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孙子及《孙子兵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课件_全集ppt课件

孙子兵法课件_全集ppt课件

混战计: 19釜底抽薪 22关门捉贼 并战计: 25偷梁换柱 28上屋抽梯 败战计: 31美人计 34苦肉计
20浑水摸鱼 23远交近攻
26指桑骂槐 29树上开花
32空城计 35连环计
21金蝉脱壳 24假道伐虢
27假痴不颠 30反客为主
33反间计 36走为上

五 、作 业
阅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典”。又叫《孙子》、《吴孙子兵法》、 《孙武兵法》、《吴孙子》等,字数6000, 取其整数。《孙子兵法》问世于两千五百年 前的春秋时期,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 从此诞生,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 上的“兵书”,比希腊的第一部军事理论专 著《长征记》约早100多年,比罗马弗龙廷 的《谋略例说》早五六百年。
--
思想精髓
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百战百胜,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 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中最高 明的。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用兵作战的上策是用谋略胜敌,其次是运用外 交取胜,再次是战胜敌人军队,最下策是攻打敌 人的城池。
敌国解决粮草问题。
--
6.胜敌而益强——愈是战胜敌人,也愈
是增强自己。
7.兵贵胜,不贵久——用兵贵在速战速
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8.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也——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
掌握者,国家安危的主宰。
--
内容提要
1.战争需耗巨资 举师十万,日费千金
2.作战应速胜 3.粮草应从敌国补给 4.胜敌而益强 5.用兵贵在速战速决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
3.造势:因利而制权 4.诡道十二法 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 远 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 乱而取之 实而备之 强而避之 怒而挠之 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 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兵法》PPT

《孙子兵法》PPT

2.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 震慑行动
斩首行动
美国的核威慑战略
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思想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得不避开德法边境正 面,另选进攻法国的方向。 1940年5~6月,德国主力通过 阿登山脉,从马奇诺防线左翼迂 回,在蒙梅迪附近突破达拉弟防 线,占领了法国北部,接着进抵 马奇诺防线的后方,使防线丧失 了作用。现在用来意指看似表面 坚固,实际毫无价值的东西
2.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 全争于天下。—《谋攻篇》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2.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是西方震慑战略理论的思想源泉。
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重战是一个国家时时刻刻都要做好战争的准备,历史上因战争 准备不足导致失败和灭国的的例子不胜枚举!!!
慎战是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用战争来解决问题。正所谓: 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
备战是指不要寄希望战争不要爆发,而要立足于自己做好充分 准备,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敌人不会来进攻,而要依靠自己 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使敌人想攻不敢攻,总体意思就是“有 备无患。”
孙子兵 法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 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早年由齐 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hé lǘ】进呈所著 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 占领楚国都城郢【yǐng 】城,几近覆亡楚国。后人尊称其为孙 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 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 《武经七书》之首。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

3、军争的原则
统一号令 (1)
统一行动
勇者不能独进, 怯者不得独退
(2)
治气——挫伤敌军队士气 治心——动摇敌将军决心
治变——因敌而变
(3)掌握用兵方法
“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 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 勿迫。”
(八)、九变篇
九变——多变 本篇主要论述用兵打仗,要通 九变之利,知九变之述,做到 机变行事。
(十一)、九地篇
本篇主要从全局着眼,把军队作战 由国内至敌境形经地域,划为九种 战区,根据不同战区的特点及对军 队作战行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 置原则和方法,告诫将帅“九地之 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 察”。
中心思想:进攻要掌握九地之 变,人情之理和决胜之法。 主要内容:
1、掌握“九地之变”
通形:我可以去 ,敌可以来的地形 挂形:可以前往,但难以撤回的地形 支形:敌、我双方对峙,谁出击都 地 不利的地形 形 隘形:两山之间的通谷,只能先占, 不易后夺的地形
险形:形势险要的地形
远形:双方相距较远,谁先求战,不 利于谁的地形
“凡此六者,地之道;将之至任,不可察也”
2、地形者兵之助也
——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
中心思想:审己量敌,料胜决策
主要内容: 1、“兵者,国之大事”
——对战争的基本看法
2、道、天、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
的基本条件
道:“令民与上同意也,”作为
五事之首,是战争胜负的首要因


天:气象条件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地:地形条件
将:将帅的智谋才能
法:军队的组织编制
3、实施胜利的手段
(1)、选将——挑选能执行“庙算” 大计的将帅 (2)、造势——设法造成战场上 的有利态势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 共43页

孙子兵法-介绍-PPT课件 共43页
--《游击队之歌》
【中心思想】不战而胜的全胜思想
【主要内容】

全胜战略思想:

