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前列腺癌少见组织学类型介绍

合集下载

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与分级

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与分级

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与分级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了解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与分级有助于了解其发展和预后。

本文将详细讨论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以及目前常用的分级系统。

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前列腺癌的病理变化主要涉及前列腺组织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化。

以下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变化:1. 原位前列腺癌原位前列腺癌是指癌细胞仅在前列腺管腺上皮内生长,并未侵犯腺体基底膜。

这种早期阶段的前列腺癌通常无症状,仅能通过组织活检才能发现。

原位癌的恶性程度较低,预后也相对良好。

2. 浸润性前列腺癌浸润性前列腺癌是指癌细胞侵犯了前列腺腺体基底膜,并向周围组织扩散。

这种癌变形式通常表现为前列腺增大、尿频、尿急等症状。

浸润性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相对较差。

3. 前列腺癌的细胞学变化前列腺癌的细胞学变化主要涉及细胞核的变化。

癌细胞的细胞核多呈现多形性、畸形性和巨大性。

细胞核的染色质呈现不均匀分布和明显增多的特征,核仁也常常增大。

这些细胞学变化是前列腺癌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前列腺癌的分级系统为了更好地评估前列腺癌的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人们开发了不同的前列腺癌分级系统。

常用的分级系统包括:1. Gleason评分系统Gleason评分系统是最常用的前列腺癌分级系统之一。

它根据癌细胞在组织切片中的特征来评分。

具体地说,医生根据最主要的癌细胞样式给予一个主要分级,再根据次要的癌细胞样式给予一个次要分级。

两个分级的总和即为Gleason评分。

Gleason评分可以从2到10分,分数越高表示癌变的程度越严重。

2. WHO分级系统WHO分级系统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特征将前列腺癌分为四个等级:I级到IV级。

I级前列腺癌细胞较为分化,组织学特征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似;IV级前列腺癌细胞分化较差,组织学特征异常。

WHO分级系统主要根据组织学观察结果来进行分级。

3. D’Amico分级系统D’Amico分级系统是一种根据临床和病理特征来进行前列腺癌分级的系统。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分析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正确认识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前列腺癌主要起源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并常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到以下病理特征。

1.组织学类型:前列腺癌可以分为多种组织学类型,包括腺泡状、鳞状、未分化等。

其中,腺泡状前列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大多数前列腺癌的病例。

2.组织学分级: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通常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进行评估。

该系统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分为1-5级,其中1级表示肿瘤细胞形态规则,5级表示肿瘤细胞形态不规则。

高Gleason评分与预后差相关联。

3.核分级:前列腺癌的核分级也是一项重要的病理学指标。

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型学特征,可将前列腺癌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两类。

高级别前列腺癌的细胞核畸形程度更高,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4.肿瘤扩散:前列腺癌常通过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扩散。

通过肿瘤扩散的程度和方式,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前列腺癌的预后分析前列腺癌的预后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病理学特征以及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等。

在病理学特征方面,以下几个因素尤为重要。

1.Gleason评分:高Gleason评分与预后较差相关。

高级别的前列腺癌细胞具有更高的增殖活性和浸润能力,因此患者的预后更差。

2.核分级: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核畸形程度更高,预后较差。

3.肿瘤扩散:前列腺癌的扩散程度也与预后密切相关。

局部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策略和预后。

此外,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以及治疗手段也会对前列腺癌的预后产生影响。

较年轻的患者和早期诊断的患者通常具有更好的预后。

针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多种方法,不同治疗手段对预后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结论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密切相关,包括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核分级以及肿瘤扩散的情况。

