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乌拉特后旗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_调研报告完整篇.doc

乌拉特后旗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_调研报告乌拉特后旗地处巴彦淖尔盟西北部,地域辽阔,地类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平均海拔1300—1500米左右,属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全旗荒漠化和沙化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
(一)土地利用现状总土地面积2.5万平方公里,占巴盟总土地面积的38%。
其中高平原区2879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78%,山地丘陵区721万亩,占19%,山前套区75万亩,占3%。
全旗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335万亩,其中有林地1.4万亩,灌木林地183万亩,疏林地0.0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89万亩,宜林地1147万亩,全旗森林覆被率为5.1%。
现有耕地7万亩,全部为沙质耕地,占总面积的0.2%,人均占有耕地2.7亩。
草场2395.57万亩,其它用地29.99万亩。
其中:沙化土地总面积1627.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4%,其中可治理面积1200万亩。
(二)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全旗平均水资源总量21297.3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年径流542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5980.0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资源8910.39万立方米。
境内地表水分为两大水系,分水岭南面是以黄河侵蚀基准面的外流水系,主要有13条河沟,大部分为间歇河,水量小;分水岭以北是内陆水系,是南北流向,最终流向蒙古境内和旗境内的戈壁、沙漠地区,内流河水量都很小,常常见不到地表径流。
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入渗,渠道渗漏、灌溉入渗以及山前侧渗为主。
(三)牧业资源现状全旗现有存栏大小畜64万头(只),其中大畜5000峰,小畜63.5只。
1999年测算,乌拉特后旗草场的适宜载畜量为28.64万绵羊单位,但实际载畜量则为65万头(只),超出正常载畜量37万头(只)。
2003年测算,乌拉特后旗草场的适宜载畜量为32.21万绵羊单位,适宜载畜量88亩/只。
年畜牧业产值为8485.1万元,年商品率为28%。
风雨兼程七十年 关山塞漠铸就辉煌——数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乌拉特

MAGNIFICENT 70 YEARS6风雨兼程七十年 关山塞漠铸就辉煌■文/ 张兆林——数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乌拉特后旗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95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边境旗。
1970年建旗,1981年更名为乌拉特后旗。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乌拉特后旗各族人民群众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0年来乌拉特草原到处呈现出政通人和、边疆稳固、人人思进的欣欣向荣景象。
一、全旗经济总量快速攀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旗初始,全旗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地区生产总值只有0.29亿元,人均864元,改革开放使全旗各项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努力,截止2018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8亿元,年均递增12.6%,是1978年的236倍,人均GDP达到101573元,年均递增12.7%,是1978年的118倍,人均GDP在内蒙古自治区全部103个旗县区中排32位。
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全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全旗财政总收入只有668万元,1984年突破1000万元,2004年突破1亿元,跃升为全国县域经济快速提升百强旗县,2007年突破10亿元,跨入全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旗县,2012年跨入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旗和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旗县行列,2018年全旗财政总收入完成18.7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281倍和439倍,年均分别递增15.1%和16.4%。
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736元,在内蒙古百家旗县中排第九位。
表1 新中国成立以来乌拉特后旗部分年份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变化示意图二、产业调整进程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乌拉特后旗1970年建旗,那时全旗的主要经济特征是面积大、人口少、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是一个典型的边境牧区贫困旗县。
2011年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巴彦淖尔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巴彦淖尔市统计局(2012年3月10日)2011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市、赶超崛起的目标,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自治区统计局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1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4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414.1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66.0亿元,增长9.1%。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8%;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9.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7:56.3:24.0演进为19.3:57.6:23.1。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万元大关,达到4.3万元人民币,增长11.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6676美元。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6%。
分城乡看,城市上涨4.8%,农村上涨4.4%。
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0.0%,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9个百分点,是全市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主要推手。
烟酒类价格上涨2.7%,衣着类价格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居住类价格上涨3.9%。
从生产资料价格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6.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3%。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89.2万人,比上年增加0.1万人。
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0.2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低于控制目标0.2个百分点。
全市共完成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8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01.7%。
