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样本

合集下载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实践——以《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为例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实践——以《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为例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实践——以《Nuclear Science andTechniques》为例孙丽华【摘要】要从大量的专业学术论文中甄选出创意新颖、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的论文进行出版,构建科学量化的同行评议体制显得非常重要.《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编辑部实行了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构建和优化,通过对评议单的指标进行评分和在系统中嵌入数据库检索等辅助手段,为论文质量提供了量化的审视标准,避免评议中的误判,实践证明完善的同行评议制度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优化【作者】孙丽华【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7.5同行评议以其公正性、择优性的特征,成为国际学术界通用的学术论文评价手段。

学术期刊在遴选稿件时,通常做法是根据论文的研究工作,聘请相关领域工作的专家,运用其专业修养,对论文的学术水准及相关价值作出评价,进而根据评价结果决定稿件录用与否。

为了确保评价的公平,学术界也从道德规范和评议专家选择上给出了很多指导性建议。

如同行评议专家需要具有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被评项目的研究内容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并且近年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同行评议人在评价研究成果时只应考虑它们的科学价值,而与科学家的个人特征(例如种族、阶级或国籍)无关;同行评议人在评定工作中不应受私心的影响;以及同行评议人在掌握全部事实材料前应对作出的判断持怀疑态度等。

虽然审稿人的主观因素和制度的非透明性会造成同行评议机制的不足,但是国际期刊在规范化评议制度的构建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借鉴。

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为例,作为一个享誉全球的百年期刊,2016年5月份的最新投稿指南指出所有投稿必须经过同行评议,外审专家要避免来自同一机构。

