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的西方社会与文化
西方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西方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西方启蒙运动是17世纪至18世纪期间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运动主张理性、自由和人权,提倡科学的思维和实证主义的观点。
本文将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讨论西方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1.1 民主思想的兴起西方启蒙运动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主义,这些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挑战。
启蒙思想家如卢梭、洛克等人提出了人民有权参与政治决策的观点。
这些思想促进了民主制度的形成,民主国家的产生也使现代社会更加平等和自由。
1.2 法治观念的确立启蒙运动强调法律的至上,主张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社会秩序。
启蒙思想家们提倡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监督,主张负责任的政府执政。
这些观点对法治社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现代国家的法制建设与此有关。
二、社会影响2.1 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启蒙思想家们强调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主张广泛普及教育并提倡自由思考。
由此,现代教育体系得以建立,教育资源逐渐得到公平分配,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维护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2.2 社会阶级意识的觉醒启蒙运动提倡个人的权利和平等,通过挑战封建时代的等级制度和特权观念,对社会阶级意识的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促使人们追求平等和公正,推动了社会的社会流动性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三、文化影响3.1 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启蒙运动追求真理和理性,高度重视科学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们提倡实证主义和科学精神,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科学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3.2 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启蒙运动鼓励人们超越各种偏见和成见,尊重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多样性。
这种包容和尊重的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化多元化和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结起来,西方启蒙运动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形成,确立了法治观念,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社会阶级意识的觉醒。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

提出牛顿运动 定律,奠定经典 力学体系; 发现万有引力 定律; 在数学方面是 微积分的创始人
曹雪芹的《红 楼梦》代表了明 清小说的最高成 就,它以贾宝玉 和林黛玉的爱情 悲剧为中心,批 判了封建制度的 罪恶,展现了封 建社会日趋没落 的历史命运。
卢梭:主张“天赋人 权”。 狄德罗:主张信教自由,反对苛捐杂税;编 辑《百科全书》,是当时思想界的权威。
中 国 清 代 前 期
清初 崇实 学风 继责”;主张“经世致 用”。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认 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害”。 王夫之:认为每个朝代都必
明末清初三大 反封建思想家
科学社团的出现 欧洲近 代自然 科学兴 起
英国皇家学会 法兰西科学院
柏林科学院 俄罗斯科学院
欧 洲
法国启 蒙运动
近代物理学(特 别是力学)、化学 理论体系的建立
牛顿奠定经典力学体系,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拉瓦锡否定燃素说,奠 定近代化学科学的基础。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 说。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
明末清初三大反封建思想家文网严密中西交往断绝乾嘉考证学一枝独秀仍有一些鞭挞封建制度的文艺作品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文化项目西方西方经济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力量对比阶级力量对比政治体制政治体制统治政策统治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微弱自然经济为主体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封建地主掌握统治权没有产生新兴资产阶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掌握统治权封建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强调程朱理学
须根据实际,兴利除弊;主 张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文网严密,中西交往断绝 乾嘉考证学一枝独秀 仍有一些鞭挞封建 制度的文艺作品 曹雪芹的《红楼梦》 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7-18世纪的世界解析

1651年,英国政府针对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颁布航海条例, 规定凡是涉及英国货物的海上运输,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 的船只运送,不能由其他任何国家(主要是指海上马车夫——荷兰) 运送。这反映了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荷兰企图独霸贸易市场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英国压制荷兰的海上贸易
二、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时期
阶 段 资 本 主 义 工 场 手 工 业 时 期 (17世纪—18世纪中期) ——现代化的起步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国际关系
英国资产阶级革 工场手工业发 思想:启蒙运动 英、法、荷的 命、“光荣革 展,并迈向工业 构建资本主义社 殖民扩张与掠 命”1688 进入 会的理想王国, 夺——英国确 文明; 资产阶级革命时 人文精神的发展 立殖民霸权 资本的原始积累 封建主义(王权、 代 《权利法案》 重商主义盛行; 教权)受到进一 1689 英国工业革命开 步冲击。 责任内阁制形成 始 世界日益 与完善(18世纪中 科技:1687《自 期),资产阶级代资本主义世界 然哲学中的数学 走向整体。 市场进一步拓 原理》经典力学 议制确立 体系的建立,近 (法制化、民主 展(粗具规模) 代自然科学的形 化趋势) 成 阶段特征