完成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村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04,23(2 ) :7-11基于Logistic 模型的农村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张宇1,王娇2,赵翔宇1**收稿日期 2021-02-1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7YJC630218).作者简介张宇(1980-),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通讯作者简介赵翔宇(2000-),女,山东诸城人,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1.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 要 基于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巴彦淖尔市10个村庄477户农户抽样调研,对该区域农民宅基地外部 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的文化程度、家庭主要经济收入的来源、城市生活偏 好、对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等4个变量对巴彦淖尔市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明显的影响,并为促进今后宅基地流转工作提出建议.关键词logistic 模型;宅基地;外部流转;流转意愿中图分类号O212;F32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2441 (2021 )02-0007鄄05在许多地区的住宅建设项目中,宅基地已经作为重要的基本构成部分.在中国城市发展用地普遍面临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困境下,宅基地流转对于有效缓解住宅建设项目中的供需矛盾、增加乡镇 农民收入、提高乡镇宅基地资源集约度和利用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对于综合开发利用农村土地和新建宅基地给予高度关注: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到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以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为重点,许多地区也在不断深化试点工作,探究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形成了许多具有地区特色的实际典型样本〔I -2】.当前,国内学者已经在宅基地的流转领域开展了较为丰富的课题和研究,主要集中于宅基地流转的必要性[3]、流转模式、流转价格和收益分配、流转制度、流转意向和影响因素[4]等几个方面,关于农户流转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是通过Probit 模型、Logit 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I 5】,基于区域差异[6]、农户类型、农户生计[7]等角度进行研究.多数研究认为,影响当前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和 使用意愿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政策、市场、环境等,也有接受教育的程度、偏好、家族文化特征等内部条件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农户宅基地流转和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主要是指拥有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是否愿意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以外的经济组织.总体而言,关于农户宅基地流转问题,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户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继续分析现有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位于内蒙古中部的巴彦淖尔市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研究,从农户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1. 1研究区域概况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东邻包头市,西接阿拉善盟,北与蒙古国接壤,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相望,地理战略位置重要.巴彦淖尔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热量均较为充足,降水量较少,8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四季分明,非常适合各类蔬菜瓜果的种植,而且地域辽阔,境内有乌拉特山,草场面积广阔,是非常典型的农牧民共同生活的地区.下辖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等共1个市辖区、2个县、4个旗.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5.0亿元,同比增长5.2% ,城镇化率达到55.6%,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33元,同比增长&5%.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是,该地区存在牧区型、甚至农牧混居型的宅基地,宅基地以内部流转形式为主,闲置宅基地较多.1.2数据来源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7-2018年对巴彦淖尔市10个村庄为期1年的问卷调查,范围包括巴彦淖尔市下辖的1个市辖区、2个县、4个旗的石兰计村、巴音满都呼嘎查、和胜乡、丰三社、连荣村、新乐村、永利村、春光村、乌兰布和农场和阿贵高勒嘎查等10个村庄.为提高调研数据的真实性和调查信息的准确性,问卷采取访谈问答方式,并由调查员认真记录调查问卷,得到巴彦淖尔市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基本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51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77份,有效率为93.5%(见表1).表1有效问卷分布表序号区县(旗)村调查问卷数量所占比例/%1乌拉特中旗石兰计村5711.92乌拉特后旗巴音满都呼嘎查4810.13五原县和胜乡、丰三社9519.94临河区连荣村、新乐村8117.05乌拉特前旗阿贵高勒嘎查418.66磴口县乌兰布和农场5611.77杭锦后旗永利村、春光村9920.8被调查农民男性278人,女性199人;年龄主要集中在31~45岁,占样本总数的51.15%;文化水平以小学为主,占54.3%.家庭总人口数在3~6人之间,劳动人口数大多为2人,占82%;家庭主要收入以农业为主,占74.2%;家庭年收入水平20000元及以下、100000元及以上所占比例较小,占26%.宅基地的数量大多限制在1处,占77%,19.3%的农户拥有2处宅基地;多数农户的宅基地总面积控制在240平方米以下,仅有4.9%的农户宅基地总面积在240平方米以上;宅基地的利用方式以自家居住为主,占70.9%,存在38.8%的闲置情况.56.8%的农户对于城市生活没有偏好,且占60.8%的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没有充分了解.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得出,被调查农户中44.4%的农户愿意流转宅基地,55.6%的农户不愿意流转宅基地.2研究方法2.1模型选择本文主要分析巴彦淖尔市10个村庄农户的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因变量为“是否愿意流转宅基地”,其结果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种情况,是一个二分类变量,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将“愿意流转宅基地”定义为“1”“不愿意流转宅基地”定义为“0”.模型如下:P=exp(00+茁,X l+02X2+03X3+…+0n X n)1+exp(00+0,X,+02X2+03X3+…+0n X n),其中,P是愿意流转宅基地的概率;00为常数,与X,无关,表示当自变量全为0时,农户愿意进行宅基地流转与不愿意进行宅基地流转概率之比的自然对数值;0i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X,,X2,X3,…,X n表示各自变量.2.2变量的选取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参与宅基地流转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本研究参考已有研究[8],结合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宅基地资源禀赋特征、认知特征4个方面选取变第2期张宇,等: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村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9量,测度影响农户宅基地外部流转的因素(见表2).