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_顾秉钰

合集下载

信息化教育对未来教育的影响与发展

信息化教育对未来教育的影响与发展

信息化教育对未来教育的影响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可挑剔的趋势。

而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不仅为教育培养加速发展,同时也在不断推动未来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接下来,我将从多个角度剖析信息化教育对未来教育的影响与发展。

一、信息化教育推进了教育的创新信息化教育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更丰富的教学手段。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各种文献和视频资源,可以较为轻松地与其他学子或者专家进行对话交流。

这些都可以为教育的创新提供新的策略和可能性。

另外,信息化教育还可以较好的弥补地域上的差异,实现教育上的均等性。

二、信息化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只能通过课堂上的上课来获取知识。

时间、地点等都是相当受限制的。

而在信息化教育的模式下,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并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比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课程视频来进行学习,或者通过直播的方式,attend到老师进行的线上授课。

由此,信息化教育打破了传统千载难逢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信息化教育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信息化教育还能以独特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教育的质量。

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不仅比前些年无脑地考实验更为高效,也规避了科技分的测量误差。

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学盲目和信息匮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教师在教学上的兴趣和创造力。

四、信息化教育促进了课程发展和教学形式的变革随着网络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教育范围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教育,而是从色彩丰富的文献、视频资源到在线直播课程,这些都成为了包括形式在内的较大的教育范围。

与此同时,未来的教育也早已不再是现在的教育,这意味着课程也需要发生改变。

而信息化教育正是随着这种需求的变化,推进着信息化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总结来说,信息化教育对未来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让教育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创新化,推动了教育发展的变革。

浅谈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浅谈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浅谈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育信息化,简单理解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它包括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

本文将就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教育信息化可以提升教学管理的效率。

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效率较低。

而引入教育信息化就可以实现教学管理的集中化、自动化,简化教育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例如,学生选课、课程安排、考试通知等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实现,这样就避免了传统管理方式的复杂繁琐,提高了管理效率。

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电子图书、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料等。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知识,深入了解学科知识背景,提高学习兴趣。

而这些教学资源又可以实现公平性,即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取相同的资源,不受地域、时间等限制。

再次,教育信息化可以改变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讲解者、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引入教育信息化之后,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方式实现互联互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学达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最后,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增加,教育国际化迫在眉睫。

通过教育信息化,可以将国际化教育资源引入学校,例如租用国外的学习网站或者通过网络学习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教育方式,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素质。

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丰富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法、促进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方向和尺度,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忽视其实际的应用效果和质量。

论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论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

论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特征,也是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教育方面,信息化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教育现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信息化推动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大量依赖纸质资料和传统教学工具,信息化的出现使得教育教学得以更好地与新时代相适应。

现在,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网络课程和教育应用软件学习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设计教育资源。

教育系统的数字化功能,也使得学生对教育资源更容易获得和掌握,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能力。

二、信息化强化了教育教学的互动性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十分有限,学生的师生互动也很少。

而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和教师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手段进行互动和交流,大大拓宽了师生互动的渠道和范围。

而教师也能够依托信息化工具,了解和响应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自动化地提升志愿者的教育质量。

三、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的全球化和融合性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现在的知识资源已经不再是地理位置、语言障碍和教育体系的局限,可以随时随地从全球化的资源中获取信息和知识。

另一方面,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信息技术的支持也使得他们可以跨越国界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和经验,进行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交流和运用。

这有力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全球化进程。

四、信息化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愈发显得落后和过时。

信息化的出现,有助于教育教学从传统的以知识为重心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推广个性化、探究型和创新型的学习方法。

同时,通过网络课程和数字化时代的互动,学生们也能够参与到学习设计中,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发展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和应用。

总之,信息化的大发展,推进了教育的现代化、互动性、全球化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未来,教育与信息化将不断融合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中国梦

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中国梦

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中国梦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育信息化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工具和平台,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将对实现中国梦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之间存在着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一些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却面临着教师短缺、教材匮乏等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不再受限于地域条件。

