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

合集下载

动物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动物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动物解剖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动物解剖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的内部结构、组织和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动物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动物解剖学的基本概念1. 解剖学的定义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结构、组织和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的科学,它通过解剖和观察来揭示生物体的内部组织和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动物解剖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系统,包括人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

3.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动物解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育和功能。

通过分析各个器官系统的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了解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和适应环境的特征。

4.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意义动物解剖学不仅有助于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还有助于了解生物的进化历史和生物体的适应机制。

此外,动物解剖学还对医学、农业和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物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 实体解剖法实体解剖法是最常用的动物解剖学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动物尸体进行解剖和观察,以揭示其内部结构和器官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手工解剖、切割、分离和观察动物的内部器官和组织来实现。

2. 组织切片法组织切片法是动物解剖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对动物组织进行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以揭示细胞的结构和组织的排列方式。

这种方法对研究动物组织结构和细胞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3. 影像解剖学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解剖学在动物解剖学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采用X射线、CT扫描、MRI等影像技术,可以对动物内部结构进行非侵入式的观察和分析,提供高分辨率的解剖图像。

4. 电子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动物解剖学的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和研究动物细胞和细胞器的微结构,揭示细胞内部的复杂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总结:动物解剖学是研究动物内部结构和器官的科学,通过实体解剖法、组织切片法、影像解剖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生物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动物解剖知识点总结

动物解剖知识点总结

动物解剖知识点总结1.绪论动物解剖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动物体内结构和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及其功能。

它对于探索生命的奥秘,了解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人类医学、动物学、生态学、进化论等学科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解剖学基本原理解剖学是通过对动物体内器官的观察和研究,来了解结构、功能和动物内部器官之间的关系。

其基本原理包括:2.1.解剖术语解剖术语是解剖学的基本语言,它可以用来描述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方向和关系,以及解剖实验和手术操作。

2.2.解剖学的分类解剖学可以分为整体解剖学、比较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

整体解剖学是研究整个动物体内的器官结构和形态,比照不同动物的解剖结构和发育过程,研究它们的异同。

比较解剖学是比较和研究不同种类动物的解剖结构之间的异同,并从中推断动物体内器官的起源、发展和进化关系。

微观解剖学是研究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3.解剖学方法解剖学方法包括解剖台解剖、解剖针、解剖割刀等器械。

在学习解剖学时,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解剖操作方法,学会使用解剖器械,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等。

3. 解剖学的基本器官3.1.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消化腺等。

它主要负责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排泄。

学习消化系统解剖,需要掌握其整体结构、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等。

3.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包括呼吸道和呼吸肌肉等。

它主要负责吸入新鲜空气,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学习呼吸系统解剖,需要掌握其整体结构、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等。

3.3.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等。

它主要负责输送血液和淋巴液,将营养、氧气和激素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学习循环系统解剖,需要掌握其整体结构、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功能等。

3.4.泌尿系统泌尿系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动物解剖生理

动物解剖生理

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解剖生理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器官的构成、生殖、循环、呼吸、消化、运动、感官、神经和代谢等诸多生理过程。

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提高生物学知识水平以及探索生命本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解剖生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各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一、动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1. 动物解剖生理学概述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分支学科,也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其研究方法,物质基础及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相似之处,主要是通过简单器官或者完整体的观察和解剖,运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揭示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

2. 动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原则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人体器官及其组织间存在着各种联系,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2)生物系统原则:人体各系统具有自身的生物特点,不同的系统之间也相互协调和影响。

(3)层次结构原则:人体是由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多个层次构成的,不同层级之间相互联系。

(4)适应性原则:生物体是适应环境的产物,适应能力不同,结构和功能也会不同。

(5)历史进化原则: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不是独立地产生的,而是在历史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二、动物解剖生理学系统分析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以便机体能够吸收和利用。

其中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和胰腺等组织和器官。

口腔和胃主要负责食物的初步消化,口腔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和碳酸酐酶等酶,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分解成糖类,碳酸酐酶则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盐,同时唾液还含有一定量的消毒酶。