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

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

Gleason分级完全由低倍镜下癌的组织结 构和浸润程度来确定,而不考虑细胞的 异型性。
其原因主要有二点:
(1)前列腺癌的细胞异型性不甚明显,即 使是高级别癌也极少出现明显异型的瘤 细胞。
(2)不同级别之间细胞异型性的微小差异 和组织结构的异型程度基本上平行。
Gleason 10级计分是以5级分类为基础,将占肿瘤 主要成分的级数与占次要成分的级数相加,分化 最好的癌为1+1=2级,分化最差的癌为5+5=10级。
EAU和我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采用的是Gleason 分级系统
Gleason分级系统
1974 由Dr. Donald Gleason提出 仅依据前列腺的结构特点,由于其良
好的临床相关性,全世界大多数国家 已广泛使用 gleason计分是治疗前估计患者预后 的重要参考数据,分级愈高,转移的 机会愈大,局部治疗的效果愈差 对已在治疗的、或已发生转移的病人, 也可使用gleason计分作为参考。
Gleason类型 3 腺体形态和大小更不规则,部分腺体呈多 角形、扭曲状、乳头状或筛状,结节边缘腺体浸润间质 – 3A 腺体中等偏大 – 3B 腺体较小,腺腔较小或无腺腔 – 3C 乳头状或筛状,边缘整齐
Gleason类型 4 大小形状不一的腺体互相融合成不
规则的条索状、链状或碎片状,肿瘤边缘参差不全,间质 浸润更明显
前列腺癌病理的诊断标准
❖核的异形性核增大,大小不等,染色质增加;
核仁明显增大;有核分裂;
胞浆嗜双色性。
❖ 结构异常1.正常腺泡结构消失或部分消失; 2.小腺泡增生;
3.融合性小腺泡; 4.筛状结构;在增生的上皮巢中,出现形态规则的筛孔状小 腺腔(3级)。 5.肾小球样和乳头状大腺泡结构(3级);6.实性片巢状,条索 状或单细胞浸润结构(5级)。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与治疗预后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与治疗预后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与治疗预后简介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组织学分级是评估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的了解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治疗的预后。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其与治疗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采用的是Gleason评分系统。

这个系统根据肿瘤细胞形态的分化程度,将前列腺癌分成5个等级,分别为Gleason分级1到5,分级越高表示肿瘤越不同型。

Gleason评分系统Gleason评分系统是由Donald F. Gleason在1966年提出的。

这个系统根据癌症细胞和正常前列腺细胞之间的差异程度,将前列腺癌分成了5个等级。

具体分级方式如下:•Gleason分级1:肿瘤细胞形态和正常前列腺细胞相似,分化程度高,生长缓慢。

•Gleason分级2:肿瘤细胞形态和正常前列腺细胞有些差异,分化程度较高。

•Gleason分级3:肿瘤细胞形态和正常前列腺细胞差异较大,分化程度中等。

•Gleason分级4:肿瘤细胞形态和正常前列腺细胞差异很大,分化程度低。

•Gleason分级5:肿瘤细胞形态和正常前列腺细胞完全不同,分化程度非常低。

通过对前列腺癌组织的镜下观察,可以确定肿瘤细胞的细胞形态和分化程度,从而确定Gleason分级。

组织学分级与治疗预后的关系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与治疗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

较低的Gleason分级通常意味着肿瘤较为分化,生长缓慢,预后较好。

相反,较高的Gleason分级意味着肿瘤较为不同型,生长较快,预后较差。

手术治疗预后对于早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常常采取手术切除肿瘤的治疗方式。

研究表明,较低的Gleason分级与手术治疗后的生存期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手术切除早期前列腺癌的患者,如果其Gleason分级较低,通常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预后。

放疗和化疗预后放疗和化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常见治疗方式。

较低的Gleason分级在放疗和化疗治疗预后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前列腺癌who分级标准

前列腺癌who分级标准

前列腺癌who分级标准一、引言。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准确的分级对于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预测预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前列腺癌分级标准就是这样一个全球通用的重要依据。

二、WHO分级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Gleason评分系统。

这是WHO前列腺癌分级标准中的核心部分。

1. 评分原则。

-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形态比较复杂,Gleason评分主要是根据前列腺癌的腺体结构分化程度来进行评分的。

病理学家会在显微镜下观察前列腺癌的组织切片,找出占优势的(也就是最多的)肿瘤生长方式,给这个生长方式打分,范围是1 - 5分。

然后再找出次多的肿瘤生长方式,也给它打分,同样是1 - 5分。

最后把这两个分数相加,得到的总分就是Gleason评分。

- 例如,如果占优势的肿瘤生长方式是3分,次多的是4分,那么Gleason评分就是3 + 4 = 7分。

2. 各级别含义。

- Gleason 1分。

- 这种前列腺癌的腺体结构非常接近正常的前列腺腺体。

癌细胞形成的腺体大小比较一致,排列很整齐,而且腺体之间的间质很少。

在实际临床中,Gleason 1分的前列腺癌非常罕见。

- Gleason 2分。

- 腺体结构仍然比较规则,但和正常腺体相比已经有一些差异了。

腺体的大小和形状可能有轻微的不规则,排列也不像正常腺体那么紧密整齐了,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有序的。

