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学7
动物解剖学

绪论及运动系统1.概念矢状面:与动物体长轴平行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
额面:与身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平行)与矢状面横断面相垂直的切面。
横断面:与动物体长轴相垂直,与地面相垂直的切面,与器官长轴相垂直的切面也叫横断面。
关节:又称间接连接,是骨连接中较普遍的一种形式,形成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滑膜围成关节腔,内有滑液,可进行灵活的运动。
腹白线:位于腹腔侧壁上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向下延伸为宽阔的腱膜,两侧的腱膜在腹中线相互织成形成一白色纤维纵带,称白线。
骨盆:由两侧的髋骨和顶壁的荐骨及前四个尾椎与两侧的荐坐韧带形成的前宽后窄的圆锥型腔。
胸廓: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骨和肋软骨底壁的胸骨组成,胸廓部的肋较短,并于胸骨连接坚固性强但活动范围小,胸廓后部的肋长且弯曲,活动范围大。
门:位于实质性器官上有血管神经淋巴,出入的部位为门。
2.动物躯干和四肢骨骼及主要关节名称(见笔记)3.关节的主要构造及椎骨的一般构造关节:关节面及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有的关节尚有韧带,关节盘等辅助结构。
椎骨的一般形态:组成记住的各段椎骨由于机能不同,形态和构造虽有差异,但基本相似,均由椎体,椎弓和从椎弓发出的突起组成。
椎体:是椎骨的腹侧部分,呈短圆柱形,前有突出的椎头,后有稍凹的椎窝。
相邻的椎体由椎间软骨相连接。
椎弓:是椎体背侧的拱形骨板,椎弓和椎体间围成椎孔,所有椎孔在脊柱中相连而成椎管,主要容纳脊髓。
椎弓基部的前后缘各有一对切迹,相邻椎孔的切迹合成椎间孔,是神经和血管出入椎管的通路。
突起:有三种,从椎弓的中央向背侧伸出的一个突起,称棘突,各段椎骨的棘突形态,长度和方向均不相同,它们主要和韧带附着。
从椎弓基部向两侧伸出的一对突起,称为横突。
从椎弓背侧的前后两缘各伸出一对关节突,与相邻椎弓的关节突形成关节。
4.骨的类型,基本构造,骨的表面形态,解剖学的方位术语骨的类型:长骨短骨不规则骨扁骨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血管神经骨的表面突起:骨面上截然高起的称为隆起,突出较小且有一定范围的称为结节,小的结节称为小结节,较高的突起称为棘突,薄而锐的长形隆起称为嵴,凸出较细的称为线,骨的端部呈球状凸出的部分称为头,膨大成横圆柱且表面具有关节面部分称为髁。
(动物传染病学实验课件)7 实验七 鸡的解剖,病料处理和接种

实验方法
1. 外部检查 2. 采血 3. 处死和消毒 4. 打开胸腹腔 5. 暴露内脏 6. 记录病变
1.外部检查
精神状态 羽毛、皮肤 眼睛、眼结膜 耳、鼻和口腔 泄殖腔
2.翼下静脉采血
3. 处死和消毒
口腔处死法: 将鸡的两翼和后肢保定,再将上 下颌骨打开,然后用剪刀向沿腭骨深处剪下, 就会剪断上颌动脉而致死;
区,然后用接种针分区涂开,置37℃温箱培养。 3.2 病料处理(组织)
无菌操作取病变组织1-2g,用剪刀剪碎后移入匀 浆器,加入5ml生理盐水用匀浆器研磨均匀。取出 1ml研磨的悬液,加入到1.5ml的EP管中,1000rpm 离心10min,取上清500µl(加入双抗1-5%)。
Hale Waihona Puke 3.3 细胞单层接种四、结果观察和检测
❖ 24-48h后观察细胞病变。 ❖ 细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等。 ❖ 收获鸡胚尿囊液,HA、HI或RT-PCR检测。
鸡解剖实验材料
1. 发病鸡 2. 手套、酒精棉球、碘酒棉球 3. 剪刀、镊子 4. 托盘(鸡)、废液桶 5. 消毒液、肥皂 6. 塑料盆(血液、羽毛和离体组织) 7. 塑料桶(浸湿尸体和羽毛)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是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 的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性强、 敏感性和快速等优点,例如 PCR 、 RFLP 、 核 酸 探 针 技 术和基因序列分析等。
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 的方法进行诊断。
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