而胃则存在有环境酸性,嗜酸性分泌酸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并能杀灭食物中的微生物。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组织,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消化液分解食物,并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入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用于维持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动物解剖学的概念

动物解剖学的概念

动物解剖学的概念动物解剖学是一门研究动物体器官、组织和系统结构的学科,它涉及到动物体的各个部分,包括骨骼、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器官等等。

动物解剖学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畜牧学等学科的基础,也是这些学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种动物种类,从哺乳动物到鸟类、爬行动物、鱼类等,它们之间的器官和系统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通过对动物体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以及疾病发生和演变的规律。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解剖、组织学和生理学等方法。

观察法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动物体的外观、内部器官和组织结构等。

解剖法则是通过手术或化学处理等方法来分离和显露动物体内的各个器官和组织。

组织学方法则是对分离出来的器官或组织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组织学分析,了解其结构和组成。

生理学方法则是对动物体的生理机能进行实验研究,了解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功能。

动物解剖学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等学者就开始了对人体和动物体的研究。

现代动物解剖学的发展得益于生物学、医学、农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也推动了动物解剖学的不断进步。

在实际应用方面,动物解剖学在医学、农学、畜牧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方面,通过对人体和动物体的深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和动物的生理机能和疾病发生规律,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基础数据和支持。

在农学和畜牧学方面,通过对动物体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产性能,为育种、饲养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总之,动物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畜牧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一。

通过对动物体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理机能和疾病发生规律,为人类健康和农业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动物解剖学

动物解剖学

一、名词解释:1、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在尽力呼气能呼出去的最大气量;2、性成熟:家畜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器发育基本完成,开始具有生殖能力,这一时期称为性成熟,性成熟是一个发展过程,开始阶段叫初情期,性成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就可达到体成熟;3、反刍:反刍动物将没有充分咀嚼而咽入瘤胃的饲料经浸泡软化和一定时间的发酵后在休息返回口咽仔细咀嚼的特殊消化运动反刍分为四个阶段逆呕在咀嚼在混入唾液和在吞咽;4、鼻唇镜:反刍动物的上唇中不和两侧鼻孔之间光滑的无毛区域;5、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神经等入肺的地方这些结构被接地组织包在一起为肺根;6、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神经淋巴管胆管出入肝的部位另外处马鹿和骆驼外肝的脏面上有个胆囊;7、肾门:肾内侧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肾的地方;8、膀胱三角:膀胱背侧有一三角区由两侧输尿管口和尿管内口形成粘膜平滑无皱褶;9、血清:血液凝固后在血凝块周围析出的淡黄色滑亮液体即为血清;10、血浆:抗凝血精3000r/M离心30分钟后血液分成两层上层淡黄滑亮液体称为血浆;11、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全身毛细血管静脉前后腔静脉右心房的流动过程;12、肺循环:血液从右心房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的流动过程;13、睾丸下降:胚胎时期睾丸及附睾均位于腹腔腰部出生前后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中若有一侧或两侧睾丸不下降则称为单睾和隐睾;14、舌系带:舌尖与舌体交界处的腹侧的两条鱼口腔相连的粘膜褶;二、填空:1、阴囊壁的五层结构:阴囊皮肤、肉膜、阴囊筋膜、睾外提肌、总鞘膜;2、十二指肠结肠韧带是十二指肠与空肠之间的分界标志;回盲韧带是回肠和空肠之间的界限;3、管状器官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也叫外膜);4、肌肉的辅助器官:筋膜、粘液囊、腱鞘、滑车和籽骨;5、消化方式: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6、鼻包括鼻腔和副鼻窦,鼻腔构造:前端鼻孔,与外界相通,后端鼻后孔,与咽腔相通,腹侧鼻骨、鼻甲骨、鼻软骨,正中:鼻中隔;副鼻窦构造:上颌窦、蝶腭窦、额窦和筛窦;7、反刍胃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8、家畜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9、公畜尿道分三段:尿道骨盆部、尿道峡和尿道阴茎部;10、小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11、口腔与咽的分界咽峡,前壁和侧壁由唇和峡组成,他被牙弓分为两个部分:前部的空腔前庭与后部的固有口腔;三、简答:1、什么是关节?关节辅助结构和基本结构是什么?答:间接连接是指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骨与骨之间不直接连接其间有间隙以附着于关节面以外的结缔组织膜相连能灵活运动也称滑膜连接或关节。

