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完整版(最终)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软件工程的实际操作,加深对软件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 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术;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件需求分析,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需求收集和分析,明确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2. 软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3. 软件编码,根据设计文档,进行软件的编码工作;4. 软件测试,对编码完成的软件进行测试,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实验过程。

1. 软件需求分析阶段。

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小组首先进行了需求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调研,我们明确了软件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文档记录。

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求之间的冲突和不完整之处,因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修正。

2. 软件设计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工作。

在总体设计阶段,我们确定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明确了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关系。

在详细设计阶段,我们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包括算法、数据结构、接口等方面的设计。

3. 软件编码阶段。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了软件的编码工作。

在编码阶段,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文档的要求进行编码,注重代码的规范和可读性。

在编码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单元测试,确保编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4. 软件测试阶段。

在软件编码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软件的测试工作。

在测试阶段,我们采用了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软件进行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方面的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修复。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软件工程试验报告

软件工程试验报告

软件工程试验报告第一篇:软件工程试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需求分析(所属课程:软件工程概论)1.实验目的1.选择要设计的系统,使用UML进行需求分析,了解所要完成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接口需求等。

2.学习实使用Rational Rose 或其它软件工程工具绘制用例图、活动图。

2.实验内容使用Rose 绘制系统的用例图。

1.Rational Rose介绍Rational Rose是基于UML而产生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建模工具。

(1)Rational Rose的特点:λ支持多种语言,如Ada、CORBA、Visual Basic、Java等;λ支持模型的Internet发布;λ可以生成简单、清晰且定制灵活的文档;λ双向工程保证了模型和代码高度一致;λ支持逆向工程,建立代码框架;λ支持多种关系型数据库的建模;λ从需求分析到测试,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都为团队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Rational Rose的作用λ整个开发团队可以使用用例图,来获得一个系统高层次的视图,并且可以协商项目的范畴;λ项目经理可以使用用例图和文档,把项目分解成便于管理的多个模块;λ系统分析员和客户在看到用例规格描述文档的时候,就可以明白系统将会提供什么样的功能;λ技术编写者在看到用例规格描述文档时,就可以着手编写用户手册和培训计划;λ系统分析员和软件开发者在看到时序图和协作图时,就可以明白整个系统的逻辑流程、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消息2.安装Rational Rose ①双击Rational Rose 2007的安装程序,进入安装界面;按照系统提示一步一步完成系统的安装。

其中在选择安装产品时,选择“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并且在设置创建程序位置时,选择创建一个本地的应用程序而非网络的,即选择“Desktop installation from CD”。

②安装成功,进入Rational Rose界面,如图1-1所示。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1. 引言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小组对软件工程的相关原理进行了实践探索。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习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软件项目。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让我们理解并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

通过完成一个小型软件项目,我们可以实际体验到软件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

3. 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种敏捷开发方法作为实验的基本框架,并结合具体需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在产品规划和需求分析阶段,我们与客户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明确了软件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然后,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软件模块。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编码工作,并进行了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最后,我们对软件进行了系统测试,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

4.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敏捷开发的原则进行了任务的拆分和分配。

我们设立了每日的站立会议,用于协调各个团队成员的进展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每个迭代周期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迭代评审,并对下一轮迭代进行规划。

这样的循环持续进行,直到我们完成了整个软件项目。

期间,我们还进行了代码审查和用户反馈收集,以便及时改进。

5. 实验结果最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目标软件的开发,并通过了用户的验收测试。

该软件可以实现用户的基本需求,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在软件开发中,团队合作和迭代开发的重要性。

6.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软件工程的实践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我们经历了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环节,并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小型软件项目。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率方面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软件开发是一个不断迭代、不断优化的过程,只有与团队紧密合作并且持续改进,才能实现最终的成功。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软件工程实验报告(总)第一部分:引言1. 背景软件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和工具应用,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规范和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项目开发,探索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理解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和工作流程;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软件开发中常用的工具和框架,如Git和Scrum。