三、方法与步骤
3.1 细菌分离 无菌操作切取病变组织1-2g,涂于平皿的1/4
☺ 检卵 自孵育后的第4天开始检卵,每天一次。 孵育4-5日后即可于检卵灯上检查鸡胚受精与否及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卷7(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基础科目(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1.肾小囊的脏层为一层紧贴毛细血管球的细胞,细胞具有初级和次级突起,这种细胞称作A.周细胞B.球内系膜细胞C.球外系膜细胞D.球旁细胞E.足细胞正确答案:E2.肾小体存在于下列哪种结构中A.只存在于皮质迷路B.只存在于髓放线C.只存在于髓质D.皮质和髓质都有E.皮质迷路和髓放线都有正确答案:A3.滤过膜,也叫血尿屏障,是血液滤过形成原尿的结构,下列哪些结构是血液依次滤过的A.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肾小囊B.有孔毛细血管,基膜,足细胞间裂隙C.有孔毛细血管,足细胞,基膜D.足细胞,基膜,有孔毛细血管内皮E.基膜,肾小囊,连续毛细血管内皮正确答案:B4.近端小管和哪种结构直接相连A.远端小管B.肾小囊的壁层C.肾小囊的脏层D.集合小管E.输尿管正确答案:B5.肾皮质的肾小叶,完整应该包括哪些结构A.所有的皮质迷路B.皮质迷路和两侧的髓放线C.髓放线和周围的皮质迷路D.髓放线和周围的皮质、髓质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6.肾皮质中,能够分泌肾素的是哪种细胞A.球旁细胞B.致密斑C.球外系膜细胞D.足细胞E.内皮细胞正确答案:A7.刷状缘位于肾的哪个结构中A.肾小囊B.近端小管C.细段D.远端小管E.集合管正确答案:B8.有关肾小管的描述,下列哪个是不正确的A.近端小管表面有刷状缘B.远端小管细胞质嗜酸性强,染色比近段小管深C.近段小管管腔比远端小管细D.远端小管在血管极一侧,形成致密斑E.在皮质迷路中,近端小管长度长于远端小管正确答案:B9.在睾丸头部,白膜的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A.睾丸纵隔B.睾丸小隔C.睾丸网D.睾丸小叶E.睾丸间质正确答案:A10.睾丸中,精子产生的部位是A.直精小管B.曲精小管C.睾丸网D.睾丸输出小管E.睾丸间质正确答案:B11.雄激素由哪种细胞分泌A.睾丸间质细胞B.精原细胞C.支持细胞D.附睾上皮细胞E.初级精母细胞正确答案:A12.在血睾屏障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B.支持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C.精原细胞之间的胞质桥D.睾丸间质细胞E.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之间的连接正确答案:A13.由初级精母细胞变成精子细胞的过程称为A.繁殖期B.生长期C.成熟期D.成形期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4.动脉周围淋巴鞘出现在哪个淋巴器官A.胸腺B.脾C.淋巴结D.腔上囊E.扁桃体正确答案:B15.脾首先捕获抗原和引起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是哪个区域A.被膜B.动脉周围淋巴鞘C.脾小结D.边缘区E.红髓正确答案:D16.呈圆形或卵圆形,在抗原刺激下增多,主要是B淋巴细胞构成的是下面哪个结构A.淋巴小结B.副皮质区C.皮质淋巴窦D.髓索E.髓窦正确答案:A17.在淋巴结内,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是A.毛细淋巴管B.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后微静脉D.微动脉E.淋巴管正确答案:C18.胸腺小体由哪种细胞构成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上皮性网状细胞D.巨噬细胞E.成纤维细胞正确答案:C19.哪种动物的淋巴结的髓质在皮质外面,称皮髓倒置A.成年猪B.仔猪C.成年犬D.幼犬E.羊正确答案:B20.以下哪种关于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描述是正确的A.淋巴细胞可以进出淋巴管并循环全身B.淋巴细胞可以进出血管并通过血液循环C.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通过淋巴管进入血液,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进入淋巴组织D.