《动物解剖学习指导》绪论

《动物解剖学习指导》绪论

一、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概念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动物(畜禽)机体的形态构造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包括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

(一)解剖学解剖学主要是借助解剖器械刀、剪等用分离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研究动物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的科学,又称大体解剖学。

广义上的解剖学包括大体解剖学和显微解剖学。

解剖学主要在系统和器官水平上研究机体的结构。

(二)组织学组织学主要是借助显微镜研究动物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又称显微解剖学。

这门学科的出现、在解剖学的基础上从宏观向微观发展而成的。

组织学是在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

组织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和器官组织三部分。

(三)胚胎学胚胎学是研究动物个体发生规律的科学。

即研究从受精卵开始到个体形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态、功能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胚胎的早期发育(卵裂、原肠形成、三胚层形成与分化等)、器官发生、胎盘和胎膜。

本课程将介绍动物各系统器官的解剖学和主要器官的组织学,并简要介绍胚胎的早期发育及胎盘和胎膜。

二、学习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意义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各分支课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平台,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着或多或少的知识联系,是学习专业其他课程的先导课程。

另外,洞察动物机体的形态结构,其完美、巧妙、精细,令人叹为观止,能极大满足我们的求知探索欲。

三、学习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方法(一)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动物机体结构复杂,相关名词繁多,在课程学习中,记忆内容较多,容易混淆,难度很大,但实质上本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学习时必须要结合标本、模型、挂图、图谱和活体进行观察和对比,并将动物体结构与人体结构进行比较,以促进理解,强化记忆,并内化形成直观立体形象,同时也要将课堂讲授知识、书本知识与尸体标本模型、活体观察及生产应用联系起来,以做到学有所用,才能学好本门课程。

动物解剖学

动物解剖学

1、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是有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

具有生物合成的能力,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以细胞的分裂、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

2、细胞分裂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3、动物体可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4、头部:包括颅部和面部,颅部位于颅腔周围可分为:枕部、顶部、额部、颞部、耳部和眼部。

面部位于口腔和鼻腔周围,可分为眶下部、鼻部、咬肌部、颊部、唇部、颌部和下颌间隙部。

5、躯干:分为颈部(颈背侧部、颈侧部、颈腹侧部);背胸部:背部(耆甲部、背部)、胸侧部(肋部)和胸腹侧部(胸前部和胸骨部);腰腹部(腰部和腹部);荐臀部;尾部。

6、前肢部:包括肩部、臂部、前臂部(脘部、掌部和指部)和前脚部。

7、后肢部: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后脚部(跗部、跖部和趾部)8、基本切面:矢状面、横断面、额面(水平面)9、掌侧:前肢后面。

跖侧:后肢的后面。

背侧:四肢的前面。

10、骨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其基本物理特性是具有硬度和弹性,化学成分包括:无机物(磷酸钙和碳酸钙)和有机物(骨胶原)。

11、全身骨骼包括中轴骨骼、四肢骨骼、内脏骨。

中轴骨骼包括头骨和躯干骨。

四肢骨骼包括前肢骨和后肢骨。

12、头骨包括颅骨和面骨,由扁骨和不规则骨构成。

13、颅骨由成对的额骨、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枕骨、顶间骨、蝶骨、筛骨构成。

14、面骨由成对的鼻骨、泪骨、颧骨、上颌骨、颌前骨、颚骨、翼骨、鼻甲骨和不成对的犁骨、下颌骨、舌骨构成。

15、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蝶腭窦和筛窦。

因其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故称鼻旁窦。

16、动物头骨特征:马的呈长锥状、猪呈锥状,牛比马短。

马、兔的面骨较长,狗、猫的较短。

牛的额骨上有角突,猪有吻骨。

17、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胸骨。

18、椎骨按位置分为颈骨、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动物解剖学的概念

动物解剖学的概念

动物解剖学的‎概念( 广义)宏观解剖学(Macroa‎n atomy‎): 又称大体解剖‎(Gross anatom‎y):是借助解剖器‎械(刀、剪、锯等),采用切割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来研究健康畜‎(禽)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