第二部分:实验设计1.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实验环境如下: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版本控制工具:Git协作工具:Slack2. 实验过程本次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1 需求分析在这个阶段,我们与项目组成员一起收集并分析客户需求,制定软件功能和界面设计的规范。

2.2 软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使用UML图和流程图等工具进行软件设计。

主要包括系统结构设计、类图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2.3 编码实现在这个阶段,我们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使用所选择的编程语言和框架进行编码实现。

2.4 软件测试在编码实现完成后,我们使用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等方法对软件进行测试,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

3.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论坛系统。

该系统支持用户注册、登录、发帖、回帖等功能,并且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

第三部分: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软件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我们掌握了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熟悉了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框架。

虽然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们通过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次实验为我们今后的软件开发和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部分:参考文献张某某,软件工程导论,X出版社,2023赵某某,软件需求工程,X出版社,2023附录UML类图数据库设计文档项目代码仓库。

软件工程实践报告范本完整版

软件工程实践报告范本完整版

软件工程实践报告范本完整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软件工程也因此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软件工程实践报告是对软件工程实践活动的总结归纳,有助于归纳实践经验,找出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优点,进一步提升软件工程的实践水平。

本篇文章将对软件工程实践报告的范本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广大读者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软件工程实践报告内容范本1.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项目背景和意义- 项目目标和范围- 项目所用技术和工具2.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 需求确认和变更管理- 需求分析的方式和方法3.设计开发- 程序设计和体系结构设计- 代码编写和测试- 设计和开发评估4.文档管理- 开发和维护技术文档- 开发和维护用户文档- 文档的版本管理和发布5.质量保障- 质量管理计划和评估- 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客户验收测试和发布管理6.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和任务分配- 进度管理和风险管理- 团队管理和沟通管理7.总结归纳- 实践过程的问题和优点- 实践经验和教训- 后续改进和优化方案三、软件工程实践报告内容解析1.项目介绍:在这一部分中,需要详细介绍所开发的软件项目的名称、背景、意义、目标和范围,以及所用的技术和工具。

这个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对整个项目有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必要的背景和基础。

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软件系统的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并对需求进行确认和变更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需求分析的方式和方法对于软件开发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这个部分需要详细阐述需求分析的方法和过程。

3.设计开发:设计开发是软件工程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也是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最为复杂和繁琐的阶段。

在这一部分,需要详细描述程序设计和体系结构设计,以及代码编写和测试等具体工作的过程和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和开发评估对于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这个部分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细节和需求。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软件开发的流程和规范。

通过完成一个小规模的软件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验步骤2.1 需求分析,我们需要明确软件的需求,确定软件的功能和特性。

通过与项目发起人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进而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明确软件的功能模块、用户界面设计等。

2.2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来实现软件的开发。

我们需要评估各种技术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团队的技术。

,我们还需要评估各种开发工具和框架,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提高开发效率。

2.3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我们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的整体框架和结构,包括软件的层次结构、模块划分和接口设计等。

详细设计阶段则重点关注各个模块的实现细节,包括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等。

2.4 编码实现在完成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编码实现了。

在编码实现阶段,我们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设计进行代码编写,并进行代码的和调试。

,我们还需要关注代码的质量和可读性,使用一些良好的编码规范和设计模式。

2.5 阶段在编码实现完成后,我们需要对软件进行,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都符合要求。

阶段包括单元、集成和系统等。

我们需要编写用例,并执行用例进行,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bug。

2.6 部署与维护在通过后,我们可以将软件部署到目标机器上进行运行。

在部署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配置和优化工作,确保软件能够在目标环境中正常运行。

,我们还需要进行软件的维护工作,及时修复bug和优化性能。

三、实验结果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完成了本次实验的软件开发项目。

我们按照软件工程的流程和规范进行开发,保证了软件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软件具备了项目发起人的需求,功能和性能都符合要求。

四、实验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掌握软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阶段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经典模型——瀑布模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需求分析:对待开发软件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理解,并编写需求文档。

2.设计: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细化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3.编码:根据设计文档,进行具体的编码工作,并编写代码文档。