表2变量定义及赋值类别变量变量赋值预期性别男=1,女=0+个人特征年龄臆51=1,>51=2-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初中以上=2+家庭总人口数3人及以下=1,4人=2,5人及以上=3-家庭特征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业=1,非农业=2+家庭年收入水平2万以下=1,2万~4万=2,4万~6万=3,6万及以上=4+家庭劳动人口数1人=1,2人=2,3人及以上=3+家庭拥有宅基地数量1处=1,2处=2,3处及以上=3+宅基地资源家庭宅基地面积170m2及以下=1,170~240m2=2,240m2及以上=3+禀赋特征宅基地利用方式自住=1,闲置=2,出租=3,其他=4-是否存在闲置宅基地存在=1,不存在=2+城市生活偏好非常偏好=1,有一定偏好=2,没有偏好=3+认知特征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1,有一定了解=2,不了解=3+如果愿意流转宅基地,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流转出租=1,出售=2,置换宅基地或商品房=3,其他=4+2.2.1反映农户个人特征的变量选取性别、年龄、文化水平3个变量表征农户个人特征.通常男性与女性相比更愿意流转宅基地;农户年龄越大,思想越保守,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相比之下进城获取的非农就业机会较少,不愿意流转宅基地;文化素质水平越高,学习和掌握非农技能更容易,更有能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从而顺利适应城市生活,且易于理解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越强. 2.2.2反映农户家庭特征的变量选取家庭总人口数、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水平、家庭劳动人口数4个变量表征农户家庭特征.家庭的总人口数越多,宅基地流转后的生活负担越重,农户流转意愿也越弱;以非农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年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户,对农村生产生活的依赖性越弱,越具备进城生活的基本条件,流转宅基地的意愿越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生产所需劳动力日益减少,家庭劳动人口数越多,剩余劳动力相应增加,而剩余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该种情形下发生宅基地外部流转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2.2.3反映宅基地资源禀赋特征的变量选取家庭拥有宅基地数量、宅基地面积、宅基地利用方式、是否存在闲置宅基地4个变量表征宅基地资源禀赋特征.农户拥有的宅基地数量越多、面积越大,特别是存在闲置的情况下,如果流转宅基地将获得额外收益,农户越倾向于流转宅基地.2.2.4反映农户认知特征的变量选取城市生活偏好、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流转宅基地3个变量表征农户认知特征.农户对城市生活越偏好,宅基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农户越倾向于流转宅基地;农户对于宅基地的流转以及有关政策的认识和了解越深,越愿意流转自己的宅基地.农户更倾向出租、出售、置换等方式流转宅基地.3结果与分析3.1回归结果对建立的回归模型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2对数似然值为162.446,Cox& Snell R方值为0.459,Nagelkerke R方值为0.614,模型拟合程度较好,详细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3.2回归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农户文化程度、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城市生活偏好、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4个变量对农户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1)文化水平对农户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发挥着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农户的文化程度和思想水平越高,越愿意接受流转宅基地.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较了解,更易于学习非农技能,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具备进城生活的基本能力.而被调查的477户农户中,54.3%的农户是小学文化10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水平,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较弱.表3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变量B S.E.Wais df Sig-Exp(B)性别-0.0370.2760.01810.8940.964年龄-0.8720.25012.15410.315 2.392文化水平0.6410.20010.32610.013**0.527家庭总人口数-0.1010.3310.09310.7600.904家庭主要收入来源0.3260.4070.64310.022** 1.386家庭年收入水平0.2430.214 1.28110.258 1.275家庭劳动人口数0.6980.349 3.99410.146 2.009家庭拥有宅基地数量0.3830.304 1.59110.2070.682家庭宅基地面积 1.5940.32923.43410.2610.203宅基地利用方式0.1530.2460.38510.535 1.165是否存在闲置宅基地 1.4390.29723.52910.314 4.217城市生活偏好 1.0840.27115.95110.008***0.338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0.4630.295 2.47110.016**0.629如果愿意流转宅基地,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流转0.0340.0840.16310.686 1.034注:*…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5%的显著性水平.(2)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对农户的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呈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占比越大,农户越倾向于流转宅基地.非农收入占比较大的农户对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依赖性减弱,收入来源多样化,在物质上已经脱离了“宅基地”的保障作用,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3)农户的城市生活偏好与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呈正向变动关系.农户对城市生活越偏好,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越强.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人居生活环境的日趋改善,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在对477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农户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使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偏好程度降低,进而减弱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4)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有关政策的了解程度将会对宅基地外部流转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有关政策了解得越深入,越会积极主动地流转闲置宅基地,获得稳定收入.