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组织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21.淋巴结在免疫反应中的变化,以下哪个描述是错误的A.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结增多B.体液免疫时,髓索内浆细胞增多C.细胞免疫时,副皮质区增大D.细胞免疫时,淋巴窦增大E.免疫反应剧烈时,淋巴结肿大正确答案:D22.内分泌腺组织的特点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腺细胞排列成团、索或滤泡状B.没有导管C.毛细血管丰富D.分泌物作用于周围细胞或通过血液作用于远处细胞E.与外分泌腺一样,也有局浆、顶浆和全浆分泌三种方式正确答案:E23.胚胎发育早期的过程中,哪个顺序是正确的A.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B.受精,卵裂,原肠胚,囊胚C.受精,囊胚,卵裂,原肠胚D.受精,原肠胚,卵裂,囊胚E.囊胚,受精,卵裂,原肠胚正确答案:A24.哪个结构,不是由中胚层发育来的A.肌肉组织B.结缔组织C.心血管内皮D.泌尿生殖器官大部分E.肝细胞正确答案:E25.哺乳动物没有哪种胎膜A.卵黄囊B.卵白囊C.尿囊D.羊膜E.绒毛膜正确答案:B26.犬猫的胎盘是A.上皮绒毛膜胎盘B.结缔绒毛膜胎盘C.内皮绒毛膜胎盘D.血绒毛膜胎盘E.以上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27.以下哪种组织不属于四种基本组织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骨组织D.肌肉组织E.神经组织正确答案:CA.腋神经B.肌皮神经C.桡神经D.尺神经E.正中神经28.支配臂三头肌的是正确答案:C29.有分支分布到皮肤的是正确答案:E30.指背侧第4总神经来自于正确答案:DA.侧脑室B.第三脑室C.中脑导水管D.第四脑室E.中央管31.位于大脑半球内的脑室称为正确答案:A32.环绕丘脑中间块周围的脑室称为正确答案:B33.位于延髓和小脑之间的脑室称为正确答案:D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面神经D.舌咽神经E.迷走神经34.为第3对脑神经,内含副交感纤维,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正确答案:A35.为第9对脑神经,内含副交感纤维,支配腮腺正确答案:D36.为第10对脑神经,内含副交感纤维,支配胸腹腔内脏器官正确答案:EA.输精管壶腹(腺)B.尿道腺C.前列腺D.精囊腺E.尿道球腺37.牛输精管的末段膨大形成正确答案:A38.犬只有一种副性腺为正确答案:C39.猪精囊腺和尿道球腺都非常发达,腺体呈柱状的称正确答案:EA.垂体B.松果体C.甲状腺D.甲状旁腺E.肾上腺40.呈暗红色,猪的左右腺叶与腺峡合成一整块,形如贝壳,位于前6~8气管环腹侧正确答案:C41.位于肾的前内侧,左右各一,牛右侧的呈心形,左侧的呈肾形正确答案:E42.位于颅底蝶鞍的垂体窝内,借漏斗与下丘脑相连正确答案:A43.红褐色卵圆形小体,位于四叠体与丘脑之间,以脚连于丘脑上部正确答案:BA.脾B.腔上囊(泄殖腔囊,法氏囊)C.淋巴结D.扁桃体E.胸腺44.禽类特有的淋巴器官是正确答案:B45.位于鸡腺胃右侧、呈圆形的褐红色器官是正确答案:A46.哺乳动物口、鼻腔内的一些淋巴器官常称为正确答案:D47.鸡体内不存在的淋巴器官是正确答案:C。
动物解剖学

一、名词解释:1、肺活量:用力吸气后在尽力呼气能呼出去的最大气量;2、性成熟:家畜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器发育基本完成,开始具有生殖能力,这一时期称为性成熟,性成熟是一个发展过程,开始阶段叫初情期,性成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就可达到体成熟;3、反刍:反刍动物将没有充分咀嚼而咽入瘤胃的饲料经浸泡软化和一定时间的发酵后在休息返回口咽仔细咀嚼的特殊消化运动反刍分为四个阶段逆呕在咀嚼在混入唾液和在吞咽;4、鼻唇镜:反刍动物的上唇中不和两侧鼻孔之间光滑的无毛区域;5、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神经等入肺的地方这些结构被接地组织包在一起为肺根;6、肝门:是门静脉肝动脉神经淋巴管胆管出入肝的部位另外处马鹿和骆驼外肝的脏面上有个胆囊;7、肾门:肾内侧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肾的地方