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之整除法

五年级数学教案之整除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整除的概念,掌握整除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整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除的概念:整除是指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0的整数,得到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
2. 整除的性质和特点:(1)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
(2)除数不为0。
(3)商是整数,没有余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整除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整除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整除的概念和性质。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整除的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整除的概念。
2. 讲解整除的概念:讲解整除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整除的特点。
3. 分析整除的性质:引导学生总结整除的性质,加深对整除概念的理解。
4. 实例分析:运用具体例子,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整除算式,并解释原因。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整除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掌握情况。
6.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整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整除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整除概念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整除法的情况,评价其应用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练习题和课后作业,分析其错误原因,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2.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整除法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整除与除尽的区别,加深对整除概念的理解。
小学五年级数学能被2、5整除的数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能被2、5整除的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特征进行判断和分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难点:运用特征进行判断和分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组数:2、4、6、8、10、12、14、16、18、20,让学生找出这些数的共同特征。
(2)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数为0、2、4、6、8的数。
(3)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一组数:5、10、15、20、25、30、35、40、45、50,让学生找出这些数的共同特征。
(4)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数为0或5的数。
3.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一组数:3、6、9、12、15、18、21、24、27、30,让学生判断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
(2)学生独立完成判断,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3)教师出示另一组数:40、42、45、47、50、52、55、57、60、62,让学生判断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
(4)学生独立完成判断,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4.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组数: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让学生判断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
(2)学生独立完成判断,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3)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可以推广到能被10整除的数,即个位数为0的数。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特征进行判断和分类?(3)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课后作业(1)请学生运用所学特征,找出生活中能被2、5整除的数。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五年级数学教案之整除法

五年级数学教案之整除法教学目标:1. 理解整除的概念,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掌握整除法的运算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整除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整除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2. 整除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整除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进行复杂的整除计算。
教学准备:1. 黑板、粉笔。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提问:如果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这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讲解整除的概念(10分钟)1. 解释整除的概念,即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没有余数。
2. 举例说明整除的概念,如10能被2整除,因为10÷2=5,没有余数。
3. 强调整除的条件,即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三、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10分钟)1. 解释倍数的概念,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数倍。
2. 引导学生通过试除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3. 举例说明,如判断12是否是4的倍数,可以12÷4=3,没有余数,12是4的倍数。
四、整除法的运算方法(10分钟)1. 讲解整除法的运算方法,即被除数÷除数=商。
2. 举例说明整除法的运算过程,如20÷4=5,36÷6=6。
3. 强调整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如除数不能为0。
五、练习题(10分钟)1. 布置一些简单的整除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和判断方法,以及整除法的运算方法。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通过试除法和练习题,加深了对整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整除的条件,避免出现误解。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例题和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整除法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整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物品的单价和数量。
数学教案-数的整除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数学教案-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数的整除概念,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2.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化简、扩分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3.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能熟练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数的整除概念,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小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分数的化简、扩分,小数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过程(一)数的整除1.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数的整除。
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除法?除法就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相同的运算。
那么,如果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2.讲解数的整除,就是指一个数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而且没有余数。
例如,6可以被2整除,因为6÷2=3,没有余数。
但7不能被2整除,因为7÷2=3余1。
3.练习(1)判断下列各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8÷2,10÷5,15÷3,19÷4(2)找出下列数中的所有因数:12,18,24通过上面的讲解和练习,我们知道了数的整除概念,也学会了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二)分数的基本性质1.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什么是分数?分数就是表示整体的一部分,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2.讲解(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例如,2/3=4/6。
(2)分数可以化简,即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约掉。
例如,8/12可以化简为2/3。
(3)分数可以扩分,即将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
例如,2/3可以扩分为4/6。
3.练习(1)化简下列分数:10/15,16/20,24/30(2)扩分下列分数:3/4,2/5,5/6通过上面的讲解和练习,我们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化简和扩分分数。
(三)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来学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讲解(1)有限小数化为分数,将小数的数字作为分子,1后面加相应个数的0作为分母。
数的整除数学教案