三、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 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 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 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 思想武器。 ——[美]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 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 代化过程中的作用。(8分) 新发展:启蒙运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高举民主、科学大 旗,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的蓝图。 作用:启蒙运动冲击着欧洲封建统治,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和法 制的思想;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章 17、18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彼得肖像画(17世纪 的油画) 这个一心要改 变俄国面貌的皇帝, 自己也身着荷兰造 船工的装束。他在 一次赴西欧的旅行 中,匿名当了一名 木匠,但一个星期 就被识破了。后来 他又在阿姆斯特丹 的一家造船厂工作 了四个月。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苏里科夫 油画 19世纪 这是1698年9月30日的清晨,临刑的近卫军和他们的亲人拥挤 着作最后的告别。在画面的右角,彼得大帝坐在马上冷静地注视着 这些即将被镇压的叛乱者,他的身旁,是前来旁观的贵族和外国使 节,背后,则是林立的绞刑架和克里姆林宫的围墙。这是一个历史 性的悲怆时刻,有200多位近卫军即将被吊上了绞刑架。到来年的2 月共有1100多名参与叛乱的皇室卫队人员被处死。
指导 思想
反对 对象
人文主义与个性解放 理性主义(民主平等自由) 宗教神学和教会专制 专制主义(宗教与政治)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比较表(三)
文艺复兴 影响 启蒙运动
解 放 思 想 , 推 动 政治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近 代 科 学 的 产 生 世界范围的,冲击了封建 和发展。 制度,为资本主义在全世 界范围取得胜利做了思想 动员
1767年她召集了一个规模宏大的“立法委
员会”制定新法典。同时着手行政管理制 度的改革,把全国分为50个省,省以下设 县,省级所有机关和军队,直属女皇的亲 信总督领导,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专制 制度。 在 对 外 政 策 方 面 , 通 过 1768—1774 年 , 1778—1791年两次对土耳其战争,夺取了 自由出入黑海的通航权。1772年、1793年、 1795年三次参与对波兰的瓜分,夺得62% 的波兰领土。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比较表(一)
文艺复兴 时间 14--16C 启蒙运动 17--18C 洛克等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 产阶级壮大并开始推翻 封建统治。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经典题练
5.17~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 时代。“社会巨变”指 A.人文主义取代封建神学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6.拿破仑对欧洲文明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巨 大贡献”指 A.发动“雾月政变” B.制定《民法典》 C.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远征俄国
答: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13.法治是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政治 民主化的要求,各国政府都注重民主与法制建 设。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不仅用暴力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颁布了一 系列法律文献,用法律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 成果。据此回答: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什么政治制 度?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
经典题练
9.右图是英国为纪念《权利法案》 颁布300周年发现的纪念币,其 图案的寓意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圆满结束 B.人生来自由、平等 C.限制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经典题练
10.马克思说:“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 产阶级敲响了警钟。”其含义是指独立战争 A.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使欧洲殖民者感到恐惧 C.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D.使英国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1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摆脱殖民统治 B.推翻封建专制 C.推翻特权等级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主题特征
封建神学 以人为本 思想文化 君权神授 自由平等民主 14 —18世纪,封建制度衰落瓦 政治
解、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等少数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封建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 国家确立;人类社会开始由专制 人治 法治 封建制度是人类历 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欧 专制 民主 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封建经济瓦解 经济 美社会发生巨变。逐渐由农业文 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1讲+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讲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春秋战国时期(前8世纪—前3世纪)1. 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2. 具体表现(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宗法分封制崩溃;地主阶级兴起,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
(2)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
(3) 文化上:学术下移,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儒、道、墨、法成为主要流派。
(4) 阶级上:士阶层的活跃;地主阶级和自耕农兴起。
(5) 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混乱。
