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解析

合集下载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18〕46号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垫江府办发〔2018〕46号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县属各企事业单位:《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垫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0月18日垫江县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高县城绿化的总体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绿化条例》《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城市绿线管理实施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以及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的控制线,分为现状绿线和规划绿线。

现状绿线是指现有已经建成的各类城市绿地范围界线;规划绿线是指规划规定的各类城市绿化用地以及根据规划需要进行控制的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的控制线。

具体指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等各类城市绿地明确界定的控制管理线。

第三条县城市规划、园林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绿线的监督管理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由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的绿化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并与县国土、交通、水利、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一同协助做好城市绿线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绿线由县城市规划、园林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现有绿地、风景名胜、自然地貌以及已批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所涉及的绿化地域,予以划定。

(完整)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

(完整)涉河方案及防洪评价

目录1 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

2 分析评价依据 (5)1。

2.2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 (5)1。

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6)1.4其它 (9)2 基本情况 (10)2。

1 建设项目概况 (10)2。

2 河道基本情况 (11)2。

3 水利规划及实施情况 (17)3 工程涉河建设方案 (23)3。

1 总体建设方案 (23)3。

2 涉河建设方案 (23)3.3 施工方案 (23)3.4主要参数及控制坐标 (24)4 河道演变 (25)4。

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25)4。

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6)4.3河道演变预测分析 (26)5 防洪评价计算 (28)5。

1 水文分析计算 (28)5。

2 回水分析计算 (36)5。

3 桥底高程复核 (37)5.4 河势影响分析 (38)6 防洪综合评价 (42)6.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42)6。

2 与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42)6.3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42)6。

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43)6.5对其他工程及设施的影响分析 (43)6.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43)6.7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43)6.8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43)7结论与建议 (45)7。

1 结论 (45)7。

2 建议 (45)附件⑴丹桂街桥平面布置图⑵丹桂街桥桥型布置图⑶丹桂街桥标准横断面图⑷实测河道纵断面图委托书1 概述1.1 项目背景1。

1。

1 地理位置垫江县三合片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桂溪街道三合片区,设计道路全长1478.795m,包含桂阳路、丹桂街两条道路,桂阳路西接桂东大道,东接东方大道,长1066.778m,路幅宽度24m;丹桂街南接牡丹大道,北接桂阳路,横跨迎春河,全长412.017m,路幅宽度18m.1。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垫江县三合片区现状桂阳路道路路幅宽为8m,最大纵坡6%,道路幅宽度较窄,线形较差,路段通行条件、景观效果差;拟建的垫江县三合苑二区安置房需要一条对外联系通道,目前现有的道路不能满足未来周边居民出行需求。

岸线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

岸线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

岸线利用可行性论证报告引言岸线利用是指对沿岸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利用,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求。

岸线资源丰富,包括土地、水域、景观等多种资源,因此岸线利用的可行性论证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岸线利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旨在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经济可行性岸线利用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岸线资源,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吸引投资和就业机会。

例如,将岸线用于建设港口、码头和海洋经济产业园区,可以促进海运、渔业、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此外,岸线利用还可以提供土地资源,用于建设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

2.社会可行性岸线利用对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合理规划和利用岸线资源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例如,建设岸线公园、滨水步行道和休闲广场,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绿化环境,增加居民活动空间。

其次,岸线利用还可以满足人们对旅游和文化娱乐的需求,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形象。

例如,利用岸线资源打造海滨度假村、观光景点和文化艺术中心,可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条。

3.环境可行性岸线利用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在岸线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防止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例如,建设海洋保护区、湿地公园和生态修复项目,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岸线利用还需要考虑海洋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应急预案,确保岸线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4.技术可行性岸线利用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确保规划和利用的有效性。

例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岸线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为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利用先进的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确保岸线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提高岸线利用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结论综上所述,岸线利用具有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可行性。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的生态环境和防洪能力对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越发重要。

本次河道整治工程旨在改善河道的行洪能力、生态环境,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河道基本情况本次整治的河道全长____公里,流域面积____平方公里。

河道平均宽度____米,河底高程在____至____米之间。

(二)存在的问题1、防洪能力不足部分河道堤岸低矮、单薄,甚至出现坍塌现象,无法抵御较大洪水的侵袭。

2、河道淤积严重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疏浚,河道内泥沙、垃圾等淤积物较多,导致行洪断面减小,水流不畅。

3、生态环境恶化河岸植被破坏严重,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水质受到污染,生态系统失衡。