- Gleason 3分。

-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

腺体的结构开始变得不规则,腺体的大小和形状差异更明显了。

癌细胞形成的腺体可能会有一些分支或者融合的现象,但腺体之间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

- Gleason 4分。

- 到了这个级别,腺体结构的分化就更差了。

腺体的形状变得很不规则,可能会出现筛状结构,也就是腺体内部像筛子一样有很多小孔。

腺体之间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不清,癌细胞有融合成片状的趋势。

- Gleason 5分。

- 这是分化最差的级别。

前列腺预后分组标准

前列腺预后分组标准

前列腺预后分组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医学界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预后分组,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生存率。

下面将介绍前列腺癌预后分组标准,希望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一、TNM分期TNM分期是评估前列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它由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三个部分组成。

根据TNM 分期,前列腺癌可分为I期、II期、III期和IV期。

I期和II期为早期前列腺癌,预后较好;III期和IV期为晚期前列腺癌,预后较差。

TNM分期是评估前列腺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二、Gleason评分Gleason评分是评估前列腺癌组织恶性程度的指标,它根据镜下观察前列腺癌组织的形态结构将肿瘤分为1~5级,再将两个不同等级的最主要型和次要型相加得到Gleason评分。

Gleason评分越高,表示前列腺癌组织的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根据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可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不同风险组预后差异较大。

三、PSA水平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癌的一个辅助性指标,其水平可以反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情况。

临床上一般将PSA水平分为低PSA 组、中等PSA组和高PSA组,不同PSA组的前列腺癌预后也存在一定差异。

通常情况下,PSA水平越高,前列腺癌的预后越差。

四、组织学类型前列腺癌可以分为腺癌、鳞癌、转移性前列腺癌等不同组织学类型,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其预后较好。

而鳞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预后较差,治疗难度也较大。

五、临床症状前列腺癌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急、血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会对前列腺癌的预后产生一定影响。

六、病史以及伴随疾病患者的病史以及是否患有其他伴随疾病也会对前列腺癌的预后产生一定影响。

病史较长的患者、患有心脏疾病或糖尿病等伴随疾病的患者,其前列腺癌的预后可能较差。

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文档资料

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文档资料
14
Prostatic Adenocarcinoma
15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前列腺癌的分级是前列腺病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有关前列 腺癌的病理组织分级至少有40种。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较 大的有Gleason分级法、WHO分级法、mostofi分级法和 Anderson医院分级法
其中以Gleason分级系统在国内外文献上及临床病理上被广 泛采用
的包膜内外
7
Normal Prostatic Tissue
8
BPH
9
Pca切除标本 10
11
(3)形态学指标:
A.结构异常
1.正常腺泡结构消失或部分消失; 包括(1)正常大腺泡结构(包括腔内乳头和梅 花状腺腔)消失。演变为圆形,卵圆形或不规 则形小腺体。 (2)腺腔内淀粉样小体消失。 (3)双层结构消失,即基底细胞层消失。 (4)分叶结构消失。
17
Gleason分级完全由低倍镜下癌的组织结 构和浸润程度来确定,而不考虑细胞的 异型性。
其原因主要有二点: (1)前列腺癌的细胞异型性不甚明显,即
使是高级别癌也极少出现明显异型的瘤 细胞。 (2)不同级别之间细胞异型性的微小差 异和组织结构的异型程度基本上平行。
18
Gleason 10级计分是以5级分类为基础,将占肿瘤 主要成分的级数与占次要成分的级数相加,分化 最好的癌为1+1=2级,分化最差的癌为5+5=10级。
3
Prostate - Anatomy
McNeal Zones
Transition Central Peripheral Anterior
4
5
Clinically Important Zones
Transition Zone – Hyperplasia Peripheral Zone - Carcinoma

