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诗词名篇
明朝咏竹诗

明朝咏竹诗
1.满江红·咏竹
陆容(明代)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2.咏竹
朱元璋(明代)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3.咏竹五首
憨山德清(明代)
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
纵是尘心重,相看亦顿忘。
矫矫凌云姿,风生龙夜吼。
霜雪不知年,真吾岁寒友。
霜干寒如玉,风枝响似琴。
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
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
虚窗人静听,飒飒响琅玕。
咏竹的诗

咏竹的诗咏竹(齐.谢眺)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
竹(梁.刘孝先)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初食笋呈座中(唐. 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霜筠亭(宋.苏轼)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宋.苏辙)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宋.杨万里)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宋.陆游)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春日山中竹(唐.裴说)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赋得阶前嫩竹(陈. 张正见)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梅的诗梅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宋.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唐.李商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唐.李商隐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古代咏竹经典诗词大全

古代咏竹经典诗词大全一切美妙的东西都可以用诗来形容:诗一般的风景,诗一般的国度,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年华,诗一般的时代……我在此整理了古代咏竹诗词大全,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古代咏竹诗词大全11、竹石郑燮〔清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坚韧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
在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
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沉着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这时直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一般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坚韧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详细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由、坚决乐观的性格。
竹子在破裂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坚韧的生命力和坚决的信念。
最终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主动乐观的精神风貌。
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的高风亮节。
2、新竹郑燮〔清代〕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下年一作:明年)比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气的成长又须老一代主动扶持。
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育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气将更好更强大。
3、绝句王庭筠〔元代〕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愿下西厢。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选编了六篇关于介绍“岁寒三友”的名家名篇。
其中《墨竹题图诗》就是其中的重点阅读篇目。
《墨竹题图诗》以“竹”为依托之物,表达了诗画家淡泊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诗歌仅仅四句,却句句含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似写竹,实写人,写出了世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
作者以竹喻人,表现了他特立独行的地品格和爱民思想。
文中的“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一个凄风冷雨之夜,“竹”依然傲然挺立,丝毫无风吹雨打之姿,更让人对竹充满敬佩之意,对诗人充满仰慕之情。
本文的图,竹干很细,但细中有强;着色不多,却浓密有致,全用水墨,更显其傲骨,与众不同。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欣赏图画,理解图解诗的诗情画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体恤百姓的忧伤之情。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板书课题,导入:墨竹题图诗(1)这首诗的题目怎样读?你会吗?(2)墨竹|题图诗---墨竹是一幅画的名称,是一种单用墨画的竹子。
题图诗是一种诗的形式:就是为一幅画题一首和画内容相符的诗句。
(3)小结:所以说,无论是现代文的阅读还是文言文、古诗词的阅读,同学们都要注意读好文章的眼睛----题目。
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4)齐读课题:墨竹题图诗2、预习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1)在预习的过程中,你从这首诗中认识了那几个生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衙(yá):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斋(zhāi):屋子、书房或商店,本诗指的是郑燮的书房。
燮(xiè):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
郑燮《竹石》赏析:坚韧品格与高尚情操的展现

郑燮《竹石》赏析:坚韧品格与高尚情操的展现《竹石》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这首诗不仅是对岩竹的生动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典型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三、创作背景题画诗滥觞于六朝,成熟于唐,勃兴于宋,元、明、清三代皆有发展,尤其至清代达到繁盛,各体兼备,数量浩繁。
在清政府统治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文人不得不遁逃于艺术的小天地中,挥毫弄墨,抒发胸臆。
于是,自然山水、花鸟野趣,往往成为文人、画家遣兴娱怀、托物言志的对象,大多数清代文人或画家都有题画诗。
这首诗是郑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图》上都题有此诗,落款内容与时间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异。
“破岩”时为“乱岩”“乱崖”“破崖”,“万击”又作“万折”,“坚劲”又为“坚净”,“东西南北风”曾为“东南西北风”“颠狂四面风”。
可见他对此诗非常喜爱,常应邀作画题诗赠友,旨在表情达意、借物抒怀,因而时时随兴而为、挥写自如。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首诗为题咏竹石图之作。
郑燮画竹,不但神理俱足,画出竹的各种自然风采,而且常通过题诗赋予竹以人的刚毅风骨和高尚节操,从而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此诗侧重写竹,兼及于石,借歌颂竹子耐风寒和立根于青山破岩之中,寄托自己生活和道德的理想。
竹与梅、兰、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它的身上具有许多美好品德,主要是指凌云冲霄的进取精神,虚心善待的谦逊态度,并兼备梅、兰、菊的“清高”“幽洁”“隐逸”等高风亮节。
咏竹古诗词100首四年级

咏竹古诗词100首四年级《咏竹古诗词100首四年级》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养竹记(唐代-白居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dǐ)砺(lì)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lǚ)及于亭之东南隅(yú),见丛竹于斯,枝叶殄(tiǎn)瘁(cuì),无声无色。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fěi)者斩焉,彗(huì)帚(zhǒu)者刈(yì)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běng)茸荟(huì)郁,有无竹之心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芟(shān)蘙(yì)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
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2、画竹十二首其十二(元代-吴镇)日日行青山,无竹不可留。
可怜春风中,桃李多春愁。
3、竹西亭歌(元代-杨维桢)望娟娟兮云之篁,结氤氲兮成堂。
百草棼而易蘦兮,孰与玩遗芳?■美人之好饰兮,辟氛台而清凉。
岂大原之无所兮,若稽首乎西皇。
虚中以象迹兮,体员以用方。
又乌知吾之所兮,为西为东。
4、高竹八首(宋代-邵雍)高竹逾冬青,四月方易叶。
抽萌如止戈,解箨若脱甲。
咏竹古诗词100首原文