不战而屈人之兵
以智谋为首的制胜思想:

上兵伐谋
著名的战争指导规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诸葛亮《隆中对》 上兵伐谋
烛之武巧言退敌
其次伐交
围魏救赵
其次伐兵
平津战役
其下攻城
【中心思想】积蓄力量,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内容】
《孙子兵法》介绍
天津大学 朱丙锋
主要 内 容
一、孙子兵法概况 二、孙子兵法经典化 三、孙子兵法内容简介 四、怎样读孙子兵法
一、孙子兵法概况
(一)作者概况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 (今山东惠民)人。后人尊称其为 孙子。
“西破强楚,入郢城,北威齐 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中心思想】先计而后战的战争观
【主要内容】
对待战争的态度:

重战、计战、谋战

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客观依据:
“五事七计”
研究和指导战争的主观依据:
庙算、诡道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兵者,诡道也;“诡道十二法”;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中心思想】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
《孙子兵法》、《太公》、《司马法》,外加《吴子》和 《尉缭子》
曹公五书:《孙子略解》、《太公阴谋解》(已佚)、《司 马法注》、《续孙子兵法》、《兵书接要》
新典《黄石公三略》
二、《孙子兵法》经典化(中国兵法演变)
(五)六大经典和《孙子》六家注(南北朝隋唐)
《孙子兵法》、《太公》、《司马法》、《吴子》、《尉缭子》、《黄 石公三略》

孙子与《孙子兵法》介绍-课件讲义

孙子与《孙子兵法》介绍-课件讲义

孙子与《孙子兵法》介绍一、孙子和《孙子兵法》介绍1.孙子简介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晚期齐国人,生于公元前约550年至540年,孙武的七世祖陈完原是陈国的公子,因陈国内乱而逃往齐国。

陈完的第五代世孙——田书,在齐国是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在讨伐莒国时因打了胜仗而被齐王赐姓“孙”并赏赐他一块封地,从此名为孙书。

孙书正是孙武的爷爷,孙武自幼跟随父辈学习兵法,他不但继承了父辈们优秀的思想并自我提炼与整理。

后因动乱逃往吴国,在吴国献上了他的兵书,受到了吴王阖闾的赏识,于是封他为大将军。

从此开始了他的战争实践的生涯,他带领三万人打败了楚国二十万大军,五战五胜,最终攻占了楚国的首都郢城。

他用战略实践的辉煌来印证了《孙子兵法》的高明。

1孙子与《孙子兵法》介绍 2 2.《孙子兵法》简介 《孙子兵法》十三篇是孙武在跟随父辈学习兵书时期就开始记录的。

在临沂银雀山挖掘汉墓时发现了《孙子兵法》的竹简,也包括孙膑兵法。

由于古人写作是刻在竹简上,所以需要深思熟虑,同时要用最简短的文字表述他的思想。

正是这样的写作条件也促成了《孙子兵法》以简短的文字阐述出如此深的战争哲理的原因之一。

(1)学《孙子兵法》必须讲“武德” 在公元前512年,孙子将《孙子兵法》献给了当时的吴王,自献给吴王后,《孙子兵法》就此正式问世,并由世人争相传阅。

学《孙子兵法》必须要讲“武德”,中国人特别讲“武德”,而孙武的“武”字就是止戈,“武德”对于孙武来说的含义是进行竞争、进行战争、进行对抗,目的是为了求得和平与安宁而并非为了打倒对方,残杀对方。

