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电阻 PPT
合集下载
导体的电阻 课件

B.导体的电阻是其本身的属性,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加在两端的电压
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C.据 ρ= 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 RS 成
正比,与导体的长度 l 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 l、横截面积 S、导体的电阻 R 皆无
关
解析:R= 是电阻的定义式,导体电阻由导体自身性质决定,与 U、I
度均匀的电解液、等离子体
R=ρ 是对 R= 的进一步说明,即导体的电阻与 U 和 I
无关,而是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1.(对电阻率、电阻的理解)(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
(
)
R= 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
原来的 2 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 2 倍
四段导体,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若
Ub=2Ua,lb=2la,说明Rb=2Ra,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2.逻辑推理法
(1)分析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
一条长度为 l,电阻为 R 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 n 段长度同为 l1、
电阻同为 R1 的导体串联而成。因
l=nl1,R=nR1,所以
②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
率随温度变化较大,可用于制作热敏电阻)。
③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④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
零成为超导体。
电阻率反映一种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反映一块导体
的导电性能。
电阻与这几个量的关系时,必须保持其中两个量不变,改变第三个
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C.据 ρ= 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 RS 成
正比,与导体的长度 l 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 l、横截面积 S、导体的电阻 R 皆无
关
解析:R= 是电阻的定义式,导体电阻由导体自身性质决定,与 U、I
度均匀的电解液、等离子体
R=ρ 是对 R= 的进一步说明,即导体的电阻与 U 和 I
无关,而是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1.(对电阻率、电阻的理解)(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
(
)
R= 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
原来的 2 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 2 倍
四段导体,每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正比。若
Ub=2Ua,lb=2la,说明Rb=2Ra,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2.逻辑推理法
(1)分析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
一条长度为 l,电阻为 R 的导体,可以看成是由 n 段长度同为 l1、
电阻同为 R1 的导体串联而成。因
l=nl1,R=nR1,所以
②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阻
率随温度变化较大,可用于制作热敏电阻)。
③有些合金(如锰铜、镍铜)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可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④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
零成为超导体。
电阻率反映一种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反映一块导体
的导电性能。
电阻与这几个量的关系时,必须保持其中两个量不变,改变第三个
《导体的电阻》PPT课件

导体形状对电阻的影响
03
导体的形状也会对其电阻产生影响。例如,将导体截成若干段并串联起来,会使得总电阻增大;而将导体截成若干段并并联起来,则会使得总电阻减小。
03
CHAPTER
测量方法与技巧
由于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的精度限制引起的误差。
仪器误差
由于接触点和引线本身存在电阻,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某些材料的电阻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然而,也有一些特殊材料(如超导材料)在低温下电阻会急剧减小甚至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现象。
导体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01
导体的长度越长,其电阻越大。这是因为电子在导体中传播时需要经过更长的路径,与导体原子发生碰撞的几率增加,导致电阻增大。
导体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02
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这是因为横截面积增大使得导体内部可容纳的电子数量增多,电子在导体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减小,从而降低了电阻。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值,并观察电阻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06
CHAPTER
知识拓展与前沿动态
超导材料概述
发展历程回顾
当前研究热点
未来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定义、特性及分类
从发现到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高温超导、拓扑超导等
超导材料在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简介
纳米导体的制备方法
非线性电阻特性
02
CHAPTER
导体电阻影响因素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
导体材料不同,其电阻率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银的电阻率最小,其次是铜和金,而铁的电阻率相对较大。
材料纯度对电阻的影响
同一材料的不同纯度也会导致电阻的差异。纯度越高,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
03
导体的形状也会对其电阻产生影响。例如,将导体截成若干段并串联起来,会使得总电阻增大;而将导体截成若干段并并联起来,则会使得总电阻减小。
03
CHAPTER
测量方法与技巧
由于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的精度限制引起的误差。
仪器误差
由于接触点和引线本身存在电阻,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某些材料的电阻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然而,也有一些特殊材料(如超导材料)在低温下电阻会急剧减小甚至消失,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现象。
导体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01
导体的长度越长,其电阻越大。这是因为电子在导体中传播时需要经过更长的路径,与导体原子发生碰撞的几率增加,导致电阻增大。
导体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02
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这是因为横截面积增大使得导体内部可容纳的电子数量增多,电子在导体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减小,从而降低了电阻。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值,并观察电阻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06
CHAPTER
知识拓展与前沿动态
超导材料概述
发展历程回顾
当前研究热点
未来发展趋势
01
02
03
04
定义、特性及分类
从发现到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高温超导、拓扑超导等
超导材料在能源、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纳米技术简介
纳米导体的制备方法
非线性电阻特性
02
CHAPTER
导体电阻影响因素
不同材料的电阻率不同
导体材料不同,其电阻率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银的电阻率最小,其次是铜和金,而铁的电阻率相对较大。
材料纯度对电阻的影响
同一材料的不同纯度也会导致电阻的差异。纯度越高,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好。
《导体的电阻》课件