前列腺腺癌的分级分组标准

前列腺腺癌的分级分组标准

前列腺腺癌的分级分组标准
前列腺癌的分级和分组通常是通过病理学来确定的,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Gleason分级和TNM分期系统。

1.Gleason分级:Gleason分级是对前列腺癌组织病理学结构进
行评估的系统。

它通过对前列腺活检标本中最主要和次要的肿瘤细胞形态的评估,给出一个总体的分级。

Gleason分级从1到5,分别表示肿瘤细胞的病理学不同程度。

常见的Gleason分级包括:
•低分化(Gleason分级2-4)
•中分化(Gleason分级5-6)
•高分化(Gleason分级7)
•非常高分化(Gleason分级8-10)
通常,Gleason分级越高,表示肿瘤细胞的异常程度越高。

2.TNM分期系统:TNM分期系统是根据肿瘤(Tumor,T)、淋
巴结(Node,N)、远处转移(Metastasis,M)的情况对癌症进行分期的系统。

对前列腺癌来说,常见的TNM分期包括:•T(Tumor):描述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

•N(Node):描述淋巴结是否受到影响。

•M(Metastasis):描述是否有远处转移。

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分期,例如T2N0M0表示肿瘤有一定范围但未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Gleason分级和TNM分期通常结合起来,以
确定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分期,从而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诊断和治疗前列腺癌时,医生会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前列腺癌 Gleason 评分的分级和新分组
5.新增前列腺腺癌亚型
6.免疫组化以及分子遗传学检测在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 瘤的病理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2004版
2014版
atrophic-microcystic variant
萎缩性腺癌 (伴萎缩特征的前列腺腺癌)
• • 散发、放疗后、激素治疗后 • 穿刺活检腺癌2%;Pca RP 16% • 常与普通腺癌并存 • Cytoplasmic volume loss • 类似萎缩腺体,但呈浸润性生长, 常为 Gleason 3 • 核变扁平,核仁可不突出 • AMACR (+)70%,P63/HCK (-) • 与预后无明显关联
Papillary DA
其他少见前列腺导管腺癌
其他少见前列腺导管腺癌
前列腺尿路上皮癌
• 男、80岁,排尿困难5天,血尿2天入院。 • CT、MRI:
前列腺多发结节,膀胱壁弥漫增厚(提示慢性膀胱炎)
血清PSA 2.7ng/ml
前列腺穿刺:
34BE12 + 累及尿道周围导管及腺泡 • 继发性多于原发性 • PSA不高 • 高级别癌 • 激素治疗无效,预后差
Gleason4+3
Pseudohyperplastic variant
假增生型前列腺腺癌
前列腺增生
• PZ or TZ • Pca RP: often with small acinar Pca • Needle biopsy: may predominant BPH-like: • nodular; luminal cell hyperplasia,
2004版
2014版
one case:(住院号1290166)
• 男、67岁,夜尿增多1个半月,血尿1个月余入院。 • 原单位B超:左肾囊肿,膀胱内偏高回声,前列腺增生。 • 我院B超: 膀胱占位性病变,前列腺肿瘤。 • MRI: 前列腺占位,癌可能。 • 血清PSA 1.22ng/ml • 前列腺穿刺病理: 左叶前列腺腺癌,Gleason5+4 • 膀胱三角区活检病理:高级别尿路上皮癌 • 术中所见:膀胱三角区菜花状肿块1*1CM,行膀胱+前列腺根治术
signet ring-like cell variant
印戒细胞样前列腺腺癌
• 25% or more signet ring-like cells • Not common 30 in 100 000 Pcas • Gleason 5 • AMACR (+), PSA (+) • Major DD: GI / urothelial tract ca invasion /metastases • Prognosis poor: 29 months mean survival • 不是真正的印戒细胞癌,只是细胞内空泡,没有粘液
Diagnostic Criteria
1) Infiltrative growth pattern 2) Macronucleoli 3) Presence of adjacent non-atrophic cancer
炎性萎缩是前列腺腺癌的癌前病变?---尚未达成共识
正方观点:
• 两者共存 • 通常都在外周带 • 前列腺萎缩伴炎症时KI-67增加 • 炎症已被证实能够诱导肿瘤转化 • 萎缩的腔缘分泌细胞呈现不成熟表型(AR\PSA\PSAP弱表达) • 基因改变类似前列腺腺癌或HGPIN ( x染色体 70%,AR突变30%,8P22 21%,GSTP1甲基化6%等)
undulations, papillary infoldings, branching • Round nuclei, prominent nucleoli; • AMACR (+)77%,P63/HCK (-) • Gleason 3 • Prognosis may be favorable • HOXB13 G84E-related familial Pca (transcription factor of homeobox
microcystic variant
微囊型前列腺腺癌
•Pca RP 11% • Intermediate gland size (10x usual small acinar Pca) • Cystic dilatation; round profile, flat luminal layer • Cytoplasmic volume loss (cystic atrophy-like) • AMACR (+),P63/HCK (-) • Gleason 3
反方观点:
• 文献1 100例男性尸检的前列腺外周带。 • 文献2 202例前列腺活检病例,>8年随访。 • 文献3 前列腺腺癌和HGPIN中存在TMPRSS2-ERG基因融合,
前列腺萎缩中不存在此基因的融合。 均提示萎缩与癌、PIN无关。
1. Billis A.prostatic atrophy:an autopsy study of a histologic Mimic of adenocarcinoma. Mod pathol 1998;11(1):47-54 2.Kaleem Z;et al .Prostatic adenocarcinoma with atrophic features: a study of 202 consecutive completely embedd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specimens.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1998. 3.Perner S,Mosquera JM.et al TMPRSS2-ERG fusion prostate cancer :an early mocular event associated with invasion.AM J Surg Pathol 2002;52(4):27-287
印戒细胞样前列腺腺癌
PSA (+)
印戒细胞样前列腺腺癌-容易误诊
前列腺炎症
激素治疗后的前列腺腺癌
mucinous/ colloid variant
粘液腺癌 /胶样癌
• 25% or more areas with extracellular mucin pool • Rare: 0.2% Pca • Diagnosis by RP • Biopsy: Pca with mucinous features • GS 7 or 8 ( ignore mucin! ) • PSA (+), P63 (-), ERG(+/-) ,CDX2(-) • Major DD: GI / urothelial tract ca invasion /metastases • Prognosis may be better than originally considered
总结:
少见前列腺腺泡癌 • 萎缩型 • 微囊型 • 假增生型 • 印戒样细胞型 • 粘液型 • 泡沫状腺癌 • 多形巨细胞型 • 肉瘤样型
导管癌
尿路上皮癌
经典型(宫内膜样型)
筛状型
乳头状型
实性型