;8、膀胱三角:膀胱背侧有一三角区由两侧输尿管口和尿管内口形成粘膜平滑无皱褶;9、血清:血液凝固后在血凝块周围析出的淡黄色滑亮液体即为血清;10、血浆:抗凝血精3000r/M离心30分钟后血液分成两层上层淡黄滑亮液体称为血浆;11、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全身毛细血管静脉前后腔静脉右心房的流动过程;12、肺循环:血液从右心房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的流动过程;13、睾丸下降:胚胎时期睾丸及附睾均位于腹腔腰部出生前后经腹股沟管下降到阴囊中若有一侧或两侧睾丸不下降则称为单睾和隐睾;14、舌系带:舌尖与舌体交界处的腹侧的两条鱼口腔相连的粘膜褶;二、填空:1、阴囊壁的五层结构:阴囊皮肤、肉膜、阴囊筋膜、睾外提肌、总鞘膜;2、十二指肠结肠韧带是十二指肠与空肠之间的分界标志;回盲韧带是回肠和空肠之间的界限;3、管状器官的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也叫外膜);4、肌肉的辅助器官:筋膜、粘液囊、腱鞘、滑车和籽骨;5、消化方式: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6、鼻包括鼻腔和副鼻窦,鼻腔构造:前端鼻孔,与外界相通,后端鼻后孔,与咽腔相通,腹侧鼻骨、鼻甲骨、鼻软骨,正中:鼻中隔;副鼻窦构造:上颌窦、蝶腭窦、额窦和筛窦;7、反刍胃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8、家畜副性腺: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9、公畜尿道分三段:尿道骨盆部、尿道峡和尿道阴茎部;10、小肠分为: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11、口腔与咽的分界咽峡,前壁和侧壁由唇和峡组成,他被牙弓分为两个部分:前部的空腔前庭与后部的固有口腔;三、简答:1、什么是关节?关节辅助结构和基本结构是什么?答:间接连接是指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构成骨与骨之间不直接连接其间有间隙以附着于关节面以外的结缔组织膜相连能灵活运动也称滑膜连接或关节。
动物解剖学

第二章 被皮系统
被皮包括皮肤和由皮肤衍生而形成的 特殊器官如蹄、角、毛、乳腺、皮脂 腺、汗腺、羽毛、冠、喙、爪等 第一节 皮肤 一、皮肤的作用 1、保护体内组织,防止异物侵害和 机械损伤作用,是重要的保护器官。 2、具有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
泄废物以及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3、某些特殊器官有防御作用等。 二、皮肤的结构 1、表皮:表皮位于皮肤的最表层, 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表皮内 无血管、淋巴,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从真皮摄取营养。 2、真皮:位于表皮下,是皮肤最厚 的一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内含 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法腺、皮 脂腺等
D、外膜:体腔外管状器官称外膜,体 腔内管状器官称浆膜。 2、实质器官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A、包含器官:肺、肝、肾、胰腺、卵 巢等。 B、结构:实质器官由实质和间质组成。 实质:是实质性器官实现其功能的主 要成分。 间质:在实质器官的外表以及实质之 间,有联系和支架作用,是结缔组织。
十、胰 组成:外分泌部:腺体的大部分是消化腺分泌 胰液 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第二节呼吸系统 一、呼吸系统的器官组成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二、呼吸:家畜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吸 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此种气体交换的过程, 称为呼吸。 三、呼吸气体交换通路: O2 O2 O2 呼吸道 CO2 肺 CO2 肺泡 CO2 血管
3、心脏血管: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 称冠状循环.
