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产品诞生过程
简单叙述汽车产品开发的基本流程

简单叙述汽车产品开发的基本流程示例第一篇:嘿,咱来说说汽车产品开发那点事儿哈!你想啊,要造出一辆让人眼前一亮的汽车,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出来的。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有个靠谱的设计图吧。
一开始呢,得有一群超厉害的人聚在一起,他们就像一群充满创意的魔法师。
这些人要去研究市场,看看大家都喜欢啥样的车,流行啥样的风格,这可太重要啦,不然造出来的车没人要那不就白折腾啦!然后呢,根据这些研究,他们就开始在脑子里勾勒出汽车的模样啦。
外形要酷,要让人一眼就喜欢,就像看到帅哥美女那样忍不住多瞅两眼。
这里面的门道可多啦,线条怎么设计,颜色怎么搭配,每个细节都得仔细琢磨。
接着呀,就该考虑汽车的“内脏”啦。
发动机得强劲有力,跑起来呼呼的,就像一头小蛮牛。
还有那些零部件,都得挑质量好的,不然三天两头出毛病,谁受得了啊!这就跟人身体里的器官似的,都得健康才能好好干活嘛。
设计好了,零部件也准备好了,那就开始组装呗。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东西堆在一起,那得严丝合缝的,不能有一点马虎。
这时候的工人师傅们就像技艺高超的裁缝,把汽车一点点缝起来。
组装好了,可不能直接就开出去卖呀,还得测试。
就跟人跑步前要热热身一样,得看看车能不能经得起各种折腾。
加速快不快,刹车灵不灵,会不会跑偏,这些都得试过才行。
要是测试发现问题了,那可就得赶紧改。
这就跟咱做错事了要改正一样,不能装看不见呀。
等一切都没问题了,一辆崭新的汽车就诞生啦!哇塞,看着它从无到有,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满满的成就感呀!汽车产品开发可不简单,这中间得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呀。
但当你看到一辆辆漂亮的汽车在路上跑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啦!这就是汽车的魅力,这就是创造的乐趣!咱中国制造的汽车也越来越棒啦,以后肯定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示例第二篇:嘿,咱今儿就来说说汽车产品开发那档子事儿!你想想看,一辆汽车从无到有,那可真是像一场奇妙的旅程啊!一开始啊,得有人有个超棒的点子,就好像是一颗神奇的种子。
德国大众甲壳虫(beetle)汽车发展历史全接触

历久弥新的传奇——德国大众甲壳虫(Beetle)汽车发展历史全接触作者: 顶尖文案来源: 顶尖文案编辑:Ramble甲壳虫系列是德国大众最成功的车型之一,从第一辆甲壳虫问世到现在,已六十多载岁月,在它诞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更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哪个年代的人,都会对甲壳虫一见倾心,似乎时间的力量在这款车上并不起作用。
甲壳虫的诞生与希特勒有关在二次大战之前,希特勒希望能够生产一种德国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民用车,并对这款车所能达到的性能做了明确规定:汽车的最高速度要达到62英里/小时,每加仑汽油要能够行驶42英里,必须是风冷发动机,而且车内还要能够乘坐2个成年人和3个儿童。
而这款车的设计工作就交给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波尔舍博士(FerdinandPorsche)。
波尔舍先生不仅是老甲壳虫车型的技术之父,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豪华跑车保时捷公司的创立者。
甲壳虫的原名即是现今大众车的名字--Volkswangen。
1934年6月22日,德国汽车制造联合会委托著名的汽车设计师费迪南·波尔舍设计一款“大众汽车”。
1935年,样车下线,搭载了改进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发动机,功率达到22马力。
这款车可以说是日后甲壳虫车型的原型,其极具个性的元素在后来的甲壳虫车型上都得到了体现。
不过这种车外型实在太像甲壳虫了,于是它被冠以一了这个绰号--甲壳虫(Beetle)。
甲壳虫原型车1936年2月24日,3款“VW3”车在德国柏林进行展示。
从10月22日到12月22日之间,每辆VW3车都至少完成了50,000公里的测试。
1937年,这些车更是经历了严格地针对车高速行驶能力的测试,测试里程累计达到了2,400,000公里。
测试结束后,德国汽车制造协会同意定购30辆。
1938年,大众推出了经过进一步改型的“38”系列车型,它装载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发动机能输出24马力的功率,车重750公斤。
这款坚实且具有与众不同外型的车,就是“甲壳虫”汽车的鼻祖。
一汽大众产品开发过程