微观解剖学(Microa‎n atomy‎):显微解剖学和‎组织学1、矢状面:是与畜体长轴‎平行且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分正中矢状面‎和侧矢状面。

正中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只‎有一个,位于畜体长轴‎的正中线上,将畜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侧矢状面位于‎正中矢状面的‎两侧,可作许多侧矢‎状面。

2 、横断面:是与畜体长轴‎相垂直的切面‎,把畜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头、颈、四肢和各器官‎的横断面是垂‎直长轴的面。

3、水平面(额面):与地面平行且‎与矢状面和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把畜体分成背‎、腹侧两部。

1骨的分类A根据外部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B根据部位分‎为:中轴骨、四肢骨、内脏骨。

2 骨的构造(1)、骨膜:骨外膜、骨内膜(2)、骨质:骨密质、骨松质(3)、骨髓:红骨髓、黄骨髓(4)、骨的血管和神‎经骨盆:由左、右髋骨、荐骨和前3―4个尾椎以及‎两侧的荐坐韧‎带构成。

肋包括肋骨、肋软骨。

真肋: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的肋‎。

假肋:肋软骨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是借助结缔‎组织形成肋弓‎间接的与胸骨‎相连。

牛:真肋8对、假肋5对。

马:真肋8对、假肋10对。

躯干骨1)、脊柱椎骨的一般构‎造:椎体、椎弓、突起(棘突、横突、前后关节突)。

A.颈椎一般7枚,第一颈椎又叫‎寰椎,第二颈椎又叫‎枢椎。

B.胸椎牛13枚、马18枚、猪14或15‎、犬13枚。

C.腰椎牛、马、猪6枚、犬5枚。

D.荐椎牛马通常愈合‎成一块三角形‎的荐骨。

E. 尾椎1)前肢骨:A、肩带部:肩甲骨B、臂部:肱骨C、前臂部:桡骨、尺骨D、前脚部:腕骨、掌骨、指骨腕骨:两列:近列四枚(桡、中、尺、副)远列有变化,牛2枚、马3枚、猪4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及运动系统1.概念矢状面:与动物体长轴平行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额面:与身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平行)与矢状面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

横断面:与动物体长轴相垂直,与地面相垂直的切面,与器官长轴相垂直的切面也叫横断面。

关节:又称间接连接,是骨连接中较普遍的一种形式,形成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滑膜围成关节腔,内有滑液,可进行灵活的运动。

腹白线:位于腹腔侧壁上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向下延伸为宽阔的腱膜,两侧的腱膜在腹中线相互织成形成一白色纤维纵带,称白线。

骨盆:由两侧的髋骨和顶壁的荐骨及前四个尾椎与两侧的荐坐韧带形成的前宽后窄的圆锥型腔。

胸廓: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骨和肋软骨底壁的胸骨组成,胸廓部的肋较短,并于胸骨连接坚固性强但活动范围小,胸廓后部的肋长且弯曲,活动范围大。

门:位于实质性器官上有血管神经淋巴,出入的部位为门。

2.动物躯干和四肢骨骼及主要关节名称(见笔记)3.关节的主要构造及椎骨的一般构造关节:关节面及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有的关节尚有韧带,关节盘等辅助结构。