右冠状动脉 右冠状沟 毛细血管 主 动 脉 根 室间沟 心尖 右 心 房
心中静脉
心大静脉 毛细血管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 由心脏和血管(A、V、毛细血管)组成 一、心脏 1、外部:心基、心耳、心冠、左纵沟、 右纵沟、心尖、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2、心腔构造及血液心肺循环路径: (前、后腔静脉)---右心房--- 三尖瓣 (右心室口)--- 右心室--- 半月瓣 --- 主 动脉--- 肺小动脉— 毛细血管 — 肺泡 --- 小 --- 肺静脉--- 左心房--- 二 静脉 尖瓣(左心室口)--- C、据肌肉的功能特点、感觉物性、运动 性分为:骨骼肌(横纹肌)、平滑肌、心 肌。 D、据肌肉收缩时对关节的作用,可分为 伸肌、屈肌、肉收肌、外展肌。 5、肌肉的辅助器官:筋膜、粘液囊、腱 鞘、滑车、籽骨。 6、骨骼肌肉的作用: A、肌肉收缩、引起肢体运动。 B、连接作用。 C、保护作用等。
动物解剖学

1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从而为生长和细胞再生提供能量。 从而为生长和细胞再生提供能量。消化器官摄取食 物后,通过机械和化学性消化将食物分解,吸收, 物后,通过机械和化学性消化将食物分解,吸收, 最后排出未吸收的物质和残渣。 最后排出未吸收的物质和残渣。消化道内的细胞还 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消化过程中, 组织, 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消化过程中,神经 组织, 血管和淋巴系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管和淋巴系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附属腺体。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附属腺体。消化管自口一直 延伸到肛门;附属腺体包括唾液腺,肝和胰, 延伸到肛门;附属腺体包括唾液腺,肝和胰,分泌 消化液到消化管。消化管可以分为5 消化液到消化管。消化管可以分为5段: . 口和咽
3
唇
流功能,新生家畜还有吮乳功能。某些动物还具有触毛。 流功能,新生家畜还有吮乳功能。某些动物还具有触毛。唇的 形状取决于采食习惯。马的唇灵敏,活动性强, 形状取决于采食习惯。马的唇灵敏,活动性强,有利于采食并 送食物入口。猫主要是靠牙齿和舌捕食,因此唇不灵活,较小。 送食物入口。猫主要是靠牙齿和舌捕食,因此唇不灵活,较小。 犬的唇自口向后退缩是攻击的信号,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因素, 犬的唇自口向后退缩是攻击的信号,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因素, 但无摄食作用。 猪的上唇形成宽阔湿润且富含腺体的结构, 但无摄食作用。牛,猪的上唇形成宽阔湿润且富含腺体的结构, 牛的称为鼻唇镜,猪的称为吻盘。牛唇感觉不灵敏, 牛的称为鼻唇镜,猪的称为吻盘。牛唇感觉不灵敏,上颚和舌 上有反向排列的乳头,这可以解释牛为什么可以吞噬异物。 上有反向排列的乳头,这可以解释牛为什么可以吞噬异物。犬 和小型反刍动物的上唇均被正中沟分开。 和小型反刍动物的上唇均被正中沟分开。 唇由外层的皮肤,中间的肌层(口轮匝肌,切齿肌等)和口腔 唇由外层的皮肤,中间的肌层(口轮匝肌,切齿肌等) 黏膜构成。肌层所占比例最大,属于表情肌群, 黏膜构成。肌层所占比例最大,属于表情肌群,接受第七对脑 神经—面神经的支配 面神经的支配。 神经 面神经的支配。 颊的结构与唇相似。颊肌形成颊的结构基础,加有唾液腺( 颊的结构与唇相似。颊肌形成颊的结构基础,加有唾液腺(颊 肉食动物则聚集形成颧腺。 腺)肉食动物则聚集形成颧腺。
动物解剖学

横断面和水平面(额面)
7.3. 方 位 术 语 .
前(头侧)/后(尾侧):靠近畜体头端/尾端 头侧) 尾侧) 靠近畜体头端/ 背侧/腹侧:靠近脊柱/远离脊柱的一侧。 背侧/腹侧:靠近脊柱/远离脊柱的一侧。 内侧/外侧:靠近/远离正中矢状面的一侧。 内侧/外侧:靠近/远离正中矢状面的一侧。 浅层/深层:靠近/远离皮肤表面。 浅层/深层:靠近/远离皮肤表面。 近端/远端: 在四肢上靠近/远离躯干的一端。 近端/远端: 在四肢上靠近/远离躯干的一端。 背侧:前肢和后肢的前面都称为背侧。 背侧:前肢和后肢的前面都称为背侧。 掌侧:前肢的后面。 跖侧:后肢的后面。 掌侧:前肢的后面。 跖侧:后肢的后面。 桡侧/尺侧:前肢的内侧/前肢的后外侧。 桡侧/尺侧:前肢的内侧/前肢的后外侧。 胫侧/腓侧:后肢的内侧/后肢的后外侧。 胫侧/腓侧:后肢的内侧/后肢的后外侧。
正中矢状面(左图)和侧矢状面(右图) 正中矢状面(左图)和侧矢状面(右图)