4.测试:对编码后的软件进行测试,包括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5.上线部署:完成测试后,将软件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

三、实验过程1. 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与项目发起人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并整理好软件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界面需求等。

最终形成了一份详细的需求文档,明确了软件的功能和目标。

2. 设计基于需求文档,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工作。

系统设计阶段主要是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详细设计阶段则关注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和接口定义。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3. 编码根据设计文档,我们开始进行编码工作。

我们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

在编码过程中,我们遵循了一些编码规范,保证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测试在编码完成后,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工作。

我们首先进行了单元测试,对每个模块进行了单独的测试。

接着进行了集成测试,验证系统各个模块的协作和集成。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并修复了一些潜在的问题,确保了系统的质量。

5. 上线部署在完成测试后,我们将软件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进行了一些必要的配置和优化工作。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性能测试,确保软件能够在实际使用中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最终,我们成功地将软件部署并投入使用。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和应用了软件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程实验报告软件⼯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掌握运⽤Rational Rose⼯具及安装⼆、实验⽬的通过安装Rational Rose⼯具,掌握UML的设计⽅法三、实验内容a)建⽴⽤例图use case diagram从⽤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什么,与谁交互。

⽤例是系统提供的功能,参与者是系统与谁交互,参与者可以是⼈、系统或其他实体。

⼀个系统可以创建⼀个或多个⽤例图。

(1)创建⽤例图在浏览器内的Use Case视图中,双击Main,让新的⽤例图显⽰在框图窗⼝中。

也可以新建⼀个包(右击Use Case视图,选择new→package,并命名),然后右击这个新建包的,选择new→use case diagram。

对系统总的⽤例⼀般画在Use Case视图中的Main⾥,如果⼀个系统可以创建多个⽤例图,则可以⽤包的形式来组织。

(2)创建参与者(图2-1-2)a)在⼯具栏中选择“Actor”,光标的形状变成加号。

b)在⽤例图中要放置参与者符号的地⽅单击⿏标左键,键⼊新参与者的名称,如“客户”。

(3)创建⽤例a)在⼯具栏中选择“Use Case”,光标的形状变成加号。

b)在⽤例图中要放置⽤例符号的地⽅单击⿏标左键,键⼊新⽤例的名称,如“存款”。

(4)记录参与者和⽤例之间的关系a)从⼯具栏中选择关联关系箭头。

b)将光标定位在⽤例图中的参与者上,单击⿏标左键并将光标移动到⽤例符号上,然后释放⿏标左键。

(5)增加泛化关系a)从⼯具栏中选择泛化关系箭头。

b)从⼦⽤例拖向⽗⽤例,也可从⼦参与者拖向⽗参与者。

★练习:画ATM(⾃动柜员机)系统总的⽤例图理解:对于银⾏的客户来说,可以通过ATM机启动⼏个⽤例:存款、取款、查阅结余、付款、转帐和改变PIN(密码)。

银⾏官员也可以启动改变PIN这个⽤例。

参与者可能是⼀个系统,这⾥信⽤系统就是⼀个参与者,因为它是在ATM系统之外的。

箭头从⽤例到参与者表⽰⽤例产⽣⼀些参与者要使⽤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课程实验实验报告题目:宿舍管理系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1班组:第一组组长:张震南成员:刘浔,倪娜,李冬冬,王帅,陈清轩,蒲清龙指导教师:马建红完成日期:2010年12月20号目录1 项目开发计划书……………………………………………………(页码)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页码)3设计规格说明书……………………………………………………(页码)4 源程序清单…………………………………………………………(页码)5 测试报告……………………………………………………………(页码)6 用户手册……………………………………………………………(页码)一、项目开发计划书完成人:张震南1.引言(Introduction)1.1项目概述(Project Summary)该系统是由管理员通过系统管理学生信息,能根据学生学号、院系、寝室号等来查询学生的其他相关信息,新生入住能录入新生的住宿信息,能查询房间的信息如入住人数、人员等。