调查发现,60.8%的农户对于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并不十分了解,存在认知误区,农户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不强.4结论与建议本文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所选择研究区域的巴彦淖尔市10个村庄中存在的闲置宅基地相对较多,农户流转的意愿不高;二是,相比于东部的经济发达地区,该地区农户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本地区典型的特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民年龄、家庭人口数、宅基地使用情况、区位交通环境等,而本地区由于所处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相对较少,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影响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文化水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城市生活偏好、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了解程度.4.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与加大宅基地流转政策宣传并举被调查的农户中,具有小学、初中较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居多,针对此问题,应当大力开展农民教育.通过教育、培训、宣传等途径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强农民对宅基地流转相关问题的认识广度与深度,使之不局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流转,加强外部流转意愿,并能够在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建言献策.同时,针对60.8%的农户对于宅基地的流转及其相关政策没有充分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乡村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途径向农民传播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知识,并积极督促广大基层干部了解和把握宅基地流转相关政策,将其转化成通俗易懂的信息传达给广大农民,使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宅基地相关政策.第2期张宇,等: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村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114.2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户的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意味着对于种植农作物获得收入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对流转宅基地的顾虑也会逐渐减少.在被调查农户中,仅有25.8%的农户以非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大多农户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化.因此,应该通过调整、优化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组织架构,促进农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以增强农民宅基地外部流转意愿.4.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城市牵引力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愿意流转宅基地,城市化水平高,城市牵引力强,农民对城市生活偏好程度高,则越愿意流转宅基地.调查发现,有56.8%的农户对城市生活没有偏好,这是因为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加之各城镇、旗县的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较低.应当加快各个城镇、旗县二、三产业的发展,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对进城农民的就业培训,改善其就业条件,增加就业岗位,打破进城农民的就业壁垒;完善宅基地流转农户的各项社会保障,提供务实的住房保障,提升城市牵引力.参考文献[1]杨贺竹,陆红.基于江苏太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担保的法律问题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7(3):9-12.[2]李成刚,王福君,潘本涛.辽宁海城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经验与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22(1):51-55.[3]翟全军,卞辉.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6(10):10-17.[4]王成量,陈美球,鲁燕飞.突破本村集体宅基地流转的农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3):345-349.[5]王丹秋,廖成泉,胡银根,等.微观福利视角下农户宅基地置换意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4个典型村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1):40-47.[6]髙欣,张安录,李超.社会保障,非农收入预期与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基于上海市金山区、松江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6):89-97.[7]杨雪锋,董晓晨.不同代际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杭州的调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4):44-56.[8]朱新华.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0):129-134.Study on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xternal Transfer ofRural Homestead Based on Logistic ModelZHAO Xiangyu1,ZHANG Yu1,WANG Jiao2(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70,China;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210095,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the data sample of477households in10villages of Bayan-nur was surveyed.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of external transfer of the rural homestead.The results show that farmers'educational level,the source of their main economic income,their preference for urban life,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policies related to the transfer of homestead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willingness to transfer Bayannur homestead. This also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homestead in the future.Key words Logistic model;Homestead;External transfer;Willingness to transfer(责任编辑:张冬冬)。
内蒙古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年末户籍户数(户) 年末户籍人口(人)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 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万元) 第二产业(万元) 第三产业(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万元) 农村牧区经济 耕地面积(公顷) 高标准农田面积(公顷)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公顷) 粮食产量(吨) 油料产量(吨) 肉类总产量(吨) 奶类产量(吨) 规模以上工业 工业企业单位数(个) 工业总产值(万元) 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permanent residents of rural and pastoral areas(yuan)
406607
1151579 164534
3782 895000 162000
30 18
2 241
7 5254 6552 145851 490772