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把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通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可以促使教育资源的均衡共享,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准备教案、批改作业和安排课堂教学。

而通过教育信息化,教师可以利用各类教学软件和平台,轻松地制作精美的教案、布置作业、进行在线测试等,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外拓展,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教育信息化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可以促进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育往往是一种铁板一块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而通过教育信息化,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定制和针对性辅导。

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为其定制独特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实现了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了一种基本的能力素质。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作者:马永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16期当今社会已迈入信息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学习方式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全球教育发展已被深深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信息技术不仅在改变现在的教育,同时也在塑造未来的教育。

信息化目前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

未来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网络环境更加开放的教育,是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育,是引导孩子主动探究和快乐学习的教育。

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我们必须大力宣传普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等教育理念,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过去我国的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但是,我国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新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要与信息社会同频共振,既要保障教育规模,又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创新能力、协作精神与国际视野。

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首先,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得以更好地体现。

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优良环境,可实现个别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使学生从过强的制约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人志趣,培养其个性特色。

其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一方面学生可根据个人志趣与个性差异对所学的知识和学习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可对某一专题的相关内容通过信息检索、收集和处理,实现问题解决学习,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提供的网络资源可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过鲜明的形象感化和对比,帮助学生识别假、恶、丑,树立真、善、美的情感,使学生将高尚的理想内化为自己的言行,直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试论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试论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

试论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摘要】教育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数字化工具使教学更为高效。

拓展了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跨越地域限制获取各种知识。

教育信息化还促进了个性化教育,能更准确地满足学生需求。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也成为可能,使学生更具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如数据安全、信息不对称等。

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应继续发展并关注解决相关问题。

建议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促进教育信息化在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中小学教育, 教学效率, 教学资源, 个性化教育, 信息素养, 问题与挑战, 重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 建议和展望1. 引言1.1 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造,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不仅包括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还包括教育管理、学生评价、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信息化改革。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教育教学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育信息化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提高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引入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提升教育水平、推动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背景教育信息化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兴起的新兴教育形式。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育信息化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

教育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利用电子设备、网络平台等工具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浅谈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浅谈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浅谈教育信息化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首先,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以往的教学内容大部分是以纸质书籍为主要载体,而现今的教学内容则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

数字化教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产品,它
打破了纸质书籍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共享和传播。

教师可以在数字化教材上对
教学内容进行更细致、更完整的解释和说明,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互动式
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其次,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种教学软件和多媒体
设备也逐渐普及。

这些设备和软件使得传统教学方法中单一的听讲和认真做题的模式得以
突破,而采用更为丰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中小学的地理课程中,采用电子地图
和立体影像等先进技术进行展示,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虚拟的方式全面了解地理信息,帮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闭环。

最后,教育信息化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可以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更为完整、全面的支持。

例如,教育局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向学生、教师及家长推送消息,提供
协同办公和在线管理服务。

同时,学校可以使用信息化系统实现课堂考勤、课时管理、学
生管理等操作,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消耗,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它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完善信息化设施,增强数字教育
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数字化教育信息化。

只有如此,才能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更好地
走出一条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之路。

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中国梦

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中国梦

依托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中国梦近年来,教育信息化逐渐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教育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教学变革和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紧密结合可以推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

首先,教育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变革和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考试评分是主要的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这种教学模式,引入互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其次,教育信息化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增加教育教学的反馈和调整机制,使教学更加科学、个性化,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通过教学软件、教学平台等工具实现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监测和评估,进而更好地开展针对性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再者,教育信息化可以推动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的改革。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教育教学的过程更加开放、透明,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合作,进而推动教育的公平化、普惠化,推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和创新也将影响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引领教育从知识传授和考试评价的教育方式向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转变,让学生在实践中成才、在实习中成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最后,教育信息化也有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

现如今,国际化已成为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将变得更加开放、多元、跨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深层次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合作的平台,加速与国际教育接轨。