伏安法测电阻
问题4: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和长度的关系时, 是否一定要测出U、V,算出R呢?可否优化实验 方案,只测电压U呢?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二)实验探究
探究方案一
V
V
V
V
a
b
c
d
a 和 b :长度l不同 限流式接法 a 和 c :横截面积S不同 a 和 d :材料不同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有人说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 电阻率是由导体材料的性质决定的,所以 电阻率越大,则电阻越大,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电阻率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 能的优劣,电阻率大,不一定电阻大,由电 阻定律,电阻还与 l 和S有关.
2、一白炽灯泡铭牌显示“220V,100W” 字样,由计算得出灯泡灯丝电阻R=484, 该阻值是工作时的电阻值还是不工作时的 电阻值,两者一样吗?为什么?
原来的多少倍?
5倍Leabharlann 作业:P59问题与练习:2、4
课外探究: 通过网站、报刊、杂志等媒介
了解超导现象和超导体的应用!
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 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 的材料有关.
2.决定式:
3.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
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思考与讨论: 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
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很多.通过两导体 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你认为这种关系对电路元件的微型化有什么意义?
温度
材料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R与这些因素(l、S) 的定性关系是:
导体的长度 l 越短、横截面 积 S越大,导体的电阻 R越小.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问题4: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和长度的关系时, 是否一定要测出U、V,算出R呢?可否优化实验 方案,只测电压U呢?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二)实验探究
探究方案一
V
V
V
V
a
b
c
d
a 和 b :长度l不同 限流式接法 a 和 c :横截面积S不同 a 和 d :材料不同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1、有人说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 电阻率是由导体材料的性质决定的,所以 电阻率越大,则电阻越大,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电阻率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 能的优劣,电阻率大,不一定电阻大,由电 阻定律,电阻还与 l 和S有关.
2、一白炽灯泡铭牌显示“220V,100W” 字样,由计算得出灯泡灯丝电阻R=484, 该阻值是工作时的电阻值还是不工作时的 电阻值,两者一样吗?为什么?
原来的多少倍?
5倍Leabharlann 作业:P59问题与练习:2、4
课外探究: 通过网站、报刊、杂志等媒介
了解超导现象和超导体的应用!
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 积S成反比;导体电阻与构成它 的材料有关.
2.决定式:
3.适用条件:温度一定,粗细均匀的金属
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思考与讨论: 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
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2的尺寸比R1小很多.通过两导体 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两个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 你认为这种关系对电路元件的微型化有什么意义?
温度
材料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R与这些因素(l、S) 的定性关系是:
导体的长度 l 越短、横截面 积 S越大,导体的电阻 R越小.
一、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高中物理教学课件)

次数
1 2 3 456
导体A 电压(V) 0.5 1 1.5 2 2.5 3
导体B 电流(A)
图同1一1.2个-1导是体根,据不某管次电实流验、结电果压作 出怎的样金变属化导,体电A压、跟B电的流U-之I图比像都。 均是为一过个原常点量的。直线。
二.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 值叫电阻。 2.定义式:R U
例5.(多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如 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加5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Ω B.加12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9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增大
注意: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 大,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弯曲是由 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若温度不变仍是 直线,欧姆定律适用。 而非线性元件即使温度不变伏安特性 曲线也是弯曲的,不满足欧姆定律。
3.应用:
热敏特性热敏电阻温度增大电阻急剧减小
光敏特性光敏电阻光照电阻急剧减小
掺杂特性二级管、三级管。其中二级管具有单向导电
性。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 c
c
b
b
e
e
四.超导
1.超导现象:一些金属在温度特别低时电阻可以 降到0,这种现象叫作超导现象。(1911年) 2.临界温度:导体由普通状态向超导状态转变时 的温度叫转变温度,也叫临界温度。 3.超导体:铅7K、水银4.2K、铝1.2K、镉0.6K等。 能发生超导现象的导体叫超导体。 4.高温超导:氧化物超导体叫高温超导体(高温 是相对的) 1986年上半年:23.2K 1986年7月: 镧钡铜氧化物35K 1987年2月: 钇钡铜氧化物90K: (液氮77K) 1992年初: 125K
《导体的电阻》PPT优秀课件