数的整除数学教案
标题:小学五年级数学——数的整除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数的整除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被除数、除数、商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能够熟练进行整数的整除运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数的整除概念,掌握整除的性质。
难点:理解和应用整除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整除的概念,例如分苹果、分糖果等。
(二)新知讲解
1. 整除的概念:如果a除以b(b不等于0),得到的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2. 被除数、除数、商的概念:在除法算式中,a÷b=c,a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c叫做商。
(三)例题解析
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以及如何进行整除运算。
(四)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归纳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整除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
(六)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与整除有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
四、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理解情况进行反思,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整除数的教案

教学内容:整除数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整除数的概念和特征,并能够熟练应用整除数相关的知识进行数学计算。
教学重点:整除数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相关的应用知识。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整除数相关的知识进行数学计算。
教学准备:黑板、白板、笔、书籍、纸张、笔记本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出整除数的概念和特征,并让学生列举一些整除数的例子。
第二步:讲解1.整除数的定义:对于两个正整数a和b,如果存在一个整数c,使得a=bc成立,c就是a的一个整除数,a就是b的倍数。
2.整除数的特征:整除数具有以下的特征:(1)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1的整数倍。
(2) 所有的偶数都是2的整数倍。
(3) 一个数如果是3的整数倍,它的末位数字一定是0、3、6或9。
(4) 整数的各个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该整数就是9的倍数。
3.整除数作为一种数学计算方法的应用:学生通过举例子练习如何用整除数进行数学计算,以此来加深对整除数的理解。
第三步:练习学生进行课本上的相关练习或者课堂练习,老师及时纠正错误并讲解。
第四步:拓展1.整除数和约数之间的关系。
2.整除数对数学计算的重要性。
3.利用整除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五步: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整除数相关的知识,并能熟练应用于数学计算。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整除数的概念和特征,并能够熟练应用整除数相关的知识进行数学计算。
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课堂练习,并通过对例题的讲解和练习,有效地掌握了整除数相关的知识。
课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作业,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基本性质的数学教案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基本性质的数学教案第一章:数的整除性质1.1 整除的概念定义整数a除以整数b(b≠0)得到的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记作a÷b=c(a、b、c都是整数)。
讨论整除的基本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1.2 整除的推论探讨整除与除尽的区别,理解它们在算术运算中的关系。
举例说明整除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章:分数的基本性质2.1 分数的定义介绍分数的概念,分数表示的是整数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学习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带分数、假分数和真分数。
2.2 分数的运算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探讨分数运算中的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第三章:小数的基本性质3.1 小数的概念解释小数表示的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
学习小数的表示方法,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2 小数的运算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探讨小数运算中的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第四章:整除、分数、小数之间的关系4.1 整除、分数、小数的联系与区别分析整除、分数、小数在数学中的位置和作用。
探讨整除、分数、小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2 整除、分数、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整除、分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五章:综合练习5.1 数的整除性质练习设计有关整除性质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整除性质的理解。
5.2 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设计有关分数基本性质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5.3 小数的基本性质练习设计有关小数基本性质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小数的理解。
5.4 综合应用题设计综合应用题,培养学生将整除、分数、小数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整除、分数、小数的应用6.1 整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讲解整除的应用,如分配问题、成数问题等。
设计有关整除应用的练习题。
6.2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设计有关分数应用的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教案