我所历年获奖项目-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我所历年获奖项目-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我所历年获奖项目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计划处一、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上海市科学大会上, 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奖状):1. 溶剂吸收法净化氪--85气体(中间试验)2. YSJ--76液体闪烁计数器3. 从堆照二氧化钍中提取铀--233及其工艺流程试验4.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制备5. 多通道穆斯鲍尔谱仪6. 200千伏中子发生器7. 七二八工程零功率实验装置及其实验8. 辐射化学法改善木材尺寸稳定性研究9. 4096道脉冲幅度分析器10. 探矿用半导体水中氡气测量仪11. 地下油管同位素检漏12. 七二八核电站燃料元件组件试验件13. 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14. 加速器制备放射性同位素15. 高分辨率α谱仪16. 镓--67衰变的γ分支比及其放射性比度测定17. 聚四氟乙烯γ辐照效应及其应用18. (n,γ)反应方面的理论研究19. 半导体探测器--面垒探测器及同轴锗锂探测器20. 稳压变压器二、我所协作完成, 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上海市科学大会上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奖状):1. 含氟材料及应用2. 离子注入技术及其应用3. 反应堆安全保护装置研制4. X射线(光)分析测钙仪5. 同位素碘--131示踪探测家白蚁6. SR型辐照聚乙烯绝缘射频电缆三、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奖的成果(奖状):完成的成果:1. 200千伏中子发生器2.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制备3. 七二八工程零功率实验装置及其实验合作完成的成果:1. 含氟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应用2. 离子注入技术3. 标记固醇类激素的合成4. 《核素图》5. FD--3002测氡仪6. 核数据编评和理论研究7. 天然铀石墨水堆压力管低压密封材料的研究8. HYS--73微弱β、α测量仪四、一九七八年中国科学院授予《重大科技成果奖状》的成果:1. 含氟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其应用2. 离子注入器五、一九八0年获中国科学院一九七八---七九年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1. 高比度氚标记前腺素F2 α等重要生化试剂研制(曹蓉珍张年宝庄道玲林奋智沈德福张雨龙)2. 在氘16MeV回旋加速器上用陶瓷真空电容降频获得3.5MeV质子束(常宏钧益关琪裘惠泉等)3. 全自动质子激发X射线分析系统(李民乾盛康龙金柏康等)4. 240eV Si(Li)探测器及X射线能谱仪(王国干薛缪栋等)六、一九八0年初获上海市一九七八---七九年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 辐射接枝与交联方法制备特种选择性透过膜2. 核物理四效应的应用3. 回旋加速器制备枸椽酸67 Ga注射液4. 填充床电渗析处理低放废水5. 正比计数管式X射线荧光分析测定水泥生产中的钙铁成份6. 低水平α测量仪7. 放射性废物实验焚烧炉(我所为研究单位之一)七、一九八0年初获国防科委科研成果奖(一九七八年---七九年):1. 七二八工程元件定位格架攻关(三等)2. 七二八燃料组件水力振动试验(三等)3. 控制棒驱动线冷态对中试验(四等)4. 核电站安全保护装置试验样机(四等)5. 核测量电子仪器一套(四等)6. 堆芯长钒自给能探测系统试验样件(协作)(四等)7. 235 U等核裂变平均瞬发中子数υp 理论计算评价(四等)八、一九八二年七月获上海市一九八0---八一年重大科技成果奖:1.十八种新的氚标记化合物研制(二等奖、奖状)(赵夏令郭子丽唐国忠曹蓉珍张年宝庄道玲等)2. 辐射接枝制备聚乙烯、聚丙烯毡--丙烯酸电池隔膜研究及其扩大生产(三等奖、奖状)3. 带电粒子活化分析研究及其应用(三等奖、奖状)4. 碘化汞晶体(上海科大,我所协作)(三等奖)5. YSJ--SH79低本底全自动液体闪烁计数器(三等奖)(与华东师大共同完成)九、一九八二年十月获中国科学院一九八0年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奖状):1. [碳--11]缬氨酸、亮氨酸的快速合成及小鼠脏器内分布研究(陈声洋叶义芳孙棋薰等)2. YSJ--SH79低本底全自动液体闪烁计数器(潘浩昌魏世俊等)十、一九八0年获一九七九年度江苏省和无锡市奖状:1. 中子辐射屏蔽材料(一九八0年江苏省奖状)2. 含硼聚乙烯中子辐射屏蔽材料(二等奖、奖状, 八0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十一、一九八一年二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奖状:1. N--PEB15型中子辐射屏蔽材料(四等奖)十二、一九八三年十月获中国科学院一九八一年重大科技成果奖:1. 半胱氨酸、胱氨酸对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和胸腺嘧啶辐射保护效应机理的电子自旋共振(ESR)研究(一等奖、奖状) (林念芸李学鹏屠铁城等)2. 放射性核素碘--123的制备及其制剂碘化钠[123 I]的研制和药理研究(二等,奖状) (李永键孙祺薰沈德群樊发生王永川)3. 恒压变压器研制与系列化(二等, 奖状)4. Si(Li)X射线能谱仪(二等, 奖状)5. 回旋加速器上氚年代测定(二等, 奖状) (周善铸潘浩昌林俊英吴解征)十三、一九八四年四月获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一九八三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奖状):1.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比活性(一等)2. L--B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三等) (协作: 市计量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卫生防疫站)3. 新型半导体清洗剂811和812的研制及清洗半导体表面杂质的研究和应用(三等)研究单位: 1.本所2.复旦大学3.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化工三厂4.上无七厂协作单位: 1.上无十四厂2.新港半导体器件厂十四、一九八四年八月获中国科学院1982年重大科技成果奖:1. 偏简单溶液理论(一等奖) (王之昌)2.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放射性比活度(二等奖)3. Φ200mm陶瓷--钛加速管工艺段(二等奖) (李民熙王红兵等)4. L、B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二等奖) (王章智等)十五、一九八五年九月获中国科学院1983年重大科技成果奖:1. FMJ--81型放射免疫γ计数器(二等奖)(严昌运赵勇张仁伯等)2. 100KW高频平衡转换器(二等奖) (高文照等)十六、一九八二年十一月获广东省科委一九八二年科技成果奖:1. 模拟气功治疗仪(医名SM--01型生命信息治疗仪)十七、一九八三年十二月获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优秀新产品奖:1. 恒压变压器系列(三等奖)2. NF2 均相阳离子交换膜(三等奖)十八、一九八三年获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奖(金龙奖):1. 标记化合物制备2. 电池隔膜十九、一九八五年获首次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 1·2米固定能量回旋加速器改造为30MeV(P)等时性可变能量回旋加速器工程(二等奖) (常宏钧陈茂柏刘玉堂姚崇觉等)2. 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示踪剂----氚标记化合物及其应用(二等奖) (赵夏令唐国忠郭子丽曹蓉珍庄道玲)3. 恒压变压器系列及其应用(二等奖) (伍春熙)4. 用内充气正比计数器装置绝对标定氚水和氚气的放射性比活度(三等奖) (翁守清孔祥海谢炳华)二十、一九八六年二月获一九八五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 七二八工程核燃料组件定位格架(78型)机械加工工艺(三等奖)二十一、一九八六年五月十五日获国家计委. 国家经委. 国家科委. 财政部纪念证-----全国完成"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辐射食品卫生学安全评价研究二十二、一九八六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DNA辐射保护与敏化‘三转移机理’的新进展(林念芸张加山刘仁忠李学鹏等)2. 苹果辐射保藏技术(徐志成刘仁忠赵德耀等)3. 辐射接枝聚乙烯碱性电池隔膜推广应用三等奖: 1. 共振群理论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少体核反应等中的应用2. 秦山核电站反应堆整体模型水力试验(洪忠之等)3. YSJ系列液体闪烁计数器推广4. 液体闪烁核活度计量仪5. 人发中微量元素分析方法比对6. 蔬菜类食品的辐射保鲜技术二十三、一九八七年三月获一九八六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 无载体203 Pb制备及其在分析化学和医药中的应用(三等奖)一九八七年度获奖项目一九八八年度获奖项目一九八九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0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一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二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三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四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五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七年度获奖项目一九九九年度获奖项目2000年度获奖项目2001年度获奖项目2002年度获奖项目2004年度获奖项目。