7.2.2 横断面:与畜体的长轴及矢状面均垂直 横断面: 的切面,有无数个。 的切面,有无数个。可将畜体分为前后 两部分。 两部分。 7.2.3 水平面(额面):与畜体长轴及地面 均平 水平面(额面) 与畜体长轴及地面 的切面,与矢状面 横断面垂直的切面, 与矢状面、 行 的切面 与矢状面、横断面垂直的切面, 有无数个。 有无数个。可将畜体分为背侧和腹侧两部 分。 。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宏观解剖学划分如下: 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宏观解剖学划分如下: 功能解剖学( anatomy) 功能解剖学(Functional anatomy) 系统解剖学( anatomy) 系统解剖学(Systemic anatomy) 局部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Topographic anatomy ) 发育解剖学( anatomy) 发育解剖学(Developmental anatomy) 比较解剖学( anatomy) 比较解剖学(Comparative anatomy) X射线解剖学(Radioanatomy) 射线解剖学(Radioanatomy) 神经解剖学(Neuroanatomy) 神经解剖学(Neuroanatomy) 实验解剖学(Experimental 实验解剖学(Experimental anatomy)
家畜解剖学课件Word版

第七章牛心血管系第三篇脉管系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运输: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同时又将其代谢产物送到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
防卫:血液中的一些细胞和抗体能吞噬、杀伤侵入体内的细菌和异物。
内分泌:分泌心钠素和心房肽。
调节体温: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血液:流动在心血管内的液态结缔组织。
心脏是一中空的肌质器官,位于胸腔纵隔内,夹在左、右两肺间,略偏左,呈左、右稍扁的倒立圆锥形。
上部大称为心基,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下部小称为心尖。
冠状沟:靠近心基,呈环状,是心房和心室的外表分界。
左、右纵沟(圆锥旁室间沟和窦下室间沟):是左右心室的外表分界。
中间沟:左心室缘稍前方的一条纵行沟。
牛心脏的体表投影:前缘:位于第2肋间隙或第3肋骨后缘:位于第5肋间隙或第6肋骨心基:位于肩关节水平线心尖:游离,略偏左心腔的构造:心腔以房间隔和室间隔分为左右不相通的两半。
每半又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以房室口相通。
心腔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固有心房:即右心耳呈圆锥形盲囊,内壁有梳状肌。
腔静脉窦:前后腔静脉口到右房室口之间的腔隙。
窦部:右心室血液的流入道;动脉圆锥:右心室血液的流出道。
入口:右房室口,出口:肺动脉口。
左心耳:锥形盲囊左心房窦:肺静脉口到左房室口之间的腔隙。
入口: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左心室窦部:左心室血液流入道;主动脉前庭:左心室血液流出道。
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心壁的构造心外膜:为心包浆膜脏层,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紧贴心肌外面。
心肌:为心壁最厚的一层,心房肌薄,心室肌厚,左心室肌最厚,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
心内膜:薄而光滑,紧贴于心肌内表面,并与血管的内膜相连续。
心脏的血管心脏自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循环,由冠状动脉、毛细血管和心静脉组成。
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由主动脉根部发出,沿冠状沟和左、右纵沟伸延,在心肌内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脏
一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Cor)是一中空的肌质器官,外有心包包裹。心 脏呈左、右稍扁的倒立圆锥形,其前缘凸,后缘短而直: 上部大称心基(Basis cordis),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位置 较固定;下部小且游离,称为心尖(Apexcordis)。 心脏表 面有一环状的冠状沟和两条纵沟,在牛心的后面还有一条 副纵沟。冠状沟(Sulcuscoronarius)靠近心基,是心房和心 室的外表分界,上部为心房,下部为心室。
(三) 心内膜(Endocardium):薄而光滑,紧贴于心肌内表 面,并与血管的内膜相连续。
四. 心脏的血管
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循环,由冠状动脉、 毛细血管和心静脉组成。
(一) 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由主动脉根部发出, 沿冠状沟和左、右纵沟伸延,在心肌内形成丰富的毛细血 管网。 (二) 心静脉:包括心大、心中和心小静脉。心大静脉和 心中静脉伴随左、右冠状动脉分布,最后注入右心房的冠 状窦,心小静脉分成数支,在冠状沟附近直接开口于右心 房。
左心室内也有心横肌。
肺 静 脉
前后腔静脉
左心房
房 中 隔
右心房
左房室口
右房室口
主 动 脉