4、河道管理缺失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维护机制,乱占乱建、乱倒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整治目标及任务(一)整治目标1、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确保在设计洪水标准下,河道两岸的安全。

2、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

3、提升河道的景观效果,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整治任务1、河道疏浚工程对淤积严重的河段进行疏浚,清除淤积物,拓宽行洪断面。

2、堤岸加固工程对低矮、单薄的堤岸进行加固,提高堤岸的防洪能力。

3、生态修复工程在河岸种植植被,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改善水质。

4、河道管理设施建设设置河道管理标识牌,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四、工程设计方案(一)河道疏浚设计根据河道的淤积情况和行洪要求,确定疏浚的深度和宽度。

采用机械疏浚和人工疏浚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疏浚效果。

(二)堤岸加固设计堤岸加固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生态护坡等形式。

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稳定,能够有效抵御洪水的冲击;生态护坡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能够减少水土流失。

(三)生态修复设计在河岸种植柳树、杨树等乔木,以及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

设置生态浮岛,增加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四)管理设施设计在河道两岸设置管理标识牌,明确管理范围和责任。

垫江县20162020年度水资源管理

垫江县20162020年度水资源管理
鹤游800万立方米,坪山1000万立方米
砚台1300万立方米,曹回600万立方米
杠家500万立方米,包家500万立方米
白家700万立方米,永平500万立方米
三溪500万立方米,裴兴500万立方米
长龙500万立方米,大石400万立方米
黄沙600万立方米,沙河400万立方米
2018年全县用水总量21700万立方米
备注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0.495
0.498
0.501
0.503
0.506
三、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
全县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
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
备注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77%
79800万立方米,五洞900万立方米
澄溪1500万立方米,太平900万立方米
鹤游800万立方米,坪山1100万立方米
砚台1300万立方米,曹回600万立方米
杠家500万立方米,包家500万立方米
白家700万立方米,永平500万立方米
三溪500万立方米,裴兴500万立方米
长龙500万立方米,大石400万立方米
桂阳1500万立方米,桂溪1200万立方米
新民1200万立方米,沙坪900万立方米
周嘉900万立方米,普顺900万立方米
永安700万立方米,高安1400万立方米
高峰800万立方米,五洞900万立方米
澄溪1600万立方米,太平800万立方米
鹤游800万立方米,坪山1000万立方米
砚台1300万立方米,曹回600万立方米

垫江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

垫江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

垫江县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公开竞争性发包公告理局会议室,在监督部门监督下开启本项目竞争文件接收邮箱。

十一、承包人确定办法1、本工程按照重庆市垫江府发〔2016〕4号文件实行公开竞争性招标。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反对不正当投标,在符合相应资质条件并承诺接受招标人在本招标文件中的相关约定及条款的参与人中,所有通过初步审查合格的且投标总报价不高于最高限价的有效投标报价中,最低价者中标。

3、依据投标报价将投标单位按由低到高排列中标候选人顺序,报价最低者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如果投标报价出现并列,按随机抽取原则由发包人在到场的监督管理部门同志的监督下现场抽取确定中标候选人顺序。

4、递选中标人的中标价确定原则:递选中标人的中标价以第一中标候选人的投标报价作为中标价。

递选的中标人仍需交履约保证金。

5、若第一中标候选人无故放弃承包该项目、提供虚假资料、文件或15日内拒签合同的,视为放弃承包资格且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

十二、履约保证金1.担保形式:银行转帐至发包人指定的账户。

2.担保金额:履约担保金额为中标价格的10%。

3.缴纳时间:领取中标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

4.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履约保证金将不予退还。

(1)缴纳履约保证金之日起五日内未签订合同的;附件1:投标报价函垫江县公路管理局:1.我方已经仔细研究了垫江县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及发布的本项目合同条款全部内容,我方愿以人民币大写元, 在投标性招标文件确认的范围内,作为垫江县卧龙河桥、三汇桥、罗家桥危桥整治工程一阶段设计项目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所需的全部费用。

如果我们被确定为承包人,我方承诺:愿意招标文件所约定的条件承包上述工程设计内容,按照要求及时签订合同,承担相应责任,拟派设计人员及时完成任务。

除非另外达成协议并生效,招标文件及本投标文件将构成约束我们双方的合同。

2.我方承诺在承包该工程后在规定的期限内与你方签订合同。

浅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的若干问题

浅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的若干问题

浅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中的若干问题赵斌韬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为了解决涉河建设方案对河道防洪造成的不利影响,应按有关规程编制防洪评价报告,并按审批权限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本文根据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中最易出现的问题,如拟建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参数与控制坐标不全面、在防洪综合评价中未作拟建项目自身防洪安全分析等进行梳理、分析说明,以利更进一步完善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赵斌韬
【作者单位】重庆市垫江县水文管理总站,重庆市垫江县40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61
【相关文献】
1.黄河下游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大桥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及关键技术指标的确定
2.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若干问题探讨
3.浅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及其认识
4.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问题
5.《上海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技术规定》编制解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

