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薯开发利用研究
中国将与尼日利亚共建木薯研究中心

10月26日,中国-尼日利亚供需合作会议于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在武汉举办。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尼日利亚乌姆迪克国家块根茎作物研究所进行签约,双方将合作建立“中国海南-尼日利亚乌姆迪克木薯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秘书长陈涛、尼日利亚国家参议院私营委员会主席奥吉·乌哲·卡鲁博士等出席了会议。
据了解,本次签约旨在从品种、栽培、产品加工全链条加强双方合作,提升尼日利亚的木薯产业水平,助力尼方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而赋能非洲落实非盟《2063年议程》,为非洲消除饥饿、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木薯起源于热带美洲,是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生产淀粉、变性淀粉、燃料乙醇等化工产品及饲料的主要原材料。
经过60多年科技攻关,中国热科院建立了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库)、农业农村部木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平台,牵头建设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培育出高产高淀粉、低氢氰酸、抗病、耐采后生理腐烂等系列木薯新品种20余个,研发与新品种配套的嫩茎枝快繁、绿色高效栽培、全程机械化生产、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技术体系,为我国木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将与尼日利亚共建木薯研究中心□陈彬10月27日,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承办的无人农场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顺利召开。
会议邀请行业知名院士、专家和企业家参会,共同探讨无人农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院士分别作了《无人农场的探索与实践》和《智慧农场建设关键技术》的主旨报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专项相关项目负责人、平台代表、企业代表等围绕智慧化无人农场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技术交流。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张辉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科技与产业的一次交流,也是现在与未来的一次碰撞。
中国木薯产业市场拓展策略研究

中国木薯产业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摘要:介绍了世界木薯生产、贸易及消费现状,分析了中国木薯产业市场拓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调整产业发展政策、强化政府监管职能等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木薯产业;市场拓展;机遇与挑战;策略Research on the Market Expending Strategy of Cassava Industry in ChinaAbstract:The world’s cassava production,trade and consumption conditions were introduced,an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hina’s cassava industry in expanding market were analyzed. Countermeasures of expanding market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ntensifying R&D efforts on products,intensifying efforts on market exploitation,increasing competitiveness of cassava products,adjust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and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function of government.Key words:cassava industry;market expanding;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countermeasure木薯是一种易种植、适应各种贫瘠土地、投资少的热带作物,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素有“淀粉之王”的美称p世界木薯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
试论我国木薯产业的发展策略

广
2 1. 0 0 1 1
XI N N C N N 0 G U
建 设大 型木 薯酒 精 生产 项 目。通过培 植 、引进 、联 合 、重 组 ,着 力培 育 经济 实力 雄厚 、市 场竞 争力 强 的 大企业 ,淘 汰 工艺 设 备落 后 、产 品质量不 合 格 的小企 业 ,提 高 行业 生 工 业 展方 向 业 的发 产 经 营 集 中度 和 专业 化 协 作水 平 。将 若 干个 加 工 能 力 大 、 在加 工 方面 ,木 薯原 淀粉 的 产 量 占淀粉 产 量的 比重 将 技 术进 步 、管理 到 位的 企业 列 为重 点扶持 企 业 ,从政 策 资 保 持 在 5 %左 右 ,而 随着 木 薯变 性淀 粉 加 工技 术 的不 断 成 金 、服 务上 予 以 帮助 和 支持 ,淘 汰一 大 批工 艺 设 备 落 后 、 产 品质 量 不合 格 、废水 处理 不达 标 、争 原料 、能耗 大 的小 企 业 。实现 规模 化 生产 和加 工 ,提 高经营 效 益 ;实现 加 工 现 代化 ,提 高 比较 效益 ;利 用龙 头 企业 的 国际 市场 和销 售 网络 ,拓 宽木 薯产 品的经营 渠道 。 3产 品生产 向国际化 发展 . 国 际化 产业 的主要 产 品形 成过 程 不是 由一个 或 少数 几 个 国 家完 成的 ,而 是 由遍布 全球 的 各国 企业 ,包 括跨 国公 司 、生 产 关 系企业 群众 以高 度专 业化 分 工为 基础 而 共 同合 愈 发规 范 作 完 成 的 。木 薯产 业 发 展要 在 立 足于 区 内和 国 内的 同 时 , 必 须 要走 出 去 ,积 极参 与 国际 合作 ,并 尽可 能 起到领 头羊 作 用 。要 把木 薯产 品生 产 链拓 展到 国 际上 ,重 点是 东 盟的 越 南 、泰国 ,建立 自己的加 工基地 、原料基 地 。
