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二上 《玲玲的画》教学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5.玲玲的画(课堂实录)

2020-2021年最新人教部编版(统编版)《玲玲的画》课堂实录一、谈话引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喜欢画画。
说到画画,我还有一个小秘密呢,想听吗?生:想听师:前两天我买了一件白色的t恤,雪白雪白的,我特别喜欢。
出示PPT1(白t恤)可是在我画画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彩滴在了我雪白的t恤上,我觉得这件衣服不能再穿了,我伤心极了。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自由发言)师:谢谢同学们帮我想了这么多办法。
有一位小朋友也热心地帮助了我,在她的帮助下,我这件衣服变得更漂亮了。
你们想看看吗?出示PPT2(涂鸦t恤)师:你们想认识这位聪明的小朋友吗?生:想2.师:瞧,她来了。
出示PPT3(玲玲图片)师:谁愿意和玲玲打个招呼?生:玲玲你好。
(指名打招呼,一齐打招呼)3.师:玲玲今天啊给我们大家带来了许多小礼物,你想得到它吗?生:想师:正确的认读生字,并能给它组个词或说一句话,这个小礼物就归你了。
师:谁愿意得到第一份礼物?出示生字卡片(筋、幅、叭、脏、详、催、奖)师:出示“玲”的识字卡片,(生认读“玲”)它还有很多的兄弟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生:领、零、岭、龄……4.师: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了这么多的兄弟们。
玲玲也和大家一样,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课《玲玲的画》。
(板书课题)师: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师:同学们对这些生字宝宝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风采?师: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仔细看,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读文)师:(评价朗读)下面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玲玲画了一张画,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在爸爸的指点下玲玲修改了画,这幅画最后得了一等奖。
师:那么这样一张弄脏的画怎么会得一等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关于这幅画的故事。
三、感悟、品析课文1.师:(课件出示:玲玲的画)PPT4(第一幅画)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
《玲玲的画》教学实录及评析

《玲玲的画》教学实录及评析作者:唐婉卞志娟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2020年第3期唐婉卞志娟一、课前游戏师:(出示:令)什么字?生:令。
师:如果加页字旁,就变成我们学过的——生:带领的“领”。
师:加金字旁,就变成——生:铃声的“铃”。
师:现在,请猜猜看,白蛉的“蛉”是什么旁?(出示白蛉图)看,这就是白蛉。
生:虫字旁。
师:理由呢?生:它是一种虫子。
师:对不对呢,打个小问号。
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大胆猜测,还要借助字典、拼音等工具,小心求证。
请大家把字典翻到第310和311页,看看我们猜的内容对不对。
(生投入地翻字典,然后小声兴奋地讨论着。
)师:你们很厉害,猜的内容都对!根据字的意思,我们可以猜出字的偏旁。
请大家继续猜猜看,“玲”字可能与什么有关?生:和名字有关吧。
师:你是说很多人的名字中都有“玲”。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人们的名字中都喜欢用“玲”呢?生:可能和石头有关。
师:那可不是普通的石头,是玉石。
这个偏旁,我们通常叫它王字旁,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斜玉旁,表示美玉。
玲,玉石碰击发出的好听声音,玲玲盈耳。
美的字,用美的名,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叫玲玲,我们今天的故事叫《玲玲的画》。
(生读课题,“的”字读得拖沓。
)师:“的”很受人们的欢迎,但,它谦虚、低调,发音总是轻轻、短短的,跟着老师念课题。
(生读课题)【评析:导入课题从“玲”入手,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进入“令”的组字学习中,通过猜测、求证,在让学生明白字的音、形、义的同时,悄然明白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强化了字理教学。
这个导入环节,识字的思维不断转换,既温故知新,又主动探索求证,拓展了识字的面,指导了识字方法。
浓郁的识字意味,就像是盈耳的“玲”,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迹。
】二、发现汉字多变之趣师:请同学们翻开书第32页,用你喜欢的方式,也可以借助旁边的熟字猜读,再用拼音验证的方法认读蓝线条中的生字。
一会儿,我们做识字游戏。
(师生做“生字跑得快,火车快快开”的游戏,并随机纠正生字读音。
玲玲的画优秀教学实录

玲玲的画优秀教学实录课前沟通:师生相互介绍,拉近师生关系。
〔本想做个小游戏来缓和一下同学的焦灼心理,可能我太焦灼了,看着那些孩子一双双小眼睛瞪着我,我就径直来了个自我介绍,然后同学告知我说班里也有个孩子姓薛,我就和这个孩子认识了一下,就顺着思路和其他孩子进行了简约的问好。
我感觉开场虽然也很自然,但方式太陈旧,没有新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爱画画你们都喜爱吗?生:是师:谁认为我画的画是班里最棒的?许多同学举手。
师:哎呀,咱们班同学都这么自信!这么多同学画画都特别好!老师今日也给你们带来一位小伙伴,她的画也画的特别好,而且她画的画还得过奖,那这位小伙伴叫什么呢?〔师生一起板书:玲玲,强调“玲”字的书写规章。