岸线规划报告(报批稿)前⾔为合理利⽤和科学管理河道岸线资源,实现岸线资源优化配臵、集约开发和可持续利⽤⽬标,全⾯发挥河道岸线的综合功能,以更好地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重庆市⽔利局关于下达2010年度中⼩河流河道岸线利⽤管理规划⼯作⽬标任务的通知》(渝⽔河…2010?1号),奉节县2010年需要完成甲⾼河(奉节段)岸线利⽤管理规划⽬标,根据此⽬标编制完成了《重庆甲⾼河(奉节段)⼲流河道岸线综合利⽤管理规划》。

规划依据《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管理规划⼯作⼤纲》和《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管理规划技术细则》,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遵循全⾯、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与⾃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着眼于甲⾼河(奉节段)⼲流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在保障防洪安全、河势稳定、供⽔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岸线资源。

规划主要内容,⼀是划定了甲⾼河(奉节段)岸线利⽤功能区和控制线;⼆是结合各功能区实际情况,提出不同岸段的开发利⽤条件和适宜利⽤的⽅向,阐明开发利⽤的制约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利⽤指导意见和措施。

⽬录1 概要 (1)2 河道基本情况 (4)2.1 流域概况 (4)2.2 ⽔⽂⽓象 (6)2.3 河道地质与边界条件 (9)3 岸线利⽤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3.1 沿河地区经济社会概况及发展趋势 (11)3.2 岸线资源情况及利⽤现状 (14)3.3 岸线资源综合评价 (15)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8)4 河道演变分析 (20)4.1 河道演变特性 (20)4.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0)4.3 三峡⽔库蓄⽔运⾏对河道的影响 (20)5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平年及⽬标 (22)5.1 规划范围 (22)5.2 规划指导思想 (22)5.3 规划原则 (22)5.4 规划⽔平年 (24)5.5 规划⽬标 (24)6 河道⽔⽂分析 (26)6.1 径流特性 (26)6.2 洪⽔特性 (26)6.3 历史洪⽔ (27)6.4 三峡⼯程运⾏后对甲⾼河(奉节段)河道的影响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要卧龙河发源于桂溪镇十路口村5社铁门坎,流经太平、五洞等镇后,在澄溪镇高兴村3社转河咀处注入龙溪河。

全长30.4公里,流域面积114.38平方公里。

分水岭海拨高程1134.4米,河口处高程357.6米,总落差776.8米,河流平均坡度4.26‰,多年平均流量1.68立米/秒,年径总流量0.53亿立米。

卧龙河干流河道婉蜒曲折,岸线资源丰富、流域内工业经济发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利用这一地区区位优势、加快沿河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把垫江县打造成为渝东北地区经济型高地,达到富民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卧龙河流域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卧龙河干流岸线总长60.822km,其中,左岸岸线长30.411km,右岸岸线长30.411km。

本次卧龙河岸线规划从十路口水库溢洪道末端开始至澄溪镇高兴村3社转河咀(桩号3+768-30+411m)岸线总长53.286km,其中,左岸岸线长26.643km,右岸岸线长26.643km。

已开发利用2.29km,占总岸线4.3%。

其中:堤防(护岸)工程0.4km,占总岸线0.75%;涵闸(泵站)和取排水口0.05km,占总岸线0.09%;跨(穿)河建筑物1.11km,占总岸线2.08%;其他建筑(场镇房屋)0.73km,占总岸线1.37%。

本规划围绕加快沿河开发战略目标,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根据《重庆市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着眼于岸线的可持续利用,在保障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岸线资源和水域资源,保护水环境,提出了卧龙河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意见,以推进沿河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规划内容,主要是在总结卧龙河岸线开发利用实践和近年来岸线管理工作基础上评价岸线资源条件,分析岸线开发利用与卧龙河河势控制、河道整治的相互关系;联系整治进程、空间产业布局和生态建设规划,提出不同岸段开发利用的条件和适宜利用的方向、布局,阐明开发利用的制约条件,以及需要配合进行的整治和防护措施;并就结合进一步整治,改善开发利用条件,提供更多优良岸线,提出研究方案和措施。