我国木薯生产加工现状及前景展望

作者 简 介 :詹 玲 (98 ,女 ,福 建 平 潭 人 ,助理 研 究 员 ,博 士 ,主 要 研 究方 向为 农 业 政 策 。 E m ilcyl 0 @13 o 17 一) — a : kz 0 3 6 . r lu 2 cn
A 农业展望 囡 21 年第 6 O 00 期
1 我 国鲜 木薯 单产 水 平提 高较 快 ,且远 高 于世 界 . 2
球 总 收 获 面 积 的 比 例 基 本 不 变
长 期 以来 .我 国 木薯 播 种 面积 较 小 ,主 要 在 广 西 、广 东 、海 南 、云南 和福 建 等 地种 植 ,其 中广 西 的种植 面积 占全 国木薯 种植 面积 的 6 %左右 ,两 广地 0 区约 占 9 %。据 F 0 AO 统 计 ,1 6  ̄ 9 0年 .我 国木 9 1 18
我 国木薯生产加工现状及前景展望
詹 玲 李 宁辉 冯 献
( 国 农 业 科 学 院 农 业 经 济 与 发 展 研 究 所 北 京 1 0 8 ) 中 0 0 1
摘 要 :木 薯 作 为 重 要 的能 源作 物 ,在 第一 代 生物 燃料 产 业发 展 中发 挥 着 越 来越 重要 的 作 用 。 目前 , 中 国木 薯 产
平 均 水 平
木薯 总产 量 为 2 2 50 3 9 .2万 t ,我 国木 薯总产 量 只 占全
球的 17 . %,居 世 界第 1 8 5位 ,与 东 南 亚 国家 相 比 , 我 国木薯 生产还存 在一 定距离 。 2 我 国木薯 加工业 发展 现状
收 稿 日期 :2 1 — 4 7 0 0 0 —0
…
蒙 晷 吞 誊 量 器 晷 孽 套 吾 誊 誊 器量器 孽量晷 誊 蓥善§
中国木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木薯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引言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根部富含淀粉,可以用来制作多种食品和工业原料。
中国是木薯的主要产区之一,木薯种植和加工业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木薯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产业概况1.1 产区分布中国木薯主要产区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南方省份,其中云南省是重要的木薯产区之一,占据全国木薯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
1.2 种植规模中国木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到数百万亩。
木薯的种植相对容易,适应性广,生长周期短,适合在各类土壤条件下进行种植,因此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1.3 加工业态中国木薯加工业主要以淀粉、淀粉制品和酒精为主导。
淀粉是木薯最重要的加工产品,用途广泛,可用于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医药工业等。
另外,木薯还可以提取葡萄糖、酒精等工业原料,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二、行业现状分析2.1 优势与挑战中国木薯行业具有以下优势:- 木薯种植适应性广,适合各类土壤和气候条件;- 木薯的种植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可以实现快速丰收;- 木薯淀粉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木薯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木薯品种选择有限,抗病虫害能力相对较弱;- 木薯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还有待提高;- 木薯加工企业规模较小,竞争激烈。
2.2 行业现状目前,中国木薯行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木薯种植规模扩大,产量逐年增长;- 木薯加工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产品涵盖淀粉、淀粉制品、酒精等多个领域;- 木薯加工工艺逐步改进,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木薯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合作逐渐加强,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三、未来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未来,中国木薯行业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提高木薯种植和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引进新品种、改良种植技术、优化加工流程等手段,提高木薯的产量和淀粉产品的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3.2 品牌建设木薯行业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中国木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木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木薯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状况、消费趋势等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为木薯行业的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木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木薯生产国,2019年木薯的种植面积约为2000万亩,木薯总产量约为1亿吨。