接着书写课题:玲玲的画〕〔这个环节我们四位老师都是师生共同书写课题,但是齐老师和赵老师都给同学介绍了“玲”的偏旁:斜玉旁,并介绍了斜玉旁的“玲”字的含义。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偏旁,却暴露了我知识的匮乏,我只教给了同学“王”旁,自己也是第一次听到“斜玉旁”,这就是我平常死教教材,只教教材的结果。
这是我平常广泛涉猎课外书籍的缺憾。
〕师:今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玲玲的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认会生字,读通课文,积累自己喜爱的句子。
二、自读课文,圈画生字师: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看课下的注音,在读完课文后,圈出本课的生字,标出自然段。
〔我只考虑让同学借助课下注音来识字,却忽视了文中还有个别生字同学不认识,如:糟。
对于同学自己解决不了的生字,我没有给同学以援助,也没有教给同学方法,比犹如桌相互请教或者请教老师,或者查字典。
我觉得这是我备课的时候忽视了同学的已知水平,没有依据同学的学情来设计教学方法,而只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来考虑教学内容。
这是我前期预备失误之一。
〕生开始读课文,有的边读边标自然段和生字,有的读完再标自然段和生字。
〔这个环节用了7分钟,同学们把时间都花在了圈画生字上,许多孩子读完一遍课文后,找不到生字,因此花费了大量时间,原来我让同学圈画生字的目的就是援助他们扫清文字障碍,从而更轻松地朗读课文,结果却分散了同学读课文的时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本文旨在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借助故事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技能、表现学生能力,以及提取有效教学内容、实施有序教学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评析该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堂教学;技能;能力;教学策略1、言近年来,学校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更加注重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交互性,注重学习模式的多元,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的提升。
学校也提出改革的构想,要求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思维、优秀的教学策略,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活跃有趣,使学生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中,落实到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上。
而助力教师实施这样的改革,以及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教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是近年来语文部编编写的一本教材,它以有趣的故事,浅显易懂的篇幅,丰富的学习活动,贴近学生语言实际,以及精心设计的典型课堂教学实录,都可以为老师提供参考。
本文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借助故事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学生技能、表现学生能力,以及提取有效教学内容、实施有序教学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评析该教学的成效。
2、《玲玲的画》内容简介《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是一本以玲玲这个小女孩为主角的故事,讲述了她在写作业中开始爱上写画,用画表达心中的情感,并获得父母的认可。
教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以有趣的故事,浅显易懂的篇幅,丰富的学习活动,贴近学生语言实际,以及精心设计的典型课堂教学实录,都可以为老师提供参考。
本文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玲玲的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探究该课程对学生技能、表现学生能力、教学内容及策略实施的成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课堂实录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课堂实录《玲玲的画》课堂实录一、谈话引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喜欢画画。
说到画画,我还有一个小秘密呢,想听吗?生:想听师:前两天我买了一件白色的t恤,雪白雪白的,我特别喜欢。
出示PPT1(白t恤)可是在我画画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彩滴在了我雪白的t恤上,我觉得这件衣服不能再穿了,我伤心极了。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自由发言)师:谢谢同学们帮我想了这么多办法。
有一位小朋友也热心地帮助了我,在她的帮助下,我这件衣服变得更漂亮了。
你们想看看吗?出示PPT2(涂鸦t恤)师:你们想认识这位聪明的小朋友吗?生:想2.师:瞧,她来了。
出示PPT3(玲玲图片)师:谁愿意和玲玲打个招呼?生:玲玲你好。
(指名打招呼,一齐打招呼)3.师:玲玲今天啊给我们大家带来了许多小礼物,你想得到它吗?生:想师:正确的认读生字,并能给它组个词或说一句话,这个小礼物就归你了。
师:谁愿意得到第一份礼物?出示生字卡片(筋、幅、叭、脏、详、催、奖)师:出示“玲”的识字卡片,(生认读“玲”)它还有很多的兄弟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生:领、零、岭、龄……4.师: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了这么多的兄弟们。