桥式测量法介绍及优缺点分析
操作复杂
需要调节多个参数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操作相对复杂。
对电源稳定性要求高
电源的稳定性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需要使用稳定性好的电源。
其他测量方法简述
替代法
通过已知阻值的电阻替代待测电 阻,使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保持 不变,从而间接测量待测电阻的
阻值。
比较法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阻值的电阻进行 比较,通过观察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来判断待测电阻的大小。
型进行描述。
02 影响导体电阻因素
CHAPTER
材料性质对电阻影响
1 2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电阻率 导体材料如铜、铝等具有较低的电阻率,而绝缘 体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材料纯度对电阻的影响 同一种材料中,纯度越高,电阻率越低。杂质和 缺陷会增加电子散射,从而提高电阻。
3
合金材料的电阻特性
欧姆表法
利用欧姆表直接测量待测电阻的阻 值,该方法简单快捷但精度相对较 低。
04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CHAPTER
在电路设计中降低导线电阻策略
选用高导电性材料
优化布线设计
如铜、银等,可有效降低导线电阻。
合理的布线方式可以缩短导线长度, 从而降低电阻。
增加导线截面积
通过采用更粗的导线,可以减小电阻 并降低能耗。
提高设备效率:降低接触电阻方法探讨
选用优质接触材料
如镀金、镀银等,可以提高接触 面的导电性能。
增加接触压力
确保接触面紧密贴合,减小接触 电阻。
保持接触面清洁
定期清洁接触面,去除氧化物和 杂质,保证良好的接触效果。
行业创新:新型低阻材料应用前景展望
石墨烯材料
01
导体的电阻_课件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①同种材料,S一定,改变L,测R。 ②同种材料,L一定,改变S,测R。 ③不同材料,L一定,S一定,测R。
用伏安法测量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应该如何设计电阻测量电路?
电阻测量电路一 测出电阻值
电阻测量电路二 测出电阻比例关系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点
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那么它到底由导体的哪些因素决定呢?
电阻率
理解并掌握电阻率 理解并掌握电阻定律 知道常见材料的电阻率特性 知道电阻形成的原因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移动滑片可以改变电阻 导体电阻与长度有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高中物理必修3
精品 课件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导体的电阻
新人教版
特级教师优秀课件精选
教学目标
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 思维方法。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导体的电阻规律,能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 计算。 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材料电 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问题与练习
有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相同,甲的横截面的圆半径及电阻率都是乙的2倍。 (1)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1) 2:1 (2) 1:2
总 结
电阻定律: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___长__度__l___成正比,与它的 _横__截__面___积__S成 反比;导体电阻还与__构___成__它__的__材__料____有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①同种材料,S一定,改变L,测R。 ②同种材料,L一定,改变S,测R。 ③不同材料,L一定,S一定,测R。
用伏安法测量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应该如何设计电阻测量电路?
电阻测量电路一 测出电阻值
电阻测量电路二 测出电阻比例关系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点
电阻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电阻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那么它到底由导体的哪些因素决定呢?
电阻率
理解并掌握电阻率 理解并掌握电阻定律 知道常见材料的电阻率特性 知道电阻形成的原因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移动滑片可以改变电阻 导体电阻与长度有关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高中物理必修3
精品 课件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
导体的电阻
新人教版
特级教师优秀课件精选
教学目标
经历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探究过程,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 思维方法。体会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深化对电阻的认识,了解导体的电阻规律,能用电阻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 计算。 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材料电 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问题与练习
有两根不同材料的电阻丝,长度相同,甲的横截面的圆半径及电阻率都是乙的2倍。 (1)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1) 2:1 (2) 1:2
总 结
电阻定律: 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___长__度__l___成正比,与它的 _横__截__面___积__S成 反比;导体电阻还与__构___成__它__的__材__料____有关。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PPT课件