其中,广东、湖南、广西等地是木薯的主要产区。
木薯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加工、饲料生产、工业原料等。
竞争状况木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竞争:由于我国木薯种植面积较大,供应量相对充足。
不同地区的木薯生产者通过价格、品质、供货稳定性等方面展开竞争,尤其是在主要市场城市。
2.品牌竞争:一些知名的木薯品牌通过广告宣传、品质保证等手段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新兴品牌也在不断涌现,为行业带来新的竞争格局。
3.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木薯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消费者对木薯及其加工产品的安全、健康等方面更加关注;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品牌、口味、包装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增加。
消费趋势近年来,木薯及其加工产品的消费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1.专业化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木薯产品的要求更为专业化。
例如,一些消费者对不同品种的木薯的口感、糊化性能等有明确的需求。
2.创新加工:木薯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木薯产品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
例如,木薯粉加工产业的发展,让木薯产品在面食、糕点、汤料等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3.健康生活取向: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影响了木薯产品的消费趋势。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无农药、无添加剂的木薯产品,并对不同加工方法的健康影响更加关注。
发展建议鉴于木薯市场的竞争激烈和消费趋势的变化,以下是对木薯行业的几点发展建议:1.品牌建设:木薯生产企业应加大品牌宣传和包装设计,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赢得消费者信任。
2.产品创新:不断创新木薯产品的品种、加工方法和用途,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木薯发展现状及玉溪发展木薯产业适应性分析

从 泰 国等东南 亚 国家进 口。20 0 2年 以来 ,中 国对 泰 国 进 口的木 薯干 实行 零 关税 ,但 对 国 内木薯 产 品的生 产
并 没有 带 来 冲击 ,随 着变 性 乙 醇汽 油在 汽 车上 的推 广
消费 国 。另外木 薯 也是 食 品 、 医药 、饲 料 、造纸 、纺
织 、化 工 、铸 造 、建材 等 工业 重 要 原料 ,有 着多 种 多
样 的 利用 价 值 。 但 木 薯 含 氢 氰 酸 ,鲜 食 必 先 水 浸 去
毒。 中 国木 薯 产品 用量 非 常大 ,缺 口较 大 .大量 需 要
2 玉 溪 市 发 展 木 薯 产 业 的 适 应 性 分 析 及 评 价
木 薯具 有 适应 性 强 、对 土 壤要 求 不严 、耐 旱 、耐 瘠 等优 点 ,在 矮 丘缓 坡 、休 闲耕地 或 零 星土 地 上 均可 栽 培 ,属 于不 易感 染 病虫 害 、易管 理 的经 济 作 物 ,即 使在 干 旱 、贫 瘠 、酸 性 山坡 、低谷 、边 际地 上 也 可高
11 木薯 的 起源 和 分布 .
木 薯是 热 带 、亚 热 带作 物 ,原 产 于南 美 亚 马逊 河
流 域 ,在 1 纪末 以后 ,逐 步传 播 到 其 他 热 带 和 亚 6世
热 带 地 区 ,现 已 分 布 到 世 界 南北 纬 3 。 内 的 地 带 。 0以 主要集 中分 布在 北纬 2 。 O 和南纬 2 。 O 之间 。 中 国 于道 光 元 年 ( 即公 元 1 2 8 0年 ) 从 南 洋 引种 木薯 ,主要 分布 在 长江 流 域 以南 的地 区 ,其 中 以广西 种 植最 多 。广 西 地处 亚 热 带 ,荒 山荒坡 面 积 大 ,土地
热科院选育出自主创新木薯新品种15个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青州花卉有 了统一 “ 名片。 ’
从今年开始, 山东省青州市花卉将使用统一的品牌标识( 如图)青 ,
州花卉第一次有 了正式 “ 名片” 青州市 日前决定, 。 在青州花卉及花卉
窝 3 3
中国热带农业 科学 院 “ 木薯 品种 选 优 良新品种 1 ;建立 了木薯繁育栽培 5个
育 及产 业化 关 键技 术研 发集 成 与应用 ” 三大技术 体系 ,在国 内首创 木薯复 合种 研究 成果 ,在国家科学 技术 奖励大会 上 茎快繁技术体系 ,比传统繁殖法快 3 倍 0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至 30 , 0 倍 研究防止种植地水土流失的综 这瑶研 究 由中国热带农业 科学 院热 合保 障措 施 , 发出轮作 、 研 间套种和跨年
科 学 院在木 薯方面 取得 了丰硕 的成 果 :
增产值约 l0 1 亿元。 目获授权 发明专利 项
项 ,获省部级 奖励 1 项。 8
经过 3 0多年的努力 ,中国热带农业 5 ,审定 1 个新 品种 ,形成 技术标 准 1 项 4 已经在海 南省建立 了我 国唯一的 国家级
一 L 一 _ 一 一 r
带作物 品种 资源研究所 主持完成 。研究 度 栽培模 式 ;研 发出新型木 薯淀粉提 取 团 队围绕木 薯产业化 的技术 需求 ,联 合 和变性 淀粉加工工 艺 ,该 工艺能使 木薯