同时,教育信息化的推广和实践也将吸引更多来自海外的学子和教育者,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总之,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结合,对于推进中国教育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将越来越重要,教育信息化也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进而推动中国实现更优质、更高效、更加互动和更具人性化的教育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3期2009年5月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 nal of G ansu Lianhe U niver sity (N atural Sciences)V o l.23No.3M ay 2009收稿日期:2009-03-18.作者简介:顾秉钰(1978-),女,甘肃靖远人,甘肃警察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与研究.文章编号:1672-691X(2009)03-0073-04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顾秉钰1,2(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46)摘 要: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现代化,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含义,论述了教育信息化使教育产生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阐明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教育现代化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如今,整个社会都处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教育是社会的重要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概念、理论、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重大冲击.本文主要解析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1 相关概念解析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教育信息化我们理解为是现代化信息技术(IT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用组织和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的实现以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系列过程.这一概念有四层含义: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二是国家及教育部门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要广泛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四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实现教育现代化;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1].信息技术(IT )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三项技术的融合[2].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教育现代化专指技术变化这个过程,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技术发展、设备引入手段更新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则包含了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在内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高效利用,思维、观念、组织和管理方式变革等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0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0的属性.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身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1].2教育信息化使教育产生的变革随着计算机网络在校园延伸,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手段,正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信息技术这种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手段不同,它对教育的影响更为全面、深刻,将引发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的动因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育主体的个人学习意志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正如教育部部长助理郭向远在2008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开幕式上的所说的/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0[3]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4].世界各国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处于一个优势的位置,从而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便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此许多国家都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美国、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整个国家教育,快速实现教育信息化.中国也提出/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0,/提升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0.如今,在我们校园的园区网内,多媒体教学课件点播和广播、网络教室、电子阅览、网上作业、网上答疑、网上考试、网上(数字)图书馆等应用正逐渐普及开来.在广域网,难以胜数的一大批学校,以非实时、单向、超文本为主要方式,相继开办网络学校,尤其是网络大学很快跃升为成人高等教育一种方式;教育部最近已发文对网络远程教育加以规范;数字图书馆技术把国家图书馆、各省市图书馆和各高校图书馆联结成庞大的虚拟图书馆;随着广域网主干带宽的迅速提高,网上远程交互式、实时、多媒体教学即将实现,教育即将打破时空限制,惠及全民.更重要的是,人们已经在观念上做好准备,以迎接信息技术教育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悄然开始.2.1教育信息化缩小了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是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包括现阶段在内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各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学校.由于各地教育规模、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使得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更无法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0的宏伟目标.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主要是学校和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内容包括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校校通0工程和高校/数字校园0建设,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等.从长远看,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必然会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家庭教育信息化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将为全体国民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内涵)))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保障每一国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教育水平的差距,使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2.2教育信息化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满结合的人.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得以更好地体现.利用教育信息化的优良环境,可实现个别化教学、小组协作学习、远程实时交互的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在线讨论等,使学生从过强的共性制约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人志趣,培养其个性特色.