DNA折纸在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DNA折纸在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已经组装出许多二维、三维甚至 带有曲面的复杂结构[9-12]。由于 DNA 折纸其内部具有 很多单链 DNA 的交叉结构,其弹性模量约为单根 DNA 的数倍[13],从而大大增加了 DNA 折纸内部结构的稳定 性和韧性,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 DNA 折纸具有精确的可寻址性以及结构稳定 性等优势,使其在诸多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如生物 材料制备、药物靶向递送以及疫苗研究等[14]。例如,利 用预先设计的 3D 打印技术,在外界温度调控下实现 DNA 纳米结构自发折叠,构建了复杂的三维立体结 构。该技术有望应用于智能医疗植入[15]。在纳米医学 领域,DNA 纳米技术展现了巨大的潜能,DNA 折纸术 作为一种独特的 DNA 自组装技术,近年来获得了广泛 关注,由于折纸具有结构精确可控、易于化学修饰和生 物可降解等特点,其在生物分子检测、靶向给药和生物 材料合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 DNA 折 纸在以上 3 个方面的应用做了简单的综述。
2 DNA 折纸用于药物运输 DNA 折纸作为运输载体在体外的设计已经有了很
多的研究工作,DNA 折纸用于体内的药物运输最近也 有了很多的研究。研究人员利用 DNA 折纸向体内运输 红霉素[24]。他们首次研究了不同形状的 DNA 折纸(如 三角形和四边形等)在肿瘤移植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以 及肿瘤积累,实验发现具有不同形状的 DNA 折纸会朝 向肿瘤细胞运动并且很快在肿瘤区域累积。三角的 DNA 折纸在肿瘤细胞处累计最多,相比于没有装载药 物的折纸,载药的折纸表现出明显的治疗效果,并显著 降低了癌症细胞的耐药性。说明 DNA 折纸是一种有效 的生物相容性好的药物载体。
值得指出的是 DNA 折纸最近被用来精准测量抗原 和抗体的相互作用。譬如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的科 学家利用 DNA 折纸测量了密集的抗原之间最精确的距 离,以获得与免疫系统中抗体的最强结合[19-20]。目前,许 多新的疫苗使用了一种叫做“粒子展示”的概念,这意味 着抗原以粒子的形式被引入体内,并以粒子的形式呈现 给免疫系统,这些粒子表面有许多密集的抗原。在某些 情况下,抗原的颗粒作为疫苗比单纯提供游离抗原更有 效。抗体有一个 Y 形结构,Y 形结构类似一个人的“手 臂”,每个“手臂”都能与抗原结合。这样,每个抗体分子 通常可以结合两个抗原分子。研究发现抗原彼此之间 的紧密程度和距离不会显著影响抗体同时结合两个分 子的能力[21]。为了进一步研究抗原和抗体的结合效果, Zhang 等[22]利用三角形的 DNA 折纸骨架研究了室温下 捕获免疫球蛋白 Gs(IgGs)的瞬时构象。研究人员首先 建立了 IgG 亲和力在单分子水平上几十纳米范围横向 距离和力的依赖性,并利用高速 AFM 成像系统测量了 IgG 亲和力大小,研究发现 IgG 可以响应从短到长的表 观距离,呈现从高密度到远距离伸展的灵活构象。这为 包括诊断检测和癌症免疫疗法在内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同时也增加了在单分子水平上对抗原抗体间相互作用 机理的理解。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的重点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957年,是以研究应用物理为主的综合性研究所。