玲玲也和大家一样,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课《玲玲的画》。
(板书课题)师: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意师:同学们对这些生字宝宝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风采?师: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仔细看,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读文)师:(评价朗读)下面谁能告诉大家,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玲玲画了一张画,不小心把画弄脏了,在爸爸的指点下玲玲修改了画,这幅画最后得了一等奖。
师:那么这样一张弄脏的画怎么会得一等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关于这幅画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玲玲的画》是一篇文言文课文,构思精巧,内容丰富,在当前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该课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玲玲出身清贫,被收养,日子过得充实,但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爱和重视,失望而悲伤;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玲玲勤奋好学,并独立开始学习画画,自己绘制了一幅三生花;第三部分介绍了绘画后,玲玲被评为当年的优秀画手,而自己的作品也引起了众人的称赞,给了玲玲最后的肯定。
二、实录1、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中,我首先阅读了整篇课文,把握了课文的大意,并复习了其中的重点词汇。
接着,我准备了有关童话故事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之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最后,我制作了图画词汇卡,为学生提供查询使用。
2、课堂教学(1)开始上课,我引述了故事《白雪公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文的题目,并引出了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对课文的主题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
(3)介绍了课文的各个部分,学生上台叙述课文,并通过投票形式把握课文的内涵。
(4)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通过学生的发言,探讨课文中出现的社会现象,从而让学生能够识别出社会问题,认识社会伦理道德。
(6)最后,我利用实物进行复述训练,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
三、评析从教学实录来看,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恰当、结构清晰,循序渐进,动静结合,多媒体元素融汇。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自上而下的讲解、和学生进行讨论、多媒体辅助等,并不断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自主研究语文课文。
最后,本堂课的教学过程有效地、充分地落实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重视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玲玲的画》教学实录

玲玲的画课堂实录设计理念1、以学生随文识字,教师引导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产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0个要求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关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写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坏事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过程一、猜谜引课题1、师:老师知道大家特别聪明,我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挑战!生:能!师:在古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他动脑筋想办法,从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还记得他的谁吗?生:司马光。
师:还有一种鸟,它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生:乌鸦。
师: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很可爱,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认识她吗?生:想!师:(出示头像)她的名字叫玲玲,我们一起和玲玲打个招呼吧!一起喊喊玲玲的名字。
生:玲玲。
师:(出示“玲”)这个字就读“líng”,也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字,跟老师一起读。
(指名读)“玲”多用于人名,第二个音读轻声,来和老师一起读。
玲玲!生:玲玲。
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生:左面一个王字旁,右边一个令。
师:它还有很多的兄弟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生:领、零、岭、龄……师: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了这么多的兄弟们。
(学写“玲”)现在我们把玲玲的名字写在田字格里,就起手来和老师一起写。
(师边写边说笔画)。