学生遇毕业退学等原因迁出宿舍,可以删除其住宿信息。

1.2 术语定义(Terms Glossary)入住管理:要包括入住人员详细的学籍信息。

房间信息:包括宿舍门号,电话号码以及可住人数,已住人数。

信息查询:通过学生宿舍信息可以查询学生的详细信息。

1.3 相关文档(Related Documents)[1]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2] 设计规格说明书2.软件生存周期(Software Life Cycle)本节记录项目策划生存期定义的工作结果,需要描述的主要内容:(1)项目生存期框图(2)项目生存期说明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 用例图,数据流图)设计阶段→界面设计( 界面规格说明) 数据库设计编码阶段→具体实现测试阶段→测试报告3.任务与工作产品(Task and Work Products)任务工作产品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界面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实现源程序测试测试报告产品交付用户手册4.工作产品、任务规模、工作量估计(Estimates of Work Product,Task Size and Workload)任务规模估计需求分析整组同时参加讨论系统设计整组同时参加讨论系统实现两人负责一个大模块测试两人测试产品交付由一人写用户手册5.资源需求计划(Resource Requirement Plan)资源需求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SQL Server 2005Windows 7测试环境SQL Server 2005Windows 7,xp用户目标环境Windows 7,xp,2000计算机硬件资源CPU 2GHZ内存2GB6.软件项目进度计划(Software Project Schedule)项目具体内容软件项目任务分解需求、系统设计、编码、测试设定的里程碑需求确定:11月1日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完成:11月20日编码:11月21——12月5号测试:12月10号——12月18号开始和结束时间10月21日------ 12月18号缓冲时间15天人员分配需求分析:刘浔设计规格书:张震南界面设计:倪娜,刘浔编码:全组人员数据库:王帅,陈清轩测试:刘浔,倪娜二、需求规格说明书完成人:王帅陈青轩1.概述(Summary)1.1项目的目的与目标(Purpose and Aim of Project)为各集体宿舍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对宿舍楼进行管理,以便使用者能够更全面的,更迅速的了解宿舍住宿情况的所有情况。

软件可基于Windows98、2000、xp、Wingdows7系统上运行使用,具有操作简单,功能清晰等特点。

本软件根据宿舍的管理情况大致可分为四部分:首先是入住管理,提供登记入住信息、宿舍信息查询及迁出办理然后是房间管理模块,根据房间号修改、删除或添加信息其次是学生信息模块,查询学生信息,并根据学号更改学生宿舍。

最后是房间信息模块,根据各种信息查询所需内容。

1.2 术语定义(Terms Glossary)将该用户需求报告中的术语、缩写进行定义, 包括用户应用领域与计算机领域的术语与缩写等。

1.3 相关文档(Related Documents)[1]项目开发计划书[2]需求规格说明书[3]涉及规格说明书[4]产品使用说明书2.问题初始分析(Early Analysis)2.1 场景描述(Scene Description)(1)在宿舍要入住新成员时,宿舍管理者可使用本软件,添加入住人员信息(2)在需要查询已住人员信息时,可以通过房间号等各种途径进行查询,对宿舍已住情况一目了然(3)在有人员迁出时,通过软件及时删除相关信息,使资源能够及时高效得到应用2.2 初始功能提取(Early Function Distill)对于宿舍入住人员房间等信息进行清晰透明的管理3.目标系统功能需求(Function of Target System)3.1功能需求点列表(Function List)在功能需求分析完成后,要详细列出用户需求功能点列表,提供给后续设计、编程、测试中使用,更是为了用户测试验收中使用。

功能需求点列表的格式,如表2-1所示。

表2-1 功能需求点列表编号功能名称使用人功能描述输入内容输出内容1 添加入住信息宿舍管理人员查找空房,添加入住人员信息入住房间、人员信息信息更新2 查询宿舍管理人员根据关键词查找入住信息姓名、房间号或者其他关键词所匹配内容3 删除信息宿舍管理人员删除迁出数据房间号或者迁出人员姓名更新后的信息3.2功能需求分析(Function Analysis)5.目标系统界面与接口需求(Interface of Target System)5.1 界面需求(Interphase Requirement)(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2)输出设备:显示器;(3)显示风格:图形界面,字符界面;(4)显示方式:807*579;(5)输出格式:显示布局。