本规划高程系统采用黄海高程系统,坐标系采用北京54坐标。

2 河道基本情况2.1 流域概况卧龙河是龙溪河右岸一级支流(长江上干左岸二级支流)。

流域面积114.38km2,河道干流总长30.411km,天然落差776.8m,平均比降4.26‰,多年平均流量1.68立米/秒,年径总流量0.53亿立米。

河床宽10~50m。

卧龙河流经垫江县桂溪、太平、五洞、澄溪等4个镇,穿越桂溪、五洞2个场镇。

直接流入卧龙河干流的共有大小溪流16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 km2且河道长大于5km以上有太平桥河、大河沟河等2条支流;流域面积小于10 km2的小溪流有14条。

垫江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区,随着西部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垫江县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已建成了以化工、建材、食品、纺织为支柱的四大产业,卧龙河干流沿岸乡镇2010年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78亿元。

垫江县交通发达,有沪蓉高速公路、渝宜高速公路、318国道、302省道、渝巫路省道。

境内各乡镇道路全部硬化,村级公路硬化正在全面推进。

2.2 水文气象特征垫江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照较少的特点,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春早冷暖多变,盛夏连晴,高温多伏旱,雨量集中,多暴雨易洪涝,秋多连绵雨,降温较快,冬冷无严寒,霜雪较少。

多年平均降水量1176.43mm;多年平均气温17℃;多年平均蒸发1035.5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21.6h;多年平均霜日14.1d;无霜期在290d;无霜期在290d左右。

2.3 河道地质情况本流域地处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的东部,为川东弧形褶皱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西有明月峡背斜,西南为卧龙河短轴背斜,东有苟家场、黄泥塘两背斜。

几个背斜的大致特点是东翼陡俊,西翼平缓;而次级的卧龙河短背斜构造则为西陡东缓。

由于受东西大构造隆起的回返挤压力较大,故而岩层破裂,出现正断层,平行和斜交走向。

垫江县境内地层发育较为齐全,有中生代三叠系(T)、侏罗系(J)和新生代第四系(Q)等各时代地层。

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的沉淀物。

三叠纪以雷口坡组及部分嘉陵江组的灰色、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石灰岩以及部分灰、黄、绿色钙质页岩为主体,布于背斜轴部;须家河组为灰黄色,灰白色中一厚层粗粒石英,长石砂岩为主,间夹灰黑色层状沙质页岩,紧靠背斜两翼。

侏罗纪岩层主要是紫红色泥岩间夹灰白色,黄绿色泥质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分布在背斜翼较远地区,是构成垫江向斜的主要地层;第四纪,主要是各纪岩就地风化,经过剥蚀、搬运、沉积的沙质粘土,砾石和灰褐色腐泥,布于侏罗纪地层,经冲刷、剥蚀后的宽谷区和沿河两岸,形成大片良田,是垫江县农业的繁盛之地。

森林植被区,为常绿针阔叶林植被带。

由于开垦历史悠久,原生植被数量少而不完檗,除低山区外,多为人工植被。

全县林草地面积52万亩,森林覆盖率30.9%。

资源有天然气、石灰石、石英砂、煤、铁、盐矿、钾矿、石膏矿藏,但除天然气、石灰石、煤、盐矿等量大质优。

2.4 河道特性卧龙河河道总体表现由西北向东南流向,河道婉蜒曲折。

流域内河道穿梭于浅丘和平坝中,大部分河道浅窄,岸坡坡积物和残积物土较厚,岸坡风化层卸荷裂隙较发育,局部有小型滑坡和垮塌现象,河道水流不畅,暴雨洪水对两岸农田和部分房屋建筑淹没损毁威胁较大。

3 岸线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1沿河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及发展趋势卧龙河流域在垫江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沿河开发既能促进沿线高新技术产业的提升,又能带动其它地区加快发展,是卧龙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卧龙河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见表3.1。

表3.1 卧龙河行政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说明:此表内容根据2011垫江统计年鉴。

3.2 岸线资源情况卧龙河岸线从桂溪镇十路口村5社铁门坎至澄溪镇高兴村3社转河咀处总长60.822km,其中左岸线长30.411 km,右岸线长30.411km。

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和卧龙河实际情况,岸线利用划分为堤防(护岸)工程;涵闸(泵站) 和取排水口工程;跨(穿)河建筑物工程;其他(房屋建筑)工程共四类开发利用类型。