同学们会写了吗?生:会写了。
师:我们在本子上写上玲玲的名字。
(生写,师巡视)师:看谁写得既美观又漂亮。
写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他写的是不是好看,如果他写得漂亮,就在那个字的旁边画上一颗小星星。
生:相互检查。
2、师:大家写得真好看,如果你在坐的精神点,老师就更喜欢你了!玲玲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滴25课《玲玲的画》。
《玲玲的画》教案

《玲玲的画》教学案例一、背景《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
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在上课之前,要与学生沟通,要先自我介绍,自己有什么爱好?你们有什么爱好?例如:你们喜欢画画吗?都喜欢画什么?……)二、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画画﹝点击课件:出示第一副图﹞看,这副画漂不漂亮?(漂亮)知道这是谁画的吗?(想)﹝出示第二副图﹞大家看,这个小女孩正在向我们打招呼呢!请大声把她的名字叫出来(玲玲;让学生齐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玲玲的画》。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并齐读)师:大家看到这个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吗?(生说自己的问题)﹝表扬生的探究能力强﹞(有生问“玲玲画得怎么样?”一生紧接说“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这时可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自由读课文,并课文中的生字找出来。
)师:大家读书可真认真啊!现在,有一些生字宝宝出现在我们面前﹝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它们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愿意)有谁愿意第一个来认识它们?﹝此时,若有错误,师先领读两遍,生跟读注意“叭”是个形声字)﹞有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真好,我们来跟着他读一读,好不好?师:刚才同学们是看拼音认生字,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的“小帽子”摘掉,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点一位学生读,再请小老师再来读,最后齐读)我们来玩开火车的游戏:火车要开了(学生读)火车顺利到站了。
(同学们,火车开的真不错)(要用快速、紧张的语气来说)大家注意,现在火车提速了,看看谁的火车开得最快。
(学生快速开火车)火车顺利到站了师:看到大家交了这么多生字朋友,我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玲玲的画
教学片段实录
◆边读边悟,联系实际明理(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分角色读第2、3自然段。
(生分角色朗读)
师:一切似乎非常顺利,不过,意外出现了……(出示第4自然段)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师:(出示图画)看一下被弄脏的画,还漂亮吗?玲玲为什么哭了起来?
生:不漂亮了。
玲玲哭是因为画被弄脏了,并且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师:回答很准确。
那爸爸是怎样安慰她的呢?
生:(齐读)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师:对呀,爸爸提醒得对。
如果是你,你会画什么呢?
生1:我会画一只黑白相间的小猫。
生2:我会画黑色的斑纹。
…………
师:大家的创意真不错!我们来看一下玲玲是怎样做的。
生:(读)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玲玲满意地笑了。
师:你们想不想看玲玲的新作品?
生:(齐说)想。
师:(出示画了小狗的新画)好看吗?大家觉得会得奖吗?
生:真好看,比刚才那幅画还漂亮。
如果我是评委,肯定给它评一等奖。
师:故事到这里结束了。
请你找出描写玲玲心情变化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谈论交流,师总结,屏幕出示)
师:玲玲是怎样由伤心到满意的呢?
生:在爸爸的指点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师:通过这件事,爸爸告诉玲玲一个道理,一起来看(大屏幕出示)……
生:(齐读)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师:这里的“坏事”“好事”分别指的是什么呢?
生1:“坏事”指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
生2:“好事”指玲玲的画更好了。
师:很好,你们理解得很透彻。
那么,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坏事变好事”的经历呢?
生1:有一次,我把裤子弄破了,妈妈在破了的地方缝上一个小白兔布贴。
生2:有一次,我玩儿的时候,不小心把水彩弄到墙上了,我就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朵花,爸爸妈妈不仅没有骂我,还说不错。
…………
师:看来,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
(师生齐读:天空虽有乌云,但乌云的上面,总会有太阳在照耀。
)
赏析:本文的情节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确。
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的语气。
同时,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爸爸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在分角色读、个别读的基础上先悟再说,联系生活实际理
解爸爸所说的话,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