居民生活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The Lives of Residents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all residents(yuan)
The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permanent residents(yuan)
小学学校数(所)
Number of Primary Schools(unit)
普通中学学校数(所)
Number of Regular Secondary Schools(unit)
体育场馆数(个)
内蒙古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Medical Technical Personnel(perso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Contributors(person)
Basic Medical Care Insurance Contributors(person)
2019 3676
49331 113089
549000 121000 219700 208300
20552 153105
58335 6000
81170 236500
90007 19076 445554
17 614091
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
Investment 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10 000 yuan)
Item
Area of Administration(Sq.km) Population
The Registered Households Year-end(household) The Registered Population Year-end(person) Summary Item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Gross Domestic Product(10 000 yuan)
增长(%) Increase Rate(%)
0.0
0.1 -0.5
5.8 4.1 12.4 2.1 -14.6 -3.5
0.4 -6.9 2.5 2.4 37.7 9.6 20.6
贸易外经
Trade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10 000 yuan)
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的思考——基于内蒙古通辽市、

从图2可见:通辽、赤峰两个市的 少数民族聚居旗(市、区)对全市的地 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与人 口聚居比例成正比,可见少数民族聚居 区具有发展潜力且尚未充分开发,但其 财政公共预算支出与公共预算收入严重 失衡,存在较为突出的入不敷出问题。
此外,国家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安 排使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少数民族聚 居区脱贫攻坚的步伐,加强了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边防巩固,被各族群众称为 雪中送炭、灶小火旺的“民族政策钱”“民 族团结钱”。然而,通辽、赤峰两地的 客观条件使其在参照《中央财政专项扶 贫资金管理办法》一一因素法分配资金 额度的考量中 Management
公共怦理
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的思考
—基于内蒙古通辽市、赤峰市的调研
楠顶',甘月文2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乌拉特后旗()15543; 2.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
摘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仍然存在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 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的发展使得各地区采取相对应的政策措施解决问题,根据少数民族聚居 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内蒙古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本文从财力增长、产业发展、 土地政策、教育医疗、生态建设、人力资源、脱贫工作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内蒙古少数民族聚居区发展面临的现 实问题,并对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少数民族聚居区;差别化;政策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
内蒙古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剧场、影剧院(个)
Theaters,Music Halls and Cinemas(unit)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Number of Beds in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unit)
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人)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
2019 22868
69962 143143
983900 198200 404800 380900
77539 263091
92585 5533
101902 276807 109434
25175 4224
34 1433477
房地产开发投资(万元)
Investment 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10 000 yuan)
Item
Area of Administration(Sq.km) Population
The Registered Households Year-end(household) The Registered Population Year-end(person) Summary Item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Gross Domestic Product(10 000 yuan)
24505 33401 18373
增长(%) Increase Rate(%)
0.0
0.9 0.2
7.9 4.0 8.0 3.4 -5.4 -9.8
20-101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Wulatezhong Banner in B 人口
年末户籍户数(户) 年末户籍人口(人)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 生产总值(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序言
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解读报告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
目录
第一节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第二节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
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七、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9)
八、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1)
表2: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表 (3)
表4: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 (3)
表5: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4)
表6: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4 表7: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表 (5)
表8: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同全自治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表 (7)
表12: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表 (7)
表13: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8)
表14: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
上年增长%)8表14: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表 (9)
表16: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