5.2 接口需求(Interface Requirement)6.目标系统其他需求(Other Requirements of Target System)6.1 安全性(Security)6.2 可靠性(Dependability)经过调试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从而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6.3 灵活性(Agility)软件体积小,易于携带和安装。

软件结构比较合理,方便以后的软件更新和维护。

架构相对灵活。

当增加新的功能和部件时,能在较短时间完成相应的更新。

6.4 特殊需求(Special Requirements)(1)进度需求:系统的阶段进度要求在实验检查之前完成。

(2)运行环境需求:windows XP/windows7。

7.目标系统假设与约束条件(Suppose and Restriction of Target System)(1)本软件的所有权和最终解释权归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实验用计算机081组所有。

(2)本软件需要在安装了SQL SERVER2005的windows 7/windows XP环境下运行。

(3)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数据库sql2005。

(4)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日期:2010年12月。

三、设计规格说明书完成人:刘浔,倪娜1.引言(Introduction)本章对该文档的目的、功能范围、术语、相关文档、参考资料、版本更新进行说明。

1.1 目的(Purpose)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宿舍管理是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早期的手动管理方式,存在着难以备份,数据遗漏,冲突,核查不准确等缺陷。

因此,开发一个既可以存储信息,又可以进行更新,查询等功能的宿舍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1.2 项目背景软件开发平台: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本项目的提出是按照学校实验程序的要求,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结合学习实践而最终决定的,该项目结合了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及c#的编程。

该软件运行于windows平台。

1.3 参考资料(References)[1] 用户需求报告[2] 数据库设计规范[3] 命名规范1.4 相关文档(Related Documents)[1] 源程序清单[2] 测试计划及报告[3] 《用户使用手册》2.总体设计(Design of Collective )2.1 体系结构设计(Design of Architecture )2.2 子系统清单(Subsystem List )子系统清单,如表3-2所示。

表3-2 子系统清单开始选择所要进行的操作进入相应的操作进行操作显示结果及相关信息子程序结束是否退出退出Y N子系统编号子系统英文名子系统功能简述子系统之间的关系SS1 入住管理房间设置中的宿舍信息决定入住管理中的有关宿舍信息,学生信息登记到学生管理SS2 房间设置房间设置中的宿舍信息决定入住管理、房间查询、学生管理中的有关宿舍信息SS3 房间查询房间设置中的宿舍信息决定房间查询中的有关宿舍信息SS4 学生管理房间设置中的宿舍信息决定学生管理中的有关宿舍信息,其登入和迁出由入住管理实现2.3 功能模块清单(Module List)模块(功能函数或类)清单,如表3-3所示。

表3-3 模块清单模块编号模块英文名模块功能简述模块的接口简述M 1-1 Button4_Click 登记入住输入:学生信息输出:无M 1-2 Button5_Click 迁出输入:学号输出:宿舍可住人数增加,已住人数减少M 1-3 Button2_Click 查询空房输入:无输出:可住入房间M 1-4 Button3_Click 查询满房输入:无输出:已住满房间M 2-1 添加_Click 房间添加输入:房间信息输出:房间信息M 2-2 Button6_Click 房间删除输入:宿舍号输出:删除房间信息M 2-3 修改_Click 房间修改输入:宿舍号输出:房间信息M 2-4 Button6_Click 房间浏览输入:无输出:所有房间信息M 2-5 Button11_Click 房间查询输入:选择信息输出:房间信息M 2-6 Button9_Click 学生查询输入:学生信息输出:学生信息M 2-7 Button8_Click 学生浏览输入:无输出:所有学生信息M 2-8 Button12_Click 更换宿舍输入:学号、宿舍号、新宿舍号输出:学生信息3.数据结构设计(Design of Data Structure)3.1 数据库表名清单(DB Table List)数据库表名清单,如表3-4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