QPN培训
5、QPN-共同工作阶段-用户<->实施人员<->供应商
QPN培训
8、QPN-提问表简介(B阶段:7个)
B1-产品开发计划中哪些要点需要考虑;(开发过程的导入) B2-有哪些能力、人员配置来实现产品开发工作和规划;(开发过程的资源) B3-项目中物流如何规划,包括二级供应商;(物流) B4-为满足某一个状态,对哪个时间点要有哪些认可(内部和外部);(认可) B5-对产品系统FMEA(设计FMEA的分段评价)是否有带实施效果的措施并得到确认; B6-产品开发中,二级供应商出如何实现计划?(二级供应商管理) B7-产品、过程中的特殊提问?
0
SOP
DE
0S
PVS
ME
DF
BF
LF
VFF
质量规划
模/检具评价
材料试验
性能试验
尺寸检测
质保任务书
送样
售后问题改进
2TP
零件试装
QPN
材料试验
性能试验
尺寸检测
质保要求目标
可制造性分析
零件设计方案评审
完善质保 任务书
多阶段2TP
零件设计方案评审
国产化零件
研 发 零 件
QPN培训
4、QPN-外协件管理流程质保相关工作
QPN培训
8、QPN-提问表简介(D阶段:6个)
D1-产品开发计划中哪些观点得以实现; D2-有哪些能力、人员配置为实现产品开发工作和规划; D3-是否进行了产品系统FMEA,是否有带实施效果的措施并得到确认; D4-如何保证尺寸/材料认可工作; D5-哪些批量生产能力得到满足; D6-产品、过程中的特殊提问?
QPN培训
8、QPN-提问表简介(E阶段:18个)
一汽-大众20年研发体系的介绍

一汽-大众20年研发体系的介绍一汽-大众1991年成立,今年刚好是20周年。
20年来,一汽大众以其卓越的国际先进技术和一流的管理模式,成为中国唯一成熟的全系列乘用车生产基地。
众所周知,中国合资的初始目的,是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挡住“进口车”。
合资伊始,便开始出现“以市场换技术”的口号,在合资的条款中,“引进发动机技术”、“建设用于自主开发的技术中心”、“零部件国产化”、“50对50股比”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想拥有自己的汽车品牌的梦想。
显然获得整车的自主研发能力,是我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合作对外开放的目的之一,在合资中是否获得了研发能力是检验合资成功与否的硬指标,而一汽-大众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带着好奇和一系列问题以让我们走进一汽-大众的神秘所在——研发、质保体系部门体验一汽-大众研发方面的实力和能力。
人才储备通过20年的积累,一汽-大众技术开发能力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不会到会、有学习到成长的蜕变过程,目前从概念设计、虚拟造型到实际车型的开发、总成验证到整车的验证,一汽-大众已经确立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产品研发体系。
其研发团队有了很大的提升,现在有826名研发人员,其中博士14名,硕士326名,本科生225名。
按照人力资源规划,计划到2016年,研发人员要比现在翻一番,达到1500多,未来5年还会持续投入研发费用近70亿元人民币。
同时一汽-大众将和奥迪联手成立技术研发中心,使未来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车型和进口引进的车型能有更多的配置,更多地适应中国用户驾驶习惯和路况状况。
基础设施整个技术开发部面积是4万3千多米,车间的面积是3万1千米。
高性能的工作站400台,与德国大众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开发资源共享。
碰撞中心今年年底竣工,投资1亿4千万,是全世界最先进、最精确的碰撞,以及碰撞分析设备,投入使用后可以完成所有大众的标准各种碰撞,以及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所有的碰撞试验。
技术开发部从07年到11年累计对设备投入5亿3千万,土建投入1亿4千万,近五年投资将7个亿。
大众汽车品牌故事

大众汽车品牌故事大众汽车(德语:Volksw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
Volks在德语中意思为“国民”,Wagen在德语中意思为“汽车”,全名的意思即“国民的汽车”,故又常简称为“VW”。
台湾译为福斯汽车,港澳译为大众汽车或福士汽车,意思是“人民的汽车”。
整个汽车集团在2012年产销超过907万辆,大众品牌则超过574万辆。
大众汽车公司由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创立于1937年,是德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集团,汽车产量居世界排名第五位。
大众集团包括有在德国本土的大众汽车公司和奥迪公司以及设在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南非等7个子公司。
使大众公司扬名的产品是“甲壳虫”轿车(由保时捷汽车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设计),该车在80年代初就已生产了2000万辆。
启动了大众公司的第一班高速列车,紧随其后的POLO、高尔夫、帕萨特、捷达等也畅销全世界。
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当前仍设在沃尔夫斯堡。
目前有雇员50万人,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900万辆左右。
在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大众集团宣布2008年取得47亿欧元的税后利润,比2007年增长13.7%,创造历史新高,销售汽车623万辆,占据全球汽车市场11.4%的份额。
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西欧,大约每5辆新车中就有1辆来自大众集团。
当费迪南德·皮耶希在2008年7月16日举行的奥迪百年庆生会上遇到文德林·维德金时,二人一番对视,最终还是握了握手。
一周后,维德金———这个大众监事会主席皮耶希一生中最重要的对手让出了他保时捷CEO的位置;当晚,大众汽车与保时捷两家公司宣布合二为一。
大局已定,皮耶希率领的大众汽车在一番以战止战的猛烈回击后险胜保时捷,两家公司将在大众汽车的主导下步入合并之轨。
一场历时42个月的“蛇吞象”神话宣告破灭,而一场关乎新公司话事权的争夺却仍在继续。
一汽-大众品牌历史及荣誉