该所致力于研究与开发应用物理相关的技术和产业,为国家的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凝聚态物理、光电子学、超导电子学、量子信息、材料物理与软凝聚物理等领域。

在凝聚态物理方面,该所主要研究固体物理、低温物理和表面物理,其中包括研究新型材料的物理性质、新型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制备等。

在光电子学方面,该所致力于研究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激光物理与技术等,旨在提高光电子技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在量子信息方面,该所研究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传感等,旨在发展更加安全和高效的通信方式和计算方法。

在材料物理与软凝聚物理方面,该所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质、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等,旨在研究新型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促进材料科学的发展。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国内外的科学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该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比如,在超导电子学领域,该所曾经成功地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超导电子计算机。

在激光物理与技术领域,该所为国家的激光研究和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量子信息方面,该所的研究成果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除了科学研究,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还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该所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机制,为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提供了平台。

与此同时,该所还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开发和创业孵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总之,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我国应用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其在凝聚态物理、光电子学、超导电子学、量子信息、材料物理与软凝聚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同时,该所还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有多少个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在各地有多少个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是我国最高的综合性科研机构,旨在开展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中国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27个研究所,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兰州、长春、南京等地。

这些研究所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北京是中国科学院的总部所在地,也是其最大的研究所群体所在地。

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共有48个研究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是我国最重要的物理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培养了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等。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则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物理学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等。

中国科学院还在北京设立了国家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等重要机构,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中国科学院在华东地区的重要研究所群体所在地。

在上海,中国科学院共有11个研究所,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最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生命科学现象,如RNA干扰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则是我国最重要的光电子学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明了许多重要的光电子学器件,如激光器、光纤通信等。

广州是我国的南方科技中心,也是中国科学院在华南地区的重要研究所群体所在地。

在广州,中国科学院共有5个研究所,涵盖了生物、环境、材料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球化学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地球化学现象,如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等。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则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医药研究机构之一,曾经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医药现象,如中药的药效成分等。

昆明是我国的西南科技中心,也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南地区的重要研究所群体所在地。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待遇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待遇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待遇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所之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一直以来都以其优秀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待遇吸引着众多的科研人才。

作为该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享受着一定的福利和待遇,下面就将详细介绍一下。

作为副研究员,薪资待遇是非常可观的。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副研究员的薪资是按照科研人员的岗位等级进行确定的。

根据不同的岗位等级,薪资也会有所差异。

此外,研究所还会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奖金和津贴,进一步提高副研究员的收入。

除了薪资待遇外,副研究员还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福利。

首先,研究所会为副研究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实验设备,以便他们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其次,研究所还会为副研究员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用于购买实验材料和设备,以及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

此外,副研究员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福利。

副研究员还可以享受到一定的科研支持和发展机会。

研究所会为副研究员提供讲学和交流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够与国内外的优秀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在工作环境方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也为副研究员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研究所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研究设施,为副研究员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平台。

此外,研究所还会为副研究员提供相应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空间,以便他们能够高效地开展科研工作。

总的来说,作为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不仅可以享受到丰厚的薪资待遇,还可以享受到一系列的福利和支持。

这些待遇和福利的提供,一方面体现了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的重视和关爱,另一方面也为副研究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

相信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副研究员们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科研能力,取得更加优秀的研究成果。