椎骨的一般形态:组成记住的各段椎骨由于机能不同,形态和构造虽有差异,但基本相似,均由椎体,椎弓和从椎弓发出的突起组成。

椎体:是椎骨的腹侧部分,呈短圆柱形,前有突出的椎头,后有稍凹的椎窝。

相邻的椎体由椎间软骨相连接。

椎弓:是椎体背侧的拱形骨板,椎弓和椎体间围成椎孔,所有椎孔在脊柱中相连而成椎管,主要容纳脊髓。

椎弓基部的前后缘各有一对切迹,相邻椎孔的切迹合成椎间孔,是神经和血管出入椎管的通路。

突起:有三种,从椎弓的中央向背侧伸出的一个突起,称棘突,各段椎骨的棘突形态,长度和方向均不相同,它们主要和韧带附着。

从椎弓基部向两侧伸出的一对突起,称为横突。

从椎弓背侧的前后两缘各伸出一对关节突,与相邻椎弓的关节突形成关节。

4.骨的类型,基本构造,骨的表面形态,解剖学的方位术语骨的类型:长骨短骨不规则骨扁骨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血管神经骨的表面突起:骨面上截然高起的称为隆起,突出较小且有一定范围的称为结节,小的结节称为小结节,较高的突起称为棘突,薄而锐的长形隆起称为嵴,凸出较细的称为线,骨的端部呈球状凸出的部分称为头,膨大成横圆柱且表面具有关节面部分称为髁。

骨表面的凹陷:骨面较大的凹陷称为窝,细长的称为沟,指压状的称为压迹,骨缘的缺刻称为切迹。

骨质内的长形管道称为管,骨面的裂隙称为裂。

骨内空腔称为窦。

方位术语:轴:身体长轴(纵轴)从头端到尾端和地面平行的。

方位:靠近动物体头端的称为前或头侧;靠近尾端的称为后或尾侧;靠近脊柱的一侧称为背侧也就是上面,靠近腹部的一侧称为腹侧也就是下面。

靠近正中矢状面的一侧称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的一侧称为外侧;近端:靠近躯干的一段远端:远离躯干的一端。

前肢和后肢前面称为背侧,后面称为掌侧,后肢后面称为跖侧,前肢内侧称为桡侧,外侧称为尺侧,后肢内侧称为胫侧,外侧称为胐侧。

5.肌肉的分类(形态)结构板状肌多裂肌纺锤形肌环形肌肌肉可分为两部分:能收缩的肌腹和不能收缩的肌腱。

全身浅层肌的名称6.隔上裂孔:隔上共有3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后腔静脉裂孔7.腹腔分区腹前部肋弓以下为剑状软骨部肋弓以上,正中矢状面的两侧为左右季肋部腹中部通过两侧腰椎横突顶端的两个矢状面将腹中部分分为左右髂部和中间部中间部的上半为腰部(肾部)下部为脐部腹后部也被上述两个通过腹中部的矢状面向后延续分为左右腹股沟部中间的耻骨部消化系统8.概念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侧壁向下延伸到网瓣口。

沟两侧隆起的粘膜褶称为食管沟唇。

构成螺旋状扭转。

未断奶的反刍动物食管沟功能完善,吮乳时可闭合成管,成年时食管沟闭合不严。

肝门:在肝的脏面中央有一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肝神经和肝管淋巴管进出的部位,称肝门。

9.齿的类型形态结构齿的类型有切齿犬齿臼齿齿主要由齿质构成,在齿冠的齿质外面覆有光滑而坚硬的呈白色釉质,在齿根的齿质表面有齿骨质,齿根末端有孔通齿腔,腔内有血管,神经和齿髓,齿髓有生长齿质和营养齿组织的作用。

齿有齿冠齿颈和齿根三部分10.单室胃的(外部)结构单室胃可分为单室无腺胃,单室有腺胃和单室混合型胃11.反刍动物胃的组成及瘤胃的位置结构前胃包括:瘤胃,网胃。

瓣胃(无腺体储存食物和发酵分解纤维)真胃:皱胃(有消化腺,有消化作用)瘤胃:是四个胃室中最大的一个,几乎占据整个左腹,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椭圆形,占据腹腔左半部,下半部还伸到腹腔的右半部,前于网胃相通,后达骨盆前口,左侧面(壁面)与脾膈及左侧腹壁相接触,右侧面(脏面)与瓣胃皱胃,肠,肝。