公司概览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 For evaluation only.
技术工艺
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整车制造工艺的企业
车身碰撞:欧洲5星级标准 车身强度提高50%
冲压
总装
拥有153名中高层经理、1289名经济管理人员,1323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385名研发人员); 员工平均年龄:29.6岁
\ \Man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 王洪军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李天明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李闯
全国优秀劳务工 徐飞
单 位
人
数
11471
9495
10493 9371
3419
Magotan
Magotan
Sagitar
Sagitar
Golf A4 Audi B8
Golf A6 Audi B8
Audi C6
Audi C6
Audi200 Audi200
Bora
Bora
Bora
BoraA4GP BoraA4GP
BoraA4 GP
Audi Q5
Jetta
Jetta
JettaFL JettaFL JettaFL
1.6L手动时尚型11.9 万元 1.6L自动时尚型13.3 万元
1.6L自动舒适型14.0 万元 1.6L手动舒适型12.6 万元 1.6L自动豪华型15.7 万元
1.4L手动舒适型13.6万元 1.4L自动舒适型15.0万元 1.4L自动豪华型16.7万元
速 腾 —— 质感人生
1.6L手动时尚型 1.6L手动天窗型 1.6L手自一体时尚型
国内汽车行业唯一中方优势控股 (股比60:40)的合资企业
进口大众品牌和历史

品牌/车型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大众品牌知识、车型历史和基本特性章节和内容提要:本章介绍大众品牌的历史、在国内投资的企业、集团战略和旗下各种车型发展历程及车型特质。
考核知识点与要求熟记:大众品牌的品牌知识大众各个车型发展历程和车型特质第一节品牌知识1937-19451937年3月28日,"Gesellschaft zur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mbH"公司宣告成立,随后于1938年9月16日更名为"Volkswagenwerk GmbH"。
1938年早些时候,在今天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建厂,用以生产由Ferdinand Porsche设计的新款车型。
1945-1949二战结束后,1945年6月中旬,大众汽车公司由英国军政府接管。
在Ivan Hirst少将的管理下,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投入大量生产。
1949-1960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产,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产品线。
凭借丰富的多功能特性,Volkswagen Bus(即今天仍为许多人所熟悉的"VW Bully")很快掀起了订购热潮。
1956年,一个独立的Transporter生产基地在汉诺瓦(Hanover)成立,同时埋下了今天大众商用车品牌的种子。
1955年,来自德国国内和国外的大众职员和经销商一起在沃尔夫斯堡庆祝第一百万辆甲壳虫的下线。
1960-19801972年2月17日,大众汽车公司打破汽车生产世界记录。
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记录,超越福特汽车公司Model T车型(即公众所熟悉的Tin Lizzy)在1908-1927年所创下的传奇记录。
1973年,新一代大众汽车的首款车型帕萨特(Passat)投入生产。
1974年1月,首辆Golf 在沃尔夫斯堡亮相。
同年公司还推出了运动型跑车Scirocco,一直生产到1981年。
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大众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创建于1938年德国的沃尔斯堡,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费迪南德.波尔舍。
大众汽车公司经营汽车产品占主要地位,是一个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汽车活动的跨车汽车集团。
其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当汽车首次出现的时候,它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服务:两位德国的发明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尔·本茨被公认为是熟练的汽车工艺师,但在汽车诞生的最初年代里只有富人才买得起这种新鲜而复杂的产品,而且还要司机来驾驶和维修它。
标志寓意大众汽车公司(德文Volks Wagenwerk),意为大众使用的汽车,汽车的标志历史曾发生过多次变化。
今天的标志中的VW为全称中头一个字母。
标志象是由三个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组成,表示大众公司及其产品必胜-必胜-必胜。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司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厂商之一。
与中国政府最早的接触可追溯到 1978 年,即中国政府在邓小平的领导之下,开始推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高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汽车工业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目录简介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编辑本段简介从 1984 年起,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已拥有 14家企业,除了生产轿车外,还向消费者和行业提供零部件和服务。
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拥有两家轿车合资企业,1984 年,上海大众汽车开始它辉煌的历史篇章,1990 年又在长春签署了一汽-大众成立合资企业的协议。
2003 年1 月,大众汽车上海变速器合资企业建立投产,2004 年又建立了两家生产最先进技术发动机的合资企业,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开始投入生产。
2007年7月大众汽车品牌捷达车型在成都一汽集团公司的生产基地投产。
2004年5月,大众汽车已着重致力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的建立发展,并且由六人组成的董事会来领导,分别负责销售、技术、采购、人事/政府关系、以及财务,其任务是建立和开展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所有企业的各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