多功能扫描质子核探针信号探测和数据获取系统

多功能扫描质子核探针信号探测和数据获取系统

多功能扫描质子核探针信号探测和数据获取系统包良满;雷前涛;刘江峰;李晓林;李燕【期刊名称】《强激光与粒子束》【年(卷),期】2015(027)011【摘要】为了在一次扫描质子核探针实验中能获取多种物理信息,研制了多功能信号探测与数据获取系统.系统由组合探测器、多站多参量数据采集与束流扫描、样品台控制与显微观测三个子系统组成.组合探测器包括了Si(Li)X射线探测器,高纯Ge γ射线探测器,以及Au(Si)面垒带电粒子探测器,可完成多种物理参数的同时获取.系统的核心数据采集与束流扫描系统基于NI公司的PXI-7852R数据采集卡和LabVIEW软件平台,具备了多个物理信号采集、多能谱显示以及束流扫描和二维成像等功能.六轴高精度真空样品台由计算机控制,可实现显微图像对样品的定位及对扫描区域的可视化选择.初步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总页数】6页(P191-196)【作者】包良满;雷前涛;刘江峰;李晓林;李燕【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201800;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201800;信阳师范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河南信阳464000;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201800;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201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L822.6【相关文献】1.扫描质子微探针扫描系统优化与分辨率测量 [J], 刘江峰;岳伟生;万天敏;程硕;李晓林;张桂林;李燕2.多功能扫描质子微探针数据获取系统研制 [J], 刘江峰;雷前涛;包良满;李晓林;李燕3.扫描探针电子能谱仪的数据获取系统的研制 [J], 魏征;徐春凯;周霞;陈向军;徐克尊4.CSNS多功能反射谱仪3 He管探测器数据获取系统设计 [J], 赵东旭;章红宇;孙志嘉;王修库;肖亮5.新一代核探针信号探测系统研制成功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固态电池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固态电池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革命性能源解决方案的探索》近年来,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科学家们积极探索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革命性能源解决方案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固态电池是一种采用固态电解质而非传统液态电解质的电池。

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

然而,由于固态电池中电解质材料的特殊性质,以及电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问题,固态电池的研发一直面临诸多挑战。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

他们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固态电池设计方案,利用高温固态电解质和高性能电极材料来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电池系统。

他们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固态电池中电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团队还通过引入新型纳米材料,改善了固态电池的动力性能。

他们利用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制备了高性能的电极材料,进一步增加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固态电池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推动了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实际应用上的重要突破。