咏竹古诗词100首原文《咏竹古诗词100首原文》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梅花百咏其二十七竹梅(元代-冯子振)乘鸾姑射下罗浮,鼓瑟湘妃出上游。
邂逅江干新话曲,冷香幽翠不曾愁。
2、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移竹植郡斋之东用怀庆朔堂韵(宋代-王十朋)手移修竹傍墙栽,老眼青青为竹开。
独坐书斋谁是伴,清风时作故人来。
3、庭竹(宋代-祝庆夫)庭前修竹长琅玕,任是隆冬不畏寒。
戛玉筛金承雨露,亭亭青翠拂云端。
4、登西南冈卜居遇雨寻竹浪至沣壖萦带…清流茂树云物可赏(唐代-韦应物)登高创危构,林表见川流。
微雨飒已至,萧条川气秋。
下寻密竹尽,忽旷沙际游。
纡曲水分野,绵延稼盈畴。
寒花明废墟,樵牧笑榛丘。
云水成阴澹,竹树更清幽。
适自恋佳赏,复兹永日留。
5、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录毕归北海【录竹(唐代-李白)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6、夜听竹间雨声(宋代-陆游)解酲不用酒,听雨神自清;治疾不用药,听雨体自轻。
我居万竹间,萧瑟送此声。
焚香倚蒲团,袖手坐三更。
人古不自觉,忿欲投隙生。
起歃檐间雨,更与此君盟。
7、西山脩竹已为军兵所伐(元代-蓝仁)朝来伐竹已千竿,始觉籓篱宇宙宽。
照室丹光林外见,隔溪山色座中看。
春秋岂信栽培易,风雨那愁出入难。
凤鸟不来龙已去,空山谁与报平安。
8、题画竹(明代-林环)嶰谷春已深,烟雨何冥冥。
萧然青琅玕,上有孤凤鸣。
清风不时来,忽闻环佩声。
细怀伶伦子,千载已遐征。
谁能截鸣律,吹向轩辕庭。
9、题赵君画竹(宋代-马廷鸾)霜竿操尚特幽奇,直节端如正士姿。
高拂九霄无曲处,古来惟有老天知。
10、夏日写竹漫题(近现代-余菊庵)炎蒸弄笔兴仍在,挥汗忘劳写一回。
却喜此君能解意,萧萧风叶带秋来。
11、病起种竹四首其二(明代-区怀瑞)案牍销尘海,此君方外期。
树人无剪伐,退食伴委蛇。
密箨云中见,疏篁雨后宜。
千年字不灭,只有汗青知。
2025高考总复习语文专题讲解课件:专题五 名篇名句默写

解题方法
类型
题例
解题方法
文化现象、语 (1)(2022新高考Ⅰ)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 开放式情境默写不仅要关注情境的
答案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4)[2018全国Ⅱ,T16(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答案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5)[2018全国Ⅲ,T16(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
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答案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平时要关注诗句所用的手法技巧,答题
技巧型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 时要细读、圈画手法技巧关键词。如
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本题中的“叠字”“听觉”“视觉”。
答案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上下文 衔接型
(2023新课标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 先找出已知情境对应句,再找出其前后
关联式
”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 用、化用的句子一般都有与原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 句相同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便
警惕战乱。
可快速找到要填写的句子,如根
答案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据本题中的“匪亲”即可确定
所要填写的句子。
即练即清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思而不学则殆”阐明了学和思的关系,《荀子·劝学》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竹诗词名篇
咏竹诗词_
竹
郑板桥(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题画
(清)郑板桥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题画竹
郑板桥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道。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题画竹
郑板桥
四十年来来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庭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咏竹
杨万里.宋
凛凛冰霜节。
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
自有月传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山南山北竹婵娟,翠涌青围别有天。
两两三三荷锄去,归来饱饭笋羹鲜。
――清.王慕兰《石门竹枝词》竹
虚怀千秋功过,
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唐·杜牧《题新竹》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
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2007-3-17 18:50回复
唐韦式竹
竹,
临池,似玉。
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
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
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
骖舞阵速。
宋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宋陆游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清郑板桥题画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
清郑板桥题画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清郑板桥题画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清郑板桥篱竹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竹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清丘逢甲题画竹二首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明李日华竹
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束得古书来作枕,梦中熟记筼筜篇。
宋朱子谢刘仲行惠笋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宋黄庭坚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南北朝谢朓咏竹诗
白居易:《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
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於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
明日,履及於亭之东南隅,见丛竹於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
询於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
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篲帚者刈焉,刑馀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
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
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翦弃若是,本性犹存。
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
於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於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於草木,犹贤之於众庶。
鸣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於亭之壁,以贻其後之居斯者,亦欲以闻於今之用贤者云。
白居易咏竹
不用裁为呜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