胰接触。

瘤胃前端有通网胃的瘤网口,瘤网口大,其腹侧和两侧有瘤网褶,瘤胃的入口为贲门,在贲门附近瘤胃和网胃无明显分界,形成一个穹窿,称为瘤胃前庭。

12.小肠和大肠的组成小肠三段的分界标志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十二指肠结肠韧带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分解的标志空肠是小肠中最长的一段。

回肠韧带是回肠和空肠分界标志。

呼吸系统13.呼吸道的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14.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面缘分叶)肺位于胸腔内纵膈两侧,左右各一,两侧大小形状略有不同,左大于右,为粉红色,呈海绵状,质软而轻,富有弹性。

肺略呈锥体形,具有三个面和三个缘,有肋面凸,膈面凸,纵膈面和背侧缘腹侧缘和底缘(腹侧缘有心切迹)肺可由外形分为数叶,有尖叶,心叶,膈叶,左右肺膈叶内侧有副叶,心叶不发达,膈叶较大,构成肺的主要部分。

15.肺根的概念肺的纵膈面上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被结缔组织包裹呈束,称为肺根。

16.喉软骨的种类四块五种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形软骨成对的勺状软骨17.肾的位置形态大体结构肾是成对的实质器官,左右各一,略呈豆形,红褐色,位于腹腔背侧腰椎腹侧,腹主动脉和后腔静脉两侧肾表面有一层纤维膜成为被膜,易剥离,营养好的动物在纤维膜外面包有脂肪称肾脂囊,肾的内侧缘有一凹陷称为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之处,肾门里有空隙称为肾窦,内含输尿管的起始部肾盂,肾盏和血管,淋巴管神经。

肾实质由若干肾叶组成,每个肾叶分为表面皮质和深层髓质两部分,皮质部富含血管,有肾小体,每个肾叶的髓质部均呈圆锥形,称肾锥体,肾锥体顶部钝圆,对着肾窦的称为肾乳头。

18.肾的分类及典型动物复肾:鲸科熊懒类有沟多乳头肾:大反刍动物长鼻目牛猿平滑多乳头肾:野猪人平滑单乳头肾:狗马偶蹄类猿猴目生殖系统19.阴囊的分层结构(1)阴囊皮肤:较薄,有少量被毛,内含丰富的皮脂腺和汗腺。

阴囊表面的腹侧正中有阴囊缝,将阴囊从外表分为左右两部。

(2)肉膜:与阴囊皮肤紧贴,不易分离,相当于腹壁的浅筋膜。

在阴囊正中线处形成阴囊中隔,将阴囊分为左、右互不相通的两个腔。

肉膜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3)阴囊筋膜:位于肉膜深面,由腹外斜肌和腹横腱膜延伸而来。

其深面有来自腹内斜肌的睾外提肌,可上提睾丸,与肉膜一同调节阴囊内的温度,以利于精子的发育和生存。

4)鞘膜鞘膜壁层为腹膜经腹股沟管延续至阴囊壁而成,贴陈于腹股沟管和阴囊壁的内层。

鞘膜壁层沿精索和睾丸系膜缘折转被覆于精索,睾丸和附睾表面,称鞘膜脏层,又称固有鞘膜,两者折转处形成睾丸系膜,附睾系膜和输精管系膜。

鞘膜的壁层与脏层之间的腔隙称鞘膜腔,上部狭细称鞘膜管,经鞘膜环与腹膜腔相通。

如果鞘膜环扩大,腹腔中游离度较大的空肠会落入鞘膜管或鞘膜腔,引发腹股沟疝和阴囊疝,去势时,切开阴囊壁各层,切断附睾尾韧带和睾丸系膜,结扎,切断输精管和精索,才能摘除睾丸和附睾。