另一种含义是,强调“武德”是我们学习《孙子兵法》的道德前提。

《孙子兵法》是一部非常高深的战书兵册,是我们商战的“武林秘籍”。

“武德”好,心术正的人学了《孙子兵法》会造福国家、造福企业、造福人类。

如果心术不正的人,没有“武德”的人学了《孙子兵法》只会祸国殃民。

孙子与《孙子兵法》介绍 3(2)《孙子兵法》在国内外的普及程度 孙子把《孙子兵法》献给吴王以后至今已有2000多年了,孙子的书广泛地在社会上流传,有很多的版本。

孙子兵法课件

孙子兵法课件
——小托马斯.沃森(IBM前董事长)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课件共84页
建立使命的意义
1、保证企业经营目的的一致性 2、为配置企业资源提供基础或标准 3、建立统一的企业风气或环境 4、统一员工的方向 5、唤起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好感和热情 6、态度宣言 7、调节分歧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课件共84页
——孙子 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
——《六韬》 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
——曾公亮《武经总要.选将》
兵无强弱,强弱在将。 ——魏源《圣武记》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课件共84页
主与将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 家,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功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若其政出庙算者,将贤亦胜,将不如亦胜。 ——《商君书.战法》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课件共84页
知己知彼
“知彼知己”,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即首先认识客 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然后按照规律决定采取何种行动, 战胜敌人。
第一环节是知彼知己,这不仅要从战略高度上了解和把握 ,而且要了解和掌握作战全过程中敌我双方不断变化着的 各种具体情况,比如庙算定谋、兵力部署、战法运用临机 应变以及“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 等等。
——大前研一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 一域。
——陈澹然
你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课件共84页
什么是战略?
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术学的任务。
战略的持久战,战役和战术的速决战,这是一件事 的两个方面。
战略上的有规则、有定向;战役、战术上的不规则、 无定向。

孙子兵法精品PPT课件

孙子兵法精品PPT课件

6
26
34
国庆60周年阅兵
36
37
《孙子吴起列传》 齐孙子武者,齐人也。正义魏武帝云: “孙子者,齐人。事於吴王阖闾,为吴将, 作兵法十三篇。”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 阖庐曰:“子之十三篇,正义七录云孙子 兵法三卷。案: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 二卷。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 乎?”曰:“可”。
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 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 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 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 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 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 气归。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 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也。以近待 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 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 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 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 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 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 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 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之七;公家 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 橹,丘牛大车,十去之六。
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 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 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 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 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 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 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 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 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 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 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 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 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 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

孙子兵法-PPT

孙子兵法-PPT

孙子兵法

用兵如孙子,谋略三十六.六六 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 春秋战国时期,世外奇人鬼谷子 得意弟子-孙膑与庞涓…看这两人 在这「强者生,弱者亡」的时代 里,如何运用古人智能创造出不 败的兵法与计谋,看这两位杰出 的谋略家,如何印证、运用孙子 兵法中的谋略技俩获得胜利。孙 子兵法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兵书之 王,商场、处事、计谋、公关、 攻心等…无不是现代商业社会中 活动的特质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 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 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 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 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 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 典”的美誉。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 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 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 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 《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 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 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 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之一。 在中国被奉为兵家经典,后世的兵书大多 受到它的影响,对中国的军事学发展影响 非常深远。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 界军事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孙子兵法》的局 限性 1、没有区分战争的性质 2、过分强调将帅的作用 3、在作战指导上提出了 一些过于机械的原则
孙子兵法



英国空军元帅斯莱瑟所言: “孙武的思想有惊人之处— ——把一些词句稍加变换, 他的箴言就像是昨天刚写出 来的。” 美军总指挥弗兰克斯评 价说:孙武,这位中国古代 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 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 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 日战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之现代文本
1