全 国主要木 薯科研 、种 植和加 工企业 等 加工 出粉 从原来 的几小时 乃至几天 ,减 单位进 行攻 关 ,在我 国从无到有 建立起 少到 几分钟 。 木 薯育种、高产栽培技术 、加工技术 、 产 项 目取 得 了 巨大的 社会 经济 效 益 , 业科研 与推广 的技术体 系 ,使木 薯从原 从 1 7 年至 2 0 年 ,新品种累计推 广面 98 07 来小规模的零星种植 发展 成为我国热带 、 积 1 9 万公 顷,新增产量 4 6 万 吨,新 03 87 亚热带地 区的主要经济作 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木薯开发利用研究
论文在种质资源的背景下选取木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木薯生产进行经济分析。
论文根据研究思路确定了中国木薯生产经济分析的技术路线。
在这个路线的指引下,首先介绍了种质资源学和木薯种质资源及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然后系统考察了中国木薯的生产现状与产业现状,用时间趋势回归法对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进行度量,用时间序列模型对中国木薯总产量进行预测,对中国木薯产品需
求及市场进行分析,从投入产出和影响木薯产量的因素两个方面对木薯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对国外主要木薯生产国的生产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木薯生产、销售和组织化进行实证研究,利用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对影响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因素进行定量模型分析,并对中国木薯生产扩能进行简要布局;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产前投资推动和产后消费拉动对促进中国木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行了系统研究。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论文分别选用对数、线性和二项式时间趋势方程对中国1961-2012木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进行时间拟合,通过分析可见中国木薯发展经历了急升→急降→缓升→急降→缓升的过程。
2、论文采用时间序列模型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p,d,q)模型)对2015-2020年中国木薯总产量进行预测,结果理想,说明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预
测可行。
根据该模型预测结果,到2020年中国木薯总产量将达到550万t左右,比2012年增加20%。
3、分析表明:中国木薯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分别以2.13%、2.66%和0.53%的年均增长率递增,但中国木薯种植面积和总产占世界的比重都
较小,只有1.5-2%左右,单产水平虽比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但与木薯单产平均水
平较高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购买商,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进口木薯及制品,中国木薯贸易对世界的依存度极高。
4、从投入情况看,每667m2木薯的生产成本低于甘蔗、稻谷、玉米、小麦、大豆、花生和烤烟。
从产出情况看,种植木薯每667m2产值高于玉米和小麦,种植木薯所获得的
净利润、投入产出比和成本利润率均高于对比的七种作物。
5、国外主要木薯生
产国的经验借鉴是:第一,木薯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第二,好种出好苗,
育种乃重中之重;第三,木薯行业协会,作用巨大;第四,尊重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配套实施价格支持政策;第五,通过科技创新,增加木薯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第六,木薯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6、通过对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和江西等六个省的调查问卷发现:中国木薯生产绝大部分仍然处于传统的家庭生产模式,农民分散种植,孤立面对市场,缺乏有效的组织,难以形成生产
规模:农民确定木薯种植面积的主要依据是自有土地面积,但土地资源有限;木薯间套种虽然效益显著,但单种木薯仍占半壁江山;木薯销售的主要方式是木薯收购商到地头收购,销售价格低是农民普遍反映的问题;“公司+合作社+农户”是农民一致认可的生产经营模式,但绝大部分木薯种植户与加工企业之间没有规范的合同进行约束和利益连带,产业链条没有形成,生产与销售之间关系松散。
7、论文利用调查问卷所得数据,运用非线性回归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中国
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土地面积和劳动力的投入分别是影响木薯种植面积和单产的第一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和结果,我们从产前投资推动和产后消费拉动两个方面提出“七推”“三拉”促进木薯生产的政策措施,“七推”即继续加大木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力度,从源头上保障木薯生产;加大新品种的培育力度和推广强度,为木薯生产提供良种好苗;加大国家对木薯种植的政策指导与资金扶持,做大做强木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完善研发推广体系;通过土地信托流转,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构建新型木薯现代化种植体系;研究木薯北移栽培体系,稳中扩大木薯种植面积;研究木薯种植与收获的机械化体系,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三拉”即木薯“吃起来”,恢复木薯的粮食身份和地位,提升市场价值;加大木薯产品深加工力度,提高木薯的经济价值;实施木薯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