3.3 岸线利用现状卧龙河岸线利用率较低,在卧龙河岸线总长53.286km中,已开发利用2.29km,占总岸线4.3%。

其中:堤防(护岸)工程0.4km,占总岸线0.75%;涵闸(泵站)和取排水口0.05km,占总岸线0.09%;跨(穿)河建筑物1.11km,占总岸线2.08%;其他建筑(场镇房屋)0.73km,占总岸线1.37%。

本次卧龙河岸线规划从十路口水库溢洪道消力池末端开始至转河咀(桩号3+768~30+411m)岸线总长53.286km,其中,左岸岸线长26.643km,右岸岸线长26.643km。

卧龙河岸线开发利用现状情况详见表3.2。

卧龙河规划岸线河段已规划了五洞镇从东门口至柏树滩(桩号23+922~25+322m)长1400km山洪沟治理规划,目前已开始逐步实施。

此外,目前尚无新的水工程建设规划。

表3.2卧龙河岸线开发利用现状统计表63.3.1 堤防工程卧龙河岸线共建有堤防工程2处,长400km(不包含跨河建筑物),一是位于桂溪镇天马桥右岸上下游段长,堤防利用右岸岸线长度320m,桩号为5+887~6+207m;河堤结构型式采用重力式防洪墙护岸,用M7.5浆砌条石砌筑。

二是位于五洞镇河街(五洞桥上游段),堤防利用左岸岸线长度80m,桩号为24+674~24+754m;河堤结构型式采用重力式防洪墙护岸,用干砌条石砌筑。

详见表3.3。

表3.3 卧龙河堤防工程情况统计表83.3.2涵闸(泵站) 和取排水口工程;卧龙河无取排水口和涵闸工程,有泵站(提灌站)工程5处,利用岸线50m。

设计灌面0.2万亩,年引水量35万m3,这些提水设施主要是以农田灌溉为目的。

由于受卧龙河洪水淹没,缺乏维修管理资金,加上农村土地实行分户承包后,疏于管理,现在多数设备残缺不全,不能正常运行。

详见表3.4。

表3.4 卧龙河涵闸(泵站)和取排水口情况统计表3.3.3航运及码头卧龙河沿岸无航运码头。

3.3.4跨(穿)河建筑物卧龙河有跨(穿)河建筑物25处,利用河道两岸岸线1110m。

其中公路桥17处,利用河道岸线900m;人行桥8处,利用河道岸线210m。

详见表表3.6表3.6 卧龙河跨(穿)河建筑物统计表3.3.5其他建筑工程卧龙河其他建筑(场镇房屋)工程有3处,共利用河道岸线长0.68km, 利用面积15250m2。

其中,桂溪镇天马桥段企业及居民沿河建设的房屋,这些房屋基本上建设在90年代以前,共利用河道岸线长0.48km, 利用面积10750m2;桂溪镇交通桥段企业及居民沿河建设的房屋,这些房屋基本上建设在90年代以前,共利用河道岸线长0.10km, 利用面积1500m2;五洞镇五洞桥左岸上下游段河街企业及居民沿河建设的房屋,这些房屋基本上建设在60年代以前,共利用河道岸线长0.15km, 利用面积3000m2。

详见表3.7。

表3.7 卧龙河其他(场镇房屋)涉水工程情况统计表3.4 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岸线治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上,除了产业和生产力布局方面,需要统筹规划、调整结构、改变不当布局和开发方式以外,在保障防洪安全,控制和促进河势、岸线稳定,保护岸线资源和水环境,落实协调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河道治理投入不足,防洪与河势稳定的保障能力与开发利用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愈显突出。

河势的动态变化受不同年份洪水、沙变化的影响,使河势控制任务更为艰巨。

随着沿河经济带的加速建设和发展,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建立河道治理与开发利用相适应的投入和运行机制。

2.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不够协调。

对岸线治理保护研究不够,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无序开发和随意侵占河道岸线的现象日益增多。

3.岸线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高效利用。

对岸线的防洪、供水、航运、生态环境以及开发利用功能缺乏统筹协调,且缺乏统一的岸线资源利用规划,造成岸线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开发利用布局不适宜;部分岸线利用项目立足于局部利益,缺乏与经济发展及其他相关行业规划的协调,常以单一功能进行岸线的开发利用,不能达到岸线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多占少用和重复建设现象,岸线利用效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岸线资源的效能,造成岸线资源的浪费。

4.水环境问题凸现。

沿河开发带来的水质污染,特别是岸边污染带问题,情势愈趋严重。

5.部分开发利用项目对岸线资源条件分析论证不足,影响运行安全和效益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