世 界 兵 学 双 璧
2
❖“权谋文化”
——“兵者,诡道也。”
3
❖文化:显文化(阳光文化) 潜文化(阴暗文化)
4
❖ 如果将兵法引入生活,无异于将 生活引入战争。
——马基雅维里
5
❖“姨太太文化”的回归
6
❖ 阴暗文化包括厚黑文化、痞子文化、 犬儒文化、游民文化、拜金主义和拜权 主义文化、文化的市侩主义等。
曹操 31
❖ 现存最早的《孙子》是曹操的《孙子注》; ❖ 从南北朝到宋代比较著名的注家有(三国)沈友
(梁)孟氏、;(隋)张子尚、萧吉;(唐)李 筌、杜牧、陈皞 、贾林;(宋)梅尧臣、王皙、 何延锡、张预等;除沈友、张子尚、萧吉三家注 亡佚外,其余十家连同杜佑注《通典》的相关文 字,都被辑录于《十一家注孙子》中保存下来; ❖ 宋元以后比较著名的注本有(明)刘寅《武经七 书直解》;(明)赵本学《孙子书校解引类》等。
钱穆等持此观点。
20
吴孙子:孙武 齐孙子:孙膑
孙武
孙孙膑膑
21
❖ 鬼谷子,姓王名栩, 春秋时人,生卒年月不 详。,为纵横家之鼻祖。
22
❖ 《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 《齐孙子》八十九篇。
23
❖ 膑亦孙武后世子孙也; ——《史记》
❖ 孙武——孙明——孙膑 —— 《新唐书》、《姓氏说》
24
一、作者与成书存疑
1、成书于春秋末期,孙武著; 2、孙武无其人,《孙子兵法》乃山林居士或战国时诡
辩之士伪托; 3、成书战国,孙膑著。孙武和孙膑为同一人; 4、孙武即伍员,二者实为一人。
牟庭
25
一、作者与成书存疑 二、作者的生卒年月与出生地
26
❖生卒年月不详 孙武 史学界认为其与孔子(前551—— 前479)同时代。
7
❖ 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8
❖ 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 二、树立“修文亦须尚武,治世休耻言兵”
的正确态度。
9
❖ 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 二、树立“修文亦须尚武,治世休耻言兵”的正确态度;
❖ 三、不能简单地将《孙子兵法》纳入权谋文 化的范畴。
37
❖1、齐桓公知道完是陈国的公子; ❖2、完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38
❖工正
39
孙武的家族世谱
❖ 虞舜——虞 閼父——(封陈)——胡公满— ——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公圉戎—— 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说——
平公?——文公圉——桓公鲍——厉公跃—— 陈公子完(奔齐)——稚孟夷——湣孟庄——
10
❖ 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 二、树立“修文亦须尚武,治世休耻言兵”的正确态度;
❖ 三、不能简单地将《孙子兵法》纳入权谋文化的范畴;
❖ 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坚持“谋天、 谋事、谋己、谋心”的四谋原则;
11
❖ 一、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 二、树立“修文亦须尚武,治世休耻言兵”的正确态度;
孔子
27
❖生卒年月不详
❖出生地之争
惠民说
孙武
博兴说
广饶说
28
一、作者与成书存疑 二、作者的生卒年月与出生地 三、《孙子兵法》版本
29
《吴问》、《四变》、
《黄帝伐赤帝》、 《地形二》、《见吴王》
1972年山东 临沂银雀山一号汉 墓出土的《孙膑兵
法》竹简。
30
现存最早的《孙 子兵法》注本为曹操
的《孙子注》
(简称“武经本”);
33
一、作者与成书存疑 二、作者的生卒年月与出生地 三、《孙子兵法》版本 四、孙武的生平事迹
34
❖ 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 可以说“利他”的机会成本就 是“损己”,而“损己”的极 至便是让出你的生存空间。
35
四、孙武的生平事迹
❖ (一)、避乱奔吴、以退为进 “进不可御,退不可追,是古人追求
13
《孙子兵法》之现代文本
孙武
第一讲 孙子及《孙子兵法》
主讲教师 陆保生
14
孙武
一、作者与成书存疑
15
一、作者与成书存疑
1、成书于春秋末期,孙武著。
司马迁、曹操、宋濂、纪昀等持此观点。
16
❖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 亦奚益于胜败哉?
——《虚实篇》
17
❖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 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则相 救也如左右手。
32
❖ 目前,最有文本价值的本子主要有以下四种: ❖ 1、银鹊山汉墓简本《孙子》(简称“汉简本”); ❖ 2、宋本《十一家注孙子》 (简称“十一家注本”); ❖ 3、《平津馆丛书》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的《魏武帝注
孙子》 (简称“曹注本”); ❖ 4、《续古逸丛书》所收宋本《武经七书》中的《孙子》
的行动境界。”
36
孙武的家族世谱
❖ 虞舜——虞 閼父——(封陈)——胡公满— ——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公圉戎—— 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说——
平公?——文公圉——桓公鲍——厉公跃—— 陈公子完(奔齐)——稚孟夷——湣孟庄——
文子须无——桓子无宇——(赐姓孙)—— 孙书——孙凭——孙武……孙明……孙膑
文子须无——桓子无宇——(赐姓孙)—— 孙书——孙凭——孙武……孙明……孙膑
40
❖ 第一,孙武出身封建领主贵族家庭,有王室血统。
41
❖ 第一,孙武出身封建领主贵族家庭,有王室血统; ❖ 第二,孙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
领,并有本宗族的私属军队。
42
❖ 第一,孙武出身封建领主贵族家庭,有王室血统;
——《九地篇》
18
一、作者与成书存疑
1、成书于春秋末期,孙武著; 2、孙刚、梅尧臣等。
19
一、作者与成书存疑
1、成书于春秋末期,孙武著; 2、孙武无其人,《孙子兵法》乃山林居士或战
国时诡辩之士伪托; 3、成书战国,孙膑著。孙武和孙膑为同一人。
❖ 第二,孙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 领,并有本宗族的私属军队;
❖ 第三,孙武的祖上在齐国的政治斗争中,善于权变, 谋略高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庆氏)
43

之爱 如之 流如 水父 。母
❖ 三、不能简单地将《孙子兵法》纳入权谋文化的范畴; ❖ 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坚持“谋天、谋事、谋己、谋心”
的四谋原则;
❖ 五、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所收 获,达到“六经注我”之境界。
12
❖ 阴暗文化包括厚黑文化、痞子文化、 犬儒文化、游民文化、拜金主义和拜权 主义文化、文化的市侩主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