他们成功地将固态电池应用在了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这些应用的成功验证了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固态电池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说,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固态电池研究为能源领域的革命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特性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推动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相信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将继续为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较好的物理或激光技术基础或从事过自由电子激光实验工作。
1
负责直线加速器的物理设计与粒子动力学研究,微波加速结构的设计与研制等。
博士学位
加速器物理、核物理专业,具有多年从事加速器物理的设计经验。
1
窗体底端
技术安全技术部
辐射防护组
负责辐射防护系统工程初步设计和设计优化,工程图纸的审核,制定非标准系统加工技术文件及图纸,审核确认施工工艺图纸。
博士学位
具有辐射防护、核物理、核工程或核技术相关专业背景;掌握辐射探测技术;熟悉常见辐射监测仪器仪表;有现场辐射监测与辐射安全评价经验;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
1
协助负责人完成基于辐射防护目的的人体数值模型的建立及相关数值模拟计算;参加实验室建设;参加部分现场辐射测量和放射化学实验研究。
博士学位
具有辐射防护、核物理、核工程、核技术或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背景;具有辐射防护或医学物理相关研究经验、或数据库开发及数值模拟计算经验、或辐射测量研究和放射化学实验经验;具有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
2
X射线衍射组
光束线设计建设
博士学位
物理或光学背景,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1
X射线衍射
博士学位
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半导体物理或相关专业背景,有同步辐射研究经历和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
1
纳米科学技术
博士学位
有从事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经历和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
1
材料物理化学
博士学位
有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经历。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招聘启事
部门
专业组
岗位职责
人员要求
人数
学历/学位
专业背景及技能
核物理研究室
粒子束与纳米结构的理论
从事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负责数值计算程序的编写和调试;协助指导研究生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
博士学位
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计算物理或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多体理论计算能力,曾经从事电-声子耦合系统、强关联系统、受限小量子系统等多体系统的研究;熟悉Unix/Linux下的编程及网络管理;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有博士后工作经历者优先。
X射线成像应用
博士学位
生物、医学、古生物学、材料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背景。
3
X射线光学
博士学位
成像光学、X射线CT、X射线光学或相关背景
2
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
硕士及以上学位
自动化、电子技术或控制专业背景1Fra bibliotek软X射线组
软X射线光束线设计
硕士及以上学位
光学背景,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2
软X射线谱学显微实验方法及应用研究(兼实验站运行、维护)
2
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
硕士及以上学位
自动化、控制或电子学背景。
1
X射线微聚焦组
光束线站设计建设
博士学位
物理或光学背景,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1
X射线微束实验站、实验方法发展
博士学位
物理或光学背景,从事同步辐射XRD、AFS或X射线光学研究者优先。
2
X射线微束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
材料、生物、环境等研究背景,有同步辐射工作经验者优先。
2
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
硕士及以上学位
自动化、控制或电子学背景。
1
XAFS组
光束线设计建设
博士学位
物理或光学背景,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1
X射线吸收谱方法发展及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
材料、环境或化学研究背景,有同步辐射或XAFS工作经验者优先。
2
X射线吸收谱方法发展及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
地质科学研究背景,有同步辐射或XAFS工作经验者优先。
博士学位
辐射防护、核工程或工业建筑设计相关专业背景;具有辐射防护工程设计经验;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自动化软件和AutoCAD制图软件。
1
负责所的辐射监测和放射防护的评价和管理工作;负责计量认证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参加辐射防护系统改进和防护技术革新工作;参加实验室建设;负责辐射安全应急现场监测。
1
博士后研究人员
课题组
合作导师
拟聘人员研究方向
人员要求
人数
重离子反应课题组
沈文庆院士
马余刚研究员
蔡翔舟研究员
中能核反应动力学与放射性核束物理;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
具有中高能核物理研究的背景
3
计算物理课题组
方海平研究员
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纳米尺度水的协同、有序结构的生物效应研究;纳米结构疏/亲水表面特殊浸润/反浸润特性;各种不同纳米管道内的流动特性研究和其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应用;纳米尺度气泡和气层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效应;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小尺度、有限时间内的适用性探讨;基于晶格玻尔兹曼方法的血液流研究,包括红血球、白血球的相互作用和红血球在不同流场中的形变和运动;同步辐射光源实验相关的理论研究。
硕士及以上学位
物理或相关专业。
1
软X射线方法学研究(光电子、光谱等)
博士学位
物理或相关专业。
1
XFEL实验方法学研究
博士学位
物理或相关专业。
1
光刻工艺后处理
硕士及以上学位
具有X射线光刻与微纳加工经历者优先
1
光刻应用研究
博士学位
材料或相关背景
1
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
硕士及以上学位
自动化、电子技术或控制专业背景
1
X射线吸收谱数据采集、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
博士学位
物理或化学研究背景,有同步辐射或XAFS工作经验者优先。
1
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
硕士及以上学位
电子技术及控制专业背景,有同步辐射或XAFS工作经验者优先。
1
X射线成像组
光束线实验站设计建设
博士学位
物理、成像光学、X射线CT等背景,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1
1
同步辐射实验部
生物大分子组
参与当前线站建设和运行,侧重蛋白质南方平台相关线站设计、建造。
博士学位
物理、光学或光学工程背景,有一定束线设计和建造经验者优先。
3
蛋白质晶体学及方法研究
博士学位
较强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背景和较好的研究经历,可独立开展研究。
3
控制、数据采集和处理
硕士及以上学位
自动化、控制或电子学背景。
2
小角散射组
光束线实验站设计建设
博士学位
物理或光学背景,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1
线站运行与维护
博士学位
无机材料、金属材料、生物物理、高分子化学或相关专业。
3
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
硕士及以上学位
自动化、电子技术或控制专业背景。
1
自由电子激光部
物理组
协助物理组组长组织完成SXFEL的设计、计划及实施;负责组织完成加速器物理的设计、调束和试运行等。
博士学位
加速器物理、核物理、物理学专业,具有丰富的带电粒子与光场作用物理设计、装置建造和运行经验。
1
从事FEL物理和相关工作等
硕士及以上学位
加速器物理、光学、物理学专业,具有FEL物理设计、建造经验。
1
直线组
自由电子激光的激光诊断、光阴极微波电子枪和加速器的调试;自由电子激光实验研究及其相关工作。
硕士及以上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