20.精索的概念精索呈扁平的锥索状,其基部附着于睾丸和附睾上,顶端达腹股沟管内口(腹环)。

索内含睾丸动脉,静脉,神经,淋巴管,睾内提肌和输精管,外面包以固有鞘膜,并借睾丸系膜固定在总鞘膜的后壁。

卵巢门的概念血管、神经沿卵巢系膜出入卵巢附着缘的地方,称卵巢门。

21.子宫分类及其典型动物(1)双子宫:左右两侧子宫未合并,独立存在,分别开口于阴道,或以一共同开口于阴道。

见于袋鼠,兔等。

(2)双角子宫:左右两侧子宫仅后部合并,形成子宫体和子宫颈,前部仍然分开为左右子宫角。

见于马牛猪羊犬等家畜。

(3)单子宫:左右两侧子宫完全合并,仅形成单一的子宫体,以子宫颈开口于阴道,见于人和高等灵长类。

22.睾丸卵巢的位置形态结构睾丸的形态,位置睾丸位于阴囊中,左右各一,呈左右稍扁的椭圆形,表面光滑。

外侧面稍隆凸,与阴囊外侧壁接触,内侧面平坦,于阴囊中隔相贴,一侧有附睾附着,称为附睾缘,另一侧为游离缘,血管和神经进入的一端为睾丸头,接附睾头,另一端为附睾尾,与附睾尾相连。

睾丸的结构被膜:浅层:浆膜鞘膜脏层深层:白膜睾丸纵隔睾丸中隔卵巢的形态位置卵巢一对,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同时还分泌雌激素,以促进替他生殖器官及乳腺的发育。

卵巢由卵巢系膜悬吊在腹腔的腰部,在肾的后方或骨盆前口的两侧,大多数动物的卵巢呈椭圆形,后端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角相连,前端接输卵管伞。

血管,神经沿卵巢系膜出入于卵巢附着缘的地方,称卵巢门,卵巢没有专门排卵的管道,成熟卵细胞破裂时,卵细胞直接从卵巢表面排出,卵巢的形状,大小及组织结构因种类,个体,年龄及性周期而异。

卵巢的组织结构被膜上皮白膜实质皮质髓质23输卵管的结构及各部位的功能峡部输卵管结扎处壶腹部卵子受精处漏斗部输卵管伞确认输卵管的标志子宫部心血管系统24.两个循环的通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全身各部毛细血管网小中大静脉(前后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25.心脏的结构(以图的形式)26.心脏的位置形态结构心脏为中空的肌质器官,外被心包包围,位于胸纵膈内,夹于左右两肺之间,略偏左侧。

心呈侧圆锥形,左右稍扁,上部宽大为心基,有进出心的大血管,位置较固定,下部小,为心尖,是游离的。

心的前缘呈凸向后下方的弧形,大致与胸骨平行:后缘短而直。

心的表面有一冠状沟和左右二纵沟。

冠状沟为环绕心的环状沟,相当于心房和心室的分界,上部为心房,下部为心室,。

左纵沟位于心的左前方,由冠状沟向下延伸,几乎与心后缘平行。

右纵沟位于心的右后方,由冠状沟向下延伸至心尖。

两纵沟相当于心室的分界。

在冠状沟和纵沟内有冠状血管和脂肪。

27.门静脉的概念汇集胃肠和脾的血液,经肝门进入肝内,在小叶间分支成许多小叶间静脉。

小叶间静脉在延伸途中不断分出短小的终末枝,进入肝小叶将血液注入窦状腺内,窦状腺内的血液从小叶周边向中央流动,汇入中央静脉。

淋巴系统28.淋巴系统的形成淋巴系包括淋巴管,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

淋巴管始于组织间隙,管道内含淋巴,最终汇入静脉,因此,可看作是心血管系的辅助结构,淋巴组织是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组织,包括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淋巴小结又分为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主要分布在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

淋巴器官大多由淋巴组织构成,外包有被膜,包括淋巴结,脾,胸腺,扁桃体等,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都能产生淋巴细胞,通过淋巴管或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参与机体的免疫活动,因而淋巴系是机体的主要防御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