈技巧训练。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后,老师可以进行舞蹈技巧的训练。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反复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
4. 舞蹈表演。
最后,老师可以选择一段简单的舞蹈,让学生进行表演。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以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舞蹈。
同时,老师还需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热情。
七、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舞蹈课公开课的教学,学生对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舞蹈表现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舞蹈的热爱,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现能力。
舞蹈课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20篇_1

舞蹈课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20篇舞蹈课教案(一):课题: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还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资料:一、介绍舞蹈基本功的作用:1、经过练习可到达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以及较准确地移动重心的能2、开发智力,表现美。
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而应当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也就是不能死学,学死。
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要发展形象思维,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
二、教学生练习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1、素质训练: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刚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不一样,在理解与理解本事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的距离。
2、形体训练:形体练习即塑造身体的体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到达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
形体练习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3、技巧训练:学生在有必须的身体素质本事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
技巧有必须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本事、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
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练习为主,力求到达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4、舞姿训练: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
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教给学生。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来完成教学。
舞蹈班公开课教案

舞蹈班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舞蹈班公开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舞蹈班公开课,让学生展示他们在舞蹈技巧、表达能力和舞蹈理解方面的进步。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吸引更多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促进他们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教案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 引导学生进行全身热身活动,包括拉伸、关节活动和简单的舞蹈动作。
- 鼓励学生放松身心,准备好接下来的课程。
2. 技巧训练(20分钟)-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舞蹈水平,选择适当的技巧训练内容。
- 分组进行基本的舞蹈动作练习,如转体、跳跃、平衡等。
- 强调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舞蹈习惯。
3. 舞蹈编排(30分钟)- 选择一段适合学生水平的舞蹈曲目,并将其分成几个小节。
- 逐步教授每个小节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
- 引导学生理解舞蹈的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帮助他们更好地演绎舞蹈。
4. 团队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排练舞蹈。
- 鼓励学生相互帮助、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舞蹈编排。
-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5. 表演准备(15分钟)- 指导学生进行最后的舞蹈表演准备,包括舞台布置、音乐调试等。
- 强调舞台礼仪和自信心的培养,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舞蹈才华。
6. 公开演出(10分钟)- 邀请其他班级、家长和学校工作人员观看学生的舞蹈表演。
- 在演出前向观众介绍舞蹈节目,并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技巧和表达能力。
- 在演出结束后,给予学生鼓励和认可,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热身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动作的正确性。
2. 考察学生在技巧训练中的进步和掌握情况。
3. 评估学生在舞蹈编排中的舞蹈表达和动作准确性。
4. 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5. 评估学生在公开演出中的舞台表现和自信心展示。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参加舞蹈比赛或演出,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的机会。
2. 鼓励学生参加舞蹈培训班或舞蹈工作坊,提升舞蹈技巧和艺术素养。
教师技能大赛舞蹈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教师技能大赛舞蹈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当前教育体系中,舞蹈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特举办教师技能大赛,以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水平。
本文档旨在为参赛教师提供一份关于舞蹈教学的教案,帮助他们在比赛中展示出色的教学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升审美素养;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舞蹈教学项目:拉丁舞(恰恰舞)教学时长:3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介绍恰恰舞的由来与特点;2. 体验音乐,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节拍感知训练;3. 音乐联想,通过播放恰恰舞音乐,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生活中与恰恰舞相关的场景;4. 示范动作,教师进行基本动作的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动作,初步学习舞蹈基础动作。
第二课时:1. 温习与巩固,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基础动作,加强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与记忆;2.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模仿,分组小练习,每组展示自己的恰恰舞基本动作;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与动作的配合训练,通过几组学生的舞蹈表演,培养艺术表现力;第三课时:1. 引导学生进行编排,分组创作自己的恰恰舞小节目;2. 指导学生进行编舞排练,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3. 学生表演,每组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恰恰舞小节目,展现学生的创造力与舞蹈表演能力;4.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表现。
五、教学要点1. 恰恰舞基本动作的示范和模仿;2. 音乐与动作的配合训练;3. 编排与表演的指导;4.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
六、教学评估1. 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2. 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与表达能力;3. 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造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与学习其他舞蹈表演,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2. 组织学生参加舞蹈比赛或演出,提高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3. 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采艺少儿舞蹈团一级班公开课教案
一、开场语:
各位家长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白忙中抽空来这一次的公开课活动,这次的公开课主要是以展示为主,有两部份内容:一部份是软开度展示另一部份舞蹈组合展示。
舞蹈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科目,我们既然给孩子选着了舞蹈,那么请大家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养成一个不轻易放弃的学习习惯。
已经给孩子报名考级的家长,请在暑假班期间务必让孩子做到不缺课不迟到,让孩子在考级中考出自己的好成绩。
好,首先请大家欣赏孩子们带来的软开度展示。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好,起立,请叉腰。
(开音乐孩子做热身活动)
二、展示的内容(“()”里是老师的在每一个音乐结束后的语言)
软开度展示:
1、热身活动(这是热身活动,我们在每一次上课前都会给孩子热热身,让孩子把身体的各部位都活动开来,这样孩子在练功时就不容易拉伤。
)
2、手位和站坐姿训练(刚才展示的是舞蹈课中基本手位和站、坐姿训练。
有了好的姿态就有了好的基础。
)
3、勾绷脚前压腿、旁压腿
4、压胯
5、小飞机
6、把杆耗腰
7、跪立耗腰(在教孩子练功时,我们严格的遵循科学性和规范性,让孩子掌握正确的练功方法,掌握正确的练功方法非常重要,可避免孩子在练功时给身体的发育带来不良因素。
接下来是组合展示,在舞蹈组合的教学中,我主要是以培养兴趣为主,有了兴趣的支撑学习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
舞蹈小组合展示:
1、小雨点
2、小星星洗澡
3、蜗牛
4、拍拍手点点头
5、再见曲
6、走步
7、音乐反应曲一、二(在这个小组合中,我们以游戏的方式向幼儿进行节拍的训练,让幼儿幼儿通过语言、动作、节拍地统一,从而培养幼儿敏锐的节拍感。
)
8、扩指
9、前压腿
10、蹦跳步(好,小朋友今天的表现真棒!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咕嘎嘎咕嘎嘎……耶耶耶”请双抱坐。
)
三、结束语:
家长们,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如果家长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课后与我交流,再次谢谢大家!(小朋友,起立,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