左心室
室 中 隔
右心室
肺动脉
三. 心壁的构造
(一) 心外膜(Epicardium):为心包浆膜脏层,由间皮和 结缔组织构成,紧贴于心肌外表面。
(二) 心肌(Myocardium):为心壁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心 肌纤维构成,内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心房肌薄,分 深、浅两层,浅层为左右心房共有,深层为各心房所独有。 心室肌较厚,其中左心室壁最厚,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
肺动脉
位于右心室的左上方,也有一纤维环支持, 环上附着有3个半月形的瓣膜,称半月瓣。每片瓣 膜均呈袋状,袋口向着肺动脉。当心室收缩时,瓣 膜开放,血液进入肺动脉;当心室舒张时,室内压 降低,肺动脉内的血液倒流入半月瓣的袋口,使其 相互靠拢,从而关闭肺动脉口,防止血液倒流入右 心室。
(三) 左心房(Atriumsinistrum):
血
管
一. 血管的种类及分布规律
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种: 动脉:管壁厚,富有收缩性和弹性,将血液 由心脏运向畜体各器官; 毛细血管:壁很薄,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 在器官组织内分支互相合成网; 静脉:管壁薄,管腔较大,有些部位的静脉 内有静脉瓣(膜),将全身各部的血液引入 • 心脏的血管。
7.后肢动脉 由腹主动脉分出的髂外动脉是后肢动脉的主干。依据部 位可分成以下几段:
(1)髂外动脉:在腹膜和髂筋膜覆盖下,沿髂骨前缘向后 下方伸延,至耻骨前缘出腹腔。 (2)股动脉:为髂外动脉的直接延续,在股薄肌深面向后 肢远端伸延,可分股前动脉、股后动脉及分布到股内侧皮 下的隐动脉。
动脉
静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左 左 心 心 房 室
主 A
体循环
各 级 A
肺
肺循环
肺 A
右 心 室
右 心 房
前 后 腔 V
各 级 V
毛细 血管
二. 肺循环的血管
肺循环血管包括肺动脉、毛细血管和肺静脉。
肺动脉干:起始于右心室,在主动脉的左侧向上方 延伸,至心基的后上方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与同侧支气管, 一起经肺门入肺,在肺内随支气管而分支,最后在肺泡周 围形成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
2.胸主动脉(Aortathoracica)
主要分支如下: (1)支气管食管动脉 (2)肋间背侧动脉
3.腹主动脉(Aortaabdominalis) 腹主动脉位于腰椎腹侧,向后延伸到第5、第6腰椎处 分成左、右髂内动脉。分支主要有: (1)腹腔动脉 ①脾动脉:最粗,向左伸延,主要分布于脾,并有分 支到胰、胃大弯和网膜。 ②胃左动脉:最细,向贲门延伸,主要分布于胃,并 有分支到胰和食管。 ③肝动脉:由肝门入肝,并有分支到胰、十二指肠、 胃大弯和网膜。
肺静脉:由肺内毛细血管网汇合而成,和肺动脉、 支气管伴行,最后汇合成6~8支肺静脉,由肺门出肺后注 入左心房。
三. 体循环的血管
(一) 体循环的动脉系
主动脉(Aorta)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全身所有的动 脉支都直接或间接自此发出。主动脉起于左心室的主动
脉口,可分为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右前肢
•(4)浦金野氏纤维
(二) 心脏的神经
心脏的运动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前者可兴 奋窦房结,使心肌活动加强,因此称为心加强神经;后者 作用正好相反,所以称为心抑制神经。 心的感觉神经分布于心壁各层,其纤维随交感神经 和迷走神经进入脊髓和脑。
六. 心
包
心包(Pericardium)为包在心脏周围的锥形囊,囊壁由浆膜和 纤维膜组成,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纤维膜是坚韧的结缔组织,与心包胸膜共同构成胸骨心包韧带, 使心脏附着于胸骨。 浆膜分为壁层和脏层。壁层衬于纤维膜的里面,在心基折转后成 为脏层,覆盖于心肌表面形成心外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裂 隙称为心包腔,腔内有少量浆液,可润滑心脏,减少其搏动 时产生的摩擦。
五. 心脏的传导系统和神经支配
(一)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其主要功能
是产生并传导心搏动的冲动至整个心脏,是调整心脏节律 性运动的系统。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 浦金野氏纤维。
窦房结(起搏点)
结间束
房室结
房室束
左束支 右束支
蒲金野氏纤维
(1)窦房结(Nodulus Sinoauri—CUlaris):