4、教师说明: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如:1020,我们能不能说10能被20整除呢?还不能,还要看它的商.组织学生口算出5张卡片的商.(其中165指定回答商几余几)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商可能有哪几种情况?排除没有整除关系的卡片,指153=5一类的卡片,说明:只有这样的,我们才能说15能被3整除.5、学生举例6、提问: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被除数,用b表示这样的除数,商怎么样,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呢?这样看来,整除除了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外,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教师明确:商是自然数,没有余数是整除的又一个重要的条件.7、出示卡片(区别整除和除尽)43=1.3 1818=1 75=1.440.2=20 426=7三、建立约数与倍数的概念1、教师说明:当数a能被数b整除时,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 的约数.2、联想训练:教师说一句由学生说出另外两句.如:教师:15能被3整除(生: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教师:36是9的倍数(生:36能被9整除,9是36的约)教师:2是24的约数 (生:24能被2整除, 24是2的倍数)教师:7不能被4整除(生:7不是4的倍数,4又不是7的约数)3、区分倍数与几倍教师提问:能说4是0.2的倍数吗?为什么?4、判断12是3的倍数 ( ) 7是21的约数 ( )1是25的约数 ( ) 3.6是3的倍数 ( )4是约数 ( ) (说明:通过此题,深化倍数、约数相互依存的关系)四、巩固练习思考题:1,3,6,9,12这几个数中谁与谁之间有约数和倍数的关系?五、课堂小结1、数的整除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讨论的.2、两个数之间,一旦具备整除关系,那么这两个数之间必定还具有约数、倍数的关系.所以,整除是前提,倍数、约数是在这个前提下必然产生的一种结果.六、布置作业1、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约数.(2)57是3的倍数.(3)1是1、2、3、4、5,的约数.2、一个数是42的约数,同时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多少?七、板书设计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 b就叫做a的约数(或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数的整除教案
1、使学生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建议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
1、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既然是数的整除,自然就与数有关,同学们都学过什么数?
(教师板书:整数、小数、分数)
同学们会数数吧?(学生数数)
(教师板书:1、2、3、4、5、)
继续数下去,能数到头吗?
数不到头,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呢?
(教师板书:)
3、教师小结: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等等,叫做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提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最大的自然数吗?
当一个物体也没有时,我们用几来表示?(板书:0)
二、建立整除的概念
1、教师明确:数的整除,不仅与数有关,还与除有关,一说到除,在家就会想到两个数相除,那么整除又是什么意思呢?整除也是两个数相除,但是在小学阶段,我们研究整除不包括0.
2、出示卡片 1.24
提问:在数的整除中研究这样的两个数相除吗?为什么?
3、再出示卡片:1020,165,153,369,242
提问:这几个式子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什么数?
教师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这是我们研究数的整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4、教师说明: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如:1020,我们能不能说10能被20整除呢?还不能,还要看它的商.
组织学生口算出5张卡片的商.(其中165指定回答商几余几)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商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排除没有整除关系的卡片,指153=5一类的卡片,说明:只有这样的,我们才能说15能被3整除.
5、学生举例
6、提问: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被除数,用b表示这样的除数,商怎么样,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呢?
这样看来,整除除了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外,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
教师明确:商是自然数,没有余数是整除的又一个重要的条件.
7、出示卡片(区别整除和除尽)
43=1.3 1818=1 75=1.4
40.2=20 426=7
三、建立约数与倍数的概念
1、教师说明:当数a能被数b整除时,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约数.
2、联想训练:教师说一句由学生说出另外两句.
如:教师:15能被3整除(生: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教师:36是9的倍数(生:36能被9整除,9是36的约)
教师:2是24的约数 (生:24能被2整除, 24是2的倍数)
教师:7不能被4整除(生:7不是4的倍数,4又不是7的约数)
3、区分倍数与几倍
教师提问:能说4是0.2的倍数吗?为什么?
4、判断
12是3的倍数 ( ) 7是21的约数 ( )
1是25的约数 ( ) 3.6是3的倍数 ( )
4是约数 ( ) (说明:通过此题,深化倍数、约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思考题:1,3,6,9,12这几个数中谁与谁之间有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1、数的整除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讨论的.
2、两个数之间,一旦具备整除关系,那么这两个数之间必定还具有约数、倍数的关系.所以,整除是前提,倍数、约数是在这个前提下必然产生的一种结果.
六、布置作业
1、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约数.
(2)57是3的倍数.
(3)1是1、2、3、4、5,的约数.
2、一个数是42的约数,同时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七、板书设计
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 b就叫做a 的约数(或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