其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一方面学生可根据个人志趣与个性差异对所学的知识和学习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选择;另一方面,学74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生可对某一专题的相关内容通过信息检索、收集和处理,实现问题解决学习和发现学习,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利用教育信息化提供的网络资源可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过鲜明的形象感化和对比,帮助学生识别假、恶、丑,树立真、善、美的情感,使学生将高尚的理想内化为自己的言行,直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总之,教育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这对培养新世纪国家现代化所需的创新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3.1促使教育模式的演变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将从教育模式变化开始.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病早已显露.随着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普及,获取知识途径变得灵活,选择余地扩大,学生的个人学习意志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教学双方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经过互动关系这种中间阶段,最终要转化为学与教的主从动关系.即在培养目标和指导性课程体系及课程大纲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安排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学习时间;教方的作用就是服务与保障,即根据学方需求,从学制、学习时间到教师指导性授课,因人保障教学.与此变化相适应,教学效果检验的内容和方式也将发生根本变化,解决问题将是考核的基本内容,网络上的无纸考试将取代传统的有纸考试.这种综合影响的结果是,将形成以学方为主导的,教师以导师角色指导、配合,校方按需进行服务和保障,整个教育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过程的自助式教育模式.3.2影响今后教育改革方向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化,将在教育领域引发一系列变革,包括以下几方面:(1)教育受益面扩大由于网络学校的相继开办,无线应用协议(WAP)进入实用,移动式教育不再是神话.人们可随时随地打开便携式WAP电脑进行学习,从而超越了因传统的校园式教育受其有限的教育资源限制,打破了享受全日制高等教育仅为少数人的缺点,(2)教学内容松散化,但保持主流知识体系随着网上教学的普及,未来的教育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而不是获取知识多少.知识有老化问题,学习能力正是应付知识老化的最好手段.今后的课程内容不再是以教材为主要形式,纸质教材不再作为有限知识的唯一容器.知识广泛分布在网上数字图书馆等网上知识仓库里,学生可通过全文检索获取知识.但无论采用什么课程内容载体,每门课程有一种权威性的、反映主流知识体系的教材仍是必要的.这种权威性教材内容包括介绍本课程发展历史,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要掌握的知识重点,难点阐释,相关知识介绍等,既是大纲,又是指导书.学生将以此教材指导,自己上网检索学习[3].(3)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向指导和服务功能转变由于前述的原因,教师作为/讲师0的角色将谈化,导师角色变得突出,此外,教师还将是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创造者.为担当好新的角色,一个教师同时拥有本专业知识体系和信息技术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信息时代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也使具备双重知识体系甚至是多种知识体系的新一代教师成为可能.师资建设的任务就是建设一支除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外,还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队伍.具体实施中,就一个建制单位而言,除了配备所担任课程的专业教师外,还应配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这种配置的作用是促进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知识相互渗透和业务语言沟通;通过两者的密切配合及知识融合,生产出优秀的信息化教育资源.3.3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大会上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0[6]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在教育现代化的诸多要素中,哪一化都离不75第3期顾秉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一方面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方法、途径和前提;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会极大地丰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同时其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变革,将成为教育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0[7]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当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懂得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推进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懂得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8].参考文献:[1]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2]李祺,李春鹏.教育技术是什么[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6-32.[3]国务院办公厅.2006至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EB/O L].2006-05-08.新华网http://news.x /new scenter/2006-05/08/co ntent_4522878.htm.[4]郭向远.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网[EB/O L].2008-12-08.ht tp:// w /Re adN ews.asp?N ew sId= 1556.[5]江永贝.现代信息技术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EB/OL].2007-09.中国教育技术网http://w w w.[6]江泽民.庆祝北师大建校100周年的讲话[EB/O L].2002-09-08.中国新闻网http://ww w.chinanews./2002-09-08/26/220278.html.[7]5礼记#学记6解读[EB/OL].2009-02-05.中国百度网/f?kz=128751239.[8]闵维方.十七大表明对教育重要性认识达到新高度[EB/O L].2007-03-14.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 w w./x wzx/gnj.Educa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Impact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G U Bin-y u1,2(1.Schoo l o f Educat ion T echno log y and Co mmunications,N or twest N or mal U niv ersity,L anzhou730070,China;2.G ansu V ocatio nal Po lice Colleg e,L anzhou730046,China)Abstract:T he development of inform ation so ciety demands a high deg ree of mo dernization of educa-tion.It m ay meet cultiv ate innov ative talents r equirements in info rmation-oriented cation of inform ation can no t be separated fr om the applicatio n o f information technolo gy,education of infor-m ation technolog y are conditions and basis o f moder nization o f educatio n.It are also im por tant aspect and main sig ns of m odernization o f rmatio n technolo gy pro moted modernizatio n of edu-cation in to day.s w or ld fo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the meaning of infor ma-tion and m ordernization o n education w ere analysed,the education o f infor matio n and applicatio n infor-m ation technolog y w ere discussed,the effect o f inform ation fo r morder nization o f educatio n w ere also ex plicated..Key words:education information;educatio nal technolog y;education m7odernizatio n76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