5.头颈部动脉 臂头动脉分出的双颈动脉干是头颈部动脉的主干。双 颈动脉干在胸前口分为左、右颈总动脉,在环枕关节处分 为3支: (1)枕动脉:在下颌腺的深面向环椎窝延伸,分布于脑、 脊髓、脑硬膜及头后部的皮肤和肌肉。 (2)颈内动脉:为3个分支中最小的一支,经破裂孔人 颅腔,分布于脑和脑硬膜。 (3)颈外动脉:最粗的一支,又可分为颌外动脉、颞浅 动脉和颌内动脉等较大的分支,分布于面部、口腔、咽、 腮腺、牙齿、眼球、泪腺等。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运输,即通过血液将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组织 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同时又将其代谢产物如C02、 尿素等运送到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 防卫,存在于血液内的一些细胞和抗体,能吞噬、 杀伤及灭活侵入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并能中和它们 所产生的毒素。 内分泌,能分泌心房肽,有利尿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第四章 脉管系统
§4-1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 和静脉)和血液组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进行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使 其中的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动脉是从心脏起始,输送血液到肺和全身各部的血管,沿 途反复分支,管径越分越小,管壁越来越薄,最后移行为 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是连接于动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互相连接成网 状,遍布全身各部。毛细血管壁很薄,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以利于血液和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 静脉是收集血液回心脏的血管,从毛细血管起始逐渐汇集 成小、中、大静脉,最后通入心脏。
(二) 右心室(Ventriculusdexter):
位于心的右前部,顶端向下,不达心尖。其人口为 右房室口,出口为肺动脉口。 右房室口以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环为支架, 环上附着有3个三角形瓣膜,称三尖瓣或右房室瓣。其 游离缘向下垂入心室,通过腱索连于乳头肌。当心房收 缩时,房室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当心室收缩 时,心室内压升高,血液将瓣膜向上推使其相互合拢, 关闭房室口,可防止血液倒流。
(1)左、右冠状动脉:由主动脉的根部分出,大部分 分布到心脏,只有少量小的分支到大血管的起始部。 (2)臂头动脉干:为供血液至头、颈、前肢和胸壁前 部的总动脉干。
(3)锁骨下动脉(A.subclavia):向前下方及外侧呈弓 状延伸,绕过第l肋骨前缘出胸腔,延续为到前肢的腋 动脉。在胸腔内左锁骨下动脉发出的分支有: ①肋颈动脉 ②颈深动脉 ③椎动脉 ④胸内动脉 ⑤颈浅动脉 ⑥双颈动脉干
构成心基的左后部,左心耳也呈圆锥状盲囊, 向左向前突出,内壁也有梳状肌。在左心房背侧 壁的后部,有6~8个肺静脉入口。左心房下方有 一左房室口与左心室相通。
(四) 左心室(Ventriculussinister):
构成心室的左后部,室腔伸达心尖,室腔的上方 有左房室口和主动脉口。左房室口纤维环上附着有两 片瓣膜,称二尖瓣,也叫左房室瓣,其结构和作用同 三尖瓣。 主动脉口为左心室的出口,纤维环上附着有3 个半月瓣,其结构及作用同肺动脉口的半月瓣。
(6)腰动脉:6对,分布于腰腹部的肌肉、皮肤和脊髓。
4.骨盆部动脉
腹主动脉在第6腰椎腹侧分成左、右髂内 动脉,髂内动脉是骨盆部动脉的主干。主要分支 有阴部内动脉 (A. pudendainterna)和闭孔动脉 (A.obturatoria),牛无闭孔动脉,仅有一些小的 闭孔支。分布于骨盆内器官、荐臀部及尾部的肌 肉和皮肤。
位于前腔静脉和右 心耳间界沟内的心外 膜下,除分支到心房 肌外,还分出数支结 间束与房室结相连。
(2)房室结(Nodulusatrioventriculatis): 位于房中隔右 房侧的心内膜下、 冠状窦的前面。
(3)房室束(Fasciculusatrioventriculatis):
房室结的直接延续, 在室中隔上部分为一较 细的右束支(右脚)和一较 粗的左束支(左脚),分别 在室中隔的左室侧和右 室侧心内膜下延伸,分 出小分支至室中隔,还 分出一些分支通过心横 肌到心室侧壁。
6.前肢动脉 依据位置的不同,前肢动脉可分为以下几段: (1)腋动脉:锁骨下动脉出胸腔后即成为腋动脉,位于肩 关节内侧,分出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下动脉。 (2)臂动脉:为腋动脉向下的延续,位于臂部内侧,沿途 除分支分布于喙臂肌、臂二头肌、胸深肌和肱骨 . (3)正中动脉:为臂动脉的延续,位于前臂内侧,分布于 前臂部的肌肉和皮肤。 (4)指总动脉:正中动脉在前臂远端延续为指总动脉,位 于掌骨的掌内侧,分布于前肢远端的皮肤和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