Thanks !
Pyknotic nuclei, nucleoli usually not prominent;
• Nucleoli may be prominent in higher grade (GS 7, 16%; GS>7, 52%) • Desmoplasia in GS >=7 cases • GS 7 (60%), 6 (32%), 9-10 (5%), 8 (3%) • AMACR (+),P63/HCK (-) CD68 (-) • TMPRSS2-ERG: 29%; ERG-IHC (+): 42% • Prognosis similar to non-foamy ca
WHO 前列腺癌少见组织学类型介绍
第4次编辑、21个国家、110位作者,600多幅图表,3000 多条参考文献
主要涵盖了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近十年来提出的 关于泌尿生殖各器官病理诊断的共识和进展。
1.膀胱非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的分类和演进
2. 对新增的肾细胞癌类型的认识和分类
3.前列腺和肾脏肿瘤规范化的取材、诊断和病理报告的 一系列共识意见。
giant cells, trophoblastic giant cells • Prognosis poor
sarcomatoid variant
肉瘤样癌 (癌肉瘤)
• Biphasic: epithelial (usually high GS Pca) and mesenchymal (spindle cell or heterologous) component • (same clonal origin) • older man (68) • 50% with prior history of RT/HT treatment of Pca • Epithelial: PSA (+), P63(-) • DD: STUMP /PSS, other mesenchumal tumors • Prognosis poor
gene family, locus 17q21-22)
foamy gland variant
泡沫腺腺癌
• Seen in 16-22% of acinar Pca • Rarely pure: 0.2-2% • patient age and PSA similar to non-foamy ca • Abundant foamy(xanthomatous)cytoplasm
透明细胞型的部分萎缩腺体,极易误诊为泡沫细胞癌
Partial Atrophy: The most common mimicker of prostate cancer on needle biops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