第3节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1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进一步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 了解本实验需要
电路的设计思想,会根据不同 测的物理量及所
掌握测定金属电阻 情况设计电路图。
用的器材和方法;
核心素养
率的实验原理、实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过程 能进行分组分层、
验器材。
中保持很好地交流、合作,准 自主合作探究,
18
3.电阻R的测量 (1)平均值法:可以用每次测量的U、I分别计算出电阻,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作 为测量结果。 (2)图像法:可建立U-I坐标系,将测量的对应U、I值描点作出图像,利用图像斜 率来求出电阻值R。
4.电阻率的计算 将测得的 R、l、d 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lS=πd42lR中,计算出金属导线 的电阻率。
(2)测量:旋动旋钮D,将测微螺杆F旋出,把被测的物体放入A、F之间的夹缝中,转动D,当F将要接触物体时,再轻轻转动微调旋钮
D2 ′c,m当,听(游2到标)“读尺嗒上数、第嗒时7个…,”刻的度要声和注音主时尺意(上表固某明一待定刻测刻度物对刚度齐好上,被游夹表标住示读),数半然为后毫0转. 米动锁的紧刻手柄度使线F止是动。否已经露出。 滑进片一在 步最掌(3左握)端用读,伏数开安始法时时测要电R两阻准端的的确电电路到压的为0设.零计01思想m,会m根,据不估同读情况到设0计.0电0路1图。mm,即测量结果若用mm为单
12
为准确求出R的平均值,应多测几组U、I数值,然后采用U-I图像法求出电阻。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16))请 任4写何.注出实计验意算测事金量属都项丝存电在阻误率差的,表本达实式验所ρ=用_测___量__仪__器(用均上已述校测准量,的下字列母关表于示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
1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进一步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 了解本实验需要
电路的设计思想,会根据不同 测的物理量及所
掌握测定金属电阻 情况设计电路图。
用的器材和方法;
核心素养
率的实验原理、实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过程 能进行分组分层、
验器材。
中保持很好地交流、合作,准 自主合作探究,
18
3.电阻R的测量 (1)平均值法:可以用每次测量的U、I分别计算出电阻,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作 为测量结果。 (2)图像法:可建立U-I坐标系,将测量的对应U、I值描点作出图像,利用图像斜 率来求出电阻值R。
4.电阻率的计算 将测得的 R、l、d 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lS=πd42lR中,计算出金属导线 的电阻率。
(2)测量:旋动旋钮D,将测微螺杆F旋出,把被测的物体放入A、F之间的夹缝中,转动D,当F将要接触物体时,再轻轻转动微调旋钮
D2 ′c,m当,听(游2到标)“读尺嗒上数、第嗒时7个…,”刻的度要声和注音主时尺意(上表固某明一待定刻测刻度物对刚度齐好上,被游夹表标住示读),数半然为后毫0转. 米动锁的紧刻手柄度使线F止是动。否已经露出。 滑进片一在 步最掌(3左握)端用读,伏数开安始法时时测要电R两阻准端的的确电电路到压的为0设.零计01思想m,会m根,据不估同读情况到设0计.0电0路1图。mm,即测量结果若用mm为单
12
为准确求出R的平均值,应多测几组U、I数值,然后采用U-I图像法求出电阻。 (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_______。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16))请 任4写何.注出实计验意算测事金量属都项丝存电在阻误率差的,表本达实式验所ρ=用_测___量__仪__器(用均上已述校测准量,的下字列母关表于示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PPT课件

表两端点间的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属丝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
3.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4.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6 A量程),通电时
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0.657
(2)图乙是测量合金丝阻值的原理图,是单刀双掷开关。根据原理图在
图丙中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拓展提升
(3)闭合,当处于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 ,=. ;当处于位置b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
为=. ,=. 。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判断,当处于位置_____(
2.140
,则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新知讲解
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一、实验原理
1.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实验电路如图。
2.由电阻定律 = ,得 = 。
新知讲解
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二、物理量的测量
1.电阻丝有效长度的测量
毫米刻度尺 :测定金属丝的长度(接入电路的)
1.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
1mm
,
0.1
mm,读数是
40.8
mm;
图2中的精度是 0.0mm,读数是
5
10.45
mm.
图1尺的精度是
图1
图2
课堂练习
2.读出以下各游标尺的测量值
9.8mm
10.95mm
11.80mm
课堂练习
3.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②
3.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4.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I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6 A量程),通电时
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丝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0.657
(2)图乙是测量合金丝阻值的原理图,是单刀双掷开关。根据原理图在
图丙中将实物连线补充完整。
拓展提升
(3)闭合,当处于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 ,=. ;当处于位置b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
为=. ,=. 。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判断,当处于位置_____(
2.140
,则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mm。
新知讲解
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一、实验原理
1.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实验电路如图。
2.由电阻定律 = ,得 = 。
新知讲解
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
二、物理量的测量
1.电阻丝有效长度的测量
毫米刻度尺 :测定金属丝的长度(接入电路的)
1.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
1mm
,
0.1
mm,读数是
40.8
mm;
图2中的精度是 0.0mm,读数是
5
10.45
mm.
图1尺的精度是
图1
图2
课堂练习
2.读出以下各游标尺的测量值
9.8mm
10.95mm
11.80mm
课堂练习
3.游标卡尺读数练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