3. 转型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明末清初(16—18世纪)1. 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2. 具体表现(1) 政治上: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形成奏折制度,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 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3) 文化上:文化专制、理学统治禁锢思想;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早期民主思潮;出现总结性的科学巨著;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呈现出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 阶级关系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5) 外交上:政府实行“海禁”“闭关自守”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同时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西方殖民活动影响了海疆。
3. 转型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19世纪中期)1. 总体特征: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

自然经济为主体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封建地主掌握统治权, 没有产生新兴资产阶 级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开始掌握统治权
封建君主专制 资本主义制度
高度强化
诞生
强调程朱理学; 沿用八股取士; 大兴文字狱; 断绝中西交往
兴办科学社团, 倡导科学研究
1.有人打趣地说,古代中国人爱生命胜过爱 金钱,期盼长生不老,因此炼丹术盛行;而 古代西方人爱金钱胜过爱生命,因此炼金术 盛行。炼丹术和炼金术都是迷信,但却与科 学有着不解之缘。请以具体史实说明这两种 迷信与科学的关系。 2.简要比较明清崇实学风的不同表现。 3.比较康熙与彼得一世政绩的异同。 4.简述明清两代经济文化新气象的主要表现。 5.简述17、18世纪中西文化发展趋势的不 同点及其原因。
英国皇家学会
科学社团的出现 法兰西科学院
欧洲近 代自然
柏林科学院 俄罗斯科学院
欧
科学兴 起
近代物理学(特 别是力学)、化学 理论体系的建立
牛顿奠定经典力学体系,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拉瓦锡否定燃素说,奠
洲
定近代化学科学的基础。
法国启 蒙运动
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 说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
chord. 心 弦 ° Distance距 离 寻 找 爱 Looking
➢提出牛顿运动 定律,奠定经典 力学体系; ➢发现万有引力 定律; ➢在数学方面是 微积分的创始人
➢曹雪芹的《红 楼梦》代表了明 清小说的最高成 就,它以贾宝玉 和林黛玉的爱情 悲剧为中心,批 判了封建制度的 罪恶,展现了封 建社会日趋没落 的历史命运。
明末清初三大 反封建思想家
代
张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前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趋势比较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学院:历史学院班级:世界史班学号:**********姓名:***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趋势比较摘要16世纪左右,中国与西方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而且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方。
但到了18世纪中叶,中国最终在社会发展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
中国逐渐走向衰落;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却长足发展。
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社会发展为何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17-18世纪;中国;西方;发展变化正文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朝和唐朝的封建帝国曾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文明之邦。
但是,到了明清两朝,当中国仍然在封建的传统制度下蹒跚踱步的时候,世界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成长起来,西方随即用剑与火叩开了中国的大门,腐朽愚昧的中国封建统治者面对新时代的浪潮和殖民主义者的侵略, 企图用与世隔绝的闭关锁国政策保住自己的天朝。
然而,历史无情地证明:闭关并不能阻止外来侵略,落后只能导致挨打的命运。
一、中国的“皇权”与西方的“王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皇权至上,到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皇权更是达到了顶峰。
明朝朱元璋废丞相,皇帝直接控制中枢机构;此外,为加强皇权,明朝还设置了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至此,中国君主专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其腐朽性也日益显露。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
”这是不无道理的。
宦官专权就是明代腐朽统治的一个重要表现。
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在于明代君主专制的高度发展,废丞相,建内阁,一切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
一旦皇帝年幼或昏庸无能,就会把处理政务的权力交给朝夕伴随身边的宦官,从而导致宦官掌权。
中国明朝的封建专制政权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基础之上,统治者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对不受明朝政权控制的私营工商业严加控制,对有损于封建专制政权统治的任何新的因素都无情扼杀,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状况
• 等级社会中文化生活的分层与共享 • “文明化”
– 文化干预模式的理论
• • • • • 礼仪 对于身体的控制 对于城市的规划 理性社会对于情绪的控制 以“禁闭”与“疯癫”为例
– 文化干预模式的现实
两种重要的文化思潮
巴洛克
重视主体对题材的感受 多样性与丰富性 情绪、变化 对于色彩的强调 16末、17世纪初由生而盛;20、30 年代为黄金时期 后虽衰落,但影响一直存在
普桑《获救的小皮瑞斯》 普桑《获救的小皮瑞斯》
阿尔卡迪亚的牧民》 普桑 《阿尔卡迪亚的牧民》
建筑
卢森堡宫(法) 圣保罗大教堂(英)
王家广场(1612,今孚 日广场) 凡尔赛
维也纳学派 莫扎特、海顿
音乐
巴赫
洛可可(Rococo)
• 18世纪文化造就了洛可 世纪文化造就了洛可 可风格 • 轻快、小巧、典雅而活 轻快、小巧、 泼 • 装饰艺术与建筑 • 绘画
华托 《发舟西苔岛》
布歇 《维纳斯的凯旋》
夏尔丹 《餐桌上的 祈祷》
弗拉戈纳尔 《秋千》
古典主义
形式和内容的规范 整体性与统一性 稳定、均衡 色彩的节制 17世纪30-80年代的文化主流 与笛卡尔哲学,17世纪的价值观、 宫廷和贵族沙龙的审美情趣相一致
绘画
鲁本斯 普桑 、武埃 瓦朗坦 《占卜女郎》
文学
约翰·弥尔顿 亚历山大·蒲伯
戏剧
情节构思,枝蔓繁芜 戏中套戏,气氛浓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一律”
阿尔迪 高乃依 《勒·席德》 《戴阿冉纳和沙利克雷》 拉辛 莫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